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第十五章)_第1页
刑法学(第十五章)_第2页
刑法学(第十五章)_第3页
刑法学(第十五章)_第4页
刑法学(第十五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学刑法分论第十五章侵犯财产罪目录页ContentsPage第一节侵犯财产罪概述第二节暴力、胁迫型财产犯罪第三节窃取、骗取型财产犯罪第四节侵占、挪用型财产犯罪第五节毁坏、破坏型财产犯罪案例导入被告人:金某,男,22岁,农民;赵某,男,19岁,农民;申某,男,18岁,农民;关某,男,17岁,农民;沈某,男,20岁,农民;韩某,男,19岁,农民。1989年1月某日,赵某去金某家讨论要偷木头,后赵某又纠集了关某、韩某、申某、沈某。第二天晚10时许,六被告骑三轮车到英山检查站。金某带着钢丝鞭,同申某去检查站探听动静,见屋内亮着灯,没发现来人。金某说:“现在可以装车了。”其余四人在赵某的指挥下,用两辆三轮车各装数根红松,拉回村子卸在河边上。当第二趟去盗拉时,被检查站管林员孙某、蒋某发现。孙、蒋正要出屋制止,申某即拿圆木把门顶住,并用脚踩着,金某也找一圆木顶住门。孙、蒋二人出不来,用钎子撬门没撬开,便砸坏门心板向外泼水。孙、蒋二人又用电话报警,金某随即转到房后将电话线拉断。其他案犯抢拉四车圆木卸在河边,因已被人发现,不想再拉。金某告诉申某去叫其他案犯再来拉一趟。因房门被顶住,窗户上又安有钢筋护栏,孙、蒋两名管林员眼看着价值5000多元的圆木被拉走。对本案中的各被告人应如何定罪判刑?请说明理由。第一节侵犯财产罪概述侵犯财产罪的概念和特征侵犯财产罪的类型一二侵犯财产罪的概念和特征一侵犯财产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产;以非法使用为目的挪用资金或者特定款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构成犯罪的行为。本类犯罪的基本特征是:本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各种非法手段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本类犯罪的主体都是自然人主体,并且绝大多数是一般主体,只有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是由特殊主体构成。本类犯罪在主观方面均出于故意。侵犯财产罪的类型二侵犯财产罪可分为以下四类:暴力、胁迫型财产犯罪,包括抢劫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敲诈勒索罪。窃取、骗取型财产犯罪,包括盗窃罪、诈骗罪。侵占、挪用型财产犯罪,包括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毁坏、破坏型财产犯罪,包括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第二节暴力、胁迫型财产犯罪抢劫罪抢夺罪一聚众哄抢罪敲诈勒索罪二三四抢劫罪一(一)抢劫罪的概念和特征(二)抢劫罪的认定(三)抢劫罪的刑事责任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构成特征如下: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私财产所有权和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产的所有人、持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抢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罪在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一)抢劫罪的概念和特征0201判断有关抢劫罪的罪与非罪的问题,主要根据抢劫罪的基本构成特征来进行分析。此外,实践中还应该考虑以下两个因素:行为的情节轻重程度。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纠纷。罪与非罪的界限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二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本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二)抢劫罪的认定0201根据最高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本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要准确适用本条规定,应当掌握三个条件:一是,行为人必须是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这是向抢劫罪转化的前提条件。二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是向抢劫罪转化的客观条件。三是,当场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目的是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这是向抢劫罪转化的主观条件。转化型抢劫罪的理解和适用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三)抢劫罪的刑事责任抢夺罪二(一)抢夺罪的概念和特征(二)抢夺罪的认定(三)抢夺罪的刑事责任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抢夺的行为。本罪的构成特征如下: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抢夺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在主观方面出自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一)抢夺罪的概念和特征0201在实践中,区分抢夺罪罪与非罪应着重考虑三个因素:(1)数额较大或多次抢夺。(2)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3)是否有特殊的情节。罪与非罪的界限抢夺罪与抢劫罪,都是行为人明知被害人知道,仍公然实施夺取财物的行为。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1)侵犯的客体不同。(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本罪与抢劫罪的界限(二)抢夺罪的认定根据《刑法》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审判实践中,“数额巨大”,是指抢夺财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至2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是指抢夺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抢夺公私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财物的;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的;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三)抢夺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二百六十八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聚众哄抢罪三聚众哄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聚众哄抢的特点是,聚集多人夺取公私财物,参与哄抢的人员处于随时可能增加或者减少的状态;哄抢人不使用暴力、胁迫手段,依靠人多势众取得财物。本罪是必要的共同犯罪,处罚的对象仅限于聚众哄抢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敲诈勒索罪四(一)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和特征(二)敲诈勒索罪的认定(三)敲诈勒索罪的刑事责任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构成特征如下: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迫使被害人当场或者限期交付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一)敲诈勒索罪的概念和特征(二)敲诈勒索罪的认定本罪与抢劫罪的界限本罪与绑架罪的界限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010302本罪与抢劫罪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二者在客观方面都实施了威胁的行为。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威胁的方式不同。实现威胁的时间不同。威胁的内容不同。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不同。本罪与抢劫罪的界限01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不同:(1)敲诈勒索罪是复杂客体,包括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诈骗罪客体比较单一,侵犯的是公民的财产权利。(2)客观方面,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恐惧而被迫交付财物;诈骗罪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地交付财物,在敲诈勒索案件中,有的可能包含有欺诈因素,但并非构成本罪的要件。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02敲诈勒索罪和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都是勒索公私财物的行为。二者有明显的区别:侵犯的客体不同,以至于他们的性质不同。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主观方面也不同。本罪与绑架罪的界限03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犯本罪,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敲诈勒索罪的刑事责任第三节窃取、骗取型财产犯罪盗窃罪诈骗罪一二盗窃罪一(一)盗窃罪的概念和特征(二)盗窃罪的认定(三)盗窃罪的刑事责任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构成特征如下: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在主观方面出自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一)盗窃罪的概念和特征(二)盗窃罪的认定罪与非罪的界限盗窃罪与相似犯罪的界限0102在实践中,明确盗窃罪与非罪的界限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2)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分别。(3)盗窃公私财物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①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②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③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④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全部退赃、退赔的;主动投案的;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4)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盗窃上述发票数量在25份以上的,为“数额较大”。这是此种犯罪行为构成盗窃罪的标准。(5)多次盗窃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最后一次盗窃构成犯罪,前次盗窃行为在一年内的,应当累计其盗窃数额。罪与非罪的界限01(1)盗窃罪与盗窃枪支、弹药、爆炸物、窃取抢夺国有档案、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等行为,属于法条竞合,不构成本罪。(2)实施盗窃而同时触犯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属于想象竞合,择一重罪定罪处罚。(3)为盗窃其他财物,盗窃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的,择一重罪定罪处罚;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机动车辆,以盗窃罪和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为实施其他犯罪,偷开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后,将偷开的机动车辆送回原处或者停放到原处附近,车辆未丢失的,按照其实施的其他犯罪从重处罚。(4)为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丢失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在偷开机动车辆过程中发生交通肇事构成犯罪,又构成其他罪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和其他罪实行数罪并罚;偶尔偷开机动车辆,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认为是犯罪。(5)实施盗窃犯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数额较大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因破坏公私财物又构成其他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6)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02罪与相似犯罪的界限盗窃根据《刑法》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盗窃罪的刑事责任诈骗罪二(一)诈骗罪的概念和特征(二)诈骗罪的认定(三)诈骗罪的刑事责任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构成特征如下: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在主观方面出自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一)诈骗罪的概念和特征(二)诈骗罪的认定本罪与民事借贷纠纷的界限本罪与其他相似犯罪的区别本罪与法定的特殊诈骗犯罪的界限01020301本罪与民事借贷纠纷的界限区分诈骗罪与民事借贷纠纷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看借款人与借贷人在借贷时的相互关系。看发生借贷关系的原因。看借款人是否愿意归还及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02本罪与其他相似犯罪的区别(1)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主要区别:诈骗行为是使用诈骗方法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愿地”处分财物;敲诈勒索行为是通过威胁、要挟的方法使他人感到恐惧而不得不交付财物。(2)诈骗罪与盗窃罪的主要区别:诈骗行为是通过欺骗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觉和信任感,“自愿地”处分财产;盗窃行为是以“秘密窃取”的方法,在被害人没有处分财产的意思和行为的情况下获得他人财产。本罪与法定的特殊诈骗犯罪的界限03我国《刑法》除规定了普通诈骗罪即本罪外,还在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中规定了若干特殊诈骗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诈骗罪的刑事责任第四节侵占、挪用型财产犯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一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二三四五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侵占罪一(一)侵占罪的概念和特征(二)侵占罪的认定(三)侵占罪的刑事责任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本罪的构成特征如下: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在主观方面出自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一)侵占罪的概念和特征0201所谓“不当得利”,是指当事人一方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法律事实。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不当得利都可以成为侵占罪的前提,如果行为人不当得利中的利不是他人的财物,而表现为一种财产上的利益(如将租来的房屋非法转租而收取的租金)或非财产上的利益(如接受他人的服务或劳务等),那么就不应将其视为侵占罪的对象。侵占罪与盗窃罪在很多方面相似,区别的关键是:(1)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不同。(2)犯罪对象不同。(3)客观方面不同。本罪与不当得利的界限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二)侵占罪的认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犯本罪,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属于告诉才处理。(三)侵占罪的刑事责任职务侵占罪二(一)职务侵占罪的概念和特征(二)职务侵占罪的认定(三)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构成特征如下: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出自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一)职务侵占罪的概念和特征0201两罪主观上都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客体都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两罪的主要区别是:(1)主体不同。(2)客观表现不同。(3)犯罪对象不同。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都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都侵犯公私财产权利。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1)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只能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诈骗罪侵犯的可以是任何公私财物。(2)职务侵占罪只能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行为方式包括窃取、骗取、侵占等多种;而盗窃罪、诈骗罪的实施与职务无关,行为方式只能是窃取或骗取。(3)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而盗窃罪、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本罪与侵占罪的界限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的界限(二)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三)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资金罪三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如下: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主要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另外还侵犯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经管理制度。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特定款物罪四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国家财经管理制度,擅自将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挪作他用,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