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2022年,在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指导下,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这是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素材库以开放、共创、共享模式,实现了文物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这意味着每一位热爱敦煌的人,都可以把石窟中精美的壁画、佛像、珍贵文献下载观赏,还可以二创甚至多创,获得良好社会效益与商业收益。截至2023年11月底,“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访问量超过350万人次。而这份成就的背后,是敦煌研究院数代数字化人的坚守和奋斗。90年代初,时任常务副院长的樊锦诗就提出“数字敦煌”的概念。之后该院摄影录像部主任吴健带领数字化团队开始了长达30余年的研究,探索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再现和保存珍贵敦煌文化艺术,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全新路径。在积累了海量的数字化资源后,吴健又提出“我们的数字化进程一方面是为了科研,一方面是为了传播敦煌文化,让文旅体验质量更高”。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首次向全球免费共享30个敦煌石窟的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高清的敦煌文化数字资源,目前访问用户遍布全球78个国家,累计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敦煌研究院不断拥抱新技术,在活化利用上多元探索,推动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近年来,新开发的“云游敦煌”小程序,凭借“点亮莫高窟”“敦煌动画剧”这两个交互性较高的品牌活动,吸引超过2亿人次参与线上互动,在线上重现千年前莫高窟人流如织的点灯夜景,并在朋友圈掀起了一波敦煌文化的创作热潮。首位数字敦煌文化大使伽瑶、“敦煌文创”数字藏品、莫高窟“飞天”专题游览线路、“数字藏经洞”……众多文博数字化标杆式创新,为传统文化插上“活化”之翼探出了新路。近十年的实践证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离不开“开放”,但“开放”的同时也带来了数字文化遗产误用、滥用、版权纠纷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吴健表示:“其实,我们也很清楚这种情况并不是数字化过程才导致的问题,只不过是数字化后,随着传播的广泛和深入人心,这种行为更加明显而已。”好在技术演进为这些难题带来了破解之道。敦煌研究院数字化团队基于腾讯区块链技术的确权保护功能,让每一例素材的授权使用均可查证,保证版权方的合法权益。同时,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既实现了素材库高效、便捷开放,也为素材管理和版权管理提供了支持。科技力量始终是助推文博行业变革的重要因素,其价值不仅为文博单位在数字经济时代打开新的天地,更在于让文化资源为人民群众所共享。敦煌研究院多年来的数字化实践,是文化遗产和社会力量合作,持续深入地与大众共享共创之路。(摘编自《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助力文物资源全民共享》)材料二:“蹲”文物直播间,看三星堆文物在半掩半埋中被挖掘,听2500年前的青铜乐器演奏《茉莉花》,“触摸”《千里江山图》的细节之处……文物直播让作为历史文化宝库的博物馆焕发出时尚魅力,让原本束之高阁的文物火爆“出圈”。直播改变了文物的数字表达方式,“赏文物”“逛文创”“听解说”成了用户足不出户的个人文化活动。文物直播融入个体性文化参与,推动对历史的诠释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叙事,成为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化历史故事”。从“描绘物”到“关注人”,直播叙事视角的转换,将文物承载的文化价值具象化为劳动人民的生活故事与实践智慧。这种“由下及上”地探寻文物背后“个体化”生活元素的叙事方式,建构了普通人的叙事视角,增强了历史的亲近感。江苏徐州出土的汉代彩绘陶俑形色各异,直播中主持人抓住男性陶俑色彩艳丽这一特点,以汉代男子也爱置妆、涂红唇的历史故事道出陶俑特点的由来,不仅巧妙地展现了文物厚重的历史价值,还找到联通古今的“话题点”。文物直播常常以个体的行为活动为叙事线索,完成文物故事的表达,让文物“动起来”,实现直播的动态化叙事。游客打卡式、快闪表演式和合作寻宝式等直播叙事结构的设计,围绕人的行动轨迹勾勒博物馆文物的全貌,通过移步换景、设置悬念、任务驱动,直播故事情节也变得“因人而异”。吐鲁番博物馆采用“讲解员+学生参观”的搭配方式,讲解员在带领学生“寻宝”的过程中完成整个直播叙事,改变了以往仅由讲解员或主持人讲故事的单一模式。青年学子等人物元素的嵌入,将个体化视角融入公共文化议题中,既丰富了文物故事的内涵,也让直播变得更加生动与“接地气”。节点化、模块化和主题化的直播情景叙事结构,顺应数字传播生态,契合当下用户的文化消费特点,深度刻画细节,以简洁却不失完整的微故事吸引用户的关注。2022年处暑时节,故宫博物院推出以“故宫处暑时”为主题的专题直播,分别对茶器、宫廷夏季服饰、钟表等文物进行专题片段式的解说,再现古代皇宫在夏季穿衣饮食、教育学习和工作休闲等各个场景,吸引1.4亿人次观看。另外,借助5G、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文物直播的叙事更容易呈现文物的价值内核,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与定制化的专属文化之旅。央视曾在直播中推出沉浸式数字交互空间《三星堆奇幻之旅》,利用“大规模即时云渲染技术”,依据用户个人答题情况和交互过程的反馈,实现“千人千面”的文化体验。观众可用更为独特的方式走进三星堆,体验文物之美,感受古蜀文明的博大精深。(摘编自《文物直播何以深入人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数字敦煌”资源库一上线,全球就有多达78个国家的用户进行了访问,访问量超过了2000万次。B.随着文化传播的深入,在推进数字化进程的过程中产生的数字文化遗产误用、滥用、版权纠纷等问题越来越严重。C.直播主持人以汉代男子也爱置妆、涂红唇的历史故事介绍陶俑特点的由来,将陶俑承载的文化价值具象化,也找到了联通古今的“话题点”。D.吐鲁番博物馆采用“讲解员+学生参观”的搭配方式,让青年学子参与讲解,从而改变了以往仅由讲解员或主持人讲故事的单一模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数字敦煌”到“云游敦煌”,再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材料一高度肯定了敦煌研究院在数字化探索进程中取得的成就。B.材料一的作者在肯定敦煌研究院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它因“开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借助科技力量得以彻底解决。C.材料二多处采用举例论证,具体而生动地阐述了文博机构等在文物直播中呈现出的不同特点。D.材料二按照总分结构行文,从不同角度论证文物直播已经成为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化历史故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开启了文物数字资源共享共创的新阶段,敦煌文物素材将会被更多地挖掘和创造,敦煌石窟素材将会更加丰富多元。B.线上重现莫高窟点灯夜景,直播中创设不同情景叙事结构,都契合了当下用户的文化消费特点,顺应了数字传播的生态,属于文博数字化创新之举。C.“云游敦煌”小程序吸引了众多人参与线上互动,掀起了一波敦煌文化的创作热潮,是因为采用了交互技术,这种技术在直播节目《三星堆奇幻之旅》也采用过。D.敦煌研究院数字化推进的经验,各文博机构文物直播的方式,将为国内其他文博单位提供良好的范例。有了科技力量的加持,我国文化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4.材料二中,文物直播为成为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化历史故事”做出了哪些努力?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科技力量是如何推动文博行业的变革与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Ⅱ大雪纷飞于博①同昌号老板梁再新打开大门的一刹那,吓了一跳,倒不是因为昨夜大雪纷飞,大地白茫茫的一片,而是门口躺着一个人。②雪,埋住了男孩的大半个身子。这是一个十八九岁的男孩,头发蓬乱,脸色有些青紫,穿着一件开了花的破棉袄。③是不是冻死了?梁再新下意识地弯下腰,仲手在男孩的鼻孔下试了试,长出了一口气。男孩虽然呼吸微弱,但起码他还活着。梁再新把男孩拖进了屋里。不管怎么样,这是一条人命啊。④梁再新用雪把男孩的身子搓了几遍,又给他灌了一碗姜汤水。男孩才慢慢醒了过来,睁开了眼睛,发出微弱的声音。看着眼前站着的这个人,男孩有些惶恐,但显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便挣扎着要坐起来,看样子是要谢谢眼前这位救命恩人。⑤梁再新用手制止了男孩。男孩说了一个谢字后,又昏睡过去。⑥五天后,屋外大雪纷飞。屋内,男孩穿着梁再新给他的一身半新不旧的衣裳,站在柜台旁。男孩一米七十多高的个头,两道浓眉,一双大眼睛,皮肤白净,头发也剃了,显得格外精神。⑦男孩成了同昌号——奎县最大的绸缎庄的一个伙计,自然也成为梁再新的徒弟。男孩很会说话,又聪明伶俐,腿脚也勤快,尤其会打算盘。白捡来个中意的徒弟,不用给薪水,只管吃住,这让梁再新很是得意。⑧男孩说他姓鲍,叫鲍远,家是关里的,父母双亡。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听说关东这地方富裕,地广粮多,就跑来了。⑨一晃,鲍远到店里一个多月了。⑩这天早晨,大雪纷飞。梁再新带着夫人和女儿小曼去朋友家参加一个婚礼,把店交给了鲍远。梁再新已经五十开外了,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年方十七。下午,梁再新回到店里,鲍远迎上前,说师傅,您老走后,我打扫屋子,发现柜台旁边有一块银圆,我给您老放到账桌上了。⑪梁再新点点头,走到账桌前,拿起那块银圆,对着嘴吹了一口气,放到耳边听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抬头看了一眼鲍远,自言自语道:嗯,这袁大头真是不错。⑫每到月末,鲍远都把账目拢得清清楚楚,再拿给梁再新看,一年多了,从未出过差错。可这回,鲍远却怎么也对不上账,总是多出三块大洋。鲍远反复核对,算盘子打得噼啪响,在寂静的深夜里,格外响亮。屋内,噼啪声断断续续响了一夜,屋外,大雪也纷飞了一夜。⑬天大亮了,梁再新走进来,见鲍远趴在账桌上睡着了。桌子上摊着账本,一边是码得整整齐齐的一摞银圆和铜板,另一边是三块摞在一起的袁大头。⑭怎么,我听算盘子响一宿,是账不对?⑮嗯呐,怎么算怎么多出三块。我把店里的货都点了两遍。⑯啊,多总比少强。这样吧,你去睡觉,放你一天假。⑰鲍远站起身,打了个哈欠,走到屋外。不一会儿,又回来了。⑱怎么不去睡呀?⑲洗把脸就精神了,我不能让师傅一个人顶着,能干点儿是点儿。⑳梁再新打量着鲍远,眼睛里飞快地闪过一丝亮光,满意地点点头。㉑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㉒同昌绸缎庄彩灯高悬,鞭炮齐鸣,唢呐声声。鲍远披红挂绿,小曼蒙着红盖头,一起跪拜满脸灿烂的梁再新。㉓鲍远成了梁再新的上门女婿。㉔十几年后,梁再新躺在床上,这时,他已经气若游丝了。㉕远儿,我把小曼和这个不大不小的家业就托付给你了。㉖爹,放心吧,我一定照顾好小曼,照顾好这个家。只是,今天我要把有些话说明白。㉗梁再新一惊,听你这话,是话里有话啊。㉘我不叫鲍远,也不是关里的。我叫于显龙,是二佐的,我爹叫——㉙没等鲍远把话说完,梁再新突然大声咳嗽几下,然后无力地摆摆手,别说了,其实我早就知道了,你是于成昆的儿子。小曼结婚的头一天晚上,你出去烧纸祭祖,跟在你身后的那个人就是我。㉚那你为什么还要继续呢?㉛这同昌号本来就是你们老于家的,现在又完完全全地还给你们了。于成昆他不吃亏,我梁再新替他打了一辈子工,最后还把姑娘搭给了他。这场赌局最大的赢家就是你爹。好多年前,于成昆经过拼搏,建起了同昌号,但他后来却沾上了赌瘾。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梁再新设局,通过老千,把同昌号改姓了梁。于成昆抱着三岁的于显龙,埋完喝药自尽的媳妇,远走他乡。悔恨、沮丧、内疚,千般滋味如同蚂蚁啮噬着他的血肉和灵魂。㉜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于成昆离开了这个世界。十三岁的于显龙站在床头,听完父亲告诉他的这一切,紧咬着牙关,暗暗攥紧了拳头……㉝此时,于显龙看着梁再新,心里就像无边的大海,涌起滔天的巨浪,但瞬间化为平静。㉞您真是一个豪赌之人。我一进您的家门,您就和我赌。先是故意丢在柜台下一枚银圆,后来又在月末结账时在钱匣里多放了三枚。我知道,您这是在考验我。其实,月末的账,第一遍我就算出来了。之所以故意打了一宿的算盘,是因为我要用那噼啪的响声增加赌局的筹码。㉟你才是豪赌。假如我再晚一些时候发现你,这场赌局就提前结束了。可你笑到了最后,你,才是真正的赢家。㊱梁再新说完,想抬起头,但终究还是没有抬起,微笑着闭上了眼睛。㊲窗外,一大片乌云遮住了月亮。㊳稍后,风起,一时间,大雪纷飞……(原载于《天池》2019年第6期)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部分,从梁再新下意识地弯腰、把男孩救起、收留男孩等情节,可以看出梁再新的善良仁慈。B.文章的第⑪段,运用动作、语言、心理和神态描写,表现出梁再新对鲍远诚信可靠品质的赞许。C.文章中第⑫段鲍远将算盘打得噼啪响仍然找不到多出三元钱的原因时,屋外大雪纷飞,暗示了梁再新和“小伙计”设局与反设局的较量。D.文中第㉝段,于显龙心中泛起的滔天巨浪瞬间化为平静,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他内心的巨大变化。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即写于显龙施“苦肉计”设局,借此骗取梁再新信任,打进同昌号。之后层层设局,引人入胜。B.小说结尾于显龙和梁再新都认为对方才是豪赌之人,此处人物形象最为鲜明,矛盾最为激烈,情节最为精彩。C.小说善于通过简洁明了的对话形式塑造人物形象;有利于加快叙事节奏,推进情节发展。D.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如梁再新“微笑着闭上了眼睛”,这一细节表现出梁再新对输得彻底的无能为力。8.文章划线部分采用了插叙的方式,请分析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小说围绕于梁两家的一场人生赌局展开,却以“大雪纷飞”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鄙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臣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呆、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穗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初A来B九江C居庐D阜峰E下F作草堂烧G丹H今尚存。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古时汉族男子20岁束发加冠,举行冠礼,以示成年,但还比较年少,体犹未壮,故称“弱”。B.“召拜翰林学士”“转中书舍人”“召迁刑部侍郎”中的“拜、转、迁”均指官职调动。C.“日相招致”中的“日”是“每天”的意思,与《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的“日”意义和用法相同。D.艰难,文中指“艰涩难懂的词句”,与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的“艰难”意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才华横溢。名声未起时,去京城游玩,当时的名流顾况开始取笑他,后阅读了他的诗卷又对他予以高度肯定和赞扬。B.白居易知恩图报,敢于发声。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抓捕盗贼,是因为宰相曾经帮助过他,让他不至于暴露街头。C.白居易怀才不遇,内心苦闷。忠诚耿直却多次遭到排斥,被重新任用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做官的心情低沉落寞。D.白居易诗风简朴,通俗易懂。写出的诗作,要家里的老婆婆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他的诗字字句句都是朴实的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白居易不受重用后,通过哪些方式排解内心的苦闷?请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代诗歌阅读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①秦观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谁②吹罢小单于③,超清夜祖。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注释:①此词写于宋绍圣三年,秦观被冠以私撰佛书的罪名,削秩贬官郴州。②丽谯:华丽的高楼。③小单于:唐代曲名,其音呜咽悲凉。15.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湘天风雨破寒初”一句,描写满天风雨冲破了南方的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词人枯寂的心也因此燃起了希望。B.词人用词极为精审准确,“迢迢”突出夜之长;“清”突出夜之静,心之凉。写出了词人辗转难眠,思绪万千的情态。C.“峥嵘岁又除”交代了词人年复一年流徙在外的处境,在阖家团圆的除夕,痛楚之情溢于言表。D.尾句“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两句运用对比和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哀苦之情。16.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为人生失意之作,试比较二者在营造意境和抒发情感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荒谬心态。(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百姓祭祀的热闹场面,暗示人们已经逐渐淡忘国耻的句子是“,”。(3)“梦”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事、梦中景,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如“,”。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语言文字运用Ⅰ2023年11月16日—19日,音乐剧《三星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走进剧场大厅,一股强烈浓郁的古蜀国气息扑面而来:徐悲鸿之孙、画家徐骥绘制的油画版海报、硕大的青铜面具复刻版、剧中女主人公佩戴的金色翅膀,一一陈列在大厅的正中央,每一件都①____,引得观众们“沉浸式”打卡留念,为这个寒冷的冬天更添一份暖意和生趣。灿烂星空下,古蜀国的角色站在高处,以期盼的眼神望着考古现场正在进行紧张挖掘的现代考古队队员。随着一声惊呼“挖到了”,又一件文物重见天日。全场霎时沸腾起来,两个时空的人合唱:“如果有种力量,能够穿越时空;如果有些生命,可以获得永恒;如果有人相信,世界会有奇迹,就来共赴这场星空下的约定。”②____的歌声在剧场回荡,观众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音乐剧《三星堆》北京站演出现场,一场古蜀文明与现代考古的奇妙相遇正在上演。作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音乐剧经过20年发展,从引进原版剧目,到打造原创剧目,再到将原版剧目改编成中文版,实现了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转变,当下文艺创作讲好中国故事的热门选项。音乐剧《三星堆》让古蜀文明与现代考古相逢,让音乐剧与传统文化相逢,更提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③____的相遇机会。相信随着更多浸润中国风、充满中国味的优秀音乐剧作品登上世界艺术舞台,中国原创音乐剧,中国文化将拨动越来越多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观众的心弦。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下列句子中使用的引号,与选段画横线句子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随着一声惊呼“挖到了”,又一件文物重见天日。B.“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的新形式。C.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D.“45度人生”指的是当下青年卷不动又躺不平的尴尬境地。语言文字运用Ⅱ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把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列为“整本书阅读”单元,要求通读,估计有些同学拿起这本书,翻几页,会觉得难,读不下去。以前课文是一篇一篇地教,①____又是很少接触过的学术专著,感到难,属于“正常反应”。②____。这是社会学的经典论著,学术性强,即使这方面的专家,读起来也要费一番心思的,何况我们中学生?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③____,是那样遥远,农村的学生也未见得就不感到陌生,这也会造成阅读障碍。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却又是充满乐趣的。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应当激发自信,追求卓越,知难而上。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提到了中学生阅读《乡土中国》面临的哪些困难?请梳理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今年6月,贵州“村超”乡村足球联赛大火,参赛队员来自各行各业,“烧烤师傅、公司财务、特警队员、钢筋工、货车司机……”因为热爱,他们欢聚于此。贵州“村超”的出圈,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盛大,更是因为它凝聚着成千上万人那充满激情和纯粹的热爱。平凡的日子因为热爱而变得沸腾,普通的人生也因为热爱而变得浪漫。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你的经历或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B3.C4.①转换直播叙事视角,由“描绘物”到“关注人”。②以个体的行为活动为叙事线索,实现直播的动态化叙事。③采用节点化、模块化和主题化的直播情景叙事结构,注重细节,加入微故事。④借助5G、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为用户提供专属文化之旅。5.①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为再现、保存和传承珍贵文物和文化艺术开辟了全新路径;②资源库、开放素材库和文物直播等促进了科研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改变和提高了文旅体验;③文物直播、云游小程序和开放素材库吸引网友参与线上互动,为用户提供专属文化之旅的同时也实现文物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1.A错误。原文中提到,“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后,首次向全球免费共享30个敦煌石窟的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高清的敦煌文化数字资源,目前访问用户遍布全球78个国家,累计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
B错误。原文中提到,随着文化传播的深入,在推进数字化进程的过程中产生的数字文化遗产误用、滥用、版权纠纷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D错误。原文中提到,吐鲁番博物馆采用“讲解员+学生参观”的搭配方式,讲解员在带领学生“寻宝”的过程中完成整个直播叙事,改变了以往仅由讲解员或主持人讲故事的单一模式。
故答案为:C。2.B原文中提到,面对这些问题,吴健表示:“其实,我们也很清楚这种情况并不是数字化过程才导致的问题,只不过是数字化后,随着传播的广泛和深入人心,这种行为更加明显而已。”虽然科技力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破解之道,但并没有说这些问题可以借助科技力量得以彻底解决。
故答案为:B。3.C原文中提到,新开发的“云游敦煌”小程序,凭借“点亮莫高窟”“敦煌动画剧”这两个交互性较高的品牌活动,吸引超过2亿人次参与线上互动,在线上重现千年前莫高窟人流如织的点灯夜景,并在朋友圈掀起了一波敦煌文化的创作热潮。这里提到的是“云游敦煌”小程序采用了交互技术,而没有提到直播节目《三星堆奇幻之旅》也采用过这种技术。
故答案为:C。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直播叙事视角的转换,将文物承载的文化价值具象化为劳动人民的生活故事与实践智慧”“文物直播常常以个体的行为活动为叙事线索,完成文物故事的表达,让文物‘动起来’,实现直播的动态化叙事”“节点化、模块化和主题化的直播情景叙事结构,顺应数字传播生态,契合当下用户的文化消费特点,深度刻画细节,以简洁却不失完整的微故事吸引用户的关注”“另外,借助5G、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文物直播的叙事更容易呈现文物的价值内核,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与定制化的专属文化之旅”,据此概括。
故答案为:①转换直播叙事视角,由“描绘物”到“关注人”。②以个体的行为活动为叙事线索,实现直播的动态化叙事。③采用节点化、模块化和主题化的直播情景叙事结构,注重细节,加入微故事。④借助5G、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为用户提供专属文化之旅。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的应用,为再现、保存和传承珍贵文物和文化艺术开辟了全新路径。例如,敦煌研究院利用这些技术进行数字化探索,实现了文物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资源库、开放素材库和文物直播等促进了科研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改变和提高了文旅体验。例如,敦煌研究院开发的“云游敦煌”小程序,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线上互动,提高了文旅体验的质量。文物直播、云游小程序和开放素材库等方式吸引了网友的参与,为用户提供专属文化之旅的同时,也实现了文物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方式不仅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也为文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故答案为:①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为再现、保存和传承珍贵文物和文化艺术开辟了全新路径;②资源库、开放素材库和文物直播等促进了科研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改变和提高了文旅体验;③文物直播、云游小程序和开放素材库吸引网友参与线上互动,为用户提供专属文化之旅的同时也实现文物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答案】6.B7.D8.①结构上,插叙的内容交代了“同昌号”的变迁,及两家恩怨的起因,使小说陡生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②人物形象上,展现了梁再新的另一面,前文精明善良的他在这里暴露出精于算计的一面,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主题上,暗示了在尔虞我诈的赌局里,没有谁能成为真正的赢家。④阅读效果上,小说中老少的博弈不断,人物的话中话,到此得到解释,读者心中的疑惑豁然开朗。9.①“大雪纷飞”作为小说标题含蓄而富有诗情画意,为故事营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②大雪纷飞贯穿全文,大雪开篇,大雪结束,首尾呼应。小说的主要情节都在大雪纷飞的环境里发生,于显龙被救,梁再新的女儿和于显龙的喜事、两家恩怨的产生和结束等都发生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③主题上,最后洁白的大雪好似覆盖了曾经犯下的错误,埋藏了人性污浊与黑暗面,也暗示着于梁两家恩怨的消解,引人深思。【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把握插叙的作用的能力。作用为: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主题;为下文作铺垫;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补充说明了有关文章的具体内容;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使结构紧凑;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某个特点,或交代细节,从而升华主题。
(4)此题考查标题含义、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6.B“文章的第⑪段,运用动作、语言、心理和神态描写”错误,第11段的描写没有心理描写。
故答案为:B。7.D“这一细节表现出梁再新对输得彻底的无能为力”错误,写梁再新内心欣慰之情,这是人性本善的写照。
故答案为:D。8.本题考查把握插叙的作用的能力。
“好多年前,于成昆经过拼搏,建起了同昌号,但他后来却沾上了赌瘾。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梁再新设局,通过老千,把同昌号改姓了梁。于成昆抱着三岁的于显龙,埋完喝药自尽的媳妇,远走他乡。悔恨、沮丧、内疚,千般滋味如同蚂蚁啮噬着他的血肉和灵魂”
情节上,插叙的内容交代了“同昌号”的变迁,及两家恩怨的起因,使小说陡生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人物形象上,展现了梁再新的另一面,前文精明善良的他在这里暴露出精于算计的一面,丰富了人物形象。主题上,暗示了在尔虞我诈的赌局里,没有谁能成为真正的赢家。效果上,小说中老少的博弈不断,人物的话中话,到此得到解释,读者心中的疑惑豁然开朗。
故答案为:①结构上,插叙的内容交代了“同昌号”的变迁,及两家恩怨的起因,使小说陡生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②人物形象上,展现了梁再新的另一面,前文精明善良的他在这里暴露出精于算计的一面,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主题上,暗示了在尔虞我诈的赌局里,没有谁能成为真正的赢家。④阅读效果上,小说中老少的博弈不断,人物的话中话,到此得到解释,读者心中的疑惑豁然开朗。9.此题考查标题含义、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
“大雪纷飞”作为小说标题含蓄而富有诗情画意,“大雪”为故事营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
“同昌号老板梁再新打开大门的一刹那,吓了一跳,倒不是因为昨夜大雪纷飞,大地白茫茫的一片,而是门口躺着一个人”“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稍后,风起,一时间,大雪纷飞……”大雪纷飞贯穿全文,大雪开篇,大雪结束,首尾呼应。小说的主要情节都在大雪纷飞的环境里发生,于显龙被救,梁再新的女儿和于显龙的喜事、两家恩怨的产生和结束等都发生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
主题上,最后洁白的大雪好似覆盖了曾经犯下的错误,埋藏了人性污浊与黑暗面,也暗示着于梁两家恩怨的消解,引人深思。
故答案为:①“大雪纷飞”作为小说标题含蓄而富有诗情画意,为故事营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②大雪纷飞贯穿全文,大雪开篇,大雪结束,首尾呼应。小说的主要情节都在大雪纷飞的环境里发生,于显龙被救,梁再新的女儿和于显龙的喜事、两家恩怨的产生和结束等都发生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③主题上,最后洁白的大雪好似覆盖了曾经犯下的错误,埋藏了人性污浊与黑暗面,也暗示着于梁两家恩怨的消解,引人深思。【答案】10.CFH11.B12.B13.①(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了一百多篇乐府及诗歌,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看后)感到很高兴。②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被任命为杭州太守。14.①与僧人交往,谈禅咏古。②种树建屋,随性简朴地生活。②与友人燕集,日相招致,喝茶饮酒,悠游玩乐。【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撰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以及所撰古今事件实情的,写了《六帖》,叙述作诗格式方法,想自己改掉其中的不足,名叫《白氏金针集的三卷,都在世上流传。10.句意: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两个句子独立成句,之间、之后断开;
“今尚存”,现在的情况,之前断开。
故答案为:CFH11.B“召拜翰林学士”,“拜”授予官职,不是调动。
故答案为:B。12.B“是因为宰相曾经帮助过他,让他不至于暴露街头”错误,无中生有。
故答案为: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规讽”,讽谏;“流闻”,流传;“悦”,感到很高兴。
(2)“乱”,暴乱;“又言事不见听”,被动句,“见”表被动;“听”,采纳。
故答案为:①(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了一百多篇乐府及诗歌,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看后)感到很高兴。
②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被任命为杭州太守。1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与胡呆、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据此概括。
故答案为:①与僧人交往,谈禅咏古。②种树建屋,随性简朴地生活。②与友人燕集,日相招致,喝茶饮酒,悠游玩乐。【答案】15.A16.①秦词借助湘天风雨、庭院、丽谯、小单于、清夜、雁等意象,营造出凄清寂寥的意境。苏词则借大江、乱石、惊涛、巨浪等营造出雄伟壮阔的意境。②秦词抒发了羁旅思乡之情和被贬后的孤独哀伤;苏词抒发了早生华发、壮志难酬的伤感,但表现出积极进取、豪迈旷达的心境。【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词人枯寂的心也因此燃起了希望”错误,满天风雨冲破了南方的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然而词人枯寂的心房,却毫无复苏的希望。故答案为:A。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①秦词起首二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了一个寂静幽深的环境。满天风雨冲破了南方的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然而词人枯寂的心房,却毫无复苏的希望。环顾所居庭院的四周,深沉而又空虚,人世间除旧岁、迎新年的气象一点也看不到。“丽谯”二句是写词人数尽更筹,等待着天明。除夕之夜,人们是阉家守岁,而此刻的词人却深居孤馆,耳中听到的只是风声、雨声,以及凄楚的从城门楼上传来的画角声。词的结尾,写离乡日远,音讯久疏,连用二事,贴切而又自然。鸿雁传书的典故,出于《汉书·苏武传》。衡阳有回雁峰,相传鸿雁至此而北返。这两个故实,用得不着痕迹,表现词人音讯全无的失望心情。总之,秦词借助湘天风雨、庭院、丽谯、小单于、清夜、雁等意象,营造出凄清寂寥的意境。苏词“大江东去”四字,概括出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向东流去的特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一句写石,将陡峭峥嵘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险峻,形象贴切地描绘了出来。第二句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第三句写“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苏词借大江、乱石、惊涛、巨浪等营造出雄伟壮阔的意境。②秦词上片写寒夜梦醒,只感觉庭院深深,听到城楼门头传来阵阵边地乐曲,漫长的清夜又过去了。反映了羁居贬所的凄凉困境。下片就梦断写异乡飘泊的孤独幽怨。除夕时节还没有见亲人来信,正是引发梦中相思及梦断悲苦的原因。词尾真实地写出作者身在贬所,举目无亲,孤寂难耐的况味。抒发了羁旅思乡之情和被贬后的孤独哀伤。苏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无成的忧愤之情,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抒发了早生华发、壮志难酬的伤感;但词人倾慕三国时能够建功立业的周瑜,写景也很壮阔豪迈,表现出积极进取、豪迈旷达的心境。故答案为:①秦词借助湘天风雨、庭院、丽谯、小单于、清夜、雁等意象,营造出凄清寂寥的意境。苏词则借大江、乱石、惊涛、巨浪等营造出雄伟壮阔的意境。②秦词抒发了羁旅思乡之情和被贬后的孤独哀伤;苏词抒发了早生华发、壮志难酬的伤感,但表现出积极进取、豪迈旷达的心境。17.【答案】(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谀”“狸”“社”的书写。
故答案为:(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答案】18.①精妙(美)绝伦(栩栩如生、独具匠心);②响彻云霄(铿锵有力、震耳欲聋、扣人心弦);③百年难遇(不可多得,千载难逢)19.音乐剧经过20年发展,从引进原版剧目,到将原版剧目改编成中文版,再到打造原创剧目,实现了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转变,成为当下文艺创作讲好中国故事的热门选项。20.D【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拍卖师资格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2024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前冲刺备考速记速练300题(含答案)
- 2025年度个人科技产品代理佣金协议
- 2025年度钢材贸易结算与融资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个人债务转让与债务清理执行协议4篇
- 网络素养教育与小学生信息保护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建筑材料OEM研发与市场推广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地皮使用权转让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科技产品安全审查合同3篇
- 科技驱动的绿色家居装饰材料
- 七年级下册-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练习(统部编版)
- 2024年佛山市劳动合同条例
- 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方案
- 城镇智慧排水系统技术标准
- 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
- 新修订药品GMP中药饮片附录解读课件
-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优秀课件4人教版
- 节能降耗课件
- 尼尔森数据市场分析报告
- 氧气雾化吸入法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