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课题_第1页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课题_第2页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课题_第3页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课题_第4页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课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课题数学学困生转化课题

一、课题的界定

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

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智力正常但学习状况异常.完

成学习任务有困难”的学生。学阶段、采用新课程标准后,数学学习成

绩仍一直处于较差状况,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历次达标测试或调

研测试成绩大约在学校(或区县统计成绩)后四分之一范围内,学习成绩

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对数学概念不能正确理解,运

算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均较差,不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常见的

数学问题,当然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

上必须认识以下几点:

——学习困难学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差生”;

——学习困难学生不是残疾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不是弱智学生。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理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班每个

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地发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升入初学

习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数学

教学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学困生),如何使学困

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

质,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

题。

2、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理念:一是主体教育的

出发点,主体教育的直接指向就是完善人、发展人。二是自由、自觉地

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活动可以使个体既有素质和所处

的社会环境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现实因素。三是主体教育的近期目标

是在教育过程,通过培养学困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

展和提高学困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困生的表现欲望和

学习潜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可见新课程标准

的设置要求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最大的不

同之一,就是新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新课程背景

下,仍存在着大量的学困生,这到底是因为教材问题,还是教学问题,还

是什么别的原因?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

每一个人的成功就有了多样化、个性化的舞台与机会。对学习困

难学生(学困生)而言,表现性学习更为他们提供了成功的多元化衡量尺

度和个性化表现机会,促进他们的转化与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学困生同样也具有他(她)的独特

性。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学困生的一些独特的见解,从他们独特的视角认

可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虽然这种理解有可能不符合教师预定的要求,但

却是基于学困生自身的学习、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也是一种重要的

学习资源。教师如果能够尊重、理解、适度地认可学生的这种见解,并

为他们提供独特的表现机会,就可能会激发学困生的表现欲望和学习潜

能。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新课程背景下,学困生的产生的原因。

与没有进行新课改之前采用旧教材时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对照、比

较,从而探究学困生的产生与是否采用新课程有没有关系?学困生的问

题是几十年来一直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问题,它到底与采用什么课程

有没有关系?它是不是在任何教育制度下都客观存在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它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新课程能否降低学困生的比例?在新课程

背景下如何解决学困生的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学困生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完成新课标

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

使学生对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

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开拓新

的思路。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进课

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使教师真正做

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

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

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下生动活

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教师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

效。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内部原因,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学习

数学的意志和毅力、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已有的认知水平、数学思

维能力等;

2、研究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外部原因,小学阶段的基础原因、教

材原因、应试教育原因、社会原因、教师的原因、家庭的原因等;

3、根据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研究采取针对性的

方法,阻断产生学困生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4、对现已出现的学困生,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和方法。

五、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本课题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通过调查、实践、研究和总结反思等几

个环节,积极探索学生在数学学习思维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产生障碍的

原因,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1)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

(2)运用案例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对当前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思

维障碍进行先期的调查,对本校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

进行重点实验研究。

2、实施研究阶段:

(1)运用行动研究法,这一课题的研究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重

点进行对学困生学习成绩较差、在思维能力上存在的障碍进行调查、

分类和分析,探究产生这些障碍的原因;第二步,对产生这些障碍的不同

原因进行分类和分析,研究消除障碍的方法,探究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思

维能力的途径。最终完成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定期进行全校性的数学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开展经常性

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实践研究分析学生思维能力较差以及思维障碍产生

的原因,提出消除障碍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3)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总结阶段性成果,撰写案例和论文,

检测比较,期汇报,将实验成果向全县推广。

3、总结结题阶段:

(1)总结实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2)结题。(3)展示,推广研究成

果。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1、课题技术顾问。

扶余县“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指导组

2、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石学于

副组长:李宏山

组员:周林陈维林宗守宝王学兵梁德平

(二):初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究

桐乡八朱雪芬(执笔)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义务

教育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初教育对象已由选拔择优

扩大为全部小学毕业生,因此使得学生之间差异进一步扩大,再加上以

往的优秀生当“主角”,困难生当“配角”或“观众”的教育课堂更使

得部分学生变成了困难生。

1、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彻底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每位教学工作者面临的

一项课题。作为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对症下药地转化数学学困生,由此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

问题。于是我们数学组针对我校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在教学实践观察

和分析造成数学困难生的因素,通过调查分析,按产生原因将数学学困

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基础薄弱型。这类学生小学时基础就不扎实,认知结构差,对前

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不牢固,没有

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也跟

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②动力缺失型。这类学生在学习动机、态度、意志及自我意识等

方面处于弱势和被动,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一

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做

小动作等。据我们课题组调查,这些学生的有意注意稳定性水平远低于

普通学生的平均发展水平,相差两个标准差,相当一部分甚至根本无意

于学习活动。另外据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有意注

意稳定性的相关程度达到0.5以上。再以学习习惯为例,据我们调查,

学习困难学生有预习习惯的只占14.9虬有复习习惯的只占16.2猊有独

立完成作业习惯的只占ll%o

③能力低下型。这类学生的动机、意志、自我意识水平都不低,但

学习能力有限,思维水平远低于一般学生,他们的学习技能低下,制约了

他们的学习活动,尽管百般努力,然而收效甚微。

④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在能力和个性特征上并无偏差,主要问题

在于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不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学习困难,一旦其

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困难局面也将随之改观。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困难

只是阶段性,暂时性的困难。

2、以上的分类只是相对而言的,有的学生可能身兼多种类型。对

06级学生尝试了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种种策略。该年级学生在今年考各

项指标均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且在学生调查有90%以上的学生都十分

喜欢这种教学方法,认为这样的教学不仅大大减轻了他们的课业负担,

而且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使这种教学在全校数学教学更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07级学生实施了尝试,收到更好的效果。于

是我们数学组教师成员在研究这些学生的成因的基础上,为采取具有针

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措施,拟进一步探讨对这些学生的转化策略,真正

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真正融洽的师生关系,更

好地关爱他们的幸福成长;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克服种种学

习上的困难;培养他们乐观进取、积极向上、自信自律的健全人格,从

而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也基于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转变

教师原有那种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个性心理的研究,教学方法呆

板、单调,“满堂灌”、“题海战”、埋怨多于辅导等的教育方式,提

出了《初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究》的课题研究,成立课题组。并在

2008年5月一一6月,具体计划该课题的实施和申报工作,期间还请了

有关专家对该课题的可行性作了鉴定和指导,组织理论学习,制定研究

方案。9月该课题被桐乡市教科委立项,从而在原来初步尝试的基础上

作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二、课题的界定

我们所说的初数学学困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差生”,也不是残

疾学生,更不是弱智学生,

我们把它定义为:“智力正常但学习状况异常,完成学习任务有困

难”的学生。本课题组人员通过课题的研究,在教学如何“对症下药”,

不断探讨转化这些学生的策略。以足够的耐心和有效的方法来辅助他

们的学习,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拓宽他们的学习思维,从而更好

地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这些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真

正体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

三、课题的具体实施和内容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

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

意力集,“我要学”的意识增强。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转变为主

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因此,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教育思想在教学学科的具体体现。

(一)课堂教学方面。

1、创设动态的教学过程,满足学生好动的乐趣。

教材有许多知识,由于受时空的限制,需要动态处理的内容在教材

只能用静止的方式呈现,即使有些知识虽然配有图示,但图示也是半抽

象的静止状态,因此,只靠教材本身的图文和教师的抽象语言描述,学生

不仅会感到难学,而且也觉得缺乏趣味。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教材的需

要,自制教具,自做多媒体课件,通过资源共享,把这些静止的知识变成

动态的教学过程,很多学生在学习感受到了获取知识的乐趣。

2、设置参与性的教学环节,满足学生爱玩的兴趣。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是主体,在教学适当增加一些与

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活动、猜谜活动、操作活动等,能极大地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几何教学的学具操作,折叠拼摆,在计算问题的速

算比赛,在概念的猜谜、游戏等,都是学生感到好玩有趣的教学形式。

3、运用新奇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完法,贵在得法。以新颖、奇特的教法设计

进行教学,能有效地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新奇的刺激下萌发

快乐思维的情趣,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奥妙的乐趣。例

(1)“先辅后教法”一一给基础薄弱型的数学学困生一个“笨鸟先

飞”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知识自然迁移的目的。

(2)“效果回授法”一一课上留足够时间完成一些小练习(选择题

和填空题),在课堂练习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是能力低下型的学困

生,针对他们的问题予以再次的指导和帮助,直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为

止。以“阶段过关”为侧重点,教师给这些学生以多次过关的学习机会,

针对存在的问题帮助过关。

(3)“作业超市法”一一作业超市法是“分层教学”的体现,遵循

“量力而行,共同提高”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

业。动力缺失型的数学学困生在作业的选择上可采用超市购物的办法,

让每一位的这类学困生品尝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

(4)“出卷评测法”一一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模仿的测试

题的形式制作出两份同样的试卷,一份自留,并做出答案,另一份上交,

并写出出卷人的姓名;抽签当作全班试卷进行考试;改卷,出卷人改错,

再由做卷人纠正错误;审卷,再复评。

(5)“帮教网络化”一一充分利用“帮教网络化”,让每一位学困

生都有一位优秀生帮教,一个月内让这些学困生及帮教者都能谈心一

次。帮教安排尽量做到就近原则(同桌或前后桌)。每半学期对每个帮

教者(优秀生)进行评分,选出“最佳帮教者”,对学困生也要评出“进

步最快者”,对两者进行一定的奖励。其每半个学期对帮教者进行优胜

者劣汰制。

如此等等,足以说明,在教学变幻教法,出奇制胜,就能发掘教材的

快乐因素,为优化

数学课堂教学服务。

(二)家长联系方面。

1、举办家长开放日。

定期向家长开课,让家长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是我们数学组的

一项有力措施。做到每学年安排一次请家长来校进班与自己的孩子一

起上课,让家长亲眼目睹孩子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我们还组织家长代

表座谈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得到及时

的改进与提高。

2、建立家长委员会。

成立了学校家长委员会,挑选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社会声望,教子有

方,乐于奉献的各界人士担任家长委员会委员,各班由学生家长代表组

成班级家长委员会,沟通联系,交流信息,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开设家

长学校,每学期有计划系统地给家长讲授现代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理论

与实践;让家长参与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困生、特别是数学

学困生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3、走访特殊家庭。

我们课题组老师给一些有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欠佳的学生建立帮

教档案和学校、家庭协同关怀网络,对这些家庭定期进行家访和回访,

从走访得知,学生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处于真空状态。隔代的祖父母、

外祖父母由于心疼孩子,对孩子往往是百依百顺,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只

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而不关心他们的教育和心理要求。这种养而不教

的做法,使许多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

是百般庇护,为孩子开脱,而对来自别人的批评,不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

因,也不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沉迷于打牌,在家里

夫妻谈的较多的话题也是切磋牌技,让孩子深感父母玩之乐,自己学之

苦,导致孩子没有上进心。通过对数学学困生家庭的走访,许多家长不

仅认识了子女的数学学习情况,同时家长自己甚至对数学这门课有了更

深的了解,给我们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三)常规研讨活动方面。

1、组织学习活动。

通过组织数学教师学习或个人学习等途径,围绕初数学学困生生转

化策略等问题进行讨论,我们课题组教师人人上教学战线,学习他人的

优秀做法,做好读书笔记,写学习体会。

2、加强案例研究。

以个案研究为抓手,每次教研会每位教师带着自己在教育教学碰到

的问题,在组内交流、研讨,得出共性问题或需解决的专题。从问题到

课题,不是一种形式的改变,而是一种研究意识的形成。面对教育不断

生成的新问题,课题组通过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唤醒、培养、强化教

师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促使教育在工作研究,在研究状态

下工作。

3、进行教育反思。

教师在研讨过程进行多次反思,找出自己教学行为的亮点与不足,

进而确定个性化的施教方案。教师去反思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行为,

并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对比思考。在对行为的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教育理

念的理解,促进理念与行为之间的转化,使原本的名词术语转化为教师

的行为。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大通学学2009届、2010届全体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⑴个案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数学学困生的跟踪分析,采取系

列转化措施,观察转化效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⑵行动研究法:参研教师在各自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实

践,不断修正,总结经

验,不断完善转化策略,提高研究水平。

⑶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数学学困生的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

绩等发展状况,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

为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策略提供更为有效的措施和经验。

⑷文献研究法:收集、检索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逐步积累和学习

初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理论,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

握研究发展趋势。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本课题从立项开始实施,为期已满一年,在这一年,取得了一定的成

效。

1、树立了数学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通过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地转化和辅助学困生,使学困生真正得到

尊重、关心和关注;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和进取性。使这些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足够的学习

热情,重新找到学习的兴趣。使优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学困生不再对

数学望而却步。解决了课堂教学“优、差两头难兼顾”这一问题,从而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06级学生因从初一起就尝试学困生的转化教学,在三年,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一直很高,数学掉队者很少。07级学生实施学困生转化教学,

大大缩小了原有的两极分化现状,如一位夏某学生,初一时只有四十几

分,到了初二针对其智力将其放入学困生行列,做好其思想工作,成绩突

飞猛进,现升入等生行列。大考时07届学生的数学成绩各项考核指标

由原来的全市二十几名提高到全市十几名。

2、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优化教育策略,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学困生行

列。同时,实施课题研究,向实验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刻苦

钻研教材,更要研究学生和教法。在研究过程全组教师互相配合,共同

探讨,加强了合作,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也提高了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并

结合自己的实践分别写出了论文、案例及感想。如《引导学困学生有

效参与课堂学习》、《谈初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学行知教育

理论,建新型师生关系》、《从一个学生的变化想到的……》、《赋多

媒体“灵”性,还课堂教学“活”性一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

的点滴思考》、《新浙教版数学教材下的教学体会与困惑》、《构建

“快乐数学”教学模式,营造和谐数学教学氛围》、《突破数学”思维

定势”,彰显创新思维个性》、《在“问题生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等。通过教学研究,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3

名教师还先后被评为桐乡市数学学科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

2009年6月,还开了四片“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模式”汇报展示课,受

到片数学教师和数学专家的好评。

3、推动其他学科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的进行。

通过课题研究,一套对数学学困生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转化策略初

步形成,并且不断加以改进与完善。同时,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种种策略,

不局限于某种数学学困生类型,对其他学科的学困生的转化教学也起着

一定的推动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初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教学是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实施素教育的

手段之一,同时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课题组人员经

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摸索,制定了一系列可行

的实施方案。初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数学教学有机、有序、有效

地进行,推动了学校素质教学的进程与发展。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主体报告、课堂教学论文、学生成果、课件等。

二之四(三):初学习困难学生成因及转化的实验研究报告

广西柳城县实验学课题组赖云龙梁卷明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

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

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都阐明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

性。而数学后进生就其个人成长来说,由于学科的基础与工具性,及将

直接影响到对他们的后继教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与成才问题;对教

育来说,关系到学科教学的平衡性与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和基础教育水

平的根本大计;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可见,研究数学后进生问题,成为当前教育常抓不懈的大课题。

基础课程改革已经六年多了,尽管《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新了,教

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数学后进生并没有减

少。我所在的学校,近几年来数学成绩60分以下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

很多教师都抱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要想改变这种教育质量

低下的现状,后进生的转化是关键性问题。

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是一个繁杂的异质群体。异质性给学困生的鉴

别、诊断、干预带来很大的模糊性。为了对诺大的学困生异质群体进

行准确诊断和干预,使研究更具科学性,我们将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划分

成若干同质的四类亚群体。同时,由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的复杂性,有

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家庭、学校、社会。在转化学困生方面,

有许多工作是教师无能为力的、爱莫能助的,如父母离异,应试教育等

等,但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方面起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应着

重从教师教育方面来研究如何转化学困生。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组成员组成及任务分工

姓名职称1职务工作单位课题分工

赖云龙中.实验中学课题组长

i男381教务副主任

梁卷明匠J46中高怅学教师实验中学课题副组长

何爱美辰[数学教师.班主任实验中学「果题组成员

□—

龙震宇男28中.1数学教师.班主任实验中学课题组成员

实验教师梁卷明是市数学学会会员,实验教师赖云龙是县数学心组

成员,其余两位实验教师都是自愿参加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这4位实

验教师都有通过教育科研来促进教学成功的良好愿望和积极态度。另

外聘请柳城县数学教研员汤年赞主任作指导老师。

(二)数学学困生的界定。

数学学困生一一指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差,不

能进行独立思考,作业常常完不成或出错较多,数学测验成绩经常处于

落后地位的智力正常的学生。(有智力障碍的学生不在研究范围内)

(三)确定被研究对象。

确定我校实验学,乡镇农村学冲脉学,东泉二三所学校共70名数学

学困生、及其家长和部分老师作为研究对象,也包括小学的30位数学

老师。

(四)理论学习与研究。

我们小组认真学习了布卢姆动态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

个别差异,既承认由于差异而出现的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又相信

认知水平和各种能力的互相补偿性。充分认识学习困难学生与其他同

龄学生一样所具有的人格的独立性和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只要为学

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方法,绝大多数学生可以脱困。这些理

论对实验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潜能起到了积极的用。另外,课题组成员

采取分工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了《新课程下数学教与学的心理学》(何

小亚著),《初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张丽丽主编),《问题学

生诊疗手册》(王晓春著),柳城县《初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研究论文

集》(1997年),以及在网络上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学困生的研究问题。通

过学习和研究,实验教师对数学学困生可以转化的观点在思想上形成了

共识,研究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五)本课题的研究采用的方法。

(1)本课题采取同伴合作式的行动研究。参与研究的主体是本校初

数学教师,他们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的对象。

(2)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包括:

①文献法:学习有关理论和文献。课题组成员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

学习。分工查阅国内外数学学困生问题研究的有关文献,学习有关数学

学习心理研究的著作。

②访谈法:抽取几种不同类型的有代表性的后进生谈话,收集信

息。

③实物分析法:如抽查后进生各个阶段的数学试卷和作业进行分

析。

④问卷调查。

⑤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

(六)对数学学困生的分类。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上海市教课所《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

论与实践》的研究经验,对数学学困生这一个繁杂的异质群体,以能力

和个性特征两个维度表征个体的心理特点,划分成若干同质的四类亚群

体,使每一类别最大限度地同质化,最低限度地异质化。

类型能力与个性特点

I.暂时性困难能力没有偏常.观察力中卜.水平:个性特征指标均在中上水平

n.能力型困难思维、言语、数理、空间能力低:个性特征指标为中等水平,坚持性较强,

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W.动力型困难能力基本没有偏常:个性特征指标水平基本偏低(包括动机、意志、自我

意识等),焦虑水平偏高

N.整体型困难思维、言语、数理能力低:动机、意志等水平低

1、暂时性困难学生。

这类学生能力和个性特征没有偏常,但他们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不少

问题。他们的学习困难往往由于个人得了疾病、家庭的变故(如父母闹

离婚、生病),亲子关系紧张,家庭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师生关系紧张,社

会不良影响(如网瘾),交友出现问题(早恋或哥们义气)或品德滑坡等原

因导致学习困难。其主要特征是:因特殊原因不能上学,或在学习精神

不振,课堂活动时缺乏积极、紧张的思维,缺乏主动、兴奋的感情投

入。疲劳、懒散,有的表现为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同时带有思想品德行

为上的不良倾向,心理状态不稳,闹情绪或消沉。这部分学困生比较复

杂,在学习困难方面表现为阶段性或局部性的较多,还需教师作进一步

亚类分析,根据不同亚类特点及时采取不同的措施。相对地说,这类学

生的学习困难程度较轻,工作做得及时比较容易转变,如果错失时机,会

使这些学生的学习困难继续加重,而成为稳定性学习困难。

2、能力型困难学生。

能力较差是他们学习上的主要障碍,表现为:理解慢,学习总是死记

硬背,不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

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遇到知识的迁移题、综合运

用题就难以应付,缺乏去粗取精,举一反三的能力,更不能在学习实践运

用知识。但他们的动机,意志水平不低,这是他们身上十分宝贵的尚未

开发的动力资源。如果教育者对这些学生嫌弃或一味训斥惩罚,不去帮

助他们分析具体的知识障碍

和技能障碍,不去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甚至把他们的学习困难

归之为学习态度、动机,效果会适得其反。

3、动力型困难学生。

这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

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表现为:对学习不

感兴趣,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缺乏自制力,不能坚持

始终,有的好高鹫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这部分学生心理脆弱,耐挫能

力差。教育上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激发其学习动机是对这类学生教育的关键问题。

4、整体型困难学生。

这类学生的能力差,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水平低,大多是由于

小学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学习技能匮乏造成的。

同时长期的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甚至同伴的否定评价,

使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缺乏自信,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愿

望。这类学生所占比例不多,但这类学生学习困难程度比较严重,教育

上,除了改善课堂教学,还必须摸清他们的知识起点和障碍点,制定个别

教学计划和目标,针对其知识与技能薄弱之处予以强化训练,这类学生

在班级教学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常规的教学计划,内容与他们的学习

水平相差甚远。个别补救教学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种过渡性教学策

略。

以上四种类型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变化的。类型内部的同质

和类与类之间的异质只具有相对意义。在一定条件下,暂时性困难会变

为稳定性困难,局部型困难会变成整体型困难,反之亦然,就整体型困难

学生来说,追溯他们的学习历史不是一下子什么都差的,而是有一个变

化的起点和过程。

(七)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各类数学学困生进行鉴别和教育对策

研究。

肯定打教师学生家长

▲ftW

类型你认为造成学生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否HAE月zb疔定

定打(X)

1.暂时性1、某个章由知识没掌握衔接不匕后来索性放弃65%51%57%

困难

2、家庭环境影响31%21%22%

3、与老师或同学关系紧张,情绪受到干扰21%25%24%

4、上初中后某个时期迷上游戏机或网吧或其它|58%27%(47%

II.能力型卜、学数学已经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成绩就是不好35%37%50%

困难

|6.老师讲时就懂,自己做作业时就不会了75%72%60%

III.动力型「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不学数60%24%34%]

忸都无所渭

困难

氏师生关系紧张,对该科所以不感兴趣18%20%12

卜、学数学很少有成功感(如得到老师表扬等)52%54%57%

|io,贪玩,学习卜.懒惰,自我约束力差75%卜4%66%

|11>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学生不够完全理解\n%|67%

IV.整体型|l2、小学时数学基础就不好77%卜3%45%

困难|13,老师、家长或同学有时嘲笑学生k%\\0%||0%

卜4、学生确实没有信心学好数学

|:5、身体不够健康,注意力不够策中,记忆力而靠

从表一,表二,表三统计数据分析:

1、在回答“某个章节知识没掌握衔接不上,后来索性放弃”这一

问题时,回答“肯定的”教师是51%,学生是51虬家长是57%O肯定都超

过一半的现象说明:(1)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如

能根据他们的实际组织教学,教能适应他们的认知水平和速度,就可以

避免产生学习上的障碍。(2)、对若已产生某些认知障碍或情意障碍的

学生,如果教师能及时反馈,调节教学,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他们排除这

些障碍,则这种障碍就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3)、学生在先前学习的

障碍如不及时排除,必然为后继学习带来困难,使学习过程无法继续有

效地进行,因而会使新的困难不断产生。(4)学生学习障碍和困难的积

累,会使局部的、暂时的困难成为全面的、稳定的困难。学习上处于稳

定困难状态的学生就是真正含义上的学困生。

2、回答“老师讲时就懂,自己做作业时就不会了”这一问题时,回

答“肯定的”教师是75虬学生是72%,家长是60%o这些回答出乎我们

的意料,也引起我们深深地反思:(1)能力型学困生占有很大比例。(2)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数学知识结构只有

通过学生本身的内化才能转化为学生头脑的数学认知结构。(3)在数学

教学,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加强启发引导,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想,让学生讲,让学生议论,让学生练,

让学生验证,帮助学生正确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

水平。还是杜郎口学校长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过手一

遍”。

3、回答“学数学很少有成功感(如得到老师表扬等)”这一问题时,

回答“肯定的”教师是52虬学生是54虬家长是57%O说明动力型困难

学生和家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感。(1)

有人说,“成功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往死里夸”,虽然过份,但不无道理。

不是“学困生”没有闪光点,而是教师缺少发现闪光点的眼睛。(2)创

设成功的机会。教师让这些学困生在学习活动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

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如一位名师的成功经验之一是

降低压轴题分数,小测验前悄悄辅导试题内容,这些做法减少了学困生

考试的焦虑,让他们找到了成功感,从而获得了学习上的自信。(3)树立

同类型成功的榜样。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

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4)在自身进步

体验到成功。要求学生从自身变化认识自己的能力,同自己的过去比,

个人的进步则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会的举左手,

不会的举右手”的故事就是老师帮助这些习得性无助的学生跳出怪圈

的天才般的应用。

4、回答“贪玩,学习上懒惰,自我约束力差”这一问题时,回答

“肯定的”教师是75虬学生是64%,家长是66%0说明学生和家长都有

把学业搞好的积极愿望,也有自我反思的辨证意识。但老师高达75%的

肯定回答多少让人担忧,就是老师把学习差的原因都推到了学生的身上,

而对自我批判的意识还不如学生和家长。

5、回答“小学时数学基础就不好”这一问题时,回答“肯定的”

教师是77%,学生是43虬家长是45%O教师与学生的回答悬殊最大,很值

得思考。除师生归因偏差外,确实有一个原因,上到初后,学生没有得到

学法指导,没法适应知识渐深,课程倍增的初学习而形成学困生确实占

一定比例。从而形成稳定的学困生尤为惋惜痛心。

6、回答“上初后某个时期迷上游戏机或网吧或其它”这一问题时,

回答“肯定的”教师是58%,学生是27%,家长是47%;回答“对数学学习

不感兴趣,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不学

数学都无所谓”这一问题时,回答“肯定的”教师是60%,学生是

24%,家长是34%;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师生相差如此巨大。从德威克的归

因理论来看,学生认为学业失败的原因不是玩游戏或上网,也不是不感

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而是其他的原因。而教师则把学困生学业失败

的原因几乎全部推给学生,这两方面不同的归因倾向,深深值得每一位

老师去思考。

(八)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提出转化教育对策。

学困生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家庭、学校、社

会。但从以上调查表综合分析,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大多数与教师的教学

直接有关,可见,要转化数学学困生,成功有效重要的方法是教师的教要

适应学生的学。我们课题小组仅.从教师教育方面提出转化数学学困生

策略。

三.课题研究成果

(一)通过课题研究,实验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实验教

师写的论文与反思十余篇。

(二)课题研究成果受到了区课改专家的关注,并由赖主任在区级A

类骨干教师培训研讨会上发言。

(三)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获得了转化数学学困生策略。

1、充分认识转化学困生的意义。

转化学困生就其个人成长来说,关系到享受教育平等问题、身心健

康发展问题、家庭和谐幸福问题;对教育来说,关系到课程改革的重大

战略和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和

综合国力的提升。

2、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困生的共性,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呢?⑴

找到闪光点并夸张表扬,有人说,成功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往死里夸,虽然

过分,但不无道理。不是“学困生”没有闪光点,而是教师缺少发现闪

光点的眼睛。(2)创设成功的机会。教师让这些学困生在学习活动通过

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我在处理测

验试题或月考试题的时候,通常把最后两题压轴题改为每小题3分,这

样学生考出的成绩相差不大,学困生很容易获得成功感,与其它科目相

比往往更喜欢考数学,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家长也对自己的孩子取得

进步深信不疑,家长对学生也会有更良好的期待。但每个学生掌握知识

大情况我是了如指掌的。还有其他办法就是把总分提高到150分,或分

A/B卷,或同一试题分层次检测或小测验前悄悄透露试题内容给学困生,

这些做法减少了学困生考试的焦虑,让他们找到了成功感,从而获得了

学习上的自信。(3)树立同类型成功的榜样。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

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

的任务。

(4)在自身进步体验到成功。要求学生从自身变化认识自己的能力,

同自己的过去比,个人的进步则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

心。”会的举左手,不会的举右手”这故事就是老师帮助这些习得性无

助的学生跳出怪圈的天才般的应用。

3、学会喜欢学困生。

对于学困生,说句实话,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教育方面确实在开了

一个不大不小大玩笑。教育心理学有个叫互悦机制,就是若老师不喜欢

学生,学生也不喜欢你,而他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取

决于老师的讲课水平而是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对老师的看法或老师对他

的态度。卡耐基的继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小时候卡耐基是远近闻名的

坏男孩,9岁时继母进门,父亲就说他是全县最坏的男孩,也许你明天会

被她用石头砸死。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走到他面前对卡耐基说,

你错了,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地

方的男孩。继母说得卡耐基热泪盈眶,从此和继母建立了友谊,从此卡

耐基发奋努力,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老师的一句话有时候会影

响学生的一个时期,有时候会影响一辈子。优秀学生都会离我们而去,

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或给我们送终的就是这

帮学困生。对他们好些吧!

4、对学困生的良性转化应充满期待。

在教育心理效应,有个“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

的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

给她,上帝被雕刻的真诚打动,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是的。爱总能

创造奇迹,尤其在孩子们身上。罗森塔尔有个著名的试验,他们来到一

所小学乱点18名学生,把他们列入“最有发展前途的名单”交给校长

和相应的老师并叮嘱保密,8个月后奇迹就出现了:凡是名单上的学生,

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进步、且性格开朗、自信心强。更让人深感意外

的是:这些人是随意挑选的。经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对每一个学困生都

抱有信心,相信学困生,对学困生寄予厚望,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们的

潜能。

5、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的主阵地。

这方面大家都有共识,我国的很多教育工作者利用分层递进教学脱

困作出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另外,洋思学的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东庐学

的两案合一和杜郎口学讲课不超过10分钟的做法,都很值得各位老师

借鉴。

6、充分利用差异资源进行课外辅导是脱困的有效途径之一。

布卢姆认为,“适合每个学生需要的个别化帮助作为群体教学的补

充”,教师除了有针对性对学生个别辅导之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咨

询辅导站的方式辅导学生。我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在班上选拔培

养一批优秀的数学辅导员,把他们的彩照挂在墙上,期末设置优秀辅导

员奖项。利用他们对学困生在课堂上或在数学学习咨询辅导站内进行

数学咨询辅导,这种多对多的辅导方式,减轻老师负担,辅导面积大,培

养了互助精神和交际活动能力,有70%的同学对辅导员感到满意,甚至有

15%的同学认为辅导效果比老师辅导要好。

7、加强对学困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尽可能多的有效

的学习策略,便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困

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是改变学困生落后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我的做

法是对新增的科目必须上一节学法指导课。已故教育家孙维刚老师非

常注重对学生的学法辅导,北京22是很普通的一所完全学,学生入学时

就孙老师就教会学生怎样预习、听课、做题、复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