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长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文物出土于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对其研究,可以了解() A.中华文明起源 B.奴隶社会瓦解 C.封建国家形成 D.皇帝制度确立2.《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3.“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材料描述的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筒车4.西汉时期,对盐、铁实行统一生产和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实行这一政策的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5.《史记》被后人赞誉:“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这说明历史研究应() A.形式创新 B.贯通古今 C.秉笔直书 D.彰显个性6.以下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果的是()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7.“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形成”,以上信息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社会经济繁荣 B.市民生活丰富 C.对外交流频繁 D.民族交往交融8.“瓷”与“词”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瓷”有器型颜色纹饰,“词”有墨迹情怀精神,二者的辉煌时代均出现于() A.隋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9.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与其“统一”直接相关的是() A.西夏建立 B.辽宋议和 C.金军南下 D.元灭南宋10.清政府为了巩固东北边疆,采取的相关举措是()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抗击荷兰侵略 C.签订《尼布楚条约》 D.设置伊犁将军11.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 A.大泽乡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太平天国起义 D.义和团运动13.井冈山被誉为“革命的灯塔”,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A.确立建党建军原则 B.始创人民军队 C.开辟正确革命道路 D.发动秋收起义14.“漫漫征途,穿越11个省,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材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淞沪会战 D.渡江战役15.“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材料表述的是一二·九运动的()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16.“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文中的“光明前途”是指() 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B.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17.毛泽东曾说:“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在这里开了窑洞,种了小米。”但1947年3月,中共中央却主动撤离延安。这一行动反映了我军() A.军事指挥策略灵活 B.拉开战略进攻序幕 C.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取得战略决战胜利18.“火车轮船,剪辫易服,洋酒西餐”,以上信息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B.传统封建思想的根除 C.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D.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9.20世纪80年代,钟少华先生抱着“抢救活史料”的强烈责任感,采访了百位年近古稀的科技专家。老人们的讲述与回忆,在史料分类上应属于() A.文献史料 B.口述史料 C.实物史料 D.图像史料20.比较汉谟拉比和查士丁尼两位君主的历史功绩,正确的是() A.都推动人类法制进程 B.都传承希腊、罗马文化 C.都强化封建君主权力 D.都建立地跨欧亚非帝国21.“宫廷政变宣告革命结束,《权利法案》彰显革命成果”,与材料相符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内战22.下面思维导图“?”处应为() A.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B.国际政治格局变动 C.资本主义制度扩展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3.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苏俄政府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24.下图漫画中,青年振臂高呼,迎接冲破黑暗的霞光。漫画反映的史实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役 C.德国签署投降书 D.日本签署投降书25.法德两国曾是千年宿敌,二战后逐渐和解。这推动了()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联合国的成立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欧洲走向联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5分。26.商品贸易塑造人类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材料一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商业贸易。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摘编自部编版《历史·经济与社会生活》(1)依据材料一,指出商业贸易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趋势。(2分)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一使得内部的区域性贸易和对外贸易空前兴旺发达。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这些都有助于物资交流。2世纪时,罗马市场上有波斯的挂毯、中国的丝绸。遥远东方古国的技艺、宝货、物产与文明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罗马,一些有关罗马的信息,也通过商人传到了中国。——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马帝国贸易活动的有利条件及影响。结合所学,写出此时期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5分)材料三——摘自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3)分别写出材料三中图片所示的贸易活动名称。结合所学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材料四——摘编自吴于雇、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五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形成一个牵一发则动全身的有机整体,但这是与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900年以后,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就是解决这个矛盾,消灭这种不公正的现象。——摘编自吴于雇、齐世荣《世界史》(4)解读材料四的图表。依据材料四、五对世界贸易活动进行评价。(2分)(5)运用20世纪前期亚非拉国家的史实,对材料五划线部分进行例证。(两例即可)(2分)材料六当今,贸易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合作共赢的必然要求,以其为核心,世界经济呈现出不可阻挡的潮流。——摘编自蔡昉《中国故事到中国智慧》(6)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六中“潮流”的认识。(2分)27.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古代——精神萌发,源远流长】材料一①“愚公移山”——神话传说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③“明水军与倭寇激战”(明代《倭寇图卷》中描绘的情景)(1)分析材料一,依次填写对应正确的序号。(3分)精神品质反抗侵略,不畏牺牲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明德修身,坚贞不屈序号材料二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世界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摘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2)结合两例史实,对材料二观点加以说明。(4分)【现代——承扬开新,使命担当】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在新生政权的巩固中、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展现出雄浑的精神气象、磅礴的精神力量。——摘编自沈壮海《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3)依据材料三,任选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三例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字数200字左右。)(9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A【解析】根据材料“红山文化遗址”“玉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A项正确;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属于原始社会,不是奴隶社会,排除B项;我国封建国家形成是在公元前221年,排除C项;皇帝制度确立于秦朝,排除D项。故选A。2.B【解析】根据材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大意是说周天子分封自己的亲人功臣去建立自己的诸侯国,让这些诸侯国来拱卫周王朝的统治,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分封制,B项正确;禅让制是指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夏朝建立后已经被世袭制所取代,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制度,皇帝任免其长官,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3.A【解析】根据材料“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天府之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A项正确;灵渠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个部分,与“成都平原”无关,排除C项;筒车是和翻车相类似的提水机具,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4.D【解析】据题干“西汉时期,对盐、铁实行统一生产和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和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D项正确;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排除A项;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题干中的政策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不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实行的,排除BC项。故选D。5.C【解析】根据材料“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可知,题干意思是《史记》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说明历史研究应秉笔直书,C项正确;《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但是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其形式,排除A项;贯通古今说明通晓古今的知识,而材料内容主要体现历史研究应秉笔直书,排除B项;彰显个性是比喻与众不同,独特新奇,自成一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6.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中国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A项正确;《农政全书》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巨著,排除B项;《天工开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排除C项;《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著,排除D项。故选A。7.D【解析】据题干“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形成”,和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回族是由中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体现了民族的交融,因此,题干信息的共同主题都是民族交往交融,D项正确;社会经济繁荣与题意中的三个历史信息不符,题干反映的是民族交往交融,排除A项;市民生活丰富与题意无关,题干未涉及市民生活的历史信息,反映的是民族的交融,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形成”不属于对外交流的范畴,无法体现对外交流频繁,排除C项。故选D。8.B【解析】根据材料“‘瓷’有器型颜色纹饰,‘词’有墨迹情怀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是中国瓷器的辉煌时代,当时汝窑、定窑、哥窑、钧窑以及官窑五大名窑的瓷器各有特色,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宋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词,具有豪放派和婉约派等流派。因此材料所述“瓷”与“词”的辉煌时代均出现于宋朝,B项正确;词出现于唐朝,在宋朝时进入辉煌时期,A项说法有误,故排除;材料所述“瓷”与“词”的辉煌时代均出现于宋朝,而不是明朝、清朝,排除CD项。故选B。9.D【解析】根据材料“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D项正确;西夏未统一全国,排除A项;辽朝没有统一全国,辽宋议和只是有利于维护辽宋之间的相对和平局面,排除B项;金军南下没有统一全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10.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时期,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地区领土,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俄国,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了双方在东北地区的边界。清政府为了巩固东北边疆,采取的相关举措是签订《尼布楚条约》,C项正确;乾隆时期,西北地区的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清军经过两年多的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排除A项;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巩固东南海防,排除B项;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排除D项。故选C。11.B【解析】据题干“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使列强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B项正确;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主要在沿海地区,没有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与题意中深入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危害更大,排除D项。故选B。12.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北伐和西征。1851—1864年,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全盛时拥有中国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C项正确;大泽乡起义是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李自成起义主要在于中原地区、陕西、北方地区、北京等,范围不及太平天国,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地区,发展到京津地区,规模并不宏大,排除D项。故选C。13.C【解析】据题干“井冈山被誉为‘革命的灯塔’”和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军队多次攻打长沙失败,在分析城市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转向了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革命根据地如星星之火之势如火如荼的创立起来,成功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C项正确;古田会议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排除B项;1927年,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内的反动势力背叛革命,为了挽救革命,消除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影响。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召开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决定在革命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与题意中的“井冈山”不符,排除D项。故选C。14.B【解析】根据材料“漫漫征途,穿越11个省,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过程中,一群年青的士兵,走过漫漫征途,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茫茫草地,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B项正确;北伐战争是国民政府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渡江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强渡江河战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15.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1933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因此题干内容体现了一二·九运动的背景,A项正确;一二·九运动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并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该运动的过程,排除B项;面对一二·九学生运动,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该运动的结果,排除C项;一二·九学生运动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该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16.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光明前途”指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也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正式合作,排除B项;1926年,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17.A【解析】根据材料“‘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在这里开了窑洞,种了小米。’但1947年3月,中共中央却主动撤离延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对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描述。面对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体现我军军事指挥策略灵活,A项正确;1947年6月,刘邓率军挺进大别山拉开战略进攻序幕,排除B项;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是对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描述,该行动没有使得我军取得战略决战胜利,排除D项。故选A。18.C【解析】根据材料“火车轮船,剪辫易服,洋酒西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车轮船体现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并且剪辫、西餐等场景属于日常生活内容,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C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与题干剪辫、吃西餐和握手礼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不代表封建思想的根除,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而是主要体现了近代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19.B【解析】根据材料“钟少华先生抱着‘抢救活史料’的强烈责任感,采访了百位年近古稀的科技专家。老人们的讲述与回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口述史料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因此老人们的讲述与回忆,在史料分类上应属于口述史料,B项正确;书籍是文献史料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们包括了各种历史时期的著作、文献、经典等,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图像史料主要以图像方式出现的史料,而题干是口述史料,排除D项。故选B。20.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汉谟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促进罗马法的发展,因此材料所述两个人都推动了人类法制的进程,A项正确;古巴比伦文化没有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排除B项;汉谟拉比时期的古巴比伦属于奴隶制国家,排除C项;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国王,古巴比伦没有地跨亚非欧,排除D项。故选A。21.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发生宫廷政变,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统治,使英国最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材料“宫廷政变宣告革命结束,《权利法案》彰显革命成果”相符,A项正确;法国大革命过程中,颁布的法令是《人权宣言》,革命后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排除B项;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颁布的法令是《独立宣言》,革命后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排除C项;美国内战过程中,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战局,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排除D项。故选A。22.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广大工人同资本家展开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因此,题干思维导图中的“?”处应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项正确;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排除A项;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因素有大国实力的消长,即力量对比的变化;经济实力的变化;国际形势的变化等,“国际政治格局变动”与材料“工人运动兴起”等不符,排除B项;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扩展,排除C项。故选D。23.B【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前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改善这一局面,1921年春,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B项正确;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面临着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维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退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维埃政府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引起人们不满,并使1920年年底,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排除A项;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是从1928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排除D项。故选B。24.C【解析】根据材料“1945年5月8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5月8日德国举行的无条件投降仪式,C项正确;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排除A项;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至1944年7月24日,排除B项;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结束,这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结束,排除D项。故选C。25.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法德两国是由来已久的宿敌,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缓和了法德之间的关系,成为欧洲开始走向联合的关键一步。二战后法德逐渐和解,推动了欧洲走向联合,D项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不结盟运动兴起”与法德二战后逐渐和解无关,排除A项;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的成立”与法德二战后逐渐和解关系不大,排除B项;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法德二战后逐渐和解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二、非选择题26.(1)背景: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趋势:地方性行为,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2)有利条件:罗马帝国的统一,交通发达影响:有助于物资交流大动脉:丝绸之路(3)名称:郑和下西洋,三角贸易不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示中国之富强;三角贸易的目的是:进行殖民掠夺(4)解读: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实力大为增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评价: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形式和殖民者们的殖民扩张活动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全世界的殖民掠夺,促进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且在真正的意义上建立起全球贸易体系。(5)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6)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一“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商业贸易。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可得出商业贸易的产生背景是: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趋势:根据材料一“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商业贸易。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可知,商业贸易的产生发展趋势是: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2)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一使得内部的区域性贸易和对外贸易空前兴旺发达。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这些都有助于物资交流”可概括出罗马帝国贸易活动的有利条件是:罗马帝国的统一,交通发达。影响:根据材料二“罗马帝国的统一使得内部的区域性贸易和对外贸易空前兴旺发达。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这些都有助于物资交流。2世纪时,罗马市场上有波斯的挂毯、中国的丝绸。遥远东方古国的技艺、宝货、物产与文明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罗马,一些有关罗马的信息,也通过商人传到了中国。”有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交流大动脉:根据所学可知,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因此,此时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丝绸之路(3)名称:根据材料三图示信息“明、刘家巷”结合所学可知,从1405年到1433年,明朝郑和率船队从刘家巷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因此,左图的贸易活动是:郑和下西洋,根据材料三图示信息“欧洲、非洲、美洲”结合所学可知,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因此,右图贸易活动是:三角贸易。不同:根据所学可知,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因此,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示中国之富强;根据所学可知,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因此,三角贸易的目的是:进行殖民掠夺(4)解读:根据材料四图表信息“世界贸易总额”1870年世界贸易额45,5亿法郎到1900年增加到118.2法郎,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市场形成,极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评价:根据材料四“世界贸易总额”增长图,材料五“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形成一个牵一发则动全身的有机整体,但这是与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900年以后,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就是解决这个矛盾,消灭这种不公正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依据材料四、五对世界贸易活动进行评价是: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形式和殖民者们的殖民扩张活动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全世界的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