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明的彷徨——明清(鸦片战争前)二轮通史复习·三维坐标·阶段特征阶段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时期。明清时期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建立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与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政治:经济:文化:政治知识定位·关键词明太祖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置殿阁大学士;后发展为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牵制,后期政治黑暗。地方废行省,设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科举僵化,八股取士。清初仿明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皇权,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顶峰;康熙平定内乱,统一台湾,加强边疆管理,“改土归流”金瓶掣签盟旗制度等;抗击沙俄侵略,开创“康乾盛世”。明清经济明初制定“鱼鳞图册”抑制土地兼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的引进;风力水车。南方丝织业发展苏杭南京为中心,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丝织业花楼机使用;制瓷业粉彩瓷,景德镇瓷都;四大商业名镇;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发达;张居正“一条鞭法”,清“摊丁入亩”;白银主要流通货币;商帮会馆;票号(早期银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外销;郑和下西洋;清代广州“十三行”文化明中期王阳明心学;明后期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并日益僵化;明清小说;珠算普及;徐光启《农政全书》;李时珍《本草纲目》(经验型实用型总结性著作);文人写意画明徐渭清郑板桥等;书法;昆曲流行及京剧形成问题探究·角度角度1对明初废宰相做法的评价材料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秦汉以后,废而不讲。然丞相进,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遂谓百官之设,所以事我,能事我者我贤之,不能事我者我否之。设官之意既讹,尚能得作君之意乎?||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辅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明夷待访录·置相》思考黄宗羲从哪些角度来批评废宰相之举?提示“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宰相作为官僚机构首长对皇权有制约作用;由于皇位世袭,皇帝治国素质要求高,宰相是有效补充和调节。探究角度一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举措【例2】(2020·全国Ⅲ卷,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一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举措【例1】(2020·浙江选考)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A.丞相 B.内阁C.六部 D.刺史AB材料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上有忧勤之圣,而下无翼赞(辅佐之意)之贤,此其所以逊于唐、虞(尧舜时代)也。
——齐周华《名山藏副本》附录《唐孙镐讨诸葛际盛檄》思考结合所学,指出该材料体现作者对皇权乾纲独断有何看法?提示委婉批评清朝皇帝独断专行、臣下盲目顺从的政治风气。角度内容强化的表现(1)皇帝独断朝纲,事必躬亲。(2)实行奏折制度,通过秘密渠道,快速获取信息,控制官僚机构。(3)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在皇帝监督下工作,随时替皇帝起草和处理机要文书,快速传达。(4)频繁制造“文字狱”,实行恐怖文化政策。强化的影响清朝君主专制强化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中国社会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探究角度一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举措问题探究·角度史论要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异化君主专制下,皇帝为加强对有可能威胁皇权的政治势力的防范,动用身边的力量制约这些政治势力的发展,确保专制皇权在统治集团内部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以致出现了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异化的统治模式,形成了专制时代独具特色的皇权政治。君主专制形态发生变异的原因是皇权的膨胀,这与当时的政治结构和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有关。君主专制形态的变异加剧了政治黑暗,阻碍了社会进步。唯物史观——对君主专制强化的认识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是专制皇权空前强化的表现,本质是封建政治制度的畸变;清朝设军机处使皇权专制达到顶峰。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了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一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举措问题探究·对点训练探究角度一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举措【练1】(2019·北京高考)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练2】(2020·浙江选考)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D.“别黑白而定一尊”DA问题探究·对点训练探究角度二明清时期的基层治理和制度创新【例1】(2016·全国Ⅰ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B【练】明代早期,巡抚、总督本是中央临时派遣到地方的监察官员;明中期后,相继出现了总督某某等地军务兼理粮饷、巡抚某某等府州县兼管河道的官名。这表明明代()A.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B.地方监察体系更加完备C.地方军政管理走向低效D.地方机构权力趋向集中D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三从郑和下西洋看明朝的时机与危机【例1】(2018·全国卷Ⅰ)如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B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三从郑和下西洋看明朝的时机与危机思考据材料,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政治和经济目的。提示政治目的:显示中国富强,扩大明朝政治影响;扬威异域,宣扬明朝威德。经济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扩展贸易。史料(上)乃命和及其侪(尔辈)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送)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州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使之朝贡,有不服者则以兵慑之。——(清)夏燮《明通鉴》卷十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三从郑和下西洋看明朝的时机与危机思考结合所学,指出明朝具有崛起时机的经济基础是什么?结合材料,指出明朝政府由于阶级局限酝酿危机的的典型事例是什么?提示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允许葡萄牙租借澳门。材料1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2明廷允许萄人租借澳门,是对葡萄牙殖民者侵略本性认识不足,而视北方民族为主要威胁,实行以防北方民族为主这一民族政策的结果…明朝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漫长边境线上,相继设置……九个边镇…万历以前,以防蒙古各部为主。——刘科学《从明朝中后期的民族政策看萄牙殖民者窃占澳门得退的原因)问题探究·角度史论要点
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1)郑和下西洋代表了一种和平交往的航海模式。在郑和船队历时28年的航海活动中,只出现过自卫性质的三次短暂战事,没有占据海外国家的一寸土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人文传统。(2)郑和下西洋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官方贸易,贸易采取议价成交方式,体现了平等、自愿、公平的贸易原则和精神。(3)郑和下西洋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敢于探险、不畏艰险、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也代表了中国历史上与邻为善、世界大同、共享太平的社会意识。探究角度三从郑和下西洋看明朝的时机与危机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四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思考:为什么说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提示:元朝疆域辽阔,明朝明显收缩,对东北、西藏等边疆地区控制比较薄弱。清朝不仅版图有所开拓,而且在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统治。问题探究·角度思考:材料反映清朝除了册封西藏领袖之外,怎样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提示:清政府通过提高驻藏大臣地位和建立金奔巴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权。历史解释清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颁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材料清朝因为防护西藏起见,乃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令其在体制上和达赖、班禅平等。又颁发金奔巴(藏语“瓶”)两个:一个藏在北京雍和宫,一个藏在西藏的大昭寺。达赖、班禅和大呼图克图出世有疑义时,就在这瓶中抽签。——节选自张荫麟《中国史纲》探究角度四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问题探究·角度史论观点——“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要趋势从时间上看,统一长于分裂;从空间上看,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统一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要趋势,这是因为(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二是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3)文化传统。古老的中国文化,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历经儒家学派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渊源,这种思想一再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对维护和促进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4)民族融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与统一国家的发展至为密切。由于民族融合,民族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民族间凝聚意识不断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不断扩大和深化。正是因为有历史文化的认同,才有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凝聚力,才有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5)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探究角度四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练1】明太祖强调:“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犯,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A.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华夷”观念B.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C.意识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D.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练2】新编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出自身道路的特点与风格”,从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看“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在明清时期突出表现是()A.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声威B.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C.戎狄蛮夷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D.清朝实行“改土归流”的民族政策DB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四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五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例1】(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一)明代后期,政府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允许部分工匠纳银代役,纳银之后由官府以银雇工。这一举措()A.提高了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力 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C.使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例2】(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二)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 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 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DD历史解释认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1)经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等空前繁荣,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形态已经朝着开放型转变。在苏州等地出现了一些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2)阶级: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导致传统观念变化,固有的等级秩序受到冲击。(3)思想:传统儒家思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受到了冲击,开始转型;人们的传统价值理念也悄然变化;文艺作品出现世俗化倾向。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五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提示:说明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唯物史观明清商业发展的堪忧前景材料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思考:材料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存在着怎样的历史局限?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五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解释明清时期制约经济新型经营手段发展的主要因素(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的狭窄。(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碍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练1】(2020·全国卷Ⅱ)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练2】(2019·全国卷Ⅰ)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DD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五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六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及影响提示:思想界出现不同于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思想倾向。认识:这些思想在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材料明朝后期李贽主张“人皆有私”,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认为“工商皆本”;顾炎武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提出“众治”,倡导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反对“天命”“道统”伦理。思考:材料反映明中期以后,在思想领域发生了怎样的显著变化?如何认识这种变化?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六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及影响【练1】(2020·山东新高考等级考试)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练2】(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清初思想家唐甄称:“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这反映出他主张()A.加强户籍管理 B.国富寓于民富C.保护小农经济 D.减免民众赋税BB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七明清文艺发展特点及原因提示明清小说、戏剧取材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地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反映了明清文艺的世俗化、平民化、生活化、社会化演变发展趋势。关系:是当时社会诸多方面发生变化的反映: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城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领域反传统的进步思想等。材料这一时期(明清)大为繁荣的小说、戏剧也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夫、小贩、商人、妓女、牧童、村姑、绿林好汉,以至三教九流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中的主人公,“好货”“好色”成为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明史》思考: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七明清文艺发展特点及原因【练1】(2018·全国卷Ⅱ)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练2】(2018·全国卷Ⅲ)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D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八明清科技1.传统科技
处于成就总结阶段,未转化为近代科学。(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科技著作,分别记载了中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2)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2.西学东渐
明朝后期到近代西方的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问题探究·小结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九清朝前中期的统治危机提示没有看到清朝中期政治腐败和贫富分化导致的阶级矛盾尖锐,反映了最高统治者面临统治危机的焦虑心情。材料(嘉庆十八年,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一次起义,一度攻入皇宫,被镇压后,嘉庆帝发布《罪己诏》)……突遭此变,实不可解……然变起一时,祸积有日。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实中外(中央与地方)之所同。朕虽再三告诫,舌敝唇焦,奈诸臣未能领会,悠忽为政(懒散松懈,与文中“因循怠玩”相近),以致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思及此,实不忍再言矣!思考:嘉庆帝认为天理教起义的原因是因为大臣
。他的认识有何不足?因循守旧、懒政怠政问题探究·角度探究角度九清朝前中期的统治危机提示(1)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视他国为臣属;把正常的中外交往视为对清朝的效忠。(2)评论:乾隆嘉庆时期,西方已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统治者用老眼光看待新对手,闭关塞听,盲目自大。预示着中国在适应国际环境方面还要经历艰难的历程。材料(乾隆、嘉庆时期英国使团来华希望扩大贸易、增开通商口岸,均失败,清帝写给英王的敕谕)尔国贸易之事……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额外经济收入)。
——《清高宗实录》卷1435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己卯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清仁宗实录》卷320嘉庆二十一年七月思考:乾隆、嘉庆两位皇帝是怎样看待西方列强的,并予以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3年拉姆塞阿森纳续约合同
- 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培训课件
- 汽车美容管理方案
- 庙会应急预案
- 教育培训班课件
- 革新农业防病策略
- 消防安全进校园主题班会
- 消防通道的管理和保持畅通
- 专题22 热力综合计算题对策(学生版)
- 企业员工防火防爆意识提升途径
- 2024版2024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以息代租合同模板
- 2024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少儿编程获奖课件
- 2024年《风力发电原理》基础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高中体育与健康》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软件开发项目监理细则
- (必会)军队文职(药学)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院后勤副院长年终工作总结
- 2024年医院物价管理制度范例(四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