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一)《1.1反应热》同步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已知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和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2.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N2H4(g)+O2(g)=N2(g)+2H2O(g)
△H=+267kJ·mol-1B.N2H4(g)+O2(g)=N2(g)+2H2O(g)
△H=-534kJ·mol-1C.N2H4(g)+O2(g)=N2(g)+2H2O(g)
△H=+534kJ·mol-1D.N2H4(g)+O2(g)=N2(g)+2H2O(l)
△H=-133.5kJ·mol-13.有关中和热的实验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的测定实验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量筒、温度计、玻璃棒B.可以用保温桶代替烧杯进行实验C.实验时,使用的稀溶液的物质的量稍大于稀盐酸,导致测得的数据偏高D.如果用稀醋酸代替盐酸做实验,测得的数值将偏高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及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石墨,金刚石,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则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和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为,则和反应的中和热D.已知I2(g)+H2(g)==2HI(g)△H1;I2(s)+H2(s)==2HI(g)△H2则5.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装置实验目的制备并收集氨气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验证酸性强弱:玻璃导管内形成一段红色水柱,则发生了吸氧腐蚀选项ABCDA.A B.B C.C D.D6.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服从能量守恒定律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7.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盐酸和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取液,测得的中和热偏小B.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闻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C.酸碱混合时,量筒中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D.改用盐酸跟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和原来相同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9.现代社会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能量与化学反应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必须加热才能进行,放热反应则不需要加热B.晶体和晶体研细混合后发生的反应为放热反应C.有效利用能源的途径有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等D.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时试管温度升高,向环境放热10.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混合并发生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A.浓硫酸与水 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 D.碳粉与水11.2020年5月5日,我国载人空间站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试验飞船成功发射,该飞船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1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2NH4ClO4N2↑+4H2O+Cl2↑+2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反应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1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盛装酸溶液的烧杯中加碱溶液时要小心缓慢B.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使用玻璃搅拌器既可以搅拌又可以避免损坏温度计D.测定酸溶液后的温度计要用蒸馏水清洗、擦干后再测碱溶液的温度13.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可推动全社会绿色发展。我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②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可以相互转化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④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可减少碳排放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4.在25℃、101kPa下,0.2mol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出259.92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B.
C.
D.
二、解答题15.某课外小组通过实验探究Ba(OH)2•8H2O晶体与NH4C1粉末反应的热效应。装置操作现象I、向小烧杯中加入20gBa(OH)2·8H2O晶体;II、再向小烧杯中加入10gNH4Cl粉末;III、用温度计迅速搅拌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固体变为糊状;温度计水银柱下降回答下列问题:(1)小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类型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2)通过(填实验现象),说明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其反应热△H(填“>”“<”或“=”)0。(3)该实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是。请你设计相应的改进方案:。16.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缺少的仪器或用品有。(2)①如用0.5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绝对值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②如用0.5mol/L的CH3COOH与0.5mol/LNaOH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H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③如用18.4mol/L的H2SO4与0.5mol/LNaOH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H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下列有关中和热测定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应准确读取酸碱混合后溶液的最高温度作为最终温度B.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C.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后,用水冲洗干净,再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D.为了保证0.50mol/L的盐酸完全被中和,通常使氢氧化钠溶液稍稍过量17.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把试管放入盛有25℃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往其中滴加5mL盐酸。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由实验推知,MgCl2和H2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5)如果将本题中“25℃的饱和石灰水”换成“20℃碳酸饮料”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其原因是。18.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量取50mL0.25mol/LH2SO4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②量取50mL0.55mol/LNaOH溶液,测量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请回答:(1)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2)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J•(g•℃),请根据实验数据写出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H2SO4NaOH平均值125.025.228.5224.925.128.4325.526.531.8(3)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c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BDDACBCB题号11121314答案DAAD1.B【详解】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能量和大于生成物的能量和,排除C和D选项;同种物质气体状态的能量比液态的能量高,B正确;故选B。2.B【详解】A、0.25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热量,其焓变是负值,故A错误;B、0.25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热量,则1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4=534kJ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1,故B正确;C、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热量,其焓变是负值,故C错误;D、0.25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热量,则1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4=534kJ的热量,故D错误;答案选B。3.B【详解】A.中和热的测定实验需要用烧杯发生反应,量筒测量酸和碱溶液的体积,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环形玻璃搅拌器使反应彻底进行,不能使用玻璃棒,A错误;B.保温桶保温隔热的效果好,可以用保温桶代替烧杯进行实验,B正确;C.实验时,使用的稀溶液的物质的量稍大于稀盐酸可以保证稀盐酸完全反应,不影响最终测得中和热的数据,C错误;D.醋酸是一元弱酸,电离过程吸热,如果用稀醋酸代替盐酸做实验,测得的数值将偏低,D错误;答案为:B。4.D【详解】A.C(石墨,s)═C(金刚石,s)△H>0,说明金刚石能量高,说明金刚石比石墨更不稳定,故A错误;B.由H2(g)+F2(g)═2HF(g)△H=-270kJ/mol可知则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氢气和1mol氟气吸收270kJ热量,故D错误;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反应生成硫酸钡难溶于水,生成硫酸钡过程放热,所以反应的焓变△H<2×(-57.3)kJ•mol-1,反应的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D.I2(g)+H2(g)═2HI(g)为放热反应,△H1<0;I2(s)+H2(g)═2HI(g)为吸热反应,△H2>0;△H2>△H1,故D正确;故选:D。5.D【详解】A.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因为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氨气和氯化氢又在试管口重新生成氯化铵,选项A错误;B.金属搅拌棒导热较快,会造成热量散失,应该用环形玻璃搅拌棒,选项B错误;C.由于硝酸具有挥发性,无法证明碳酸和硅酸酸性强弱,选项C错误;D.若导管内形成一段红墨水柱则为吸氧腐蚀,否则为析氢腐蚀,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D正确;答案选D。6.A【详解】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故A错误;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量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等,如燃烧发光、放热,原电池还可以转换成电能,故B正确;C.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服从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变化服从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D.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放热反应,释放出能量,故D正确;故选A。【点睛】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服从能量守恒定律;二是形式可以多样,如燃烧时就有光能放出,电池中的化学反应放出电能等。7.C【详解】A.量取盐酸溶液的体积时仰视取液,会导致所量的盐酸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测得的中和热△H偏小,故A不选;B.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散失,故B不选;C.酸碱混合时,量筒中的NaOH溶液应快速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以减少热量散失,故C选;D.中和热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改用盐酸跟溶液进行反应,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D不选;故选:C。8.B【详解】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一定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可燃物燃烧时除产生热量,还有光能,A错误;B.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释放能量,所以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B正确;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需要高温条件引发,但反应本身为放热反应,C错误;D.焓变大于0,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所以石墨更稳定,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9.C【详解】A.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跟反应条件无关,故A错误;B.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研细混合后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C.有效利用能源时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符合化学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故C正确;D.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时试管温度降低,向环境吸热,故D错误;故本题选C.10.B【详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但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且是液态物质,不宜使用,故A不符合;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B符合;C.熟石灰溶解于水放热,但其溶解度极小,因此放出的热量有限,故不能达到加热的效果,故C不符合;D.碳粉与水不反应,溶于水也不能产生热量,故D不符合。故填B。11.D【详解】A.2NH4ClO4N2↑+4H2O+Cl2↑+2O2↑属于分解反应,A正确;B.N2、Cl2、O2为气体、H2O在高温下呈气态、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B正确;C.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1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用于推动航天飞机飞行,则反应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C正确;D.N元素化合价升高、部分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在反应中高氯酸铵既起氧化剂作用又起还原剂作用,D错误;答案选D。12.A【详解】A.向盛装酸溶液的烧杯中加碱溶液应迅速加入,减少热量的损失,故A说法错误;B.碎泡沫塑料导热能力差,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B说法正确;C.玻璃搅拌器搅拌是上下搅拌,避免损坏温度计,故C说法正确;D.测定酸溶液后的温度计要用蒸馏水清洗、擦干后再测碱溶液的温度,提高中和热的准确度,故D说法正确;答案为A。13.A【分析】二氧化碳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所以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同时在这些变化中化学能和动能、势能之间相互转化,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也能相互转化。【详解】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转化过程是化学变化所以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汽油、甲醇转化为二氧化碳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同时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水转化为氢气过程中说明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可减少碳排放。答案选A。14.D【详解】在25℃、101kPa下,0.2mol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出259.92kJ热量,则2mol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出2599.2kJ热量,因此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答案选D。15.(1)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复分解反应(2)温度计水银柱下降吸热(3)用温度计搅拌混合物改用玻璃棒搅拌混合物,用手触摸小烧杯外壁感觉温度变化【分析】本题是一道证明某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实验题,在烧杯中将Ba(OH)2·8H2O晶体和NH4Cl粉末混合,使其发生反应,通过温度计温度的变化,证明反应是吸热反应,以此解题。【详解】(1)该反应中碱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新的碱和新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发生吸热反应,温度会降低,可以通过温度计水银柱下降,来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对于吸热反应△H>0;(3)该实验中用温度计迅速搅拌反应物,这样温度计容易损坏,可以改用玻璃棒搅拌,同时可以用手感受烧杯壁温度的变化,故答案为:用温度计搅拌混合物;改用玻璃棒搅拌混合物,用手触摸小烧杯外壁感觉温度变化;16.(1)环形玻璃搅器(2)偏大偏大偏小(3)B【详解】(1)如图可知,该装置中缺少环形玻璃搅拌器;(2)①NaOH固体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导致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绝对值偏大;②CH3COOH为弱酸,反应过程中逐步电离,电离吸热,导致测得的“中和热”△H将偏大;③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热量,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H将偏小;(3)A.中和热测定时,应测定混合后溶液的最高温度作为最终温度,故A正确;B.酸碱混合时,为避免热量损失,量筒中NaOH溶液应迅速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B错误;C.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后,用水冲洗干净,用同一支温度计再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故C正确;D.为了保证0.50mol/L的盐酸完全被中和,通常使氢氧化钠溶液稍稍过量,使所测中和热更准确,故D正确。17.试管中镁片逐渐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石灰水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变浑浊Mg+2H+===Mg2++H2↑小于烧杯中液体放出气泡的速率逐渐加快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详解】(1)镁与盐酸剧烈反应,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反应放出热量使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析出固体溶质,观察到溶液变浑浊,故此处填:试管中镁片逐渐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2)镁与盐酸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饱和石灰水升温后析出的氢氧化钙使溶液呈浑浊状,故此处填: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石灰水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变浑浊;(3)镁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4)当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购物合同范本
- 2025年新余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新题库
- 上海卖房定金合同范本
- 仪器采购合同范本模板
- 农业打药合同范本
- 第五章 第二节 一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 业主安装电梯合同范本
- 全国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代理经销产品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范本担保人范本
- CT报告单模板
- 吹灰器检修三措两案
- 足球比赛计分表(共6页)
- 轴承专用中英文对照表 (完整版)
- 了解现代汉字字义的特点根据形旁的表义ppt课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ppt课件
- 嵩晟富氢水销售方案ppt课件
- 贵人登天门吉时速查表(精编版)
- 广州正佳广场平面图1880414120.ppt
-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护理学基础
- 物流运筹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