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_第1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_第2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_第3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_第4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了解作者:王勃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guó)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

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他的诗偏重描写个人生活,风格较为清新。其散文《滕王阁序》颇有名。自学提示1.读通、读熟诗歌2.找出易错字词3.诗歌体裁,韵脚4.分析诗歌题材5.请自选一句或一联进行赏析。(练字、描写、修辞、哲理、艺术效果、情感表达、表现手法等)1.学习诵读,理解诗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学会诵读学会诵读读准节奏读出韵脚感知文意2.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快速阅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快速默读全诗,思考:1.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2.诗歌每联分别写了什么内容?3.诗歌抒发了什么情感?你从哪里看出来?1、诗歌内容。整体感知内容:诗人在送别时劝慰朋友不要悲伤。1.起笔写景:点明送别之地与赴任之所;2.惜别之情:境遇相同,同为宦游之人;3.劝慰朋友:心意相通,友谊超越时空;4.点题总结:不必要在离别时悲伤落泪。3.学习写法,品读语言。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理解诗歌炼

字1.辅:辅卫。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意境开阔。2.望:遥望、眺望。“望”字将秦蜀两地联系起来,暗喻了惜别情谊。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开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理解诗歌内

容想象,点明了送别之地和友人赴任之所,描绘了“三秦”与“五津”的地势和风貌,“风烟”二字写出上任路途的艰险。景色描写一实一虚,这两句诗境界高远,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为全诗奠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理解诗歌内

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

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理解诗歌修

辞对偶、比喻、夸张。四海之内只要有知音在,即使远隔天涯,也好像比邻而居。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真挚的友情,一扫以往送别诗的离愁别恨,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理解诗歌哲

哲理。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谊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主旨上:诗人以全新的视角,劝勉朋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与朋友的惜别之情,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课堂小结写法上:

1.夸张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