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全套)实验教学案_第1页
生物必修一(全套)实验教学案_第2页
生物必修一(全套)实验教学案_第3页
生物必修一(全套)实验教学案_第4页
生物必修一(全套)实验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第一课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对比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能力目标】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2、归纳对比观察到的细胞在构造上的异同点。三、教学难点1、高倍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错误纠正。2、归纳对比观察到的细胞在构造上的异同点。四、教学用具1、各种实验仪器。2、教师课件。3、学生自带观察材料,但使用前应经教师的允许。4、教师准备观察材料:五、课前准备1、课前培训8个学生充当“小教师〞协助教师指导同学使用显微镜。2、教师课前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作为示范装片〕。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根据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使用低倍镜观察的经历,参考P8图,请各小组讨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本卷须知。问题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再把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问题3、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教师归纳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并用课件展示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小组讨论〔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并将其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讨论、整理出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点。〕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然后答复〔二〕选材小组成员分别选用上述材料1~2种,也可以选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分工合作,保证每种材料均有人选择。学生分工合作自选材料〔三〕制作临时装片多媒体课件展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单个细胞或单层细胞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在载玻上滴清水——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盖玻片。2、莲叶等多细胞构成的器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双面刀片在叶的上表皮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方块中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盖上盖玻片。由每个小组长向组员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每一成员先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再相互观察〔四〕实验结果与结论教师设计一个观察表,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细胞种类大小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结论1每个学生边观察边记录〔五〕讨论问题1:试归纳观察到的细胞在形态、构造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问题2、出示一个大肠杆菌的照片和构造示意图,问:它与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归纳:不同的细胞在形态,大小上千差万别,造成细胞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构造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结果。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小组讨论答复、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七、板书设计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本卷须知〔1〕使用步骤:对光——放置装片——用低倍镜观察——将要放大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用高倍镜观察〔2〕本卷须知:2、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3、实验结果与结论结果:〔1〕不同的细胞,其形态,大小千差万别。〔2〕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构造: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结论: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后记: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第2课时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能力目标】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小组间合作交流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1.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2.归纳对比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鉴定所需的试剂及现象三、教学难点:脂肪的检测实验中徒手刀片的使用和显微镜的使用,尤其是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四、教学用具:1.ppt幻灯片;2.实验器材:〔1〕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花生种子匀浆、豆浆、鲜肝提取液;〔2〕仪器:双面刀片、刻度试管、试管架、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3〕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3.学生还可自带实验材料进展实验探究。五、课前准备:准备好分组实验的材料用具、配制好实验试剂及各项准备工作,并做好预备实验。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实验原理问题引入:在初中我们学习过淀粉遇碘变蓝,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特定的颜色反响来检测物质,那么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是否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做呢该用什么试剂呢又各自会产生哪些特定的颜色反响呢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检测试剂及实验原理。要特别注意:1.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与某些试剂能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响;2.根据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响来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存在;3.斐林试剂只能鉴定复原糖,不能鉴定非复原糖;4.可用班氏试剂代替斐林试剂进展检测,检测方法和现象与斐林试剂一样,但班氏试剂往往用于动物组织中复原糖尤其是尿糖的鉴定。学生回忆初中化学知识和生物知识,理解本实验的原理。〔二〕选取材料生物组织中一般都有糖类、脂肪、蛋白质,又该若何选取材料呢可让学生仔细对比马铃薯、花生、大豆和猪肝的成分,尤其是各成分的含量对比,除此以外,还有哪些材料可用思考讨论:平时吃的甘蔗茎可否用于复原糖的鉴定。,学生自主选取实验材料进展实验。〔三〕复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原理和方法:1.入2mL待测组织样液;2.管注入1mL斐林试剂;3.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特别注意两点:1.甲液、乙液须混合后才能注入;2.须加热观察。分小组按步骤进展实验,在实验中注意相互合作、配合,同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四〕脂肪的检测和观察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原理和方法:切片—制片—观察。特别注意两点:1.徒手切片的使用方法;2.制片时选最薄的切片→滴2~3滴苏丹=3\*ROMANIII染液,染色3min→吸去染液,滴加1~2滴50%的酒精染液→吸去酒精,滴加一滴蒸馏水→完成制片。分小组按步骤进展实验,在实验中注意相互合作、配合,同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五〕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原理和方法:1.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mL。2.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3.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特别注意两点:1.先加A液,后加B液;2.不需加热。分小组按步骤进展实验,在实验中注意相互合作、配合,同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六〕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原理和方法:1.用试管取2mL待测组织样液;2.向试管内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分小组按步骤进展实验,在实验中注意相互合作、配合,同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七〕实验结果与结论教师设计一个记录表,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复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参加试剂颜色变化〔八〕讨论问题1:斐林试剂的颜色若何复原糖遇到斐林试剂是若何发生颜色变化的问题2:双缩脲试剂为什么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响归纳:1.复原糖遇斐林试剂形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2.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响的关键是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反响。因此但凡有肽键的物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响,产生特定的紫色。小组讨论答复、理解复原糖与斐林试剂的反响原理、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响的原理。七、板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实验原理〔1〕斐林试剂+复原糖→砖红色沉淀〔2〕苏丹Ⅲ+脂肪→橘黄色〔显微镜下〕苏丹Ⅳ+脂肪→红色〔显微镜下〕〔3〕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4〕碘液+淀粉→蓝色2.实验步骤〔1〕复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乙液:0.05g/ml的CuSO4〕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3〕蛋白质的鉴定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B液:0.01g/ml的CuSO4〕颜色变化:变成紫色〔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马铃薯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3.实验结果与结论〔1〕实验结果〔2〕实验结论生物组织中复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可以某些试剂进展检测。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后记: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课时〕第1课时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能力目标】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独立实验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学重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三、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四、教学用具:1.ppt幻灯片;2.材料用具〔1〕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也可用其他动物或植物细胞代替〕;〔2〕仪器: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3〕试剂: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取A液20mL、B液80mL配成染色剂,使用时现配。A液:取吡罗红甲基绿粉1g,参加100mL蒸馏水中溶解,放入棕色瓶中备用。B液:取乙酸钠16.4g,用蒸馏水溶解至1000mL。取乙酸12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稀释的乙酸纳溶液30mL和乙酸20mL,加蒸馏水50mL,配成pH为4.8的溶液〕,蒸馏水。五、课前准备:1.课前准备好在教学中用到的多媒体课件;2.课前准备好实验的材料、仪器和试剂,并做好预备实验。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实验原理问题引入: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局部存在于细胞质中。两者都同在细胞内,该若何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呢从而引导学生讨论、分析DNA和RNA在细胞中的观察方法。教师归纳:由于两者同在细胞内,要观察它们的分布,势必要利用一些可以产生特定颜色的试剂来进展观察。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问题:混合染色剂该若何进入细胞内呢而且DNA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又是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该若何将DNA和蛋白质别离呢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别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分小组进展讨论、交流。〔二〕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制片的方法和步骤。特别注意:1.实验之前应先漱口;2.要用消毒的牙签刮取口腔上皮细胞;3.制片时应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4.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必须烘干。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展分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小组间注意相互合作和配合。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实验完毕后实验器材的回归原位〕。〔三〕水解、冲洗涂片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水解和冲洗涂片的方法和步骤。特别注意:1.盛有盐酸和载玻片的小烧杯须在大烧杯的30℃水温中保温5分钟;2.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展分组实验。〔四〕染色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染色的方法和步骤。特别注意:1.染色之前应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2.染色剂必须是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3.染色后应吸去多余染色剂,再制片。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展分组实验。〔五〕观察要求学生认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要标准每个动作,做到准确无误。观察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先对光后观察;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这时候只能调细准焦螺旋,千万不能调粗准焦螺旋;3.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可以适当增大光圈;4.不能污染显微镜的载物台。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展分组实验。教师来回检查指导。〔六〕实验结果与结论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1.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2.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学生交流讨论。七、板书设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1.实验原理:〔1〕甲基绿+DNA→绿色吡罗红+RNA→红色〔2〕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别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2.方法步骤:〔1〕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2〕水解;〔3〕冲洗涂片;〔4〕染色;〔5〕观察。3.实验结果、结论:〔1〕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2〕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后记: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第三课时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能力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稳固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承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构造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与小组合作实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二、教学难点: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四、教学用具:准备20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新鲜黑藻叶,1%的健那绿染液等。五、课前准备:1、采集新鲜的黑藻叶;配置新的1%的健那绿染液2、教师课前制作好作为示范装片。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制作藓类临时装片教师引导学生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①取材: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只有一层细胞〕,或撕取菠菜叶的下表皮而稍带些叶肉,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②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将所取材料展平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学生动手制作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二〕观察叶绿体①用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细胞内充满呈椭圆形的绿色颗粒,即叶绿体。将要观察的部位移到视野的中央。②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细胞为止。仔细观察细胞内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用显微镜观察。记载和描述观察现象。〔三〕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取材: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②制片: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染液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学生动手制作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四〕观察线粒体①用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并把它移至视野中央,调至清晰,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②换用高倍镜下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直到看清楚细胞为止,仔细观察细胞内蓝色的小颗粒即线粒体的分布及形态。用显微镜观察。记载和描述观察现象。〔四〕实验结果与结论在显微镜下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正是由于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大量叶绿体,所以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可以看到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并参与交流,倾听总结。知道了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形态;对微观世界的细胞有了初步的认识。〔五〕讨论描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根据实验效果、评价操作的优缺点小组讨论答复、评价操作的优缺点七、板书设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方法步骤:〔1〕制作藓类临时装片〔2〕观察叶绿体〔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4〕观察线粒体2、本卷须知:3、实验结果〔1〕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2〕线粒体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后记: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给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响活化能的酶〔2课时〕第1课时对比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比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能力目标】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1.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2.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三、教学难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判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判断四、教学用具:1.ppt幻灯片;2.材料用具:〔1〕材料: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如猪肝、鸡肝〕研磨液;〔2〕仪器;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酒精灯,试管夹,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3〕试剂:新配制的保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五、课前准备:1.课前准备好在教学中用到的多媒体课件;2.准备好分组实验用的各种材料、仪器和试剂,做好预备实验。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实验原理提出问题:在学习化学知识中,我们为了让一些化学反响更容易地进展,会使用催化剂,氯化铁、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矾等都是常见的无机催化剂,那么,与外界的化学反响相比,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响有什么特点〔条件温和、效率高〕无机物催化剂和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在反响条件上、效率上又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实验来对比生物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哪一个催化效率高。给学生一些具体数字,分析实验原理,并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做实验时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质量分数为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1滴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1滴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所含酶的相对数量:1无机催化剂:Fe3+,相对数量:25万学生回忆初中化学知识并答复教师的问题。在分析实验原理时仔细对比表中数据。〔二〕控制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除自变量以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那么在我们这个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最后教师归纳总结。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那么在我们这个实验中,该若何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最后教师归纳总结。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一样。那么在我们这个实验中,哪些变量是始终保持一样的该若何做到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思考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加深对有关概念和知识的理解,提升能力。〔三〕方法步骤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实验方法、步骤。特别注意:1.4支试管要用组编号,参加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要一样;2.2号试管要90℃的水浴中加热,并与1号试管作对比;3.3号、4号试管分别参加2滴FeCl3溶液、肝脏研磨液;4.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实验安全。〔四〕讨论问题1.与1号试管相比,2号试管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2.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响速率吗问题3.3号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什么问题4.3号试管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响速率快这说明什么为什么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响的顺利进展至关重要教师归纳:学生思考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验分小组进展讨论、交流。〔五〕实验结果、结论通过讨论和实验看到的现象,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的结论。1.实验结果:4号试管结果产生的气泡多,其次是3号试管,再次是2号试管,1号试管基本不产生气泡。2.实验结论:生物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要高。通过讨论和实验看到的现象,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的结论。进一步思考,假设将肝脏研磨液稀释10倍,结果会若何七、板书设计:对比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1.实验原理: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2.控制变量:〔1〕变量〔2〕对照试验3.方法步骤:4.实验结果:5.实验结论: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后记: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3课时〕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第1课时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别离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展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别离;2.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能力目标】学会提取、别离绿叶中的色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别离实验的原理;2.绿叶中色素提取的方法步骤。三、教学难点: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2.别离绿叶中的色素。四、教学用具:1.ppt课件;2.材料用具:〔1〕材料:新鲜的绿叶〔如菠菜的绿叶〕。〔2〕仪器:枯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研钵,玻璃漏斗,屁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10mL〕,天平。〔3〕试剂:无水乙醇〔如果没有无水乙醇,也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但要参加适量的无水碳酸钠,以除去乙醇中的水分〕,层析液〔由20份在60~90℃下分馏出来的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93号汽油也可代用〕,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五、课前准备:1.课前准备好在教学中用到的多媒体课件;2.课前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用的实验材料、仪器、试剂,并做好预备实验;3.学生也可以自带实验材料进展探究。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引入问题:绿叶为什么是绿色的里面有哪些色素这些色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提出和别离出来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提取和别离绿叶中的色素。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二〕实验原理教师介绍实验的原理。学生认真听讲理解实验原理。〔三〕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只能称取5g的绿叶并剪入研钵中,不要贪多;2.参加二氧化硅、碳酸钙和10mL无水乙醇后,要迅速、充分的研磨;3.过滤研磨液时漏斗基部要放一块单层的尼龙布并迅速过滤,收集到的滤液要用棉花将试管塞严;4.选材时应注意选取鲜嫩、色浓绿、少浆汗的叶片、如菠菜叶、棉花叶等。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展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表达相互合作与配合,并遵守实验室纪律。〔四〕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滤纸条一端要剪去两角;2.用滤液铅笔线画线时,应以细、直、颜色浓绿为标准;3.重复画线时,必须在前一次画的线枯燥后再进展,否则会引起滤液细线过粗,不能将色素分开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展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表达相互合作与配合,并遵守实验室纪律。〔五〕别离绿叶中的色素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先将3mL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再将滤纸条轻轻插入层析液中;2.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3.层析液对手有腐蚀性,实验完毕后要注意用肥皂洗手。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展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表达相互合作与配合,并遵守实验室纪律。〔六〕讨论问题1.为什么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问题2.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组织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的目的是为了让滤液在层析过程分布均匀。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滤液溶解在层析液中,从而得不到实验结果。学生分小组进展讨论,同时讨论课本中的讨论题,并相互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七〕实验结果、结论根据学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实验结果;滤纸条上出现了四种不同颜色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且蓝绿色的色素带最宽,橙黄色的色素带最窄;2.实验结论:绿叶中的色素可以通过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出来,并通过层析液将绿叶中的色素予以别离。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七、板书设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别离实验1.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可以通过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出来,并通过层析液将绿叶中的色素予以别离。2.材料用具:3.方法步骤:4.实验结果:5.实验结论: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后记: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4课时〕第一课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2.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能力目标】通过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与小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二、教学难点: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四、教学用具:各种实验仪器、教师课件。五、课前准备:上课前一天,准备足够的酚酞琼脂块。酚酞琼脂块的制备方法:每升水加30g琼脂,不断搅拌下煮沸。在它冷却固化前,加1g酚酞,并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假设混合物呈粉红色,加数滴质量分数为0.1%的盐酸至粉红色退去。将混合物放在平底浅盘中,使混合物高度约为3cm。琼脂固化后,将其切成3cm×3cm×6cm的小块。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引入全章必要的引入:生命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活细胞也一样。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从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象与鼠的个体大小相差十分悬殊进入学习情境,是有趣的。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不同生物体体积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量造成的,还是细胞体积造成的呢引导:如果大象的体积是老鼠的1万倍,大象的细胞也是老鼠的一万或者几千倍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例外:人的神经系统的发育,主要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变化〕引导幻灯的直观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阅读问题及探讨内容,进展相关的讨论〔可分组进展,然后交流讨论结果〕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多细胞生物个体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量的差异。〔二〕探究实验: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提出问题:为什么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大先从两方面引导,如果细胞体积过大,细胞内的物质运输速度会减慢;细胞体积过大,细胞核的调控能力会减弱进展探究活动。设定情景,设细胞为正方体,边长本别是3微米、2微米、1微米,引导学生计算3种情况中,细胞的外表积和体积之比。进一步以实验的方式进展探究。以问题引导学生进展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含有酚酞的琼脂块之间的有什么关系,作用是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分析细胞为什么不会无限变小的原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师生进展谈论学生进展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体积越大,相对外表积越小。学生进展实验,并得出结论〔三〕课堂练习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解决问题。师生互动,共同完成练习。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七、板书设计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主〕,还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次〕。〔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1〕方法步骤:切块——浸泡——取出测量——计算〔2〕结论: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1〕外表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主〕〔2〕细胞的核质比。〔次〕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后记: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第四课时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理解各期主要特点。【能力目标】通过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和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与小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洋葱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三、教学难点:洋葱临时装片的制作。四、教学用具:各种实验仪器、教师课件。五、课前准备:1.洋葱根尖的培养。2.在实验课前准备5台示范镜,分别示范有丝分裂固定装片中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5个不同时期。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d,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时,取生长强健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二〕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根尖培养好以后,装片制作是否成功,关键的步骤是解离。解离液能溶解细胞壁之间的中层物质〔胞间质〕,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开。否则,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细胞将发生重叠现象,导致实验失败。解离不充分,细胞重叠;解离过度,细胞会腐烂,所以解离要适度。为到达这一目的,配制的盐酸浓度要适宜,切取的根尖应立即放入解离液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解离时间要视室内温度而定,温度低,时间稍长,温度高,时间短。也可手拿镊子,轻轻按正在解离的根尖,感觉酥软即可。飘洗的目的是洗去根中多余的解离液。如果不把多余的解离液洗去,一方面会影响染色效果,因为解离液中含Hu,而用染色的染料呈碱性;另一方面还会腐蚀显微镜的镜头。染色时,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也不能过浅,否则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易辨清。制片时,一方面要用镊子把洋葱根尖弄碎,另一方面要压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压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的目的,一是防止压碎和污染盖玻片。二是使压力均匀,从而使组织细胞均匀分散。同时用力必须恰当,过重时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未分散开,二者都将影响观察。学生按要求标准制作装片〔三〕用显微镜观察:①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严密。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同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②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固定装片。③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使你能够在视野同时看到约50个细胞,仔细统计视野中处于各时期的细胞数,记录在记录表“样本1〞中。把视野移到分生区一个新的区域再统计,然后记录在记录表“样本2〞。对数据进展整理,填入表中。细胞周期样本1样本2总数每时期的细胞数/计数细胞的总数间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计数细胞的总数观察装片找到各时期细胞统计数字,记录结果〔四〕绘图强调绘图的基本要求绘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简图〔五〕讨论①处于哪一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②若何对比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小组讨论答复、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七、板书设计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洋葱根尖的培养:2.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用显微镜观察:先低后高4.绘图:5.本卷须知: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后记: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一、学习目标本实验也是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一册书中典型的引导式实验,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学会模拟探究细胞体积与外表积的关系。通过模拟探究过程的进展,体验细胞必须要保持一定的体积,并认同细胞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停顿生长,细胞进入分裂增殖。同时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对比、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思维品质,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其次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二、观察与思考〔一〕提出问题生活中吹气球的时候,气球的体积在缓慢增大,能一直增大么同理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的体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无限增大么〔二〕猜测与假设气球吹到一定程度是,橡胶的膨胀系数到达最大时,可能就会爆裂。细胞也一样可能有同样的遭遇,或许不增大,停顿生长,或许进入下一次分裂,也可能萎缩。假设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大〔三〕交流、讨论可以分组实验,在实验室连续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无限增大也可以构建细胞模型,来验证细胞生长状况,以及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三、设计与交流①实验方案:用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模拟细胞形态,利用酚酞遇NaOH变红特性,观察扩散深度的测量,计算外表积与体积的比值来推导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我的设计②实验器材:烧杯、酚酞、琼脂块、直尺等③实验步骤:琼脂+H2O→搅拌煮沸,冷却、凝固前加酚酞,搅拌混合→倒入浅盘→固化后切成小块。→用餐刀切成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正方体小块。→参加NaOH,将上述3块琼脂放入烧杯,参加NaOH溶液,淹没琼脂块,浸泡10min,注意搅拌。→测量并记录。四、实验解析〔一〕实验原理1.含有酚酞的琼脂块遇到NaOH,酚酞变红色。主要利用酚酞与碱性溶液变红的特性。2.NaOH在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一样,在一样时间内,NaOH扩散的深度(或琼脂块变红的体积)与琼脂块的总体积的比值可以反映NaOH在琼脂块中扩散的效率。此过程可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二〕主要实验材料1.材料:3cm×3cm×6cm的含有酚酞的琼脂块〔琼脂由琼脂糖〔Agarose〕和琼脂果〔Agaropectin〕两局部组成。琼脂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中具有一种极其有用的独特性质。其特点:具有凝固性、稳定性,能与一些物质如酚酞形成络合物等物理化学性质,可用作增稠剂、凝固剂、悬浮剂、乳化剂、保鲜剂和稳定剂。2.药品: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三〕方法与步骤1.酚酞琼脂块的制备:30g琼脂+1LH2O→搅拌煮沸,冷却、凝固前加1g酚酞,搅拌混合→倒入浅盘→固化后切成3cm×3cm×6cm的小块。2.制备不同体积的正方体琼脂块,用餐刀切成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正方体小块。参加NaOH,将上述3块琼脂放入烧杯,参加NaOH溶液,淹没琼脂块,浸泡10min,注意搅拌。3.测量并记录:取出琼脂块,用餐刀沿中轴线切为两半并测量每块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做好记录。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实验数据需计算外表积S〔cm2〕和模拟细胞的体积V〔cm3〕,用S∕V的比值,表示相对外表积的大小。〔四〕本卷须知1.实验步骤2中应防止勺子破坏琼脂块的外表。2.分割琼脂块之前,应用纸巾吸干NaOH溶液。3.每次切割之前必须把刀擦干。4.在实验开场之前,要求每位学生穿好实验服,戴好护目镜和防护手套,以防止实验过程中药品飞溅,伤及眼睛和皮肤。5.酚酞易引起过敏反响,准备实验材料时最好戴橡皮手套。6.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在放有琼脂块的三个烧杯内同时参加等量的NaOH溶液,在一样的“扩散〞时间后,将琼脂块一齐取出。颜色变化的观察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可同时进展。7.本实验最后要引导学生认同细胞外表积与体积比不能过小,否则会因外表积的限制导致细胞代谢速率下降,这对细胞的存在是不利的。所以当细胞长到一定大时,便不再长大,进而一分为二,为细胞快速代谢创造条件。〔五〕实验变量分析本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大小琼脂块模拟的细胞,因变量是琼脂块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其中NaOH溶液的浓度、环境温度等为因变量。五、实验结论及分析〔一〕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的对比琼脂块的边长/cm外表积/cm2体积/cm3比值〔外表积/体积〕NaOH扩散的深度/cm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3210.01结论1.琼脂块的外表积和体积的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2.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二〕试验中遇到的问题1.酚酞是极易引起过敏的一种物质,若何保证实验过程中操作者不解除活不过敏2.NaOH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操作时应防止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如喷洒出来,应该若何做出急救3.实验完毕后的废弃化学溶液,应若何处理六、布置作业:七、教学后记:课型:实验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说明其原理〔2〕技能性目标: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3〕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难点: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于知识构造以及思维方法的限制,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思考,以及进一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方面会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我将其列为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三、学生分析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开展。但在实验技能方面还相当欠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还不成熟。四、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式展开探究,通过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串,由浅到深一步步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探究思维,使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自主地进展探究。五、教学方法层进设问法讨论法探究法六、教学实施的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展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进实验过程:材料呈现: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白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洋葱根尖、菠菜叶、水绵、枯燥的红枫叶;0.1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蔗糖溶液、0.5g/ml的蔗糖溶液;清水;0.9%NaCL溶液;酒精。显微镜。1、应选择哪些材料进展实验呢启发学生依据给出的实验材料讨论如下问题:〔1〕材料选活细胞还是死细胞〔2〕材料选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还是洋葱根尖〔3〕材料选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还是白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创设对比:如局部同学做活细胞、局部做死的表皮;局部同学做根尖分生区细胞、局部做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局部同学做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局部同学做白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在对比中得出本实验材料选择的要求是:〔1〕材料必须是完整的活细胞。〔2〕材料必须是成熟植物细胞,成熟植物细胞中才有较大的液泡。〔3〕材料选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液中带有色素,最好带红色或紫色的花青素。并分析白色的材料有何缺点。2、用什么试剂可以到达细胞失水、吸水的效果学生分析得出:蔗糖溶液,清水教师强调: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别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用哪种浓度蔗糖溶液最好引导学生回忆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通过设计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对照实验来探究确定0.3g/ml的蔗糖溶液最好。3、用什么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思考并得出: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4、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呢学生讨论得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别离、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别离复原教师介绍自身对照实验:自身对照实验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展,即不另设对照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别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设计目的: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展思维探究,让学生体验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5、学生设计实验先组内讨论,再组间交流,指导学生确定最正确实验方案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