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个人所得税法IndividualincometaxPersonalincometax基本内容概述计算申报与缴纳重点内容: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判断,应税所得项目、税率、不同税目的费用扣除、应纳税额的计算、减免税优惠、境外所得税额的扣除、纳税申报及缴纳。难点内容: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判断、各种应税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一节个人所得税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及发展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是指个人在一定期间内,通过各种来源或方式所取得的一切利益,而不论这种利益是偶然的,还是临时的,是货币、有价证券的,还是实物的。1、个人所得税最早于1799年在英国创立,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这一税种。对个人收入课税是世界上各国普遍采取的做法,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收入在全部税收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的国家达60%,我国不足5%),成为其主体税种。2、我国在建国初期曾把薪给报酬所得税和(存款)利息所得税(其中,薪给报酬所得税实际未开征,存款利息所得税1958年改为利息所得税,于1959年停征)列入开征的个人所得税税种。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个人收入水平不高,加之我国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个人收入分配受国家计划的严格控制,因此,长期没有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基础。二、个人所得税的由来和发展低工资、低消费、广就业3、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一部分人通过从事第二职业等取得了较高收入,社会成员之间的民入不平逐渐拉大了距离。
对内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来华工作的外籍人员越来越多。
对外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政策4、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建立和发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个人所得税法》1986年1月7日国务院发布《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9月25日国务院又发布《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规定只对中国公民征收;外籍人员则适用《个人所得税法》。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
1、实行分类征收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3、费用扣除额较宽4、计算简便5、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三、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将个人所得划分为11类,分别适用不同的费用减除规定、不同的税率和不同的计税方法。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分别采取由支付单位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两种方法。
分类课征法
综合课征法对纳税人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综合申报,汇总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以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由于个人所得的范围很广,所以,如何明确规定征税的所得项目,是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有两种基本确定方法: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对纳税人取得的不同所得项目分项定率征收。我国采用分类课征制即分项所得税制即综合所得税制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劳动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生产经营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财产租赁所得8.财产转让所得9.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其它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超额累进税率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财产租赁所得8.财产转让所得9.利息、股息、红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比例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蓝领工人取得的工作报酬历史可追溯到早期工厂的服装规定。当时工厂统一发给作业员藏青色的制服,以耐久耐脏的布料制成,设计上依作业员所处的产品线有所不同,如有的有帽子,有的则配有更多口袋,但大部份的颜色都属于深色系列。蓝领是指传统产业中,从事体力劳动或者简单重复性劳动的人。蓝领属于被管理阶层。查一查:蓝领中的锐蓝、普蓝、深蓝是什么样的人?白领雇员取得的工作报酬
白领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它的范围包括一切受雇于人而领取薪水的非体力劳动者。他们一般工作条件比较整洁,穿着整齐,衣领洁白,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事员、推销员、打字员、速记员、文书、会计、店员及教师、医生、律师、普通职员等。经济收入和工作条件较好。白领是专指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员,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政府公务人员等。白领属于管理阶层。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任职或者受雇非独立个人劳动。即:个人所从事的是由他人指定、安排并接受管理的劳动、工作,或服务于公司、工厂、行政、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主除外)。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人,不予征税。这些项目包括: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其中,误餐补助是指按照财政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助、津贴不包括在内。
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
自2004年1月20日起,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并入营销人员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1、个体工商户或个人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取得的所得;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1、从事个体出租车运营的出租车司机取得的收入,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出租车属个人所有,但挂靠出租汽车经营单位或企事业单位,出租车司机向挂靠单位缴纳管理费的,或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将出租车所有权转移给出租车司机的,出租车司机从事客货运输取得的收入,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以下几种情况:(1)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3)如果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承包人应当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税务部门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和缴税方式。自2004年1月20日起,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并入营销人员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劳务报酬与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别主要在于: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的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服务取得的报酬。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4.劳务报酬所得雇佣与被雇佣劳务报酬与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判别标准5.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出版、发表报刊、杂志、出版等单位的职员在本单位的刊物上发表作品、出版图书取得所得征税问题
1.任职、受雇于报刊、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因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出版社的专业作者撰写、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是指受许人在特许合同期内按一定的标准或比例向特许人定期支付的费用。专利权是指由专利注册机构授予发明者或者持有者在一定期限内独家创造使用和转让技术发明的权利商标权,是指为标识某种商品而专门使用特定词语、名称及图案的权利
著作权是指书籍、美术作品、音像制品的创作人以及他们授权的出版商所拥有的制作、出版、发行上述作品及复制品的权利(不包括稿酬所得)
非专利技术是指享有一定价值的,为生产某种产品或某项工艺技术所需的一切技术知识、经验和技能或其组合,包括各种设计资料、图纸、数据、工艺流程、配方等7.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8.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1)股票转让所得对(境内上市公司)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2)量化资产股份转让集体所有制企业在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时,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待个人将股份转让时,就其转让收入额,减除个人取得该股份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支出和合理转让费用的余额,按“财产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3)个人出售自有住房出售自有住房并拟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按市场价重新购房的纳税人,其出售现住房所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视其重新购房的价值可全部或部分予以免税。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惟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9.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一般是指存款、贷款和债券的利息按照一定的比率派发的每股息金,称为股息
根据公司、企业应分配的、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按股派发的红股,称为红利储蓄存款利息征免规定变化:(1)在1999年10月31日前孳生的利息,不征收个人所得税;(2)储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至2007年8月14日孳生的利息,按照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3)储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至2008年10月8日孳生的利息,按照5%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4)储蓄存款在2008年10月9日后(含10月9日)孳生的利息,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根据公司、企业应分配的、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按股派发的红股,称为红利10.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365日。对居住时间内临时离境的,不扣减天数,连续计算。临时离境即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第三节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上述纳税人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通常理解为个人在一地完成工作任务
、一件事项或滞留一段时间后,必然要返回该地居住,这些原因消除之后,必须回到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那么,中国就是该人的习惯性居住。
纳税人判定标准纳税义务
居民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无限纳税义务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非居民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有限纳税义务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居民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无限纳税义务居住时间是指个人在一国境内实际居住的天数
非居民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有限纳税义务所谓“习惯性居住”,通常理解为个人在一地完成工作任务
、一件事项或滞留一段时间后,必然要返回该地居住,这些原因消除之后,必须回到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那么,中国就是该人的习惯性居住。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中,在中国境内居住365日。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临时离境,即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实例某先生是英国人,其户籍、家庭在英国,假定其于2009年7月1日进入中国境内,于2010年6月30日出境判断这位先生是否是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该先生虽然其实际在华居住的时间超过了365日,但在2009纳税年度只居住了6个月,在2010纳税年度居住了6个月,都没有居住满365日,因此,该先生在这两个纳税年度都不是中国居民纳税人,应被认定为非居民纳税人。松井先生是日本人,他于2009年1月1日入境,2010年1月5日出境。(1)在2009纳税年度,假设松井先生曾回国一次,在中国境外居住时间没有超过30日,如何认定他的纳税人身份?若超过30日,如何认定?(2)假设松井先生在2009纳税年度曾经回国两次以上,但累计在中国境外居住的时间没有超过90日,如何认定他的纳税人身份?若超过90日,如何认定?(3)再假设松井先生在2010纳税年度回国两次以上,累计离境时间未超过90日但其中一次离境时间超过30日,如何认定其纳税人身份?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1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非居民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天数
在中国境内实际工作天数
对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对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工作天数。在中国境内居住、工作天数的确定,目的是以便依照税法和协定或安排的规定判定其在华负有何种纳税义务时,均应以该个人实际在华逗留天数计算。某外籍个人2007年3月1日来华任职于境内的某企业,2007年3月25日离境,该外籍个人境内居住天数、境内工作天数分别为(
)A、25天、24天B、25天、25天C、24天、25天D、25天、23天答案A。根据税法规定,判断居住天数时,个人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一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在华实际工作天数。第四节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税率形式适用的征税项目具体税率累进税率(超额)
工资、薪金所得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比例税率(20%)
劳务报酬所得
20%,收入畸高的加成征收稿酬所得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
20%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其他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部分,加征5成;超过50000元的,加征10成。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1500元的30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元的部分251005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的部分3555057
超过80000元451350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1500×(10%-3%)+0=1054500×(20%-10%)+105=5559000×(25%-20%)+555=100535000×(30%-25%)+1005=275555000×(35%-30%)+2755=550580000×(45%-35%)+5505=13505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15000元的502
超过15000~30000元的部分107503
超过30000~60000元的部分2037504
超过60000~100000元的部分3097505
超过100000元以上的部分351475015000×(10%-5%)+0=75030000×(20%-10%)+750=375060000×(30%-20%)+3750=9750100000×(35%-30%)+9750=14750三级超额累进税率表级数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20000元的2002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3020003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4、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例1】某公司职员为中国公民,本月取得工资收入3500元,奖金收入500元,要求计算该职员本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一、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收入额-3500(或4800)第五节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费用扣除标准或免征额(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变迁:1980年:800元
2006年1月1日起:1600元2008年3月1日起:2000元2011年9月1日起:3500元生计费用生计费用+附加扣除费用
(3500元)(1300元)(二)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一般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工资、薪金收入额-3500(或48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3500+500)-3500=500(元)应纳税额=500×3%=15(元)【例2】美国专家汤姆2007年由其所在国派来我国某企业工作,汤姆于2007年1月1日来华,工作时间为6个月。其在华期间每月取得该企业发放的工资收入9000元人民币。要求计算汤姆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3500+1300)
=4200(元)每月应纳税额=4200×10%-105
=315(元)全部应纳税额=315×6=1890(元)第一种情况:1、全年工资应纳税:应纳税所得额:5300-3500=1800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元应纳税所得额:(1800×10%-105)×12=9002、奖金应纳税:48000÷12=4000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元48000×10%-105=46953、全年共计缴纳个人所得税:900+4695=5595元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规定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1)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第(1)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①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②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张先生2012年工资收入情况如下:每月工资5300元,年终奖48000元。张先生2012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假定张先生每月工资为1800元,年终奖48000元,则张先生2012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多少?3、派遣单位和雇佣单位都支付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基本规定(1)派遣单位和雇佣单位都应履行扣缴义务,但只能在雇佣单位一方减除费用;
(2)该雇员应该就两处所得综合申报纳税;
(3)在两地选固定一地申报纳税。若中方雇员将取得的工资、薪金的一部分上缴派遣单位,可凭有效合同或有关凭证,就其余额纳税2、个人取得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2012年,张工程师由中方企业委派到合资企业工作,派遣单位和雇用单位分别支付其工资8000元和12000元,张工程师每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若协议规定,张工程师需向派遣单位缴款3000元,则张工程师每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1、派遣单位代扣代缴税款:8000×20%-555=10452、雇用单位代扣代缴税款:(
12000-3500)×20%-555=1145元,3、两处所得综合申报纳税:(8000+12000-3500
)×25%-1005
=31204、选固定一地申报纳税:应补税3120-(1045+1145)=9301、派遣单位代扣代缴税款:8000×20%-555=10452、雇用单位代扣代缴税款:(
12000-3000-3500)×20%-555=545元,3、两处所得综合申报纳税:(8000+9000-3500
)×25%-1005
=23704、选固定一地申报纳税:应补税2370-(1045+545)=7804、特定行业职工取得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雇员应纳税额=〔(全年工资、薪金收入额÷12-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5、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得税额的计算将纳税人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即含税收入,然后再计算应纳税额(1)雇主全额为雇员负担税款计算公式为:①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雇主为雇员负担部分税款①雇主为雇员定额负担部分税款计算公式为:①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工资+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标准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②雇主为雇员定率负担部分税款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第二种情况:1、每月工资不足3500元,故不纳税;2、奖金应纳税:【48000-(3500-1800)]÷12=3858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元【48000-(3500-1800)】×10%-105=45253、全年共计缴纳个人所得税:4525元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凡在中国境内不满一个月,并仅就不满一个月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纳税的均应以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为依据计算实际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月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实际在中国境内的天数÷当月天数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平均计算。方法:以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已纳税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6、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7、对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的计税方法王先生在甲公司工作了15年>12年,故按12年计算2、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3、因企业破产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免征税8、实行内部退养和退休的个人征税办法
(1)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2)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3)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4)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按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例题】2012年10月中国公民张某与原任职单位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取得一次性收入60000元,张某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共计20个月。张某的月工资2200元。2012年10月张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例题】王先生在甲公司工作了15年,2012年10月与该单位解除聘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120000元。甲公司所在地上年平均工资为18000元。王先生的补偿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120000-18000×3=66000
66000÷12-3500=2000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2、应纳税额:
2(2000×10%-105)×12=1140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及税金相应收入确定,成本、费用、损失及税金的扣除和企业所得税一致(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确定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及税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必要费用必要费用:2011年9月1日起每月扣除3500元。若有上缴的承包费,可扣除。若实际经营不足12个月的,以其实际经营月份为纳税年度。(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年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四、稿酬、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所得税额的计算
(一)一般规定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800元扣除费用每次收入-80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20%扣除费用每次收入-每次收入×20%=每次收入×(1-20%)(二)特殊规定
2、应纳税额的确定
应纳税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800元扣除费用(每次收入-800)×2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20%扣除费用(每次收入-每次收入×20%)×20%=每次收入×(1-20%)×20%1、稿酬所得的特殊规定
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应纳税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800元扣除费用(每次收入-800)×20%×(1-3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20%扣除费用(每次收入-每次收入×20%)×20%×(1-30%)=每次收入×(1-20%)×20%×(1-30%)2、劳务报酬所得的特殊规定
按照规定,纳税人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征收办法为: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应纳税额=
(1)应纳税所得额(A)不超过20000元的A×20%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1-20%)(2)20000元<应纳税所得额(B)<50000元的B
×20%+(B-20000)×20%×50%=B×30%-2000(3)应纳税所得额(C)超过50000元的C×20%+(50000-20000)×20%×50%+(C-50000)×20%×100%=C×40%-7000700020000速算扣除数40超过50000元的部分330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220不超过20000元的1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级数三级超额累进税率表某农场特聘某著名广告设计师杨某为企业新产品进行广告设计,设计完成后向杨某支付设计费80000元。则农场在向杨某支付设计费时应代扣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80000×(1-20%)=64000计算方法一:速算法应纳税额:64000×40%-7000=18600计算方法二:原理法之一应纳税额:64000×20%+(50000-20000)×20%×50%
+(64000-50000)×20%×100%=18600计算方法二:原理法之二应纳税额:20000×20%+(50000-20000)×30%
+(64000-50000)×40%=18600按照规定,在确定财产租赁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于个人在财产出租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和教育费附加,可持完税(缴款)凭证,从其财产租赁收入中扣除。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发生的修缮费用,可以凭有效证明从其财产租赁收入中扣除,但每次以800元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可以在以后继续扣除。
3、财产租赁所得的特殊规定个人出租财产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应依次扣除以下费用:
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资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3、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自2001年1月1日起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房屋,对方用于居住,暂减按1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五、财产转让所得税额的计算
财产转让所得以个人每次转让取得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每次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1、有价证券。有价证券原值为买入价以及买入时按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一般转让债权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应予减除的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计算公式如下:一次卖出某一种类的债券允许扣除的买价和费用=购进该种债券买入价和买进过程中缴纳的税费总和÷购进该种类债券总数量×一次卖出的该种类债券数量+卖出的该种类债券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2、建筑物。其原值为建造费或者购进价格以及其他有关税费。
3、土地使用权。其原值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费用以及其他有关税费。⒋机器设备、车船。其原值为购进价格、运输费、安装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卖出财产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每次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六、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税额的计算(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得从收入额中扣除任何费用。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七、偶然所得、其它所得税额的计算(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偶然所得、其它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得从收入额中扣除任何费用。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每次收入额×20%八、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计税问题(一)每次收入的确定劳务报酬所得,根据不同劳务项目的特点,分别规定为:
1.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2.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l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1.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作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人的得税。
2.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或先出版。再在报刊上连载的,应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
3.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的,以连载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计征个人的得税。
4.同一作品在出版和发表时,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稿酬收入,应合并计算为一次。
5.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稿酬的,应与以前出版、发表时取得的稿酬合并计算为一次,计征个人的得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财产租赁所得,以l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偶然所得、其它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二)捐赠的处理基本规定(限额30%):税法规定的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是指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见附表一)特殊规定(全额100%):个人将其所得向农村义务教育、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等的捐赠,可在税前全额扣除。(见附表二)某歌星参加某单位举办的演唱会,取得出场费收入80000元,将其中30000元通过当地民政局捐赠给贫困地区,已取得财政部门印制的捐赠专用收据,该歌星取得的出场费收入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1、未扣除捐赠的应纳税所得额=80000×(1-20%)=64000(元)2、捐赠的扣除限额=64000×30%=19200(元)由于实际捐赠额(30000)大于扣除限额,税前只能按扣除限额扣除。4、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64000-19200)×30%-2000=11440(元)(三)两人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所得的处理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每个人应当就其取得的所得分别按照税法规定减去费用后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即“先分、后扣、再税”。(四)个人取得退职费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个人取得符合《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的退职条件并按该办法规定的退职费标准所领取的退职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的不符合上述办法规定的退职条件和退职费标准的退职费收入,应属于与其任职、受雇活动有关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应在取得的当月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考虑到作为雇主给予退职人员经济补偿的退职费,通常为一次性发给,且数额较大,以及退职人员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等实际情况,依照税法有关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征税的规定,对退职人员一次取得较高退职费收入的,可视为其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并以原每月工资、薪金收入总额为标准,划分为若干月份的工资、薪金收入后,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及税额。但按上述方法划分超过了6个月工资、薪金收入的,应按6个月平均划分计算。个人取得全部退职费收入的应纳税款,应由其原雇主在支付退职费时负责代扣并于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个人退职后6个月内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对个人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退职费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如果甲、乙、丙三人共同承担一项信息咨询项目,共获得报酬80000元,其中,甲分得60000元、乙各分得17000元,丙分得3000元。三个为完成此项目共发生费用18000元。计算甲、乙、丙三个应纳个人所得税甲应纳个人所得税=60000×(1-20%)×30%-2000=12400元乙应纳个人所得税=17000×(1-20%)×20%=2720元丙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800)×20%=440元三人合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2400+2720+440=15560元因为税法对在确定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时,并不考虑实际发生的费用,因此,三个为完成此项目共发生费用18000元不能从收入中扣除。(五)应纳税额抵免的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允许扣除的境外已纳税额,必须是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该所得来源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缴纳并且实际已经缴纳的税额。即扣除限额。其扣除限额的计算公式为:
境外所得税款抵免限额=(来源于某国家或者地区的应税所得-该项目应税所得按我国税法规定应扣除的标准费用)×适用税率1、扣除限额须区别国家(地区)和不同应税项目计算。2、采取分国综合扣除的方法。即同一国家或者地区内不同应税项目的应纳税额之和为该国或者地区的扣除限额。②①③CL不足限额超限额Tn:①②③种情况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外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际已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低于依照规定计算出的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的,应当在中国缴纳差额部分的税款;超过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本纳税年度的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是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的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例一:王先生2009年取得来源于美国的一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折合人民币6万元,股息所得折合人民币4万元,总计在美国缴纳税额人民币1万元;另外,在日本取得一笔股息折合人民币5万元,被扣缴所得税0.5万元。该个人向国内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了境外的完税凭证原件,经审核该凭证标明的确属应缴并已实际缴纳的境外税款,计算王先生2009年应纳税个人所得税。1、计算境外税额扣除限额
(1)在美国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所得扣除限额的计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扣除限额:60000×(1-20%)×20%=9600元股息所得扣除限额:40000×20%=8000元在美国所缴税额扣除限额合计为17600元。(2)在日本取得股息所得扣除限额的计算股息所得扣除限额:50000×20%=10000元在日本所缴税额扣除限额合计为10000元。2、在境外已纳税额(1)在美国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所得共计已纳税
10000元(2)在日本取得股息所得共计已纳税
5000元3、扣除实际缴纳境外税额(1)在美国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所得扣除限额为17600元,已纳税
10000元,故可抵免10000元,王先生2009年需补税7600元(不足限额)(2)在日本取得股息所得扣除限额为10000元,已纳税
5000元,故可抵免5000元,王先生2009年需补税5000元(不足限额)美国缴纳税额人民币2万元。2010年2万元2010年例二:某专家2008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万元,已在美国缴纳所得税3000元,同年一作品在日本出版,取得稿酬所得2万元,已在日本缴纳所得税3000元,计算回国后应纳个人所得税。
假设该专家于2010年又一作品在日本国出版,
取得稿酬所得3万元,已在日本国缴纳所得税3000元。计算回国后应纳个人所得税。
【例三】某外籍来华人员已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0年。2007年收入情况如下:在A国一家公司任职,月薪20800元(人民币),A国每月扣缴个人所得税2800元(人民币);在B国出版著作,获得稿酬收入15000元(人民币),已在B国缴纳该项收入的个人所得税1780元(人民币)。要求计算其是否应向中国补缴个人所得税税款,如应补缴,补缴的税额是多少?1、A国所纳个人所得税的抵减:每月工资薪金所得按我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抵减限额)=(20800-4800)×20%-375=2825(元)其在A国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每月2800元。低于抵减限额,可以全额抵扣,并需在中国补缴差额部分的税款300元,(2825-2800)×12=300(元)。2、B国所纳个人所得税的抵减:稿酬所得按我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抵减限额)=[15000×(1-20%)×20%]×(1-30%)=1680(元)其在B国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780元。超出抵减限额100元,不能在本年度扣除,但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的该国减除限额的余额中补减。【例四】某中国居民2008纳税年度来自甲国的所得项目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8000元(人民币,下同),已按该国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900元;劳务报酬所得15000元,已按该国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3600元;同时来自乙国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800元,已按该国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720元;假定2009纳税年度来自甲国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30000元,已按该国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3800元。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中国居民2008年和2009年纳税年度准予扣除的境外已纳税额和补交的税额。解:1、2008纳税年度,甲国的扣除限额为来自甲国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依照中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之和。即甲国扣除限额=8000×(1-20%)×20%+15000×(1-20%)×20%-0=3680元。上述两项所得在甲国实际已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900+3600=4500元,超过规定的扣除限额,所以,该中国居民在2008纳税年度准予扣除的甲国已纳税额为3680元,余额820元可在以后年度补扣。2、2008纳税年度,在乙国实际已纳税额为720元,小于乙国的扣除限额为5800×(1-20%)×20%=928元,全部准予扣除,其差额部分928-720=208元,应向中国政府补缴。3、2009纳税年度,实际已纳税额为3800元,小于甲国的扣除限额30000×(1-20%)×20%=4800元,全部准予扣除,同时尚有扣除限额的余额4800-3800=1000元(即不足限额),可以补扣2008纳税年度未抵免完的余额820元(即超限额),所以,该年度该中国居民准予扣除的甲国已纳税额为:3800+820=4620元。并且,其差额部分为4800-4620=180元,应向中国政府补缴。(五)特定行业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题报告:信息化思维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
- 开题报告:新时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 《灯具接地规定检测》课件
- 武汉某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 广东衡水金卷2025届高三12月联考 语文答案
- 呼吸道苛养菌耐药机制及检测课件
- 2024与送气签订合同
- 2024年工业设备销售协议范例版B版
- 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17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梯级进阶练)(解析版)
- 2024年度储藏室产权交易标准协议版A版
- 签垫资合同范例
- 二零二四年度商务考察及交流合同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讲座
- GB/T 12996-2024电动轮椅车
- 【初中地理】天气与天气预报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2024)
-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7课《分支结构》说课稿及反思
-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
- 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08)研究生考试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 【初中生物】脊椎动物-鱼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可爱卡通风幼儿园家长会(幼儿园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
- 智慧水产养殖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