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探索与创新人类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中推动文明的进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驱动我们不断追求,努力创新;创新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又饶有趣味。广阔的未知世界,正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书写。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反映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中的探索及其发现。这些文章有的介绍科学发现的成果和过程,有的探讨建筑学问题,有的分析文学现象,展现了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可以激发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本单元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活动一:认识作者梳理本单元四位作者的信息,填写下表。作者国籍身份研究领域研究成果或作品作者国籍身份研究领域研究成果或作品屠呦呦加来道雄
梁思成
林庚
中国日裔美国物理学家空间物理著有《量子场论》《超弦导论》等建筑学家古代建筑著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在研究和保护古代建筑上卓有成就中国文学史家古代文学著有《唐诗综论》《诗人李白》,在楚辞、唐诗研究上卓有建树发现青蒿素,造福全人类生物科学家生物制药中国活动二:因体而教1、厘定文体,把握特征:阅读四篇文章,了解选文出处,结合文章内容,把握各篇的文体特征。在此基础上填写下表。篇目名称课文出处(看注释)体裁特征理解与分析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老师推送的资料,完成表格填写。科普文科普文科普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科普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1)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2)科学小品文,多用文学笔法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在表达上经常借生动的比喻、有趣的联想,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内容科学,文笔生动。自然科学小论文
我们可以从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来了解这一文体。一是“小”。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科学小论文的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二是科学性。科学小论文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的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三是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在科学小论文里,要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给人以一定的启发。文学评论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既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其任务在于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要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读者健康的艺术情趣。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这个评价有一个论证过程。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批评家常以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尽量避免枯燥的说理和严谨的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魅力。提示:篇目名称课文出处体裁特征《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本文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根据演讲稿和论文改编而成,科学研究过程的“混搭文体”。《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选自《超越时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科普作品与传记特色兼具的科学家的“传记文体”《中国建筑的特征》选自《建筑学报》1954年第1期。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渗透传统文化的科技论文。《说“木叶”》选自《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文艺性和学术性兼备的文艺随笔。2、梳理内容,纲举目张:四篇文章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又是如何把这些内容组合起来的?阅读文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填写下表。篇目名称文本内容组合方式梳理与分析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选择一篇,梳理课文内容,探讨组合方式。课堂分享提示:篇目名称文本内容组合方式《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文本内容从获奖感言、青蒿素的发现到中医药学的贡献,小标题即内容按事物发展脉络组合《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两件趣事:观察与猜想;一次实验:加速器实验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组合《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特征和“词汇”“文法“可译性”问题以事物特征及关系组合《说“木叶”》阐明“木叶”、“落木”与“落叶”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以联想、发散的思维组合3、理清思路,谋篇见义:四篇文章都是知识性读物,结构兼具个性和共性。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理清各自思路。
《青蒿素》文章思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思路《中国建筑的特点》行文思路作者的行文思路是先总说后分说,先介绍特点,后探讨风格。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进行了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上的风格和手法,进一步深化了所论述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建筑上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说“木叶”》行文思路第一部分(1、2、3自然段):现象:“木叶”是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第二部分(4、5、6自然段):本质:“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及原因。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总结:“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金。总结: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来说,屠呦呦和梁思成的文章,前文是纵向发展的结构,后文是总分总结构,总结而言,这两篇行文上是比较规整的结构,是典型的科学思维。加来道雄和林庚的文章,一篇是经历的叙说,但并非仅根据时间叙事,而是重在突出科学精神,内容上有取舍,安排详略得当;一篇是概念“木叶”的阐述,由概念产生联想,有理论进行总结,收放自如,两者是比较灵动的结构,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思维。活动三:语言之美1、屠呦呦的论文编人教材时,个别词句作了修改。小组合作,比照原文,找出修改过的地方,并从科学语言的角度谈谈修改缘由。原文:疟疾威胁人的生命长达数千年。上世纪50年代,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失败。由于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全国范围的523工程抗击疟疾。我所在的研究所很快参与到这一工作中,并任命我领导疟疾研究团队,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人员组成。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提纯可能具有抗疟效应的成分。……我们随后将提取物的酸性和中性成分分离。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中性无毒的提取物,对感染的老鼠和猴子100%有效!这是青蒿素发现的突破口。课文: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S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嵩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提示:从三个角度进行探寻:(1)对研究过程的说明,(2)对研究对象的描述,(3)对逻辑事理的阐述。示例:(1)对研究过程的说明,譬如用“20世纪”替代“上世纪”,因为科研有具体实验过程,明确时间节点是说明研究过程的必要元素;(2)对研究对象的描述,譬如将“无毒”改为“安全性高”是对青蒿素药性的准确描述,药品剂量的使用是有标准的,过量则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3)对逻辑事理的阐述,擘如将“由于…………肆虐”两句提前,使得上下句之间的因果关系更加严密。总结:科学语言,美在严谨;而严谨之美,美在准确、客观与理性。实用文就是通过准确地遣词造句,来客观地陈述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理性地阐述事理,传达科学精神。2、以《说“木叶”》第6段节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为例,找出最能体现文学语言特点的词句,写一段微评论。提示:从词汇、句式、手法(修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示例:以品读“形容词”为例(1)挖空填写,让学生整体感知绵密而又雅致的形容词;(2)教师采撷文句拼凑为诗,通过单人读、整体读等方式感受林庚文字的诗意;(3)引人北大教授葛晓音的评价来概括林庚“诗理交织”的文风:“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总结:文学语言,美在诗意;而诗意之美,美在灵动、主观与形象。其灵动,在于词汇、句式等的灵活转换;其主观,在于说理时鲜明的个人印记;其形象,在于运用各种修辞进行精致的论述。“木叶的暗示性”,过于抽象,所以林庚引人大量古诗词进行形象的解说,营造强烈的画面感,引发我们的阅读联想,将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可感。因此,实用文语言在严谨的底色上,还可以有另外一番诗意。3、试一试:朗读《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第7段、《中国建筑的特征》第15段,根据上述语体要素,分别概括其言语风格。提示:前者引导学生抓住拟人以及第一人称叙述特征,体会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言语风格;后者则引导学生抓住比喻论证,体会简明缜密、深入浅出的言语风格。4、“严谨之美”与“诗意之美”,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美”在不同的权重配比之下,给不同的实用文带来了不同的言语风格。请结合之前分析,分别概括出四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并思考有哪些因素影响着言语风格的生成?提示:篇目名称说明对象语言风格《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青蒿素(药理研究)朴实准确、客观理性《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物理学研究生动活泼、富有趣味《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古建筑简明缜密、深入浅出《说“木叶”》木叶(诗歌暗示性)诗理交织、灵动典雅提示:因素1)作者身份有别:如林庚曾以古代文学研究立身,又以现代派诗歌闻名,毕业论文即第一本诗集《夜》,这样的跨界思维方式,使其不但有扎实的文言造诣,还有深厚的诗歌功底;2)受众不同:科普文是面向非专业人土来介绍科学技术,因此语言轻松活泼、通俗易懂;科学论文是面向专业科研人员,要求逻辑严谨;而文艺随笔则是面向文学爱好者,所以文学性较强;3)文体有差,说明对象有别:科学的说明对象,本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研究手段往往是实验性的;而文学的说明对象,是抽象的人文现象,因此研究手段常常是主观性的。活动四:体悟创新精神,学习优秀品质1、深入研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与创新背后的思维方式,填写下表。人物发现与创新路径发现与创新背后的思维方式提示:作者发现与创新路径发现与创新背后的思维方式屠呦呦
加来道雄
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灵感,转换研究思路,最终发现青蒿素求异幼年观察鲤鱼世界,引发无限遐想;少年接触爱因斯坦,展开科学实验想象与实证梁思成
林庚
用语言学的概念来归纳总结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以“文法”和“词汇”来阐说建筑上的惯例、法式和构件、因素,以“可译性”来阐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建筑实现了同样的目的、表达了同样的情感类比从大量的文学现象中概括事物特点,从材料的梳理中发现问题,进行考证归纳2、四位作者的成长经历、研究成果给了你哪些启示?成为一名学者或科学家需要哪些素质?示例:(1)对科学要有浓厚兴趣、强烈的好奇心,要有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探索精神,有艰辛的研究过程、坚持不懈的追求;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入的思考和实验考证精神;要深入浅出地介绍宣传,扩大影响,造福人类。(2)既要具备专业水平,还要有文学基础和文字功底。3、《说“木叶”》中主要阐释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对我们欣赏诗歌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内容简要说说。并从“柳”“梅”“月”“鸿雁”等形象中选取一个,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提示:启示①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本文谈到,“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它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所谓“概念中的意义”,大约是指在字典、辞典中可以查到的词语的意思,明了确定。而作为概念的影子的暗示性,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或整首诗来理解的。②鉴赏诗歌,不但要理解表层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之意。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微妙滋味。分享与交流学生从“柳”“梅”“月”“鸿雁”等形象中选取一个,寻找相应的诗句,并结合诗歌语言暗示性,分析其丰富的意蕴,最后总结出该意象的暗示性意义。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第三单元·写作教学站在说明对象的角度,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被称作事理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与介绍事物相比,说明事理有一定难度,因为事物是具体的,而事理比较抽象。想要把事理说明清楚,需要在认识和表达两方面多下些功夫。一、方法与技巧学生阅读课本《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理出其中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一起学习说明事理的方法与技巧。1、要准确、深入地认识事理梁思成用“文法”作比来说明中国建筑的特征,林庚解说“木叶”背后的“暗示性”,之所以能够做到条理分明、清晰易懂,就因为这两位作者对这些事理有深人的研究,思之愈深,说之愈明。一般而言,事理都有一定的复杂性,仅仅进行一般性的了解,很难准确把握。因此我们要在写作前搜集相关资料,作些研究,深入理解要说明的事理。对事理的理解越到位,就越容易将其解说清楚。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者向别人请教、査阅资料等来了解事理。只有自己先弄懂了事理,才有可能向别人介绍清楚。示例:以“清明”为例搜集相关资料:你知道哪些与清明节相关的诗歌?你知道哪些与清明有关的谚语、俗语等?清明扫墓,从什么时候开始盛行的?清明节有哪些习俗?……2、要说清事理中的关键要素在说明事理时,要着重说清其中的关键要素。重要概念、因果关系、事物间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等,都是说明的重点,把它们刚说清楚,才能纲举目张。主要内容解说清楚了,整篇文章的“清晰”就有了保证。梁思成分九个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从整体布局、建筑结构写到重要构件、装饰风格,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即使是非专业读者也会觉得条理分明,易于理解。示例:以“清明”为例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清明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吗?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是一回事吗?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也有清明节?国人过节,通常会互致问候,比如“中秋节快乐”“元旦快乐”“新年快乐”,那清明节能给朋友发“清明节快乐”吗?3、要选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说明事理时,还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根据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安排说明顺序。可以由具体的现象出发,归纳并说明其中的道理;也可以由浅人深,逐步揭示事理的不同层面;还可以在比较中凸显事理的特征。《说“木叶”》从对众多诗句的解读中抽绎出创作、欣赏的规律,《中国建筑的特征》在中西建筑的对比中解说建筑语汇的”可译性”,其中的思路都很值得我们效仿。三大说明顺序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时间顺序所谓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都需要时间的检测与验证。所以,在说明这些事物的时候,适宜采用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也是说明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顺序。它是指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说明的一种顺序。它具体体现在以下个方面:①由概括到具体,②由主要到次要,
从原因到结果,④从整体到部分,⑤从特点到用途,
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等。三种顺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说明文写作对文章的顺序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一种僵化的模式上,要多角度多层面认真思考。既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考虑所说明的事物的结构特点和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又要考虑说明的中心与材料的关系,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说明对象与说明内容选取合适的说明顺序,使得文章条理清晰,因材制宜,言之有序。示例:以“清明”为例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和要说明的重点,确定说明顺序:如按照来历、演变、习俗、文化、影响的顺序。4、要灵活运用各种说明方法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灵活选用。例如,《语言的演变》一文中,因为“语言”这个说明对象比较复杂,所以作者把它分成语汇、语法、语音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分类说明。根据说明的需要,还综合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引用等说明方法。常用说明方法①举例子:举生活中人们熟悉的、真实的事物来说明,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②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喻,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问题变得浅显,使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③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④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作解释,具体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⑤引资料:引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更有趣味性。⑥列数字:引用准确无误的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以便读者理解。⑦作比较:用具体的或熟悉的事物和说明对象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使读者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⑧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帮助读者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头绪。5、要做到语言生动有趣说明事理时可以运用各种修辞说法,如比喻、拟人、引用等,将事理说得生动有趣,同时具有文采。二、作文从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并交流修改。1.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观察人们不同的劳动方式,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有所发现,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说明你所发现的某一事理。2.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三、习作展示与修改1、优秀的学生习作进行课堂展示,与大家分享。2、选择一篇问题习作进行集体修改,师生共同参与,最后完成习作升格。咱家的母鸡“不生蛋”你见过不生蛋的母鸡吗?没有吧?但我见过!告诉你,我家的母鸡就不生蛋喔!哎呀,不要大惊小怪的样子嘛,咱家母鸡也不是一开始就是铁打的——不生蛋。原先,老母鸡可勤快啦!从不给自己“放假”,人家的母鸡停蛋了,它还兢兢业业地站在“生蛋第一线”上,邻居都夸这鸡好。因此奶奶把它当成宝贝似的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物理复习主题单元12第31课时电路故障课件
-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专项突破2根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作用课件
-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场所课件
- 《买文具》教学设计
- 《人体解剖学》电子教案关节学(人卫版)
- 新兴城区房产打印发展潜力
- 湘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 建筑施工承包合同样本
- 机场休息室改造敲墙协议
- 科技园区装修施工安全协议
- 做情绪的主人-公开课课件
- 2021新外研版新教材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四课文及翻译(中英文Word)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 翻转课堂讲解培训PPT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介绍PPT课件(带内容)
- 批创思维导论(答案)
- 基础教育改革专题课件
- 市场开发培训课件
- 医美行业商业计划书课件
- 聚乳酸(PLA)生物可降解材料课件
- 初中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教学设计(正式版)
- DB11-T1884-2021供热与燃气管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