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青岛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华社•拉萨5月18日电]春夏之交,“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启动。锚定青藏高原的“地标”,中国人又一次“5月4日5月9日,冰川与污染物考察小组对冰川进行高分辨率扫描,对珠峰的全面“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改编自沈虹冰等《无惧风雪鉴未知长空万里探山河》“新华网”2022年5月19日)【材料二】5月,珠穆朗玛峰格外热闹。“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珠峰地区展开。据介绍,此次珠峰科考整合了一个十余人的登山团队,登山队员接受过长期系统训练;熟练掌握了气象站安装、调试的各项技术。5月3日晚,登山队员们比预计提前一天抵达突击营地,4日凌晨,踏上了征途。哪怕队伍里有曾16
次攀登珠峰的“老将”,这趟路也并不轻松。因为要在珠峰完成架设气象站工作,每个登山队员都需要背负15
公斤左右的物资,是寻常登山任务的两倍。此外,山顶的积雪也带来了困难。按原计划登山队员要在海拔8800米的位置架设气象站,但是在挖了一米多厚的积雪后,依旧没有找到可以架设设备的岩体。在和指挥部交流后,他们选择继续攀登最后在海拔8830米处才找到。在逼近峰顶的寒风中,他们用了约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气象站的架设工作。探索珠峰,一直是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早在1959
年,我国就成立了珠峰登山科考队,开展科考活动。资料显示,当时的科学家们用简陋的仪器观察地形地貌,在冰面打孔观测冰川的流动速度……那时,仪器设备、观测手段都很落后。六十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时,连登山鞋、冲锋衣都生产不出来,只能从国外进口。几十年积淀,国家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支撑了科考装备的升级。无人机、无人船、探空气球和飞艇等,在此次科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巅峰使命2022”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世界科技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摘编自申琳、徐驭尧《攀登,向着科学之巅》《人民日报》2022年5月10日)【材料三】“哪怕困难重重,也要迎难而上。”挑战无极限的“珠峰精神”,标记了珠峰高度,更标注了人生的高度。______。登顶珠峰,团结协作必不可少。制定科考计划、做好后勤保障、应对紧急情况等等,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______。此次科考在海拔8830米______。作为“世界第三极”的珠峰,环境险恶、气候恶劣,狂风、缺氧、极寒、雪崩等,时刻威胁着科考队员的生命,但他们不畏艰险,最终登顶成功。_______。攀登珠峰难度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科考队员要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每一次登顶都是他们超越自我的艰苦历程。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珠峰精神”。“珠峰精神”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融汇在一代代人的奋斗中。它必将激励青年一代以攀
登者的姿态勇往直前,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改编自贾玉宝《弘扬“珠峰精神”,奋进伟大征程》“四川新闻网”2022年5月6日)(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非常振奋人心。B.经过系统的训练,登山队提前抵达了突击营地,顺利找到岩体,架设好气象站。C.珠峰科考团队的装备从落后到先进,彰显了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提升。D.挑战无极限的“珠峰精神”,标注了人生的高度,必将激励青年一代勇往直前。(2)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材料三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坚持不懈②以“同舟共济扬帆起”的合力,凝聚力量③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韧,超越自我④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不畏艰险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3)结合材料内容,根据提示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要求:问题之间有逻辑联系。采访提纲采访对象“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队队长采访目的①采访问题(第一组)问题一:在科考的过程中,科考队遇到了哪些困难?问题来源于材料二问题二:②问题三:③采访问题(第二组)问题一:什么是“珠峰精神”?问题来源于材料三问题二: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珠峰精神”?【答案】【分析】本题是关于“珠峰”的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筛选能力,第二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第三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环节设计能力。【解答】(1)ACD.正确;B.有误,根据材料二第二自然段“此外,山顶的积雪也带来了困难……他们用了约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气象站的架设工作”,可知“顺利找到岩体”说法有误。故选:B。(2)“登顶珠峰,团结协作必不可少。制定科考计划、做好后勤保障、应对紧急情况等等,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侧重的是团结合作,所以第一处应该选择②。“此次科考在海拔8830米处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正是全体科考队员坚持不懈的结果”,侧重的是队员的坚持不懈,所以第二处应该选择①。“作为‘世界第三极’的珠峰,环境险恶、气候恶劣,狂风、缺氧、极寒、雪崩等,时刻威胁着科考队员的生命,但他们不畏艰险,最终登顶成功”,侧重的不畏惧艰险,所以第三处应该选择④。“攀登珠峰难度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科考队员要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每一次登顶都是他们超越自我的艰苦历程”,侧重的是需要超越自我,所以第四处应该选择③。故选:A。(3)解答本题要明确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的情况,所以采访的目的应该是对这次珠峰科考的情况进行了解。问题也要围绕这一主要实践展开。根据问题一“在科考的过程中,科考队遇到了哪些困难”,接着可采访“这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第三段介绍了1959
年珠峰科考活动情况,与“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的情况对比,显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我国为世界科技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据此可以采访“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的意义?答案:(1)B(2)A(3)①了解“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的情况②困难是如何克服的?③“巅峰使命2022”【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2022年山东青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之芽春天,是被一个叫作“芽”的词儿唤醒的。童年的春天,我最先看到的,是老屋门前的柳树芽。清晨,我还在被窝里做梦,母亲急急地摇醒我,说太阳快要晒屁股了,你还赖在被窝里,快起来看柳树吐芽芽。“芽芽”,她把那个词儿重叠起来,叫得那样顺畅,那样亲切。在母亲的熏陶下,我开始对植物的芽上心了。天气渐暖,我守候在院子里,等待某个小草的“芽芽”从地里蹦出来。这样的过程不是徒劳的,好多次,我就发现了从土缝里冒出来的草芽。我还发现,小草芽都带着鲜嫩的鹅黄色,就像刚孵出的小鸡那样的色彩,惹人怜爱。率先萌发的嫩绿春草,常常成为诗人抒发爱春惜春情感的载体,《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开头两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的便是初春之景。春雨之后,这“近却无”的草色,正是早春时节草木嫩芽的颜色。诗的第三句“最是一年春好处”,表达出诗人对早春的无限赞美之情。万物吐芽的春天,是人们内心至美的季节。(选编自《安徽文学》2022年第2期作者:赵丰)_______春意催人。寻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孩子们来到郊外,寻找一种只有清明前后才会出现的食材——清明草。想起那年清明节,外婆为了照顾家中每个人的口味,准备了三种风味的清明粑:苏麻、花生、芝麻、冰糖粒混在一起的甜馅;花生粒、肉丁、盐菜碎炒制成的咸馅;还有无馅的,直接用绿色的糯米团做成。蒸好的清明粑褪去了葱绿,变成了深沉的橄榄绿。我一口气吃了三个——甜馅糖汁黏稠,甜而不腻;咸馅鲜香滑嫩,令人胃口大开;无馅料的,清香淡淡;从舌尖到舌根,袅袅升起一股清甜,久久不散。外婆看着我,眼睛笑得弯弯的……三十年后的今天,我给孩子们做香甜可口的清明粑。终于盼到出锅,孩子们吹着清明粑上的热气,等不及放凉就塞进嘴里。“什么味道呀?”我笑着问。儿子嘴里塞得满当当的,声音有些含混:“淡淡的甜——”女儿抢过话来:“这就是春天的味道呀。”这声音和话语像极了三十年前我的外婆。“是啊,三十年前,我的外婆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了我。现在,我又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了你们……”(选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13日作者:周钰姣)春之思从季节上讲,立春标志着冬去春来,但冬和春常常要缠绵好一阵子。立春过后,偶尔有几天阳光灿烂,那些娇嫩的花草,被心急的我搬出屋子,却在一个晚上冻蔫了。还有那盆养了多年的凤尾竹,我原想着让春雨清洗一下它叶上的灰尘,没想到,春雨下到后半夜竟然变成了雪,把它的枝条压断了。我看着它们,心与它们一样清冷,也对春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其实,冬春交接有个过程。一开始,春犹如襁褓里的孩子,还裹着厚厚的冬衣,把春心深深地藏着。天气渐暖,春风和煦,草木才会萌芽,但还没有长开来。只有到了盛春,草木全部转绿,百花竞相开放,鸟儿鸣,水流欢,人们心目中的春姑娘才惊艳出场。草木会跟着季节的轮转,随着气候的变化,凭着它们的感觉,从容不迫,不急不躁。虽然“倒春寒”会严重摧残刚刚萌芽的草木,但草木不改春心,向往未来,脚步坚定,慢慢修复,用憧憬和坚韧度过生命的长河。人有时还不如草木,悲观者只感叹春日苦短,乐观者只等待秋实累累。只有那些与时光、草木一起成长的人方能明白:不是春季到了花就开,也不是花开了就一定结果子。从春花到秋实,人们要劳作,要奋斗,要耐心,也得承受可能的意外。谷雨到了,气温一天天高起来,雨水也慢慢多起来。草木准备大口喝水,顶着烈日,迎接生命的又一个节气。(选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5月14日作者:李亚军)(1)请你结合三则短文的内容,根据提示将表格补充完整。短文题目内容春之芽①②我带孩子寻清明草做清明粑,想起外婆做清明粑的情景。春之思立春刚过,我就把花草搬到屋外,却使花草受到“倒春寒”的摧残,这给了我启示。(2)小文交在朗读《春之芽》中画横线的语句时,对“蹦”字做了重音处理,这样读好不好?请说明理由。天气渐暖,我守候在院子里,等待某个小草的“芽芽”从地里蹦出来。(3)第二则短文中回忆了外婆做清明粑的往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春之思》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意蕴深刻,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不是春季到了花就开,也不是花开了就一定结果子。(5)班级拟举行散文朗诵会,以这三则短文作为朗诵材料。你认为“探寻春天”和“生长的季节”哪一个适合作为朗诵会主题?请说明理由。【解答】(1)①在母亲熏陶下,“我”喜欢上观察植物发芽。
②春之味。(2)好。理由:“蹦”本义是两脚并着跳,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小草的芽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草长出地面时活泼可爱的特点。“蹦”在文中写出小草的芽突然出现的特点,蕴含着作者看到草芽时的惊喜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因此,重读“蹦”是正确的。(3)回忆外婆做清明粑的往事,丰富了文章内容,写出清明粑的不同风味和外婆对晚辈的爱,表达了对外婆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外婆把味道和爱传递给“我”,“我”又传递给孩子们,爱和文化就是这样代代相传,表现出爱的传递的主题,使文章意蕴深厚、感人。(4)冬春交接有个过程,气温逐渐回升,中间会有反复。只有到了盛春,草木才全部转绿,百花竞相开放。我们应像草木那样顺应自然,具有从容不迫、不急不躁的特点;即使遭遇挫折也不改初心,以坚定的信心和坚韧的品质走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历史明朝的统治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高功能抑郁症的临床护理
- 2025销售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销售劳动合同样本
-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煤矿井下超大断面硐室施工技术规范
- 眼睑松弛症的临床护理
- 浙江国企招聘2025上半年湖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射洪七小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物资采购合同模板
- 厦大美术高考试卷及答案
- 班组长、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表
- 老年康体指导职业教育79课件
-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2019版)
- 2025年江苏省江宁城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 题型04 化学工艺流程题-【好题汇编】备战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 高钛渣及其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黄油行业供需态势及进出口状况分析
- 三下26《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202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英语二模试卷含解析
- 2023无人机系统测评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