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文景时期,文人多集中在诸侯身边,故而作赋亦在诸侯,此时强势的诸侯多好奢贪乐,因此赋的内容包括颂赞和婉劝。武帝、宣帝时期,赋逐步脱离了与诸侯相关的元素,而单独为皇帝一人服务,内容多为颂赞式。这一过程反映出()A.士人缺乏社会责任 B.专制皇权的加强 C.汉赋成为官方文学 D.社会阶层的流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文景时期的文人多集中于地方诸侯,赋的内容多与诸侯有关,而到武帝、宣帝时期,赋脱离了与诸侯有关的元素,单独为皇帝服务,成为歌功颂德的工具,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措施,极大地削弱了地方诸侯的势力,而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也会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因此其内容发生转变,B项正确;材料只是说赋受到皇权政治的影响发生变化,不涉及士人的社会责任,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汉朝的政治发展,“汉赋成为官方文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专制皇权的加强”,而“社会阶层的流动”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在黄宗羲看来,“臣”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做官是为了天下万民而不是为一姓之君。从中可以看出黄宗羲()A.浓厚的民本观念 B.主张扩大地方的权力C.朴素的辩证思维 D.具有强烈的功利心理〖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心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由题干中的信息“做官是为了天下万民”可知,黄宗羲强调“天下为公”,是为民众做官的,反映了浓厚的民本观念,A项正确;题干体现不出主张扩大地方权力,排除B项;题干中未提及“辩证法”,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民本观念并不是为了利益,没有“功利心理”,排除D项。故选A项。3.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五谷杂粮与菜蔬进入他们的生活,并吸收了汉族精细的加工方法;汉族的传统饮食结构也得以改变,肉类食物的比重大大增加,加工方法也更多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A.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康 B.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消弭C.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D.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丰富〖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该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生活,题干中“游牧民族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汉族的传统饮食结构……改变”等信息皆为其具体体现,D项正确;东晋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百姓流离失所,“富足安康”,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东晋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百姓流离失所,故“矛盾消弭”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题干中未提及“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概况”,排除C项。故选D项。4.20世纪,考古学者在德国的一座公元前6世纪的克尔特人首领墓葬中发现了丝绸织物残片,在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至公元前3世纪的阿尔泰巴泽雷克古墓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中国凤凰刺绣和山字纹铜镜。这反映出()A.中国文化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B.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C.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技术高超 D.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6世纪后的世界。依据材料概况可知:由题干中“发现了丝绸织物残片”"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中国凤凰刺绣和山字纹铜镜”等信息可知,早在公元前1000年代,东西方之间即已出现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中国文化受外来因素的影响,排除A项;“丝绸之路”开通于公元前2世纪末,晚于题干中的时间段“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至公元前3世纪”,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技术高超”,排除C项。故选D项。5.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续定招工章程》,其中规定:“工作日期时刻,定准七日之内必得休息一日,一日之内作工不过四时六刻(即外国九点零二刻)。期满如欲回国,彼处必将合同所注之水脚路费若干,按数备全交付,便船送回中华。”这些规定意在()A.维护华工的合法权益 B.缓和国内的人地矛盾C.废除列强的治外法权 D.推动国家间平等交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材料可知,《续定招工章程》内容包括了华工的工作时间以及期满想要回国等事项,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华工的合法权益,A项正确;华工出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的人地矛盾,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华工问题,未涉及列强在我国的治外法权,排除C项;清廷维护华工合法权益的措施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朱德曾谈及,1927年之后,党内干部“只有北伐战争的经验,没有游击战争的经验,不知道分散出去争取群众,武装群众⋯⋯没有在江西、湖南就地深入农村去组织发动工农群众,却忙着南下打广东,争海口,进行大规模正规战”。其意在强调()A.苏俄革命模式可行性 B.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C.民主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D.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朱德认为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干部不知道“争取群众,武装群众”,没有“深入农村组织发动工农群众”,而是忙着攻打大城市,说明朱德不认同这种城市中心路线,主张深入农村发动工农群众,这是在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D项正确;苏俄革命是城市中心论,与朱德观点不符,排除A项;此时国民革命已经失败,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排除B项;民主革命任务的艰巨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服饰设计师不但继承了传统服装造型的简洁流畅、宽松飘逸等特点,而且汲取了西方服饰立体曲线剪裁的特点。当时,中山装成为中国学生最喜欢的标准服装,而旗袍则被公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妇女服装。这()A.营造了追求西方时尚的社会风气 B.彰显了社会生活中西合璧的特征C.体现了民众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 D.表明服装样式变迁成为社会共识〖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服饰设计师在继承传统服装特点的同时,也汲取了西方服饰的剪裁特点,中山装作为当时学生最喜欢的标准服装,旗袍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妇女服装,都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征,B项正确;虽然材料也提到了西方时尚,但其强调的重点是中西合璧,而非单纯追求西方时尚,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民众思想解放的情况,无法得出“体现了民众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的结论,且“彻底”表达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中山装”被学生喜欢,“旗袍”被一部分妇女接受,不能说明其“成为社会共识”,排除D项。故选B项。8.1950年婚姻法从起草到结稿的一年半中,历经41次修改,每章每条都是字斟句酌。据曾参与起草工作的人员回忆:“讨论问题时,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因为这是为新中国和五万万同胞起草的婚姻法,大家都意识到它的分量。”据此可知,1950年婚姻法的制定()A.开始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B.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C.体现了立法的严谨性和民主性 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由题干中“历经41次修改,每章每条都是字斟句酌,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为新中国和五万万同胞起草”等信息可知,1950年婚姻法的制定体现了“规范性”“严谨性”“民主性”等特征,C项正确;1954年宪法开始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排除A项;“人大制度”确立于1954年,晚于题干中的时间“1950年”,排除B项;题干中未提及“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9.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指示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作了具体规划,在农村中着重培养三种卫生员,即不脱产、半脱产的卫生员和专职医生,并在农村普遍推行“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这有助于()A.缓解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B.满足合作社农民的医疗需求C.将农村居民纳入公费医疗系统 D.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据材料“培养三种卫生员""推行‘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3制度”等信息可知,此举有助于缓解当时中国农村“求医难”的状况,A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村正值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满足合作社农民的医疗需求中“合作社”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将农村居民纳入公费医疗系统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均发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晚于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排除CD两项。故选A项。10.1982年春节,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新年致辞中号召全体新加坡公民遵守新“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一举措客观上()A.改善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B.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D.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字体。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2年的新加坡。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由题干中“新‘八德’”的具体内涵可知,新加坡此举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公共道德建设,D项正确;1990年,新加坡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晚于题干中的时间“1982年”,排除A项;新加坡属于多元文化城市国家,排除B项;新加坡独立于1965年,早于题干中的时间“1982年”,排除C项。故选D项。11.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成员单位达58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将为破解诸多发展问题提供更多助力。据此可知,“一带一路”()A.遏制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 B.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C.是当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 D.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一带一路”倡议在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还促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的成员单位达到了58家。这种广泛的科技合作表明,“一带一路”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D项正确;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化,但不能遏制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排除A项;国际经济新秩序仍在建立的过程中,排除B项;“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与倡议,而非区域经济组织,排除C项。故选D项。12.在古埃及著名的那尔迈调色板上,两面的顶端,分别雕刻了两个代表哈托女神的母牛头,表示那尔迈的王权得到女神护佑。牛头中间是书写着那尔迈之名的王宫图标,图标上立着上埃及的保护神荷鲁斯神,意味着那尔迈的权力来自荷鲁斯神。这反映了古埃及()A.王权神化色彩 B.阶级分化明显 C.宗教信仰多元 D.农耕文明发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体现了古埃及君权神授和王权神佑的特征,即王权具有神化色彩,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阶级分化明显”,未涉及不同阶级的表述,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宗教信仰多元样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农耕文明发达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A项。13.如表是《十二铜表法》内容节选。这主要体现了《十二铜表法》()第一表第三条如果被告因病或年迈而行动不便,要求他出庭者须为他准备车马;如果被告不提出要求,车上可不必铺备褥垫第四表第二条如果一个父亲三度出售己子,其子可脱离父子关系第四表第四条尚在娘胎的小孩可享有合法继承权。小孩如在父亲逝世10个月以后出世,不得享有合法继承权A.抑强扶弱原则 B.法律至上观念 C.人文关怀意识 D.遵守契约精神〖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图表“被告因病或年迈而行动不便,……须为他准备车马”"父亲三度出售己子,其子可脱离父子关系”尚在娘胎的小孩可享有合法继承权”等信息可知,《十二铜表法》体现了人性化色彩,C项正确;“抑强”的表述与图表中“第一表第三条”和“第四表第四条”的内容不符,排除A项;图表未讲述“法律至上”及“遵守契约”,排除BD两项。故选C项。14.有学者指出: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罗马教皇的袒护下,通过对美洲和亚洲的巧取豪夺获得大量财富,使得欧洲一些国家垂涎欲滴。因此,推动了这些国家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政治诉求,他们强烈要求改革罗马教皇为了自身利益而赋予南欧国家对全球资源的垄断秩序。该学者意在强调()A.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诞生 B.早期殖民扩张带有宗教动因C.经济利益刺激宗教改革的爆发 D.欧洲传统政治秩序亟需变革〖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该学者指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葡两国在教皇的袒护下获得了巨大财富,而欧洲一些国家却深受教皇控制不能参与,所以这些国家要求摆脱罗马教皇控制而独立,打破西、葡两国对全球资源的垄断,可见该学者强调经济因素对宗教改革的推动作用,C项正确。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对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诞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西、葡两国的殖民扩张是在教皇支持下进行的,确实带有宗教因素,但这不是学者强调的重点,排除B项;欧洲传统政治秩序亟需变革强调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图为当前拉丁美洲种族构成示意图。这可用以说明()A.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 B.近代殖民活动带来深远影响C.欧洲文化成为拉美文化的主流 D.拉美国家移民政策相对宽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拉丁美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向美洲的殖民掠夺,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欧洲白人和非洲黑人数量激增,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没有禁止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混血人种逐渐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图表中相关数据即为其产物,B项正确;“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体现为奴隶贸易,殖民侵略等,与材料信息“种族构成”不符,排除A项;欧洲文化是拉美文化的组成部分,不是其主流文化,排除C项;材料主旨“近代殖民活动的历史影响”,而“拉美国家移民政策”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6.1812年,俄国取得反拿破仑战争的胜利。部分贵族青年军官和知识分子亲身感受到法国革命给法国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并最终于1825年发动了旨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这表明拿破仑战争()A.摧毁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 B.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C.促进了欧洲启蒙思想产生 D.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由题干中的信息“发动了旨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可知,拿破仑战争激发了俄国部分青年军官和知识分子的民主意识,主张重构俄国的政治文化,D项正确;拿破仑战争以失败而告终,没有摧毁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排除A项;材料主旨“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而“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欧洲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早于题干中“拿破仑战争”发生的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辛弃疾(1140-1207年)自幼目击战乱劫难之悲,亲历民族压迫之苦,在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和悉心教导下,从小就树立了以武立身做将军的梦想和恢复中原失地的雄心壮志。22岁时,揭竿而起,聚众两千,起义抗金,并奉表南归,直至67岁去世,在南宋生活了45年。在此期间,辛弃疾不失时机地紧抓住每次被朝廷任用的平台和机遇,施展才能,建功立业,堪称是“上马击贼,下马草檄”的治世能臣。——摘编自邹卫平《家国情怀壮稼轩》材料二南宋时,广大人民反民族压迫的爱国感情和斗争精神,使辛弃疾受到了鼓舞,投进了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的斗争。他认为“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抗战御敌,须得民心,惜民力,主张朝廷“宽民力”。辛弃疾不能投身抗金斗争,是主降派左右了南宋政局的结果。因此,辛弃疾对这伙民族败类极度不满,投以无情的蔑视。但辛弃疾有着阶级根源的正统观念,例如,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受命镇压茶商军。淳熙六年,会稽郡人王佐血腥地镇压了湖南农民起义,辛弃疾写了首《满江红》表示祝贺。——摘编自洪耀辉《辛弃疾词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弃疾家国情怀产生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辛弃疾的家国情怀。〖答案〗(1)背景:南宋与金长期对峙,战乱不断;南宋偏安南方,统治日益腐朽;民众抗金斗争高涨;理学思想的影响;家庭教育受到重视。(答出四点即可)(2)评价: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强化了社会责任感;以“忠君”为核心,极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宋(中国)。根据材料一“辛弃疾(11401207年)自幼目击战乱劫难之悲,亲历民族压迫之苦,在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和悉心教导下”,可得出南宋与金长期对峙,战乱不断;根据材料二“南宋时,广大人民反民族压迫的爱国感情和斗争精神,使辛弃疾受到了鼓舞,投进了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的斗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南宋偏安南方,统治日益腐朽;根据材料“22岁时,揭竿而起,聚众两千,起义抗金,并奉表南归”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民众抗金斗争高涨;根据材料“在此期间,辛弃疾不失时机地紧抓住每次被朝廷任用的平台和机遇,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理学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在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和悉心教导下”,可得出家庭教育受到重视。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宋(中国)。根据材料一“辛弃疾不失时机地紧抓住每次被朝廷任用的平台和机遇,……堪称是‘上马击贼,下马草檄'的治世能臣”,可得出以“忠君”为核心,极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根据材料二“辛弃疾对这伙民族败类极度不满,投以无情的蔑视”可得出,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根据材料“他认为‘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抗战御敌,须得民心,惜民力,主张朝廷‘宽民力’”,可得出强化了社会责任感。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王朝建立伊始,对于如何治理南方少数民族,朝廷有不同意见。朱元璋认为“溪峒蛮僚杂处,其人不知礼义,顺之则服,逆之则变,未可轻动”。这种“顺而治之”的原则,成了朱元璋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土司制度的指导思想。土司一经任命,朝廷即赐予诰敕、印章及冠带等信物,作为朝廷命官的凭证。明代允许土司世代相袭,但为了有效地对土司进行控制,明王朝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比元代更为严密的承袭法,如凡土官承袭,必须赴京受命,以示朝廷威柄;土官袭职后,先要学习礼仪三个月,然后方准“回任管事”。——摘编自许力坤《明代土司制度述略》材料二明至清初,朝廷以“土司无用流官之例”,不许土司参加科举考试。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大量土司被废除,土司制度日趋衰落。保留下来的土司,其权力受到严格限制,此外,土司制度下,土司、土目、土舍、土民阶层固化,土司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土司请求参加科举考试。雍正十三年,土司获准参加科举少数民族首领的土司参加科举考试,推动了科举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对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郗玉松《土司参加科举与科举制度对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影响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土司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土司参加科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答案〗(1)特点:因俗而治;土司世袭;受中央严格管控。(2)影响:推动了科举制在当地的传播发展;促进了当地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当地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明(中国)。根据材料一“这种‘顺而治之’的原则,成了朱元璋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土司制度的指导思想”可得出特点为因俗而治;根据材料“土司一经任命,朝廷即赐予诰敕、印章及冠带等信物,作为朝廷命官的凭证,明代允许土司世代相袭”,可得出土司世袭;根据材料“但为了有效地对土司进行控制,明王朝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比元代更为严密的承袭法,如凡土官承袭,必须赴京受命,以示朝廷威柄;土官袭职后,先要学习礼仪三个月,然后方准‘回任管事’”,可得出受中央严格管控。【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清(中国)。根据材料二“雍正十三年,土司获准参加科举少数民族首领的土司参加科举考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影响为推动了科举制在当地的传播发展;根据材料“推动了科举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当地社会阶层流动和推动了当地文化教育的发展;根据材料“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大量土司被废除,土司制度日趋衰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革命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但此时的各种革命力量远不如统治着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强大。诞生不久的,如果不去团结一切同盟军,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就不会在社会上产生大的影响,更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摘编自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工作简史》材料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为革命对象,在长期的反侵略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灭我中华毁我民族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阶段。除极少数亲日派、大汉奸外,从农民到地主,以工人阶级到英美派的买办资产阶级,从到国民党,无不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国民党拥有全国性政权及数百万军队,过去曾有过三十万军队及数百万人的政权,但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尤其是经过艰难困苦的长征,力量已大大削弱。国共两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阶级差别,力量又不平衡,决定了统一战线在对外进行民族斗争的同时,内部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摘编自袁永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如何解决当时“革命力量薄弱”问题的,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答案〗(1)解决措施: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联合工人农民,开展工农运动。影响:掀起了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2)特点:以解决民族矛盾为目标;广泛的民族性;复杂的阶级矛盾;国共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诞生不久的,如果不去团结一切同盟军,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就不会在社会上产生大的影响,更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联合工人农民,开展工农运动。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诞生不久的,如果不去团结一切同盟军,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就不会在社会上产生大的影响,更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掀起了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为革命对象”可知,以解决民族矛盾为目标;根据材料二“除极少数亲日派、大汉好外,从农民到地主,……无不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可知,广泛的民族性;根据材料二“内部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可得出,复杂的阶级矛盾;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球化作为历史事实,可以特指符合文化发展本性的全球化,指全球范围内各种不同的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各种范围、各种程度、各种途径的交往与碰撞,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通,达成某种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促成全球性的人类文化繁荣。——摘编自董海琳《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碰撞与交流》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材料认为“全球化促成全球性的人类文化繁荣”,我认为这个观点存在片面性。阐述:近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渐深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促进了世界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但也对多样性的世界文化造成了严重破坏,例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南美洲的玛雅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在当前,作为强势文化,欧美文化对于全球各国文化的渗透与入侵,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造成冲击。综上所述,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当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首先,阅读材料,确定见解。根据材料“通过各种形式、各种范围、各种程度、各种途径的交往与碰撞,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通,达成某种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促成全球性的人类文化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认为“全球化促成全球性的人类文化繁荣”,但是我认为这个观点存在片面性。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世界现代历史的相关事件进行说明。根据材料“全球化作为历史事实,可以特指符合文化发展本性的全球化,指全球范围内各种不同的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各种范围、各种程度、各种途径的交往与碰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渐深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促进了世界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根据材料“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通,达成某种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促成全球性的人类文化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也对多样性的世界文化造成了严重破坏,例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南美洲的玛雅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在当前,作为强势文化,欧美文化对于全球各国文化的渗透与入侵,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造成冲击。最后,总结归纳,深化重心。综上所述,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当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文景时期,文人多集中在诸侯身边,故而作赋亦在诸侯,此时强势的诸侯多好奢贪乐,因此赋的内容包括颂赞和婉劝。武帝、宣帝时期,赋逐步脱离了与诸侯相关的元素,而单独为皇帝一人服务,内容多为颂赞式。这一过程反映出()A.士人缺乏社会责任 B.专制皇权的加强 C.汉赋成为官方文学 D.社会阶层的流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文景时期的文人多集中于地方诸侯,赋的内容多与诸侯有关,而到武帝、宣帝时期,赋脱离了与诸侯有关的元素,单独为皇帝服务,成为歌功颂德的工具,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措施,极大地削弱了地方诸侯的势力,而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也会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因此其内容发生转变,B项正确;材料只是说赋受到皇权政治的影响发生变化,不涉及士人的社会责任,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汉朝的政治发展,“汉赋成为官方文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专制皇权的加强”,而“社会阶层的流动”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在黄宗羲看来,“臣”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做官是为了天下万民而不是为一姓之君。从中可以看出黄宗羲()A.浓厚的民本观念 B.主张扩大地方的权力C.朴素的辩证思维 D.具有强烈的功利心理〖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心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由题干中的信息“做官是为了天下万民”可知,黄宗羲强调“天下为公”,是为民众做官的,反映了浓厚的民本观念,A项正确;题干体现不出主张扩大地方权力,排除B项;题干中未提及“辩证法”,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民本观念并不是为了利益,没有“功利心理”,排除D项。故选A项。3.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五谷杂粮与菜蔬进入他们的生活,并吸收了汉族精细的加工方法;汉族的传统饮食结构也得以改变,肉类食物的比重大大增加,加工方法也更多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A.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康 B.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消弭C.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D.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丰富〖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该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生活,题干中“游牧民族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汉族的传统饮食结构……改变”等信息皆为其具体体现,D项正确;东晋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百姓流离失所,“富足安康”,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东晋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百姓流离失所,故“矛盾消弭”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题干中未提及“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概况”,排除C项。故选D项。4.20世纪,考古学者在德国的一座公元前6世纪的克尔特人首领墓葬中发现了丝绸织物残片,在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至公元前3世纪的阿尔泰巴泽雷克古墓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中国凤凰刺绣和山字纹铜镜。这反映出()A.中国文化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B.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C.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技术高超 D.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6世纪后的世界。依据材料概况可知:由题干中“发现了丝绸织物残片”"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中国凤凰刺绣和山字纹铜镜”等信息可知,早在公元前1000年代,东西方之间即已出现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中国文化受外来因素的影响,排除A项;“丝绸之路”开通于公元前2世纪末,晚于题干中的时间段“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至公元前3世纪”,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技术高超”,排除C项。故选D项。5.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续定招工章程》,其中规定:“工作日期时刻,定准七日之内必得休息一日,一日之内作工不过四时六刻(即外国九点零二刻)。期满如欲回国,彼处必将合同所注之水脚路费若干,按数备全交付,便船送回中华。”这些规定意在()A.维护华工的合法权益 B.缓和国内的人地矛盾C.废除列强的治外法权 D.推动国家间平等交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材料可知,《续定招工章程》内容包括了华工的工作时间以及期满想要回国等事项,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华工的合法权益,A项正确;华工出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的人地矛盾,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华工问题,未涉及列强在我国的治外法权,排除C项;清廷维护华工合法权益的措施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朱德曾谈及,1927年之后,党内干部“只有北伐战争的经验,没有游击战争的经验,不知道分散出去争取群众,武装群众⋯⋯没有在江西、湖南就地深入农村去组织发动工农群众,却忙着南下打广东,争海口,进行大规模正规战”。其意在强调()A.苏俄革命模式可行性 B.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C.民主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D.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朱德认为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干部不知道“争取群众,武装群众”,没有“深入农村组织发动工农群众”,而是忙着攻打大城市,说明朱德不认同这种城市中心路线,主张深入农村发动工农群众,这是在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D项正确;苏俄革命是城市中心论,与朱德观点不符,排除A项;此时国民革命已经失败,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排除B项;民主革命任务的艰巨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服饰设计师不但继承了传统服装造型的简洁流畅、宽松飘逸等特点,而且汲取了西方服饰立体曲线剪裁的特点。当时,中山装成为中国学生最喜欢的标准服装,而旗袍则被公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妇女服装。这()A.营造了追求西方时尚的社会风气 B.彰显了社会生活中西合璧的特征C.体现了民众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 D.表明服装样式变迁成为社会共识〖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服饰设计师在继承传统服装特点的同时,也汲取了西方服饰的剪裁特点,中山装作为当时学生最喜欢的标准服装,旗袍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妇女服装,都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征,B项正确;虽然材料也提到了西方时尚,但其强调的重点是中西合璧,而非单纯追求西方时尚,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民众思想解放的情况,无法得出“体现了民众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的结论,且“彻底”表达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中山装”被学生喜欢,“旗袍”被一部分妇女接受,不能说明其“成为社会共识”,排除D项。故选B项。8.1950年婚姻法从起草到结稿的一年半中,历经41次修改,每章每条都是字斟句酌。据曾参与起草工作的人员回忆:“讨论问题时,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因为这是为新中国和五万万同胞起草的婚姻法,大家都意识到它的分量。”据此可知,1950年婚姻法的制定()A.开始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B.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C.体现了立法的严谨性和民主性 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由题干中“历经41次修改,每章每条都是字斟句酌,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为新中国和五万万同胞起草”等信息可知,1950年婚姻法的制定体现了“规范性”“严谨性”“民主性”等特征,C项正确;1954年宪法开始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排除A项;“人大制度”确立于1954年,晚于题干中的时间“1950年”,排除B项;题干中未提及“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9.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指示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作了具体规划,在农村中着重培养三种卫生员,即不脱产、半脱产的卫生员和专职医生,并在农村普遍推行“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这有助于()A.缓解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B.满足合作社农民的医疗需求C.将农村居民纳入公费医疗系统 D.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据材料“培养三种卫生员""推行‘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3制度”等信息可知,此举有助于缓解当时中国农村“求医难”的状况,A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村正值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满足合作社农民的医疗需求中“合作社”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将农村居民纳入公费医疗系统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均发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晚于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排除CD两项。故选A项。10.1982年春节,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新年致辞中号召全体新加坡公民遵守新“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一举措客观上()A.改善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B.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D.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字体。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2年的新加坡。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由题干中“新‘八德’”的具体内涵可知,新加坡此举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公共道德建设,D项正确;1990年,新加坡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晚于题干中的时间“1982年”,排除A项;新加坡属于多元文化城市国家,排除B项;新加坡独立于1965年,早于题干中的时间“1982年”,排除C项。故选D项。11.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成员单位达58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将为破解诸多发展问题提供更多助力。据此可知,“一带一路”()A.遏制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 B.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C.是当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 D.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一带一路”倡议在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还促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的成员单位达到了58家。这种广泛的科技合作表明,“一带一路”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D项正确;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化,但不能遏制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排除A项;国际经济新秩序仍在建立的过程中,排除B项;“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与倡议,而非区域经济组织,排除C项。故选D项。12.在古埃及著名的那尔迈调色板上,两面的顶端,分别雕刻了两个代表哈托女神的母牛头,表示那尔迈的王权得到女神护佑。牛头中间是书写着那尔迈之名的王宫图标,图标上立着上埃及的保护神荷鲁斯神,意味着那尔迈的权力来自荷鲁斯神。这反映了古埃及()A.王权神化色彩 B.阶级分化明显 C.宗教信仰多元 D.农耕文明发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体现了古埃及君权神授和王权神佑的特征,即王权具有神化色彩,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阶级分化明显”,未涉及不同阶级的表述,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宗教信仰多元样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农耕文明发达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A项。13.如表是《十二铜表法》内容节选。这主要体现了《十二铜表法》()第一表第三条如果被告因病或年迈而行动不便,要求他出庭者须为他准备车马;如果被告不提出要求,车上可不必铺备褥垫第四表第二条如果一个父亲三度出售己子,其子可脱离父子关系第四表第四条尚在娘胎的小孩可享有合法继承权。小孩如在父亲逝世10个月以后出世,不得享有合法继承权A.抑强扶弱原则 B.法律至上观念 C.人文关怀意识 D.遵守契约精神〖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图表“被告因病或年迈而行动不便,……须为他准备车马”"父亲三度出售己子,其子可脱离父子关系”尚在娘胎的小孩可享有合法继承权”等信息可知,《十二铜表法》体现了人性化色彩,C项正确;“抑强”的表述与图表中“第一表第三条”和“第四表第四条”的内容不符,排除A项;图表未讲述“法律至上”及“遵守契约”,排除BD两项。故选C项。14.有学者指出: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罗马教皇的袒护下,通过对美洲和亚洲的巧取豪夺获得大量财富,使得欧洲一些国家垂涎欲滴。因此,推动了这些国家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政治诉求,他们强烈要求改革罗马教皇为了自身利益而赋予南欧国家对全球资源的垄断秩序。该学者意在强调()A.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诞生 B.早期殖民扩张带有宗教动因C.经济利益刺激宗教改革的爆发 D.欧洲传统政治秩序亟需变革〖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该学者指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葡两国在教皇的袒护下获得了巨大财富,而欧洲一些国家却深受教皇控制不能参与,所以这些国家要求摆脱罗马教皇控制而独立,打破西、葡两国对全球资源的垄断,可见该学者强调经济因素对宗教改革的推动作用,C项正确。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对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诞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西、葡两国的殖民扩张是在教皇支持下进行的,确实带有宗教因素,但这不是学者强调的重点,排除B项;欧洲传统政治秩序亟需变革强调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图为当前拉丁美洲种族构成示意图。这可用以说明()A.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 B.近代殖民活动带来深远影响C.欧洲文化成为拉美文化的主流 D.拉美国家移民政策相对宽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拉丁美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向美洲的殖民掠夺,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欧洲白人和非洲黑人数量激增,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没有禁止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混血人种逐渐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图表中相关数据即为其产物,B项正确;“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体现为奴隶贸易,殖民侵略等,与材料信息“种族构成”不符,排除A项;欧洲文化是拉美文化的组成部分,不是其主流文化,排除C项;材料主旨“近代殖民活动的历史影响”,而“拉美国家移民政策”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6.1812年,俄国取得反拿破仑战争的胜利。部分贵族青年军官和知识分子亲身感受到法国革命给法国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并最终于1825年发动了旨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这表明拿破仑战争()A.摧毁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 B.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C.促进了欧洲启蒙思想产生 D.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由题干中的信息“发动了旨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可知,拿破仑战争激发了俄国部分青年军官和知识分子的民主意识,主张重构俄国的政治文化,D项正确;拿破仑战争以失败而告终,没有摧毁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排除A项;材料主旨“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而“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欧洲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早于题干中“拿破仑战争”发生的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辛弃疾(1140-1207年)自幼目击战乱劫难之悲,亲历民族压迫之苦,在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和悉心教导下,从小就树立了以武立身做将军的梦想和恢复中原失地的雄心壮志。22岁时,揭竿而起,聚众两千,起义抗金,并奉表南归,直至67岁去世,在南宋生活了45年。在此期间,辛弃疾不失时机地紧抓住每次被朝廷任用的平台和机遇,施展才能,建功立业,堪称是“上马击贼,下马草檄”的治世能臣。——摘编自邹卫平《家国情怀壮稼轩》材料二南宋时,广大人民反民族压迫的爱国感情和斗争精神,使辛弃疾受到了鼓舞,投进了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的斗争。他认为“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抗战御敌,须得民心,惜民力,主张朝廷“宽民力”。辛弃疾不能投身抗金斗争,是主降派左右了南宋政局的结果。因此,辛弃疾对这伙民族败类极度不满,投以无情的蔑视。但辛弃疾有着阶级根源的正统观念,例如,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受命镇压茶商军。淳熙六年,会稽郡人王佐血腥地镇压了湖南农民起义,辛弃疾写了首《满江红》表示祝贺。——摘编自洪耀辉《辛弃疾词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弃疾家国情怀产生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辛弃疾的家国情怀。〖答案〗(1)背景:南宋与金长期对峙,战乱不断;南宋偏安南方,统治日益腐朽;民众抗金斗争高涨;理学思想的影响;家庭教育受到重视。(答出四点即可)(2)评价: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强化了社会责任感;以“忠君”为核心,极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宋(中国)。根据材料一“辛弃疾(11401207年)自幼目击战乱劫难之悲,亲历民族压迫之苦,在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和悉心教导下”,可得出南宋与金长期对峙,战乱不断;根据材料二“南宋时,广大人民反民族压迫的爱国感情和斗争精神,使辛弃疾受到了鼓舞,投进了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的斗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南宋偏安南方,统治日益腐朽;根据材料“22岁时,揭竿而起,聚众两千,起义抗金,并奉表南归”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民众抗金斗争高涨;根据材料“在此期间,辛弃疾不失时机地紧抓住每次被朝廷任用的平台和机遇,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理学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在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和悉心教导下”,可得出家庭教育受到重视。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宋(中国)。根据材料一“辛弃疾不失时机地紧抓住每次被朝廷任用的平台和机遇,……堪称是‘上马击贼,下马草檄'的治世能臣”,可得出以“忠君”为核心,极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根据材料二“辛弃疾对这伙民族败类极度不满,投以无情的蔑视”可得出,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根据材料“他认为‘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抗战御敌,须得民心,惜民力,主张朝廷‘宽民力’”,可得出强化了社会责任感。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王朝建立伊始,对于如何治理南方少数民族,朝廷有不同意见。朱元璋认为“溪峒蛮僚杂处,其人不知礼义,顺之则服,逆之则变,未可轻动”。这种“顺而治之”的原则,成了朱元璋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土司制度的指导思想。土司一经任命,朝廷即赐予诰敕、印章及冠带等信物,作为朝廷命官的凭证。明代允许土司世代相袭,但为了有效地对土司进行控制,明王朝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比元代更为严密的承袭法,如凡土官承袭,必须赴京受命,以示朝廷威柄;土官袭职后,先要学习礼仪三个月,然后方准“回任管事”。——摘编自许力坤《明代土司制度述略》材料二明至清初,朝廷以“土司无用流官之例”,不许土司参加科举考试。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大量土司被废除,土司制度日趋衰落。保留下来的土司,其权力受到严格限制,此外,土司制度下,土司、土目、土舍、土民阶层固化,土司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土司请求参加科举考试。雍正十三年,土司获准参加科举少数民族首领的土司参加科举考试,推动了科举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对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郗玉松《土司参加科举与科举制度对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影响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土司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土司参加科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答案〗(1)特点:因俗而治;土司世袭;受中央严格管控。(2)影响:推动了科举制在当地的传播发展;促进了当地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当地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明(中国)。根据材料一“这种‘顺而治之’的原则,成了朱元璋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土司制度的指导思想”可得出特点为因俗而治;根据材料“土司一经任命,朝廷即赐予诰敕、印章及冠带等信物,作为朝廷命官的凭证,明代允许土司世代相袭”,可得出土司世袭;根据材料“但为了有效地对土司进行控制,明王朝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比元代更为严密的承袭法,如凡土官承袭,必须赴京受命,以示朝廷威柄;土官袭职后,先要学习礼仪三个月,然后方准‘回任管事’”,可得出受中央严格管控。【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清(中国)。根据材料二“雍正十三年,土司获准参加科举少数民族首领的土司参加科举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