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沪教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沪教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沪教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沪教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沪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1-2章(沪教版2024)。5.难度系数:0.65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酒精挥发 C.镁条燃烧 D.矿石粉碎2.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液体 B.有特殊气味C.易挥发 D.能燃烧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碱式碳酸铜 B.澄清石灰水C.稀有气体 D.海水4.取用试剂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B.打开试剂瓶,瓶塞正放在桌面C.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再用D.取用液体时若无量的说明,应取1~2毫升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黑烟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6.下列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系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试剂 B.加热试剂C.收集氧气 D.氧气验满7.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其中不正确的是()A.沸点:液氧﹥液氮 B.密度:氧气﹥空气C.在水中溶解能力:氮气>氧气 D.化学活泼性:氧气>氮气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C.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9.下列化学反应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是()A. B.C. D.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试剂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B.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C.向试管中加反应物时,一般先加液体,后加固体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为避免浪费,应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内后点燃酒精灯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1~13题: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一般情况下,我们呼吸使用空气就可以了。正常的人呼吸用纯氧对身体有害。吸入100%的氧气,只需几天就会发生肺氧气中毒。一般医院中的氧气含量只是大于40%。目前,我国太空空间站内的氧气主要是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得,然后将氧气与储备的氮气以一定体积比混合成“人造空气”(约21%的氧气,78%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保证舱内大气的总压与氧气分压相对稳定。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利用这种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1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12.“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B.可用红磷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C.“人造空气”中若只含有氧气,将更有益于呼吸D.我国太空空间站内的氧气主要是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得,该方法是物理方法13.下列关于“富氧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富氧空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B.“富氧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可能为1:5C.“富氧空气”中的各种气体仍然保持其原有的化学性质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膜分离制“富氧空气”是化学变化1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氮气常温下无色无味,可用作保护气 B.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杀菌消毒C.氢气难溶于水,可用作燃料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光,可制成电光源15.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甲图装置的气密性,并用传感器测量锥形瓶内压强的变化,图像记录如乙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20s时,瓶内压强减少B.20s后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C.由0~20s的图像可知,该同学的操作是向外拉注射器活塞D.由20~80s的图像可知,该同学移动注射器活塞后,立刻松手16.学习化学要结合学科本质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与转化: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但反应物及生成物应含有同种元素B.变化与守恒:葡萄糖、面粉灼烧后都有黑色物质,说明他们是相同物质C.探究与创新: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可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D.分析与推理: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7.关于化学上的归类不正确的是()选项归类物质A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败B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C黑色固体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D受热易分解的物质碳酸氢铵、铜绿、高锰酸钾A.A B.B C.C D.D18.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B.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C.纳米铁粉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D.对比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可知物质的种类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19.N2是重要的资源,其生产与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产生N2是物理变化B.反应①进行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反应②中涉及到的气体都是无色、无气味的D.反应③说明氮气有时也能助燃20.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KMnO4)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混合加热室中发生物理变化B.氧化室中一定有O2参与反应C.电解室中K2MnO4发生分解反应D.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OH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6题,共60分。21.(8分)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根据所列物质的颜色,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A.淡蓝色B.绿色C.黑色D.白色E.黄色F.紫黑色①高锰酸钾固体_______;②碱式碳酸铜_______;③五氧化二磷_______;④二氧化锰_______;(2)从A.氮气;B.氧气;C.金刚石;D.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合的物质用序号填空。①能用于运载火箭助燃剂的是_______。②能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③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④能用于做灯泡里填充气的是_______。22.(7分)月壤是月球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南京大学姚颍方教授的科研团队发现,“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中含催化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他们以其为催化剂,借助地外人工光合成技术,将水和CO2转化为氢气、氧气、甲烷、甲醇,还能实现水、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将来也许在月球上可以就地取材制备燃料,为宇航员提供生命支持,可大大降低航天器的载荷和成本。下面是人们利用月壤实现月球生存的一种设想:(1)环节①分离水后的气体主要含有CO2、N2和_______等(填名称)。(2)环节③图利用月球夜间低温(约-1738℃),将二氧化碳从人类呼吸的空气中凝结分离。为检验分离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二氧化碳,可将气体样品通入_______(填试剂名称)。(3)环节④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水,该反应的符号式表达式为_______。(4)该设想有利于实现月球基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填元素名称)的循环利用。23.(7分)兴趣小组取京杭大运河水样进行净化实验。(1)设计:运河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色素、异味、矿物质、微生物等。①可以通过_______(填操作名称)去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②下图为活性炭吸附后的微观图示,活性炭具有_______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分子。(2)净化:将饮用水瓶和纱布、活性炭等组合成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的净化。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_______(选填“A”或“B”)。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_______(选填“适宜”或“不宜”)直接饮用。(3)总结:①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将序号排序)_______。a.分析混合物成分b.找到分离方法c.寻找成分性质差异②自制净水器净水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写一条)_______。24.(13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或收集装置图,请问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用该原理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装置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要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3)装置C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4)为研究铁丝在不同浓度氧气中燃烧现象,现欲“收集3/4集气瓶的氧气”,请回答:①下列装置和操作最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A.收集前集气瓶装3/4的水B.收集前集气瓶中注满水,收集到集气瓶内剩3/4的水C.收集前集气瓶装3/4的水D.收集前集气瓶中注满水,收集到集气瓶内剩3/4的水②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1%。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_______%。(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与氯化铵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_;若选用G装置收集,气体应该从_______(填“m”或“n”)通入,还需要装置G后接装置H,H装置中倒置漏斗作用是_______。25.(12分)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主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催化剂(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_______和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任务二】探究催化剂(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CuO)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验证,请填写下表:步骤①现象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步骤⑦结果实验结论无明显现象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g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步骤_______和步骤_______的现象对比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4)步骤②中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5)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分别取10m5%过氧化氢溶液、1g二氧化锰、1g氧化铜,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完全接触,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6)对比分析图2中的_______(填字母)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7)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26.(13分)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进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Ⅰ.氧气是参与“氧循环”的重要物质。(1)图3为空气成分示意图,物质A为_______。(2)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用图1装置测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答一点)(3)利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结合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请结合实验原理,解释引起DE段气体压强变化的操作是:_______。Ⅱ.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进行图4所示实验时发现,产物中有少许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④氨气易挥发,溶于水,使无色酚酞变红。【作出猜想】黄色固体可能为氮化镁【实验过程】进行图5所示实验: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烧杯A和B。【实验结论】(4)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据此可推断燃烧产物中含氮化镁。【反思交流】(5)进行图4所示实验时,在确保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该同学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拓展延伸1】已知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为40℃。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按图6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6)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待白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原因是_______。(7)若瓶内白磷和细沙的体积忽略不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8.0mL时停止流下,根据该实验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拓展延伸2】“温控保鲜”和“气调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达到抑制储藏物细胞呼吸的目的。如图7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8)冰箱中常用的是“气调保鲜”,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_____(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9)富氧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A.1:3 B.1:4 C.1:5 D.1:6参考答案1.C【解析】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过程中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镁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A、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无色液体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有特殊气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3.A【解析】A、碱式碳酸铜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氩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海水中含有水和多种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A。4.B【解析】A、倾倒液体试剂时,为了防止残留的试剂流到标签上腐蚀标签,试剂瓶的标签要向着手心,故A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取用试剂时,打开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以防止污染试剂,故B选项做法错误,符合题意;C、取用固体试剂,粉末状固体试剂一般用药匙或纸槽,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再用,防止试剂污染,故C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取用液体时若无量的说明,应取1-2毫升,故D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解析】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错误;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错误。故选A。6.C【解析】A、取用粉末状试剂时,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试剂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选项错误;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故选项错误;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故选项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选项错误。故选C。7.C【解析】A、分离液态空气时,氮气先蒸发出来,说明沸点:液氧>液氮,正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密度:氧气﹥空气,正确;C、氮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故溶解能力:氧气>氮气,不正确;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化学活泼性:氧气>氮气,正确。故选C。8.D【解析】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利用的是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能溶于水,而不是极易溶于水,故B错误;C、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没有可燃性,故C错误;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故选D。9.B【解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化学表达式。A、氢气与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符合“多变一”特征,是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正确;C、三氧化硫和水生成硫酸,符合“多变一”特征,是化合反应,没有氧气参加反应,不是氧化反应,错误;D、石蜡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故选B。10.A【解析】A、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试剂时,先调节天平平衡,放好砝码,然后放试剂,符合题意;B、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挤压胶头,将胶头中的空气排空,然后伸入液体中吸取液体,不符合题意;C、向试管中加反应物时,一般先加固体,后加液体,不符合题意;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内收集氧气,因为一开始排出的是空气,不符合题意。故选A。11.A12.B13.C【解析】1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选A。12.A、“人造空气”中含有约21%的氧气,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可以继续燃烧,不会立即熄灭,故A说法错误;B、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人造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可以利用红磷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B说法正确;C、根据“正常的人呼吸用纯氧对身体有害。吸入100%的氧气,只需几天就会发生肺氧气中毒”,“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并不有益于人的呼吸,会造成氧中毒,故C说法错误;D、我国太空空间站内的氧气主要是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得,该方法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故选B。13.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所以“富氧空气”不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故A说法错误;B、“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大于1:4,故B说法错误;C、混合物中各种成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因此富氧空气中的各种气体仍然保持其原有的化学性质,故C说法正确;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和膜分离制“富氧空气”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D说法错误。故选C。14.D【解析】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A错误;B、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选项B错误;C、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选项C错误;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故选项D正确;故选D。15.D【解析】A、由图乙可知,0~20s时,瓶内压强减少,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20s后压强不再改变说明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0~20s的图像可知,该同学的操作是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装置中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减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20~80s的图像可知,锥形瓶内压强没有改变,说明该同学拉注射器活塞后,一直没有松手,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6.A【解析】A、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反应物及生成物应含有同种元素,故说法正确;B、葡萄糖、面粉灼烧后都有黑色物质,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葡萄糖和面粉中应含有相同元素,但不能说明他们是相同物质,故说法不正确;C、要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需要使用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一致,故说法不正确;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有些物理变化也伴随发光放热现象,如灯泡发光放热,故说法不正确。故选A。17.B【解析】A、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败等均为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反应比较缓慢,且不易被察觉,均属于缓慢氧化,该选项归类正确;B、试管、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但烧杯底面积比较大,不能直接加热,需垫陶土网进行加热,该选项归类不正确;C、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均为黑色固体,该选项归类正确;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和二氧化碳,铜绿受热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三者均受热易分解,该选项归纳正确。故选B。18.D【解析】A、纳米铁粉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产生的高温固体溅落炸裂锥形瓶,所以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此选项正确;B、纳米铁粉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内压强变大,随着氧气的消耗,锥形瓶内压强逐渐变小,所以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此选项正确;C、纳米铁粉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此选项正确;D、对比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可知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此选项错误。故选D。19.C【解析】A、图中液态空气蒸发生成氮气,是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说法正确;B、反应①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进行的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说法正确;C、反应②中涉及到的气体氢气无色无味,但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说法错误;D、反应③镁与氮气点燃生成氮化镁,说明氮气有时也能助燃,说法正确。故选C。20.C【解析】A、由流程图可知:混合加热室中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由固体变为熔融物,状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正确;B、由流程图可知:氧化室中发生反应后,空气成分减少了氧气,所以氧化室中一定有O2参与反应,说法正确;C、由流程图可知:电解室发生反应后,生成高锰酸钾、氢氧化钾和氢气,反应后含有钾、氢、锰、氧元素,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也应该含有钾、氢、锰、氧元素,锰酸钾中只含有钾、锰、氧元素,可确定反应物还有其他物质含有氢元素,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物不是一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电解室中K2MnO4发生的不是分解反应,说法不正确;D、由流程图可知:该过程中原料中有氢氧化钾,电解室中又生成氢氧化钾,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钾,说法正确。故选C。21.(1)①F②B③D④C(2)①B②C③D④A【解析】(1)①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固体;③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④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2)①氧气能支持燃烧,能用于运载火箭助燃剂;②金刚石硬度大,能用于切割玻璃;③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④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能做灯泡里填充气。22.(1)氧气(2)澄清石灰水(3)CO2+H2CH4+H2O(4)氢氧碳【解析】(1)由流程图可知,环节①分离水后的气体含有CO2、N2和氧气;(2)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为检验分离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二氧化碳,可将气体样品通入澄清石灰水;(3)环节④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CO2+H2CH4+H2O;(4)图示整个转化过程中是将水、二氧化碳和氧气循环转化再利用,实现了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利用。23.(1)①过滤②疏松多孔(2)A不宜(3)①acb②过滤技术、‌材料的质量和耐用性等(合理即可)【解析】(1)①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过滤去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②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分子;(2)按由上到下的顺序排列应该是:用小砾石除去较大的颗粒,再用石英砂除去较小的颗粒,再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最后是蓬松棉,起支撑作用,故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A;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细菌和微生物,不适宜直接饮用;(3)①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然后利用各成分性质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故正确顺序为acb;②自制净水器净水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过滤技术、‌材料的质量和耐用性以及环保无毒等(合理即可)。24.(1)集气瓶(2)A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可以控制反应速率(4)①A②80.25(5)An防倒吸 【解析】(1)仪器a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即选择A,要收集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选择装置F,则用该原理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装置可选用AF;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皆,该装置需要做出的改进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装置C可以通过控制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则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4)收集前集气瓶装3/4的水,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气体,将导管伸在集气瓶口,通过氧气将水排出,这样能达到目的。故选: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为,故填:(5)用加热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与氯化铵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固体加热型,则发生装置可以选用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若选用G装置收集,气体应该从n通入,还需要装置G后接装置H,H装置中倒置漏斗作用是防倒吸。25.(1)质量化学性质(2)复燃0.2(3)①③(4)或(5)验证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6)bd/ac(7)催化剂只能够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气体的多少,最终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量相等,因此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或由于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这两个反应过氧化氢的浓度和体积相同,生成的气体质量相同,故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2)根据实验结论: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步骤①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口,观察到无明显现象;步骤②中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0.2g氧化铜;步骤③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步骤⑥称量氧化铜的质量还是0.2g;(3)步骤①③的现象对比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4)步骤②中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