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税收原理_第1页
财政学-税收原理_第2页
财政学-税收原理_第3页
财政学-税收原理_第4页
财政学-税收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税收原理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将是永恒的、不可免的:税收和死亡——富兰克林

税收:权利的代价权利,要想真正成为法律赋予的权利,必须是司法上可执行的。权利不是需要政府撒手,而是需要政府积极的保护。政府若想积极提供这种保护,必须依赖充足可供支配的资金,也就是说贫困、软弱无能的政府无法切实地实施权利。斯蒂芬·霍尔姆斯:《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税收概述第二节税收原则第三节税收负担第四节税收效应*第五节最优课税理论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本质与特征二、税收要素三、税收分类一、税收的本质与特征(一)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治权力为基础,按法律预定标准向经济组织和居民无偿课征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是依法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征税的主体、目的、依据、程序、客体(或纳税主体)税收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税收形态和类型的变迁税收实质:体现为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纳税人和纳税人之间(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公需说“公共福利说”或“公共负担说”,17世纪资本主义初期,德国重商主义的官房学派学者K·克洛克,“租税倘非出于公共福利需要者,即不得征收,如果征收,即不能认为是正当租税。所以,征收租税必须以公共福利需要为理由”,“无代表不纳税”。塞里格曼:赋税是政府对于人民之一种强制征收,用以支付谋公共利益所需要之经费,此种征收,并无给付特种利益与否之关系存在。意识形态的争论取之于民,用于哪里?(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交换说产生于17世纪,盛行于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时期,代表人物有重商主义者霍布斯、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把税收看成公共品价格,“国家应以每个人所得利益的数量确定纳税标准”。从经济学的角度公共产品的成本支付从法律学的角度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经济调节说亦称“市场失灵论”或社会政策说,产生于19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财政学者瓦格纳和美国著名财政学家塞里格曼。(二)税收存在的依据:现代为公共商品的供给提供资金保障补偿公共商品或服务的成本是基本原因弥补市场失灵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宏观经济调节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经济功能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调节经济运行的职能(三)税收的形式特征国家征税并不具有“等价交换”的性质国家征税不构成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法律规范性三位一体构成税收,其中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和固定性是保证,税收三性只具有相对意义,不能绝对化、教条化。政治权力的体现列宁:赋税是国家不付报酬地向居民取得的东西二、税收要素税收要素:又称税收术语,指构成一国税收制度的一些主要要素。(一)纳税人纳税人(纳税主体)自然人法人负税人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取决于税负是否可以转嫁)扣缴义务人(二)课税对象课税对象(课税客体):即征税的标的物,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税源(税收的最终来源)计税依据税目:课税对象的具体化、细化(具体征税品种或征税客体)解决税法的可操作性问题体现征税的广度、范围解决对课税对象的归类,不同税目往往对应着不同税率和不同的征免规定,更体现公平、效率。单一列举法和概括列举法(三)税率含义: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应征税额/计税依据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体现征税的深度。税率种类比例税率(proportionaltax):同一课税对象,无论其数额大小,都按一个比例征税的税率。统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产品、行业、地区差别)。累进税率(progressivetax):指对一课税对象,随着数额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我国目前没有采用,1950—1960年期间的工商所得税曾实行过14级和21级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我国目前没有采用);超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数额(三)税率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经济分析中,经常用到)边际税率:(MarginalTaxRateMRT),是指在征税对象的一定数量水平上,征税对象的数额增加所导致的所纳税额的增量与征税对象的增量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平均税率:全部税额与征税对象总量之比(四)减税免税指对某些纳税人和纳税对象采取减少征税或免予征税的特殊规定税收灵活性,照顾特殊纳税人税基式减免起征点免征额税率式减免税额式减免(五)税收加征加成征税;加倍征税其他税收要素纳税环节单一环节(盐税)、多环节(增值税)纳税期限违章处理三、税收分类(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商品税(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所得税(企业、个人)财产税和行为税(房地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特定目的税(筵席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中国2010年税收项目构成

1.国内增值税21092亿元,比上年增加2611亿元,增长14.1%。主要是受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带动。2.国内消费税6072亿元,比上年增加1310亿元,增长27.5%。增长较快,主要是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和提高烟产品消费税税率,以及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带动消费税增加。3.营业税11158亿元,比上年增加2144亿元,增长23.8%。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等因素带动相关行业营业税增长。4.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0487亿元,比上年增加2758亿元,增长35.7%;5.关税2027亿元,比上年增加544亿元,增长36.6%。增幅高,主要受2009年一般贸易进口基数较低(下降6.7%),2010年一般贸易进口快速恢复(增长43.7%)的影响。以上各项占总税收73202亿元的69.45%。中国2010年税收项目构成

6.企业所得税12843亿元,比上年增加1306亿元,增长11.3%。主要是受企业利润恢复性增长等因素的影响。7.个人所得税4837亿元,比上年增加888亿元,增长22.5%。主要是受居民收入增加以及加强征管等因素的影响。6、7项占总税收的24.2%8.车辆购置税1792亿元,比上年增加628亿元,增长54%。增幅高,主要是受全年汽车销量大幅增长32.4%,以及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由减按5%调至减按7.5%征收车辆购置税的影响。占总税收的2.45%(二)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直接税(directtaxes)税收负担不能转嫁或难以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间接税(indirecttaxes)税负能够转嫁或易于转嫁的税种如商品税我国税制结构演变2000年,间接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70.4%,直接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9.2%。2006年,间接税收入的比重降为66.1%,下降了4.3个百分点,而直接税的比重却升至25.3%,上升了6.1个百分点。2007年,两大税系收入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1.8%和26%,分别比2000年降、升了8.6个百分点和6.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虽然间接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还比较大,但直接税收入所占比重却提升很快,彰显了双主体税制格局的变化趋势,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有利于更有效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分配的整体功能作用。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价外税税价关系包含不包含计税依据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课税重点生产者消费者税收负担转嫁不透明转嫁透明税种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四)按课税标准分类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为计税标准实行比例课税或累进课税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实物量为计税标准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据中国政府网公开的数据,在未进行从价计征的2010年上半年,新疆油气资源税收入仅为3.71亿元,而在实施从价征收的2010年7~12月,油气资源税收入已达21.64亿元。2011年11月1日实施(五)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共享受方式有:附加式、分征式、比例分成式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中央税共享税地方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①增值税(不含进口环节由海关代征的),中央分享75%;②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归地方;③企业所得税:铁道部、各分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中央与地方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④个人所得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⑤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归地方;⑥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4%归中央,其余6%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烟叶税(六)以征收实体为依据实物税劳役税货币税第二节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是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判断税制优劣的标准。税收原则的发展一、法定原则二、财政原则三、公平原则四、效率原则税收原则的发展威廉·配弟——公平负担税收三条标准:公平、简便、节省18世纪德国官房学派攸士第——征税不能妨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六大原则:促进主动纳税;不侵犯臣民的合理的自由和增加对产业的压迫;平等课税;具有明确法律依据;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品货物征税;纳税手段简便,税款分期缴纳,时间安排得当税收原则的发展萨伊(1767~1832)

政府支出不具有生产性,最好的税收是税负最轻的税收税率最适度原则节约征收费用原则各阶层人民负担公平原则最小程度妨碍生产原则有利于国民道德提高原则税收原则的发展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节约原则财政收入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平原则税务行政原则财政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公平与效率是税收的两大原则,往往也是一种两难的现实选择一、法定原则指税收的课征必须基于法律的依据才能进行政府征税权法定纳税义务法定课税要素法定征税程序法定二、财政原则一国税收政策的确定及税收制度的构建变革,应保证国家财政的基本需要。如何实现税收的财政原则呢?充分原则合理选择税源,正确确定主体税种。弹性原则:税制设计应具有较好的弹性税收弹性: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三、公平原则社会成员的税收负担应符合公平标准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横向公平能力标准客观说:以纳税人拥有财富多少作为测定尺度收入所得、财产、消费支出纵向公平(差别课税)利益原则(受益标准)牺牲原则(社会公平)——主观说:以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大小为测定尺度庇古:最小牺牲原则四、效率原则税收效率:政府课税以尽量小的税收成本取得尽量大的税收收入,它通过税收成本与税收收益的比较得以衡量,使社会所承受的非税款负担为最小。

税收经济效率微观税收中性:如何在保证税收收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个人自主经济抉择的干扰(对经济资源配置、对经济机制运行的消极影响越小越好)。宏观矫正市场失灵:用税收的杠杆作用来调节宏观经济税收行政效率:税收成本—税收收入额外负担额外收益市场机制市场缺陷直接成本遵从成本税收成本比较(2000)国家税务人员(万)税收(亿)人均(万)征收成本率(%)中国100106831075-8美国111827316000.58英国6.42719042481.762007年,世界银行和普华永道联合报告称,中国公司以“每年纳税花费872小时(增值税384小时,社会保险和住房基金288个小时,企业所得税200个小时);交税48次(比如增值税一年要交12次,土地使用税1次,财产税1次,印花税2次,教育税是13次等),在全球175个被调查国家(地区)中,纳税成本高居第八位。1696年,英国通过“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的英国,为解决政府财政困难,用“窗户税”取代了“壁炉税”,按照房屋窗户数量的多少,对业主征收2-8先令不等的税。窗户税虽然避免了征税官进入私人产业清点壁炉数量的麻烦,但效果欠佳:税收的设计者认为,窗户数量较多的房屋皆富人所有,所以应该不大会为区区几个先令牺牲阳光和空气。不料设计者的想法大大高估了富人愿意为阳光和空气支付的价格,结果不仅富人纷纷减少窗户的数量,连穷人也干脆封死原本就少得可怜的窗户。

1851年,“窗户税”虽在几经调整而始终无功后被废止。例子:英国窗户税1987年江苏省率先对自行车征收车船使用税,继而上海、北京、天津、福建等省、市也相继开征。尽管全国自行车的保有量已接近2亿辆,但由于仅部分省市开征,年实现税收一般在3亿元左右,征收较好的江苏省最高年份不足6000万元,占年财政收入的万分之三。2003年2月1日,江苏省决定暂停征收。民众拍手称赞,称政府的举措合时宜、得民心。Why?自行车税违反了公平和效率原则就公平而言,各地自行车税征收比率不及自行车保有量的60%,其中经济发达地区征收率还不到30%;欠发达地区由于税源不足,征收力度较大,征收比率略高,但也没有超过70%。在4元正税之外,纳税人还必须再交纳0.5元的附加费。就效率来说,1994年江苏省征收了5000万元自行车税,却支付700万元的印刷、劳务、宣传、组织等费用。2002年,盐城市征收了134万元,但直接开支150多万元。“自行车税”叫停缘何得民心?第三节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的含义二、合理的税负水平三、税负转嫁与归宿一、税收负担的含义简称“税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所承受的经济负担。从征纳关系角度,不考虑税款使用给纳税人带来的福利收益。从国家角度看,税收负担反映出国家在税收课征时的强度要求,即满足国家职能需要,要征多少税收。从纳税人角度看,税收负担反映出纳税人在税收缴纳时的负担水平,即承担多少税款。国家征收的税款占纳税人税源数量的比重,反映出税款与社会新增财富之间的内在关系。一、税收负担的含义(一)从不同的经济层面看国际比较公式表示(二)从具体的表现形式看名义税收负担:又称为法定税收负担,是从税制规定看的纳税人应承担的税收负担水平,表现为纳税人依据税法应向国家缴纳的税款与课税对象的比值。实际税收负担:是在税收征管过程中考虑影响纳税人向政府实际缴付税款的各种因素后,纳税人实际承受的税负水平,一般表现为纳税人实纳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值。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另有两档优惠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10万元的,税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为18%;特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为15%。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税。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税负:银行业达35.59%,饮料业为31.06%,通信运营业为31.51%,分列国内行业税负前三位。2008年的新所得税法规定法定税率为25%,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致,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小型微利企业为20%,非居民企业为20%。二、合理的税负水平从宏观上判断一国税负水平是否合理的标准经济发展标准:拉弗曲线政府职能标准结论就实现一定的税收收入目标而言,应选择较低水平的税率,以免影响经济的活力;就实现税收收入最大化目标而言,应选择税收边际收入增长为0的税率,如B点。三、税负转嫁与归宿(一)含义税负转嫁: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以一定方式转嫁给他人承受的过程。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商品交换;自由定价体制的存在(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浮动)。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税负再分配,其结果必然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分离;税负转嫁是纳税人主动的行为税负归宿税负转嫁与偷税的区别避税和逃税(二)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2.后转纳税人通过压低商品购进价格将税负转嫁给供应者。3.税收资本化要素购买者将所购资本品的未来应纳税款,在购入价中预先扣除,由要素出售者实际承担税负。房地产交纳的费和税1.市政基础配套费(鄂价房服[2002]178号文)2.规划红线及验线费(国测发[1993]082号文)3.工程档案管理费[武城档[2005]20号]4.气象防雷检测,跟踪调查,审核费(武价服字[2002]54号文)5.环评审核(计价格[2002]125号文)6.固体垃圾处理费(武政办[97]65号文)7.白蚁防治费(鄂价房服[2006]49号文)8.图纸费(市勘测院,设计部门)9.图纸审查费(武价房地[2003]17号文)10.勘察文件审查费(武价房地[2003]17号文)11.深基坑设计专项审查费(武价房地[2003]17号文)12.招投标交易服务费(鄂价服字[2006]89号文)房地产交纳的费和税13.工程标底审核费(鄂价费字[2001]232号文)14.建设交易服务费(鄂价房地字[2000]49号文)15.工程质量监督费(鄂价费字[2001]329号文)16.商品砼服务费(鄂价房服字[2003]159号文)17.建设工程合同鉴证费(计价格[2002]585号文)18.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财综[2002]23号文)19.房屋预测及竣工实测(武价房[2007]43号文)20.沉降观测费(建管站)、空气检测(建管站)21.消防设施检测费(鄂价经函字[1999]80号文)22.强电安全检测费(鄂价经函字[1999]80号文)23.土地登记费(鄂价费字[1992]130号文)24.物业维修基金([99]物业管理条例)25.营业税(国务院令[1993]136号文)房地产交纳的费和税26.城建税(国发[1985]19号文)27.教育附加费(根据1994年2月7日[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紧包通知]的规定)28.堤防费(根据武汉市地方税收政策)29.平抑物价基金(根据武汉市地方税收政策)30.教育发展费(根据武汉市地方税收政策)31.印花税{建安合同(国务院[1988]11号文、财税[2006]162号文)}32.产权转移税(国务院[1988]11号文、财税[2006]162号文)33.产权证照印花税(财政部88财税字第255号文)34.企业所得税(武地税法[2007]17号文)35.土地增值税(根据市局政策法规科《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36.契税(国税[2004)1036号文])37.地方教育发展费(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地方教育发展费的通知》)38.土地使用税(1998年9月27日国务院令策17号文、武地税法[2000]212号文)。(三)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1.税种因素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的联系较为紧密的税种,其税负较容易转嫁2.商品的供求弹性供给弹性大小与税负转嫁难易程度成正向关系;需求弹性大小与税负转嫁难易程度成反向关系。3.课税范围课税范围广的商品税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四)研究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意义实现税收的效率,应考虑税负转嫁的影响。对一般商品同等课税,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征高税,对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征低税;体现税收的公平,应考虑税负转嫁的影响。控制商品课税的比重,提高所得课税的比重对生活必需品征低税,对奢侈品征高税加强税收征管,要考虑税负转嫁因素。税负转嫁易,纳税意识强,偷税行为少;税负转嫁难,纳税意识弱,偷税行为多;(五)税负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其他市场和商品价格供求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只分析征税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变化及其税负的归宿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剑桥学派创始人,代表作《经济学原理》。认为税收转嫁的程度,取决于征税后价格变动,而由征税引起的价格变动程度,取决于产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马歇尔的税负归宿论一般说来,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通过提高卖价把税负向前转嫁给购买者或者消费者较困难(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很敏感),税收将主要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相反,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收将主要由其他人负担(购买者,原材料厂商)(图)(六)税负转嫁与归宿: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不但分析征税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变化及其税负的归宿,而且分析一种商品征税对其他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及其税负的归宿。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哈勃格结论政府征税对市场产生扭曲征税产生额外负担生产者与消费者负担的税额比例是他们的价格弹性之比的倒数。无关性定理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在既定的供求弹性情况下,无论政府选择征税的对象是什么生产要素(劳动或资本)、或者是什么商品(服务或食品),其均衡产出水平、额外负担、税负归宿不变。税负转嫁只是税负主体的转移,不会发生税负总量的变化。第四节税收效应*税收效应:指国家课税对纳税人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的影响。或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选择以至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即税收的调节作用。一、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二、税收的劳动供给效应三、税收的储蓄效应四、税收的投资效应一、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指由于征税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而对其经济行为(商品购买和消费行为)的影响替代效应指国家实行选择性征税而对纳税人经济行为的影响。XY一、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一)收入效应指由于征税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而对其经济行为(商品购买和消费行为)的影响。减少购买和消费,影响纳税人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和福利收益,但不影响其商品购买组合比例(二)替代效应指国家实行选择性征税而对纳税人经济行为的影响。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人们用一种价格下降的商品替代其他价格保持不变的商品,增加对价格相对下降的商品的需求——发生无税或轻税商品对含税或重税商品的替代。就对商品比价关系的影响而言,税收的收入效应具有中性,而替代效应则是非中性的。二、税收的劳动供给效应税收的劳动供给效应是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包括税收在劳动力供给上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一)收入效应表现为课税减少了实际可支配收入,激励纳税人更多地工作,以维持税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二)替代效应表现为减少劳动力供给。课税降低了实际工资率,使劳动者以更多的闲暇来替代劳动。二、税收的劳动供给效应(三)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两种效应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两种效应相抵后的净效应取决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1、税制因素定额税不影响边际收入,只有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比例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边际收入,会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累进所得税对边际收入影响较大,会产生明显的替代效应。2、纳税人的经济状况收入水平较低的人表现为净收入效应,对收入水平较高的人表现为净替代效应。三、税收的储蓄效应即税收对纳税人储蓄行为的影响储蓄把人们的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满足当前消费需要;另一部分用于满足未来消费需要。(一)收入效应所得(包括利息所得)课税使纳税人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将减少当期消费而保持(相对增加)或增加当期储蓄。三、税收的储蓄效应(二)替代效应纳税人以扩大当期消费来替代储蓄。三、税收的储蓄效应(三)税收对纳税人储蓄行为选择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实际结果受纳税人对消费的时间偏好、税制以及纳税人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1、当期消费偏好强,替代效应起主导作用;弱,收入效应起主导作用。2、税制有累进性(高),替代效应起主导作用;无累进性(低),收入效应起主导作用。3、纳税人收入水平低,替代效应较强;高,替代效应较弱。四、投资效应税收的投资效应是税收对纳税人投资行为的影响对纳税人投资预期收益和投资风险的影响(一)收入效应使纳税人为了实现既定的收益目标而增加投资(二)替代效应造成纳税人以消费替代投资。四、投资效应最终影响取决于不同因素的相对影响力1、加速折旧和投资税收抵免会鼓励投资。2、允许投资亏损抵消应税投资收益,会鼓励纳税人的风险投资行为。第十一条规定的弥补亏损期限,是指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发生亏损,准予用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弥补,1年弥补不足的,可以逐年连续弥补,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5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当纳税年度内企业取得的收入可以弥补前五年的亏损总额,无论前五年是否全部发生亏损,本年度的收入只能弥补此前五年内发生的亏损额。

第五节最优课税理论*研究政府怎么样征税最好,既满足了职能需要,又达到了政府希望的目的一、最优课税理论的基本命题二、最优课税的基本目标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最优课税理论的基本命题研究政府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来筹集税款,实现效率与公平,即如何优化税收体系、税种设计和税收征管。最优税收目标标准依据税收中性原则设置和征收,不产生税收额外负担或不造成任何经济扭曲符合公平原则只产生收入效应,不产生替代效应,不干扰相对价格次优税收:是指在满足政府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课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或超额负担最小的税收。二、最优课税的基本目标内在优化目标——税收中性按受益课税(经济公平)、纳税能力大小对需求和供给弹性小的商品和生产要素课税采用征税范围广的税种和单一税率外在优化目标——弥补和矫正市场缺陷矫正外部效应(环境保护税或污染税)限制产业垄断(垄断利润税)鼓励风险投资(加速折旧、风险投资退税、盈亏互抵、优惠税率)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直接税与间接税的相互配合直接税和间接税在功能上是相互补充的直接税—公平对市场影响较小间接税—效率对市场影响较大一国税制中,究竟是以所得税还是商品税为主体,取决于政府收入目标、税收征管能力和税收政策中公平与效率目标的权衡等因素。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二)最适商品课税理论研究如何设计商品税税率,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逆弹性法则(拉姆齐法则)商品税税率的高低应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小呈反比“逆弹性法则”的局限性政府的信息把握能力政府的税收征管能力只考虑效率而忽略了公平原则最好不要对商品课税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亨利·乔治:美国十九世纪末期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对土地征税对效率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土地的供给完全没有弹性。所以主张单一地价税。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一切其他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

《进步与贫困》:应该设法让大部分的地租收益分配给全体人民。“只要现代进步所带来的全部增加的财富只是为个人积累巨大财产,增加奢侈,使富裕之家和贫困之家的差距更加悬殊,进步就不是真正的进步,它也难以持久。这种情形必定会产生反作用。塔楼在基础上倾斜了,每增加一层只能加速它的最终崩溃。对注定必然贫穷的人进行教育,只是使他们骚动不安。把理论上人人平等的政治制度建筑在非常显著的社会不平等状况之上,等于把金字塔尖顶朝下竖立在地上。”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游艇需求弹性大吗?科利特—黑格法则(美国学者):在设计商品课税的税率结构时,应对与闲暇互补的商品(如游艇)课征高税率,而对与闲暇互替的商品(如工作服)实行低税率。

纵轴表示闲暇的数量,横轴表示个人收入y,预算线与横轴的交点B,反映将个人全部收入按x的税前价格P0所能购买x的最大数量。在课税前,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a,这时对应的闲暇水平为L0。引入对x的课税,税后个人实际收入下降,预算线由LB变为LC,如果x是一种补偿需求弹性较高的商品,则税后对其需求急剧下降,反映在图中就是无差异曲线I“与LC切于点c,这时,x的需求量降为x2,同时,闲暇增加到L2;但如果x是一种补偿需求弹性较低的商品,税后无差异曲线I’与LC切于点b,这时,x的需求量只下降为x1,而闲暇减少到L1。可见,通过对与闲暇有关的商品的课税来间接实现对闲暇的课税是可行的。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三)最适所得课税理论最适所得课税所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设计所得税率才有利于实现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埃奇沃斯模型思考:所得税对纳税人经济行为的扭曲?所得税会改变收入与闲暇的关系闲暇的机会成本是收入,边际税率过高会减少人们工作的激励,应尽量减少负激励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最优的税率结构应使收入再分配增加的边际福利(效用)与累进税制削弱激励机制造成的边际效率损失相等。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倒“U”型的所得税税率模式(英国学者米尔利斯)1996年两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维克雷(美国)和米尔利斯(英国):信息不对称与激励相容机制,最高边际税率为0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税率由接近于零逐渐提高,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再逐渐降低,并在收入极高阶段降为零。低收入段低税率能增进穷人的福利;中等收入段高税率能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高收入段零税率能刺激投资,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美国的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略呈倒U型(2012):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已婚分别申报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美元)税率(%)

10-870010

28700-3535015

335350-7135025

471350-10872528

5108725-19417533

6194175-35(三)单身个人10-870010

28700-3535015

335350-8565025

485650-17865028

5178650-38835033

6388350-35(二)已婚合并申报*2(四)户主(包括丧偶者)个人10-1240010

212400-4735015

347350-12230025

4122300-19805028

5198050-38835033

6388350-

35免征额:5950美元,一家之主:8700每个小孩抵免950美元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四)最适税收征管税收征管的难易程度征税成本的高低税收征管成本逃避税成本遵从成本总结:对“害品”征税而不是“益品”对“益品”征税会导致低效率,像工作、资本投资、储蓄或风险承担等经济活动,如果征税会挫伤了这些活动。对“害品”征税,如“罪恶税”,对于酒、烟及其他对健康有害的物品征税;对污染、环境等有害的外部效应征税,又称“绿色税”,旨在改善环境、矫正外部效应的同时增加了收入。本章小结1、税收既是财政收入的支柱,又是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杠杆。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三个特征。2、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有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等。以流转额、收益所得额及资源、财产、行为进行课税均具有不同的财政效应、社会经济效应和社会行政效应。3、现代税收的原则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效率原则包括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是辩证的统一。4、决定税收负担水平的因素有经济因素、国家职能范围、税收在各种财政收入方式中的地位、税制因素、非正常因素;税收负担根据不同的分类可分直接负担与间接负担、名义负担与实际负担、宏观税收负担与微观税收负担;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前转、后转;税负转嫁的条件有商品供求弹性、课税范围的广度、生产经营者谋求利润最大化的策略、生产经营的垄断程度、商品价格的管制力度。本章思考题一、填空题1、税收的形式特征有

。3、税收的主要目的是满足

,税收的征收主体是

,国家征税的依据凭借的是

。4、税收的公平原则是现代税收理论和实践推崇的一个重要税收原则;其基本含义包括

两个方面;其衡量标准包括

5、税负转嫁会造成

不一致的经济现象;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

等几种形式。1、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3、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国家;公共权力。4、

横向公平;纵向公平;能力标准;收益标准。5、

纳税人;负税人;前转;后转;税收资本化。6、从税负转嫁与商品供求弹性的关系分析,在供给

和需求

情况下,税负完全由需方负担。对

的商品课税,税负

,对

的商品课税,税负

。当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时,销售方负担的税负

而需求方负担的税负

。7、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是指

。8、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标志是

,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

,它是

与课税对象的比例。9、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税和税。6、

供给弹性为无穷大;需求弹性为零;供给弹性大;较易转嫁;需求弹性大;较难转嫁;大于;较少;较多。7

、平等;确实;便利;节约。8、课税对象;税率;应征税额。9、直接税;间接税。10、按税收的隶属关系和征管权限,可将税收分为

。11、税制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指

。12、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称为

;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称为

。10、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11、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12、起征点;免征额二、单项选择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A公债B、规费C、税收D、国家预算E、国有资产2、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表示的是()A、企业税收负担率B、个人税收负担率C、宏观税收负担率D、综合税收负担率E、行业税收负担3、随着征税对象增大而逐级提高计征比例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边际税率E、定额税率

4、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A、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B、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C、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D、收入的公平分配

5、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越容易()A、前转B、后转C、混转D、税收资本化E、无法确定1B2C3B4C5A

6、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A、商品的供求关系B、商品价格的自由浮动C、商品的供求弹性D、税种E、课税范围7、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A、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B、具有不同的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C、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D、收入的公平分配

8、把税收与税率联系起来的曲线是()A、税收曲线B、洛伦兹曲线C、收益曲线D、拉弗曲线E、瓦格纳法则

9、从税收的经济性质看,税收与利润、利息、地租等范畴不同的是()A、税收体现财政收支关系B、税收体现国家与有关方面的借贷关系C、税收体现国家与有关方面的多边关系D、税收体现国家与有关方面的双边关系

10、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的税种是()A、所得税B、商品税C、消费税D、增值税E、营业税6B7A8D9D10A11、税负转嫁最普遍的形式是()

A.前转B.后转C.税收资本化D.消转13、以纳税人在一定时期的收益或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是()A、流转税B、所得税C、资源税类

D、财产税E、行为税

14、我国税制结构模式属于()A、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结构模式B、以所得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结构模式C、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复合税制结构模式D、以资源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结构模式E、以财产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结构模式11A13B14A三、多项选择题

1、依考察的层次和角度不同,税收负担可分为()A、宏观税负B、中观税负C、微观税负D、某个阶层税收负担E、企业综合税收负担

2、在考察税收的量能负担原则时,纳税人纳税能力的测度有以下标准()A、收入标准B、支出标准C、财产标准D、受益标准E、成本还原原则

3、减税和免税的形式主要有()A、税基式减免B、税率式减免C、税目式减免D、税种式减免E、税额式减免

4、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两个方面,其涵义是指()A、课税所产生的额外负担最小B、课税所产生的额外收益最大C、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最小D、税收完全是中性的

E、恰当运用差别税收矫正市场失灵1AC2ABC3ACE4ABCE5、税收对经济运行的间接调节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设置税种B、调整税率C、减免税政策D、强制征收

6、税收与公债的区别主要有()A、税收是无偿而公债是有偿的B、税收具有强制性,公债是信用关系,采取自愿形式C、税收固定,公债可多购可少购D、税收依法征收,公债不依法举债7、税收在调节个人收入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调节收入分配不公现象B、调节收入渠道多样化C、调节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D、消除和缓解个人收入悬殊现象

5ABC6ABC7ACD8、下列有关税收的论述正确的是()A、税收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税收属于历史范畴C、最早产生的财政范畴D、国家是税收征收的主体E、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9、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不同,税收可分为()A、商品税B、所得税C、财产税D、资源税E、行为税

10下关于价外税的描述正确的有()

A、容易转嫁B、课征重点为厂家C、负担透明D、课征重点为消费者E、计税依据为不含税价格8、ABCDE9ABCDE10ACDE四、判断题

2、税负转嫁只会导致税收归宿的变化,引起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不会使税收减少。()

3、西方经济学认为,当市场能使经济自动达到有效调节时,税收应是中性的。

4、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给纳税人带来超出税款之外的额外负担,因而保持税收的中性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是完全矛盾的。()

5、税收收入增加会减少预算赤字,税率提高不一定会增加税收。

2错 3对 4错5对

6、税收是纯公共商品的成本,与给予被征收者的特殊利益并无直接关联。

7、商品课税难以转嫁。()

8、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税负容易转嫁.()

9、税率提高一定能增加税收。()6对7错8错 9错12、.流转税是不能够转嫁的,所以是直接税。()13、按照比例税率10%,对个人收入征税,收入100元的征10元税,收入10000元的征1000元税,收入多的多征税,很好地体现了对纳税人收入水平的调节。()14、课税对象是课税的根据,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因此,两者是不一致的。()15、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征收的税种。()

16、累进税率主要适用于流转税。 ()17、达到起征点的,仅就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12错13错14错15错16错17错五、名词解释税收税收原则税负转嫁税收归宿六、简答题

1、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税收原则的具体内容。

3、简述税收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4、简述税收的形式特征。

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或价值源泉税源与课税对象的关系明显区别,各税种因课税对象不同,其经济来源也就不同如增值税的课税对象是应税货物或劳务,而税源则是包含在销售额中的纯收入;房产税、财产税的课税对象分别是房产和应税财产,税源则分别是房产、财产的收益或房产、财产所有人的收入。

有时一致如所得税,其课税对象(应税所得)和税源都是纳税人的纯收入计税依据与税基税基即“课税基础”,具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某种税的经济基础。如流转税、所得税的课税基础分别是流转额、所得额,房产税的课税基础为房产等等。选择税基是税制建设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决定国家税收收入和纳税人税收负担轻重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的课税基础宽,税源比较丰富,这种税的课征意义就大,否则,税源不多,课征意义小。二是用以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或标准,即课税对象的数量化,是计税依据或计税标准。税基包括实物量与价值量两类,前者如现行资源税中原油的吨数,消费税中黄酒、啤酒的吨数,汽油、柴油的数量。后者如个人所得税中的个人所得额,营业税中的营业额等。计税依据与税基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关系区别含义不同税基只是征税对象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如对企业所得征税时,征税对象数额是全部所得额,税基则是从中作了一些扣除之后的余额;在对个人所得征税时,税基则是全部所得中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农业税,课税对象是农业收入,而税基为常年产量。联系在许多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税基直接是征税对象数量的某种表现形式,如营业税、增值税,税基及征税对象的数量都是交易额、增值额。计税依据与税基税基与税源的关系税源总是以收入的形式而存在,税基却有可能是支出,如直接消费税,属于消费支出。税基与税率的关系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扩大税基会增加税额,缩小税基会减少税额。税基制约着税率的具体形式和使用标准。在税基为实物量时,税率多为定额税率,在税基为价值量时,税率多为比例税率或累进税率,如果实行累进税率,随着税基的增大,税率也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目个人所得税主要包括以下11项内容: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含奖金、实物和有价证券)11.其他所得(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奖金、揽储奖金等)不同税目往往对应着不同税率和不同征免规定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

3.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按次计算征收。其中,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特高的,除按20%征税外,还可以实行加成征收,以保护合理的收入和限制不合理的收入。比例税率特点:计征简便。有利于规模经营和平等竞争(同类征税对象等比负担)。有悖于量能负担原则,且税负具有累退性。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比较假设某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为15000元,则其应纳税额为:全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15000*40%=6000(元)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1000*10%+(5000-1000)*20%+(10000-5000)*30%+(15000-10000)*40%=100+800+1500+2000=4400(元)应纳税额=应税收入*适用边际税率—速算扣除数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15000*40%—1600速算扣除数01006001600全额累进税率:在课税对象的数额达到适用高一级税率时,对课税对象的全额均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税;超额累时税率:在课税对象的数额达到需要提高一级税率时,仅就其超额部分按高一级的税率征税。2010年前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元)税率(%)123456789不足500500~20002000~50005000~2000020000~4000040000~6000060000~8000080000~100000100000以上51015202530354045速算扣除数0251253751375337563751037515375税负是否公平;税负高低上;累进程度上;计算简便程度上累进税率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主要适用于所得税,是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超率累进税率是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成若干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级别税率,相对率每超一个级距的,对超过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采用该种税率的是土地增值税,如增值额不超过扣除项目50%的部分,税率为30%;50%~100%的部分税率为40%。

加成征税;加倍征税加成征税:是对按法定税率计算的税额再加征若干成数的税款,加征一成为10%。加倍征税:是对按法定税率计算的税额再加征一定倍数的税款,加征一倍为100%。我国个人所税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所得额加征五成(50%);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1倍)亚当·斯密税收四原则平等是指“一国国民,都须在可能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享得的受益的比例,缴纳国赋,维持政府。”公平包括四层意思:(1)取消免税特权,即取消贵族、僧侣的特权,使他们与普通国民同样依法纳税;(2)税收中立,即税收不改变财富分配的原有比例,不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3)按负担能力征税,即按国民各自的纳税能力征税;(4)按受益比例征税,即按每个国民在国家保护下所得的受益的多少课征。斯密的公平原则考虑了人民的负担能力和受益大小,成为后世负担能力说和受益说税制的理论基础。确实原则:认为征税日期、征税方法等征税内容应明确告诉纳税人,不得随意变更。认为政府应当是仅仅充当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的“守夜人”的“小政府”,应尽可能消减政府支出。便利:税收制度要简易可行,即有效的税收要容易计量和收纳。最少征收费用原则:指税收管理的经济效果要好,即政府应该只用所收到的税中很少一部分支出用于管理税收。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财政政策原则——财政收入原则充分原则税收的主要目的是为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筹集经费,因此,必须有充分的税收收入来保证这些支出的需要弹性原则税收收入应随财政支出需要的变动而增加或减少。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政府的支出需要增加或者政府除赋税以外的收入减少时,赋税应能依据法律或自然增加,即要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政府的收支变化。这条原则要求在税收制度设计时,必须体现出来。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国民经济原则即是国家征税应该考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应尽可能有利于资本的形成,培养税源,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慎选税源选择就是选择有利于保护税本的税源,以发展经济。一般来说可以作为税源的有所得、资本和财产三种。从整个经济方面考虑,选择所得作为税源最好,如若以资本和财产作为税源,将损害税本。但又不能以所得作为唯一的税源,如果出于国家的经济、财政或社会的政策需要,也可以适当地选择某些资本或财产作为税源。慎选税种选择就是税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税收的最终负担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分配和税收负担是否公平。瓦格纳认为,税法预先规定税收的负担者,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经济交易中将发生税负转嫁的情况。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到税收的转嫁变化规律,最好选择难以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但也不排除在必要时,对转嫁方向不明确的税种,也可适当地采用,以实现税负的公平。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税收负担分配于纳税人时,应遵循普遍和平等的原则普遍征税。即每一公民都必须纳税(都有纳税义务),不能因为身份不同,地位特殊而例外。税负平等。即税收的负担应力求公平合理。所谓平等,并非指每个人应缴纳一样多的税,而是应该按照纳税人的能力大小征税,并实行累进税制,做到收入多的多缴税,收入少的少缴税,对处于最低收入以下的免税,这样才符合社会正义,亦即公平原则。瓦格纳是从社会政策的观点来研究税收的,他的社会政策的核心是利用税收来调节各阶级、阶层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税收的社会正义原则理论意义在于矫正私有制下的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对以后的公平税负的理论和所得税制度的发展,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税务行政原则在税收制度设计时,有关税务行政方面应体现的原则。确实便利节约(最少征收费用)实际上是瓦格纳将亚当·斯密的四原则中的三条归纳为税务行政原则。

税收负担计算公式应纳税额产品含税销售额产品的税收负担率=————X100%中央政府经常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按人均收入水平划分的国家类别中央政府经常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1972年1986年低收入国家中下等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工业国/16.720.321.615.421.425.024.1200750189012960宏观税负统计口径国际上统计宏观税负有两种口径,一个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中国与之相近的指标是“税收收入+社会保险缴费收入”占GDP比重。另一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界定,政府收入包括四类:税收、强制性社会保障缴款、赠与、其他收入,中国与此相近的指标是大口径宏观税负。

世界银行曾对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的类型提出过一个划分标准:人均GDP低于78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宏观税负的平均值一般为13.07%;人均GDP786—3125美元的国家为中下等收入国家,宏观税负平均值一般为18.59%;人均GDP3126—9655美元的国家为中上等收入国家,宏观税负平均值一般为21.59%;人均GDP大于9656的国家为高收入国家,宏观税负平均值一般为28.90%(见世界银行1998/1999世界发展报告)。美国宏观税负年份宏观税负(T/GDP)1900-19017.8%1913-19147.8%192911.0%195523.6%196026.5%197029.8%198030.4%200528.8%200728.3%据经合组织发布的数据,经合组织2007年平均税负为35.9%,各成员国的税负如下:丹麦48.9%,瑞典48.2%,比利时44.4%,法国43.6%,挪威43.4%,意大利43.3%,芬兰43%,奥地利41.9%,冰岛41.4%,匈牙利39.3%,荷兰38%,西班牙37.2%,卢森堡36.9%,英国36.6%,葡萄牙36.6%,捷克36.4%,德国36.2%,新西兰36%,波兰33.5%,加拿大33.3%,爱尔兰32.2%,希腊31.3%,澳大利亚30.6%,斯洛伐克29.8%,瑞士29.7%,韩国28.7%,美国28.3%,日本27.9%,土耳其23.7%,墨西哥20.5%。根据《福布斯》最新出炉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是根据各地的公司税率、个人所得税率、财产税率、销售税率或增值税率,以及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保障贡献等计算而得),中国继续是亚洲经济体中税务最重的国家,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法国,第三的是比利时。香港仍然是全球税务负担最轻的五大城市之一,在亚洲,新加坡的排名只落在香港(四十三点五)之后。全球指数最低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指数是十八、

1996—2006年我国不同口径的宏观税负年份GDP税收收入财政收入政府收入小口径%中口径%大口径%199667884.66909.87408.013128.010.210.919.3199774462.68234.08651.115645.111.111.621.0199878462.69262.89876.017599.011.812.622.5199982067.410682.611444.119784.913.013.924.1200089403.512571.013380.122460.014.115.025.1200620940037636393736540717.9718.831.24单位:亿元2010年8月23日,财政部官方网站转载了《人民日报》一篇文章,称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口径,“我国宏观税负实际偏低”。2007年至2009年,分别为24%、24.7%和25.4%.中国社科院财贸所9月10日发布《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显示,按全口径计算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外、土地有偿使用、社会保障基金)占GDP的比重,2007年至2009年,宏观税负水平应分别为31.5%、30.9%、32.2%。宏观税负的意义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Foundation)根据2008年更新的数据,对世界179个国家(地区)进行了统计,世界平均宏观税负为22.7%,中国为17%,按税负从高到低排名106位。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3亿元,全国税收收入为59521.59亿元,宏观税负为17.7%。这与“传统基金会”的统计数据基本吻合。纠缠于宏观税负这个数字本身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因为它不能反映出公民个人的纳税情况。更应关注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更在于预算制度的完善和财政支出结构的改善。宏观税负的意义根据美国国内税务局的统计,美国2007年税收总额为2,674,007,818,000美元,总人口为305,562,616人,平均每人税负为8,528.22美元,等于2.4个月的全国所有劳动者的平均工资。2009年末中国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税负平均每人为4,459元,大致是4.4个月的全国所有劳动者的平均工资。美国的宏观税负是28.3%,中国的是17.7%,美国宏观税负比中国的高得多,可具体到每个美国公民的税负反而减轻了将近一半。怎么理解这个问题?这只能说明中国劳动者的报酬过低。世界最低工资平均是人均GDP的58%,中国的最低工资只是人均GDP的25%,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宏观税负高低也不能反映出政府对民生的关注。政府把税收上去,要看它把这些钱花到哪里去了。如果政府把人民的福利搞上去,税负再高人民也高兴。如许多欧美国家教育免费、医疗免费,公共交通免费,政府免费为市民发放自行车,这些国家的宏观税负很高,可人民反而感到很幸福。宏观税负的意义缩小贫富差距同样需要高税负,政府只有手里有足够的钱,才能实现第二次分配,对低收入家庭给予补贴。例如,欧盟国家每个农户平均每年获得的政府补贴超过15万元。在法国,根据2002年的标准,农民种1公顷农田每年政府给补贴4000元,养1头牛每年政府给补贴3000元,补贴累计计算,没有上限。法国共有400多种福利,政府每年从税收中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各种福利补贴,孩子从母亲受孕后的第五个月起,一直到他长大成人直至死亡,可享受这400多种福利中的各种项目。法国的福利全民享有,无论公务员还是工人,前提是你的收入低,收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就不能享受福利。国外的税收主要用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如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和公共服务,这些开支一般占税收的70%-80%,政府自身消耗所占比例很小。拉弗曲线拉弗禁区税收资本化是后转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纳税人在购买不动产或有价证券时,将以后应纳的税款在买价中预先扣除。以后虽然名义上是买方在按期缴纳税款,但实际是由卖方负担。同样属于买方向卖方的转嫁。税收资本化,即税收可以折入资本,冲抵资本价格的一部分。当然,税收资本化是有条件的。首先,被课税商品必须具有耐久性性质,可长时间使用,才能经受多次课税,而且每年课税税额相同,才能预计今后各年应纳税额总数。其次,被课税商品必须具有资本价值,而且拥有年利或租金,如房屋、土地、长期债券等。这类财产税款长年征收。如为其他商品,一次征税后即转入商品价格,无需折入资本。再次,冲抵资本的价值可能获取的利益应与转移的税负相同或相近。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政府征税会造成均衡状态下的生产者价格与消费者价格相分离政府对生产商征税,征税额为T,从而使供给曲线上移,即生产者想要的价格为P0+T,即P3处,但由于政府征税并不会改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曲线,当商品价格提高到P3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将低于Q0,由于存在供给弹性,会使生产商在既定需求下减少产量,形成新的均衡点E1,均衡价格P1上升、均衡产量Q1下降,这是政府征税对市场的扭曲。CabP3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2、与税前均衡相比,消费者剩余减少的面积为梯形P0E0E1P1;生产者剩余减少的面积为梯形P0E0bc,税后社会福利(总剩余)减少了ΔbE0E1,这就是额外负担。3、从税负归宿来看,政府对生产商的征税额由生产商与消费者共同负担。消费者负担的税额为蓝,生产者负担的税额为绿。4、生产商与消费分担税负的比例是由各自的价格弹性决定的,即供给税负:需求税负=需求弹性:供给弹性abC商品的供求弹性与税负转嫁PP1P2OP3DSS’SS’QSQDDSS’P2P1P3OS’P供给弹性>需求弹性(供不应求)供给弹性<需求弹性(供过于求)税负转嫁前图属于从量税;税额为P1Pc;是对生产者进行征收如果对消费者从量征税税负转嫁如果采取从价税,对消费者进行征收如下图,税率为EF/EQ0,价格从P0升到PG,筹集的收入为每单位BD,税收总额为PNPGBD,生产者获得PN,数量从Q0跌至Q1,超额负担为阴影面积。从量税与从价税税负转嫁比较为筹集同样收入,从量税对初始价格征收的百分比,要比从价税高。下图可证明从价税BD=从量税EGEG对初始价格的比例大于EFDNuDNa分别是从量税和从价税的净税收需求曲线哈勃格的税负归宿论哈勃格(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经济学家)1962年的经典论文,首次将一般均衡理论应用于分析公司税的影响。此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称为税负转嫁与归宿分析方法的主流。一般均衡分析不但分析对一种商品征税对该种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影响,而且分析对该种商品的替代品相补充品的价格和数量影响;对商品征税不但影响商品价格和数量,而且影响要素的价格和数量。哈勃格模型有以下主要假设条件:1)整个经济体系中只有X、Y两种商品;2)只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力L;3)家庭部门没有任何储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4)只涉及下列四种税:只对某一生产部门要素收入的课税,对两个生产部门要素收入的课税;对某种商品消费的课税;综合所得税。

在这样的经济关系中可以引申出以下9种可能的税收。tX:对X商品消费征税;tY:对Y商品消费征税;tKX:对x商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所得征税;tKY:对Y商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所得征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