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1页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2页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3页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4页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建议用时:20分钟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

该实验是为了说明(

C

)A.

液体能够传声B.

装水容器能够传声C.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D.

水也可以作为声源C123456789101112132.

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就停止发声了,这是因为(

D

)A.

手吸收了声音B.

手不能传播声音C.

手阻隔了声音D.

锣面停止振动D123456789101112133.

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既能听到鼓声,又能

观察到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

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作

(选填“归纳推理法”“转换法”或“类比

法”)。纸屑在跳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归纳推理法

12345678910111213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4.

(教材P35图2.1-4改编)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

内,探究声音的传播需不需要介质。请完成下列各题。123456789101112134.1.(1)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再向玻璃罩内通入空

气,听到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大,这说明声音的传播

⁠介质。从实验过程中还

能得出空气和

(填具体物体)能够传声。(2)由此猜想,若将空气完全抽出后将

⁠听到闹钟的声音,进一步推理可以

得出声音

在真空中传播,(前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本实验所用的

实验方法是

⁠。需要

玻璃罩

不能

不能

科学推理法

123456789101112134.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装入塑料袋并排出袋内的空气,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在

水中,仍然能听到闹钟的声音,说明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

液体传播。能

12345678910111213知识点三声速5.

(教材P37“小资料”改编)下表是声音在一些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阅读下面数据

回答问题。介质声速/(m·s-1)介质声速/(m·s-1)空气(0

℃)331海水(25

℃)1

531空气(15

℃)340冰3

230水(常温)1

500大理石3

81012345678910111213(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声速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2)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由表中数据可知,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

,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

⁠。介质种类

温度

340

m/s

123456789101112136.

(2023北京石景山区期末)一辆汽车停在距山崖不远处鸣笛,经过4

s后司机听到回

声。那么汽车鸣笛处距离山崖大约多远?(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12345678910111213

7.

“马寺钟声”是洛阳的八大景之一,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大殿的

钟声就悠扬飘荡。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

因是(

C

)A.

钟停止振动B.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C.

钟还在振动D.

声的回音C123456789101112138.

传统文化·历史故事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

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

马蹄声是马蹄踏在地面时马蹄振动产生的B.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播进入人耳C.

牛皮制的箭筒不能传声D.

大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D123456789101112139.

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

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

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

A

)A.

“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B.

“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D.

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A1234567891011121310.

某校运动会上增加了一项有趣的比赛——吹气球。如图所示,气球越来越大,

突然,啪的一声破裂。声音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四周同学听到的爆破声

音是通过

⁠传到耳中的。声波

空气

1234567891011121311.

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

200

m/s,在温度是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为340

m/s。有一根铁管长520

m,甲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

在铁管的另一端听。乙听到两次响声,其中听到的第一次响声是从

(选填

“铁管”或“空气”)传来的,乙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

s(计算结

果保留一位小数)。铁管

1.4

1234567891011121312.

(教材P38素材改编)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硬脆的食物

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人即使离得很近也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是因

⁠。固体(骨骼或

身体)

固体(骨骼或身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12345678910111213

13.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可见,声音是由物

产生的。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作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

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乒乓球弹跳起

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振动

转换法

12345678910111213(2)如图2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

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

方法是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