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和下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记者: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瑰宝,榫卯蕴藏着怎样的智慧呢?刘岩松:木构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为常见的形式,因为它取材更为容易。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抗震,虽然部件很多,但每个都有独特的功能,无数个不稳定的部件组成了稳定的系统,这是中国古建筑系统性的科学体现。北京故宫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古建筑群。虽然历史上曾遭遇数百次地震,但仍然保持完好,关键在其科学合理的斗拱撑梁榫卯连接结构,能很好地传导和释放瞬间多余的外力,起到了良好的抗震作用。中国古建筑由榫卯连接组成系统稳定的框架,能轻松支撑屋顶材料重量,墙体仅起保护安全的作用。“墙倒而屋不塌”,是因为建筑立柱的柱根并非插入地底下,而是浮放在地基的石头上,这种柱根的放置方式称为“平摆浮搁”,其连接方式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柱根平摆浮放在柱顶石上,发生地震时,其反复在柱顶石表面运动,不仅隔离了地震,而且地震结束后,柱根可基本恢复到初始位置,不产生任何破坏。同时,柱和梁互相管制、互相制约、互相协作,形成的稳定系统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我们在故宫修缮旭辉庭、奉先殿、符望阁、乾隆花园古华轩、碧螺亭等多处古建筑时,更加关注古建筑结构的部件关系,以及通过榫卯关系展示出的中国关系和中国智慧。“--阴一阳之谓道”,从我国传统木构建筑最基本的榫卯构造形式来看,凹件为“阴”,凸件为“阳”,凹凸相嵌如“阴阳”相合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部件。一凸一凹、一阴一阳、一转一折,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数学、力学、美学及哲学的大成智慧。加工简便,结构结实,松紧适度,恰到好处。榫卯作为中国式的连接方式,思维方式,体现了“和合之美”的中国智慧,不仅适用于建筑、家具的设计,也让居住者和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和合之美”的中国关系,并以之理解夫妇关系,社会关系,乃至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松紧适度,恰到好处,体现了“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理念。记者:刘岩松:让传统榫卯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是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榫卯的优秀著作,如种桂友先生与我合著的《榫卯:京作硬木家具传统结构营造技艺及图解》等著作,被译为英文、西班牙文,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同时,我们还通过建立非遗博物馆、举办榫卯特展、开展榫卯技艺讲座、组织榫卯体验活动等,让更多人了解榫卯,激发年轻人自觉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用好榫卯这种惊艳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我们可以通过展示、讲述实际的例子,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能听得懂、能理解。例如,榫卯结构的家具,不会因为年久而产生松动摇摆。当需要更换维修某--部件时,易于拆换,修整好的家具坚固如初、经久耐用。同时,因为不使用钉子和胶黏剂,也更加环保,等等。(摘编自张爱龙、刘渝西《榫卯,何以能撑起广厦千万间?》)材料二:千百年来,崇尚自然的中国人对木头有着独特的感情。中国人用“土木工程”来表达建筑的概念,中国古人认为,木头象征着春天和早晨,是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是大自然生命力和阳光的体现。人住在木头盖的房子里,使用木制家具,便也呼吸到了大自然的气息,获得了来自大自然的能量。由此衍生出的榫卯文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古代文人笔下,藏在木制器具中的榫卯是大自然的精灵。当古代的工匠将多余的部分凿掉之后,两块木头便会紧紧地互相握着,不再分开。《太平广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在凤翔佛寺有个叫作郭璩的僧人,某次锯木头,几经尝试都锯不开。郭璩怀疑木头里面有铁石,于是换了一把新锯,然后才成功锯入木头里面。及至分开时,居然发现里面的木纹生成两匹马的形象,一红一黑,互相啃咬着,口鼻鬃尾,蹄脚筋骨,皆栩栩如生。”在古人眼中,由一凹一凸两块木头组成的榫卯,恰如太极的两极,一阴一阳,互补共生。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又不着痕迹,隐含着古人含而不露、相生相克和相互制衡的价值观。以木材本身力量作为制衡力量,而非使用铜、铁等金属物,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榫卯是匠人匠心的最佳诠释。中国古代木匠大都是学徒出身,没有多少文化,没有学过结构力学,但他们通过长时间的亲身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劳动经验,练就了一身因材施用的本领,能够选择合适的木材运用在恰当的位置,甚至通过目测就能判断每块木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匠师们将全部心血倾注在一榫一卯上,让每一件作品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末文学家张岱赞木材工匠道:“但其良工苦心,亦技艺之能事。置其厚薄深浅,浓淡疏密,适与后世鉴赏家之心力、目力针芥相投,是岂工匠之所能办乎?盖技也而近乎道矣。”技艺精湛的匠师苦心孤诣创造出的榫卯精品,已经不只是形而下的技术性表现,而是近乎形而上的“道”了。榫卯也体现了中国人简约自然的美学理念。为了在器物上体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理想,中国人发明了榫卯。榫卯结构通过组成部件的排列、组合,完成上下,左右、方圆、曲直等各种形式的接合,让木制器物的轮廓简练而舒展,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木材本身的美感。这体现了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很懂得欣赏自然本质的美,崇尚简单、素雅的风格。(摘编自林菲《榫卯:方寸之间的力与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建筑常采用木构建筑,就因为其能抗震,无数个不稳定的部件组成了稳定的系统。B.中国古建筑中柱根采用“平摆浮搁”的放置方式,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做到“墙倒而屋不塌”。C.中国古人认为,木结构建筑中恰当地使用铜等金属物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D.中国古代木匠没有多少文化,但是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已经总结出一整套形而上的“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故宫木构古建筑群的斗栱撑梁榫卯连接结构能很好地传导和释放瞬间多余的外力,在历史上起到了良好的抗震作用。B.榫卯作为中国式的连接方式,思维方式,也可以用来理解夫妇关系、社会关系,乃至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C.中国古人对木头有很独特的感情,他们眼中的木头是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春天和早晨的象征,体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D.中国人为了发明榫卯,特别重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理想,让木制器物的轮廓简练而舒展,展现出美感。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一横线处记者所提问题的一项是()A.在面对现代科技冲击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传承与发展榫卯传统工艺B.榫卯历史悠久,如何让传统榫卯走进更多国人的视野从而让他们了解C.如何借助榫卯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做好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D.如何开展中外文化交流而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4.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5.榫卯结构体现了中国哪些思想理念和智慧?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述。【答案】1B2.D3.C4.①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了藏在榫卯结构里的中国传统思想,思路清晰,层次分明。②多运用引用论证,如引用《太平广记》记载的故事、明末文学家张岱赞木材工匠的言论和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使说理更加充分、有说服力。5.①体现了“和合之美”的中国智慧。②体现了“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理念。③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④体现了古人含而不露、相生相克和相互制衡的价值观。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⑥体现了中国人简约自然的美学理念。【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就因为其能抗震”错,因果不当,原文是“因为它取材更为容易”。C.“木结构建筑中恰当地使用铜等金属物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错,原文是“以木材本身力量作为制衡力量,而非使用铜、铁等金属物,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D.“已经总结出一整套形而上的道”错,说法绝对,原文是“……榫卯精品……而是近乎形而上的道了”。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能力。D.“中国人为了发明榫卯,特别重视……”错,逻辑混乱,原文是“榫卯也体现了中国人简约自然的美学理念。为了在器物上体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理想,中国人发明了榫卯……让木制器物的轮廓简练而舒展,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木材本身的美感”。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本内容衔接连贯的能力。A.“现代科技冲击”超出了内容范围。B.缺少“对外传播”C.正确,根据原文“用好榫卯这种惊艳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能听得懂、能理解”等可知,C最适合作为材料一横线处记者提问题。D.缺少“借助榫卯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①“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了藏在榫卯结构里的中国传统思想,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材料二分别从“中国人对木头的独特感情及衍生出的榫卯文化体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榫卯恰如太极两极,隐含古人价值观”“榫卯是匠人匠心的最佳诠释”“榫卯体现中国人简约自然的美学理念”这四个方面来论述,每个方面相对独立且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这种结构使读者能够清晰、全面地了解榫卯所蕴含的不同层面的中国传统思想。②“多运用引用论证,如引用《太平广记》记载的故事、明末文学家张岱赞木材工匠的言论和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使说理更加充分、有说服力”;通过引用具体的古籍记载、古人言论和诗句,增强了论述的可信度和文化底蕴,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榫卯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价值,使论证更具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①从材料一“榫卯作为中国式的连接方式,思维方式,体现了和合之美的中国智慧”可得出“和合之美”的中国智慧。②材料一提到榫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松紧适度,恰到好处,体现了“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理念。③材料二“由此衍生出的榫卯文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④材料二“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又不着痕迹,隐含着古人含而不露、相生相克和相互制衡的价值观”表明了古人含而不露、相生相克和相互制衡的价值观。⑤材料二“以木材本身力量作为制衡力量,而非使用铜、铁等金属物,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依据两则材料,准确提炼,不得大篇幅照抄原文。(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假病人契诃夫将军夫人玛尔法·彼得罗芙娜·彼仲金娜,或者按农民们对她的称呼,彼仲契哈,十年来一直用顺势疗法[注]给人看病。五月间,一个星期二,她在书房里给病人看病。她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顺势疗法药箱、一本通俗医书、一些由顺势疗法药房开出的账单。墙上挂着几个金边镜框,玻璃下面放着彼得堡某顺势疗法医生的来信,依玛尔法·彼得罗芙娜看来,那个医生是很著名甚至伟大的。墙上还挂着阿利斯达尔赫神父的肖像,多亏这个神父,将军夫人才得救:她从此抛弃了有害的对抗疗法,认识了真理。病人们在前厅里坐着等候,其中大半是农民。除两三个人以外,他们全都光着脚,因为将军夫人吩咐他们把臭烘烘的皮靴留在屋外了。玛尔法·彼得罗芙娜已经给十个人看过病,这时候在叫第十一个:“加甫利拉·格鲁兹吉!”房门打开了,可是走进书房来的不是加甫利拉·格鲁兹吉,而是扎穆赫利欣,他是将军夫人的邻居,家道衰落的地主,矮小的老人,生着一对阴沉的小眼睛,腋下夹着一顶贵族的帽子。他把手杖放在墙角上,走到将军夫人面前,一句话也没说就弯下一个膝盖对她跪下。“您怎么了!您怎么了,库兹玛·库兹米奇?”将军夫人脸孔涨得通红,惊叫道,“看在上帝面上,起来吧!”“我活着一天,就一天不站起来!”扎穆赫利欣说,把嘴凑过去吻她的小手,“让所有的人都看见我跪着吧,我们的保护神,人类的恩人!让大家都看见好了!一个行善的仙女赐给我生命,指引我走上真理之路,照亮了我的多疑的智慧,在这样的仙女面前我不但甘愿跪下,甚至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我们的神医,孤儿寡妇的母亲!我的病全好了!我又活了,女神!”“我……我很高兴……”将军夫人喃喃地说,快活得脸红起来,“这些话听着叫人愉快极了……请坐!上个星期二您还病得很重呢!”“是啊,病得厉害极了!回想起来都心惊胆战啊!”扎穆赫利欣坐下说,“我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害风湿症。我受了八年罪,从来也没消停过……白天也罢,晚上也罢,活受罪,我的恩人!我到大夫们那儿看过病,到喀山去找过教授,尝试过各式各样的泥疗,喝过矿泉水,我什么法子都试过!我为治病花光了家产,美丽的夫人……要不是您,我们的天使,我已经入土了!上星期二我从您这儿出去,回到家里,瞧着那一次您给我的小药丸,心想:‘这种东西有什么用处呢?难道这些沙土粒,小得几乎看不见,能治好我那很重的老毛病?’我这个缺乏信心的人暗自想着,微微地笑,可是我刚把那些小药丸吃下去,就立时见效了。”扎穆赫利欣用袖口擦一下眼睛,离开椅子站起来,又露出要弯下膝头跪下去的意思,可是将军夫人把他拦住,要他坐下。“您不要感激我!”她说,兴奋得涨红脸,热情洋溢地瞧着阿利斯达尔赫神父的肖像,“不要感激我!在这方面我只是个顺服的工具而已……的确,这是个奇迹!八年之久的老风湿症,一粒‘斯克罗弗洛左’小药丸就治好了!”“上一次多谢您给我三粒小药丸。我在吃午饭的时候吞下一粒,立时就见效了!当天傍晚吞下第二粒,第二天吞下第三粒,从那时候起病就一点也没有了!身上也不觉得痛了!……上个星期二我到您这儿来,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现在却连捉兔子都能行……我简直可以再活一百岁呢。只有一件事不妙,那就是我们样样东西都缺。我倒是身体健康了,可是如果没法生活,身体健康又有什么用呢?贫困比疾病还要折磨人……比方就拿这样的局面来说……现在已经到种燕麦的季节,可要是没有种子,那怎么种呢?应当买种子才对,可是钱……谁都知道我们没有钱。”“我给您燕麦的种子好了,库兹玛·库兹米奇……您坐下,您坐下!您使我这么高兴,给我带来这么多快乐,所以不该由您来感谢我,倒该由我来感谢您呢!”“您,我们的欢乐呀!主创造了这样的善心!您,小母亲,看着您行的善事,应该高兴才是!然而我们这些罪人,连可高兴的事也没有……我们倒是住在砖房里,然而那也只是充面子罢了,因为房顶漏雨……没有钱买木料呀。”“我给您木料,库兹玛·库兹米奇。”扎穆赫利欣又要了一头奶牛,另外还请求为他的女儿写一封介绍信,他打算把女儿送到贡族女子中学去读书。然后……他为将军夫人的慷慨相助所感动,情不自禁,撇着嘴,抽抽搭搭地哭了,他把手伸到口袋里去取手绢……将军夫人看见他取出手绢来,连带把一小块红纸也从口袋里拉出来,那纸无声地落在地板上。将军夫人把病人送走后,抬起泪水模糊的眼睛,瞧一会儿阿利斯达尔赫神父,然后又用爱抚和崇敬的目光打量那个药箱、那本医书、那些账单、那个由她从死亡中救活的人刚才坐过的圈椅,随后她的目光停在病人丢在这里的那一小块纸上。将军夫人拾起那块纸,原来是个小纸包,她就把它拆开,看见其中有三粒小药丸,也就是上星期二她给扎穆赫利欣的小药丸。“这就是那几粒小药丸……”她纳闷地暗想,“就连纸也是原来的那一张……他甚至没把纸包拆开过!既是这样,他吃了什么药呢?奇怪……他该不会欺骗我吧!”于是将军夫人在十年行医当中第一次起了疑心……她依次叫另外的病人进来,同他们谈论他们的病,注意到以前不知不觉滑过她耳边而没有引起她注意的那些话。病人们异口同声,仿佛商量好了似的,先是恭维她神奇的医道,赞叹她医术的精深,痛骂那些运用对抗疗法的医生们,然后,等到她兴奋得涨红脸,他们就开始提出他们的需要。有的人要一小块地以便耕种,有的人要柴火,有的人要求准许他到她的树林里打猎,等等。她瞧着向她揭示真理的阿利斯达尔赫神父那忠厚的宽脸膛,感到非常痛苦,心情沉重。(有删改)[注]顺势疗法:是替代医学的一种,是无效的伪科学疗法。其理论基础是“同样的制剂治疗同类疾病”,意思是为了治疗某种疾病,需要使用一种能够在健康人中产生相同症状的药剂。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提到将军夫人的顺势疗法以及众多病人等候看病的情节,病人似乎很认可她的医术,也为她被病人欺骗埋下伏笔。B.小药丸是小说中重要的物象,扎穆赫利欣极力夸赞三粒小药丸的神奇功效,也正是三粒小药丸让将军夫人发现了他行骗的真相。C.将军夫人喜欢听病人对她的恭维,但她善良仁厚,听到别人的请求就慷慨解囊,送种子、木料等,即使知道病人骗她,也心甘情愿。D.小说的标题“假病人”具有丰富的意蕴,前来看病的人确实有“病”,但他们“病”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灵,小说的内容引人深思。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前来就诊的人多,后来写病人们恭维将军夫人神奇的医道,都提出他们的需要,从一个角度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B.小说运用点面结合手法,既有扎穆赫利欣的个体凸显,又有丢失尊严的群像描写,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C.神父画像的反复出现有串联情节的作用,也衬托了将军夫人在面对恭维和知道真相后的不同心理反应,还有助于主题的表达。D.小说没有宏阔的场景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述的是平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小说采用了“留白式结尾”,蕴含着令人回味的深意。8.在给病人看病中,将军夫人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简要说明。9.本文和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都运用了漫画勾勒与夸张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两篇小说分别举例并简要分析。【答案】6.C7.D8.①扎穆赫利欣刚开始恭维将军夫人时,她信以为真,为自己创造的奇迹兴奋不已。②扎穆赫利欣极尽赞美时,她心里感到满足,毫不犹豫地给予更多恩惠。③见到扎穆赫利欣落在地板上的小纸包后,她起了疑心。④发现众人看病的真相后,她感到痛苦,心情沉重。9.《假病人》:①抓住扎穆赫利欣的外貌进行简笔勾勒,个子矮小,眼睛小而阴沉,腋下夹着一顶贵族的帽子,人物形象鲜明;②人物语言和动作夸张,如“我们的保护神”等写扎穆赫利欣对将军夫人极尽阿谀奉承,“弯下一个膝盖对她跪下”等展现出扎穆赫利欣为了私利而自轻自贱。《装在套子里的人》:①抓住别里科夫的奇怪举动进行简笔勾勒,在最晴朗的日子里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显得迂腐可笑。②运用夸张手法,写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而“全城都受着他辖制”,体现了他的保守、僵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之深。【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即使知道病人骗她,也心甘情愿”错误。根据原文“一个新的真理开始来折磨她的心。一个令人痛苦、沉重的真理……”可知,她知道被欺骗后,并不心甘情愿帮助他们了。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小说采用了‘留白式结尾’”错误。小说采用的是“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能力。①起初,将军夫人是自信的,她十年来一直用顺势疗法给人看病,众多病人的等候让她坚信自己医术的价值和影响力。②当扎穆赫利欣前来,对她的医术极力赞美,讲述自己病情的神奇好转时,她感到兴奋和满足。这种赞美和成功的案例进一步强化了她对自身医术的自信,使她沉浸在被认可和尊重的愉悦之中。③当她发现扎穆赫利欣根本没有拆开装有小药丸的纸包,却声称病已经被治好,还不断提出各种物质需求时,她的内心产生了怀疑。④这一发现打破了她之前的认知和信念,让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医术以及病人的真实动机。这种怀疑不仅仅是对扎穆赫利欣个人行为的质疑,更是对自己一直以来所坚信的顺势疗法的效果产生了动摇,让她痛苦。【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两篇小说艺术手法的比较鉴赏的能力。在《假病人》中,漫画勾勒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体现在对扎穆赫利欣的描写上。比如他“把手杖放在墙角上,走到将军夫人面前,一句话也没说就弯下一个膝盖对她跪下”,夸张地表现出他的谄媚和讨好,通过这样的动作描写,像漫画一样勾勒出一个为了获取利益而卑躬屈膝的形象。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形象就是通过漫画勾勒与夸张手法塑造的。例如他总是把自己装在各种“套子”里,晴天带雨伞,穿棉大衣,把脸也藏在竖起的衣领里,这种夸张的描写突出了他的保守和封闭。还有他看到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就吓得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心里乱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种对其心理和反应的夸张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的胆小怕事和因循守旧。“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同样是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体现了他的保守、僵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之深。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然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魏征对曰:“自古已来,元首股肱,不能备具,或时君称圣,臣即不贤;或遇贤臣,即无圣主。今陛下圣明,所以致治,向若直有贤臣,而君不思化,亦无所益。天下今虽太平臣等犹未以为喜惟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耳!”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汉高祖,泗上一亭长耳,初能拯危诛暴,以成帝业,然更延十数年,纵逸之败,亦不可保。”贞观九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端拱无为,四夷咸服,岂朕一人之所致,实赖诸公之力耳!当思善始令终,永固鸿业,子子孙孙,递相辅翼。使丰功厚利施于来叶,令数百年后读我国史,鸿勋茂业粲然可观,岂惟称隆周、炎汉及建武、永平故事而已哉?”房玄龄因进曰:“陛下撝挹之志,推功群下,致理升平,本关圣德,臣下何力之有?惟愿陛下有始有卒,则天下永赖。”太宗又曰:“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此又文过于古也。昔周、秦已降,戎狄内侵,今戎狄稽颡,皆为臣妾,此又怀远胜古也。此三者,朕何德以堪之?既有此功业,何得不善始慎终耶?”(节选自《贞观政要·慎终》)材料二: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天下A今虽太平B臣等犹未C以为D喜E惟愿F陛下居安G思危H孜孜不怠耳!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遇贤臣”与“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两句中的“贤”词义相同。B.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合称,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少数民族的统称。C.施,文中指延续,与《谏逐客书》“功施到今”中的“施”词义相同。D.暇,空闲,闲暇,与《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中的“暇”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认为,四夷都已顺服,五谷丰登,盗贼不作,内外宁静,这样的大好局面是自己努力和大臣们共同辅佐的结果。B.魏征认为,自古以来君臣往往不能两全其美,明君和贤臣难以同时出现,而唐朝当时有贤臣,又有明君,才有了天下太平。C.房玄龄进奏说,唐太宗有谦让之心,把功劳推让给群臣,使国家治理升平,而臣下没有什么功劳,希望陛下有始有终。D.唐太宗认为自己在武功、文治和怀柔远邦方面都胜过古代的国君,奠定了坚实的治国基础,但在德的方面还有很多欠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此又文过于古也。(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14.材料二中,魏征说“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请根据材料一简述唐太宗认为要“慎终”的理由。【答案】10.BEH11.A12.D13.(1)天下非常安定太平并且风俗习气得以改变,子女孝顺而臣下忠诚,这是文治胜过了古人。

(2)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人不是(创业之初)在深深的忧虑中而德行显著,但大功告成之后却德行衰微的。14.①安不能忘危,治不能忘乱,虽然今日无事,也要考虑保持始终。常能如此,才是可贵。②自古以来的君主做过好事的,也往往不能坚持到底。③善始善终,才能永远巩固宏大的基业,代代相传。【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虽然天下如今太平,我等臣子还不以为喜,只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以求而不懈怠!“天下今虽太平”的主语是“天下”,是主谓结构,“臣等犹未以为喜”的主语是“臣等”,为主谓结构,故在BE处断开;“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是“惟愿”的宾语,其中“居安思危”和“孜孜不怠”作“陛下”的两个并列谓语,中间H处断开。故选BE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错误。形容词,贤能的;动词,超过。句意:或是遇到贤能的臣子。/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B.正确。C.正确。句意:让丰功伟业、深厚利益延续到后世。/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D.正确。句意:没有多余时间读书。/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但在德方面还有很多欠缺”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此三者,朕何德以堪之”可知,这是唐太宗自谦的话,不是说在德的方面还有很多欠缺。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治”,安定太平;“移”,改变;“文”,文治。(2)“景”,重大的;“殷忧”,深深的忧虑;“德衰”,德行衰微。【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然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可知,安不能忘危,治不能忘乱,虽然今日无事,也要考虑保持始终。常能如此,才是可贵。②由原文“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可知,自古以来的君主做过好事的,也往往不能坚持到底。③由原文“当思善始令终,永固鸿业,子子孙孙,递相辅翼”可知,善始善终,才能永远巩固宏大的基业,代代相传。参考译文:材料一:贞观五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自古以来的帝王也不能经常实现治化,假使内部安定,必定还会有外部的干扰。如今远方的四夷都已顺服,五谷丰登,没有盗贼出现,内外平安宁静。这样好的局面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靠你们共同辅佐。然而安不能忘危,治不能忘乱,虽然今日无事,也要考虑保持始终。常能如此,才是可贵。”魏征对答说:“自古以来,君臣往往不能两全其美,相得益彰,或是当时的君主称得起圣明,臣子却不贤良;或是遇到贤能的臣子,却没有圣明的君主。今天陛下圣明,所以达到治平,假如当初只有贤臣,而皇帝不想治化,也不能有什么助益。虽然天下如今太平,我等臣子还不以为喜,只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以求而不懈怠!”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自古以来的君主做过好事的,也往往不能坚持到底。比如说汉高祖,原本只是泗水亭的一个亭长,最初能够拯救危难剪除暴政,成就了帝王事业,但让他在位的时间再延长十几年的话,也会放纵自己贪图安逸而走向衰败,也不能保住他创下的帝业。”贞观九年,唐太宗对公卿大臣说:“朕奉行端坐拱手无为而治的政策,使四境异族全部归服,这难道是朕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办到的,实在是靠诸位的大力扶持啊!应当思考善始善终,永远巩固宏大的基业,使子子孙孙,一代代相互辅佐护卫。让丰功伟业、深厚利益延续到后世,使数百年后读我朝历史的人们,感到伟大的功勋、盛大的事业光芒耀眼,很值得观看,难道只是称颂周朝,西汉与汉光武帝、汉明帝的事功制度而已吗?”房玄龄借机进奏说:“陛下有谦逊退让之心,把功劳推让给群臣,使国家治理升平,本来就在于陛下的大德,臣下有什么功劳?只希望陛下有始有终,那么天下人就永远有了依靠。”唐太宗又说:“朕年少时从军,没有多余时间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明白了教育感化的根本,发现了执政方略的渊源。施行了数年,天下非常安定太平并且风俗习气得以改变,子女孝顺而臣下忠诚,这是文治胜过了古人。从古代周朝、秦朝以来,外族总是内侵中原,现在戎狄外族都叩头归服,成为臣属,这又是怀柔远邦胜过了古人。这三方面,朕有什么德行能承受得起?既然具备了这样的功业,怎么能不善始善终啊?”材料二: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人不是(创业之初)在深深的忧虑中而德行显著,但大功告成之后却德行衰微的。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很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德行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德行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实现了志愿,就会放纵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骨肉亲人也会成为陌路之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江汉[注]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注]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正月,杜甫自夔州(今重庆奉节)出峡,流寓湖北江陵(今荆州市)、公安等地。这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日蹙。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思归客”饱含辛酸,诗人思归而不能归;“乾坤一腐儒”有“自鄙而兼自负”之意。B.颔联情景交融,远浮天边的片云与孤悬明月的永夜暗喻诗人自己虽四处飘零,但忠心依旧。C.尾联化用老马识途之典,诗人以老马自况,表达了虽年老多病,但还有进取之心和报国之志。D.这首诗与《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同样写于大历三年,但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16.《读杜心解》:“有病(诟病)此诗‘日'‘月’并见者,不知‘落日’乃借喻暮齿(暮年)。”请结合这一阐释简要谈谈你对这首诗“‘日’‘月’并见”的看法。【答案】15.D16.①这首诗中,既出现孤月,又出现落日,但并不矛盾。②孤月是诗人眼前之景,是实写;落日是咏怀,比喻暮年,是虚写。③“心犹壮”与“落日”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诗人顽强的生命力,是诗人壮心不已的心态的反应。【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D.“但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错误,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表达了诗人的晚年漂泊之苦,同时又表达了诗人心系国家的情怀。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永夜月同孤”写作者在漂泊途中看到的孤月,是实写。“落日”用来借指诗人自己暮年,此时的杜甫已经五十六岁,所以此处的“落日”是虚写。“落日”与“心犹壮”两者形成对比,写出了诗人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日”为虚写,“月”为实写,“‘日’‘月’并现”并不矛盾。(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都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直接点明了王安石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及其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3)苏洵《六国论》中,“________”一句阐述了齐国不曾割地求和却也随着五国灭亡的原因,而“________”一句指出了给燕国招致祸患的原因。【答案】①.雕栏玉砌应犹在②.只是朱颜改③.而议事每不合④.所操之术多异故也⑤.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⑥.至丹以荆卿为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雕”“砌”“操”“嬴”“卿”。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四十年轮椅生涯,肉身的痛苦可想而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充满力量的无形心魂去战胜和超越这种有形的痛苦。幸与不幸,要纵观一生的心路。把活着当作奖赏,依然心怀感恩,才能创造很多的可能性,就如罗曼·罗兰所说“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轮椅上,史铁生将他对生和死的思索、对身边人和事的观察、对身与心的思辨等都写成文字,他从肉身的痛苦中挣脱出来,用智慧的双眼观察世界,以纯洁的心魂感悟生活,他活成了一束光,并且光芒万丈,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路。人永远在路上,要做的就是①地走好人生之路,而不是轻言放弃,这就是过程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谁②,谁的痛苦就更多些;谁欣然前行,谁的快乐就更多些。有时读史铁生,像是进了一条悠远而变幻莫测的隧道,总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回响。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用智慧的双眼观察世界,有许多生活感悟,引导许多人前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答案】18.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②唉声叹气(长吁短叹)19.①原句使用对偶,“用智慧的双眼观察世界,以纯洁的心魂感悟生活”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强调了史铁生是如何从肉身的痛苦中挣脱出来而活成一束光的。②原句使用比喻,把“他”比作“一束光”,形象地描绘了他的文章、思想和人格魅力散发出光芒,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路,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③改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没有生动地描绘,内容简单,只是叙述他引导许多人前行。【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语境中“人永远在路上”“和而不是轻言放弃”可知,此处是强调人要做的就是有恒心,不放弃,坚持下去,故选用“坚持不懈”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第二空,结合语境说的“谁的痛苦就更多些”和“谁欣然前行,谁的快乐就更多些”分析,此处是说与“欣然前行”相反的情况,即表现为因痛苦而叹气,故选用“唉声叹气”或“长吁短叹”。唉声叹气:因伤心愁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长吁短叹:形容因发愁、烦闷、痛苦等而不住地唉声叹气。【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和改句相比,有如下不同:原句中“用智慧的双眼观察世界,以纯洁的心魂感悟生活”使用对偶,介宾短语“用智慧的双眼”对“以纯洁的心魂”,动宾短语“观察世界”对“感悟生活”,对偶的使用,强调了史铁生是如何从肉身的痛苦中挣脱出来而活成一束光的。且对偶的使用,使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改句中说成“用智慧的双眼观察世界,有许多生活感悟”,句式不对称,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且后句只是笼统说成是“有许多生活感悟”,不能看出史铁生是如何把自己一束光的。原句“他活成了一束光,并且光芒万丈,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路”使用比喻,“他”是本体,“光”是喻体,把“他”比作“一束光”,形象地描绘了他的文章、思想和人格魅力散发出光芒,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路,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而改句说成“引导许多人前行”,只是叙述他引导许多人前行罢了。改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就没有了生动地描绘,内容显得过于简单。(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田本相先生提出:“曹禺诗化现实主义戏剧创作,如《雷雨》《日出》《原野》三部曲,不仅标志着中国话剧成熟,而且也是诗化现实主义传统形成的标志。”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中国话剧由他者变为本家的标志。作为综合的舞台艺术,中国话剧①,不仅是戏剧文学实现蜕变的过程,而且是从戏剧文学到舞台艺术各主要艺术门类整体实现质的飞跃的过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期,以张骏祥、陈鲤庭等为代表的一代话剧导演,不仅以各自艰苦卓绝的艺术实践形成了对话剧舞台整体艺术的共识,而且在戏剧美学观念上有了整体的提升,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导演思想和导演风格。其中,黄佐临在作品中显示出来的中西融合的导演风范,张骏祥、陈鲤庭、贺孟斧等在《北京人》《屈原》《风雪夜归人》中对中国式诗化戏剧的各具个性的表现等,都在中国话剧艺术史上留下了闪光的审美足迹。与导演们的奋进同步,这一时段的中国话剧代表性表演艺术家们也在舞台上打出了一片艺术新天地。话剧舞台上,涌现出了屈原、林冲、婵娟等人物形象。大量事实表明,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起步于田汉等人的浪漫主义话剧的诗化现实主义,已经②。它所体现出来的中国话剧的诗化传统向世人昭告:此时此刻,话剧不再是中国文化的他者,而是③。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学人或者没有注意到这一事实,或者虽然有所察觉却未能予以重视并对它做进一步的思考。这使话剧无形中就被视为一种保留着顽固的异质性的艺术样式,一种几乎不可能融入中国文化和中国戏剧的艺术样式。在某种程度上,这实际上是一种类似古人所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保守的心态和文化意识、观念的反映。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打”与文中加点的“打”,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B.我在隔壁超市买了一打铅笔。C.早上起床太早,他不停地打哈欠。D.年轻人要敢打敢拼,未来是属于你们的!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请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答案】20.D21.①由他者成为本家的过程②进入成熟阶段③中国文化的本家22.①长期以来部分学人没有注意到或者没有重视话剧的蜕变,②因此话剧被视为一种异质性的、几乎不可能融入中国文化和戏剧的艺术样式。【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般词语词义和作用的能力。文中加点的“打”,动词,意为“奋斗、拼搏”。A.介词,意为“从”。B.量词,意为“十二支”。C.动词,表示身体上的动作。D.动词,意为“奋斗、拼搏”。故选D。【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中国话剧由他者变为本家的标志”和后面“不仅是戏剧文学实现蜕变的过程,而且是从戏剧文学到舞台艺术各主要艺术门类整体实现质的飞跃的过程”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中国话剧由他者变为本家,故补写内容是“由他者成为本家的过程”。第二空,前句“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起步于……”和后面“向世人昭告”可知,中国话剧已经到了成熟阶段,故补写内容“进入成熟阶段”。第三空,由“不再是……,而是……”可知要补写句与前句是并列关系;再根据前面“中国话剧由他者变为本家”和“话剧不再是中国文化的他者”可推知,此处是说中国文化的本家,故补写内容应是“中国文化的本家”。【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用规定句式概括语段主要内容的能力。首先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联系上句“此时此刻,话剧不再是中国文化的他者,而是中国文化的本家”,再根据本段首句“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学人或者没有注意到这一事实,或者虽然有所察觉却未能予以重视并对它做进一步的思考”概括为:长期以来部分学人没有注意到或者没有重视话剧的蜕变。这是因。根据“这使话剧无形中就被视为一种保留着顽固的异质性的艺术样式,一种几乎不可能融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