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步练习
一、(2020•北京高一期末)阅读《涉江采芙蓉》,完成后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你读了《涉江采芙蓉》后,想进一步了解这篇作品,下面所列的参考书目对你最有帮助的
一组是()
A.《史记》《楚辞》B.《资治通鉴》《诗经》
C.《后汉书》《文选》D.《晋书》《玉台新咏》
2.“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3.《涉江采芙蓉》一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怀。你认为在诗中最能表达这
种情感的诗句是:,o
二、(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根据《涉江采芙蓉》,完成下列题目。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诗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比和兴的手法。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很自然地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转变。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2.结合《涉江采芙蓉》的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
三、(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
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予相亲之人的习俗。
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D.“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人的真挚
之情。
2.《涉江采芙蓉》一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人物的凄清心境?
四、(2020•河南省商丘市教育局高一期末)阅读《涉江采芙蓉》,完成各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下面对《涉江采芙蓉》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
枝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自己的心上人。
B.三四两句使得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
C.接着五六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
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
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2.《涉江采芙蓉》一诗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
五、阅读古诗《涉江采芙蓉》,回答下列小题。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
2.《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
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3.试写出本诗的主旨。(不超过50字)
4.这是一首五言格律诗吗?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迁移延伸★
一、(2020•湖北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别薛华①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适当采用了古诗的传统手法,使用叠词,给诗带来了音乐感,也增强了表现力;而本
联工整的对仗,又给作品增添了节奏感。
B.本诗善于巧用双关,使诗句意蕴深远。如颔联咏叹道路的漫长、悲凉其实就有深层的含义。
C.颈联一方面是对友人的同情与劝慰,一方面也用以自我安慰,大有“涸辙之船,相濡以沫”
的情意。
D.古典诗歌中,自我与所思或送别之人在情感上往往相通而呈现一种震撼人心的美,该诗尾
联中“俱是梦中人”、《涉江采芙蓉》中(思妇)“涉江采芙蓉"(游子)'‘还顾望故乡”都可以
体现这种美。
E.本诗与作者的另一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题材同为送别,感情
基调也相近。
2.简要分析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二、(2020•天津一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别诗
(南朝)范云
孤烟起新丰,归雁出云中。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采兰沅水东。
桂折心焉寄?兰采意谁通。
1.诗的五、六句中,“满”“空”两字可谓灵动传神,请试作分析。
2.结合课本中所学过的《涉江采芙蓉》,说说诗的最后四句写“折桂”“采兰”二事的作用。
三、(2020•天津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①《庭中有奇树》为“古诗十九首”之九,为我国东汉晚期作品,作者不详。②滋:当“繁”
解释。“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1.这首诗与《涉江采芙蓉》都涉及了主人公的动作细节,请指出本诗这一细节,并简要分析
这一动作内涵。
2.“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3.结尾两句诗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四、(2020•河南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情诗-其五
张华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
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不曾远别离,安知慕僧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介绍地点和写作缘由,并为下句作铺垫,描写抒情主人公在空旷的野外四处游荡。
B.“逍遥”“独”“延伫”写抒情主人公从悠游自得到感受孤独、最终长久站立的过程。
C.,,繁华”句承上句而来,继续描写兰蕙,但这一句侧重写兰蕙之生机盎然。
D.“佳人”两句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惆怅,这类似于《涉江采芙蓉》中的“采之欲遗谁二
2.这首诗的最后四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五、(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涉江采芙蓉①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②多芳草。
采之欲③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④终老。
注:①选自《文选》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芙蓉,荷花。②兰泽:生有兰草
的沼泽地。③遗(w@i)赠送。④以:连词,表示结果。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㈤。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滋:繁盛。
1.下列各项对《庭中有奇树》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是对主人公居住环境的描写,庭院中,一棵奇异美丽的树长得枝繁叶茂,尤其
那花开得十分茂盛,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B.三、四句描写主人公看见树上那美丽的花,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于是扳着树枝折下一
枝开得最美的花,准备送给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
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顿时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的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
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根本无法送到亲人的手中。
D.主人公看到奇树时,心情兴奋起来,折到花时突然想到要送给亲人,闻到花香时兴奋到了
极点,但一想到无法送达,心情又低落下来。
2.试简要分析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1.C
2.作用:①起句叙述平缓,与下文情绪的转折形成对比。②使人联想到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
及所表达情感的纯洁美好。
3.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解析】1.《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
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所以要想进一步了解这篇作品,应该是以
《文选》为参考。《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诗文总集,由南朝
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要了解该诗,还可以从了解诗歌创作的年代背景入手,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2.赏析“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先从本句选取的意象背景入手,“芙蓉”“兰泽”“芳
草”,在这样的背景中出现的主人公,自然是一个有高洁品行、高雅情趣的人。他所表达的情
感也是纯洁美好的。可见本句首先可以塑造主人公的形象。诗文之后抒发的忧伤之情和本句形
成的对比,让诗文情感抒发的跌宕有致。
3.通过“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一句可知诗歌抒发的是对远方人的思念。诗人的情感抒
发最强烈的就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忧伤”一词集中了诗人的情感。
二、(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根据《涉江采芙蓉》,完成下列题目。
【答案】1.B
2.①坎坷失意,漂泊无为的愁苦心境。诗歌写采芳草赠所思而不得,望故乡而路漫漫,可见
其是一位漂泊异地的失意之人,最后两句的“离居”“忧伤”体现了此种心境。②对同心人的
深厚情感和思念之情。“同心”形容的是夫妻生活的和谐美好。“离居”展现的是现实的凄苦处
境,既体现了对对方的爱,也有着深深的思念。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
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
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中,B项,“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匕匕和兴的手法”错误,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
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诗歌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芙蓉、兰泽、芳草等语,
将画面装饰的绚丽灿烂,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这里只有“起兴”,没有
比喻。故选B。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答题中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
技巧,还要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本题要求“结合《涉江采芙蓉》的诗歌
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诗歌最后两句是说,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啊,永远异
地相思,只有忧伤陪伴他们终老。写采芳草赠所思而不得,望旧乡而路漫漫,可见其是一位漂
泊异地的失意之人,最后两句的“同心”表现了深深的爱和思念,“离居”“忧伤”体现了现实
的凄苦处境以及坎坷失意,漂泊无为的愁苦心境。
三、(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答案】1.C
2.此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来表达人物的凄清心境。“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作者营造了
一个美好、欢乐的情境。在此热闹的情境之下,突然情绪一转,发出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
远道”的感叹,为下面表达诗中人物的孤独寂寞之感张本。开头两句极写美好、欢乐,正是欲
以乐景衬哀情,这是此诗表现人物凄清心境的独特之处。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C”所思在远道”指所思念的人在旧乡,表现的
是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本题考查诗歌抒情的艺术手法。本首诗歌所用的手法有很多,要注意题干中的“主要运用
了”的限制词,同时题干也告诉考生这首诗的情感是凄清哀伤的。再结合诗歌所描写的内容: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
“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涉江采芙
蓉的气氛是愉快的,心情是愉悦的,采芙蓉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但作者借采芙蓉这件事来表
达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是以乐景写哀情。所以是反衬的手法。
四、(2020•河南省商丘市教育局高一期末)阅读《涉江采芙蓉》,完成各题。
【答案】1.D
2.①诗歌前四句以乐景写哀情,描绘一位思妇采摘芙蓉花送给在外的游子,却又无法送到的
情景,间接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②五、六两句采用“悬想”(又叫对写法)的手法,
设想游子在外的情态,表现思妇的痛苦思情。③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先叙述了“同心离居”的
生活现状,后直接抒发无尽忧伤之情。
【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
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
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
《涉江采芙蓉》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
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
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含蓄地表
达出来”错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采用的是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同心离居的夫妇
的痛苦之情,没有采用含蓄的手法。故选D项。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形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涉江采芙蓉》一诗在情与景的
处理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然后圈出诗中的景,分析景的特点,
再看诗歌的情,最后看景和情之间的关系。诗歌前两句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里
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这是乐景;三四句说“采之欲遗谁?所思
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
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可以说,思妇采莲,真有《乐
府诗集•江南》中的“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
快乐,采莲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这里,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五六两句“还
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空间发生了突然转换,视角发生了变化,不写自己,而写身在“远
道”的丈夫,也许就是一种心灵的感应,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
故乡。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这样的写
法就是一种“悬想”的方法,即不写此处写彼处。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如
果从游子的角度看,是在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不但表现出一种无奈,更表现出了对“同心而离
居”的妻子的思念。如果从妻子的角度看,表现出了对丈夫爱的坚强决心。即使丈夫不回家,
即使想念的“衣带渐宽”也“终不悔”,爱到老死也心甘情愿。可以说,这样的结尾明白晓畅,
表现出这对夫妻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这是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
五、阅读古诗《涉江采芙蓉》,回答下列小题。
【答案】1.①诗人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
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2.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
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
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3.诗人借江上的芙蓉与芳草起兴,流露出对爱人的思念,并抒发了欲归不得的哀伤或惆怅之
情。
4.不是格律诗,虽然这首诗八句,并且双数末尾一个字都押韵,符合律诗的特点,但是律诗
最大的特点是中间两联一定要讲求对偶,而这首诗的三、四、五、六句就较随意了。
【解析】1.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诗人为何忧
伤?这是对诗歌情感的考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意思是: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
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
正远在天涯。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还顾望旧乡,长
路漫浩浩。”意思是: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上面两句写思妇还在
思夫的时候,诗歌就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
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游子回家的希望
渺茫,因而思念妻子的情感更为强烈。“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意思是:漂泊异乡两地相
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如果从游子的角度看,是在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不但表现出
一种无奈,更表现出了对“同心而离居”的妻子的思念。如果从妻子的角度看,表现出了对丈
夫爱的坚强决心。即使丈夫不回家,即使想念的“衣带渐宽”也“终不悔”,爱到老死也心甘
情愿。可以说,这样的结尾明白晓畅,表现出这对夫妻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
2.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先审清题干,然后
结合诗歌的内容确定所用的手法,最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手法的作用或效果。第一问是对物
象作用的考查,主要从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分析。芙蓉代表的是美好和纯洁,在古代诗文中也
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常和人美好的品质联系在一起。在本诗中,它体现了主人公所表达的感
情的美好和纯洁,以及主人公人格的高洁。也使意境更加优美,淡雅。第二问是一道开放性试
题,答案不固定,可从花草的特点方面分析,如外表鲜嫩美丽,给人美好的感觉。以花草赠亲
朋的的原因可从表达关怀、思念、祝愿等角度分析即可。
3.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题干要求试写出本诗的主旨,可从
诗歌所写的景物、人物的特点角度分析之间的关系,还可从写作背景角度分析,从而分析主旨。
写作背景: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大多无处施展才华,这些宦途失意的
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本诗即是《古
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这是一首游子思乡怀人的诗。他采摘了兰草,想送给心上
人,可是心上人却在遥远的故乡,这束芳草送给谁呢?想到同相爱的人分隔异地,诗人不禁悲
从中来。这首诗表现出相会无缘的浓厚的感伤情调。
4.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本诗是一首五言格律
诗吗?为什么?请说说理由。这是对诗歌体裁的考查,可从律诗的特点角度分析。律诗在字句、
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
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
韵”。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
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
例。本诗虽然是八句,并且双数末尾一个字都押韵,符合律诗的特点,但是律诗最大的特点是
中间两联一定要讲求对偶,而这首诗的三、四、五、六句就较随意了。所以不是格律诗。
★迁移延伸★
一、(2020•湖北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答案】1.AE
2.①对薛华的依依深情,无尽的离愁别恨;②又互相怜惜、劝慰。③遭遇不幸、仕途坎坷的
感慨。④哀叹命运不可把握,自己和朋友的命运如同梦境一般缥缈难测。
【解析】1.本题综合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题中,A项,“多穷路”时偏正结构,与“独
问津”的动宾结构,从结构、词性等方面并不同,“工整的对仗”赏析错误;E项,“感情基调
也相近”错,《别薛华》情绪低落感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格调高昂豪迈。故选AE。
2.题干“简要分析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答题关键词“感情”“分析”。答题时,首先点明什
么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成答案。“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说送了一程又一程,
面前有多少荒寂艰难的路。当友人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是多么的惶惶不安。一个“穷”
字、一个“独”字将薛华的依依深情,无尽的离愁别恨渲染得十分真切;“悲凉千里道,凄断
百年身",在这迢迢千里的行程中,惟有一颗悲凉失意的心作伴,这简直会拖垮人生不过百年
的孱弱身体。发自肺腑之语。道尽自己仕途的坎坷;“俱是梦中人”哀叹命运不可把握,自
己和朋友的命运如同梦境一般缥缈难测。
二、(2020•天津一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答案】L"满”不仅点出离别时河水满溢的情状,更暗含着主人公离别时感情的深重,似乎
如那河水一般满溢。“空”与上句“满”相对,突出的是月的亏空、不圆满,这显然是主人公
的主观感受,写出了主人公因企盼团聚而不得的空落与失望之情。
2.兰桂等香花异草,常用来喻品行高洁、感情忠贞。诗人在这里言此二事,与《涉江采芙蓉》
一样,借以表达主人公对感情的忠贞,对远行之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解析】1.这是一道炼字题。首先要解释并指出活用或修辞,然后代入句中描述,第三步体
会写景效果和表达感情效果。“满”不仅点出离别时河水满溢的情状,更暗含着主人公离别时
感情的深重,似乎如那河水一般满溢。“空”与上句“满”相对,突出的是月的亏宅、不圆满,
这显然是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写出了主人公因企盼团聚而不得的空落与失望之情。
2.这是一道分析作用的题目,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概括诗句描绘的情景,答题时注意首先描绘
诗句描绘的画面,然后概括意境的特征,最后点明情感,诗句的作用主要从分析和全诗的关系
以及在情感表达方面入手。本题要求“折桂”“采兰”二事的作用,兰桂等香花异草,常用来
喻品行高洁、感情忠贞。
三、(2020•天津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答案】1.“攀条折其荣”一句,主人公情不自禁的折下一枝花,想把它赠送给给远方的亲人。
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思念。
2.“盈"字用得好。“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一个“盈”字,
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
3.可贵。这花本来没什么稀罕,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
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
【解析】1.解答此题,要注意到题干中“动作细节”一语,根据诗中所写主人公的动作去寻
找细节,就不难得出答案是“攀条折其荣”一句,然后再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及其所表达的感情
即可。
2.解答此题,分析诗句中用的最好的字眼,最好在动词或形容词上下功夫。于是,此句中的
动词“盈”就会跳入答案之列。然后对这个字的意思进行解释,最后分析其作用。
3.要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必须将结尾所写的内容结合全诗主题分析。结尾第一句问“此物
何足贵”,意思是问这东西有啥值得珍贵,答案就要先予回答,然后分析原因。这花本来没什
么稀罕,主人公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结尾的两句表达了主人公
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
四、(2020•河南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案】1.A
2.(1)通过比喻和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华传统美德心得体会(10篇)
- 员工表扬信15篇
-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集合
- 中国好人李培生先进事迹
- 他乡的童年日本纪录片观后感
- 二八定律读后感
- 个人无收入证明书(9篇)
- DB12∕T 1050-2021 畜禽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规范
- 报关实务-教学课件 第三章 海关检验检疫
- 影响我国自主创新因素的SVAR分析
- 初中数学规律探索公开课完整教学课件
-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一年级上册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工密闭空间施工方案
- 备用金申请单(完美版)
- 健康营养科学减脂课件
- 三国演义作品简介名著导读PPT 模板
- 直角角焊缝的受力性能
- 固定资产情况表
-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
- 《建筑施工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 广东开放大学风险投资(本2022春)-练习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