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六次检测题_第1页
《中学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六次检测题_第2页
《中学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六次检测题_第3页
《中学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六次检测题_第4页
《中学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六次检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六次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

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

式,称之为()。

A、心智技能

B、演讲技能

C、驾驶技能

D、操作技能

【参考答案】:D

2、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学生课堂学习动机不包括()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情感的内驱力

D、附属的内驱力

【参考答案】:C

3、变换各种直观材料或者事例呈现的形式,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被称为

()

A、变式

B、举例

C、范例

D、综合

【参考答案】:A

【解析】: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

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

4、在讲惯性时,老师不仅举了固体的惯性现象例子,而且还举了液体和气

体的喷性现象例子,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切物体均有惯性”的正确观念,而不至

于认为只有固体才有惯性。这位老师运用()

A、正例和反例

B、比较

C、概括

D、变式

【参考答案】:D

【解析】: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

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

5、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求知欲和【】

A、兴趣

B、需求

C、好奇心

D、虚荣

【参考答案】:C

6、社会测量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专门方法,在了解学生非正式群体在班

级和学校中的存在状况时有较好的作用。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

A、史莫克

B、奥苏贝尔

C、莫雷若

D、加涅

【参考答案】:C

【解析】:由心理学家莫雷诺1934年提出宝宝

7、将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具体迁移

B、正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参考答案】:A

8、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

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格式塔学派

D、认知心理学

【参考答案】:C

9、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o

A、集中与分散练习

B、整体与部分练习

C、模拟与实际练习

D、过分与适度练习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内容完整性,练习可分为整体与部分练习。

10、程序教学的创始者是Oo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参考答案】:B

【解析】:程序教学始创者是普莱西。

11、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

能是O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应

C、人的悟性

D、替代惩罚

【参考答案】:D

【解析】:在替代学习中,他人的行为受到了强化或惩罚,就相当于观察者

也受到了奖惩,因而这种奖惩又叫替代性的强化或替代性的惩罚。

12、()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

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A、问题

B、问题解决

C、理解问题

D、问题空间

【参考答案】:D

【解析】:略。

13、在相似性的诸多因素中,()是最主要的因素。

A、性别

B、社会背景

C、教育水平

D、态度

【参考答案】:D

【解析】:相似性与互补性是指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似态度和

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

14、教学前阶段实施的评价是()o

A、准备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参考答案】:A

15、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o

A、倒U型曲线

B、偏态分布形式

C、U型曲线

D、正态分布形式

【参考答案】:D

【解析】: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

16、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划分,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

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其中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上位学习又称总括性学习,是

通过综合归纳来获得新意义的学习。未知概念通过总括下位概念的关键信息而获

得意义就是总括性学习。

17、强调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

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动机的()

A、强化理论

B、需要层次论

C、成就动机理论

D、归因理论

【参考答案】:A

【解析】: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如适当的表扬与奖励、

获得优秀成绩、取消讨厌的频繁的考试等都是强化的手段。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

化之分。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运用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

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

18、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启发式。

19、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称()

A、效能期待

B、结果期待

C、直接强化

D、自我强化

【参考答案】:A

20、用“认知结构”取代“完形”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贝尔

B、布鲁纳

C、苛勒

D、考夫卡

【参考答案】:B

【解析】:布鲁纳与格式塔学习理论都主张,学习不是简单的在强化条件下

膨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结构。所不同的

是,在学习的结果上,布鲁纳用“认知结构”这一概念取代了格式塔的“完形”。

21、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

A、垂直迁移

B、顺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逆向迁移

【参考答案】:A

【解析】:见“垂直迁移”定义。

22、最早对遗忘进程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

B、艾宾浩斯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参考答案】:B

23、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评

价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没计工作

的()

A、系统性

B、具体性

C、灵活性

D、变通性

【参考答案】:A

24、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

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O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求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参考答案】:A

【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

25、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概括思维

D、间接思维

【参考答案】:A

2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参考答案】:B

【解析】:马斯洛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

要归为缺失性的需要,将自我实现需要归为成长性的需要。后来新增的认知的需

要、审美的需要也是成长性需要。

27、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

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参考答案】:C

【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

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28、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o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参考答案】:A

【解析】:从众行为主要是跟随他人的现象,因此选A

29、提问者要求列举木材的用途。回答可能是:桌椅材料、做成艺术品、筷

子等等,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抽象思维

B、联想思维

C、发散思维

D、逻辑思维

【参考答案】:C

【解析】:发散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从不同角

度列举木材的用途,应为发散思维,故选C。

30、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参考答案】:B

【解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3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o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参考答案】:C

【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

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32、()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

度。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透明度

【参考答案】:B

【解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

西的程度,故选B。

33、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o

A、长时记忆

B、情境依存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工作记忆

【参考答案】:C

【解析】: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

义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根据记忆时参与程度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3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

A、感知动作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C

【解析】: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发成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

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其标

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35、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

计算公式,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参考答案】:D

【解析】: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36、下面哪一点说的不是思维的特点?()

A、直观性

B、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C、间接性

D、概括性

【参考答案】:A

【解析】:思维主要有概括性、间接性、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37、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

A、动机

B、需要

C、诱因

D、目标

【参考答案】:B

【解析】:考查需要的定义。

38、()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工作单位

【参考答案】:A

【解析】: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39、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o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

的倾句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参考答案】:D

【解析】: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

40、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

念学习和()O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参考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区分了两类图式,即()O

A、客体的图式

B、事件的图式

C、命题的图式

D、概念的图式

【参考答案】:A,B

2、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o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E、智力

【参考答案】:A,B,C

【解析】:认知结构和智力属于个人因素,即主观因素。

3、CA1的优越性体现在()o

A、交互性

B、即时反馈

C、以生动形象呈现信息

D、自定步调

E、同步教学

【参考答案】:A,B,C,D

【解析】:【答案解析】:CAI优于传统教学,可以人机对话,即时反馈、

生动膨象、自定步调。

4、观察法的记录方式包括()o

A、项目检核表

B、双向表

C、评定量表

D、轶事记录

【参考答案】:A,C,D

【解析】:观察法的记录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和轶

事记录。

5、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o

A、强化的内驱力

B、认知的内驱力

C、好奇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E、附属的内驱力

【参考答案】:B,D,E

【解析】: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

力组成。

6、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o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感觉

E、自我调节

【参考答案】:A,B,C

【解析】: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

7、以下属于理性知识的是()o

A、表象

B、概念

C、规则

D、原理

E、原则

【参考答案】:B,C,D,E

【解析】:感性知识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理性知识包括概念和命题两

种形式。命题即常说的规则、原理、原则。

8、教授心智技能或策略的主要目的是()o

A、使学生学会学习

B、学会解决问题

C、成为一个自主的、自我调控的有效的学习者

D、获得很多知识

【参考答案】:A,B,C

【解析】:教授心智技能或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

问题,成为一个自主的、自我调控的有效的学习者。

9、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常常要用到哪些方法?()

A、讲解法

B、演示法

C、课堂问答法

D、练习法

E、实验法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

演示法、课堂问答法、练习法、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法、参观法。

10、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包括()o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关注问题

E、行动研究

【参考答案】:A,B,C,E

【解析】:布鲁巴奇在1994年提出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

研究四种反思方法。

三、填空题

1、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壬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

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参考答案】:群体气氛

2、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处于______时期,这时的教育

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参考答案】:发展

3、教师威信的形成过程一般是由不自觉威信向发展。

【参考答案】:自觉威信

4、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是o

【参考答案】:内部反馈

5、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o

【参考答案】:调节策略

6、知识学习的类型有、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参考答案】:符号学习

7、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

现象来人们心理特征。

【参考答案】:量化描述

8、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_______和态

度五个方面。

【参考答案】:动作技能

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的过程。

【参考答案】:心理自我

10、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O

【参考答案】:性格的类型差异

11、创造性的三个基本特征:流畅性、和独创性。

【参考答案】:变通性

12、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参考答案】:盲目

13、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的理论。

【参考答案】: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

14、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等

方面的健康,1989年,又在健康的含义中增加了______的健康。

【参考答案】:道德

15、问题解决中,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检验和o

【参考答案】:间接检验

16、自我认知是在自我感觉、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参考答案】:自我表象

17、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

【参考答案】: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

18、根据是否需要凭借工具,动作技能可分为工具性动作技能和o

【参考答案】: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19、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参考答案】:道德行为

20、记忆术并不特别神秘,它是通过化化的方法来

提高记忆能力。

【参考答案】:表象化、结构化、组块化。(任选两个)

2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

________的过程。

【参考答案】:冲动

22、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

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

程,称为o

【参考答案】:组块

23、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

和判断。

【参考答案】:自我效能感

24、构成问题的三要素是:给定条件、目标和o

【参考答案】: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5、考试焦虑的基本特征是o

【参考答案】:担忧

26、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

体。

【参考答案】:共同活动

27、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

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参考答案】:知识

28、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

料、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参考答案】:描述并分析

29、影响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有_____、态度定势和道德认知等等。

【参考答案】:认知失调

30、抑郁症是以持久的为特征的神经症。

【参考答案】:情绪低落

四、判断题

1、由于自然实验是在教育的实际隋况下进行的,所以它所得结果比较接近

于实际。()

【参考答案】:正确

【解析】:自然实验能较好地反映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真实情况,所以所

得结果比较真实。

2、功能固着是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之一。

【参考答案】:正确

3、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其中相互影响阶段、第二阶段是由于趋

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第三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

意见。()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其中相互影响阶段、第二阶段是

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第三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

上的一致性。

4、从众意味着个性的丧失,因而是一种消极现象。()

【参考答案】:x改为:从众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作用。

5、阿Q精神是认同作用的一个典型。()

【参考答案】:正确

【解析】:略。

6、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二成长是有布鲁巴奇提出的。()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教师成长公式是由波斯纳提出的。

7、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参考答案】:正确

【解析】: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

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而言就是学习的诱因。

8、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错。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

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因为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

9、教学策略的合理利用是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参考答案】:正确

【解析】:略。

10、维果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1、自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受

自身以外价值标准所支配。()

【参考答案】:(X)改为:自律是指儿童自已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

断,具有主体性。

12、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观,张二同学从红、黄、紫、青、绿中辨别出红色;

从圆锥、圆柱、梯形、四边形中辨识出了圆柱体,这属于认知策略学习。

【参考答案】:此判断错误。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观上述的学习行为属于具

体概念的学习。

13、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失败经验归因于能力比归因于努力会产生更强烈

的情绪体验。()

【参考答案】:正确

【解析】:略。

14、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正确

15、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

论的代表人物。

五、概念题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问题本身的因素

和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等都会影响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效果。主要因素包括问题

情境,问题表征、知识经验、认知策略、心理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原型

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等。

2、简述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

【参考答案】: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3、简述遗忘的原因。

【参考答案】:(1)衰退说。遗忘是记忆的内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

以至于在头脑中信息的痕迹消失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只要干

扰一旦排除,记忆就能恢复。

(3)同化说。奥苏伯尔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

化的过程。

(4)动机说。动机说也叫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所

致。

4、简述加涅的指导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1)教学就是要教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

(2)认为教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想”,并不能养成能力,必须通过大

量有组织的知识学习才能培养能力。

(3)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

5、简述人生主义的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答:(1)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2)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⑶增强创造性。

(4)发展对艺术的兴趣。

⑸增强好奇心。

6、简述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参考答案】:(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

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

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

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

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

的量。

(3)道德认识态度、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

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

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

际情况,晓之以理。

7、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

特定的目标状态;

(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

(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

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

决。

8、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参考答案】: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

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称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

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

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儿童

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皮亚杰认为,在

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

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

的基础上制定的。

9、教师可采用哪些方法影响学生的成败归因?

【参考答案】:(1)正确进行口头要求。

(2)指导完成学习任务。

(3)合理进行教育强化。

(4)注意运用言语反馈。

(5)直接给予学生正确归因的暗示。

10、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

【参考答案】:个别化教学是指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

学策略。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是:(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

(2)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3)引入有序的结构

化的教学材料,并随之以练习和操练。(4)允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学习。

六、定义题

1、具体迁移

【参考答案】: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

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

新情境中去。

2、性格

【参考答案】: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是人后天在

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

界观的影响,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

3、智力技能

【参考答案】: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

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

4、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

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5、认知策略

【参考答案】: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

信息。一般而言,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程组

织繁略主要是针对陈述性知识的,针对程序性知识则有模式再认知策略和动作系

列学习策略等。

七、论述题

1、论述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参考答案】: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

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对于该定义,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1)态度是一种

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

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

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