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1/33/wKhkGWbwaU2AUIo7AAIPsPuM2X4863.jpg)
![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1/33/wKhkGWbwaU2AUIo7AAIPsPuM2X48632.jpg)
![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1/33/wKhkGWbwaU2AUIo7AAIPsPuM2X48633.jpg)
![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1/33/wKhkGWbwaU2AUIo7AAIPsPuM2X48634.jpg)
![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1/33/wKhkGWbwaU2AUIo7AAIPsPuM2X486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题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I.通道蛋白主要根据物质的大小和电荷等进行辨别,不需要与物质结合;载体蛋白只
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溶质分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都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0
A.通道蛋白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时会消耗ATP
B.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效率远高于载体蛋白
C.载体蛋白存在饱和性而通道蛋白则不存在
D.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都可以参与协助扩散
2.如图为细胞膜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图中编号a代表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的过程
C.在a~e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物质A的种类
3.用完全营养液(含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所有无机盐)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
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营养液中各种离子与
试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实验结果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水稻和番茄对同种离子的吸收有差异
B.水稻和番茄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
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D.水稻吸收Mg2+、+较少,而番茄吸收SiO厂较少
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的大小决定协助扩散的速率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其作用机理是一样的
C.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D.对离体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紫外线处理,结果其吸收甘氨酸的功能丧失,可能
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5.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细胞碎片和衰老的红细胞以及入侵的细菌,此功能是()
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胞吞作用
6.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
B.RN4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胰蛋白酶到胞外的过程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7.下列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碘液的是()
A.观察酵母菌B.探究蛮兔在口腔中的变化
C.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D.观察鸡卵的结构
8.如图中“•”表示出入细胞的物质,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A.渗透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胞吞
9.盐碱地中某种植物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
入液泡,降低了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B.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与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不同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10.
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两者的吸水率几乎
相同的情况下,72h后原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表所示的变化(表中数据为
72h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离子浓度的百分比)。分析题表不能得出的结
论是()
K+Mg2+Ca2+SiOt
水稻17.010511719.5
番茄19.18559.6118
A.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f-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试卷第2页,总21页
C.细胞膜具有选择性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II.采用胞吞胞吐的运输方式的物质有.
12.葡萄糖进入各种细胞等地方的方式是.
13.物质从浓度低的一侧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
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________.
14.载体蛋白对于像分子的运输却无能为力.
15.大分子物质与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______进出细胞.
16.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O田分孑9V手
代表分子;8代表;。代表分子.
(2)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木糖,这
说明细胞膜具有,这种特性与图中的(填字母)有关.
(3)可能代表氧气和乙醇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和;葡萄糖进入红细
胞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
□
(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8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17.请根据细胞膜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这些事实说明,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0
(2)红细胞膜内K+的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的浓度是膜内的6倍,K+、Na+
分布不均是由膜上的________所控制的。
(3)细胞膜的复杂程度主要与细胞膜上的(填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细
胞膜上组成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这些物质是在细胞中的
(填细胞器)上合成的。
(4)物质进入细胞都通过细胞膜,在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细胞后,脂肪酸、K+中进入
小肠上皮细胞的速度会明显减慢的是原因是O
(5)大分子和颗粒状物质,如胰岛素出细胞膜的方式是该过程
(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18.图1是A、B、C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万式,请分析:
生■80时间
③图1图2
(1)物质A、B、C跨膜运输的方式依次是
(2)葡萄糖、。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填图1中的序号)
(3)A、B、C三种物质的运输中,与图2曲线相符的是与图3中乙曲线相
符的是O
19.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测发现放射性
依次先后出现在图①②③④⑤部位。请据图写出标号,及其所代表的结构、名称以及
所要求的内容。
(1)[⑤]部位的物质(图上方的黑圆点)首先是由附着在[②]_______上的
[]合成的0
(2)该物质是由|]最终加工形成的。
(3)此动物细胞通过的方式向外分泌该物质。
20.ATP既是神经元的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信号分子。一
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的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弓I起受体细胞的膜
试卷第4页,总21页
电位变化。ATP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中的ATP来自(生理过程),其分子结构简式是
o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3个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
来,最后乘11下的是O
(2)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h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
ATP的浓度仅为2To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3)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pg/mL)的X物质
将细胞处理24h,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mmol/mL)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组编号ABCDEF
X物质浓度02481632
细胞内ATP浓度8070502051
细胞死亡百分率1210257095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o
②若用混有浓度为2ng/mL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都受到
抑制。其中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
21.图①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②表示物质运输的某种方式,请据图回
口•
可
热
内曲雄I
侬
度一如意外侬度
B捕
图②
(1)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细胞膜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模型。图①中
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
是o(写文字)
(2)在图①的五种过程中,字母_______可代表氧气转运过程,字母_________与图
②所示跨膜运输方式相同。图①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O
22.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
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物R
运・
9*
o,1Ut
图2
(1)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模型,该模型认为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
分子是运动的。图中A是它常在细胞间信息的(填信息交流方式)
中充当受体,具有作用。
(2)由图可知,相对健康人而言,囊性纤维病患者的细胞膜上,由于异常,
氯离子无法在其协助下通过方式完成图中的跨膜运输,随着氯离子在细胞膜
一侧的浓度逐渐升高,该侧的水分子以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的速度会
至使细胞分泌的黏液不能即时被稀释而覆盖于(填甲或乙)侧。
(3)细胞膜通过一定的跨膜运输方式实现了物质有选择性的进出细胞。假如图2示左
侧是我们人的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请在所给的坐标物成上画出图中氯离子的跨膜运
输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线。O
23.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1中a、b、c所示,・、
▲、。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图2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图2中的④存在于图1中(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
(2)据图1所示,a类型中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最可能来源于()
A.X离子转运时释放的能量B.ATP直接提供能量
C.光能驱动D.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试卷第6页,总21页
(3)图1的b类型中,所需能量物质产生于图2中的(填编号)
(4)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存在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
A.噬菌体B.细菌C.果蝇D.小鼠
(5)图2中具有类似图1功能的结构有()(多选)
A.①B.②C.③D.⑤E.⑥F.⑦
24.人体在用餐后,肠腔内的葡萄糖浓度升高,这会使得小肠上皮细胞内葡萄糖浓度相
对变低,因此有人认为肠腔内的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协助扩散,但也有人认为
是主动运输,依据是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膜展开面积较大,足以使得食物在分解后
导致局部葡萄糖浓度比小肠上皮细胞低。回答下列问题:
(1)与协助扩散相比,主动运输具有的不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运输方式均能体
现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2)主动运输对细胞具有的意义是
(3)研究发现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内吸收葡萄糖与刷状缘膜上的SGLT1载体有关,
欲探究餐后肠腔内的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协助扩散还是主动运输,请设计实验
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小肠上皮细胞、载体阻断剂、能量阻断剂。
实验思路:将生长一致的小肠上皮细胞平均分为两组,均分别置于一定高浓度葡萄糖
溶液中,甲组乙组
将甲、乙两组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
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则说
明餐后肠腔内葡萄糖进入小肠细胞的方式为;若甲组和乙组细
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则说明餐后肠腔内葡萄糖进入小肠细胞
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25.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
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进入细胞内部,这种
现象叫。比如:人体的_______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
细胞。
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其移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
将大分子排除细胞。这种现象叫o比如:消化酶、抗体等_______蛋白排出
细胞的过程。
胞吞和胞吐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胞吞和胞吐
(选填"要”或“不要”)能量。
26.
请根据下述条件设计一实验,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写出实验步骤并分析结
果。
一瓶10%的蔗糖溶液、一瓶30%的蔗糖溶液、250ml烧杯1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
子1只、刻度玻璃管理1支、细线1根、支架1个。
⑴实验步骤:
⑵结果分析:。
试卷第8页,总21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
【答案】
A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B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C
【考点】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解答】
解:A.由题图可知,水稻吸收Si。:-多,番茄吸收SiOf-少,说明水稻和番茄对同种离
子的吸收有差异,A不符合题意。
B.由题图可知,各种离子浓度之比不同,说明水稻和番茄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
B不符合题意。
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与根细胞膜表面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一般与溶液中离
子的浓度无关,C符合题意。
D.根据柱形图可知,水稻吸收Mg2+、Ca2+较少,而番茄吸收SiO厂较少,D不符合题
意。
故选:Co
4.
【答案】
D
【考点】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
【解答】
解:A.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的大小会影响被动运输的速率,A错误。
B.载体蛋白转运分子和离子时要与分子和离子结合发生构象变化,通道蛋白在转运分
子和离子时,不与其结合,不发生构象变化,二者作用机制不同,B错误。
C.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糖分进入细胞所致,C错误。
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氨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对离体培养的小肠
上皮细胞进行紫外线处理,结果吸收甘氨酸的功能丧失,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
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D。
5.
【答案】
D
【考点】
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
载
名称运输方向能实例
体
量
自由扩高浓度T低不不水,CO2,02,甘油,苯、酒精等
散浓度需需
协助扩高浓度T低需不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散浓度要需
主动运低浓度一高而1=1=1而1=t=»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
输浓度要要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解答】
解:人体的白细胞通过胞吞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细胞,胞吞过程体现
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特点.
故选:D.
6.
【答案】
B
【考点】
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
胞吞和胞吐属于非跨膜运输,胞吐是大分子物质有细胞内到细胞外,胞吞是大分子物
质由细胞外到细胞内,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解答】
解:4、浆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属于胞吐,4错误;
B、RM4从细胞核到细胞质是通过核孔实现的,不是胞吐,B正确;
C、胰蛋白酶分泌到细胞外,属于胞吐,C错误;
试卷第10页,总21页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胞吐,。错误.
故选:B.
7.
【答案】
D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观察酵母菌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为了便于观察细胞核,就要用碘液染色。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需要用碘液验证淀粉是否存在。而观察鸡卵的结果不需要碘液。
故选:D。
8.
【答案】
B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据图分析,载体蛋白分子会与被转运的分子或离子结合而改变形状,把分子或离子从
高浓度一侧转运至低浓度一侧,将分子或离子释放后,载体蛋白又恢复至原来的形状,
这种转运称为易化扩散.
【解答】
A、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不
需要载体,A错误;
B、据图分析,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易
化扩散,B正确;
C、主动转运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C错误;
D、胞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D错误。
9.
【答案】
C
【考点】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题中指出“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
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这完全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从而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
是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而适应盐碱环境.
【解答】
A、主动运输的方式就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
动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B、细胞的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能逆浓度运输Na+,说明Na+进入液泡的运输方式是主
动运输,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
C、当Na+运入细胞液后,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可以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使植物更
好地在盐碱地生活,C错误;
D、由于该载体蛋白的作用,液泡内Na+浓度增大,有利于吸水,从而提高了植物的
耐盐性,D正确。
10.
【答案】
D
【考点】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需要量及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要
量不同,A项正确;
水稻吸收的SiO广多,吸收Ca2+、Mg2+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
择性,即细胞膜具有选择性,1?、(2项正确;
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的浓度关系不大,而与植物的需要量有关,D项错
、口
i天o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1.
【答案】
大分子物质(如病原体、分泌蛋白等)
【考点】
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
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称运输方向载能实例
体量
自由扩高浓度T低不不水,CO2,。2,甘油,苯、酒精等
散浓度需需
协助扩高浓度一低需不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散浓度要而
主动运低浓度T高而1=1=1而l=t='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
输浓度要要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如吞噬细胞吞噬病菌)或胞吐(如分泌蛋
白).
【解答】
解:大分子物质进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如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大分子物质出细胞的方
式为胞吐,如分泌蛋白.
故答案为:
大分子物质(如病原体、分泌蛋白等)
12.
【答案】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试卷第12页,总21页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称运输方向载能实例
体量
自由扩高浓度T低不不水,CO2,02,甘油,苯、酒精等
■=!=>
散浓度而需
协助扩高浓度T低需不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散浓度要需
主动运低浓度一高需需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
输浓度要要糖,K+,Na+等
【解答】
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葡萄糖进入其他组织细胞的方式为主动
运输.
故答案为: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13.
【答案】
主动运输
【考点】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解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主动运输的过程和条件,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并消耗能量,能从低
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主动运输保证了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
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解答】
解:由题意知,该物质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
所释放的能量,且从浓度低的一侧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因此属于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主动运输
14.
【答案】
蛋白质这样的大
【考点】
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解析】
胞吞是细胞把大分子颗粒依附细胞膜的表面,然后内陷形成由膜包裹的泡;胞吐则是
细胞内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分泌泡,然后和细胞膜内表面结合,通过膜的运动,把包裹
的物质释放到细胞外面,胞吞和胞吐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与细胞膜的结构的流动
性有关.
【解答】
解:物质的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其中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需要载体协助,但载体蛋白对于像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运输却无能为力,只能通过
胞吞胞吐运输.
故答案为:
蛋白质这样的大
15.
【答案】
胞吞、胞吐
【考点】
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
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
解: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
吞、胞吐.
故答案为:
胞吞、胞吐
16.
【答案】
载体蛋白(或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多糖,选择透过性,4b,b,d,a,一定的流动性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分析图解:图中4是载体蛋白,B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糖蛋白.由于糖蛋白存在于细
胞膜的外侧,因此上侧为细胞外,下册为细胞内.
图中a物质的运输由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b物质的运输由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
c、d物质的运输由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载体,但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e物质同a物质,只是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
【解答】
解:⑷分析图解可知,4代表载体蛋白(或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代
表多糖分子.
(2)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木糖,这
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种特性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3)氧气和乙醇的运输方式均属于自由扩散,该过程由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
能量,可能代表氧气和乙醇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属
于协助扩散,该过程由高浓度t低浓度,需要载体,但不需要消耗能量,用图中编号d
表示;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过程,由于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
外,因此用图中编号a表示.
(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磷脂双分子层具有一定的流
动性.
故答案为:
(1)载体蛋白(或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多糖
(2)选择透过性A
试卷第14页,总21页
(3)6hda
(4)一定的流动性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7.
【答案】
(1)脂质和蛋白质
(2)载体
(3)蛋白质,蛋白质,核糖体
(4)K+,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呼吸抑制剂处理
细胞后会影响细胞能量的供应
(5)胞吐,消耗
【考点】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题干信息“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
溶解”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脂质;“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
(2)红细胞内外钾离子或钠离子分布不均受到栽体的数量、种类和能量的限制。
(3)组成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细胞
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4)脂肪酸是脂溶蚀物质,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小上皮细胞K+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
小肠上皮细胞。
(5)胰岛素是分泌蛋白,以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需消耗能量。
18.
【答案】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②,①
C,B或C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分析图1,①物质的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②物质的跨膜运输
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③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
动运输.
分析图2,物质的跨膜运输可逆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转运.
分析图3:方式甲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扩散;方式乙除了与浓度
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
【解答】
①物质的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②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
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③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②协助扩散,。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①自由扩散。
分析图2,物质的跨膜运输可逆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即物质C。分析图3:方式
乙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即物质B或物
质Co
19.
【答案】
(1)内质网,[①]核糖体.蛋白质
(2)[③]高尔基体
(3)胞吐
【考点】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明确该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及它们的作用是
解题的关键。
【解答】
解:(1)⑤部位的物质是分泌蛋白,它是由附着在②内质网上的①核糖体合成的。
(2)蛋白质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最终由③高尔基体加工形成。
(3)由图可知,分泌蛋白在高尔基体上加工完成后,由高尔基体膜内陷形成“囊泡”包
裹分泌蛋白,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分泌蛋白随之排出细胞,这种方
式称为“胞吐”。
20.
【答案】
(1)细胞呼吸,A—P~P~P,腺昔
(2)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
(3)①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②妨碍主动运输,影响营养物质的吸
收
【考点】
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解析】
ATP是由一个腺昔和三个磷酸基团构成的。
【解答】
解:(1)ATP可以来自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在人体细胞内只有细胞呼吸。ATP结构
简式为:A—P~P~P,3个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腺甘。
(2)人体内ATP含量很少,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内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
(3)①“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得出实验的自变量是X物质的浓度,
因变量就是不同X物质浓度下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②氨基酸等营
养物质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X物质妨碍主动运输,影响营养物质的
吸收。
21.
试卷第16页,总21页
【答案】
流动镶嵌,B,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
b,ae,选择透过性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1、分析①图: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D表示糖蛋白,只分布在膜外;a
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
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从膜外向膜
内运输,属于自由扩散;c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
载体和能量,从膜内向膜外运输,属于自由扩散;d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
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2、分析②图:根据曲线变化,物质运输过程能逆浓度运输,表示物质主动运输运输方
式。
【解答】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细胞膜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图①中构成细
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2]磷脂双分子层,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糖蛋白。
在图①的五种过程中,字母b自由扩散可代表氧气转运过程,字母ae主动运输与图②
所示跨膜运输方式相同。图①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22.
【答案】
流动镶嵌,大多数蛋白质,糖蛋白,直接(或接触)交流和间接交流,识别
GFTR蛋白(的结构或功能),主动运输后由扩散,下降,甲
装.
逅
U0,浓度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功能正常的CFTR
蛋白能协助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功能异常的
CFTR蛋白不能协助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导致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不断积累。甲侧
因含有A糖蛋白,为细胞膜外侧,则乙侧为细胞膜的内侧。
【解答】
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该模型认为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
是运动的。图中A是糖蛋白,它常在细胞间信息的直接(或接触)交流和间接交流中
充当受体,具有识别作用。
由图可知,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能协助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而囊性纤维病患者的
细胞膜上,由于GFTR蛋白异常,氯离子无法在其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膜
的外侧,导致氯离子在细胞膜内侧积累,随着氯离子浓度逐渐升高,该侧的水分子以
自由扩散的方式被运输到外侧的速度会下降,至使细胞分泌的黏液不能即时被水稀释
而覆盖于外侧,即甲侧,而出现囊性纤维病。
由于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其运输氯离子与氧气浓度无关,曲线图如下:
g
通
T
।_____________________
°0,浓度
23.
【答案】
Q,糖蛋白位于细胞外侧
A
②④
B
A,B,D,F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解析】
分析图形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另要熟记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首先糖蛋白存在
于细胞膜的外表面,要根据糖蛋白的位置判断细胞膜内外;
图中可以看出,Y物质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此时的能量
应来源于X物质,因此可以确定a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方式是正常方式的主动运输;
c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光能驱动。
【解答】
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即P表示外表面,Q表示内表面,所以细胞质基质
④存在于Q侧。
Y离子与X离子通过同一个载体运输,可知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X离子转运
时释放的能量。
图1的b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发生的场所
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即图2中的②④。
由图可知,c类型运输消耗的能量来自光能。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果蝇和小鼠属于动物,不能直接利用光能;最可能采用该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生物是
细菌。
图中①一⑦分别是细胞膜、线粒体、核糖体、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
网,其中能发生类似图1功能的结构应该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
内质网。
24.
【答案】
(1)逆浓度梯度运输,需消耗能量
,选择透过性
(2)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选择性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
细胞有害的物质
(3)不做处理,添加能量阻断剂,大于,主动运输,大致相同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试卷第18页,总21页
【解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运输顺浓度梯度高浓度玲低浓度顺浓度梯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室翻新与餐饮店改造设计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公共安全报警系统电路升级改造合同
- 提取公积金借款合同
- 销售抵押合同
- 电商零售平台开发合同
- 个人理财指南
- 农产品公共检测与溯源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
- 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应用作业指导书
- 平面设计聘用合同
- 2025年广西货运考试题目
- 长江委水文局2025年校园招聘1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韶山干部学院公开招聘1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不可切除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j解读
- DB23/T 3657-2023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4《设计塔台模型》课件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MVR蒸汽机械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IF钢物理冶金原理与关键工艺技术1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辨识AQ 4131-2023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