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高考联盟下学期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高考联盟下学期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高考联盟下学期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高考联盟下学期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高考联盟下学期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河南省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因。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政治的作用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因为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材料二: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北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悱;(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介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量。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结,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灵帝朝)、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摘编自余怒诚《唐诗风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使得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大事,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B.文学人才在封建王朝初期一般未积累到最充足程度,同时因时代稳定、社会繁荣,士人参与政治的愿望也不够强烈。C.建安时期,因曹操政治集团的推动,受党锢之祸打击的士人得以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他们满怀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D.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意在克服各种弊端、挽救潜在危机,当时的几位诗坛大家都深深卷入激烈的政治变革之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时期出现了屈原这样的大诗人,这与楚国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B.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乱,这不只是对诗歌发展不利,对文化事业也是灾难。C.诗歌虽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但仍然可以抒发个人情感,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D.政治的本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应尽最大可能维护各个体、各集团的利益。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诗与政治关系密切”观点的一项是()A.《论语·雍也》:“(子)曰:“求也艺,于从政平何有?’”B.孔颖达《毛诗正义序》“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于诗。”C.元结主张诗歌应该“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D.陆游《作雪寒甚有赋》:“老人别有超然处,一首清诗信笔成。”4.下列对“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高潮期’是如何出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独特的政治背景(政治成为诗歌创作的推动力),中国诗史上的高潮期常常出现在政治纷争或政治变革的历史时期。B.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结,文教停顿,虽然人才济济,士人创作热情高涨,但诗歌也难免衰敝。C.诗人有切身的政治遭遇,诗人往往先得到政治的激励,继而遭到压抑,引起强烈怨悱。D.有强烈的政治牵动,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活力期,政治吸引人才,推动人才进取。5.白居易主张“立采诗之官,并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主张的理解。〖答案〗1.A2.D3.C4.B5.①材料一认为诗歌与政治密切相关,白居易主张诗歌在社会生活中要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突出诗歌的政治功能;②诗与政治的关联,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白居易主张朝廷设置采诗官采集诗歌,建言时政,反馈民情,体现了诗歌参与政治的实践性。〖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错。材料一第一段“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可知头等大事是协调人际关系,但不代表协调人神关系不重要。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D.“因此应尽最大可能维护各个体、各集团的利益”错。材料一第一段“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可知,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是政治任务,并不是说这样就需要尽可能维护个体、集团的利益,选项于文无据。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是孔子对冉有的评价,认为他多才多艺,从政没有困难。此句在说从政的条件。B.讲诗歌富有表现力,突出其抒情功能。此句没有提及诗与政治的联系。C.讲元结的诗歌改革主张,认为诗要有资于治道,要恢复古人“风雅”传统。此句最适合做论据支撑“诗与政治关系密切”的观点。D.讲陆游老年时超然物外,信笔写诗,清新秀丽。此句在说诗人年老时超然看世界的态度。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相关信息的能力。B.该项是谈诗歌创作“衰败期”是如何出现的,同时“虽然人才济济,士人创作热情高涨”说法有误。应该是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故选B。【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无论是屈原、曹操政治集团,还是建安诗歌、王安石变法,这都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这造就了当时诗人的创作。同样,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可知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与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有关。原文“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于诗人创作,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可知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与政治的推动力有很大的关系。原文“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可知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与政治的活力性有关。(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淖记事(节选)①汪曾祺十一子和巧云的事,师兄们都知道,只瞒着老锡匠一个人。他们偷偷地给他留着门,在门窝子里倒了水(这样推门进来没有声音)。十一子常常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回来。有一天,又是这时候才推开门。刚刚要钻被窝,听见老锡匠说:“你不要命啦!”这种事情怎么瞒得住人呢?终于,传到刘号长的耳朵里。其实没有人跟他嚼舌头,刘号长自己还不知道?巧云看见他都讨厌,她的全身都是冷淡的。刘号长咽不下这口气。本来,他跟巧云又没有拜过堂,完过花烛,闲花野草,断了就断了。可是一个小锡匠,夺走了他的人,这丢了当兵的脸。太岁头上动土,这还行!这种事从来没有发生过。连保安队的弟兄也都觉得面上无光,在人前矬了一截。他是只许自己在别人头上拉屎撒尿,不许别人在他脸上溅一星唾沫的。若是闭着眼过去,往后,保安队的人还混不混了?有一天,天还没亮,刘号长带了几个弟兄,踢开巧云家的门,从被窝里拉起了小锡匠,把他捆了起来。把黄海蛟、巧云的手脚也都捆了,怕他们去叫人。他们把小锡匠弄到泰山庙后面的坟地里,一人一根棍子,搂头盖脸地打他。他们要小锡匠卷铺盖走人,回他的兴化,不许再留在大淖。小锡匠不说话。他们要小锡匠答应不再走进黄家的门,不挨巧云的身子。小锡匠还是不说话。他们要小锡匠告一声饶,认一个错。小锡匠的牙咬得紧紧的。小锡匠的硬铮把这些向来是横着膀子走路的家伙惹怒了,“你这样硬!打不死你!”——“打”,七八根棍子风一样、雨一样打在小锡匠的身上。小锡匠被他们打死了。锡匠们听说十一子被保安队的人绑走了,他们四处找,找到了泰山庙。老锡匠用手一探,十一子还有一丝悠悠气。老锡匠叫人赶紧去找陈年的尿桶。他经验过这种事,打死的人,只有喝了从桶里刮出来的尿碱,才有救。十一子的牙关咬得很紧,灌不进去。巧云捧了一碗尿碱汤,在十一子的耳边说:“十一子,十一子,你喝了!”十一子微微听见一点声音,他睁了睁眼。巧云把一碗尿碱汤灌进了十一子的喉咙。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锡匠们摘了一块门板,把十一子放在门板上,往家里抬。他们抬着十一子,到了大淖东头,还要往西走。巧云拦住了:“不要。抬到我家里。”老锡匠点点头。巧云把屋里存着的渔网和芦席都拿到街上卖了,买了七厘散,医治十一子身子里的瘀血。东头的几家大娘、大婶杀了下蛋的老母鸡,给巧云送来了。锡匠们凑了钱,买了人参,熬了参汤。挑夫,锡匠,姑娘,媳妇,川流不息地来看望十一子。他们把平时在辛苦而单调的生活中不常表现的热情和好心都拿出来了。他们觉得十一子和巧云做的事都很应该,很对。大淖出了这样一对年轻人,使他们觉得骄傲。大家的心喜洋洋,热乎乎的,好像在过年。刘号长打了人,不敢再露面。他那几个弟兄也都躲在保安队的队部里不出来。保安队的门口加了双岗。这些好汉原来都是一窝“草鸡”!锡匠们开了会。他们向县政府递了呈子,要求保安队把姓刘的交出来。县政府没有答复。锡匠们上街游行。这个游行队伍是很多人从未见过的。没有旗子,没有标语,就是二十来个锡匠挑着二十来副锡匠担子,在全城的大街上慢慢地走。这是个沉默的队伍,但是非常严肃。他们表现出不可侵犯的威严和不可动摇的决心。这个带有中世纪行帮色彩的游行队伍十分动人。游行继续了三天。第三天,他们举行了“顶香请愿”。二十来个锡匠,在县政府照壁前坐着,每人头上用木盘顶着一炉炽旺的香。这是一个古老的风俗:民有沉冤,官不受理,被逼急了的百姓可以用香火把县大堂烧了,据说这不算犯法。这条规矩不载于《六法全书》,现在不是大清国,县政府可以不理会这种“陋习”。但是这些锡匠是横了心的,他们当真干起来,后果是严重的。县长邀请县里的绅商商议,一致认为这件事不能再不管。于是由商会会长出面,约请了有关的人:一个承审——作为县长代表,保安队的副官,老锡匠和另外两个年长的锡匠,还有代表挑夫的黄海龙,四邻见证,——卖眼镜的宝应人,卖天竺筷的杭州人,在一家大茶馆里举行会谈,来“了”这件事。会谈的结果是:小锡匠养伤的药钱由保安队负担(实际是商会拿钱),刘号长驱逐出境。由刘号长画押具结。老锡匠觉得这样就给锡匠和挑夫都挣了面子,可以见好就收了。只是要求在刘某人的甘结上写上一条:如果他再踏进县城一步,任凭老锡匠一个人把他收拾了!过了两天,刘号长就由两个弟兄持枪护送,悄悄地走了。他被调到三垛去当了税警。十一子能进一点饮食,能说话了。巧云问他:“他们打你,你只要说不再进我家的门,就不打你了,你就不会吃这样大的苦了。你为什么不说?”“你要我说么?”“不要。”“我知道你不要。”“你值么?”“我值。”“十一子,你真好!我喜欢你!你快点好。”巧云一家有了三张嘴。两个男的不能挣钱,但要吃饭。大淖东头的人家都没有积蓄,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变卖典押。结渔网,打芦席,都不能当时见钱。十一子的伤一时半会不会好,日子长了,怎么过呢?巧云没有经过太多考虑,把爹用过的箩筐找出来,磕磕尘土,就去挑担挣“活钱”去了。姑娘媳妇都很佩服她。起初她们怕她挑不惯,后来看她脚下很快,很匀,也就放心了。从此,巧云就和邻居的姑娘媳妇在一起,挑着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风摆柳似地穿街过市,发髻的一侧插着大红花。她的眼睛还是那么亮,长睫毛忽扇忽扇的。但是眼神显得更深沉,更坚定了。她从一个姑娘变成了一个很能干的小媳妇。十一子的伤会好么?会。当然会!一九八一年二月四日,旧历大年三十〖备注〗①《大淖记事》共六节,本文节选自小说的第六节。前五节情节梗概:故事发生在城区和乡下交界、名为大淖的地方,小锡匠十一子家有快瞎眼的母亲,巧云曾为挑夫的父亲黄海蛟半瘫,两家都希望把各自子女留在家中。巧云不慎落水,十一子舍身相救,二人情愫初生。水上保安队的刘号长玷辱了病重的巧云。而巧云舍不下十一子和半瘫的父亲。这时,十一子勇敢地接受了巧云的爱。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号长得知了十一子和巧云相爱,“咽不下这口气”,带了几个兄弟用棍子差点把小锡匠活活打死,这一情节旨在控诉时代的黑暗。B.刘号长和他的兄弟们要求小锡匠告饶服软时,“小锡匠的牙咬得紧紧的”,表现了小锡匠对爱情的忠贞倔强和对强权的不屈服。C.大淖的人们被十一子和巧云的勇敢感动,送来老母鸡、人参,“川流不息地来看望十一子”,说明大淖的民风淳朴,富有正义感。D.经历过苦难洗礼的巧云,“眼神显得更深沉,更坚定了”,暗示巧云生命的成熟和坚强,暗含了作者对作品人物的感情倾向。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锡匠们“顶香请愿”,商会会长约请承审、保安队的副官等各方代表通过会谈来“了”这件事,说明这样的社会环境仍有礼治的影子。B.小说节选部分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细节刻画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大淖中的人物群像,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生动鲜活。C.十一子能进食后和巧云的对话,使用短句,细腻地表现出二人心灵的相通,饱含着浓浓的关切之情,颇有宝玉挨打后与黛玉对话的动人之妙。D.汪曾祺对大淖风土人情、故事结局的描写,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开放式结尾的描写非常相似,突出了风俗、人情、人性美。8.对文中画线句,汪曾祺说:“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只是写到那里,出于感情的需要,我迫切地要写出这一句。”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画线句的理解。9.光明中学“萌芽”文学社征集以“乡土小说”为关键词的文学短评。请结合文本,写出你的短评要点。〖答案〗6.A7.D8.①小锡匠被打,心有屈辱和不甘,巧云也尝一口是为了表示对小锡匠抗争的支持。②表现巧云要与小锡匠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的决心。③暗示巧云在苦难中不断成长,为小说的结局做铺垫。9.①内容上,小说描写的是大淖这个城区和乡下交界的地方的故事,描绘了平凡生动、深刻和谐的风俗画(或叙写了平凡生动、深刻和谐的风土人情)。②主题上,塑造了富有中国乡土特征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巧云、小锡匠等人物的淳朴、善良的人性和健康、向上、坚忍的中国传统精神。③语言上,具有纯洁朴实的特点。如富有乡土气息,使用具有地域色彩的词语等。〖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这一情节旨在控诉时代的黑暗”错,过度解读,拔高主题,应为“旨在揭示刘号长人性的丑恶,侧面烘托小锡匠的倔强和不屈”。故选A。【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开放式结尾的描写非常相似”错误,结尾不相似。《边城》结尾翠翠等着傩送回来,不知道傩送是否回来,何时回来,是开放式的结尾,是感伤的,悲剧式的;而本文结尾是确切的,大团圆式的喜剧结尾。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十一子的牙关咬得很紧,灌不进去”,小锡匠几乎被打死,内心充满屈辱和不甘,巧云“自己也尝了一自口”尿碱汤,是对小锡匠抗争的支持。巧云“自己也尝了一口”尿碱汤,亲自感受了小锡匠喝的东西,表现巧云要与小锡匠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的决心。巧云能喝尿碱汤,表现出了内心的勇气和力量,暗示巧云在苦难中不断成长,所以有了后文的把小锡匠抬回自己家,自己卖菜养家,“从一个姑娘变成了一个很能干的小媳妇”。这一举动为小说的结局做铺垫。【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内容上,小说是故事发生在城区和乡下交界、名为大淖的地方,十一子和巧云相爱,却被嫉妒的水上保安队的刘号长欺负,把十一子打得半死,锡匠们为他们抱不平,游行,“顶香请愿”,大淖的百姓也都支持他们,最终赢得了胜利。小说描绘了平凡生动、深刻和谐的风土人情。主题上,塑造了富有中国乡土特征的人物形象,小锡匠为爱情坚贞不屈,始终不认错;巧云忠于感情,和小锡匠同甘共苦,在逆境中自立自强,顶起一份责任;其他人为正义不惧恶人,无私帮助二人。小说揭示了巧云、小锡匠等人物的淳朴、善良的人性和健康、向上、坚忍的中国传统精神。语言上,具有纯洁朴实的特点。如“在人前矬了一截”“搂头盖脸地打他”“小锡匠的牙咬得紧紧的”“不要。抬到我家里”“这些好汉原来都是一窝‘草鸡’”等语言,富有乡土气息,使用具有地域色彩的词语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余与篛林交益笃,在辛卯、壬辰间。前此,篛林家金坛,余居江宁,率历岁始得一会合。至是,余以《南山集》牵连系刑部狱,而篛林赴公车,间一二日必入视余。每朝餐罢,负手步阶除,则篛林推户而入矣。至则解衣盘薄,谘经诹史,旁若无人。同系者或厌苦,讽余曰:“君纵忘此地为圜土,身负死刑,奈旁观者讪笑何?”然篛林至则不能遽归,余亦不能畏訾謷而闭所欲言也。余出狱,编旗籍,寓居海淀。篛林官翰林。每以事入城,则馆其家。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每阅月逾时,检篛林手书,必寸余。戊戌春,忽告余:“归有日矣”余乍闻心忡惕若暝行驻乎虚空之径四望而无所归也。篛林之归也,秋以为期,而余仲夏出塞门,数附书问息耗而未得也。今兹其果归乎?吾知篛林抵旧乡,与亲懿游好徜徉山水间,忽念平生故人,有衰疾远隔幽燕者,必为北乡惆然而不乐也。(节选自方苞《送王篛林南归序》,有改动)材料二: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是以宾客游从之士,无所为而至。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孥舟而来。升自宾阶,仪观甚伟。坐与之语,文义卓然。庄周云:“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况如斯人者,岂易得哉?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与之翳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岁之初吉,归拜其亲,酒壶既倾,序以识别。(节选自韩愈《送区册序》)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余A乍闻B心忡惕C若暝行D驻乎E虚空之径F四望G而H无所归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负手步阶除”与《陈情表》“除臣洗马”中的两个“除”字词义相同。B.“谘经诹史”与《出师表》“以咨诹善道”中的两个“诹”词义相同。C.“秋以为期”与《氓》中的“秋以为期”句式一样,正常语序为“以秋为期”D.穷,文中指偏僻、荒僻;与成语“山穷水尽”中的“穷”词义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前,王篛林家在金坛,方苞家在江宁,两人很少见面;直到方苞被囚禁在刑部监狱、王篛林进京应试,二人见面的机会才增多,交情也变得更为浓厚。B.方苞居住在海淀期间,王篛林在翰林院任官;两家虽然距离较远,但无论事情大小,都会互通消息。当王篛林打算回乡时,方苞劝说他不要离开。C.阳山地险兽猛、江急石利、行船艰险;韩愈初到此地,因为言语不通,只好通过在地上写字的方法把交纳租税的事情告诉当地人。D.区册主动同韩愈结交,从南海郡划船来到阳山。他仪表壮美,言辞思想非凡,韩愈认为这样的人很难遇到,和他一同治学游玩,心情也渐渐愉悦起来。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纵忘此地为圜土,身负死刑,奈旁观者讪笑何?(2)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14.方苞与王篛林,韩愈与区册的交往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答案〗10.BCF11.A12.B13.(1)即使您忘了这里是监狱,自己被判了死刑,但怎么对待旁观者的讥笑呢?(2)他到我的屋里,听我谈《诗》《书》仁义的道理,非常高兴,好像对仁义有志趣。14.①均为一方处于困境中的交往。(均为患难之交)②均为志同道合的交往。(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③均怀有真挚的情谊。〖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乍一听到,心中不禁感到忧伤,好像在夜间赶路时停在空旷无人的小路上,四面观望都没有自己的归宿。“余乍闻”是主谓短语,句子结构完整,故B处断开;“心忡惕”是“闻”后的反应,也是主谓短语,句子结构完整,故C处断开;“若暝行驻乎虚空之径”是通过比喻来具体描述内心的感受,“四望而无所归也”是“驻乎虚空之径”后进一步的举动和心理,两句中间断开,故F处断开;故应在BCF处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及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A.错误。台阶,/授官。句意:背着手走上台阶。/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官。B.正确。都是“征求意见”的意思。句意:向我询问经史方面的知识。/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C.正确。都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秋为期”。句意:篛林回家的时间定在秋天。/就把秋天作为婚期。D.正确。偏僻、荒僻;/尽,完。句意:阳山,是天下荒僻的地方。/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荒远偏僻的地方,也比喻走投无路陷人绝境。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B.“方苞劝说他不要离开”错误,由材一第二段“余乍闻,心忡惕,若暝行驻乎虚空之径,四望而无所归也”可知,方苞只是在知道王篛林要回乡后感到忧伤,原文并未提及方苞劝说王篛林不要离开。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纵”,即使;“圜土”,监狱;“奈……何”,怎么对待。(2)“说”,道理;“若”,好像;“有志于其间”,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其间有志”。【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根据材料一中“余以《南山集》牵连系刑部狱,而篛林赴公车,间一二日必入视余。每朝餐罢,负手步阶除,则篛林推户而入矣”,和材料二中“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孥舟而来”可知:他们的交往均为一方处于困境中的交往。(均为患难之交);(2)根据材料一“至则解衣盘薄,谘经诹史,旁若无人……然篛林至则不能遽归,余亦不能畏訾謷而闭所欲言也”,和材料二中“坐与之语,文义卓然”“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可知,他们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均为志同道合的交往;(3)根据材料一“忽告余:‘归有日矣。’余乍闻,心忡惕,若暝行驻乎虚空之径,四望而无所归也”“吾知篛林抵旧乡,与亲懿游好徜徉山水间,忽念平生故人,有衰疾远隔幽燕者,必为北乡惆然而不乐也”,和材料二中“。与之翳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可知:他们均怀有真挚的情谊。参考译文:材料一:我和篛林的交情更为深厚,是在辛卯、壬辰年间。在这之前,篛林住在金坛,我住在江宁,大概一年才能会一次面。在那时,我因《南山集》案子的牵连被囚禁在刑部的监狱,而篛林正好进京应试,隔一两天一定要来看我。每当(我)吃过早饭,背着手走上台阶,就看见篛林推门进来。进来后便脱去外衣,盘坐于地,向我询问经史方面的知识,好像旁边根本没有别人。同囚禁的人中有人对此厌烦不满,劝告我说:“即使您忘了这里是监狱,自己被判了死刑,但怎么对待旁观者的讥笑呢?”可是篛林每次来了总是不能立即回去,我也就不能因为怕别人诋毁而不让他说话了。我出狱后,被编入旗籍,居住在海淀。篛林在翰林院任官。我每次因事到城里去,便在他家住宿。海淀离城里来回将近六十里,但两家互相派出送信问候的人早晚都有,无论事情大小,一定互相通知,是忧是喜,都让对方知道。每过一个多月,查收篛林亲手写来的信,必定有一寸多厚。戊戌年春天,他突然告诉我:“打算回家乡去了。”我乍一听到,心中不禁感到忧伤,好像在夜间赶路时停在空旷无人的小路上,四面观望都没有自己的归宿。篛林回家的时间定在秋天,而我仲夏就出了边关,多次写信询问消息却没问到。他现在真的回到了家乡吗?我知道篛林回到家乡后,和至亲好友一起游山玩水,忽然想到一生的好朋友中,有一个衰弱有病而远隔在幽燕之地的人,一定会为此而向着北方感到惆怅而快乐不起来。材料二:阳山,是天下荒僻的地方。陆地有丘陵之险、虎豹之忧。江流汹涌湍急,横于江上的大石陡直锋利如剑戟。船在江上行驶,上下颠簸难以控制,船破人溺的事故常常发生。县城里没有居民,官署里没有县丞和县尉。江的两岸,荒草竹林之间,住着十多家小吏,都是说话像鸟叫那样难懂,相貌与中原人不同。(我)刚到阳山时,言语不通,只好在地上写字,这样之后才可以把交纳租税的事情告诉当地人,要他们遵守约定。因此,宾客和随游的读书人,(到这里后)都生活孤寂无聊到了极点。我待罪在这里,将近半年了。有个姓区的书生,向我表示愿意和我做朋友,从南海郡划船来到阳山。他从西阶上堂,仪表十分壮美。坐下来和他交谈,(他的)言辞思想都不一般。庄周说:“巡行于荒坟古墓间的人,听到别人的脚步声就觉得欢喜了。”何况像区生这样的人,难道是容易遇到的吗?他到我的屋里,听我谈《诗》《书》仁义的道理,非常高兴,好像对仁义有志趣。(我)和他一起在美好的林木下乘凉,坐在水边的岩石上,投鱼竿钓鱼,非常高兴,好像能摒弃名利,而不厌恶贫贱的生活了。正月,区生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喝完了壶里的酒,(我)写了这篇序来记离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范寺丞①林逋林中萧寂款吾庐,亹亹②犹欣接绪馀。去棹看当辨江树,离尊聊为摘园蔬。马卿③才大常能赋,梅福④官卑数上书。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时条对召公车。〖备注〗①天圣六年(1028)秋,范仲淹经过长途跋涉,再次拜访林逋,将其所写万言书《上执政书》呈送给林逋。林逋由此写下此诗。②亹亹: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③马卿:指司马相如。④梅福:梅福很有才华,却不被汉成帝刘骜重用,辞官居家,屡次上书朝廷议论朝政,终不被采纳。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天树叶凋落的季节里,才华横溢的范仲淹拜访诗人,愉悦地倾听诗人谈论。B.离别时,诗人一直看着船远去直至消失,“辨”字突出诗人对范仲淹的不舍。C.离别宴会上,诗人特地为范仲淹采摘一些新鲜蔬菜,以表达对他的深厚情谊。D.后四句是全诗的重点,前四句的景物描写为后四句写范仲淹的《上执政书》做铺垫。16.诗歌颈联提到马卿和梅福两人的典故,请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5.D16.①运用司马相如的典故,表明诗人对范仲淹才华的充分肯定,相信范仲淹未来一定会因其杰出的才能而得到朝廷的重用。②运用梅福的典故,表明诗人对范仲淹虽然官卑却关心国家命运的肯定和赞赏。③结合诗歌尾联可知,诗人用梅福的结局来反衬范仲淹的命运,预言范仲淹早晚会受到朝廷的重用,表现诗人对范仲淹的才华的钦佩,和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前四句的景物描写为后四句写范仲淹的《上执政书》做铺垫”错误。前四句主要是叙事,“林中萧寂”“江树”并没有为后四句做铺垫;后四句也没有直接写范仲淹的《上执政书》,而是化用典故暗示范仲淹一定会因为《上执政书》而受到朝廷重用。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结合注释③“马卿:指司马相如”可知,“马卿才大常能赋”借用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的典故,表明诗人对范仲淹才华的充分肯定,暗含相信范仲淹未来一定会因其杰出的才能而得到朝廷的重用之意。结合注释④“梅福:梅福很有才华,却不被汉成帝刘骜重用,辞官居家,屡次上书朝廷议论朝政,终不被采纳”可知,“梅福官卑数上书”运用了梅福的典故;再结合注释①“天圣六年(1028)秋,范仲淹经过长途跋涉,再次拜访林逋,将其所写万言书《上执政书》呈送给林逋。林逋由此写下此诗”可知,此处表明了诗人对范仲淹虽然官卑却关心国家命运的肯定和赞赏。结合诗歌尾联“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时条对召公车”可知,此处是说当朝皇帝正在励精图治、招揽人才;结合注释④“梅福:梅福很有才华,却不被汉成帝刘骜重用,辞官居家,屡次上书朝廷议论朝政,终不被采纳”可知,诗人用梅福的结局来反衬范仲淹的命运,“何时条对召公车”预言范仲淹早晚会受到朝廷的重用,表现诗人对范仲淹的才华的钦佩,和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1)归有光《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时卧时起,时而吟唱,时而静坐的情景。(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宫中吴刚和玉兔对乐声的痴迷来渲染乐曲的美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刚参加了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不仅震撼于这盛大的典礼,还被成都这座城市的文化吸引。在观看比赛之余,他参观了杜甫草堂,拍摄了不少照片。他想发朋友圈,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杜甫的诗句,作为杜甫草堂风景图片的文案。〖答案〗(1)偃仰啸歌冥然兀坐(2)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这是山的森林,是森林的山。成排,成峰。成排则如长城,巍然森严;成峰则像险崖,陡直而高耸。绿色从无边无际到无际无边,一群鸟飞过,也要考虑一下耐力。种子在这里显得富有,很难再找到一块可供施展的空地,龙卷风到不了这里,龙卷风会被这丛林围剿而窒息。青翠、玄黄、鲜红、绛紫,所有的色彩洒落在这里,铺展在这里,将塞罕坝挥洒成一幅巨大无比的画卷。云朵变换着姿势,擦蓝天空。密集的鸟鸣,风一般在林子里绕来绕去,每一声都那样脆亮,带着水滴。这,就是塞罕坝的丛林给你的“直接”冲击感。你备足所有的想象,也不会想到塞罕坝竟是这样一种景象。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塞罕坝人迎苦受寒,挥汗洒血,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次次栽种,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坚持,硬是在高原荒漠上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那是一片山原莽莽的葱绿,一片大海滔滔的碧绿,一片闪现着东方特征、东方个性的“中国绿”!18.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B.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C.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D.十个被鲜血浸泡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19.下列句子中,与文中加点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尤其是在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上。B.曹雪芹之大痛深悲,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C.周人对前代之舞“分乐而序之”,根据祭祀对象适配不同乐舞来巩固阶级。D.蟋蟀的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也就是它们的“发音镜”。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洒落、铺展在这里的青翠、玄黄、鲜红、绛紫等色彩将塞罕坝挥洒成一幅巨大无比的画卷。”从语文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18.C19.A20.①原文将色彩放到句首,起强调作用,能突出塞罕坝森林的色彩之丰富;②原文“在这里”形成反复,与“洒落”“铺展”配合单独成句,更能展现塞罕坝森林的动态美和辽阔美;③原文使用短句,且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围剿”“窒息”让“龙卷风”“丛林”具有了人的情态。A.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马褂”“西装”两个老爷所穿的上衣,指代这两位老爷。B.采用夸张修辞手法。由“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白面馍馍的香味”提前,属于超前夸张。C.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叫教条主义休息”“叫它起床”,让“教条主义”具有了人的行为特征。D.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手指头”比喻成了“大熊掌”。故选C。【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的引号表示强调。A.表示强调。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直接引用。D.表示特定称谓。故选A。【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①原文将“青翠、玄黄、鲜红、绛紫”这些不同的色彩放到句首,能起强调作用,能突出塞罕坝森林的色彩之丰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②从“洒落在这里,铺展在这里”可知,“洒落”“铺展”是动词,能够展现展现塞罕坝森林的动态美和辽阔美,句子中两词出现“在这里”,形成句式上的反复,能起到强调作用,便于感情的抒发,抒发了强烈情感,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气势。③从句式角度看,“青翠、玄黄、鲜红、绛紫”“所有的色彩洒落在这里”“铺展在这里”可知,原文使用的是短句且句式整齐,简洁明快,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等。(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风小说中常有女子“嘤咛一声”的描写,嘤咛本指鸟叫,如《诗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鸣声用在人身上,则是形容①。《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婴宁”,其女主角婴宁名字的寓意众说纷纭。而我认为:小说中的婴宁特别爱笑,这名字或许就是取笑声婉转之意?口部字有众多的拟声词,不同鸟类的叫声,②,比如仓庚(黄鹂)叫声是“喈喈”,山雀“嘤嘤”,喜鹊“喳喳”,莺声“呖呖”,鹤声为“唳”,鸡声为“喔”。拟声字不仅有模仿动物叫声的,③。比如人驯犬时发出的声音,化当词可称为“嗾”,《左传》中的“公嗾夫獒”就是给獒犬下命令。《说文》收有“喌”字,是农人唤鸡的拟声词。时至今日,在一些乡村,依然有农人这样唤鸡。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并做修改。〖答案〗21.①女子声音娇细清婉②会用不同的拟声词来表示③还有模仿人呼唤动物之声的22.①“名篇‘婴宁’”应改成名篇《婴宁》。②句末的“?”应改成“。”。〖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文说到嘤咛本来指鸟叫,鸟的叫声是非常地细小清脆的,这里用来形容人,并且是用在女子身上,所以是用来形容女子声音细小清脆,可填“女子声音娇细清婉”。②前文说到口部字有众多的拟声词,而且后面列举了一些用来形容鸟类叫声的拟声词,所以不同鸟类的叫声所用的拟声词是不同的,可填“会用不同的拟声词来表示”。③后文所举例子是人在驯动物或唤动物时发出的拟声词,所以拟声字不仅有模仿动物叫声的,还有模仿人呼唤动物之声的,可填“还有模仿人呼唤动物之声的”。【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①“婴宁”是《聊斋志异》的篇章,所以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②“这名字或许就是取笑声婉转之意”是表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陈述句,所以应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每一次与他人的冲突、与外界的冲突,都是自己内在的冲突。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本题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外在冲突与内在冲突的关系。外在冲突主要指人与外部阻力之间的矛盾斗争,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冲突;内在冲突指向情感、欲望、认知、能力等,其核心因素是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每一次与他人的冲突、与外界的冲突,都是自己内在的冲突”意思是,外在冲突实际上是内在冲突的投射、显现,解决冲突的关键在于调适自己情感,把控个体欲望,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水平。比如与他人的冲突具体表现为:与他人的想法不一致、与他人的观念不一致、与他人的需求不一致;还包括对他人的期待无法实现而形成心理落差。其实这些归根结底都是自己内在的某些部分有冲突,具体而言就是价值观、人生观或者认知不同造成的冲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心需求和渴望,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准确地识别并理解这些冲突,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外部冲突。要学会平衡和调解内心冲突。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观,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愿望与目标,理解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内心冲突。还需要我们与自己建立良好的内心对话,认真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通过自我反思和思考,我们可以找到解决冲突的路径,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写作时可以列出一些外部冲突的具体事例,然后分析造成这些冲突的根源,其实就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在冲突,冲突,不过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来的正是期待的那个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之间的差距,提醒自己应该立即行动,缩小差距;找到原因之后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如何解决外部和内部冲突,如何调试心理、情感,如何提升能力,重塑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达到内外的平衡。河南省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因。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政治的作用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因为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材料二: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北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悱;(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介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量。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结,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灵帝朝)、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摘编自余怒诚《唐诗风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使得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大事,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B.文学人才在封建王朝初期一般未积累到最充足程度,同时因时代稳定、社会繁荣,士人参与政治的愿望也不够强烈。C.建安时期,因曹操政治集团的推动,受党锢之祸打击的士人得以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他们满怀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D.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意在克服各种弊端、挽救潜在危机,当时的几位诗坛大家都深深卷入激烈的政治变革之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时期出现了屈原这样的大诗人,这与楚国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B.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乱,这不只是对诗歌发展不利,对文化事业也是灾难。C.诗歌虽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但仍然可以抒发个人情感,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D.政治的本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应尽最大可能维护各个体、各集团的利益。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诗与政治关系密切”观点的一项是()A.《论语·雍也》:“(子)曰:“求也艺,于从政平何有?’”B.孔颖达《毛诗正义序》“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于诗。”C.元结主张诗歌应该“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D.陆游《作雪寒甚有赋》:“老人别有超然处,一首清诗信笔成。”4.下列对“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高潮期’是如何出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独特的政治背景(政治成为诗歌创作的推动力),中国诗史上的高潮期常常出现在政治纷争或政治变革的历史时期。B.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结,文教停顿,虽然人才济济,士人创作热情高涨,但诗歌也难免衰敝。C.诗人有切身的政治遭遇,诗人往往先得到政治的激励,继而遭到压抑,引起强烈怨悱。D.有强烈的政治牵动,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活力期,政治吸引人才,推动人才进取。5.白居易主张“立采诗之官,并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主张的理解。〖答案〗1.A2.D3.C4.B5.①材料一认为诗歌与政治密切相关,白居易主张诗歌在社会生活中要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突出诗歌的政治功能;②诗与政治的关联,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白居易主张朝廷设置采诗官采集诗歌,建言时政,反馈民情,体现了诗歌参与政治的实践性。〖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错。材料一第一段“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可知头等大事是协调人际关系,但不代表协调人神关系不重要。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D.“因此应尽最大可能维护各个体、各集团的利益”错。材料一第一段“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可知,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是政治任务,并不是说这样就需要尽可能维护个体、集团的利益,选项于文无据。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是孔子对冉有的评价,认为他多才多艺,从政没有困难。此句在说从政的条件。B.讲诗歌富有表现力,突出其抒情功能。此句没有提及诗与政治的联系。C.讲元结的诗歌改革主张,认为诗要有资于治道,要恢复古人“风雅”传统。此句最适合做论据支撑“诗与政治关系密切”的观点。D.讲陆游老年时超然物外,信笔写诗,清新秀丽。此句在说诗人年老时超然看世界的态度。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相关信息的能力。B.该项是谈诗歌创作“衰败期”是如何出现的,同时“虽然人才济济,士人创作热情高涨”说法有误。应该是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故选B。【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无论是屈原、曹操政治集团,还是建安诗歌、王安石变法,这都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这造就了当时诗人的创作。同样,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可知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与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有关。原文“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于诗人创作,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可知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与政治的推动力有很大的关系。原文“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可知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与政治的活力性有关。(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淖记事(节选)①汪曾祺十一子和巧云的事,师兄们都知道,只瞒着老锡匠一个人。他们偷偷地给他留着门,在门窝子里倒了水(这样推门进来没有声音)。十一子常常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回来。有一天,又是这时候才推开门。刚刚要钻被窝,听见老锡匠说:“你不要命啦!”这种事情怎么瞒得住人呢?终于,传到刘号长的耳朵里。其实没有人跟他嚼舌头,刘号长自己还不知道?巧云看见他都讨厌,她的全身都是冷淡的。刘号长咽不下这口气。本来,他跟巧云又没有拜过堂,完过花烛,闲花野草,断了就断了。可是一个小锡匠,夺走了他的人,这丢了当兵的脸。太岁头上动土,这还行!这种事从来没有发生过。连保安队的弟兄也都觉得面上无光,在人前矬了一截。他是只许自己在别人头上拉屎撒尿,不许别人在他脸上溅一星唾沫的。若是闭着眼过去,往后,保安队的人还混不混了?有一天,天还没亮,刘号长带了几个弟兄,踢开巧云家的门,从被窝里拉起了小锡匠,把他捆了起来。把黄海蛟、巧云的手脚也都捆了,怕他们去叫人。他们把小锡匠弄到泰山庙后面的坟地里,一人一根棍子,搂头盖脸地打他。他们要小锡匠卷铺盖走人,回他的兴化,不许再留在大淖。小锡匠不说话。他们要小锡匠答应不再走进黄家的门,不挨巧云的身子。小锡匠还是不说话。他们要小锡匠告一声饶,认一个错。小锡匠的牙咬得紧紧的。小锡匠的硬铮把这些向来是横着膀子走路的家伙惹怒了,“你这样硬!打不死你!”——“打”,七八根棍子风一样、雨一样打在小锡匠的身上。小锡匠被他们打死了。锡匠们听说十一子被保安队的人绑走了,他们四处找,找到了泰山庙。老锡匠用手一探,十一子还有一丝悠悠气。老锡匠叫人赶紧去找陈年的尿桶。他经验过这种事,打死的人,只有喝了从桶里刮出来的尿碱,才有救。十一子的牙关咬得很紧,灌不进去。巧云捧了一碗尿碱汤,在十一子的耳边说:“十一子,十一子,你喝了!”十一子微微听见一点声音,他睁了睁眼。巧云把一碗尿碱汤灌进了十一子的喉咙。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锡匠们摘了一块门板,把十一子放在门板上,往家里抬。他们抬着十一子,到了大淖东头,还要往西走。巧云拦住了:“不要。抬到我家里。”老锡匠点点头。巧云把屋里存着的渔网和芦席都拿到街上卖了,买了七厘散,医治十一子身子里的瘀血。东头的几家大娘、大婶杀了下蛋的老母鸡,给巧云送来了。锡匠们凑了钱,买了人参,熬了参汤。挑夫,锡匠,姑娘,媳妇,川流不息地来看望十一子。他们把平时在辛苦而单调的生活中不常表现的热情和好心都拿出来了。他们觉得十一子和巧云做的事都很应该,很对。大淖出了这样一对年轻人,使他们觉得骄傲。大家的心喜洋洋,热乎乎的,好像在过年。刘号长打了人,不敢再露面。他那几个弟兄也都躲在保安队的队部里不出来。保安队的门口加了双岗。这些好汉原来都是一窝“草鸡”!锡匠们开了会。他们向县政府递了呈子,要求保安队把姓刘的交出来。县政府没有答复。锡匠们上街游行。这个游行队伍是很多人从未见过的。没有旗子,没有标语,就是二十来个锡匠挑着二十来副锡匠担子,在全城的大街上慢慢地走。这是个沉默的队伍,但是非常严肃。他们表现出不可侵犯的威严和不可动摇的决心。这个带有中世纪行帮色彩的游行队伍十分动人。游行继续了三天。第三天,他们举行了“顶香请愿”。二十来个锡匠,在县政府照壁前坐着,每人头上用木盘顶着一炉炽旺的香。这是一个古老的风俗:民有沉冤,官不受理,被逼急了的百姓可以用香火把县大堂烧了,据说这不算犯法。这条规矩不载于《六法全书》,现在不是大清国,县政府可以不理会这种“陋习”。但是这些锡匠是横了心的,他们当真干起来,后果是严重的。县长邀请县里的绅商商议,一致认为这件事不能再不管。于是由商会会长出面,约请了有关的人:一个承审——作为县长代表,保安队的副官,老锡匠和另外两个年长的锡匠,还有代表挑夫的黄海龙,四邻见证,——卖眼镜的宝应人,卖天竺筷的杭州人,在一家大茶馆里举行会谈,来“了”这件事。会谈的结果是:小锡匠养伤的药钱由保安队负担(实际是商会拿钱),刘号长驱逐出境。由刘号长画押具结。老锡匠觉得这样就给锡匠和挑夫都挣了面子,可以见好就收了。只是要求在刘某人的甘结上写上一条:如果他再踏进县城一步,任凭老锡匠一个人把他收拾了!过了两天,刘号长就由两个弟兄持枪护送,悄悄地走了。他被调到三垛去当了税警。十一子能进一点饮食,能说话了。巧云问他:“他们打你,你只要说不再进我家的门,就不打你了,你就不会吃这样大的苦了。你为什么不说?”“你要我说么?”“不要。”“我知道你不要。”“你值么?”“我值。”“十一子,你真好!我喜欢你!你快点好。”巧云一家有了三张嘴。两个男的不能挣钱,但要吃饭。大淖东头的人家都没有积蓄,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变卖典押。结渔网,打芦席,都不能当时见钱。十一子的伤一时半会不会好,日子长了,怎么过呢?巧云没有经过太多考虑,把爹用过的箩筐找出来,磕磕尘土,就去挑担挣“活钱”去了。姑娘媳妇都很佩服她。起初她们怕她挑不惯,后来看她脚下很快,很匀,也就放心了。从此,巧云就和邻居的姑娘媳妇在一起,挑着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风摆柳似地穿街过市,发髻的一侧插着大红花。她的眼睛还是那么亮,长睫毛忽扇忽扇的。但是眼神显得更深沉,更坚定了。她从一个姑娘变成了一个很能干的小媳妇。十一子的伤会好么?会。当然会!一九八一年二月四日,旧历大年三十〖备注〗①《大淖记事》共六节,本文节选自小说的第六节。前五节情节梗概:故事发生在城区和乡下交界、名为大淖的地方,小锡匠十一子家有快瞎眼的母亲,巧云曾为挑夫的父亲黄海蛟半瘫,两家都希望把各自子女留在家中。巧云不慎落水,十一子舍身相救,二人情愫初生。水上保安队的刘号长玷辱了病重的巧云。而巧云舍不下十一子和半瘫的父亲。这时,十一子勇敢地接受了巧云的爱。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号长得知了十一子和巧云相爱,“咽不下这口气”,带了几个兄弟用棍子差点把小锡匠活活打死,这一情节旨在控诉时代的黑暗。B.刘号长和他的兄弟们要求小锡匠告饶服软时,“小锡匠的牙咬得紧紧的”,表现了小锡匠对爱情的忠贞倔强和对强权的不屈服。C.大淖的人们被十一子和巧云的勇敢感动,送来老母鸡、人参,“川流不息地来看望十一子”,说明大淖的民风淳朴,富有正义感。D.经历过苦难洗礼的巧云,“眼神显得更深沉,更坚定了”,暗示巧云生命的成熟和坚强,暗含了作者对作品人物的感情倾向。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锡匠们“顶香请愿”,商会会长约请承审、保安队的副官等各方代表通过会谈来“了”这件事,说明这样的社会环境仍有礼治的影子。B.小说节选部分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细节刻画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大淖中的人物群像,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生动鲜活。C.十一子能进食后和巧云的对话,使用短句,细腻地表现出二人心灵的相通,饱含着浓浓的关切之情,颇有宝玉挨打后与黛玉对话的动人之妙。D.汪曾祺对大淖风土人情、故事结局的描写,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开放式结尾的描写非常相似,突出了风俗、人情、人性美。8.对文中画线句,汪曾祺说:“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只是写到那里,出于感情的需要,我迫切地要写出这一句。”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画线句的理解。9.光明中学“萌芽”文学社征集以“乡土小说”为关键词的文学短评。请结合文本,写出你的短评要点。〖答案〗6.A7.D8.①小锡匠被打,心有屈辱和不甘,巧云也尝一口是为了表示对小锡匠抗争的支持。②表现巧云要与小锡匠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的决心。③暗示巧云在苦难中不断成长,为小说的结局做铺垫。9.①内容上,小说描写的是大淖这个城区和乡下交界的地方的故事,描绘了平凡生动、深刻和谐的风俗画(或叙写了平凡生动、深刻和谐的风土人情)。②主题上,塑造了富有中国乡土特征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巧云、小锡匠等人物的淳朴、善良的人性和健康、向上、坚忍的中国传统精神。③语言上,具有纯洁朴实的特点。如富有乡土气息,使用具有地域色彩的词语等。〖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这一情节旨在控诉时代的黑暗”错,过度解读,拔高主题,应为“旨在揭示刘号长人性的丑恶,侧面烘托小锡匠的倔强和不屈”。故选A。【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的开放式结尾的描写非常相似”错误,结尾不相似。《边城》结尾翠翠等着傩送回来,不知道傩送是否回来,何时回来,是开放式的结尾,是感伤的,悲剧式的;而本文结尾是确切的,大团圆式的喜剧结尾。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十一子的牙关咬得很紧,灌不进去”,小锡匠几乎被打死,内心充满屈辱和不甘,巧云“自己也尝了一自口”尿碱汤,是对小锡匠抗争的支持。巧云“自己也尝了一口”尿碱汤,亲自感受了小锡匠喝的东西,表现巧云要与小锡匠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的决心。巧云能喝尿碱汤,表现出了内心的勇气和力量,暗示巧云在苦难中不断成长,所以有了后文的把小锡匠抬回自己家,自己卖菜养家,“从一个姑娘变成了一个很能干的小媳妇”。这一举动为小说的结局做铺垫。【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内容上,小说是故事发生在城区和乡下交界、名为大淖的地方,十一子和巧云相爱,却被嫉妒的水上保安队的刘号长欺负,把十一子打得半死,锡匠们为他们抱不平,游行,“顶香请愿”,大淖的百姓也都支持他们,最终赢得了胜利。小说描绘了平凡生动、深刻和谐的风土人情。主题上,塑造了富有中国乡土特征的人物形象,小锡匠为爱情坚贞不屈,始终不认错;巧云忠于感情,和小锡匠同甘共苦,在逆境中自立自强,顶起一份责任;其他人为正义不惧恶人,无私帮助二人。小说揭示了巧云、小锡匠等人物的淳朴、善良的人性和健康、向上、坚忍的中国传统精神。语言上,具有纯洁朴实的特点。如“在人前矬了一截”“搂头盖脸地打他”“小锡匠的牙咬得紧紧的”“不要。抬到我家里”“这些好汉原来都是一窝‘草鸡’”等语言,富有乡土气息,使用具有地域色彩的词语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余与篛林交益笃,在辛卯、壬辰间。前此,篛林家金坛,余居江宁,率历岁始得一会合。至是,余以《南山集》牵连系刑部狱,而篛林赴公车,间一二日必入视余。每朝餐罢,负手步阶除,则篛林推户而入矣。至则解衣盘薄,谘经诹史,旁若无人。同系者或厌苦,讽余曰:“君纵忘此地为圜土,身负死刑,奈旁观者讪笑何?”然篛林至则不能遽归,余亦不能畏訾謷而闭所欲言也。余出狱,编旗籍,寓居海淀。篛林官翰林。每以事入城,则馆其家。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每阅月逾时,检篛林手书,必寸余。戊戌春,忽告余:“归有日矣”余乍闻心忡惕若暝行驻乎虚空之径四望而无所归也。篛林之归也,秋以为期,而余仲夏出塞门,数附书问息耗而未得也。今兹其果归乎?吾知篛林抵旧乡,与亲懿游好徜徉山水间,忽念平生故人,有衰疾远隔幽燕者,必为北乡惆然而不乐也。(节选自方苞《送王篛林南归序》,有改动)材料二: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是以宾客游从之士,无所为而至。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孥舟而来。升自宾阶,仪观甚伟。坐与之语,文义卓然。庄周云:“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况如斯人者,岂易得哉?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与之翳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岁之初吉,归拜其亲,酒壶既倾,序以识别。(节选自韩愈《送区册序》)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余A乍闻B心忡惕C若暝行D驻乎E虚空之径F四望G而H无所归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负手步阶除”与《陈情表》“除臣洗马”中的两个“除”字词义相同。B.“谘经诹史”与《出师表》“以咨诹善道”中的两个“诹”词义相同。C.“秋以为期”与《氓》中的“秋以为期”句式一样,正常语序为“以秋为期”D.穷,文中指偏僻、荒僻;与成语“山穷水尽”中的“穷”词义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前,王篛林家在金坛,方苞家在江宁,两人很少见面;直到方苞被囚禁在刑部监狱、王篛林进京应试,二人见面的机会才增多,交情也变得更为浓厚。B.方苞居住在海淀期间,王篛林在翰林院任官;两家虽然距离较远,但无论事情大小,都会互通消息。当王篛林打算回乡时,方苞劝说他不要离开。C.阳山地险兽猛、江急石利、行船艰险;韩愈初到此地,因为言语不通,只好通过在地上写字的方法把交纳租税的事情告诉当地人。D.区册主动同韩愈结交,从南海郡划船来到阳山。他仪表壮美,言辞思想非凡,韩愈认为这样的人很难遇到,和他一同治学游玩,心情也渐渐愉悦起来。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纵忘此地为圜土,身负死刑,奈旁观者讪笑何?(2)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14.方苞与王篛林,韩愈与区册的交往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答案〗10.BCF11.A12.B13.(1)即使您忘了这里是监狱,自己被判了死刑,但怎么对待旁观者的讥笑呢?(2)他到我的屋里,听我谈《诗》《书》仁义的道理,非常高兴,好像对仁义有志趣。14.①均为一方处于困境中的交往。(均为患难之交)②均为志同道合的交往。(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③均怀有真挚的情谊。〖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乍一听到,心中不禁感到忧伤,好像在夜间赶路时停在空旷无人的小路上,四面观望都没有自己的归宿。“余乍闻”是主谓短语,句子结构完整,故B处断开;“心忡惕”是“闻”后的反应,也是主谓短语,句子结构完整,故C处断开;“若暝行驻乎虚空之径”是通过比喻来具体描述内心的感受,“四望而无所归也”是“驻乎虚空之径”后进一步的举动和心理,两句中间断开,故F处断开;故应在BCF处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及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A.错误。台阶,/授官。句意:背着手走上台阶。/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官。B.正确。都是“征求意见”的意思。句意:向我询问经史方面的知识。/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C.正确。都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秋为期”。句意:篛林回家的时间定在秋天。/就把秋天作为婚期。D.正确。偏僻、荒僻;/尽,完。句意:阳山,是天下荒僻的地方。/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荒远偏僻的地方,也比喻走投无路陷人绝境。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B.“方苞劝说他不要离开”错误,由材一第二段“余乍闻,心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