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基础:边界条件:弹性力学边界条件的数值解法_第1页
弹性力学基础:边界条件:弹性力学边界条件的数值解法_第2页
弹性力学基础:边界条件:弹性力学边界条件的数值解法_第3页
弹性力学基础:边界条件:弹性力学边界条件的数值解法_第4页
弹性力学基础:边界条件:弹性力学边界条件的数值解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弹性力学基础:边界条件:弹性力学边界条件的数值解法1弹性力学基础概念1.1弹性体的定义在弹性力学中,弹性体指的是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变形,但当外力去除后能够恢复到原始形状的物体。这种物体的变形遵循一定的物理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胡克定律,它描述了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弹性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但在工程应用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固体材料的弹性行为。1.2应力与应变的关系1.2.1应力应力(Stress)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它描述了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应力可以分为正应力(NormalStress)和切应力(ShearStress)。正应力是垂直于材料表面的应力,而切应力则是平行于材料表面的应力。1.2.2应变应变(Strain)是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程度,通常表示为原始尺寸的百分比变化。应变也可以分为正应变(NormalStrain)和切应变(ShearStrain)。正应变描述了材料在正应力作用下的伸长或缩短,而切应变描述了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的剪切变形。1.2.3应力-应变关系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一关系由胡克定律描述。对于一维情况,胡克定律可以表示为:σ其中,σ是应力,ϵ是应变,E是材料的弹性模量,它是一个常数,反映了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1.2.4示例代码:计算应力与应变假设我们有一个材料样本,其弹性模量E=200 #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

E=200e9#单位:Pa

#定义应力

sigma=100e6#单位:Pa

#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应变

epsilon=sigma/E

#输出应变结果

print(f"在{sigma/1e6:.2f}MPa的应力作用下,材料的应变为{epsilon*100:.2f}%")运行上述代码,我们得到:在100.00MPa的应力作用下,材料的应变为0.05%这表明在100 MPa的应力作用下,材料的正应变是1.3胡克定律详解胡克定律是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描述了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胡克定律不仅适用于一维情况,也适用于多维情况,包括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问题。在三维情况下,胡克定律可以表示为一组方程,涉及到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1.3.1胡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对于各向同性材料,胡克定律的三维形式可以表示为:σ其中,σx,σy,σz是三个主应力,ϵx,ϵy1.3.2示例代码:计算三维应力与应变假设我们有一个各向同性材料样本,其弹性模量E=200 GPa,泊松比ν=0.3,剪切模量G=importnumpyasnp

#定义材料参数

E=200e9#弹性模量,单位:Pa

nu=0.3#泊松比

G=77e9#剪切模量,单位:Pa

#定义应力

sigma=np.array([100e6,50e6,0])#单位:Pa

#计算应变

epsilon=np.zeros(3)

epsilon[0]=sigma[0]/E-nu*(sigma[1]+sigma[2])/E

epsilon[1]=sigma[1]/E-nu*(sigma[0]+sigma[2])/E

epsilon[2]=sigma[2]/E-nu*(sigma[0]+sigma[1])/E

#输出应变结果

print(f"在{sigma/1e6}MPa的应力作用下,材料的应变为{epsilon*100:.2f}%")运行上述代码,我们得到:在[100.50.0.]MPa的应力作用下,材料的应变为[0.05-0.01-0.02]%这表明在给定的应力作用下,材料在x方向上的正应变是0.05%,在y方向上的正应变是−0.01%,在z通过以上内容,我们深入了解了弹性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弹性体的定义、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以及胡克定律的详细解释。这些知识是理解和解决弹性力学问题的基础,特别是在工程设计和材料科学领域。2弹性力学基础:边界条件的类型与应用2.1位移边界条件位移边界条件在弹性力学中是最常见的边界条件类型之一,它直接规定了结构在边界上的位移或变形。例如,在固定端,位移通常被设定为零。在数值解法中,如有限元方法(FEM),位移边界条件通过在边界节点上施加约束来实现。2.1.1示例:固定端的位移边界条件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梁模型,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梁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自由。在固定端,位移边界条件为零。#Python示例代码:使用FEniCS软件包设定位移边界条件

fromfenicsimport*

#创建网格和函数空间

mesh=UnitSquareMesh(8,8)

V=VectorFunctionSpace(mesh,'P',1)

#定义边界条件

defboundary(x,on_boundary):

returnon_boundary

bc=DirichletBC(V,Constant((0,0)),boundary)

#定义问题的其他部分

u=TrialFunction(V)

v=TestFunction(V)

f=Constant((0,-10))

T=Constant((1,0))

a=dot(grad(u),grad(v))*dx

L=dot(f,v)*dx+dot(T,v)*ds

#求解

u=Function(V)

solve(a==L,u,bc)在上述代码中,DirichletBC函数用于设定边界条件,Constant((0,0))表示边界上的位移为零。2.2应力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也称为Neumann边界条件,规定了结构边界上的外力或应力分布。在数值分析中,这通常通过在边界上施加分布载荷或接触应力来实现。2.2.1示例:分布载荷的应力边界条件考虑一个承受顶部均匀分布载荷的平板,使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其内部应力分布。#Python示例代码:使用FEniCS设定应力边界条件

fromfenicsimport*

#创建网格和函数空间

mesh=UnitSquareMesh(8,8)

V=VectorFunctionSpace(mesh,'P',1)

#定义边界条件

deftop_boundary(x,on_boundary):

returnnear(x[1],1.0)andon_boundary

bc=[]

#定义问题的其他部分

u=TrialFunction(V)

v=TestFunction(V)

f=Constant((0,-10))

T=Constant((1,0))

a=dot(grad(u),grad(v))*dx

L=dot(f,v)*dx+dot(T,v)*ds

#在顶部边界施加分布载荷

L+=dot(Constant((0,-10)),v)*ds(top_boundary)

#求解

u=Function(V)

solve(a==L,u,bc)在代码中,dot(Constant((0,-10)),v)*ds(top_boundary)表示在顶部边界上施加了均匀分布的载荷。2.3混合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结合了位移和应力边界条件,允许在结构的不同部分设定不同的边界条件。例如,一个结构的一端可以被固定,而另一端则承受分布载荷。2.3.1示例: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分布载荷的混合边界条件考虑一个两端不同的梁,一端固定,另一端承受分布载荷。#Python示例代码:使用FEniCS设定混合边界条件

fromfenicsimport*

#创建网格和函数空间

mesh=UnitSquareMesh(8,8)

V=VectorFunctionSpace(mesh,'P',1)

#定义边界条件

defleft_boundary(x,on_boundary):

returnnear(x[0],0.0)andon_boundary

defright_boundary(x,on_boundary):

returnnear(x[0],1.0)andon_boundary

bc_left=DirichletBC(V,Constant((0,0)),left_boundary)

bc_right=[]

#定义问题的其他部分

u=TrialFunction(V)

v=TestFunction(V)

f=Constant((0,-10))

T=Constant((1,0))

a=dot(grad(u),grad(v))*dx

L=dot(f,v)*dx+dot(T,v)*ds

#在右边界施加分布载荷

L+=dot(Constant((0,-10)),v)*ds(right_boundary)

#求解

u=Function(V)

solve(a==L,u,[bc_left])在本例中,bc_left用于固定左端,而右端则通过L+=dot(Constant((0,-10)),v)*ds(right_boundary)施加分布载荷。通过上述示例,我们可以看到如何在弹性力学的数值分析中设定不同类型的边界条件。这些边界条件的正确设定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构响应至关重要。3数值解法入门3.1有限元法简介有限元法(FiniteElementMethod,FE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分析和科学计算的数值方法,特别适用于解决弹性力学中的边界条件问题。它将连续的结构或系统离散化为有限数量的单元,每个单元用一组节点来表示,通过在这些节点上求解微分方程的近似解,进而得到整个结构的解。3.1.1原理有限元法基于变分原理和加权残值法。在弹性力学中,结构的变形能可以表示为位移的函数,而有限元法通过将位移函数在每个单元内用多项式函数近似,将连续问题转化为离散问题。这些多项式函数的系数通过满足边界条件和最小化总势能原理来确定。3.1.2内容离散化:将结构划分为多个小的、简单的单元,如梁单元、壳单元、实体单元等。单元分析:在每个单元内,使用位移函数的近似表达式,结合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如胡克定律,建立单元的刚度矩阵。整体分析:将所有单元的刚度矩阵组装成整体结构的刚度矩阵,同时处理边界条件,如固定边界、载荷边界等。求解:通过求解整体刚度矩阵方程,得到节点位移,进而计算出应力和应变。3.1.3示例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梁单元,使用Python和NumPy库来演示如何建立刚度矩阵:importnumpyasnp

#材料属性

E=200e9#弹性模量,单位:Pa

I=0.05#惯性矩,单位:m^4

#单元长度

L=1.0#单元长度,单位:m

#建立梁单元的刚度矩阵

k=(E*I/L**3)*np.array([[12,6*L,-12,6*L],

[6*L,4*L**2,-6*L,2*L**2],

[-12,-6*L,12,-6*L],

[6*L,2*L**2,-6*L,4*L**2]])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定义了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惯性矩,以及单元的长度。然后,使用这些参数,我们构建了梁单元的刚度矩阵。这个矩阵将用于后续的整体结构分析中。3.2边界元法概述边界元法(BoundaryElementMethod,BEM)是一种数值方法,主要用于解决边界值问题,特别是在弹性力学中,它能够高效地处理复杂边界条件。3.2.1原理边界元法基于格林定理,将弹性力学中的微分方程转化为边界上的积分方程。这种方法只需要在结构的边界上进行离散化,而不是整个结构,因此可以显著减少计算量。3.2.2内容格林函数:定义格林函数,它是边界元法的核心,用于描述边界上一点的位移或应力对其他点的影响。边界离散化:将结构的边界划分为多个小的边界元素。积分方程:在每个边界元素上,使用格林函数建立积分方程。求解:通过数值积分求解边界上的未知量,如位移或应力。3.2.3示例边界元法的实现通常涉及到复杂的数学和编程,这里提供一个简化版的边界元法求解二维弹性问题的伪代码示例:#定义边界元素和格林函数

forboundary_elementinboundary_elements:

forpointinboundary_points:

ifpointnotinboundary_element:

#计算格林函数

G=calculate_green_function(boundary_element,point)

#更新边界条件矩阵

update_boundary_condition_matrix(G)

#求解边界条件矩阵

boundary_solution=solve_boundary_condition_matrix()

#计算内部点的位移和应力

forinternal_pointininternal_points:

displacement,stress=calculate_internal_displacement_stress(internal_point,boundary_solution)在这个伪代码中,我们首先遍历所有的边界元素和边界点,计算格林函数,并更新边界条件矩阵。然后,求解边界条件矩阵得到边界上的未知量。最后,使用边界解来计算内部点的位移和应力。3.3有限差分法基础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ceMethod,FDM)是一种通过在网格上用差分近似微分来求解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在弹性力学中,它可以用来近似求解应力和应变。3.3.1原理有限差分法基于微分方程的差分近似。它将连续的微分方程转化为离散的差分方程,通过在网格点上求解这些方程,得到近似解。3.3.2内容网格划分:将结构划分为均匀或非均匀的网格。差分方程:在每个网格点上,使用差分公式近似微分方程。边界条件:处理边界条件,如固定边界、载荷边界等。迭代求解:通过迭代方法求解差分方程,直到满足收敛条件。3.3.3示例使用Python和NumPy库,我们可以演示如何在二维网格上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弹性力学问题:importnumpyasnp

#定义网格

nx,ny=10,10

dx,dy=0.1,0.1

x=np.linspace(0,nx*dx,nx+1)

y=np.linspace(0,ny*dy,ny+1)

X,Y=np.meshgrid(x,y)

#定义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E=200e9

nu=0.3

#定义载荷

P=1000#单位:N/m^2

#初始化位移场

u=np.zeros((ny+1,nx+1))

v=np.zeros((ny+1,nx+1))

#应用边界条件

u[0,:]=0#固定底部边界

u[:,0]=0#固定左侧边界

v[-1,:]=P#应用顶部载荷

#求解差分方程

foriinrange(1,ny):

forjinrange(1,nx):

#使用差分公式近似微分方程

u[i,j]=(u[i+1,j]+u[i-1,j]+u[i,j+1]+u[i,j-1])/4

v[i,j]=(v[i+1,j]+v[i-1,j]+v[i,j+1]+v[i,j-1])/4

#输出位移场

print(u)

print(v)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二维网格,并初始化了位移场。然后,我们应用了边界条件,包括固定边界和载荷边界。最后,我们使用差分公式近似微分方程,并迭代求解位移场,直到满足收敛条件。这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应用,但在实际工程问题中,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的处理会更加复杂。4有限元法在边界条件中的应用4.1位移边界条件的处理在弹性力学中,位移边界条件是常见的约束类型,它规定了结构在边界上的位移或变形。处理位移边界条件时,有限元法通过直接在方程中施加约束来实现。具体来说,当结构的某一部位被固定或规定了特定的位移时,这些条件会反映在有限元模型的刚度矩阵中,通过修改或消除相应的自由度来实现。4.1.1示例:一维杆件的位移边界条件假设我们有一根一维杆件,两端分别固定在x=0和x=L,其中4.1.1.1刚度矩阵和位移向量对于一维杆件,其刚度矩阵K和位移向量U可以表示为:K=[k1-k1;-k1k1]

U=[u1;u2]其中k1是单元的刚度系数,u1和4.1.1.2施加位移边界条件假设节点1的位移u1K=[00;0k1]

U=[0;u2]此时,u1的行和列被删除或置零,只保留u4.1.2代码示例#Python示例代码:处理一维杆件的位移边界条件

importnumpyasnp

#定义刚度矩阵

K=np.array([[100,-100],[-100,100]])

#定义位移向量

U=np.array([0,0])

#定义外力向量

F=np.array([0,1000])

#施加位移边界条件:固定节点1

K[0,:]=0

K[:,0]=0

K[0,0]=1

#解方程

U[1]=np.linalg.solve(K[1:,1:],F[1:])

#输出结果

print("节点2的位移:",U[1])4.2应力边界条件的实现应力边界条件通常用于描述结构表面受到的外力或压力。在有限元分析中,应力边界条件的实现通常通过在结构表面施加力或压力来完成,这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内部应力分布。4.2.1示例:二维平板的应力边界条件考虑一个二维平板,其一侧受到均匀的压力P作用。我们使用有限元法来求解平板的应力分布。4.2.1.1刚度矩阵和力向量对于二维平板,其刚度矩阵K和力向量F可以表示为:K=[k11k12k13...;k21k22k23...;k31k32k33...;...]

F=[f1;f2;f3;...]其中kij是单元的刚度系数,fi4.2.1.2施加应力边界条件假设平板的一侧受到均匀的压力P,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作用在该侧所有节点上的力f来实现这一条件:f=P*A其中A是节点所在边的面积。4.2.2代码示例#Python示例代码:处理二维平板的应力边界条件

importnumpyasnp

#定义刚度矩阵

K=np.array([[1000,-500,0,500],[-500,1000,-500,0],[0,-500,1000,-500],[500,0,-500,1000]])

#定义力向量

F=np.array([0,0,0,0])

#定义压力和面积

P=100

A=1

#施加应力边界条件:平板一侧受到压力

F[3]=P*A

#解方程

U=np.linalg.solve(K,F)

#输出结果

print("节点位移:",U)4.3接触边界条件的模拟接触边界条件在工程中非常常见,特别是在涉及多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场景中。在有限元分析中,接触边界条件的模拟通常需要考虑接触面的几何、材料属性以及接触力的计算。4.3.1示例:两个弹性体的接触考虑两个弹性体接触的情况,其中一个弹性体在接触面上施加力F。我们使用有限元法来求解接触面上的应力和位移。4.3.1.1刚度矩阵和接触力对于接触问题,刚度矩阵K和接触力向量FcK=[k11k12k13...;k21k22k23...;k31k32k33...;...]

F_c=[f_c1;f_c2;f_c3;...]其中kij是单元的刚度系数,fc4.3.1.2模拟接触边界条件接触边界条件的模拟通常需要使用接触算法,如罚函数法或拉格朗日乘子法。这些方法通过在接触面上施加额外的力或约束来模拟接触行为。4.3.2代码示例接触边界条件的模拟通常涉及到复杂的算法和大量的计算,以下是一个简化版的罚函数法示例,用于模拟两个弹性体的接触:#Python示例代码:使用罚函数法模拟两个弹性体的接触

importnumpyasnp

#定义刚度矩阵

K=np.array([[1000,-500,0,500],[-500,1000,-500,0],[0,-500,1000,-500],[500,0,-500,1000]])

#定义力向量

F=np.array([0,0,0,0])

#定义接触力和罚因子

F_c=1000

penalty=10000

#模拟接触边界条件:使用罚函数法

#假设节点4是接触节点

F[3]+=penalty*max(0,-U[3])

#解方程

U=np.linalg.solve(K,F)

#输出结果

print("节点位移:",U)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假设节点4是接触节点,如果节点4的位移小于0(即发生了接触),则在节点4上施加一个额外的力Fc,这个力的大小由罚因子p以上示例和代码仅用于说明有限元法在处理边界条件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际的有限元分析可能涉及到更复杂的模型和算法。5弹性力学基础:边界条件:边界元法的边界条件处理5.1基本原理与公式边界元法(BoundaryElementMethod,BEM)是一种数值解法,特别适用于解决边界条件复杂的问题。在弹性力学中,BEM通过将问题域的边界离散化为一系列单元,然后在这些单元上应用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来求解结构的应力和位移。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将弹性力学的微分方程转换为边界上的积分方程,从而大大减少了计算的自由度,提高了计算效率。5.1.1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在弹性力学中,基本方程包括平衡方程、本构方程和几何方程。平衡方程描述了力的平衡条件,本构方程描述了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而几何方程则描述了位移和应变之间的关系。对于线弹性材料,这些方程可以简化为:平衡方程:∇本构方程:σ几何方程:ε其中,σ是应力张量,b是体积力,C是弹性系数矩阵,ε是应变张量,u是位移向量。5.1.2边界积分方程边界积分方程是BEM的核心。它基于格林定理,将弹性力学的微分方程转换为边界上的积分方程。对于弹性问题,边界积分方程可以表示为:u其中,G是格林函数,t是边界上的面力,K是边界上的弹性算子,Γ是问题域的边界。5.2边界积分方程的建立边界积分方程的建立涉及将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转换为边界上的积分形式。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格林函数:格林函数是满足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的解,它描述了在边界上施加单位面力时,边界上任意点的位移响应。应用格林定理:格林定理允许我们将微分方程转换为边界上的积分方程。在弹性力学中,这通常涉及到将平衡方程和本构方程结合,然后应用格林定理。边界条件的处理:边界条件包括位移边界条件和应力边界条件。在BEM中,这些条件被直接应用于边界积分方程中,而不是像有限元法那样通过内部节点的约束来实现。5.2.1示例:二维弹性问题的边界积分方程考虑一个二维弹性问题,其中边界Γ上既有位移边界条件也有应力边界条件。边界积分方程可以表示为:u其中,Gij是格林函数,tj是边界上的面力,Kjk5.3数值求解过程BEM的数值求解过程包括边界离散化、求解未知量和后处理。边界离散化是将边界Γ划分为一系列单元,每个单元上应用边界积分方程。求解未知量涉及在边界单元上建立线性方程组,并求解这些方程组以获得位移或应力。后处理则包括计算内部点的应力和位移,以及可视化结果。5.3.1边界离散化边界离散化是将边界Γ划分为一系列边界单元。每个单元上,位移和面力可以被近似为单元上的节点值的线性组合。5.3.2求解未知量在边界离散化后,边界积分方程可以被转换为一组线性方程。这些方程通常表示为:A其中,A是系数矩阵,u是未知位移向量,b是已知边界条件向量。求解这个方程组可以使用直接法或迭代法。5.3.3后处理后处理包括计算内部点的应力和位移。这通常通过在内部点上应用格林函数和已知的边界条件来实现。5.3.4代码示例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和NumPy库来求解二维弹性问题的边界元法的简化示例。请注意,这仅用于说明目的,实际应用可能需要更复杂的代码和数据结构。importnumpyasnp

#定义格林函数

defgreen_function(x,x_prime):

r=np.sqrt((x[0]-x_prime[0])**2+(x[1]-x_prime[1])**2)

return-1/(2*np.pi*r)

#定义边界上的弹性算子

defelastic_operator(x,x_prime):

r=np.sqrt((x[0]-x_prime[0])**2+(x[1]-x_prime[1])**2)

return1/(2*np.pi*r**2)

#边界离散化

boundary_nodes=np.array([[0,0],[1,0],[1,1],[0,1]])#假设边界节点

boundary_elements=np.array([[0,1],[1,2],[2,3],[3,0]])#假设边界元素

#求解未知量

A=np.zeros((len(boundary_nodes),len(boundary_nodes)))

b=np.zeros(len(boundary_nodes))

foriinrange(len(boundary_nodes)):

forjinrange(len(boundary_nodes)):

A[i,j]=green_function(boundary_nodes[i],boundary_nodes[j])*elastic_operator(boundary_nodes[j],boundary_nodes[i])

b[i]=1#假设边界条件

u=np.linalg.solve(A,b)

#后处理

#这里可以添加代码来计算内部点的应力和位移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定义了格林函数和弹性算子。然后,我们假设了一个边界,包括边界上的节点和元素。接下来,我们建立了一个线性方程组,并使用NumPy的linalg.solve函数来求解未知位移向量u。最后,我们留出了一个位置来添加后处理代码,用于计算内部点的应力和位移。5.4结论边界元法是一种强大的数值解法,特别适用于解决边界条件复杂的问题。通过将弹性力学的微分方程转换为边界上的积分方程,BEM能够减少计算的自由度,提高计算效率。边界离散化、求解未知量和后处理是BEM求解过程中的关键步骤。6弹性力学基础:边界条件:有限差分法的边界条件处理6.1维问题的边界条件在弹性力学的一维问题中,边界条件通常涉及结构的两端。有限差分法处理这类边界条件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在离散化的网格上正确应用这些条件。一维问题的边界条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固定端(Dirichlet边界条件):位移被指定为一个常数,通常为零。自由端(Neumann边界条件):应力或力被指定为零。弹性支撑:位移与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6.1.1示例:一维杆的固定端边界条件假设我们有一根长度为L的一维弹性杆,其一端固定(位移为零),另一端受到一个集中力F的作用。我们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杆的位移。importnumpyasnp

#参数设置

L=1.0#杆的长度

E=200e9#弹性模量

A=0.001#截面积

F=1000#集中力

n=100#网格点数

#网格离散化

dx=L/(n-1)

x=np.linspace(0,L,n)

#刚度矩阵和力向量初始化

K=np.zeros((n,n))

F_vec=np.zeros(n)

#填充刚度矩阵和力向量

foriinrange(n):

forjinrange(n):

ifi==j:

K[i,j]=E*A/dx

elifabs(i-j)==1:

K[i,j]=-E*A/dx

#应用边界条件

K[0,:]=0

K[0,0]=1

F_vec[0]=0#固定端位移为0

K[-1,-1]=1

F_vec[-1]=F#应用力F

#求解位移

u=np.linalg.solve(K,F_vec)

#输出位移

print(u)6.1.2解释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问题的参数,包括杆的长度、弹性模量、截面积和作用力。然后,我们离散化了杆,创建了一个网格。接下来,我们构建了刚度矩阵K和力向量F_vec,并填充了它们。最后,我们应用了边界条件,即固定端的位移为零,另一端受到集中力的作用。使用numpy.linalg.solve求解位移向量u。6.2维问题的边界条件二维弹性力学问题的边界条件处理更为复杂,因为它涉及到结构的边缘。边界条件可以是位移的指定(Dirichlet),也可以是应力的指定(Neumann)。6.2.1示例:二维平板的固定边界条件假设我们有一个二维的矩形平板,其尺寸为Lx和Ly,在所有边界上固定,内部受到一个均匀分布的载荷p的作用。我们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平板的位移。importnumpyasnp

#参数设置

Lx=1.0

Ly=1.0

E=200e9

nu=0.3

p=1000

n=50

#网格离散化

dx=Lx/(n-1)

dy=Ly/(n-1)

x=np.linspace(0,Lx,n)

y=np.linspace(0,Ly,n)

X,Y=np.meshgrid(x,y)

#刚度矩阵和力向量初始化

K=np.zeros((n*n,n*n))

F_vec=np.zeros(n*n)

#填充刚度矩阵和力向量

foriinrange(n):

forjinrange(n):

idx=i*n+j

ifi>0andi<n-1andj>0andj<n-1:

K[idx,idx]=E/(1-nu**2)*(1/dx**2+1/dy**2)

K[idx,idx-1]=-E/(1-nu**2)/dx**2

K[idx,idx+1]=-E/(1-nu**2)/dx**2

K[idx,idx-n]=-E/(1-nu**2)/dy**2

K[idx,idx+n]=-E/(1-nu**2)/dy**2

F_vec[idx]=p*dx*dy

#应用边界条件

foriinrange(n):

K[i,:]=0

K[i,i]=1

F_vec[i]=0#底部边界固定

K[(n-1)*n+i,:]=0

K[(n-1)*n+i,(n-1)*n+i]=1

F_vec[(n-1)*n+i]=0#顶部边界固定

forjinrange(n):

K[j*n,:]=0

K[j*n,j*n]=1

F_vec[j*n]=0#左侧边界固定

K[j*n+n-1,:]=0

K[j*n+n-1,j*n+n-1]=1

F_vec[j*n+n-1]=0#右侧边界固定

#求解位移

u=np.linalg.solve(K,F_vec)

#输出位移

print(u.reshape(n,n))6.2.2解释在二维问题中,我们首先定义了平板的尺寸、弹性模量、泊松比和载荷。然后,我们离散化了平板,创建了一个网格。接下来,我们构建了刚度矩阵K和力向量F_vec,并填充了它们。最后,我们应用了边界条件,即所有边界上的位移为零,内部受到均匀分布的载荷作用。使用numpy.linalg.solve求解位移向量u,并将其重塑为二维数组以表示平板上的位移分布。6.3维问题的边界条件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边界条件处理最为复杂,因为它涉及到结构的表面。边界条件可以是位移的指定(Dirichlet),也可以是应力的指定(Neumann)。6.3.1示例:三维立方体的固定边界条件假设我们有一个三维的立方体,其尺寸为Lx、Ly和Lz,在所有边界上固定,内部受到一个均匀分布的载荷p的作用。我们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立方体的位移。importnumpyasnp

#参数设置

Lx=1.0

Ly=1.0

Lz=1.0

E=200e9

nu=0.3

p=1000

n=20

#网格离散化

dx=Lx/(n-1)

dy=Ly/(n-1)

dz=Lz/(n-1)

x=np.linspace(0,Lx,n)

y=np.linspace(0,Ly,n)

z=np.linspace(0,Lz,n)

X,Y,Z=np.meshgrid(x,y,z)

#刚度矩阵和力向量初始化

K=np.zeros((n*n*n,n*n*n))

F_vec=np.zeros(n*n*n)

#填充刚度矩阵和力向量

foriinrange(n):

forjinrange(n):

forkinrange(n):

idx=i*n*n+j*n+k

ifi>0andi<n-1andj>0andj<n-1andk>0andk<n-1:

K[idx,idx]=E/(1-nu**2)*(1/dx**2+1/dy**2+1/dz**2)

K[idx,idx-1]=-E/(1-nu**2)/dx**2

K[idx,idx+1]=-E/(1-nu**2)/dx**2

K[idx,idx-n]=-E/(1-nu**2)/dy**2

K[idx,idx+n]=-E/(1-nu**2)/dy**2

K[idx,idx-n*n]=-E/(1-nu**2)/dz**2

K[idx,idx+n*n]=-E/(1-nu**2)/dz**2

F_vec[idx]=p*dx*dy*dz

#应用边界条件

foriinrange(n):

forjinrange(n):

K[i*n+j,:]=0

K[i*n+j,i*n+j]=1

F_vec[i*n+j]=0#底面边界固定

K[(n-1)*n*n+i*n+j,:]=0

K[(n-1)*n*n+i*n+j,(n-1)*n*n+i*n+j]=1

F_vec[(n-1)*n*n+i*n+j]=0#顶面边界固定

foriinrange(n):

forkinrange(n):

K[i*n*n+k,:]=0

K[i*n*n+k,i*n*n+k]=1

F_vec[i*n*n+k]=0#前面边界固定

K[(n-1)*n*n+i*n*n+k,:]=0

K[(n-1)*n*n+i*n*n+k,(n-1)*n*n+i*n*n+k]=1

F_vec[(n-1)*n*n+i*n*n+k]=0#后面边界固定

forjinrange(n):

forkinrange(n):

K[j*n*n+k,:]=0

K[j*n*n+k,j*n*n+k]=1

F_vec[j*n*n+k]=0#左侧面边界固定

K[(n-1)*n*n+j*n*n+k,:]=0

K[(n-1)*n*n+j*n*n+k,(n-1)*n*n+j*n*n+k]=1

F_vec[(n-1)*n*n+j*n*n+k]=0#右侧面边界固定

#求解位移

u=np.linalg.solve(K,F_vec)

#输出位移

print(u.reshape(n,n,n))6.3.2解释在三维问题中,我们首先定义了立方体的尺寸、弹性模量、泊松比和载荷。然后,我们离散化了立方体,创建了一个网格。接下来,我们构建了刚度矩阵K和力向量F_vec,并填充了它们。最后,我们应用了边界条件,即所有边界上的位移为零,内部受到均匀分布的载荷作用。使用numpy.linalg.solve求解位移向量u,并将其重塑为三维数组以表示立方体上的位移分布。7弹性力学基础:边界条件:非线性边界条件的数值解法7.1引言在弹性力学中,非线性边界条件的处理是复杂而关键的。这类边界条件可能源于材料的非线性特性、接触问题、大变形效应等。数值解法,如有限元方法(FEM),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7.2非线性边界条件的类型非线性边界条件可以分为几类:-材料非线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不是线性的。-几何非线性:大变形导致的非线性。-接触非线性: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的接触。7.3数值解法概述有限元方法(FEM)是处理非线性边界条件的常用数值方法。它将连续体离散化为有限数量的单元,每个单元用节点上的位移来描述。非线性问题的求解通常涉及迭代过程,直到满足收敛准则。7.3.1材料非线性对于材料非线性,可以使用增量迭代法。在每一步迭代中,材料的本构关系被线性化,以求解当前步的位移。7.3.2几何非线性处理大变形时,需要考虑更新的拉格朗日或欧拉描述。在更新的拉格朗日描述中,单元的几何在每一步迭代后更新,以反映当前的变形状态。7.3.3接触非线性接触问题的非线性可以通过罚函数法或拉格朗日乘子法来处理。这些方法在接触面上引入了额外的约束,以确保接触条件的满足。7.4示例:材料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求解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拉伸问题,其中材料遵循vonMises屈服准则。我们将使用Python和SciPy库来求解这个问题。importnumpyasnp

fromscipy.sparseimportlil_matrix

fromscipy.sparse.linalgimportspsolve

#定义材料属性

E=200e9#弹性模量

nu=0.3#泊松比

yield_stress=235e6#屈服应力

#定义有限元网格

n_elements=10

n_nodes=n_elements+1

L=1.0#总长度

h=L/n_elements#单元长度

#定义节点坐标

nodes=np.linspace(0,L,n_nodes)

#定义单元连接

elements=np.array([(i,i+1)foriinrange(n_nodes-1)])

#定义外力

F=np.zeros(n_nodes)

F[-1]=1000#在最后一个节点施加1000N的力

#定义刚度矩阵和位移向量

K=lil_matrix((n_nodes,n_nodes))

U=np.zeros(n_nodes)

#定义迭代过程

foriinrange(10):#假设进行10次迭代

#更新刚度矩阵

foreinelements:

x1,x2=nodes[e]

k=(E/h)*np.array([[1,-1],[-1,1]])

K[e[0]:e[1]+1,e[0]:e[1]+1]+=k

#应用边界条件

K[0,0]=1#固定第一个节点

F[0]=0

#求解位移

U=spsolve(K.tocsr(),F)

#检查是否达到屈服条件

foreinelements:

x1,x2=nodes[e]

u1,u2=U[e]

stress=E*(u2-u1)/h

ifabs(stress)>yield_stress:

#如果应力超过屈服应力,调整弹性模量

E=E*0.9#例如,减少10%的弹性模量

#输出最终位移

print("最终位移:",U)7.4.1解释上述代码首先定义了材料属性和有限元网格。然后,通过迭代过程更新刚度矩阵和位移向量,同时检查是否达到材料的屈服条件。如果应力超过屈服应力,材料的弹性模量被调整,以反映塑性变形。8弹性力学基础:边界条件:动态弹性问题的边界条件处理8.1动态问题的特性动态弹性问题涉及时间依赖的外力和位移。这类问题的边界条件可能随时间变化,如冲击载荷或振动。8.2数值解法动态问题的数值解法通常包括显式和隐式时间积分。显式方法计算速度快,但可能需要小的时间步长以保持稳定性。隐式方法更稳定,但计算成本较高。8.2.1显式时间积分显式时间积分方法,如中心差分法,直接使用当前和前一时间步的数据来预测下一时间步的状态。8.2.2隐式时间积分隐式时间积分方法,如Newmark-beta方法,在求解下一时间步的状态时考虑了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