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wèntí)和精神障碍的护理共四十页影响因素:1、生理功能逐渐衰退2、社会地位改变3、家庭(jiātíng)状况4、疾病损害5、死亡临近第一节老年期常见心理(xīnlǐ)问题的护理共四十页
第一节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wèntí)的护理常见心理问题(一)脑衰弱综合征由于大脑细胞的萎缩,脑功能逐渐衰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病因长期烦恼(fánnǎo)、焦虑、信息不灵,生活事件,交往少等。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wèntí)的护理主要表现:为头部不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xiàjiàng)、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易激怒、焦虑;睡眠障碍,如睡眠不稳、不易入睡、多梦易醒、早醒等。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心理问题的护理(二)离退休综合征是指职工在离退休后出现的适应性障碍。男性多于女性。原因(yuányīn)(1)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2)生活境遇反差太大:(3)适应力差或个性缺陷:
(4)缺乏社会支持:(5)失去价值感: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心理问题的护理主要表现:焦虑症状:表现为坐卧不安、心烦意乱、敏感、行为重复、无法自控、犹豫不决。注意力不集中,常做错事,性格变化明显,易急躁和发脾气,缺乏耐心,对任何事不满,多疑等。抑郁症状: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萎靡不振、失落感、孤独感和无用感。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严重的对生活不能自理。躯体不适症状:无法解释的头痛、头晕、失眠、胸闷、腹痛、乏力(fálì)、全身不适症状。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心理(xīnlǐ)问题的护理空巢综合征:“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父母,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空巢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生活在“空巢”环境中,由于人际疏远而产生被分离、舍弃的感觉,出现孤独(gūdú)、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wèntí)的护理原因(yuányīn)老人独居时间增多:传统观念冲击:社会化养老设施、保障机制不健全: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wèntí)的护理主要表现(1)情感方面:孤独加思念、自怜、抑郁、空虚、寂寞、萎靡、情绪低落。(2)认知方面:自责倾向。(3)行为方面:活动减少、兴趣减退、很少和外界(wàijiè)交往,偷偷哭泣,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wèntí)的护理(四)高楼住宅综合征长期居住在城市的高层闭合式住宅里,与外界交往少,也很少到户外活动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shēnglǐ)和心理上的异常反应。易引起老年肥胖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等。
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心理问题的护理主要表现:1、精神心理状态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烦躁不安、消沉抑郁、性情孤僻、悲观、难以相处等。严重的失去生活信心而产生自杀倾向。2、身体状况体制虚弱、四肢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减少。导致(dǎozhì)躯体化症状,睡眠食欲差,消化不良等。3、心理—社会状况邻里交往减少,户外活动减少,人际交流减少。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心理(xīnlǐ)问题的护理护理措施(一)心理支持1.理解、尊重老人2.帮助老人转换角色、改变认知(1).转变观念:(2).合理应对:空巢家庭善于利用现代(xiàndài)通讯与子女沟通。离退休老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养成好习惯。鼓励多与亲人、朋友交流。
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wèntí)的护理护理措施(二)保持充实的生活1.促进老人与外界交往鼓励继续发挥专长,多参加社会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2.适当的体育锻炼与活动(1)选择适宜(shìyí)项目:见后图。(2)高楼居住老人:每天进行户外活动,如太极拳、慢跑、气功等。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心理(xīnlǐ)问题的护理气功(qìgōng)太极拳游泳球类运动慢跑跳舞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心理问题的护理3.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鼓励(gǔlì)老人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几样技艺,如书法、下棋、园艺、摄影、烹调、旅游、钓鱼、弹琴等。护理措施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心理(xīnlǐ)问题的护理4.鼓励(gǔlì)老年人勤用脑活到老学到老护理措施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心理(xīnlǐ)问题的护理护理(hùlǐ)措施(三)家庭支持1.维护老人自尊2.促进老人与家庭成员的沟通3.建立和睦家庭4.支持丧偶老人再婚5.帮助老人适应老年机构的生活共四十页第一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心理问题的护理护理措施(四)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1.完善社区服务网络2.丰富(fēngfù)精神文化生活3.登记健康状况4.建立各种养老机构5.探索建立老年人的互助组织(五)心理治疗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一、老年期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yīzhǒnɡ)以持久(至少2周)的情绪低落或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老年期抑郁症:泛指发生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病因1.遗传因素2.生化(shēnɡhuà)代谢异常3.大脑组织结构改变4.心理社会因素5.病前人格特征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临床表现早期为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头昏、食欲不振等,后期表现为抑郁(yìyù)心境的持续存在,如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消沉为典型症状。(1)抑郁心境: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及乐趣丧失是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闭门不出、疏远亲友。不愿参加社交、娱乐唉声叹气、寡言少语,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2)思维迟缓和妄想症状:表现为主动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dīchén),反应迟钝,部分病人出现妄想,厌世和自杀观念。(3)意志消沉:老人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主动性减少,回避社交,行动缓慢,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不语不动,不吃不喝。(4)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记忆力减退,极度悲观,绝望,以死求解脱,自杀行动的计划周密,很难防范。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护理措施主要以药物治疗,辅以心理治疗。1.心理护理(1)减轻心理压力:帮助老人(lǎorén)改善消极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老人(lǎorén)认识生存的价值。(2)阻断老人的负性思考:帮助老人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乐观对待生老病死及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帮助回顾起优点、长处及成就。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护理措施(3)建立(jiànlì)有效的护患关系:交流时努力选择一些老人感兴趣、较为关心的话题,鼓励引导老人回忆以往愉快的经历和体验。采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2.日常生活护理(1)改善睡眠状态:尽量减少白天睡眠时间,睡前不做剧烈活动,不观看刺激紧张的电视节目,不阅读刺激性的书籍,晚上睡前给予温热牛奶,洗温水澡,泡温水脚等。给安静舒适的环境。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护理措施(2)加强营养:保证营养摄入,督促进食(jìnshí),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营养,创造集体进餐的环境,少食多餐,变换饮食种类、口味,增进食(jìnshí)欲。(3)督促自理:长期卧床者,防止压疮的发生。3.安全护理严格执行护理巡视制度,对强烈自杀者专人看护,不离视线。提供安全的环境,加强安全检查,做好药品及危险物品的保管。成立自杀者监护小组。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二、老年期焦虑症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病因:身患各种躯体(qūtǐ)疾病,各种应激事件,对衰老的不适应等。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临床表现1.广泛性焦虑:又慢性(mànxìng)焦虑症。主要表现为经常或持续性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1)焦虑和烦恼,总是担心,紧张害怕,无助,神经质,失控,预感不幸,担心子女出车祸等。(2)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口干、上腹不适、胀气、腹胀、心悸等。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3)运动性不安:来回走动、紧张不安面色苍白、出汗等。(4)过分警觉:易惊吓、无故的夜惊、醒后恐惧等。2.惊恐发作:急性焦虑症。老人正在(zhèngzài)进行日常活动时,突感心悸,心跳剧烈,极度呼吸困难,四肢麻木,出汗,有时精神失控,大声惊叫,呼救或逃出室外。发作一般持续5-20分钟,发作时意识清楚。使老年人衰老加快,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护理措施以心理疏导为主,严重的采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一般不超过6周。1.帮助老人降低现存的焦虑水平协助老人认识存在的焦虑,鼓励老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愉快的感受。减轻紧张情绪,用各种方法分散起注意力,如气功、听音乐、静坐等,帮助老人尽快适应新生活(shēnghuó)、新角色,开展心理疏导。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护理措施2.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陪伴老人,创造安静无刺激性的环境,室内光线柔和,减少噪声,严重焦虑的要安置在舒适的房间,避免干扰,病室及床单位安全,严重惊恐发作时设专人看护。遵医嘱用药。长期服药者,应防止耐药性和药物依赖。加强(jiāqiáng)生活护理。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三、老年期痴呆痴呆:是指脑功能减退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表现为智力及认知功能的减退和行为人格(réngé)的改变。主要包括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和混合型痴呆。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阿尔茨海默病又名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疾病,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不可逆。占痴呆病例总数55%以上,第四位老人主要死因,女性多于男性,文化越低患病率越高。病因:1.遗传因素2.神经生化(shēnɡhuà)改变3.有害金属脑内蓄积4.其他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临床表现1.认知功能障碍:(1)记忆障碍:早期突出症状(zhèngzhuàng),起初为近记忆力障碍和学习新知识困难。以后逐渐对往事也遗忘。如自己的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生活经历,甚至迷失方向。(2)言语障碍:找词困难,用词不当或张冠李戴。(3)智能障碍:出现思维、概念、综合分析、计算等智力减退。如用痰盂洗菜,随地大小便等。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2.人格改变:表现为日渐加重的懒散、退缩、孤僻、缺乏热情、不修边幅、不知整洁、缺乏羞耻感及道德感(不洗澡、不理发、随地大小便)等。严重的当众裸体及违法。3.精神(jīngshén)行为症状:妄想:表现有异乎寻常的想法,如认为有人偷东西,房子不是自己的,配偶是冒充的等。幻觉:幻觉和幻听,听到或听到不存在的东西。身份识别障碍:抑郁:过分担心自己单独留在家二哭。行为紊乱:无目的徘徊,反复翻箱,抱怨等。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病程分为三期:第一期:表现记忆障碍、学习和掌握新信息困难,近期记忆轻微受损,情感淡漠,活动范围减少(jiǎnshǎo),生活尚能自理。此期约为1-3年。第二期:近远期记忆均严重受损,出现失语、失计算。部分日常生活需人照料。此期约为2-10年。第三期:完全缄默,运动障碍明显,卧床或坐轮椅。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需人照料。常因并发症死亡。此期约为8-12年。共四十页第二节老年期常见(chánɡjiàn)精神障碍的护理护理措施治疗:以神经代谢复活剂为主。同时运用胆碱能、神经肽类和改善脑循环的药物。护理:1.生活照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产广告服务代理协议
- 二零二五版分包工程安全的协议书
- 水沟清理合同书二零二五年
- 合作共建孵化器协议
- 二零二五物品抵押借款合同书标准范例
- 二零二五旅行社员工聘用合同书范例
- 两人合伙开店协议合同二零二五年
- 合同书中账务管理制
- 2025年抗帕金森病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风冷双门立式冷藏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
- 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在网上交流信息教学设计 清华版
- 妇产科课件-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解读
- 2024年无锡市锡山环保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附件1数据业务品质管理指标体系
- 康佳led彩电电路原理图
- 中考英语任务型阅读解题技巧课件
- 江西省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西北)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
- 文体学eecummings诗歌分析
- 针织毛衫实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