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高二上学期_第1页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高二上学期_第2页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高二上学期_第3页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高二上学期_第4页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高二上学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1.结合案例理解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生产、稳定等);3.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通过对比,说明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正确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观。【学习重难点】重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难点: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知识导航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①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②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生产功能稳定功能内容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举例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海—气相互作用的削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意义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协调人地关系,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的差异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变化性统一性内容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自然环境的演化,是要素间物质迁移的结果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意义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2)响应特点①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知识拓展1.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1)环境特征的一致性自然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整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第二步,概括出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以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为例:(2)要素的内在关联性自然环境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3)发生发展的统一性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分析角度解题方法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升,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达标检测祁连山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新荒漠的交会处,属高山深谷地貌,海拔在2000~4000m,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气候综合的特点,气温区域变化剧烈,雨量分配不均。祁连山东段哈溪林区的降水特征典型,下图示意哈溪林区1985-2007年不同垂直带年降水量变化(线性体现变化趋势)。1.1985-2007年,哈溪林区()A.森林带年降水量持续下降 B.森林带年降水量变化小于草原带C.荒漠带年降水量变化最大 D.草原带年降水量均高于荒漠带2.仅从自然环境变化角度推测,哈溪林区()A.森林带面积扩大B.荒漠带面积扩大 C.森林带下限下移 D.植被覆盖率上升土壤是全球陆地系统中最大的碳库载体,其排放CO2的过程被称为土壤呼吸。土壤排放的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与土壤温度密切相关。受人类活动干扰,我国东北某山地植被群落发生了逆向演替(植物群落进行与演替系列顺序相反的逆向变化):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灌木林—草本。下图为该地不同演替阶段8月份土壤CO2排放量时间变化图(图中不同阶段的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类型等要素差别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排放的CO2多于草本阶段,主要是因为红松阔叶林阶段()A.光合作用强 B.生物种类多 C.凋落物多 D.土壤温度高4.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CO2排放量峰值明显滞后于草本阶段,是因为红松阔叶林阶段()A.林冠茂密 B.根系发达 C.土壤干燥 D.植株高大湖泊的碳埋藏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之一,包括来自生命体的有机碳和来自无机物质中的无机碳。由于自然地理背景不同,我国不同区域潮泊碳埋藏速率和有机碳与无机碳埋藏比例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