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春期宜宾市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高一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梦》是一本让人读不下去的书吗詹丹据说,有家出版社调查当代青年十大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红楼梦》名列榜首。不止一位年轻人对我抱怨说,翻开《红楼梦》,故事没开始,人物倒先看到了一大堆,实在有些头晕。当然,作者为了避免读者发晕,其实已经努力调动了一些策略——在第二回让冷子兴与贾雨村对谈,把主要人物关系作了基本梳理。但因为这样的梳理故事性不强,所以未必能提高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另外,小说中频繁出现的诗词曲赋,也常常对读者的理解构成了障碍。比如我一直把第七十回薛宝钗《咏絮词》结尾的“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视为她的野心勃发,也把“上青云”这样的词语视为理解这首词的关键。但后来重读全词,发现这首词主要是作为别出心裁的翻案创作来反驳黛玉等人的创作的。黛玉把东风看作是柳絮的对立面,所谓“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到了宝钗词中,就成了互助式的和谐关系,所谓“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相比之下,那些似乎可以摆脱东风、具有自主性的蜂蝶,反而显得一团糟,在宝钗笔下成了“蜂团蝶阵乱纷纷”。如果从这个角度再来看薛宝钗《咏絮词》结尾,应该说“好风频借力”才是作品的关键。换句话说,努力让主体与客体建立起和谐关系,让主体柳絮从东风中借力,才是这首词的重点。薛宝钗日常的为人风格,又何尝不是体现了这一点?我始终认为,《红楼梦》中语言描写最成功的部分,是关于人物的对话。这是小说的主要文本,而韵文只能算从属的、次要的副文本。鲁迅曾经提到中国只有少数几部小说是可以从说话中看出人来的,《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而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之所以不算写得出色,一方面,曹雪芹可能确实不是这方面写作的高手,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其中大部分诗词曲赋是需要通过笔下人物创作出来的,曹雪芹即使想自己露一手,首先也得考虑还是孩子的那些人物可能达到的水平以及如何来切合他们的个性、趣味等。所以,像有些人认为的,鉴赏《红楼梦》的语言就是要鉴赏其中的诗词曲赋,其实是没有抓住重点的。《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正因为它人物众多,类型多样,所以其内部是大体平衡的,这正是整本书阅读带来的一种对人物的全景式理解。《红楼梦》人物中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也有理性能够控制情感的薛宝钗,而探春又是一个很刚强的人——即使仅仅在女性层面,《红楼梦》中人物性格也极为丰富,让人在阅读时更有可能取得整体的平衡。从我的立场说,最早认同林黛玉,但如果只认同林黛玉,把其他人一概排除,最后自己的头脑就可能只剩下多愁善感了。其情形,一如面对一个广阔的生活世界,我们不能只取一点来认同,特别是无论生活还是小说已经提供了足够宽广的世界时。尽管人人都有自己的倾向和立场,但也可以对其他人物持有一种同情式的理解。当然,多愁善感也不能绝对说是负面的,或许它能为进一步走向悲天悯人的大境界,培养人格意义的真纯情怀提供一种契机。但这种情怀的建立,不是让我们简单认同,这需要在作品提供的多样化人物的理解中,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中,来深一步思考。其实任何一部伟大著作的诞生,都是要应对时代的问题。明末清初一个文化大问题就是传统的礼仪变得越来越虚伪,这时候人们怎么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曹雪芹是站在“情”的立场,通过贾宝玉建立起他的价值观,希望用“情”使得本来已经变得客套虚伪的礼仪能够充实起来,即让外形和内核有一个重新的联系。《红楼梦》人物的复杂性还表现为,它一方面好像极力用贾宝玉来破坏这种虚伪的礼仪,但另一方面它又塑造了坚决执行礼仪的人,探春就堪称典范。王熙凤的自私就不必说了,薛宝钗做起事来有时候还有私心,探春就不一样,她绝对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对她的亲生母亲赵姨娘也没有任何偏心。因为赵姨娘是庶母,按照礼仪不予认可。探春这个人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曹雪芹要塑造的理想人物,尽管我们觉得她太不近人情,但她自己不会这么觉得,因为按照当时的礼仪规范,她就应该这么做。这样,我们即使不认同她的行为处事方式,但也能对它据以产生的时代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无法超越于时代的人物有一种悲悯式的同情。总之,读不读《红楼梦》,“死活读不下去”还是“死活要读下去”,这是在考验读者,挑战读者只有靠自己完整阅读、反复阅读,才能获得较为清晰的认识。(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第二回作者安排冷子兴与贾雨村对谈,从而梳理人物关系,其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对小说人物有基本的了解。B.《红楼梦》中语言对话才是主要文本,能从说话中看出人来,因而其中的诗词曲赋只能算从属、次要的副文本。C.《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极其丰富,如果只是单纯地认同其中一两个,都只是片面的,会影响我们阅读的整体平衡。D.贾探春尽管我们觉得她不太近人情,但按照当时的礼仪规范她的行为却是合理的,她无法超越时代的局限,值得同情。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列举对《咏絮词》理解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只有结合文章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诗词曲赋内涵的观点。B.《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不算出色,一是因为作者本身在这方面的水平不高,二是要照顾小说人物本身的个性和水平。C.当传统的礼仪变得越来越虚伪时,曹雪芹认为只有站在“情”的立场,才能使客套虚伪的礼仪充实起来。D.“矛盾”是《红楼梦》人物复杂性的表现之一,比如贾宝玉和贾探春,一个是礼仪的破坏者,一个是礼仪的执行者。3.结合《红楼梦》,以下哪个事件最能体现林黛玉“多愁善感”这一性格()A.林黛玉进贾府 B.宝黛初会C.黛玉葬花 D.教香菱学诗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红楼梦》“读不下”去的原因。5.对于初读《红楼梦》的同学“如何能更好地读下去”你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地谈一谈。【答案】1.B2.D3.C4.①小说人物众多,难以把握。

②诗词曲赋构成理解障碍。5.①阅读时需梳理清晰人物关系;

②重视人物对话和语言描写;

③注意把握小说中丰富而复杂的人物形象;

④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小说主旨。【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因而”错误。由原文“我始终认为,《红楼梦》中语言描写最成功的部分,是关于人物的对话。这是小说的主要文本,而韵文只能算从属的、次要的副文本”可知,选项强加了因果。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是为了证明只有结合文章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诗词曲赋内涵的观点”错误。由原文“另外,小说中频繁出现的诗词曲赋,也常常对读者的理解构成了障碍”可知,第一段的结尾,作者提出小说中频繁出现的诗词曲赋,也常常对读者的理解构成了障碍的观点,第二段就举了对《咏絮词》理解的例子,所以是为了证明诗词曲赋对读者造成理解障碍。B.“一是因为作者本身在这方面的水平不高”错误。由原文“而诗词曲赋在《红楼梦》中之所以不算写得出色,一方面,曹雪芹可能确实不是这方面写作的高手……”可知,原文中说作者可能确实不是这方面的写作高手,选项说法太绝对。C.“只有”错误。由原文“曹雪芹是站在‘情’的立场,通过贾宝玉建立起他的价值观,希望用‘情’使得本来已经变得客套虚伪的礼仪能够充实起来,即让外形和内核有一个重新的联系”可知,选项说法太绝对。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林黛玉进贾府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交代贾府的奢华以及主要人物,不能体现林黛玉“多愁善感”这一性格。B.宝黛初会是写林黛玉眼中的贾宝玉和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不能你体现林黛玉“多愁善感”这一性格。C.葬花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对于落花的怜悯和哀思,‌更是黛玉对自己身世和未来的深刻反思,她觉得自己与落花有着相似的命运,‌无人欣赏,‌甚至幻想自己未来的归宿,‌不知将由谁来安葬自己,‌展现了黛玉敏感、‌细腻、‌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D.林黛玉教香菱学诗体现的是林黛玉性格中热情大度的一面。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不止一位年轻人对我抱怨说,翻开《红楼梦》,故事没开始,人物倒先看到了一大堆,实在有些头晕。当然,作者为了避免读者发晕,其实已经努力调动了一些策略——在第二回让冷子兴与贾雨村对谈,把主要人物关系作了基本梳理。但因为这样的梳理故事性不强,所以未必能提高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可知,小说人物众多,难以把握使得很多人读《红楼梦》“读不下去”。由原文“小说中频繁出现的诗词曲赋,也常常对读者的理解构成了障碍”可知,诗词曲赋构成理解障碍使得很多人读《红楼梦》“读不下去”。【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原文“不止一位年轻人对我抱怨说,翻开《红楼梦》,故事没开始,人物倒先看到了一大堆,实在有些头晕。当然,作者为了避免读者发晕,其实已经努力调动了一些策略——在第二回让冷子兴与贾雨村对谈,把主要人物关系作了基本梳理。但因为这样的梳理故事性不强,所以未必能提高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可知,《红楼梦》中人物众多,阅读时需梳理清晰人物关系。由原文“我始终认为,《红楼梦》中语言描写最成功的部分,是关于人物的对话。这是小说的主要文本,而韵文只能算从属的、次要的副文本”可知,《红楼梦》中人物的对话是最成功的部分,所以阅读时重视人物对话和语言描写。由原文“《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正因为它人物众多,类型多样,所以其内部是大体平衡的,这正是整本书阅读带来的一种对人物的全景式理解”“《红楼梦》人物的复杂性还表现为……”可知,《红楼梦》中人物不仅多,而且类型多样,非常地复杂,所以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小说中丰富而复杂的人物形象。由原文“但这种情怀的建立,不是让我们简单认同,这需要在作品提供的多样化人物的理解中,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中,来深一步思考。其实任何一部伟大著作的诞生,都是要应对时代的问题”“这样,我们即使不认同她的行为处事方式,但也能对它据以产生的时代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无法超越于时代的人物有一种悲悯式的同情”可知,阅读《红楼梦》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小说主旨。(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瞎子【法】莫泊桑看到初升的太阳我们何以会感到如此欣喜?那普照大地的阳光何以会让我们如此幸福?天空是蔚蓝的,田野是碧绿的,房舍是洁白的。我们愉悦的双眼畅饮这些鲜艳的色彩,又把它们化为我们心灵的欢乐。于是我们萌生出强烈的欲望,想尽情地舞蹈、奔跑、歌唱,体味精神上的轻松愉快、内心的博大的爱,我们简直想拥抱着太阳吻它一下。但是门洞底下那些生活在永恒黑暗里的瞎子,却对这一切无动于衷。他们置身于新的快乐之中,但莫名其妙,所以总是静静地待在那里,只不时地吆喝着他们那老想撒撒欢的狗,叫它们安分点儿。白天过去了,他们就搀着小弟弟或小妹妹的胳膊回家。如果那孩子说:“今天的天气真好啊!”瞎子会回答:“我觉出来了,今天天气好,因为鲁鲁不肯老实待着了嘛。”我认识一个瞎子,他受尽磨难的生活是那么残酷,一般人根本无法想像。他是乡下人,一个诺曼底农场主的儿子。父母在世的时候,好歹总算有人照看他,他痛苦的只是他那可怕的残疾。可是自从两老去世,悲惨的人生就开始了。有个姐姐收留了他,农场里的人都把他当作靠他们吃饭的穷鬼,每顿饭都怪他吃得太多,叫他懒汉、饭桶。他姐夫霸占了他那份遗产,却连汤也舍不得给他多喝一口,只给他不至于饿死的那么一点。他面如土色,两只灰白的大眼睛就像两块糊信封用的小面团。他遭到辱骂时总是毫无反应,他是那么能够隐忍,别人甚至无法知道他是否感觉到挨了骂。再说,他也从来没有尝到过疼爱的滋味,母亲不喜欢他,对他总是有点儿凶巴巴的。因为在农村,没有用就等于有害,母鸡会把它们中间有残疾的啄死。必要时,乡下人也完全会这样干。喝完汤,夏天他就到大门口去坐着,冬天他就待在壁炉边,直到天黑,不再动弹。他手不动,脚也不挪。只有他的眼皮,受某种神经性的疼痛的骚扰,会偶尔垂下来盖住两个灰白的眼珠。他是不是有智力,有思想?是不是对自己的生活有清楚的意识?谁也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一些年以来,情况就是这样。可是,由于他什么事也不能做,再加上他对什么都无动于衷,久而久之惹恼了他的亲戚们,就这样他成了受气包,成了任人戏弄的小丑,成了他周围那些大老粗发泄他们天生的兽性和野蛮的乐趣的牺牲品。他双目失明让人想到的残忍的恶作剧,都被想象出来了。为了让他为所吃的东西付出代价,他的几顿饭成了邻居们开心而这残疾人受罪的时刻。附近几户农民也都来参加这种消遣。他们一户传一户,这个农场的厨房里每天都挤得满满的。有时他们把一只猫或者一只狗放在饭桌上,他喝汤的盘子前面。那动物凭它的本能嗅出这是个残疾人,便慢慢地走过去,不声不响地吃起来,有滋有味地舔起来。万一咂舌时发出一点响声,引起那可怜虫的注意,它就会小心地走开,躲避他朝它的脸胡乱抡来的汤匙。这时候,挤在墙边的观众就开怀大笑,你推我搡,还连连跺脚。而他呢,总是一声不吭,又用右手吃起来,同时把左手伸到前面护着他的汤盘。有时候他们会弄些瓶塞子、木头、树叶甚至垃圾让他嚼,他也分辨不出来。后来,人们连玩笑也开腻了。他姐夫因为老这样养着他,气急败坏,就打他,不停地扇他耳光。看他躲躲闪闪甚至还想举手还击时那瞎费力气的样子,真是好笑。从此又有了新的玩法:扇耳光。那些农工、杂工、女佣,高兴起来就给他一巴掌,打得他眼皮直眨。他不知该往哪儿躲,只好不停地伸出两只胳膊,防着有人接近。最后,人们又逼他去要饭。赶集的日子,他被带到大路边,听见脚步声或者车轮声,他就伸出帽子,结结巴巴地叫喊:“求求您,行个好吧。”可是乡下人是不喜欢乱花钱的,要了几个星期,他一个苏也没带回来。对他的憎恶简直到了既强烈又残酷的程度。请看他是怎么死的。有一年冬天,地面被积雪覆盖,天寒地冻,可是他姐夫还是一大早就把他带到很远很远的一条大路上乞讨。他把他一整天都撂在那里,到了晚上,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没有找到他。然后他又说:“算了吧!用不着担心,一定是有人见他冷把他带走了。没错!丢不了,明天早上他准会回来喝汤的。”可是第二天,他并没有回来。原来瞎子等了又等,等了好几个钟头,冷得实在受不住,感到自己快要冻死了,就开始往回走。路埋在大雪下面,何况他也看不见,只能连蒙带撞地瞎走,掉在沟里又爬起来,始终一声不吭,想找到一个人家。不过刺骨的严寒冻得他渐渐麻木了,两条腿软得再也支持不住他的身体了。他在莽莽原野中坐下,他再也没有站起来。鹅毛大雪不停地下着,盖在他身上。他僵硬的身体在越积越高的雪下消失了,没有一点儿痕迹标明尸体所在的地点。他家里的人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故作姿态地到处打听他的消息,到处找他,他们甚至还哭了几声。那年的冬天十分寒冷,解冻也很迟。一个星期日,乡里人去教堂望弥撒,发现一大群乌鸦在平原上不停地盘旋,然后像一阵黑色的雨点一般扎堆儿扑向同一个地方,一会儿飞走,一会儿又飞回。接下去的一个星期,这些不祥的鸟儿还在那里。天空像飘着一片乌云,似乎天涯海角的乌鸦都聚集到这里来了。它们连声大叫着落在银光闪烁的雪地上,在上面布下古怪的斑点。它们在一个劲地搜寻什么。一个小伙子走过去看看它们究竟在干什么,这才发现瞎子的尸体,已经支离破碎,被吃掉一半了。他那双无光的眼睛已经没有了,让贪婪的长喙啄走了。现在我每逢阳光灿烂的日子感到心情愉悦的时候,脑海里就不禁浮现出这段凄惨的记忆,不无伤感地想到这个瞎子:他在人世上是那么运乖命苦,他的惨死在所有认识他的人看来反倒是一种解脱。(节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瞎子在没有亲情、没有温暖的世界里麻木地生存着,成了社会的多余人,因此死是必然的,而且他的死在所有认识他的人看来是一件好事。B.当瞎子失踪后,他家里人假装打听其消息,“甚至还哭了几声”,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这些人冷酷、虚伪、狠毒的嘴脸。C.瞎子在遭遇“扇耳光”恶作剧时,躲躲闪闪甚至还想举手还击,不停地伸出两只胳膊,防着有人接近等细节,反映出“瞎子”身上存在积极的抗争精神。D.小说为我们描画了底层冷漠民众的群像。他们身上具有“看客”的劣根性,他们丧失了人性所固有的爱、怜悯和同情,他们也是制造瞎子悲剧的一个因素。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A.第一段抒写充满阳光世界的温暖、美好,反衬瞎子生活世界的黑暗、冰冷和残酷无情。B.本文通过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刻画了瞎子这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形象。C.在对瞎子形象的塑造,莫泊桑追求色彩浓重的描绘,夸张的面目表情与难以置信的遭遇。D.文末“一大群乌鸦在平原上不停地盘旋”,深化人物的悲剧性,也表现出对社会的控诉。8.结尾当如撞钟——好的结尾总是清音有余,请结合本文最后一段简要分析。9.请比较文中画线句与下文中“雪”作用的异同。(林冲)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答案】6.C7.C8.①结构:照应开头“阳光灿烂”,使文章结构完整。②深化主旨:在与瞎子悲剧命运的对比中,既表达了对悲剧人物的同情,又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具有警示作用。9.①相同:两篇文章中的雪都有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的作用。②不同:《瞎子》以雪突出了瞎子悲惨的命运,深化小说主题。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雪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大雪压垮草料场做铺垫。【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C.“反映出‘瞎子’身上存在积极的抗争精神”错误。这个瞎子是诺曼底“门洞底下的那些瞎子”的缩影,小说突出了“人的物化”这一主旨。他们在没有亲情,没有人间温暖的世界里,已经由“人”退化为活着的“物”,麻木的生存着,瞎子的一生从来没有主动改变自我,对他人做过有益的事情。他只是一个木偶一样存在于这个世界,看则有血有肉,其实没有感情与激情,活着犹如死去一样。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莫泊桑追求色彩浓重的形象、表情夸张的面目与难以置信的遭遇”错误。莫泊桑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刻画人物,反映主题,作者作为一个旁观者客观叙述,貌似冷静,却在冷静中蕴含着浓浓的悲凉。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作为结尾段,可以从结构上、主旨等方面分析。结构上,主要思考结尾和开篇的关系。文章开篇写到“看到初升的太阳我们何以会感到如此欣喜?……我们简直想拥抱着太阳吻它一下”,写到阳光灿烂我们会感到欣喜、幸福。而文章的结尾也写到每逢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就会感到心情愉悦。所以文章的结尾照应开头“阳光灿烂”,使文章结构完整。主旨上,主要思考结尾在主旨深化方面的作用。作为一个正常人,每逢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就会感到心情愉悦,但是作为一名残疾人,瞎子感受不到阳光,感受不到爱,一生活在悲惨之中,最后凄惨地死去,所以将作为正常人的“我”和具有悲惨命运的瞎子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具有悲剧命运的瞎子的同情。同时认为瞎子的惨死在所有认识他的人看来反倒是一种解脱,从而可以看出世人对瞎子的欺侮,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具有警示的作用,深化了文章的主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相同点:本文写到瞎子冷得实在受不住,感到自己快要冻死了,就开始往回走,刺骨的严寒冻得他渐渐麻木了,两条腿软得再也支持不住他的身体了,他在莽莽原野中坐下,他再也没有站起来,而鹅毛大雪还在不停地下着,盖在他身上,所以雪能够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林教头风雪山神面》中是林冲被贬草料场,看到草厅被雪压坏了,于是去市井沽酒,这里的风大雪大交代出林冲面临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是社会环境的暗示,写出了林冲处境的艰难,渲染了气氛,营造了氛围。不同点:《瞎子》中瞎子的命运是悲惨的,最终被冻死在野外,结局是凄凉的,所以写鹅毛大雪,能够以雪突出瞎子悲惨的命运,深化小说主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正是因为风大雪大,草厅才被压坏;因为风雪大而天气寒冷,林冲才想到去市井沽酒,去的路上才会发现山神庙,林冲回到草场见草厅被压塌,才去山神庙借宿,才有了后文听到了陆虞侯等人的谈话,最终手刃仇敌。所以,雪能够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大雪压垮草料场做铺垫。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东郡某甲,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蛇人爱之,异于他蛇。期年,大青死,思补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二青亦渺。出门数武,闻丛薪错楚中,窸窣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息肩路隅,蛇亦顿止。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蛇人又饲之,乃食。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又二三年,二青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既去,顷之复来,蜿蜒笥外。蛇人挥曰:“去之!世无百年不散之筵。从此隐身大谷,必且为神龙,笥中何可以久居也?”蛇乃去。蛇人目送之。已而复返,挥之不去,以首触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蛇人悟曰:“得毋欲别小青耶?”乃发笥。小青径出,因与交首吐舌,似相告语。已而委蛇并去。方意小青不返,俄而踽踽独来,竟入笥卧。由此随在物色,迄无佳者。而小青亦渐大,不可弄。后得一头,亦颇驯,然终不如小青良。而小青粗于儿臂矣。先是,二青在山中,樵人多见之。又数年,长数尺,围如碗;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顾已将及矣。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下担呼曰:“二青,二青!”蛇顿止。昂首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弄状。觉其意殊不恶;但躯巨重,不胜其绕。仆地呼祷,乃释之。又以首触笥。蛇人悟其意,开笥出小青。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蛇人乃祝小青:“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谓二青曰:“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更嘱一言: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二蛇垂头,似相领受。遽起,大者前,小者后,过处林木为之中分。蛇人伫立望之不见乃去自此行人如常不知其何往也。蒲松龄《聊斋志异·蛇人》(有删改)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蛇人伫立A望之B不见C乃去D自此行人E如常F不知其何往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蛇人爱之”与《齐桓晋文之事》“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中的“爱”意思相同。B.文中“期年”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中的“期年”意思相同。C.“因名之小青”与《鸿门宴》“因击沛公于坐”中的“因”意思不同。D.“已而委蛇并去”与成语“虚与委蛇”中的“委蛇”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青死后,耍蛇人一直没来得及再找一条蛇来弥补缺漏,后来是二青带回小青。B.因二青的长大,已不适合继续饲养,因而耍蛇人将其放归山林,并祝之以美辞。C.二青在山林中越长越大,成为一方蛇患,行旅之人结伴而出,不敢独自走那路。D.耍蛇人告诫二蛇不可伤及行人以犯天谴,二蛇听从告诫,从此不见二蛇身影。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2)方意小青不返,俄而踽踽独来,竟入笥卧。14.清人谓二青为“灵蛇”,请结合文章简析二青“灵”在何处?【答案】10.BDF11.A12.C13.(1)二青用嘴含着饲料喂它,好像主人招待客人似的。(2)(蛇人)正在想小青不会回来了,一会儿小青却又独自回来,爬进竹箱卧下。14.①通人性,盘旋表演无不如人意;②对养蛇人和小青有情有义,③听人劝诫,知错能改。【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蛇人久久地站在那里望着它们,直到看不见了才离开。从此以后,行人经过那一带像先前一样平安无事,不知那两条蛇到哪里去了。“伫立”修饰“望”,中间不应断开,“之”是“望”的宾语,应在“之”后面断开,即在B处断开;“不见”修饰“去”,中间不应断开,“自此”是下一句的时间状语,应在“去”后面断开,即在D处断开;“如常”是“行人”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常”后面断开,即在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意思相同”错误。喜爱;/吝啬。句意:蛇人宠爱它。/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B.正确。均为“满一年”。句意:过了一年。/一年之后。C.正确。于是;/趁机。句意:于是给它取名叫小青。/趁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D.正确。曲折行进地样子;/顺应地样子。句意:接着两条蛇依偎着一起走了。/假意跟人附和,敷衍应付。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行旅之人结伴而出,不敢独自走那路”错误。由原文“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可知,行人旅客都互相告诫,不敢从它出没的那条路走。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哺”,喂;“含哺”,省略句,含着(食物)喂;“宛似”,好像;“让”,招待。(2)“方”,正;“意”,想;“俄而”,一会儿;“踽踽”,独自。【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可知,二青通人性,盘旋表演无不如人意。由原文“既去,顷之复来,蜿蜒笥外。蛇人挥曰:‘去之!世无百年不散之筵。从此隐身大谷,必且为神龙,笥中何可以久居也?’蛇乃去。蛇人目送之。已而复返,挥之不去,以首触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蛇人悟曰:‘得毋欲别小青耶?’乃发笥。小青径出,因与交首吐舌,似相告语。已而委蛇并去”可知,二青对养蛇人和小青有情有义。由原文“谓二青曰:“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更嘱一言: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二蛇垂头,似相领受。遽起,大者前,小者后,过处林木为之中分。蛇人伫立望之,不见乃去,自此行人如常,不知其何往也”可知,二青听人劝诫,知错能改。参考译文:东郡有个人,以耍蛇为生。他曾经驯养着两条蛇,都是青色的,把大的叫大青,小的叫二青。二青的前额上长有红点,尤其聪明驯服,指挥它盘旋表演无不如意。蛇人对它的宠爱,超过了其它的蛇。过了一年,大青死了,蛇人想再找一条来补上空缺,但一直没顾得上。一天晚上,他寄宿在山里的一所寺院。天明,打开竹箱一看,二青也不见了。出门刚走了几步,蛇人忽然听见杂乱的草丛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他停下脚步惊愕地一看,是二青回来了。蛇人非常高兴,像得了无价之宝似的。把担子放在路边,二青也停下来。再一看它的后边,还跟着一条小蛇。他抚摸着二青说道:“我还以为你跑了呢。那小家伙是你推荐来的吗?”说着就拿出饲料来喂它,同时也给小蛇一些。小蛇虽然不离开,但畏缩在那里不敢来吃。二青用嘴含着饲料喂它,好像主人招待客人似的。蛇人再喂它,它才吃了。吃完,小蛇跟随二青一块钻进了竹箱中。蛇人挑回去训练,小蛇盘旋弯曲都合要求,与二青没有多少差别。于是给它取名叫小青。又过了二三年,二青已长到三尺多长了,卧进竹箱里,竹箱被塞得满满的,于是蛇人决定把它放走。一天,蛇人来到淄川县东山里,拿出最好的食物喂二青,向它祝福一番后便把它放了。二青走了,一会儿却又回来了,围着竹箱蜿蜒地爬。蛇人挥手赶它说:“走吧!世上没有百年不散的宴席。从此以后,你隐身在深山大谷中,将来一定能修练成一条神龙。竹箱怎么可以长期居住呢?”二青才离去,蛇人目送它离开。但一会儿二青又回来,蛇人怎么赶它也不走,还用头碰竹箱,小青在竹箱里也不停地窜动。蛇人恍然大悟说:“你是不是想和小青告别呀?”说着就打开竹箱。小青从竹箱里径直窜出来,二青与它交头吐舌,好像互相嘱咐话语。接着两条蛇依偎着一起走了。蛇人正在想小青不会回来了,一会儿小青却又独自回来,爬进竹箱卧下。从此,蛇人随时都在寻找物色新蛇,但一直没有合适的。而小青也渐渐长大,不便于表演了。后来蛇人得到一条蛇,也很驯服,然而到底不如小青出色。这时小青已经长得比小孩的胳膊还要粗了。先前,二青在山中,打柴的人经常见到它。又过了几年,二青长得好几尺长,碗口那么粗,渐渐地出来追赶人。因此,行人旅客都互相告诫,不敢从它出没的那条路走。一天,蛇人经过那里,一条蛇猛然窜出,行如骤风。蛇人大为惊恐,拼命奔跑。蛇追得更急。他回头一看已经快追上了,突然看见蛇头上俨然有一个红点,这才明白这就是二青。他放下担子,高声叫道:“二青,二青!”那蛇顿时停住,昂起头来呆了很久,纵身上前把蛇人缠住,就像以前表演的样子。蛇人察觉到二青并没有害他的意思,只是身躯太重,自己经不起它缠绕。只好倒在地上高声祈祷,于是二青就放开了他。二青又用头去碰竹箱子。蛇人明白了它的意思,打开竹箱放出小青。两条蛇一相见,立即紧紧交缠得像饴糖一样粘在一起,很久才分开。蛇人祝福小青说:“我早就想和你分别,今天你有伴了。”又对二青说:“小青原本是你引来的,还可以领它走。我再叮嘱你一句话,深山里不缺你的吃喝,不要惊扰过路行人,免得遭受上天的惩罚。”二条蛇都垂下头,好像接受了他的劝告,马上窜起离去,二青在前,小青在后,所过之处,树木草丛都被从中分开,向两边倒去。蛇人久久地站在那里望着,直到看不见了才离开。从此以后,行人经过那一带像先前一样平安无事,不知那两条蛇到哪里去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西江月丹阳湖张孝祥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注】绍兴二十九年(1159),张孝祥任中书舍人时为汪彻劾罢,曾经此湖。绍兴三十二年(1162),张孝祥于建康还宣城,重经丹阳湖,遂作此词。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讯”二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自然的春天人格化,表达了作者送春、留春、惜春的忧伤心境。B.“重来又是三年”是对“问讯”的自答,暗示时光荏苒,也暗含作者经受仕途坎坷后的复杂心情。C.词人驾舟荡漾在广阔的湖面上,春风骀荡,湖面轻柔如丝的杨柳枝条随风飘舞,充满了诗情画意。D.下片由景入情,直抒词人内心的深沉感慨,仕途升沉的遭遇,使他谙练人情世态,已习惯世路艰辛。16.“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简要分析该词的最后两句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答案】15.A16.①词的最后两句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巧妙地将景物和情感融合起来。②在江南风和日丽的春天,词人泛舟湖面,只见寒光亭下水天一色,蓝天碧水,群鸥飞翔,这是一幅多么令人陶醉的美好画面。③表现了词人尽情领略大自然美好风光的自由宁静,怡然自得的美好心境。【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送春、留春、惜春的忧伤心境”错误。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问讯”,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关系的能力。词的最后两句写到在风和日丽的春天,作者在丹阳湖上泛舟,寒光亭下,湖水映照天空,真是天水一色,水面上飞起一群沙鸥。这一静一动、点面交映的画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气,陶醉着词人的心胸。最后两句写到蓝天碧水和飞翔的群鸥,属于景物描写,同时这样美好的画面也蕴含了作者怡然自得的心情,所以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巧妙地将景物和情感融合起来。通过描绘生机勃勃的画面,表现了词人尽情领略大自然美好风光的自由宁静,怡然自得的美好心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3)《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一句写词人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_________”一句则通过冰雪来比喻自己的襟怀,表现了词人高洁的人格。【答案】①.为国以礼②.其言不让③.多于机上之工女④.多于市人之言语⑤.孤光自照⑥.肝肺皆冰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市”“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立团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小百花”虽然只有短短40年的团史,但她“创新与发展”的内核驱动力,从“标新立异”的建团方式就()——①当年,②浙江省从全省抽调了70多个越剧团的优秀的400余名的青年演员,③经过两轮省级汇演后,④精选40余名平均年龄18岁左右的优秀获奖者,⑤通过统一集训最终筛选出28名演员,⑥成就了“原生代小百花”的豪华阵容。这种优中选优、百里挑一的“立团”准则,意味着“小百花”的格局与视野,从来不是做一个浙江省内最优秀的越剧团,我们的眼界打开时,面对的就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小百花”从来不会(),我们锚定的坐标,对潮流从来不是盲目地追赶,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对属于自己的道路的摸索与向前。因此,我们才拥有了久唱不衰、代代相传,而且被不知多少兄弟剧种移植改编的“立团之作”《五女拜寿》,拥有了开启与奠定“小百花”诗化越剧时代的《西厢记》《陆游与唐琬》,拥有了为庆贺越剧百年诞辰而创作的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有了面向不同类型、()的开掘:文人戏《藏书之家》,历史剧《吴越王》《苏秦》,异国作品或名著改编《春琴传》《江南好人》《春香传》《寇流兰与杜丽娘》,以及近年参与出品的属于全新演艺类型的《新龙门客栈》等。有人说,“小百花”在创作层面是业界出了名的“创新”大户,但我们的每一次“超越自己”都不是(),而是以观众的文化需求为风向标,在了解市场、了解观众需求、紧紧围绕观众的不同需求的基础上,找准剧种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对接点、与观众的共鸣点,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驱动的创新与尝试。18.依次在文中括号中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可见一斑因循守旧体裁任意而为B.一目了然因循守旧体裁畅所欲为C.可见一斑故步自封题材任意而为D.一目了然故步自封题材畅所欲为19.下列句子中的“打开”与文中加点的“打开”,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守株待兔的人生注定失败,我们需要打开格局B.回到故乡,打开岁月尘封已久的大门C.这些条例限制得太死,只有打开这些限制,经济才能恢复D.我无法打开这个盒子,或许其中暗藏玄机2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答案】18.C19.A20.序号②,修改为:浙江省从全省70多个越剧团抽调了400余名优秀青年演员。序号④修改为:精选40余名平均年龄18岁优秀获奖者或精选40余名年龄18岁左右的优秀获奖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可见一斑”,以小见大,由事情的某一点可推测其全貌。“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本处是说通过小百花越剧团“标新立异”的建团方式这一点就能看到她“创新与发展”的内核驱动力这个全貌,可用“可见一斑”。第二处,“因循守旧”,不求变革,沿袭老的一套。“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本处强调“小百花”一步一个脚印,对属于自己的道路的摸索与向前,强调“小百花”不断追求进步,可用“固步自封”。第三处,“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五女拜寿》《西厢记》《陆游与唐琬》《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是从内容上来说的,而不是表现形式,所以选用“题材”。第四处,“畅所欲为”,痛痛快快地做想做的事。“任意而为”,不受拘束和限制,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本处是说每一次“超越自己”都不是随意的,所以选用“任意而为”。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语境义的把握能力。文中加点的“打开”是拓宽的意思。A.“打开”是拓宽的意思;B.“打开”是指打开的动作;C.“打开”是废除的意思;D.“打开”是指打开的动作。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序号②,“从全省抽调了70多个越剧团的优秀的400余名的青年演员”语序不当,“全省”应修饰“70多个越剧团”,共同作“从”的宾语,多项定语语序,数词应放在形容词前面,所以“优秀的”应在当“400余名”之后,可改为“从全省70多个越剧团抽调了400余名优秀的青年演员”。序号④,“平均年龄18岁左右”重复赘余,可改为“平均年龄18岁”或“年龄18岁左右”。(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太阳强耀斑的爆发,①?如果把耀斑爆发看作是太阳打了个“喷嚏”,地球也会因此“感冒”吗?专家介绍,太阳的外层大气从太阳表面喷出,形成充盈整个太阳系的太阳风,地球就浸泡其间,只不过有地球磁场作为天然屏障我们才得以生存。太阳活动会导致太阳风和地球空间环境产生各种变化,正如地球大气中的短期变化过程被称为“天气”一样,日地空间中发生的各种短期变化过程被称为“空间天气”。太阳的剧烈活动,比如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经常会制造空间天气事件来袭扰地球,②。这些灾害主要是太阳以辐射和高能物质的形式发出,影响近地空间以及地面的人造设施。比如太阳耀斑会影响向阳面的地球电离层,短波通信、导航定位、海上搜救、应急通信,都是跟③。这一类灾害正随着人类太空科技的进步而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对卫星、航天器安全,以及航空、通信、导航等领域产生影响和危害。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2.请在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1)比喻。把耀斑爆发比喻成太阳打“喷嚏”,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太阳耀斑爆发的突然性、无法控制、时间短。(2)比拟。以“感冒”赋予地球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之大,体现其强度高、传播性远、范围(影响)大的特点。22.①到底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影响呢②并可能引发“空间天气灾害”③电离层状态息息相关的【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首先分析比喻。前一句是说太阳耀斑,本体为耀斑爆发,喻体为太阳打了个“喷嚏”,比喻的运用使语言表达更形象生动,并且将耀斑爆发这一科学概念更通俗浅显地解释清楚,化深奥为浅显。同时喻体具有突然性、无法控制、时间短的特点,比喻的运用更形象地表现了太阳耀斑爆发的突然性、无法控制、时间短。然后分析比拟。后一句是说地球,“感冒”是人才会得的疾病,这里用来形容地球,将地球人格化。耀斑爆发像太阳打了个“喷嚏”,但是地球也因此会受到“感冒”的影响,生动形象地写出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之大,体现其强度高、传播性远、范围(影响)大的特点。【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根据后文“如果把耀斑爆发看作是太阳打了个“喷嚏”,地球也会因此“感冒”吗?”,可见,这里是说太阳强耀斑的爆发对地球的影响,可填“到底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影响呢”。②根据前文“日地空间中发生的各种短期变化过程被称为‘空间天气’”,日地空间中会发生更重各样的天气状况,而太阳的剧烈活动会制造空间天气事件来袭扰地球,就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空间天气灾害”,可填“并可能引发‘空间天气灾害’”。③根据前文“太阳耀斑会影响向阳面的地球电离层”,所以短波通信、导航定位、海上搜救、应急通信,都是跟电离层密切相关,可填“电离层状态息息相关的”。四、写作(60分)2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的一米阳光或一场小雨,一段体验或一次领悟,总会带来些偶然的快乐;而要收获持续的快乐,恐怕要有点自己的真本事了。你说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说快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