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月光曲(课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1页
23月光曲(课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2页
23月光曲(课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3页
23月光曲(课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4页
23月光曲(课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月光曲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

(1770—1827)德国著名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主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著名的有《英雄》《命运》《月光曲》《致爱丽丝》等。月光曲看了题目,你们有哪些疑问?1轻声读课文,找一找答案。2初解文意自学检测1听写检测2检查认字谱写皮鞋钢琴幽静茅屋琴声珠光失明纯熟清幽琴键霎时景象照耀陶醉会意字

亡—失去目—眼睛表示眼睛失明

传(传奇)chuán(传记)zhuàn这本传(zhuàn)记记载了他一生的传(chuán)奇故事。多音字推广,散布记载散(散步)sàn(散养)sǎn广场四周的草坪中还有一群散(sǎn)养的鸽子在散(sàn)步。多音字排遣没有约束,松开交流理解词语:幽静的小路

“清幽”:与“幽静”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静”,而“清幽”侧重于清。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12345679108||||||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1⃣️《月光曲》是一个传说2⃣️⃣贝多芬为兄妹俩演奏3⃣️️⃣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4⃣️贝多芬回到客店,记录《月光曲》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了贝多芬并点明他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是一个传说。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叙述了贝多芬走进房屋,为穷鞋匠兄妹俩演奏。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景。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讲了贝多芬奔回客店,记录曲子。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细读感悟琴弹得不熟练为下文做铺垫贝多芬听到了什么?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细读感悟贝多芬还听到了兄妹俩都对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迫切的心愿、热爱音乐❤善解人意、对哥哥的劝慰细读感悟贝多芬听出了什么?细读感悟

茅屋里点着一只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如此热爱音乐的姑娘,竟然是盲姑娘……课堂小结在一个幽静的夜晚,小镇上的一对兄妹激起了音乐家贝多芬的灵感,创作出了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下节课,我们再来好好地、仔细地欣赏这一名曲!默读第5~10自然段,有感情朗读第9自然段,找出表达中心的重点词句。重点品读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为什么?弹的是自己的音乐我的音乐应当是为了给穷人造福,同情兄妹俩感情深厚、手足情深兄妹俩热爱音乐,被热情打动……细读感悟细读感悟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赞叹弹奏技巧的高超赞叹情感表现的充分是贝多芬本人诶!朗读大比拼“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读好两个“您”,第一个表示猜想,语调可以延长,第二个要读出肯定的语气。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的激动之情自然溢于言表的感情~所以要更激动,更感动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贝多芬为什么愿意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呢?双目失明热爱音乐生活贫困积极生活他乡遇知音,产生了创作激情细读感悟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1这几句话描绘了怎样的美景?2后来月亮怎么样了?海面怎么样了?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么美的景色,全是皮鞋匠亲眼看到的吗?用“____”画出联想的句子。联想第一幅: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满了银光”。此时的音乐是舒缓、轻柔的。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此时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海面上风起浪涌,浪花气势凶猛。此时音乐定是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波涛汹涌风卷浪涌波光粼粼盲姑娘心里体会到联想到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思考:怎样理解“她仿佛也看到了”?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他们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自由朗读第九段,读出大海的美,读出它的变化。从中体会联想的写作手法的妙处。写文章的时候,如果既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具体,又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一定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情感也会更加深刻!不过,联想和想象必须建立在自己见闻的基础上,而且必须与主题相关,为主题服务哦。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贝多芬因同情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结构梳理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拓展延伸

失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