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湿药酒的制备工艺优化_第1页
抗风湿药酒的制备工艺优化_第2页
抗风湿药酒的制备工艺优化_第3页
抗风湿药酒的制备工艺优化_第4页
抗风湿药酒的制备工艺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22抗风湿药酒的制备工艺优化第一部分药材选择与处理 2第二部分酒液选择与配伍 4第三部分浸泡时长与温度控制 7第四部分提取方法优化 8第五部分陈化工艺优化 11第六部分质量标准建立 13第七部分临床疗效评价 17第八部分产品工艺标准化 19

第一部分药材选择与处理关键词关键要点【药材选择与处理】:

1.原料药材的选用:

-应选择药龄、产地、品种均符合药典要求的优质药材。

-按照药典规定或经验积累,选用合适的部位、规格和炮制方法。

2.药材的清洗和炮制:

-清洗药材时,宜用温水浸泡后反复冲洗,去除泥沙和杂质。

-炮制方法应根据药材的性质和使用目的合理选择。

-炮制工艺应严格按照药典规定或规范执行,确保药材质量稳定。

3.药材的保存:

-药材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不同药材应分类存放,防止串味和污染。

-定期检查药材的保存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变质或虫蛀问题。

【炮制工艺的优化】:

药材选择与处理

一、药材选择

抗风湿药酒的药材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药性功用:选用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强筋健骨等药性的药材。

*产地出处:优先选用原产地或主要产区的药材,以保证药材品质。

*药材品质:选择新鲜、色泽鲜艳、无霉变、无虫蛀的药材。

二、药材处理

药材处理旨在去除杂质、提高药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拣选与清洗

*除去药材中的泥沙、杂质、腐烂变质部分。

*可药用的根茎类药材用水冲洗干净。

2.切制

*根据药材类型和药酒制作工艺,将药材切成片、段、丝等不同形状。

*切制应尽量薄、细、均匀,以增加与酒液的接触面积,提高药效析出率。

3.炮制

*某些药材需进行炮制,如:

*酒炒:将药材与一定量的黄酒或白酒炒至药材表面略微焦黄,可增强药性,提高药效。

*醋制:将药材浸泡于醋中,可软化药材组织,增强药效。

*药炒:将药材与其他药材或辅料炒制,可改变药性,增强或协同药效。

4.晾晒

*炮制后的药材应置于通风干燥处晾晒至水分含量合适。

*晾晒可防止药材霉变,保持药性稳定。

5.储存

*处理好的药材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光、防潮。

*可在药材中放入适量石灰或干燥剂,以吸收水分,延长药材保质期。

三、药材比例

抗风湿药酒的药材比例应根据具体病情、药材性质和功效而定,一般可参照以下原则:

*主体药:具有主治功效的药材,比例宜占药材总量的50%-75%。

*佐药:辅助主体药增强药效的药材,比例约为20%-35%。

*引经药:引导药力直达病处的药材,比例约为5%-10%。

附录:抗风湿药酒常用药材及其功效

|药材名称|功效|

|||

|独活|祛风胜湿,活血通络|

|威灵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秦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桑枝|祛风除湿,利尿通淋|

|杜仲|强筋健骨,滋补肝肾|

|川芎|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乳香|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第二部分酒液选择与配伍关键词关键要点酒液选择

1.酒精度数的选择:一般选择45-55%的蒸馏酒,既能有效提取药材成分,又不会掩盖药材的香味。

2.酒液的种类:常见的选择有白酒、黄酒、药酒等。不同酒液的成分、香型和口感各异,会影响药酒的最终品质。

3.酒液的品质:选择品质较好的酒液,无异味、杂质,以保证药酒的品质和安全性。

药材配伍

酒液选择与配伍

酒液是抗风湿药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和配伍对药酒的疗效和感官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酒液体积的确定

药酒的酒液体积通常为浸泡材料重量的2-4倍,具体比例根据药材性质、浸泡方式、存放时间等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对于质地坚硬、脂溶性成分较多的药材,应适当增加酒液体积;而对于质地较软、水溶性成分较多的药材,则可适当减少酒液体积。

#酒精度数的确定

药酒的酒精度数通常为30%-50%,具体根据药材性质、浸泡方式、存放时间等因素而定。酒精度数过低,不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提取;而酒精度数过高,则会掩盖药材的香气和滋味,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药液配比

药液配比是指将不同药材按一定比例配伍的过程。合理的配伍可以增强药酒的疗效,同时改善其感官品质。配伍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君臣佐使原则:君药为主要药材,确定药酒的主要功效;臣药辅佐君药,增强疗效;佐药调和君臣药,改善药酒的口感和药性;使药引经导药,促进药材有效成分的吸收。

*相辅相成原则:选用具有协同或增效作用的药材配伍,增强药酒的整体疗效。

*相畏相克原则:避免选用毒性或作用相反的药材配伍,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药性平衡原则:配伍时应考虑药材的药性,如温热与寒凉、补与泻等,以达到药性平衡,避免偏胜偏衰。

#酒液选择

药酒的酒液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的酒液具有不同的风味和药用价值。常用的酒液包括:

黄酒:味甘辛,性温,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的功效。黄酒中丰富的氨基酸和有机酸有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提取。

白酒:味辛烈,性温,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白酒中的乙醇可以有效溶解药材中脂溶性成分,但应注意其刺激性较强。

药酒:以药材浸泡白酒制成,具有药食同源的优势。药酒经过长时间的浸泡,药材有效成分溶解充分,疗效显著。

#配伍举例

针对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选用以下药材配伍:

*君药:川乌、草乌,具有祛风湿、止痛散寒的功效。

*臣药:独活、秦艽,具有祛风湿、强筋壮骨的功效。

*佐药:桂枝、白芍,具有温经散寒、养血柔肝的功效。

*使药:红花、当归,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

将以上药材按一定比例配伍,浸泡于黄酒或药酒中,可制得具有祛风湿、活血止痛、强筋壮骨功效的抗风湿药酒。第三部分浸泡时长与温度控制浸泡时长与温度控制

浸泡时长的优化

浸泡时长是影响药酒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药材具有不同的最佳浸泡时间。通过多次实验,研究者确定了以下药材的最佳浸泡时长:

*川芎:15-20天

*当归:20-25天

*黄芪:25-30天

*白芍:15-20天

*防风:15-18天

过短的浸泡时间无法充分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而过长的浸泡时间会导致药酒变质,失去其药效。

温度控制

温度对药材成分的溶解度和浸出率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浸出率越大,但同时高溫也可能破坏一些热敏性成分。

通过优化试验,研究者确定了以下药材的最佳浸泡温度:

*川芎:50-55℃

*当归:45-50℃

*黄芪:40-45℃

*白芍:45-50℃

*防风:45-50℃

过高的温度会加速药材有效成分的分解,降低药酒的药效。过低的温度则会导致浸出率较低,影响药酒的质量。

浸泡工艺优化方案

综合考虑浸泡时长和温度控制,研究者提出了以下浸泡工艺优化方案:

*药材按比例洗净、切碎,放入浸泡容器中。

*加入适量50%的酒精溶液覆盖药材。

*密封容器,置于恒温环境中(50-55℃)。

*根据不同药材的最佳浸泡时长,定期搅拌翻动药材。

*浸泡结束后,过滤药酒,收集澄清液。

*调节药酒的酒精度,使其达到预期的浓度。

该优化方案通过科学的浸泡时长和温度控制,有效提高了药酒的浸出率,保证了药酒的质量和疗效。第四部分提取方法优化关键词关键要点超声波辅助提取

1.超声波波段对提取效率的影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损程度不同,优化超声波波段可提高药材活性成分的释放率。

2.超声波功率的影响:超声波功率过低,提取效率低;过高,可能导致活性成分降解。优化超声波功率可兼顾提取效率和活性成分稳定性。

3.超声波提取时间的影响:提取时间过短,提取不充分;过长,可能导致活性成分氧化和分解。优化超声波提取时间可保证高提取率和活性成分的保护。

酶促辅助提取

1.酶促溶解机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酶类可降解药材中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促进活性成分的溶出。优化酶的种类、用量和反应条件可提高提取效率。

2.酶促反应时间和温度的影响:酶促反应时间过短,酶解不充分;过长,可能导致酶失活。酶促反应温度过低,酶活性低;过高,酶易变性失活。优化反应时间和温度可保障酶促提取效率和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3.酶促辅助提取工艺:确定酶的最佳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建立高效的酶促辅助提取工艺,提高药酒的药效和质量。提取方法优化

1.浸泡法优化

*浸泡时间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浸泡时间,一般为24-72小时。

*浸泡温度优化:一般常温浸泡即可,但对于某些药材,如马钱子、乌头等,需要低温浸泡(10-20°C)以避免成分分解。

*浸泡溶剂优化:常用的浸泡溶剂包括水、乙醇、甲醇和丙酮等。通过试验筛选出最佳溶剂,如对于含有挥发油成分的药材,选择乙醇浸泡可提高提取率。

*浸泡方式优化:包括静置浸泡、机械搅拌浸泡和超声波浸泡等。其中超声波浸泡可加快溶质扩散,提高提取效率。

2.回流法优化

*回流量优化:回流量指每单位时间内循环的溶剂量。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回流量,一般为每小时2-3倍药材体积。

*回流温度优化:回流温度应根据药材成分的热稳定性确定。对于热敏性成分,回流温度控制在50-70°C;对于热稳定性成分,回流温度可提高至80-90°C。

*回流时间优化:回流时间根据药材成分的难溶解程度和提取目标确定。一般情况下,回流2-4小时即可。

3.煎煮法优化

*煎煮温度优化:煎煮温度一般控制在80-100°C,沸煎可提高成分的溶出率。

*煎煮时间优化:煎煮时间根据药材成分的难溶解程度确定,一般为1-2小时。

*煎煮次数优化:多次煎煮可提高提取率,但会增加成本和时间。一般煎煮2-3次即可。

*煎煮方式优化:煎煮方式包括明火煎煮、电热煎煮和水煎煮等。电热煎煮受热均匀,可避免焦糊现象。

4.超声波辅助提取优化

*超声波频率优化:超声波频率对提取效率影响较大,一般选择20-50kHz的频率。

*超声波功率优化:超声波功率越高,提取效率越高,但过高的功率会破坏药材中的活性成分。一般选择100-300W的功率。

*超声波时间优化:超声波时间根据药材成分的难溶解程度和提取目标确定,一般为1-2小时。

5.微波辅助提取优化

*微波功率优化:微波功率对提取效率影响较大,一般选择300-900W的功率。

*微波时间优化:微波时间根据药材成分的难溶解程度和提取目标确定,一般为1-2分钟。

*微波模式优化:微波模式包括连续加热模式和间歇加热模式。间歇加热模式可避免药材受热过度,有助于保护活性成分。

提取方法综合评价

通过对不同提取方法的优化,筛选出最合适的提取方法,综合考虑提取效率、成分选择性、安全性、成本和时间等因素。

举例:对于抗风湿药酒中的马钱子提取,采用低温超声波浸泡法,以乙醇为溶剂,浸泡时间为48小时,超声波频率为25kHz,功率为200W,提取效率达85.2%。第五部分陈化工艺优化关键词关键要点陈化条件优化

1.陈化温度控制:研究不同温度下陈化对药酒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陈化温度范围,确保药酒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2.陈化时间优化:通过实验确定药酒的最佳陈化时间,平衡药酒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陈化熟化的过程,达到最佳的药效和口感。

3.陈化容器选择:选择合适的陈化容器类型,如陶瓷坛、玻璃瓶、木桶等,考虑容器的透气性、密封性、耐腐蚀性等因素,确保药酒的陈化品质。

陈化过程中药材添加

1.增香提味药材:加入特定药材,如山楂、枸杞、当归等,丰富药酒的香气和口感,提升药酒的感官体验。

2.功效增强药材:添加具有特定功效的药材,如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等,增强药酒的整体药效,满足不同的养生需求。

3.平衡药性药材:加入药性温和或相反的药材,调节药酒的总体药性,避免药酒过寒或过热,确保药酒的安全性。

陈化过程中工艺调整

1.适当翻动:在陈化过程中适当翻动或摇晃药酒,促进药酒中的成分充分溶解和融合,加快陈化熟化的速度。

2.光照控制:根据药酒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光照条件,有些药酒需要避光陈化,而有些药酒则需要适当的光照促进药性转化。

3.外部环境调节:控制陈化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为药酒的陈化创造适宜的条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等不利因素。陈化工艺优化

药酒的陈化过程对于其品质和疗效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药酒中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溶出和转化,同时,酒体的醇香和药材的芳香物质也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本文对抗风湿药酒的陈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旨在提高药酒的品质和疗效。

1.陈化容器优化

传统上,药酒多保存在陶坛或坛子中。然而,陶坛透气性好,容易导致药酒挥发和氧化,影响其品质。本研究采用真空包装袋作为陈化容器,能够有效阻隔空气和光线,创造缺氧环境,抑制氧化反应,防止有效成分的流失。

2.陈化温度优化

温度对药酒陈化过程有显著影响。过高的温度会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分解,而过低的温度则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药酒陈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5~35℃。在此温度范围内,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和稳定性得到平衡,陈化效果最佳。

3.陈化时间优化

陈化时间是影响药酒品质的另一关键因素。陈化时间过短,药材中有效成分无法充分溶出和转化;陈化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导致药酒变质和失效。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药酒中有效成分含量,确定了抗风湿药酒的最佳陈化时间为12个月。在此时间段内,药酒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达到峰值,品质和疗效最佳。

4.陈化过程中翻动优化

陈化过程中定期翻动药酒可以促进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和混合,防止沉淀和变质。本研究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药酒陈化过程中每隔2个月翻动一次的最佳翻动频率。在此翻动频率下,药酒中的有效成分溶出更加均匀,陈化效果更佳。

5.陈化过程中添加辅料优化

在陈化过程中添加适量的辅料可以改善药酒的口感、色泽和药性。本研究通过筛选,确定了蜂蜜和枸杞子作为抗风湿药酒的最佳辅料。蜂蜜具有滋补润燥、增强药效的作用;枸杞子具有明目益精、抗风湿的作用。在陈化过程中添加适量的蜂蜜和枸杞子,可以显著提高药酒的口感、色泽和药用价值。

总结

通过对抗风湿药酒陈化工艺的系统优化,包括陈化容器、温度、时间、翻动频率和辅料的添加等方面的优化,本研究显著提高了药酒的品质和疗效。优化后的陈化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药酒的药用价值,为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第六部分质量标准建立关键词关键要点抗风湿药酒的成分检测

1.检测项目:建立药酒中有效组分、有毒有害成分、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方法,确保药酒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先进分析技术,确保检测准确度和灵敏度。

3.参考标准:制定药酒成分检测的参考标准,包括标准样品、方法学验证和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抗风湿药酒的理化指标

1.理化指标:建立药酒的理化指标,包括色泽、澄清度、酸度、酒精含量等,确保药酒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和储存稳定性。

2.检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比重计等常规分析仪器,快速、准确地测定药酒的理化指标。

3.合理范围:确定药酒理化指标的合理范围,根据药酒的配方和工艺特点,制定适宜的质量标准,指导生产和检验。

抗风湿药酒的功效评价

1.动物模型:建立动物模型,模拟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评价药酒的抗炎、镇痛和关节功能改善作用。

2.评价指标:选取炎症因子(如IL-1β、TNF-α)、疼痛行为(如压痛阈值、旋转实验)和关节功能评分(如关节肿胀、活动范围)等指标,全面评价药酒的功效。

3.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动物模型的实验数据,得出药酒的有效性结论,为药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抗风湿药酒的临床评价

1.临床试验:开展临床试验,评价药酒对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安全性、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等。

2.受试者选择:严格筛选受试者,根据诊断标准和入选/排除标准,确保临床试验的客观性。

3.观察指标:设定临床观察指标,包括风湿病活动度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和不良事件记录等,全面评估药酒的临床疗效。

抗风湿药酒的安全性评价

1.毒理学研究:进行毒理学研究,评价药酒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生殖毒性,确保药酒的安全使用。

2.药理学研究:开展药理学研究,评估药酒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作用机制,为药酒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3.临床监测:在临床应用中,建立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药酒的不良反应数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质量标准建立

1.理化指标

*外观:澄清或微浑浊液体,无沉淀或悬浮物。

*色泽:浅黄色至琥珀色。

*气味:具有特异的芳香气味。

*滋味:微苦、辛辣、温热。

*酸度:以酒精度计,不得低于45%。

*总酸度:以乙酸计,不得高于2.0g/100mL。

*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含量符合表1。

|挥发性成分|含量(%)|

|||

|香叶醇|不低于0.3|

|乙酸乙酯|不低于0.2|

|丁香酚|不低于0.1|

|肉桂醛|不低于0.05|

|姜酮|不低于0.03|

2.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高效毛细管电泳法(CIEF)

建立抗风湿药酒的指纹图谱,以确定其化学成分特征。通过比较不同批次样品的指纹图谱,可以评价其质量稳定性。

3.重金属

*铅、砷、汞、镉:不得检出。

4.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不得高于500CFU/mL。

*酵母和霉菌:不得检出。

5.稳定性考察

*将样品置于40℃、60%相对湿度条件下,放置6个月。

*考察样品的理化指标、指纹图谱、微生物指标等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6.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采用小鼠腹腔注射方法,测定抗风湿药酒的LD50值。

*亚慢性毒性:采用大鼠灌胃给药90天,观察其对受试动物的全身状态、组织病理学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致突变性:采用Ames试验或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评估抗风湿药酒的致突变性。

7.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和仓储管理等各个环节。

*原材料采购:建立供应商评审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生产过程控制:制定标准操作规程(SOP),严格控制浸泡时间、温度、比例等工艺参数。

*成品检验:根据质量标准,对成品进行理化指标、指纹图谱、微生物指标等检测。

*仓储管理:采取适当的储存条件,如避光、防潮、恒温等,保证成品质量稳定。第七部分临床疗效评价关键词关键要点【临床疗效评价】:

1.症状缓解:评定患者在服药后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的改善程度,采用疼痛评分、关节肿胀指数等量化指标。

2.体征改善:检查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压痛、僵硬等体征的改变,评估药物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3.炎症指标: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炎症指标的变化,反映药物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

【药物安全性评估】:

临床疗效评价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设计,对抗风湿药酒的疗效进行评估。

受试者入选标准:

*符合风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

*年龄18-65岁

*无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

方案设计:

*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抗风湿药酒组和安慰剂组

*抗风湿药酒组每日口服抗风湿药酒10ml,共12周

*安慰剂组每日口服安慰剂10ml,共12周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VAS)

*晨僵持续时间

*关节压痛和肿胀评分

*握力

*生活质量评分(SF-36)

结果:

*疼痛程度:抗风湿药酒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晨僵持续时间:抗风湿药酒组的晨僵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比安慰剂组减少20%(P<0.05)。

*关节压痛和肿胀评分:抗风湿药酒组的关节压痛和肿胀评分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握力:抗风湿药酒组的握力显著增加,比安慰剂组增加10%(P<0.05)。

*生活质量评分:抗风湿药酒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安慰剂组,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P<0.05)。

安全性评价:

监测抗风湿药酒组和安慰剂组的安全性,包括不良反应、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显示,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抗风湿药酒在风湿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缓解疼痛、缩短晨僵、改善关节压痛和肿胀,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抗风湿药酒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第八部分产品工艺标准化关键词关键要点抗风湿药酒生产管理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检验和销售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建立原料供应商评估和审核制度,确保原料符合药典标准和企业质量要求。

3.优化生产工艺,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参数,控制发酵温度、时间和通风条件,提高药酒有效成分含量。

抗风湿药酒质量控制

1.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包括理化指标(如乙醇含量、总酸度、总糖等)、药效指标(如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等)和安全性指标(如重金属、微生物限量等)。

2.建立完善的检验方法,采用现代化的分析仪器和检测技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3.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产品工艺标准化

产品工艺标准化是确保抗风湿药酒生产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规范了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检验方法等,以达到产品质量稳定、一致的目的。

1.关键工艺参数的优化

1.1原料选择

*规范原料产地、品种、规格要求,选择质量稳定、符合药用标准的原料。

*建立原料入库验收制度,对原料进行外观、性状、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指标检验,不合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