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方案_第1页
建筑设计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方案_第2页
建筑设计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方案_第3页
建筑设计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方案_第4页
建筑设计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设计行业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方案TOC\o"1-2"\h\u16344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223646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212471.1.1定义 24331.1.2意义 362221.2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374331.2.1国际发展历程 3253601.2.2国内发展历程 3190781.3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312741.3.1生态优先原则 3273391.3.2节能减排原则 47031.3.3资源循环利用原则 49891.3.4人本关怀原则 4302151.3.5创新与发展原则 43500第二章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 4205442.1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 4123302.2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433062.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526336第三章绿色建筑场地规划 559613.1场地选址与规划 5241583.2场地生态保护与恢复 616993.3场地绿化与景观设计 616890第四章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7116364.1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794014.2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 769754.3照明与电气系统设计 718012第五章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 8281335.1太阳能利用技术 8158395.1.1太阳能热水系统 8303705.1.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874105.1.3太阳能通风系统 861885.2风能利用技术 8317915.2.1风力发电 8119075.2.2风力通风 977125.3地热能利用技术 957405.3.1地热供暖 918725.3.2地热空调 9229685.3.3地热发电 97160第六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9283496.1室内空气质量保障 961566.2室内光照与舒适度设计 10114446.3室内噪声控制 107345第七章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 10255527.1雨水收集与利用 1098267.1.1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11162067.1.2雨水利用方式 1164847.2中水回用技术 1122587.2.1中水处理技术 11158307.2.2中水利用方式 11245167.3水资源节约与管理 1253057.3.1水资源节约措施 12196027.3.2水资源管理 1227660第八章绿色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1258878.1建筑废弃物分类与处理 1278588.1.1建筑废弃物分类 12163578.1.2建筑废弃物处理 12321498.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3169208.2.1资源化利用途径 1360228.2.2资源化利用策略 1369868.3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设计 13320098.3.1设计原则 13258848.3.2设计方法 1318337第九章绿色建筑项目管理与评价 14183789.1绿色建筑项目管理流程 14103269.1.1项目启动 1469249.1.2项目策划 1480739.1.3设计与施工 14284509.1.4项目验收与交付 14205679.2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4182169.2.1评价体系构成 15133329.2.2评价方法 15223089.3绿色建筑项目实施与监管 15221859.3.1实施策略 15275019.3.2监管措施 1519161第十章绿色建筑发展趋势与展望 15316310.1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51580210.2绿色建筑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161852510.3绿色建筑产业的未来展望 16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1.1.1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拆除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人类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建筑形式。1.1.2意义绿色建筑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节能减排:绿色建筑通过采用高效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作用。(2)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建筑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建筑提倡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4)保障人类健康舒适:绿色建筑关注室内环境质量,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1.2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1.2.1国际发展历程绿色建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国际绿色建筑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1)20世纪6070年代: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提出绿色建筑理念。(2)20世纪8090年代:绿色建筑技术逐渐成熟,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逐步建立。(3)21世纪初至今: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各国纷纷制定绿色建筑政策。1.2.2国内发展历程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以下阶段:(1)1990年代: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开展绿色建筑研究。(2)20002010年:绿色建筑政策逐步出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立。(3)2010年至今:绿色建筑在各地得到广泛推广,政策体系不断完善。1.3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1.3.1生态优先原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保护自然景观,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1.3.2节能减排原则采用高效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目标。1.3.3资源循环利用原则提倡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资源消耗。1.3.4人本关怀原则关注室内环境质量,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保障人类身心健康。1.3.5创新与发展原则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不断摸索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第二章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2.1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力求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此理念指导下,建筑师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选址与规划:在项目选址阶段,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地块进行建设。同时合理规划建筑布局,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2)生态景观设计:在建筑景观设计中,注重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本土植物,提高生物多样性,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同时利用地形地貌,打造自然景观,提高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度。(3)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选材方面,优先选用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如天然材料、再生材料等,减少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2.2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力求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下为节能环保设计理念的几个关键点:(1)被动式设计:通过合理布局、优化建筑形态、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等手段,降低建筑对空调、照明等设备的依赖,实现节能目标。(2)绿色建筑技术:运用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建筑能效,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3)智能化控制系统: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建筑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调控,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降低能源浪费。2.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下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设计理念的几个方面:(1)人文关怀:在建筑设计中,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创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品质。(2)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实现可持续发展。(3)生态环境修复: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应以生态优先、节能环保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全面提高建筑品质,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第三章绿色建筑场地规划3.1场地选址与规划场地选址是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的关键环节。在选择场地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政策。选址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城市规划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占用基本农田、生态敏感区等。(2)交通便利。场地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区域,以便于居民出行和物流配送,降低能源消耗。(3)环境适宜。选择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的场地,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居住舒适度。(4)资源利用。充分利用场地内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资源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场地规划方面,应关注以下方面:(1)布局合理。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充分考虑建筑间距、朝向、通风、采光等因素,提高居住环境质量。(2)功能分区。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域,提高空间利用效率。(3)交通组织。优化交通流线,提高交通便捷性,减少交通能耗。3.2场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场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是绿色建筑场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措施应予以关注:(1)生态保护。在选址和规划阶段,对场地内的生态环境进行详细调查,保护场地内的自然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生态资源。(2)生态恢复。对于受损的场地,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如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体治理等,提高场地生态环境质量。(3)生态景观。利用场地内的自然景观,打造具有生态特色的景观系统,提高场地生态价值。(4)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绿色基础设施,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提高场地生态环境效益。3.3场地绿化与景观设计场地绿化与景观设计是绿色建筑场地规划的核心内容。以下措施应予以重视:(1)绿化配置。根据场地特点和生态环境需求,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和数量,提高绿化覆盖率。(2)景观布局。结合地形地貌、建筑布局等因素,打造具有特色的景观空间,提高场地美学价值。(3)生态功能。注重景观设计的生态功能,如雨水收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空气净化等。(4)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场地文化内涵,融入景观设计,提升场地人文价值。(5)可持续发展。注重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等,降低景观能耗。通过以上措施,实现绿色建筑场地规划的目标,为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环保、可持续的生活环境。第四章绿色建筑节能设计4.1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化建筑形态,降低建筑体形系数,减少建筑外表面积,以降低传热损失。(2)选用高功能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例如,采用空心砖、多孔砖、混凝土保温板等材料,以降低建筑物的热传导系数。(3)合理设计建筑外窗,选用节能型玻璃和窗框材料,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功能。同时考虑窗墙比和窗户朝向,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能耗。(4)采用绿色屋顶和绿色墙体,提高建筑物的遮阳和隔热效果,降低空调能耗。4.2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优化供暖系统设计,选用高效节能的供暖设备,如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以提高供暖效率。(2)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低空调能耗。例如,设置可开启的外窗、天窗等,以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3)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如多联机、水源热泵等,提高空调系统运行效率。(4)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自动调节,降低能耗。4.3照明与电气系统设计照明与电气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紧凑型荧光灯等,降低照明能耗。(2)合理设计照明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能耗。例如,设置遮阳设施、反光板等,提高室内自然光照度。(3)优化电气系统设计,提高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例如,选用节能型变压器、电缆等。(4)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照明与电气设备的自动调节,降低能耗。(5)加强电气系统的监测与维护,保证系统运行稳定,降低故障率。第五章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5.1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通风系统。5.1.1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加热冷水,以满足建筑生活热水的需求。该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管道和控制系统等部分。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太阳辐射情况、热水需求量等因素,合理选择集热器类型和面积。5.1.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电力。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用电需求、屋顶面积和太阳辐射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光伏电池板类型和容量。还需考虑系统的并网方式、逆变器选型及配电设计等因素。5.1.3太阳能通风系统太阳能通风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能,驱动通风设备,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该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通风设备、控制系统等部分。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室内空气质量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集热器类型和通风设备。5.2风能利用技术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绿色建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风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和风力通风。5.2.1风力发电风力发电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可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风能资源、用电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风力发电设备。还需考虑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方式、配电设计等因素。5.2.2风力通风风力通风利用风力驱动通风设备,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室内空气质量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风力通风设备。同时还需考虑建筑朝向、窗户布局等因素,以提高风力通风效果。5.3地热能利用技术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地热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地热供暖、地热空调和地热发电。5.3.1地热供暖地热供暖利用地下热水或土壤中的热能,通过地热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供暖系统。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地热资源、供暖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地热供暖设备。同时还需考虑地热换热器埋深、管道保温等因素。5.3.2地热空调地热空调利用地下土壤或地下水的热能,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实现制冷和供暖。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地热资源、空调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地源热泵设备。同时还需考虑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管道布局等因素。5.3.3地热发电地热发电利用地下热能驱动发电设备,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可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地热资源、用电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地热发电设备。还需考虑地热发电系统的并网方式、配电设计等因素。第六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6.1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室内空气质量是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的健康与舒适。为实现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以下措施应予以采纳:(1)选用绿色建材:在室内装修过程中,应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绿色建材,如环保涂料、无毒板材等,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排放。(2)合理设计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通风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因素,设计合理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系统,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3)室内空气污染物监测与治理:定期对室内空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对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理。如采用空气净化器、绿色植物等手段,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6.2室内光照与舒适度设计室内光照与舒适度设计是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措施:(1)充分利用自然光: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提高自然光的利用率。如设置大面积窗户、采用反射式照明等,以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2)合理布局室内空间:根据房间功能和使用需求,合理布局室内空间,保证室内光照均匀,避免局部过亮或过暗。(3)选用高效节能照明设备:选用高显色指数、低能耗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以提高室内照明效果,降低能源消耗。(4)室内色彩搭配:合理搭配室内色彩,以营造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色彩搭配应遵循以下原则:主色调突出、辅助色彩搭配和谐、点缀色彩点缀恰到好处。6.3室内噪声控制室内噪声控制是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任务,以下措施应予以实施:(1)建筑隔声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隔声效果,选用隔声功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和构造。如选用双层隔音玻璃、隔音窗帘等。(2)室内声环境优化:通过室内装修设计,改善室内声环境。如采用吸声材料、反射面处理等,降低室内噪声。(3)合理布局室内空间:合理规划室内空间,避免噪声源过于集中。如将噪声源与休息区域分开,以降低室内噪声。(4)噪声控制设施:在室内环境中设置噪声控制设施,如隔音屏、隔音门等,以减少室内噪声对居住者的影响。通过以上措施,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将更加注重室内空气质量、光照与舒适度以及噪声控制,为居住者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宜居的室内环境。第七章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7.1雨水收集与利用7.1.1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雨水收集系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要素:(1)收集范围:根据建筑物的屋面面积、地形条件等因素确定收集范围。(2)收集设施:包括雨水收集池、过滤设施、输送管道等,保证雨水的清洁和安全。(3)储存设施:采用合适的储存设施,如蓄水池、水箱等,以满足建筑物的用水需求。7.1.2雨水利用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以下方面:(1)绿化用水:用于建筑周边绿化、景观用水等。(2)道路清洗:用于道路、广场等场所的清洗。(3)冲厕用水:经处理后可用于建筑物内部冲厕。(4)生活用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可满足建筑物内部生活用水需求。7.2中水回用技术7.2.1中水处理技术中水回用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在设计时应根据水质、水量、用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1)物理处理:包括沉淀、过滤、离心等,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胶体等。(2)化学处理:包括氧化、还原、吸附等,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等。(3)生物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氮、磷等。7.2.2中水利用方式经过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于以下方面:(1)绿化用水:用于建筑周边绿化、景观用水等。(2)道路清洗:用于道路、广场等场所的清洗。(3)冲厕用水:经处理后可用于建筑物内部冲厕。(4)工业用水:用于建筑内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用水。7.3水资源节约与管理7.3.1水资源节约措施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采取以下水资源节约措施:(1)选用节水型器具:如节水型水龙头、淋浴头等。(2)优化给排水系统:合理设计给排水系统,降低水资源浪费。(3)雨水收集与利用:提高雨水利用率,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4)中水回用:充分利用中水,降低新鲜水消耗。7.3.2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制定水资源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责任,规范用水行为。(2)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用水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3)开展水资源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节约的认识和重视。(4)加强水资源技术研发:推动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第八章绿色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8.1建筑废弃物分类与处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建筑废弃物分类与处理是绿色建筑设计与规划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建筑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砖、废混凝土、废钢筋、废木材等。8.1.1建筑废弃物分类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工作,有利于后续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按照来源,建筑废弃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施工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模板、废钢筋、废木材、废砂浆等。(2)拆除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砖、废混凝土、废石材、废玻璃等。(3)装修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瓷砖、废涂料、废壁纸等。8.1.2建筑废弃物处理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填埋:将废弃物运输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容易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破碎:将废弃物进行破碎处理,便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3)筛分:对废弃物进行筛分,分离出可回收利用的部分。(4)焚烧:将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减少体积,但可能产生有害气体。8.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8.2.1资源化利用途径(1)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将废弃混凝土、砖块等破碎后,制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2)废木材资源化:将废木材进行破碎、干燥等处理,制成生物质颗粒、木塑复合材料等。(3)废金属回收:对废弃钢筋、废铝等进行回收利用。(4)废塑料回收:对废弃塑料进行回收,制成塑料制品。8.2.2资源化利用策略(1)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建立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回收利用率。(3)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建筑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识。8.3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设计建筑废弃物减量化设计是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途径。8.3.1设计原则(1)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2)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废弃物产生。(3)注重建筑物的可拆卸性,便于后期维修和改造。8.3.2设计方法(1)模块化设计:将建筑物分解为若干模块,便于后期维修和更换。(2)可拆卸连接设计:采用可拆卸连接件,提高建筑物的可拆卸性。(3)节约型设计:优化建筑结构,降低建筑材料用量。通过以上措施,有助于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设计,为绿色建筑发展奠定基础。第九章绿色建筑项目管理与评价9.1绿色建筑项目管理流程9.1.1项目启动在绿色建筑项目启动阶段,应明确项目目标、项目范围以及项目利益相关方,保证项目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项目启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项目背景及目标;(2)分析项目可行性;(3)确定项目利益相关方;(4)编制项目计划书。9.1.2项目策划绿色建筑项目策划阶段,应结合项目特点,进行以下工作:(1)制定绿色建筑设计原则;(2)确定绿色建筑技术方案;(3)制定绿色建筑实施策略;(4)编制项目策划书。9.1.3设计与施工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阶段,应遵循以下流程:(1)设计方案审查:保证设计方案符合绿色建筑要求;(2)设计阶段管理:对设计过程进行监督,保证设计质量;(3)施工方案审查:保证施工方案符合绿色建筑要求;(4)施工阶段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施工质量。9.1.4项目验收与交付绿色建筑项目验收与交付阶段,应进行以下工作:(1)项目验收: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保证项目符合绿色建筑要求;(2)项目交付:向业主交付合格的项目,并办理相关手续。9.2绿色建筑评价体系9.2.1评价体系构成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环境功能评价:包括室内环境、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等;(2)建筑结构功能评价:包括结构安全、耐久性、舒适性等;(3)建筑材料评价:包括材料环保功能、资源利用效率等;(4)建筑施工评价:包括施工管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5)建筑运营评价:包括运营管理、维护保养、节能减排等。9.2.2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定性评价: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性描述;(2)定量评价: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定量计算;(3)综合评价: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全面评价。9.3绿色建筑项目实施与监管9.3.1实施策略绿色建筑项目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项目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组织结构、职责分工、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