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共444题)_第1页
云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共444题)_第2页
云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共444题)_第3页
云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共444题)_第4页
云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共444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共9套)(共444题)云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下列作者中,不属于桐城派三祖的是()A、方苞B、姚鼐C、王夫之D、刘大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桐城派是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由方苞开创,其后刘大櫆、姚鼐等又进一步发展,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三祖。桐城派的基本理论是主张学习《左传》《史记》,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要求语言雅洁,反对俚俗。2、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A、曹禺B、巴金C、鲁迅D、茅盾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鲁迅是我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3、下列词语中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穴(xuè)位悭(qiān)吝发酵(jiào)破绽(zhàn)B、旋(xuàn)风炫(xuàn)目落(lào)价内讧(hòng)C、窈(yáo)窕赏赉(lài)歃(shà)血间(jiàn)隔D、刈(yì)除校(jiào)对嫉(jí)妒偎(wèi)依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穴(xué)位;窈(yǎ0)窕;偎(wēi)依。4、《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作品,这里的“书”是()。A、书记B、书籍C、书信D、上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语言类试题,文言实词的考查。“书”是古今异义字,书的古义有上书、记载、书写、书籍、书信等,此处指“上书”。5、袁宏道所属的文学流派是()A、浙西派B、竟陵派C、公安派D、桐城派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袁宏道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6、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啜泣层峦叠嶂嗑碰义愤填膺B、辑拿额手称庆坍塌班师回朝C、秸杆大有稗益赘述披肝沥胆D、摩娑厝火积薪巨擘见风驶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A项中“嗑碰”应为“磕”。B项中“辑拿”应为“缉拿”。C项中“大有稗益”应为“大有裨益”。D项中“摩娑”应为“摩挲”,“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巨擘”:大拇指,喻在某一领域最杰出的人物。“见风驶舵”中的“驶”应为“使”。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体现的诗人心态是()A、在水一方,可望难即B、鄙弃功名,虚静忘世C、陶醉自然,物化忘我D、潜心感悟,得意忘言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的是()A、袁枚B、顾炎拭C、郑叛桥D、王夫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9、使用频率最高的行政公文是()A、函B、通知C、计划D、总结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婴宁》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总导演”是()A、狐母B、鬼母C、王子服D、婴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B、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而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元代著名杂剧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都是小令,元代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则属套曲。C、元明清三代的小说超过以前所有的时代,尤以章回体长篇小说光辉夺目。继元明两代产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之后,到了清代又产生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长篇小说名著,达到了古典小说的顶峰。D、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从1918年起,先后发表了《狂人日记》、《祝福》、《阿Q正传》、《药》等小说名篇,后来收入小说集《呐喊》。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风”是《诗经》中的“国风”;《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祝福》被收入鲁迅的另一部小说集《彷徨》。12、下列作品、作家、时代(或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秋浦歌》一杜牧一唐代一诗歌B、《北京人》一曹禺一现代一话剧C、《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一英国一小说D、《叶甫盖尼.奥涅金》一歌德一德国一诗体小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秋浦歌》作者是李白;《哈姆雷特》是戏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作者是普希金。13、《谏逐客书》点明题旨的方法是()A、开门见山,篇首点题B、画龙点睛,篇末点题C、首尾叙议,中间点题D、隐含于叙事中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谏逐客书》一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14、在李白的近体诗里,艺术成就最高的是()A、歌行B、乐府C、绝句D、律诗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洒脱,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近体诗中,以绝句的艺术成就最高。15、下列短篇小说中,属于莫泊桑的作品是()A、《项链》B、《变色龙》C、《警察与赞美诗》D、《米龙老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6、《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形象的特点是()标准答案:A,C,E知识点解析:《冯谖客孟尝君》一文记叙了策士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和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17、《我与地坛》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母爱的有()标准答案:B,C,D,E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下列出自《世说新语.过江诸人》中的成语是()标准答案:A,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这句话包含的修辞手法有()标准答案:A,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陶渊明诗歌的风格特征有()标准答案:A,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标准答案: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知识点解析:“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两句出自《楚辞·渔父》。安,会意字,本义是安稳,安定,安全。作疑问代词时,有两种意思,一是什么,什么地方,一是哪里、怎么,如:而今~在?~能见死不救?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还要注意这句话中的“身之察察,物之汶汶”的“察察”和“汶汶”都是定语后置,翻译时宜理解成“察察之身,汶汶之物”。22、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标准答案: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知识点解析:这句话中的“而”要理解成修饰连词。“而”作为连词,“而”通常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而是连接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结构、主谓结构、句子等,表示多种逻辑关系。主要有:1.表示顺承接续关系,1)有时表示两种行为或性质的联系,可译为“就”“来”等,也可不译。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日不然(《郑伯克段于鄢》)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2)有时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来”“……着”等,也可不译。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前赤壁赋》)3)有时表示时问上的承续性,可译为“以后”“然后”。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郑伯克段于鄢》)2.有时还可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通默,沉默,停止说话),则什己者至。(《燕昭王求士》)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燕昭王求士》)3.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然而”“反而”“反倒”等。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管晏列传》)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管晏列传》)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管晏列传》)。“而”作代词,指代第二人称,用作主语或定语,译为“你”“你们”。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年》)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3、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标准答案:风景没有变化,山河却已经易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窃以为君市义。标准答案:我私下用债款给您买回了道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标准答案:祸患往往是从细微小事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勇气的人又常常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物而陷入困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名句默写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6、俯视洛阳川,________。(《古风(其十九)》)标准答案:茫茫走胡兵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________,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标准答案:六军不发无奈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________,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标准答案:六军不发无奈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标准答案:逸豫可以亡身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辛弃疾《摸鱼儿》:_______,脉脉此情谁诉?标准答案:千金纵买相如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列问题。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在告别20世纪而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蒙的罪状,劝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人则回顾启蒙被压倒的悲剧,希望在中国“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面对思想界的矛盾和种种困惑,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今日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启蒙。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20世纪,先是有人宣判启蒙思想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过时”或“腐朽”,接着又有人从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而告别启蒙。这就使启蒙是否需要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那么,启蒙是否需要?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国不需要启蒙。现代化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超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但中国的这种传统特别悠久而深厚。一些人认为20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激进主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过激事件,也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传统的模式,因而也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虽然传统的确在发生变化,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礼教影响,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传统文化阴影却依然笼罩着中国人的精神。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否认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目。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五四’先贤的志业,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历史不但已经重复了,而且还不是没有可能再重复,至少至今还没有能看到足以防止的保证。”一些人否定启蒙的理由是大众的拒绝。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面对同样的事实,却也可以做出另一种回答:正因为大众拒绝,启蒙更是必需的。有人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的灾难都源于“启蒙”,因为它明显违反了自然演进理论,破坏了文化发展的自然过程,甚至破坏了正常生长的日常生活和市民社会。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可靠的。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并非启蒙,破坏了市民社会发展的也并非启蒙。一些论者把各种历史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就像把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反启蒙的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一样,是很不公正的。我们应该承认,启蒙的确破坏着文化的自然演化,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是否打破了这种文化自然演进的规律?即使有“五四”那样的启蒙努力,也仍然难以改变其循环往复,其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拒绝启蒙,致力于维护它自然演进的秩序,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提供了证明,自然演进只能在专制与蒙昧的路上滑行。在启蒙打破常规之前,也未见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选自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1、“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一句中的“这个”所指代的意思是()A、冲破传统B、点燃启蒙C、人类文明D、传统文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承前指代,“今日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32、下列对第二段中“补课”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重新树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B、在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时,知识分子必须冲破传统的思想模式。C、知识分子教育民众放弃激进主义,超越并冲破传统模式。D、铲除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致力于维护自然演进的秩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从“因为”一词可知,“补课”是由于“人的解放”的目标没有实现,要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就必须进行启蒙。33、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启蒙”明显违反自然演进理论,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B、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启蒙工作还必须进行。C、“启蒙”的力量是弱小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人乱这一规律。D、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发生了变化,因而启蒙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在文中指的是“自然演进”;C项“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这一规律"在文中指“五四”启蒙力量的弱小;D项“不可能完成”这一判断无中生有。34、根据全文分析,不属于“今日中国需要启蒙”的理由的一项是()A、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B、就中国历史而言,启蒙是一个没有完成而被打断的历史任务。C、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D、进入21世纪,中国思想界对启蒙仍然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看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D项答非所问。3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激进主义,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冲破传统的模式。而启蒙却能使今日的中国防止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再次发生。B、五四先贤的启蒙努力曾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健康发展,今日的知识分子也应向五四先贤学习,肩负起启蒙的重任。C、启蒙在今日的中国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国人获得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的必由之路。但知识分子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D、中国专制主义传统历史悠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形成现代启蒙运动的高潮,但其因力量弱小,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程度有限。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C项“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结论从文中推断不出,属无中生有。(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第21—25题。六、阅读理解(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注】①兰若:香兰和杜若。②芊蔚:花叶繁茂。③蕤:花盛开下垂的样子。④嫋嫋:微弱细长的样子。3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标准答案:诗人借秀美幽独的兰花、杜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零的生命历程,悲叹自己年华流逝、理想破灭的境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7、举例说明这首诗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标准答案:比兴手法。诗的前半部分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七、文学作品赏析(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8、理解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文字。天上谣李贺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标准答案: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诗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曲折地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社会和个人境遇的不满。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来。诗人写子虚乌有的幻境,实际是把世间的人情物态涂上神奇的色彩。运用这种手法,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贯注。这首诗,全诗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见.诗人用精心选择的动词把某些物象联系起来,使之构成情节,并且分别组合为六个不同的画面。它们虽无明显的连缀迹象,但彼此色调和谐,气韵相通。这种“合而若离,离而实合"的结构方式显得异常奇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八、作文(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9、应用文写作。下面这则公文有几处错误或不得体之处,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梁溪县卫生局《会议通知》全县各食品加工行业:根据上级《关于对食品加工行业的卫生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的通知》精神,决定召开我县食品加工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卫生检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2009年10月25日至26日。10月24日下午两时至五时报到。二、参加会议的人员:全县各食品加工单位负责人1名,各乡、镇及县工商联代表1名。三、费用报销:伙食费个人自理,住宿费回原单位要相关补助。梁溪县卫生局(公章)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标准答案:第一处:将题改为“梁溪县卫生局关于召开全县食品加工卫生工作会议的通知”或“通知”。第二处:“10月24日下午两时至五时报到。”应单独列出,改为“二、报到时间:10月24日14:00—17:00。”第三处:将“参加会议的人员”改为“与会人员”。第四处:将“住宿费回原单位要相关补助”改为“住宿费各相关单位按有关财政规定补助”。第五处:将“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改为“2009年9月28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九、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下面是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心灵的灯,他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40、“我的心灵的灯”的象征意蕴是什么?标准答案:(1)“我心灵的灯”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追求的象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1、作者为什么说“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标准答案:因为“爱尔克的灯光”在封建家庭、封建制度中已经破灭,而作者在这里看到的是希望之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贯穿全篇的线索是什么?标准答案:灯光。知识点解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爱尔克的灯是欧洲古代传说:在哈里希岛上住着姐弟二人,弟弟航海去了。姐姐爱尔克每夜在窗前点着一盏长夜孤灯,用着孤灯给他航海的弟弟照路,但弟弟一直没回来,姐姐带着失望进了坟墓。虽然她的弟弟没看到爱尔克的灯,却为很多航海的船照亮了方向!这篇文章需要掌握的重点有:第一,掌握灯光的象征意义。文中出现三种灯光。(1)旧居大门内的灯光。代表笔者的故居,象征那个狭小的旧家庭,象征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衰亡。(2)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既表现姐弟之情,又象征苦难与希望的破灭。(3)“我心灵的灯光”,象征作者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第二,灯光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注意:灯光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一是象征,二是行文线索)。文章以灯光为题,还以灯光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在旧居前看到大门内的灯光,联想起具有悲剧意味爱尔克的灯光,引起对自己姐姐的回忆,更清楚地认识到旧家庭、旧礼教的罪恶,对“长宜子孙”进行了评判,从而作者心中的灯点亮了,指明年轻人应该走的人生之路。文章还通过灯光突出评判的“长宜子孙”的内容,使作者的思绪与情感推进得更有层次。第三,对姐姐回忆的作用,与表现主旨的关系。文中对姐姐的回忆与作品的主旨是论据与结论的关系。姐姐应该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却悲惨地早逝了,死后还受到冷遇。作者对姐姐的回忆,暴露了旧家庭、旧礼教摧残青春和生命的罪恶,从反面揭示出应冲出狭小的家庭,走向广大的世界之中。本题所选的是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里面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1)本段的中心思想。作者又一次离开狭小的家庭,如同18年前出走一样,走向广大的世界,追求新的生活,“我心灵的灯光”区别于故居内的灯光,显示与“长宜子孙”不同的人生道路。(2)如何理解“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光里照出来的”?因为可怜的姐姐已经死了,所以那灯光不会是爱尔克的灯光照出来的。另外,爱尔克的灯光具有象征意义,而我要走的路与姐姐的路完全不同,因此指引作者前进的光亮,不会是“爱尔克灯光照出来的”。(3)“那一线光亮”是“我心灵的灯光”,象征光明,希望。(4)贯穿全文的线索是灯光。文中照壁上的灯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以爱尔克的灯类比姐姐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与生命的罪恶;最后以作者“心灵的灯”结尾,代表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十、词语解释(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解释下面句子中古今异义的文言词,并予以解释。43、稍迁至是、栘中厩监。标准答案: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4、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标准答案: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5、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标准答案: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6、汉亦留之以相当。标准答案: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的时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十一、理解分析(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①、米开朗罗②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缔,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谴: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③(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仑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罗丹说;“忍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陶行知《创造宣言》节选,有删改)【注】①现译为狄亚斯。②现译为米开朗基罗。③译为帕斯卡。请回答:47、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怎样的教育思想?标准答案:倡导创造精神(或“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家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8、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的好处在哪里?标准答案:例证法(或“举例说明”)。事实胜于雄辩。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9、作者为什么说生路是要用勇气创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标准答案:因为创造生路不但要有勇气,而且要有智慧、信念和意志。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50、《史记》中的“本纪”专门记载历代诸侯事迹。()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史记》中历代帝王的传记被称为“本纪”,记载历代诸侯事迹的是“世家”。51、《氓》是一首叙事诗,又是一首弃妇诗。()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2、根据字数不同,词可分为长调、中调、小令。()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3、“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陈子昂、骆宾王。()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54、《红楼梦》达到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一样,同为“四大奇书”之一。()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被称为“四大名著”,“四大奇书”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西游记》。云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被称为“集六朝诗文之大成”的作家是()A、苏轼B、王维C、李白D、庾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庾信,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其文学创作“集六朝诗文之大成”,用典颇多,情文兼至,用意曲深而有变化自如之妙。2、《尝试集》是下列哪位作者的代表作()。A、周作人B、钱锺书C、郁达夫D、胡适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先生里程碑式的著作。3、《论语》所蕴含的思想十分丰富,其中被认为是孔子思想核心的是()。A、仁B、义C、信D、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倡导仁者爱人。4、下列作品中,属于道家学派重要著作的是()A、《墨子》B、《论语》C、《庄子》D、《孟子》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作,《论语》《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5、在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B、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C、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成分残缺,“得到”的主语是什么?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B项指代不明,“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C项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句中的“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6、《桃花源记》的作者是()A、陶渊明B、张衡C、谢灵运D、鲍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7、下列作品均为郭沫若所创作的一组是()A、《北方》、《红烛》、《屈原》B、《女神》、《死水》、《屈原》C、《女神》、《尝试集》、《猛虎集》D、《屈原》、《虎符》、《蔡文姬》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和掌握情况。D项三部作品均为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本题也可用排除法。《北方》的作者是艾青,《红烛》、《死水》的作者是闻一多,《尝试集》的作者是胡适,《猛虎集》的作者是徐志摩。故排除A、B、C三项。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的主要情感内涵是()A、功名无就,年华虚度B、游子漂泊,行役无尽C、青春不再,人生如寄D、世事变迁,朝代更替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作品,这里的“书”是A、书记B、书籍C、书信D、上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这里的“书”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创业史》的作者依次是丁玲、周立波和柳青。这三部小说都是主要描写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B、赵树理的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民族化、大众化,尤其是语言通俗化、大众化,他的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C、“五四”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十年间,是现代文学初步发展阶段,鲁迅是现代文学奠基人。D、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出自我国现代剧作家田汉的手笔,其著名剧作有《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创业史》主要描写的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村建设。11、《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史书,其体例为()A、纪传体B、编年体C、断代体D、国别体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篇,记载周、鲁、齐等八国事。记载时间为西周中期到春秋战国之交,共约500年。1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东汉著名辞赋家张衡的代表作品是《二都赋》。B、元末明初流行的南戏《拜月亭记》作者相传为施惠。C、清代文学家沈复著有《浮生六记》,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的一部自传体作品。D、明代的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东汉著名辞赋家张衡的代表作品是《二京赋》。13、“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所表达的文艺创作思想是()A、要心手相应B、要振笔直遂C、要胸有成竹D、要以小见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凡是心里有所领悟,但做起来却不熟练的人,平常看着以为很清楚,可是临到手去做的时候却突然不见了,难道单单画竹是这样吗?”明白了道理,但在实践运用上却做不到,这二者不统一,就是心手不能相应的缘故。1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明清科举考试的最低级等级是乡试,考中的功名是秀才。B、社稷是指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后来泛指国家。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C、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是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词典,提出了汉字的“六书”说。清代纪昀编纂《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故名四库。D、古时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冠礼称为弱冠,女子十五岁表示成年,称为豆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中国明清考试的最低等级是院试;C项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是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D项女子15岁表示成年,称为及笄。15、《拣麦穗》中,卖灶糖老汉的性格特征是()A、忠勇刚烈B、从容镇定C、爽朗风趣D、憨厚木讷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拣麦穗》中刻画了一位爽朗风趣的卖灶糖老汉形象。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6、《贝多芬百年祭》中与贝多芬比较过的音乐家有()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贝多芬百年祭》中作者将贝多芬与巴哈、海顿、莫扎特进行比较,将贝多芬真正特立独行的一面,真正突破传统,为音乐注入新的内容的实际情况,条分缕析地告诉了我们。17、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D知识点解析:语言类试题,属于对文言句子翻译能力的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落到实处还是关键字词的翻译问题。选项A中,“制”、“穷理”、“本情”、“统于一”的理解和翻译都不够准确;选项C中,“及”“危言”、“危行”等词或短语或者没有翻译出来,或者理解翻译错误。选项B和选项D都是对的。18、《与友人论学书》中孟子与万章等人谈论的问题是()标准答案:A,C,D,E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菉竹山房》的写作特点有()标准答案:A,B,C,E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呼告句有()标准答案:D,E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1、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于愿足乎标准答案:现在送你回家,赏给你千金家产,百岁寿命,总该满足了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标准答案: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人为的缘故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3、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标准答案:风景没有变化,山河却已经易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窃以为君市义。标准答案:我私下用债款给您买回了道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标准答案:祸患往往是从细微小事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勇气的人又常常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物而陷入困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名句默写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6、尽挹西江,细斟北斗,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标准答案:万象为宾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________,仲尼语之以为博。(《庄子.秋水》)标准答案:伯夷辞之以为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_______,茫茫走胡兵。(李白《古风》<其十九>)标准答案:俯视洛阳川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节选))标准答案:哀民生之多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梦断香消四十年,_______________。(陆游《沈园二首》)标准答案:沈园柳老不吹绵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列问题。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在告别20世纪而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蒙的罪状,劝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人则回顾启蒙被压倒的悲剧,希望在中国“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面对思想界的矛盾和种种困惑,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今日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启蒙。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20世纪,先是有人宣判启蒙思想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过时”或“腐朽”,接着又有人从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而告别启蒙。这就使启蒙是否需要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那么,启蒙是否需要?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国不需要启蒙。现代化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超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但中国的这种传统特别悠久而深厚。一些人认为20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激进主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过激事件,也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传统的模式,因而也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虽然传统的确在发生变化,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礼教影响,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传统文化阴影却依然笼罩着中国人的精神。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否认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目。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五四’先贤的志业,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历史不但已经重复了,而且还不是没有可能再重复,至少至今还没有能看到足以防止的保证。”一些人否定启蒙的理由是大众的拒绝。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面对同样的事实,却也可以做出另一种回答:正因为大众拒绝,启蒙更是必需的。有人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的灾难都源于“启蒙”,因为它明显违反了自然演进理论,破坏了文化发展的自然过程,甚至破坏了正常生长的日常生活和市民社会。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可靠的。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并非启蒙,破坏了市民社会发展的也并非启蒙。一些论者把各种历史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就像把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反启蒙的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一样,是很不公正的。我们应该承认,启蒙的确破坏着文化的自然演化,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是否打破了这种文化自然演进的规律?即使有“五四”那样的启蒙努力,也仍然难以改变其循环往复,其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拒绝启蒙,致力于维护它自然演进的秩序,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提供了证明,自然演进只能在专制与蒙昧的路上滑行。在启蒙打破常规之前,也未见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选自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1、“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一句中的“这个”所指代的意思是()A、冲破传统B、点燃启蒙C、人类文明D、传统文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承前指代,“今日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32、下列对第二段中“补课”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重新树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B、在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时,知识分子必须冲破传统的思想模式。C、知识分子教育民众放弃激进主义,超越并冲破传统模式。D、铲除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致力于维护自然演进的秩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从“因为”一词可知,“补课”是由于“人的解放”的目标没有实现,要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就必须进行启蒙。33、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启蒙”明显违反自然演进理论,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B、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启蒙工作还必须进行。C、“启蒙”的力量是弱小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人乱这一规律。D、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发生了变化,因而启蒙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在文中指的是“自然演进”;C项“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这一规律"在文中指“五四”启蒙力量的弱小;D项“不可能完成”这一判断无中生有。34、根据全文分析,不属于“今日中国需要启蒙”的理由的一项是()A、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B、就中国历史而言,启蒙是一个没有完成而被打断的历史任务。C、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D、进入21世纪,中国思想界对启蒙仍然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看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D项答非所问。3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激进主义,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冲破传统的模式。而启蒙却能使今日的中国防止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再次发生。B、五四先贤的启蒙努力曾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健康发展,今日的知识分子也应向五四先贤学习,肩负起启蒙的重任。C、启蒙在今日的中国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国人获得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的必由之路。但知识分子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D、中国专制主义传统历史悠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形成现代启蒙运动的高潮,但其因力量弱小,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程度有限。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C项“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结论从文中推断不出,属无中生有。(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第21—25题。六、阅读理解(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注】①兰若:香兰和杜若。②芊蔚:花叶繁茂。③蕤:花盛开下垂的样子。④嫋嫋:微弱细长的样子。3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标准答案:诗人借秀美幽独的兰花、杜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零的生命历程,悲叹自己年华流逝、理想破灭的境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7、举例说明这首诗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标准答案:比兴手法。诗的前半部分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七、文学作品赏析(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8、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文字。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标准答案:“闺意献张水部”这个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明白诗的意义,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临到要考试了,朱庆馀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仅仅作为“闺意”,这首诗已经是非常完整、优美动人的了,然而作者的本意,在于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乃是和女孩儿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如果考取了,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反之,就可能蹭蹬一辈子。这也正如一个女子出嫁,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她的地位就稳定了,处境就顺当了,否则,日子就很不好过。诗人的比拟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很有典型性。即使如今看来,读者也不能不对他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感到惊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八、作文(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只丑陋的茧,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往往需要经历好几个小时痛苦艰难的蜕变。如果你觉得她可怜,把蝴蝶蜕变中难以挣脱的壳剪开一道口子,让小蝴蝶尽快出来,那你的性急和好心将会断送一个美丽的生命。提前出生的小蝴蝶,会因身体肿胀,翅膀皱巴,始终飞不起来而死掉。相反,如果让蝴蝶自然蜕变,她在破茧时,长时间痛苦的挣扎会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这样,当她终于自由的那一刻,就因此拥有获得新生的轻盈身体和丰盈双翅。仔细阅读上面的材料,请以“蜕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不少于800字。标准答案:青春的蜕变当春蚕费尽心机将自己缠裹,我们讥笑它“作茧自缚”。当它再次迎接朝阳,抖擞一身色彩,我们又惊异它“破茧化蝶”。殊不知,作茧是化蝶的序曲,自缚是明日的色彩!青春的躁动,无可避免。我们有呼之欲出的梦想,有色彩斑斓的憧憬,甚至当清晨的阳光撒向屋子,我们还枕着梦想熟睡……这些的确是青春的专属品,但要化蝶,我们得先学着自缚,给自己的爆发留下一段可贵的孤独与寂寞,不断蜕变……青春无限的霍金突然被厄运光顾,但他学会了思索,开始了他另一种青春。在他的自传中曾提到,当他还是个高中生时,就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还会追着漂亮姑娘满街跑。但上天给了他一个作茧的机会。当身体背弃了他的大脑,校园离开了他的生活,他开始发现生活中还有更多精彩的事。他在寂寞中找到了人生的坐标。年少轻狂的苏秦面容憔悴地回到家中,面对他的是父母的冷淡,嫂子的羞辱,妻子的嘲弄。当初意气风发,自以为一身才华,岂料天下君王,竟无一人看中他。他在生活中挣扎,在陋室中苦读,每有倦意,便一锥刺股。经过时间的淬炼,他再次出发,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威逼强秦,秦兵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从此他名垂青史。当他再次归乡,父母“相迎三十里”,妻子“斜首倾耳以闻”,他终于破茧化蝶。在青春的喧闹中,往往听不到余秋雨那韵味十足的散文。其实,在喧闹中怎能有这样闲适的文风?那是因为余秋雨曾有过一段归隐的时光,在没有电视、报纸和手机中品读经典,享受这种被缚于茧中的孤独。静下心,用心聆听自己。青春的“化茧”并非遥遥无期。我们时时刻刻在为那华丽的一瞬做准备,但在那让人惊异的一刻到来前,我们要敢于面对孤独,静下躁动的心,奏响序曲中每一个坚定勇敢的音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九、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下面是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心灵的灯,他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40、“我的心灵的灯”的象征意蕴是什么?标准答案:(1)“我心灵的灯”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追求的象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1、作者为什么说“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标准答案:因为“爱尔克的灯光”在封建家庭、封建制度中已经破灭,而作者在这里看到的是希望之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贯穿全篇的线索是什么?标准答案:灯光。知识点解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爱尔克的灯是欧洲古代传说:在哈里希岛上住着姐弟二人,弟弟航海去了。姐姐爱尔克每夜在窗前点着一盏长夜孤灯,用着孤灯给他航海的弟弟照路,但弟弟一直没回来,姐姐带着失望进了坟墓。虽然她的弟弟没看到爱尔克的灯,却为很多航海的船照亮了方向!这篇文章需要掌握的重点有:第一,掌握灯光的象征意义。文中出现三种灯光。(1)旧居大门内的灯光。代表笔者的故居,象征那个狭小的旧家庭,象征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衰亡。(2)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既表现姐弟之情,又象征苦难与希望的破灭。(3)“我心灵的灯光”,象征作者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第二,灯光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注意:灯光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一是象征,二是行文线索)。文章以灯光为题,还以灯光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在旧居前看到大门内的灯光,联想起具有悲剧意味爱尔克的灯光,引起对自己姐姐的回忆,更清楚地认识到旧家庭、旧礼教的罪恶,对“长宜子孙”进行了评判,从而作者心中的灯点亮了,指明年轻人应该走的人生之路。文章还通过灯光突出评判的“长宜子孙”的内容,使作者的思绪与情感推进得更有层次。第三,对姐姐回忆的作用,与表现主旨的关系。文中对姐姐的回忆与作品的主旨是论据与结论的关系。姐姐应该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却悲惨地早逝了,死后还受到冷遇。作者对姐姐的回忆,暴露了旧家庭、旧礼教摧残青春和生命的罪恶,从反面揭示出应冲出狭小的家庭,走向广大的世界之中。本题所选的是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里面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1)本段的中心思想。作者又一次离开狭小的家庭,如同18年前出走一样,走向广大的世界,追求新的生活,“我心灵的灯光”区别于故居内的灯光,显示与“长宜子孙”不同的人生道路。(2)如何理解“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光里照出来的”?因为可怜的姐姐已经死了,所以那灯光不会是爱尔克的灯光照出来的。另外,爱尔克的灯光具有象征意义,而我要走的路与姐姐的路完全不同,因此指引作者前进的光亮,不会是“爱尔克灯光照出来的”。(3)“那一线光亮”是“我心灵的灯光”,象征光明,希望。(4)贯穿全文的线索是灯光。文中照壁上的灯象征着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以爱尔克的灯类比姐姐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与生命的罪恶;最后以作者“心灵的灯”结尾,代表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十、词语解释(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解释下面句子中古今异义的文言词,并予以解释。43、稍迁至是、栘中厩监。标准答案: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4、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标准答案: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5、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标准答案: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6、汉亦留之以相当。标准答案: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的时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十一、理解分析(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①、米开朗罗②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缔,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谴: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③(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仑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罗丹说;“忍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陶行知《创造宣言》节选,有删改)【注】①现译为狄亚斯。②现译为米开朗基罗。③译为帕斯卡。请回答:47、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怎样的教育思想?标准答案:倡导创造精神(或“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家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8、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的好处在哪里?标准答案:例证法(或“举例说明”)。事实胜于雄辩。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9、作者为什么说生路是要用勇气创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标准答案:因为创造生路不但要有勇气,而且要有智慧、信念和意志。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判断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50、《马伶传》主要记述了演员马伶和李伶的两次较量中马伶先败后胜的过程。()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1、苏轼《前赤壁赋》抒发了作者苦闷、悲观的情感。()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即“乐一悲喜”,其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52、《前赤壁赋》中主客对话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侧面的矛盾斗争。()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心理状态是旷达。()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4、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表达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云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其删定者是()A、老子B、孔子C、左丘明D、刘向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以后始称为《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2、我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A、《论语》B、《史记》C、《左传》D、《战国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3、“以物观物”,创造出一种“无我之境”的诗篇是()A、李商隐《锦瑟》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C、陈子昂《登幽州台歌》D、陶渊明《饮酒(其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饮酒(其五)》就是陶渊明“以物观物”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的代表作。4、“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出自()A、《别赋》B、《前赤壁赋》C、《念奴娇.过洞庭》D、《山坡羊.潼关怀古》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出自江淹的《别赋》。5、其诗笔墨老成,风格雄放,且以七言歌行体见长的诗人是()A、张若虚B、高适C、白居易D、刘禹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高适的边塞诗数量不多,但揭露出当时军旅中的多种矛盾,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其诗以七言歌行体见长,笔墨老成,风格雄放。6、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A、韩愈与刘禹锡B、柳宗元与刘禹锡C、韩愈与柳宗元D、白居易与刘禹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韩愈和柳宗元齐名,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列“唐宋八大家”。7、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词人是()A、秦观B、苏轼C、柳永D、王安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词人,也是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8、陆游《沈园二首》“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对比B、反衬C、借代D、象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采用了反衬手法,以“柳老不吹绵”中的草木无情,来反衬自己四十年不变、至老弥坚的一往情深。9、《[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一篇诙谐而又辛辣的讽刺喜剧作品,其作者是()A、张养浩B、冯梦龙C、袁宏道D、睢景臣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作者是元代散曲家睢景臣。10、以深邃的史识,警策的语言,撕下了“盛世”面纱的篇目是()A、《咏史》B、《燕歌行》C、《金陵怀古》D、《西塞山怀古》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龚自珍的《咏史》,题为“咏史”,实为讽今,诗人以深邃的史识,警策的语言,撕下了“盛世”的面纱,把清王朝统治的腐朽本质及其没落趋势,清晰地揭示给人们,具有醒世与警世的艺术力量。11、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中所说的“为学”包括()A、学与用B、知与行C、学与思D、名与实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与友人论学书》中的“为学”包括“学”与“用”两个方面:“学”是研究什么学问,“用”是怎样立身处世。12、“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巴金B、梁实秋C、胡适D、粱启超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胡适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等文章,率先从事白话新诗的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13、我国诗歌现代化历程中带有标志性的诗人是()A、穆旦B、徐志摩C、余光中D、戴望舒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穆旦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是我国诗歌现代化历程中的带有标志性的诗人。14、收录舒婷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诗集是()A、《猛虎集》B、《双桅船》C、《我的记忆》D、《舟子的悲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也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后被收入诗集《双桅船》中。15、主人公为德拉和杰姆的作品是()A、《苦恼》B、《麦琪的礼物》C、《我的世界观》D、《世间最美的坟墓》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杰姆和德拉忍痛割爱互赠圣诞礼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纯真的爱情。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6、《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形象的特点是()标准答案:A,C,E知识点解析:《冯谖客孟尝君》一文记叙了策士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和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17、《秋兴八首(其一)》所悲之秋的内容有()标准答案:A,B,E知识点解析:《秋兴八首(其一)》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诗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含蕴甚为深厚。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提到的“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有()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提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9、《再别康桥》的艺术特征有()标准答案:A,D,E知识点解析:《再别康桥》的艺术特点鲜明,其一是风格洗练而清丽,其二是诗体具有音乐和建筑的形式美。20、《贝多芬百年祭》中与贝多芬比较过的音乐家有()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贝多芬百年祭》中作者将贝多芬与巴哈、海顿、莫扎特进行比较,将贝多芬真正特立独行的一面,真正突破传统,为音乐注入新的内容的实际情况,条分缕析地告诉了我们。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21、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标准答案:间:通“闲”,休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标准答案:眚:眼力障碍,比喻小过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汉军罢,弗能追。标准答案:罢:通“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标准答案:虚:同“墟”,狭小的居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5、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标准答案:(孟尝君)身边的人因为孟尝君轻视冯谖,(就)给他粗劣的饭菜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标准答案:百姓所想要的就给予他们,并且为他们积聚财富;百姓所厌恶的事就不要强加于他们,如此而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膝语蛇行,不敢举头。标准答案:跪着说话,就像蛇一样匍匐而行,不敢抬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名句默写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8、人世几回伤往事,______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标准答案:山形依旧枕寒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_______,著书都为稻粱谋。(龚自珍《咏史》)标准答案:避席畏闻文字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标准答案:人生代代无穷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标准答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阅读理解(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银杏郭沫若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丈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你是只有中国才有呀,一般人似乎也并不知道。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熏风会媚妩你,群鸟时来为你欢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我相信每当皓月流空,他们会在你脚来聚会。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术师吗?但你丝毫也没有令人掩鼻的那种的江湖气息。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乎一切的草木之上。你超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你的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的燃料吗?可是我真有点奇怪了: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大都忘记了你,而且忘记得很久远,似乎是从古以来。我在中国的经典中找不出你的名字,我很少看到中国的诗人咏赞你的诗,也很少看到中国的画家描写你的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你是随着中国文化以俱来的亘古的证人,你不也是以为奇怪吗?银杏,中国人是忘记了你呀,大家虽然都在吃你的白果,都喜欢吃你的白果,但的确是忘记了你呀。世间上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但把你忘记得这样普遍,这样久远的例子,从来也不曾有过。真的啦,陪都不是首善之区吗?我却很少看见你的影子;为什么遍街都是洋槐,满园都是幽加里树呢?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在中国的领空中会永远听不着赞美生命的欢歌。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一天。(有删改)32、本文综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标准答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象征、呼告。表达效果:形象生动,意义丰富,寓意深远,气势充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标准答案:外部特征,内在特征(精神品质),从外到内,形神兼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4、选文中的银杏喻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标准答案:喻指具有真、善、美等品质的中国人文精神。作者希望具有美好品质的中国人文精神不要消失,能够永久保持并发扬光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徐文长传袁宏道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余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征中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卒以疑杀其继宝,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石篑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有删改)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