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地形、地势、地势起伏变化、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其特点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哪边高,哪边低;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5.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其特点
☆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
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
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L气候:大气环流(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山地与平原(山地降水较多,有地形雨)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三水、两沙)
汛期时间及其长短、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有无结冰期及其长短、含沙量、凌汛、地上河、断流等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流速、地形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天气特征的描述:
主要描述气温,气压,阴晴,雨雪,风力和风向
☆气候特征的描述:
1.某区域气候:类型多样还是单一,那种类型为主,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2.某种气候:
①时间
②气温:季节变化,最冷月、最热月气温高低,年温差大小
③降水:年降水总量多少,季节变化、年季变化
☆气温特征的描述:
最高气温(如夏季高温),最低气候(如冬季寒冷);气温年(日)较差,平均气温
☆降水特点的描述
降水量多还是少(把数值说出);降水量的季节分布是否均与;若不均,集中分布在那几个月或季节(原因可能
是受到台风等天气系统的影响),哪几个月多那几个月少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L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向心状、放射状)
(什么水系,干流长短,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河道是否弯曲,流向,内外流区域,注入的海洋等)
☆湖泊调蓄洪水的功能
湖泊能够使径流量稳定,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使枯水期水位高,丰水期水位低(与没有湖泊调蓄功能的河段比)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整个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总体规律:由赤道像两极递减。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注意:光与热的区别(拉萨被称为日光城,说明光照充足;但气温低,说明热量不足)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3.夏季的雪线高于冬季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生气位资)
(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
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上,地势比较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
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合聚落的发展)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
2.政治因素(政治中心)
3.军事因素
4.宗教因素
5.科技因素
6.旅游因素
7.开发历史悠久
8.经济发达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交通最优、市场最优、产品最优)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有河流处),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
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原动力、水交地、市政信、位技环)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例: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凌汛的成因分析
1.一是河流有结冰期;
2.是流向自低纬流向高纬
3.发生在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土地水生气位资)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技劳动原,交政环)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江阔水深,有良好的避风港湾)
L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腹地广阔,城市依托,交通便捷,政策条件)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
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五米一沙冰)水多,水深,水流速缓,水的季节变化小,(水长)通航里程长,
含沙量小,结冰期短)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4.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水多,地平)
L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上游:植被破坏;中游:围湖造田;下游:破坏河道,挖沙)
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
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
「自然原因」(降得少,蒸发得多,河少)
L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用的多: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浪费严重)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解决空间分布不均:开源;节流;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开挖地下水,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
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5.选在相对海拔高的地方,方便引水
☆水库的作用:(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旅游,供水,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浅海大陆架,;温带海区;寒暖流交汇;河流入海口处)
1.地形:(浅海大陆架)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文昌相对于三大发射卫星基地的优势
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交通便利,海运便于发射大吨位
3.地势:平坦开阔②纬度低线速度大提高发射质量
返航基地区位①地势平坦开阔③安全系数高,可以多方位发射,直接面向大海
②人烟稀少
③无大片森林和大河湖泊
「人文条件J
L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隧道的选址条件:(考虑塌方、渗漏)
L要选择在背斜处(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b.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L路况: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水能资源分析
1.流速快:流经山区、低山丘陵地区、起伏较大的高原、位于地势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2.径流量多:气候;水系特征(支流多,干流长,流域面积广)(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
发量的大小)
3.(水多,水流速快,水的季节变化小)
☆机场的区位选址
区位因素:①地形有适当的坡度,以保证排水。
②地面平坦开阔,以利于跑道建设及飞机起降。
③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④与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相连接。
⑤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以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
⑥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的地区等。
⑦、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量大。
☆某区域的水文特征:
流域特点,内、外流河,河流发育情况,流程长短,补给来源,水量大小,丰、枯水期
☆某海域的水文特征:
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洋流
☆人口分布、城市分布特征描述:
分布均匀或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哪里
☆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如重庆市年日照时数仅1200多小时)
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天气气候状况。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
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纬度位置;2.地形(地形、地势);3.海陆位置4下垫面性质(植被状况、河湖等)
5.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热力环流)6洋流等。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气候的海洋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小(最热月气温在2或8月);气候的大陆性越强、年较差越大(最热月
气温在1或7月,且秋温大于春温)。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或太阳辐射:低纬区大于高纬区
2、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
3、下垫面: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
☆农业生产特征
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
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例: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特征
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和高粱;单产高;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
业生产以国营为主,是我国优质玉米的主要产地等。
☆工业生产特征
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等方面概括
日本工业生产特征:
日本是世界上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工业部门齐全、结构完整;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尤其是钢铁、纺织、
机械、化工、电子等工业部门;工业原料、能源和产品销售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
☆自然资源的特征
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种类、资源组合状况
如:中国矿产资源特征
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形势严峻;矿产资源种类齐全;矿产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某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等
如: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各类土地
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如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水资
源分布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之间存在不协调
☆某地理事物的走向(如山脉、河流、等值线等等)特征
分段叙述
中国1月份0°C等温线走向
西段弯曲(或与山脉走向一致),东段为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地理位置的描述
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包括:高中低纬度,温度带
2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包括岛屿,半岛,大陆东线等
(2)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
(3)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
(4)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温度带;高中低纬度
纬度位置:南北半球;温度带;高中低纬度
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陆的东西岸,濒临的海洋,什么洲或国家的那边),相对位置(邻国位置,
可以说出具体国家在什么方位)
☆常见的区域问题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
(1)农业上的工程措施: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抽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
水渠等)
(2)工业工程措施和城市工程措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建筑物
(3)防洪工程措施: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洪、加固堤坝等
(4)交通工程措施: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
生物措施:
山地:封山育林、育草,植树种草;
平原: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
建立自然保护区,人类繁殖珍惜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技术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交通技术措施: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做燃料
经济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农业经营
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
发展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
环保措施
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农业
工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
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
特别提示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2.在回答某些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3.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4.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万变不离其宗!
1、地图。要记图、识图。
2、自然地理。要能理解、运用其原理解题。
3、人文地理。掌握答题模板,按模板答题即可。
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酸雨
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
主要从一下几方面来分析
(1)自然因素:土(土壤)、地(地形、地势、地质、地租)、水(水文特征:灌溉水源主要是河流、湖
泊等)、生(植被)、气(气候,从光、热、水、日温差)、位(位置,包括邻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是否沿海或沿边)、资(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工业、农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业、人口、经济
一、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青海三江源、长江上游、东北平原)
从黄土高原为例
产生的原因:
治理的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1)自然原因:(土地水生气)
生物:②植树造林;
(2)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工程:③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小流域综合治理
③植被稀少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
(典例:甘肃南小河沟)。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3)危害
①经济损失Ao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少
B.沟壑发展、泥石流-----►破坏工矿交通设施,耕地面积减少
C.水、土、肥的损失------►干旱
②生态破坏D.淤积江河湖库-------►洪涝(下游“地上河”)
E.畜清排浑导致水量损失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B.|南方丘陵山区
产生原因: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整治措施: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③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
④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
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
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
(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
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治理措施: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质沉积物;②控制载畜量;
②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③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
③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④退耕还林、还草;(典例:宁夏沙坡头)
水少。⑤建设人工草场;
(2)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⑥推广轮牧;
②过度放牧;⑦禁止采伐等。
③过度开垦、⑧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移民等措施
⑤工矿交通建设不当导致对⑨合理用水,控制人口增长。
地表植被的破坏
(三过两破坏)
(3)危害:①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
②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破坏基础设施建设;
④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治理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②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旱,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河少,补给的少;用水多:工业,农业,生活)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年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华南(夏秋旱)、西南(四季旱)。
干旱特点:渐变性,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
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
产生原因(华北地区):
(1)自然原因: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降水变率大;
②春季蒸发旺盛。
③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
河流径流量小;
④春季雨带未到,降水少
(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严重;
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④春季(冬小麦返青季节,用水量大)。
(拓展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冬小麦返
青用水大。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长江中下
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
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沙特阿拉伯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开源、节流)
1开源:兴修水利(水库,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使用中水、人工降雨
2节流:
(1)工业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水的循环利用;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2)农业上: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喷灌、滴灌技术)、提高用水效率、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耐旱作物
(3)生活上: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控制需水量的增长;控制人口增长。
(4)生态上: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
(5)加强监测预报
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新疆的绿洲农业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①春季降水少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灌溉(降低作物根区土壤含盐量)
②气温回升②井排井灌(抽取盐水,补充淡水)
快,蒸发旺盛;③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间作、培肥、改良品种)
③地形低洼。④农田覆盖(用地膜、作物桔杆覆盖,抑制蒸发)
(2)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灌⑤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渭河平原)
5、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上海为例)
产生的原因:①过度抽取地下水,并且下渗减少
②城市建设高层建筑治理措施:①控制抽取地下水;
③地质结构不结实②实行雨季回灌
危害:①地面下沉
②海水倒灌,进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多发季节:夏季。5—10月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气温高;②静水;静风;③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
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7、酸雨分布:西欧、北美、日本;
措施根本途径:①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我国南方地区
有效途径:②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③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
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
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及农作物;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所以酸雨主要为硫酸型酸雨
8、沼泽的保护
生态效益: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和改
我国典型地区:三江平原、青藏高原。
善生态环境,保护一些珍禽的栖息地。
沼泽的形成:(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流不出去,来的水多)
经济效益:有利于三江平原小麦商品粮基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地的发展;有利于保护黑土的肥力
②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政治效益:有利于粮食安全
③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
聚过多
开发利用的关键:排水。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开发利用的负面效应一一气候变迁(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
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突出问题治理措施
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能退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
化水土。
水质污染问题突出防治水污染
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减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9.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林业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木才供应基地,其中黑龙江省最多,
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高,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
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2)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
坚持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按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采伐量积极营造人工林。
从长远看,营林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利用,是林业和平的根本
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
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3)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挖掘森林工业发展的潜力,关键在于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最大限度地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是东
北林业基地发展的重点,从事采集、养殖、载培森林中的动植物资源,是林区人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辽
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南部的丘陵柞林地区,发展作蚕生产等途径,辽东半
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东南部的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10、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一一以地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南方低山丘陵区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人口数量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人地关系出现了明显矛盾
大量非耕地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高,臼然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2)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
性,伴随着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
生物资源:口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
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土地和土壤资源: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
件。但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土持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需
要大力改造。
水资源: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
结论: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热等最难改造的生产条件并不存在根本缺陷,但因地貌差异形成的多种土地类
型,可以因地配置繁多的生物品种,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此
外,这里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一海港,有开发低山丘陵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3)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乱砍滥伐森林。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
原
水土流失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其一这里人均土地少,每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因此,同样
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比较大。其二,这里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
一旦地表被蚀去,石质裸露,恢复原业的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三,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
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
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1)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①综合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区日益繁荣,综合开发有利于低
山丘陵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
②走立体农业之路
低山丘陵区山地与平原的比例为4:1,立体农业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的品种,
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
本区人口密度大,而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
置的劳动力转移到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脆弱,立体农业可以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局面,有利于
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局面。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
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这种农业既可以促进中、远期才能受益的林果生产,又能带
动当前即或受益的农、牧、渔业的发展,达到致富的目标。
③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通过鸭、野生舜猴桃、残次木材的加工,大大提高农民收
(2)生态建设
农村生活用能短缺是重要原因,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但是其真正实现,必须首先解决农民
的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约燃料。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二、自然灾害
例如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
(一)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沙尘暴、暴雨)
(二)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
(三)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海水入侵、海浪)
(四)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
1、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一)自然因素
1.水多(①气候,降的多;蒸发的少,降水异常;②水系特征)
2.水不容易流走:水系特征:地形;
3.储水的地方少:
(二)人为因素:河流不同河段人类的不合理活动
(1自然原因: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
(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自然原因(水系的流量和地势、河道)
(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③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例如,长江洪灾)
④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⑤台风的影响;
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⑦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⑧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②围湖造田;\7
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①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
河流的治理措施
②退耕还湖;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
③修建水利工程;
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④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
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
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⑤修建分洪区;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
⑥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1)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流域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流量大
(2)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
5月,南带从南部沿海登陆;
6月中旬,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
7月中下旬到8月,雨带北移到华北、东北等地,
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出现伏旱;
9月开始雨带南移;10月雨季结束。
(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案例: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内流河的治理)
概况位置:南疆、内流河、冰川融水补给
地位:棉花、石油、瓜果基地
特点:干旱脆弱
生态环境《原因:气候变化、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盲目开垦和乱砍滥伐
问题: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
r(1)上游:节水防渗、山区水库
(2)中游:建闸、筑堤、造林
治理<(3)
下游:跨流域调水
(4)全流域统一调度和管理
I⑸增强节水意识
2、沙尘暴现象(有风,有沙子)
(沙尘暴产生需要哪三个基本条件:大风一一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地面的沙尘物质一一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
件;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沙尘暴发生时间:冬春季节
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
(1)自然原因:①冷锋天气影响(受强冷空气影响);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②控制载畜量;
③春季大风日数多③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
④地表植被稀少④退耕还林、还牧
(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⑤建设人工草场
②过度樵采;⑥推广轮牧
③过度开垦⑦禁止采伐等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沙尘暴的好处是:增加降水,增加土壤肥力,增加水域营养盐类,塑造地表形态。
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受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邻近沙源地、位于冬季风的通道(沙源地的下风向)
•由于本区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大,且多大风(尤其是降水较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导致
蒸发更旺盛。干旱使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
•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人们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导致沙尘暴多发。
3、台风台风有利方面:
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1)有广阔的暖洋面,有充足的水汽;
(2)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3)足够的地转偏向力。(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所以就无法形成热带气旋)
台风:中心附近风力12级及其以上,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台风的灾害天气特征:狂风、暴雨、风暴潮。
台风多发地区:西北太平洋。
台风登陆后势力减弱的原因:地面摩擦力加大;水汽来源减少;气温下降。
台风眼风力弱,天气晴朗的原因是什么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旋转离心力抵消,中心气流做下沉运动,水汽难以达到饱和,故天气晴朗。
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
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地带。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
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会造成城市、
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
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如何减小台风损失:(1)加强台风的监测和及时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
(2)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台风灾害:强风
(3)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特大暴雨
(4)营造沿海防护林,风暴潮
(5)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4、寒潮(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如果一天24小时或一次过程,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
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
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
灾害特点:降温辐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
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
寒潮的利:①冻杀害虫;改善土壤墙情;可能净化大气
②大雪缓解春旱(瑞雪兆丰年)
③寒潮大风可利用进行发电,(是地球上热量交换的一种庞大“机器”)
寒潮的时空分布特点:北半球中高纬度,深秋到初春。
寒潮的源地是: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寒潮的路径:
•偏西路径一一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一一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一一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
5、地震:
形成原因: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距短;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
③浅源地震;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
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
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
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⑤加强国际合作等。
6、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②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三、农业及其区位分析
★如何分析某种农业的区位因素(以下为区位优势的答题方向)
光照充足(西北青藏地区)
<热量充足I
气候、降水充沛j雨热同期
地形地势平坦(丘陵-梯田,立体农业.山地-林业高原-畜牧)
自然条件《
土壤土壤肥沃(黑土、沙性土壤)[酸种茶碱种棉花]
I水源水源充足,灌溉水源充足
市场市场广阔
交通交通便利政策国家农业政策
社会经济条件科技科技水平高(生物技术、生产工具)
工业化程度高机械水平程度
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我国: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暹等
限制因素:①水资源短缺;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①热量充足,温差大;
②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的盐碱化等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耕地面积广大;
④土壤肥沃;限制因素:①热量不足;
⑤水源充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土壤肥力下降;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
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
⑴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⑵社会经济因素:①交通便利;
②三角洲地形平坦②市场广阔;
③土壤肥沃;③工业比较发达;
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水路货物运输节能减排管理细则合同3篇
- 2025年太原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度土地租赁与农产品加工厂建设项目合同3篇
- 2024年版鱼池养殖经营承包合同范本一
- 2024年塔吊司机安全作业指导书与责任划分合同3篇
- 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全面合同8篇
- 2024年标准铁精粉采购与销售协议模板版
- 2024年校车接送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标准化项目执行委托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全新搅拌车环保检测与认证服务合同下载3篇
- 常用药物皮试配制法和药物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
- 医学微生物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印刷通用质量检验标准
-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 大兴调查研究研讨发言材料学习心得体会中心组3篇
- 培训学校火灾应急预案
- 面试评分表完整版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楼顺天编着)课后习题答案
- 公司电梯安全总监、电梯安全员岗位职责
- 大宗气二次配施工方案
- 室内采暖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