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二节地质灾害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的第二节“地质灾害”。本节课主要内容涵盖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影响,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等灾害的实例分析,以及如何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学生将通过课堂学习,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核心素养目标1.区域认知:使学生能够识别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特征,理解不同地质灾害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地理观测与实验: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的能力。

3.证据搜集与解释:学生能够搜集地质灾害的相关资料,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解释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危害程度。

4.地理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应用地质灾害信息的能力。

5.人地关系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地质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意识的意识。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对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他们可能还学习过一些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如台风、洪水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于探索自然现象和地理环境可能具有较强的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可能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偏好visual型的学习方式,喜欢通过图表、图片等直观材料进行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偏好auditory型的学习方式,喜欢通过听讲、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地质灾害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困难,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此外,学生对于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可能较难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来进行引导和解释。同时,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会使得学生对于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感到困惑。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成因和影响,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地质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地质灾害的实例和成因,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2)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GIS软件展示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和影响范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质灾害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自主学习地质灾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问题提出: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什么是地质灾害?它们为什么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影响。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讲解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成因和影响。

重点讲解地质灾害的类型,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成因和影响。

期间,教师可通过举例、展示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课堂提问: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如“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是什么?”、“地震是如何发生的?”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练习(5分钟)

练习题设计:布置一些关于地质灾害的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5.课堂小结(3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影响。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6.作业布置(2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搜集地质灾害的相关资料,撰写一篇短文,分析某种地质灾害的成因、过程和应对措施。

教师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要注重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观测与实验、证据搜集与解释等技能。六、知识点梳理1.地质灾害的类型

-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山区沟谷中,由于强降水、冰雪融化等原因,使土体、岩石破碎,并携带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地震:地球内部构造变动引起的地表振动现象。

-火山:地壳内部的岩浆喷发到地表形成的火山口及其周围熔岩、火山灰等堆积物。

2.地质灾害的成因

-地质构造:地壳内部的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使岩层破碎,易发生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

-地形地貌:山区、丘陵等地形地貌复杂,斜坡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气象条件:强降水、冰雪融化等气象条件,是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

-人类活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等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3.地质灾害的影响

-人员伤亡: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负担。

-基础设施损毁:地质灾害导致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损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破坏:地质灾害使地表植被破坏,土地资源退化,水源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社会心理影响:地质灾害给受灾地区带来恐慌、焦虑等心理影响,需进行心理疏导和重建。

4.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减轻措施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地质灾害。

-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城乡发展,避免在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进行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5.地质灾害的应对与救援

-受灾群众转移: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及时组织受灾群众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抢险救援: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开展被困人员搜救、灾后安置等工作。

-灾后重建:制定灾后重建规划,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心理援助:对受灾群众开展心理援助,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建信心。

本节课的知识点梳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影响、预防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应对地质灾害打下坚实基础。七、课后作业1.案例分析题:

请选取一个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地质灾害案例,分析该灾害的成因、过程和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轻措施。要求字数在500字左右。

答案示例:

案例:2010年玉树地震

成因:玉树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构造变动引起的,具体来说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所致。

过程:地震发生时,地壳内部的能量迅速释放,导致地面振动,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等破坏。

影响:此次地震造成2692人死亡,12132人受伤,数十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

预防和减轻措施:加强地震监测预警,提高建筑抗震标准,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2.观察调查题:

观察你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调查当地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若存在,请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轻措施。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要求字数在300字左右。

答案示例:

观察调查结果显示,我所在地区位于山区,地形复杂,存在滑坡和泥石流的隐患。

成因:由于山区地形陡峭,降水集中,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

预防和减轻措施: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3.文献搜集题:

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总结我国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要求字数在800字左右。

答案示例: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措施包括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等。

成就:我国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等。

问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防治资金不足,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不强等。

改进建议:增加地质灾害防治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4.实践操作题:

假设你所在地区发生了一起地质灾害,请你撰写一份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受灾群众转移、抢险救援、灾后重建等环节。要求字数在1000字左右。

答案示例: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受灾群众转移:立即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人员安全。

二、抢险救援: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开展被困人员搜救,修复基础设施,保障救援通道畅通。

三、灾后重建:制定灾后重建规划,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重建住房、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

四、心理援助:对受灾群众开展心理援助,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建信心。

5.思考探究题: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地质灾害知识,思考如何在你所在地区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从政策法规、技术手段、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要求字数在600字左右。

答案示例:

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措施:

一、政策法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立法,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管。

二、技术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宣传教育: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培养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八、板书设计①地质灾害的类型(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

②地质灾害的成因(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条件、人类活动)

③地质灾害的影响(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损毁、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心理影响)

④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减轻措施(加强监测、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宣传教育)

⑤地质灾害的应对与救援(受灾群众转移、抢险救援、灾后重建、心理援助)

2.关键词、词组:

①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整体下滑的现象。

②泥石流:山区沟谷中,由于强降水、冰雪融化等原因,使土体、岩石破碎,并携带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③地震:地球内部构造变动引起的地表振动现象。

④火山:地壳内部的岩浆喷发到地表形成的火山口及其周围熔岩、火山灰等堆积物。

⑤监测预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