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冒、留”这4个字。

②语言运用:.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③思维能力: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④审美创造:.读第1、2节,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

2.学习重点难点:1.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

事迹。

2.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

的方法。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雷锋的资料。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情境导入,指导写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指导书写。①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锋”左窄右

(1)课件出示雷锋的图片和相关宽,右下部“丰”的三横不要写错,第二横稍

文字介绍,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短,第三横略长。学生书空。

样》。②学生描一个字,写一个字。

(2)大家知道这首歌曲里唱的是③联系形近字"峰、蜂”,区别偏旁,比

谁吗?(雷锋)较识记。

(3)指导“锋”字的书写。④给‘锋'组词:刀锋、锋利。

2.介绍背景,导入课题。2.介绍背景,导入课题。

教师小结:雷锋叔叔是一个平凡而

(1)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了

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一生中做了无数解雷锋。

的好事,虽然年仅22岁就牺牲了,但

是,因为他走到哪里就把关爱带到哪

里,所以雷锋叔叔永远活在我们的心

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雷锋的

足迹。(板书课题——雷锋叔叔,你在

哪里)

(3)指名读课题。

活动意图:

从雷锋事迹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雷锋,并巧借课题,让学生掌握生字“锋二充

满情感的课题朗读又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环节二:初读诗歌,识记字词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初读诗歌,完成任务。1•用圆圈圈出本课的生字,再多读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几遍。

读一读: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注2•数一数:诗歌一共有多少节?

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给每一节标上序号。

2.检查反馈,识记字词。

3.交流识记方法:归类识记,“蒙、

(1)识记生字。

莹”都是草字头;区别形近字“莹”和

①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萤”;”迈、需、献”可以通过组词识

②指名认读。

记,如“迈开、需要、献出”。

③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4.指名学生领读。

④小结:“曾、蒙、泞、荆、莹”

5.学生练读。

是后鼻音,“曾”字要注意读平舌音。

6.指名读。

“瓣、献”是前鼻音,“顺”字要注意

7.说一说,诗歌一共有多少个小

读翘舌音。

节?

(2)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蒙蒙泥泞年迈晶莹冒着顺

着踏着寻觅需要献出荆棘

①自由读一读。②同桌互读。一人

读,一人听。听的一方指出对方的错误,

)44\*叫4il止TTT。

活瞬歌雄球的重点是落实本课T与求认读的生字。通过由字到词,再到短

语的聚件稔案:聚焦字词学习目标,落;笑重点。

环节三:抓住动作片想象画面弯弯的

%

小路教薪励^细雨晶莹的露珠&£生活动:

迈的"篝读春黯勺蠢棒感知。

1.抓住“长长的小溪",边读边想象,

例赠蓬阳嫉旭!与^

¥导读好第1句话。

善籍网程诗歌。思考:我们到哪里去

2.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寻找曾善在簇情足迹呢?

a.学生默读,圈画出“抱着”“冒着”。

(4)忸厚处*哥直多少个小节?

b.反馈交流。

2.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C.模拟动作“抱着”。

(1)学习第1节。

d.冒:出示古文字“”,古今对照,上

(课件出示诗歌第1节第1句

面部分表示头上戴着的帽子,下面的“目”

话)

表示人的脑袋。

a.读这句话时,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

3..联系上下文推测:结合“蒙蒙的细

b.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雨”“泥泞路上的脚窝”,想象“泥泞路”

②指导朗读第2句话。(课件出

的样子,体会当时艰苦的条件,雷锋行走

示诗歌第1节第2句话)

的艰难。

指导读好反复句“你在哪里”,

并读出疑问的语气。

4.小结:刚才,我们读诗句,抓住描写雷

(2)学习第2节。

锋叔叔动作的词语,想象他冒雨送迷路的

①大家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

孩子回家的画面,这就是“抓动作,想画

的足迹?请默读第2节,找一找描写

面”的学习方法

雷锋叔叔的动作的词语。

②读句子,想画面,猜测“泥泞”5.(1)学生体会问答的语气。

的意思。(2)指两名学生读,教师点评。

a.观察词语“泥泞”,思考:“泥(3)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

泞”是什么意思?(4)全班齐读。

③想象画面,感受雷锋的形象。

a.想象动作。雷锋叔叔在泥泞的

小路上还会做哪些动作?

b.说一说。读句子,想象画面,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升华情感,朗读诗歌第1、2节。

雷锋叔叔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在泥泞的小路上,即使雨水淋透了他

的衣服,即使泥巴裹住了他的双脚,

他也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

回了家。(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我

们朗读诗歌的第1、2小节,边读边

想象画面。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

问答的语气。

(2)指两名学生读,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根据诗歌的特点,分步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朗

读中形成画面,让雷锋的形象“立”起来。

1.作♦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里目而r书上口上U左那甲

1木冠10.由碑弓义弓义,1小仕哪至

2柘书+3+

授谟的同二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

2.解瞬赢标:小淡边抱加工居细雨,留下足处轰.

①牖副写遇各量洒脑泊脑神礴下泊商言最j

②语言运用:能猜测&耨、晶磐糕挪感者蹩媪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③思维能力:朗读诗歌,能读出问答的语气,感受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

不干%人।[、4.;寺■:主浙帘o_c斯木目标而台匕兼1折;甲支出左田白niVi;壬;耳中丽牌

出申美创恒.以际瞅弟J2T>旭㈣曲,日匕怅堀珠乂内甘,用日口WJT5讥山田箕

3.教学反思与改进

联檄。:

2.学习重点难点:.会写“弯、背、洒、温、暖”这5个字。

瀛诗筮第3〜5节,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改进措施: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雷锋的资料。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抓住“弯弯的小路”,边读边想象。

1.学习第3节,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指名读。

(1)抓住“弯弯的小路”,边读边想象。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

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顺着弯弯在哪里”

a.指名两位学生读。

的小路去寻找吧!读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

b.评价朗读。

现了一条怎样的小路?c.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4.读句子,想画面,猜测词语的

②指导朗读。教师范读意思。

猜测“年迈”的意思:通过联想

(2)指导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近义词的方法猜测“年迈”就是

你在哪里"。“年老”的意思。

①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句和第1节第2句有5.从“踏着路上的荆棘”可以看

出他走在布满荆棘的路上

什么不同。

6.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想象小路

②指导朗读。荆棘丛生、蜿蜒曲折的画面。

7.a.通过字形结构猜测:“晶”有

2.学习第4节,想象画面,讲述事迹。三个“日”字,可知“晶莹”的

物体是亮闪闪的。

(1)顺着弯弯的小路,我们还在哪里找

b.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

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默读诗歌第4小节,用

“晶莹的()”。

“抓动作,想画面”的方法学习第4小节。

①指导猜测“年迈”的意思:通过联想近8.①读诗句,扣动作。找一找

义词的方法猜测“年迈”就是“年老”的意思。描写雷锋叔叔背大娘时的动作的

②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怎样的I司语O

小路上呢?②交流动词“背着、踏着、

③指导猜测“荆棘”的意思。洒下”。

a.课件出示“荆棘”的图片。③抓动词,想画面。全班齐

b.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想象小路荆棘读第4节。边读边想象雷锋叔叔

丛生、蜿蜒曲折的画面。背着大娘的画面。

④指导猜测“晶莹”的意思。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

棘,雷锋叔叔小心翼翼地行走着。

(3)想象画面,讲述事迹。尽管他已经汗流决背,但他依然

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坚持着

叔叔小心翼翼地行走着。尽管他已经汗流洪

背,但他依然坚持着。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④根据课文内容,接着“顺着弯弯的小路,

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这句话说一

说雷锋叔叔的事迹。

⑤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2)指名读第3、4节。

(3)评价读,全班齐读。

活动意图:

继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句子,想象画面,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感受人物形象。

环节二:拓展延伸,仿编诗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学习第5节。1.自由读第5节,思考:他们还

(1)自由读第5节,思考:孩子们“沿去哪些地方寻找了呢?你是从哪

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顺着弯里看出来的?(四处寻觅)

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他们还去哪2.①给“寻觅”找近义词。

些地方寻找了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四②词语积累。明确“寻”和“觅”

处寻觅)互为近义词

(2)指导猜测“寻觅”的意思。3.学生练读,指名读。

思考: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4.齐读第5节。

(3)指导朗读。5.仿编诗歌

①教师范读。重点关注“啊”和两个“哪

里”。_________________讥:

③齐读第5节。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4)“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________着,________

现在哪里”是什么意思?________着,________

(5)仿编诗歌。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瞧,那,_____________

样的“雷锋”,请你模仿课文第2、4小节的形

,(3源荷:相辅流樱过程中,固化雷锋'1*__________________o

云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形象,

并顺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雷锋的精神,在质。

环节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本课会写字“弯、背、洒、1.认读并组词,如“弯曲、背包、洒水、

温暖”等。

温、暖”。

2.指导观察上下结构的“弯”和“背”。

2.指导书写“弯、背”。

3.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

(1)指导观察上下结构的“弯”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和“背”。

5.展示评议。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弯”

字三个点画的朝向,第二个点画和第

三个点画应该呈八字形相对,“弓”

字最后一笔竖折折钩要写得稍微大

一点儿,让整个字显得稳重。

(3)教师范写,提示要点:“背”

字下边的“目”字要注意撇在这里变

成竖。

(4)学生描一个字,写两个字。

(5)展示评议。

3.指导书写“洒、温、暖”。

(1)指导观察:这三个字都是

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①‘'洒"字,提醒学生注意与''酒"

区别开。

②“温”字,强调右边部分的“日”

要写得稍窄,下面的“皿”要写得宽

而扁。

③“暖”字右边是“爰”不是“爱”,

“爰”要写得稍大;长撇伸展,支撑

“日”的右下角;最后一笔捺要写得

舒展。

【设计意图】生字书写指导,先是依据结构特点分类指导,然后结合每个字

的特点,进行“点”上的强化,引起学生的注意,以有效避免学生写错字。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小必卜卜小溪边抱着孩子,冒着细雨,留下足迹表扯尽、、

熊舞’小路上背着大娘,踏着荆棘,洒下汗滴暮戢

"尔在哪里乘春风四处寻觅,哪里需要在哪里乐于助”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

3.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冒、留”这4个字。

②语言运用:.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③思维能力: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④审美创造:.读第1、2节,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

2.学习重点难点:1.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

事迹。

2.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

的方法。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雷锋的资料。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情境导入,指导写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指导书写。①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锋”左窄右

(1)课件出示雷锋的图片和相关宽,右下部“丰”的三横不要写错,第二横稍

文字介绍,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短,第三横略长。学生书空。

样》。②学生描一个字,写一个字。

(2)大家知道这首歌曲里唱的是③联系形近字“峰、蜂”,区别偏旁,比

谁吗?(雷锋)较识记。

(3)指导“锋”字的书写。④给‘锋'组词:刀锋、锋利。

2.介绍背景,导入课题。2.介绍背景,导入课题。

教师小结:雷锋叔叔是一个平凡而

(1)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了

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一生中做了无数解雷锋。

的好事,虽然年仅22岁就牺牲了,但

是,因为他走到哪里就把关爱带到哪

里,所以雷锋叔叔永远活在我们的心

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雷锋的

足迹。(板书课题——雷锋叔叔,你在

哪里)

(3)指名读课题。

活动意图:

从雷锋事迹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雷锋,并巧借课题,让学生掌握生字“锋二充

满情感的课题朗读又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环节二:初读诗歌,识记字词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初读诗歌,完成任务。1•用圆圈圈出本课的生字,再多读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几遍。

读一读: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注2•数一数:诗歌一共有多少节?

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给每一节标上序号。

2.检查反馈,识记字词。

3.交流识记方法:归类识记,“蒙、

(1)识记生字。

莹”都是草字头;区别形近字“莹”和

①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萤”;”迈、需、献”可以通过组词识

②指名认读。

记,如“迈开、需要、献出”。

③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4.指名学生领读。

④小结:“曾、蒙、泞、荆、莹”

5.学生练读。

是后鼻音,“曾”字要注意读平舌音。

6.指名读。

“瓣、献”是前鼻音,“顺”字要注意

7.说一说,诗歌一共有多少个小

读翘舌音。

节?

(2)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蒙蒙泥泞年迈晶莹冒着顺

着踏着寻觅需要献出荆棘

①自由读一读。②同桌互读。一人

读,一人听。听的一方指出对方的错误,

)44\*叫4il止TTT。

活瞬歌雄球的重点是落实本课T与求认读的生字。通过由字到词,再到短

语的聚件稔案:聚焦字词学习目标,落;笑重点。

环节三:抓住动作片想象画面弯弯的

%

小路教薪励^细雨晶莹的露珠&£生活动:

迈的"篝读春黯勺蠢棒感知。

1.抓住“长长的小溪",边读边想象,

例赠蓬阳嫉旭!与^

¥导读好第1句话。

善籍网程诗歌。思考:我们到哪里去

2.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寻找曾善在簇情足迹呢?

a.学生默读,圈画出“抱着”“冒着”。

(4)忸厚处*哥直多少个小节?

b.反馈交流。

2.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C.模拟动作“抱着”。

(1)学习第1节。

d.冒:出示古文字“”,古今对照,上

(课件出示诗歌第1节第1句

面部分表示头上戴着的帽子,下面的“目”

话)

表示人的脑袋。

a.读这句话时,你仿佛看到了什

么?

3..联系上下文推测:结合“蒙蒙的细

b.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雨”“泥泞路上的脚窝”,想象“泥泞路”

②指导朗读第2句话。(课件出

的样子,体会当时艰苦的条件,雷锋行走

示诗歌第1节第2句话)

的艰难。

指导读好反复句“你在哪里”,

并读出疑问的语气。

4.小结:刚才,我们读诗句,抓住描写雷

(2)学习第2节。

锋叔叔动作的词语,想象他冒雨送迷路的

①大家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

孩子回家的画面,这就是“抓动作,想画

的足迹?请默读第2节,找一找描写

面”的学习方法

雷锋叔叔的动作的词语。

②读句子,想画面,猜测“泥泞”5.(1)学生体会问答的语气。

的意思。(2)指两名学生读,教师点评。

a.观察词语“泥泞”,思考:“泥(3)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

泞”是什么意思?(4)全班齐读。

③想象画面,感受雷锋的形象。

a.想象动作。雷锋叔叔在泥泞的

小路上还会做哪些动作?

b.说一说。读句子,想象画面,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升华情感,朗读诗歌第1、2节。

雷锋叔叔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在泥泞的小路上,即使雨水淋透了他

的衣服,即使泥巴裹住了他的双脚,

他也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

回了家。(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我

们朗读诗歌的第1、2小节,边读边

想象画面。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

问答的语气。

(2)指两名学生读,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根据诗歌的特点,分步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朗

读中形成画面,让雷锋的形象“立”起来。

4.作业设计:

5.板书设计

小溪边抱着孩子肩着细雨,留下足迹

雷锋叔叔,奉献爱心

小路上背着大娘,踏着荆棘,洒下汗滴

你在哪里乐于助人

乘春风四处寻觅,哪里需要在哪里

6.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

4.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会写“弯、背、洒、温、暖”这5个字。

②语言运用:能猜测“年迈、晶莹、寻觅”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③思维能力:朗读诗歌,能读出问答的语气,感受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

④审美创造:读诗歌第3〜5节,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

的事迹。

2.学习重点难点:.会写“弯、背、洒、温、暖”这5个字。

.读诗歌第3〜5节,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雷锋的资料。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学习第3节,想象画面,指导朗抓住“弯弯的小路”,边读边想象。

学生练读,指名读。

读。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1)抓住“弯弯的小路”,边读边a.指名两位学生读。

b.评价朗读。

想象。C.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顺4.读句子,想画面,猜测词语的意思。

猜测“年迈”的意思:通过联想近义词

着弯弯的小路去寻找吧!读这句话,你的方法猜测“年迈”就是“年老”的意

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怎样的小路?思。

5.从“踏着路上的荆棘”可以看出他走

②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在布满荆棘的路上

(2)指导朗读“雷锋叔叔,你在6.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想象小路荆棘丛

生、蜿蜒曲折的画面。

哪里,你在哪里"。7.a.通过字形结构猜测:“晶”有三个

①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句和第1节第“日”字,可知“晶莹”的物体是亮闪

闪的。

2句有什么不同。

b.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晶莹

②指导朗读。

的()”。

2.学习第4节,想象画面,讲述事8.①读诗句,扣动作。找一找描写雷

迹。

锋叔叔背大娘时的动作的词语。

(1)顺着弯弯的小路,我们还在

②交流动词“背着、踏着、洒下”。

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默读诗

③抓动词,想画面。全班齐读第4

歌第4小节,用“抓动作,想画面”的

节。边读边想象雷锋叔叔背着大娘的画

方法学习第4小节。

面。

①指导猜测“年迈”的意思:通过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雷

联想近义词的方法猜测“年迈”就是“年锋叔叔小心翼翼地行走着。尽管他已经

汗流狭背,但他依然坚持着

老”的意思。

②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

怎样的小路上呢?

③指导猜测“荆棘”的意思。

a.课件出示“荆棘”的图片。

b.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想象小

路荆棘丛生、蜿蜒曲折的画面。

④指导猜测“晶莹”的意思。

(3)想象画面,讲述事迹。

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

棘,雷锋叔叔小心翼翼地行走着。尽管

他已经汗流狭背,但他依然坚持着。这

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④根据课文内容,接着“顺着弯弯

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

叔……”这句话说一说雷锋叔叔的事

迹。

⑤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2)指名读第3、4节。

(3)评价读,全班齐读。

活动意图:-----------------------------------------------------------

继续胎嫖学生逋揖:韵艘啕好过憩象画圃化嘉输重甫鞫语的羞恿他感嗖黄物形象

并顺势引导学并联系件活实际感悟雷锋的精神品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学习第5节。1.自由读第5节,思考:他们还去哪些

(1)自由读第5节,思考:孩子地方寻找了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四处寻觅)

迹”,“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2.①给“寻觅”找近义词。

足迹”,他们还去哪些地方寻找了呢?②词语积累。明确“寻”和“觅”互为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四处寻觅)近义词

(2)指导猜测“寻觅”的意思。3.学生练读,指名读。

思考: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4.齐读第5节。

(3)指导朗读。5.仿编诗歌

①教师范读。重点关注“啊”和两

个“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讥:

③齐读第5节。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4)“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_________着,_________

叔就出现在哪里”是什么意思?_________着,_________

(5)仿编诗歌。在我们身边还有瞧,那,______________

很多这样的“雷锋”,请你模仿课文第2、

就是他0

4小节的形式写一写。

(3)配乐,全班朗诵诗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本课会写字“弯、背、洒、1.认读并组词,如“弯曲、背包、洒水、

温暖”等。

温、暖”。

2.指导观察上下结构的“弯”和“背”。

2.指导书写“弯、背”。

3.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

(1)指导观察上下结构的“弯”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和“背”。

5.展示评议。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弯”

字三个点画的朝向,第二个点画和第

三个点画应该呈八字形相对,“弓”

字最后一笔竖折折钩要写得稍微大

一点儿,让整个字显得稳重。

(3)教师范写,提示要点:“背”

字下边的“目”字要注意撇在这里变

成竖。

(4)学生描一个字,写两个字。

(5)展示评议。

3.指导书写“洒、温、暖”。

(1)指导观察:这三个字都是

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①“洒”字,提醒学生注意与“酒”

区别开。

②“温”字,强调右边部分的“日”

要写得稍窄,下面的“皿”要写得宽

而扁。

③“暖”字右边是“爰”不是“爱”,

“爰”要写得稍大;长撇伸展,支撑

“日”的右下角;最后一笔捺要写得

舒展。

【设计意图】生字书写指导,先是依据结构特点分类指导,然后结合每个字

的特点,进行“点”上的强化,引起学生的注意,以有效避免学生写错字。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中必卜卜小溪边抱着孩子,冒着细雨,留下足迹妻拄芯、、

懿’小路上背着大娘,踏着荆棘,洒下汗滴工着「

IJ仕叫主乘春风四处寻觅哪里需要在哪里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

5.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冒、留”这4个字。

②语言运用:.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③思维能力: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④审美创造:.读第1、2节,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

2.学习重点难点:1.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

事迹。

2.能采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

的方法。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雷锋的资料。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情境导入,指导写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指导书写。①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锋”左窄右

(1)课件出示雷锋的图片和相关宽,右下部“丰”的三横不要写错,第二横稍

文字介绍,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短,第三横略长。学生书空。

样》。②学生描一个字,写一个字。

(2)大家知道这首歌曲里唱的是③联系形近字“峰、蜂”,区别偏旁,比

谁吗?(雷锋)较识记。

(3)指导“锋”字的书写。④给‘锋'组词:刀锋、锋利。

2.介绍背景,导入课题。2.介绍背景,导入课题。

教师小结:雷锋叔叔是一个平凡而

(1)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了

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一生中做了无数解雷锋。

的好事,虽然年仅22岁就牺牲了,但

是,因为他走到哪里就把关爱带到哪

里,所以雷锋叔叔永远活在我们的心

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雷锋的

足迹。(板书课题——雷锋叔叔,你在

哪里)

(3)指名读课题。

活动意图:

从雷锋事迹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雷锋,并巧借课题,让学生掌握生字“锋二充

满情感的课题朗读又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环节二:初读诗歌,识记字词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初读诗歌,完成任务。1•用圆圈圈出本课的生字,再多读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几遍。

读一读: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注2•数一数:诗歌一共有多少节?

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给每一节标上序号。

2.检查反馈,识记字词。

3.交流识记方法:归类识记,“蒙、

(1)识记生字。

莹”都是草字头;区别形近字“莹”和

①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萤”;”迈、需、献”可以通过组词识

②指名认读。

记,如“迈开、需要、献出”。

③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4.指名学生领读。

④小结:“曾、蒙、泞、荆、莹”

5.学生练读。

是后鼻音,“曾”字要注意读平舌音。

6.指名读。

“瓣、献”是前鼻音,“顺”字要注意

7.说一说,诗歌一共有多少个小

读翘舌音。

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