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T 8582-2024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_第1页
DB13(J)-T 8582-2024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_第2页
DB13(J)-T 8582-2024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_第3页
DB13(J)-T 8582-2024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_第4页
DB13(J)-T 8582-2024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标准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复审结果的通知》(冀建节科〔2021〕2号)的要求,由唐山市市政建设总公司、唐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事务中心、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市政道路本标准共分10章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测量;5.路基;6.基层;7.面层;8.人行道;9.挡土墙;10.附属构筑物及有关附录。本次修编的主要内容:1删除原规程第6.2节砂石基层、第6.3节碎石基层、第6.4节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第6.11节块石基层施工质量验收内容;2增加第6.8节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施工质量验收内容;3删除原规程第7.9节沥青贯入式面层施工质量验收内容;4增加第7.9节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验收内容;5增加第8章人行道施工质量验收内容。本标准由唐山市市政建设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由河北省绿色建筑推广与建设工程标准编制中心负责管理。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唐山市市政建设总公司(地址:唐山市华岩北路20号,邮政编码: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人员名单:主编单位:唐山市市政建设总公司唐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事务中心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河北正实城建开发有限公司河北理工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唐山市龙达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唐山海港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水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市双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唐山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文辉杜坤朋李文东张大伟李淑娟张学军胡飞龙翟巧丽袁民姚彬梁春阳王靖李富海赵爱国张恒佟志新张伟杨雁滨裴国强严潮黄爱东张晓峰赵彦民郭雅慧张彪付士峰张广田褚少辉郭志颖孙涛董威月方义豪王伟杨越张金立黄茂超张新朝石立鹏秦琪明马庆珍王开亮刘志斌崔红亮王云桥梁旭华王瑞岐林韶朱志新佟欣欣汪子洋单长海党秋宇张美洁杜振鹏蒋立鹏许东明韩桂香审查人员:杨素伟吴立春傅美丽刘影震 2术语 23基本规定 4施工测量 206基层 26 26 27 28 37 7面层 41 41 41 45 48 49 67 9挡土墙 76 78 80 84 附录A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核查记录 101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GeneralProvisi 2Terms 23BasicRequirements 54ConstructionMeasure 206BaseCourse 26 26 27 28 31 34 37 41 41 41 45 48 49 52 54 8PavetheSideWalk 63 69 9RetainingWall 10AuxiliaryStruct AppendixAInspectionRecordofUnitEngineeringQuality·····101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ListofQuotedStandards 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0.1为加强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验收,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大中修的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工程的质量验收。1.0.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河北省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22.0.1路床roadbed路槽底部一定深度的部分称为路床。2.0.2路基subgrade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筑物;是指路面基层以下部分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2.0.3面层surfacecourse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并将荷载传递到基层的路面结构层。2.0.4基层basecourse设在面层以下的结构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的车辆荷载,并将荷载分布到垫层或土基上。当基层分为多层时,其最下面的一层称为底基层。2.0.5垫层bedcourse设于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冻以改善基层和土基的工作条件。2.0.6建筑垃圾再生集料constructionwasterecycledaggregate将以废砖瓦、废弃砂浆、废混凝土块、废石块为主要成分的建筑垃圾,利用机械设备破碎处理后,分离出金属、塑料、木材等杂物,最终生成的粒料,称为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简称再生集料。2.0.7路面pavement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道路路基上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状构筑物。32.0.8稳定土基层stabilizedsoilbasecourse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结合料与土、砂砾或其他集料,经拌和、摊铺、压实而成的路面基层。2.0.9工业废渣基层industrialwastebasecourse用适合于路用的工业废渣修筑的路面基层。2.0.10边坡sideslope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2.0.11护坡slopeprotection2.0.12挡土墙retainingwall为防止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坍塌而修筑的、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筑物。2.0.13加筋挡土墙reinforcedearthretainingwall2.0.14透层primecoat为使沥青层与无沥青材料的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的液体沥青层。2.0.15粘层tackcoat为使新铺沥青面层与下层粘结良好而浇洒的沥青层。2.0.16缩缝contractionjoint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设置的收缩缝。其作用是使水泥混凝土板在收缩时不致产生不规则的裂缝。一般采用假缝。2.0.17胀缝expensionjoint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设置的膨胀缝。其作用是使水泥混凝土板在温度升高时能自由伸展。应采用真缝。2.0.18路面平整度surfaceevenness道路表面纵向的凹凸量的偏差值。42.0.19路肩shoulder;verge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包括硬路肩与土路肩),为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使用,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撑。2.0.20路缘石curb设在路面边缘的界石,简称缘石。2.0.21平石gutterapron铺砌在路面与立缘石之间的平缘石。2.0.22横坡crossslope路幅和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横向坡度。指路面、分隔带、人行道、绿化带等的横向倾斜度,以百分率表示。2.0.23地基处理groundtreatment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2.0.24泡沫沥青foamedasphalt将热沥青和少量水在发泡装置内混合、膨胀,形成的含有大量均匀分散气泡的沥青材料。2.0.25泡沫沥青混合料foamedwarmmixtureasphalt采用泡沫沥青温拌工艺拌制的,拌和及施工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150℃~180℃)和冷拌(常温)沥青混合料之间,能够实现沥青路面施工且性能达到(或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的新型沥青混合料。2.0.26透水水泥混凝土perviouscementconcrete2.0.27透水沥青混合料permeableasphaltconcrete(PAC)空隙率为18%~25%的沥青混合料。2.0.28透水路面砖permeablepavingbricks用作路面铺设的、具有透水性能的表面材料。53.0.1道路工程所用原材料、成品或预制构件的质量检查、验收程序、运输、保管的质量保证措施等,应符合现行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标准》DB13(J)/T8054的规定。3.0.2道路工程质量验收、验收程序和验收组织,应符合现行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13(J)/T8053的规定。3.0.3道路工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应符合现行国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拟采用的施工工艺等具体情况,划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可按照表3.0.3的规定执行。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道路工程路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路基处理,路肩基层—砂砾(砾石)基层,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沥青碎石料基层,沥青灌入式基层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透层,粘层,封层,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沥青贯入式面层,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模板、钢筋、混凝土)铺砌式面层料石面层,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6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道路工程广场与停车场—料石面层,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人行道—料石人行道铺砌面层(含盲道砖混凝土预制块铺砌人行道面层(含盲道砖沥青混合料铺砌面层挡土墙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墙泄水孔,回填土,帽石,栏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板预制,地基,基础(模板、钢筋、混凝土墙板安装(含焊接滤层、泄水孔,回填土,帽石砌筑挡土墙泄水孔,回填土,帽石加筋挡土墙地基,基础(模板、钢筋、混凝土加筋挡土墙砌块与筋带安装,滤层、泄水孔,回填土,帽石,栏杆筑物—路缘石,雨水支管与雨水口,排(截)水沟,倒虹管与涵洞,护坡,隔离墩,隔离栅,护栏,声屏障(砌体、金属),防眩板3.0.4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2一般项目中的实测(允许偏差)项目抽样检验的合格率应达到80%,且超差点的最大偏差值应在允许偏差值的1.5倍范围内;4主要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以及相关试验检测资料齐全、正确;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3.0.5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应符合现行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13(J)/T8053的规定。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7录、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应按本标准附录A中表A.0.1~表A.0.3执行。3.0.6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将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归档。84.1.1施工测量应实行施工单位复核制、监理单位复测制,填写相关记录;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现场交桩,施工单位对所交桩进行复核测量;原测桩有遗失或变位时,应及时补钉桩校正,并应经相应的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和人员认定。4.1.2临时水准点和道路中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不易被扰不应少于1个。临时水准点、道路中线控制桩、高程桩必须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临时水准点、道路中线控制桩,应根据施工方案进行设置,并应及时校核。4.1.4施工测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有关规定。4.1.5施工测量检验应具备下列资料:1测量仪器、量具检定合格证书;2水准点、导线坐标点的交接记录和复核记录;3施工测量记录和复核记录;4路基加密放样点的计算审核记录。4.2.1水准点、导线点的交接与复测,施工临时水准点设置及其在9使用期内的保护、校正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的有关规定。4.2.2水准点闭合差为±12Lmm,L为水准点间测量闭合线路的长度,单位为k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测量记录。闭合差≤1/10000;一般道路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为24n″,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5000,n为测站数。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测量记录。4.2.4直接丈量测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4的规定。序号固定测桩间距离(m)允许偏差12200~5003>5004.2.5道路工程施工测量一般项目的检查,应符合现行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标准》DB13(J)/T8054-2019第4.2.2~4.2.9条的规定。5.1.1本章适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路基的检查验收。5.1.2施工前,应对道路中线控制桩、边线桩及高程控制桩等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必须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5.1.4路基用土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依据工程需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的相关规定和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3430的相关规定,按设计要求对路基土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颗粒分析、标准击实、CBR等试验,特殊土路基应做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膨胀和膨胀量等试验。5.1.5原材料、成品或预制构件的品种、规格、型号和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凡涉及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原材料、成品和预制构件应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原材料、成品或预制构件的质量检查验收,应符合本标准和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5.1.6路基填筑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清表。5.1.7路基压实度应采用击实标准分层检测,确保达到设计的压实度要求。5.1.8路基工程施工排水与降水应保证路基土壤天然结构不受扰动,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标准》DB13(J)/T8054的有关规5.1.9路基工程检验应具备下列资料:1压实度试验报告;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施工记录。5.2.1土方路基压实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1的规定。序号项目压实度(%)检验频率检验方法1路床以下深度(cm)填方0~80快速路和主干路每1000m2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验次干路支路280~150快速路和主干路次干路支路3>150快速路和主干路次干路支路4路床顶面(cm)挖方0~30快速路和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注:1表中所列的压实度以相应的标准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为基准;2道路的类型,根据设计或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的要求确定;分期扩建的道路按永久规划确定;3管道工程位于道路路基时,管道回填压实度应符合本表的相关规定。5.2.2填方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填土经碾压夯实后不得有翻浆、弹簧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压实记录。5.2.3填土中不得含有淤泥、腐殖土及有机物质等杂质。5.2.4路基土方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4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纵断高程-2010201用水准仪测量22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3平整度20路宽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4宽度不小于设计值+B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5横坡±0.3%且不反坡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6边坡不陡于设计值202注: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5.3.1挖石方路基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险石。5.3.2填石方路基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2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测方法范围点数1压实度层厚和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段测定的参数,沉降差不得大于试验路段确定的数值每1000m2抽检1组3水准仪测量注:1土石混填路基可根据实际可能性进行压实度或固体体积率检验;2试验段应在监理工程师、施工技术负责人、设计代表等有关人员参加下,选用适宜的压实机具,共同确定层厚、压实遍数等质量控制参数。5.3.3挖石方路基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3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纵断高程-100~+50201用水准仪测量22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3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B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4边坡不陡于设计规定202用坡度尺量,每侧1点注: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5.3.4填石方路基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4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纵断高程-20~+10201用水准仪测量22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3平整度20路宽19~152>1534宽度不小于设计值+B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5横坡±0.3%,且不反坡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6边坡不陡于设计值202用坡度尺量,每侧1点注: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5.4.1路床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4.1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土路床石路床范围点数1压实度(深度0cm~30cm)快速路和主干路—3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验次干路支路2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1用贝克曼梁或落锤式弯沉仪或自动弯沉仪测量注:1弯沉值的检验频率为每车道、每20m(贝克曼梁测定法或自动弯沉仪)或50m(落锤式弯沉仪)测1点,多车道道路应按车道数相应增加测点;2弯沉值单位:1/100mm。5.4.2路床不得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5.4.3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5.4.4路床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4.4的规定。序号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土路床石路床点数12004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220m1用水准仪测量3平整度20路宽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最大值9~152>1534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B0~+100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5横坡202用水准仪测量6横断高程 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注: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5.5.1路肩所用的原材料及预制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原材料取样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5.5.2路肩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5.2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压实度2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验5.5.3路肩线应直顺,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缝及阻水现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5.4路肩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5.4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402测距仪或用钢尺量2横坡用水准仪测量注:“宽度”为压实削坡后的宽度。5.6边沟、边坡5.6.1边沟、边坡所用的原材料及预制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原材料取样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5.6.2边沟、边坡基础必须稳定,密实、平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5.6.3砌筑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工作台班抽检1组砂浆试块。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5.6.4边坡坡度、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坡度尺量。5.6.5边坡应平整、坚实、稳定,不得贴坡。5.6.6边坡上口线应整齐、直顺,沟底应平整,边沟排水应畅通。检验方法:观察,水准仪测量。检验方法:用2m直尺量。5.6.8砌石、预制混凝土制品边沟的勾缝必须饱满、密实,不得有脱落或漏勾。5.6.9土质及石质边沟、边坡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6.9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边沟边坡点数1坡度不陡于设计要求不陡于设计要求201用坡度尺量2沟底高程-30~0—用水准仪测量3沟底宽0~+30 用钢尺量4砌筑平整度2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最大值5.6.10预制混凝土制品边沟、边坡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沟底高程-10~0 201用水准仪测量2顶面高程—用水准仪测量3砌筑平整度用2m直尺和塞尺量4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要求—25坡度—不陡于设计要求2025.7软土路基处理5.7.1换填土(石)方处理软土路基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5.2节、第5.3节的有关规定。5.7.2抛石挤淤的石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风化片石。5.7.3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在现场选点进行试夯,通过试夯确定试验参数,如夯锤质量、落距、夯点布置、夯击遍数和夯击次数等。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5.7.4砂垫层的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检查1次。检验方法:检查检验报告。5.7.5砂垫层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0%击实标准。检查数量: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检1组(3点)。检验方法:检查检验报告。5.7.6袋装砂井用砂的规格和质量、砂袋织物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检查1次。检验方法:检查检验报告。5.7.7袋装砂井砂袋下沉时不得出现扭结、断裂等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并记录。5.7.8袋装砂井井深不小于设计要求,砂袋在井口外应伸入砂垫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7.9塑料排水板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检查1次。检验方法:检查检验报告。5.7.10塑料排水板下沉时不得出现扭结、断裂等现象。5.7.11塑料排水板板深不小于设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5.7.12碎石(砂)桩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检查1次。检验方法:检查检验报告。5.7.13碎石(砂)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总桩数的1%进行抽检,且不少于3处。检验方法:检查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报告。5.7.14碎石(砂)桩桩长不应小于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5.7.15水泥土搅拌桩水泥的品种、级别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检验报告。5.7.16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设计值。检查数量:按总桩数的1%进行抽检,且不少于3处。检验方法:检查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报告。5.7.17水泥土搅拌桩桩长不应小于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5.7.18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所用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检验方法:检查检验报告。5.7.19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合成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次按5%抽检。检验方法:全数检查,原材料取样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5.7.20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合成材应符合设计要求。5.7.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设计值。检查数量:按总桩数的1%进行抽检,且不少于3处。检验方法:检查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报告。5.7.2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长不应小于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5.7.23砂垫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7.23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B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2厚度不小于设计规定2004用钢尺量9~154>1563反滤层设置符合设计要求2004检查施工记录注: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5.7.24袋装砂井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7.24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井间距全部抽查2%且不少于5处两井间,用钢尺量2砂井直径0~+100用钢尺量3井竖直度≤1.5%H全数检查查施工记录4砂井灌砂量-5%G查施工记录注:H为桩长或孔深,G为灌砂量。5.7.25塑料排水板置设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7.25的规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板间距全部抽查2%且不少于5处两板间,用钢尺量2板竖直度≤1.5%H全部全数检查查施工记录注:H为桩长或孔深。5.7.26碎石(砂)桩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7.26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桩距全部抽查2%,且不少于2根两桩间,用钢尺量,查施工记录2桩径不小于设计值查施工记录3竖直度≤1.5%H全数检查查施工记录4灌砂量(%)不小于设计值全数检查查施工记录注:H为桩长或孔深。5.7.27水泥土搅拌桩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7.27的规定。序号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强度全部抽查5%,且不少于2根切取试样或无损检测2桩距抽查2%,且不少于2根两桩间,用钢尺测量、查施工记录3桩径不小于设计值4竖直度≤1.5%H全数检查查施工记录注:H为桩长或孔深。5.7.28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7.28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下承面平整度20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2下承面拱度1个断面用水准仪测量5.7.2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序号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强度不小于设计值(KPa)全部抽查2%,且不少于2根切取试样或无损检测2桩距3桩径不小于设计值4竖直度≤1.5%H注:H为桩长或孔深。6.1.1本章适用于城市道路工程基层的检查验收。6.1.2基层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用量和矿料级配应按配合比设计控制准确。凡涉及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原材料、成品和预制构件应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6.1.3道路基层用钢渣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用钢渣》GB/T25824的有关规定。6.1.4道路基层用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应符合现行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垃圾再生集料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程》DB13(J)/T155的有关规定。6.1.5石灰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等半刚性基层,应确保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在受冻前达到设计要求。石灰稳定类材料前15d~30d完成施工。6.1.6基层工程检验应具备下列资料:1原材料、半成品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复试报告;2基层压实度试验报告和强度试验报告;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施工记录。6.2沥青碎石料基层6.2.1沥青碎石各种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控制准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检验报告。6.2.2沥青碎石料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2.2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2)点数1压实度1JTG3450/T09246.2.3表面应坚实、平整,颗粒分布均匀。6.2.4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6.2.5沥青碎石料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2.5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查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厚度1JTG3450/T09122平整度20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3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B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4202004尺量,取最大值5201用水准仪测量6横断高程20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7横坡202用水准仪测量注:1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2基层表面应按设计要求用量撒泼透层油;3平整度测试,可根据工程实际选用其他试验方法。6.3石灰稳定类基层6.3.1石灰稳定类基层使用的石灰、土、水应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用量应按配合比设计控制准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检验报告。6.3.2石灰中不得有大于10mm未消解的灰块。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试验报告。6.3.3石灰稳定类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3.3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无侧限抗压强度R7符合设计要求(MPa)20001JTGE51/T08052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1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验次干路、支路注:1本节包括掺入一定比例的碎(砾)石、天然砂砾或工业废渣等材料铺筑的基层;2以规定温度和湿度下养护6d、浸水1d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6.3.4石灰稳定类基层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块不得超过10%,最大的土块粒径不得大于50mm。石灰土应拌和均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试验报告。6.3.5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成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不得有浮土、脱皮、松散现象。6.3.6石灰稳定类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3.6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含灰量-1.0%~+1.5%2000m21JTGE51/T0809/T08102含水量±3%(以质量计)1酒精燃烧法,烘干法3平整度20路宽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42004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5厚度1JTG3450/T09126宽度路缘外为便道不小于设计要求+B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路缘外为绿化带设计要求+B7201用水准仪测量8横断高程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9横坡202用水准仪测量注:1宽度中B值为石灰稳定类基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2本节包括掺入一定比例的碎(砾)石、天然砂砾或道路用钢渣等材料铺筑的基层;3平整度测试,可根据工程实际选用其他试验方法。6.4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砾)应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用量应按配合比设计控制准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检验报告。6.4.2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2点数1无侧限抗压强度R7符合设计要求(MPa)20001JTGE51/T08052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1用灌砂法检验次干路、支路注:1以规定温度和湿度6d、浸水1d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2试件数量和试模尺寸均需依据所稳定粒料的最大粒径选定。6.4.3石灰中不得有大于10mm未消解的灰块,且最大团粒不得大于50mm。6.4.4石灰、粉煤灰品质、碎石(砂砾)级配及破碎率应符合设计要求,碎石(砂砾)含泥量不得大于设计要求,原材料用量应按配合比设计控制准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6.4.5石灰粉煤灰碎石(砂砾)应拌和均匀,色泽调和一致。碎石(砂砾)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试验报告。6.4.6摊铺层应无明显的粗细颗粒离析现象。脱皮、松散现象。6.4.8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养生期不得少于7d。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6.4.9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石灰含量+1.0%~01JTGE51/T0809/T0810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2含水量-1.0%~+1.5%(以质量计)1酒精燃烧法,烘干法3平整度20路宽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4厚度1JTG3450/T09125宽度路缘外为便道不小于设计要求+B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路缘外为绿化带设计要求+B±206202004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7无联结层±10201用水准仪测量8横断高程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9横坡202用水准仪测量注:1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2石灰粉煤灰砂砾运到现场堆放时间不得超过规定;3石灰含量、含水量的允许偏差值均指相对于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数。6.5水泥稳定类基层6.5.1水泥稳定类基层使用的水泥、集料、水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用量和集料级配应按配合比设计控制准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检验报告。6.5.2水泥稳定类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5.2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2)点数1无侧限抗压强度R7符合设计要求(MPa)20001JTGE51/T08052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1用灌砂法检验次干路、支路注:1以规定的温度和湿度下6d、浸水1d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2水泥稳定土自拌和到碾压完成不应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6.5.3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灰。6.5.4用12t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6.5.5水泥稳定类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5.5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厚度1JTG3450/T09122平整度20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32020044201用水准仪测量5宽度路缘外为便道不小于设计要求+B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路缘外为绿化带设计要求+B±206横断高程20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7横坡±0.3%且不反坡202用水准仪测量注:1宽度中B值为上层结构施工对该层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2水泥稳定土自拌和到摊铺完成不应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6.6.1旧路面再生利用使用的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检验报告。6.6.2旧路面再生混合料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6.2的规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无侧限抗压强度R7符合设计要求(MPa)20001JTGE51/T08052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1用灌砂法检验次干路、支路6.6.3旧路面再生混合料掺加的胶结材料(如水泥)剂量必须符合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试验报告。6.6.4旧路面再生混合料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6.4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平整度20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2201水准仪检测3厚度1JTG3450/T09124横坡202用水准仪测量6.7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砂砾(砾石)基层6.7.1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砂砾(砾石)基层使用的集料、水应符合设计要求,集料级配应按配合比设计控制准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检验报告。6.7.2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砂砾(砾石)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7.2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1用灌砂法检验次干路、支路2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每车道20m1用贝克曼梁或落锤式弯沉仪或自动弯沉仪测量注:1弯沉值的检验频率为每车道、每20m(贝克曼梁测定法或自动弯沉仪)或50m(落锤式弯沉仪)测1点,多车道道路应按车道数相应增加测点;2弯沉值单位:1/100mm。6.7.3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无明显离析现象。6.7.4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砂砾(砾石)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7.4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平整度20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2201用水准仪测量3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B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4厚度1JTG3450/T09125横坡202用水准仪测量6.8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集料级配应按配合比设计控制准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检验报告。6.8.2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压实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2)点数1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1用灌砂法检验次干路、支路6.8.3再生集料应拌和均匀,无明显离析现象。6.8.4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8.4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202004尺量,取最大值2平整度20路宽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3201用水准仪测量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4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B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5厚度1JTG3450/T09126横坡±0.3%且不反坡202用水准仪测量7.1.1本章适用于城市道路工程面层的检查验收。广场和停车场面层施工应符合本章节相关规定。7.1.2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用量应按配合比设计控制准确。凡涉及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原材料、成品和预制构件应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7.1.3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宜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7.1.4面层压实度、强度、弯沉值应符合设计要求。7.1.5面层工程检验应具备下列资料:1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报告;2面层压实度试验报告、强度试验报告和弯沉值试验报告;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施工记录。7.2水泥混凝土(钢筋水泥混凝土)面层7.2.1水泥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用量应按配合比设计控制准确。商品混凝土应提供质量证明材料,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检验报告。7.2.2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下料尺寸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钢筋出厂检验报告和复试检验报告。7.2.3水泥混凝土(钢筋水泥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抗压强度每台班或按设计要求GB/T500812抗折强度3厚度1JTG3450/T09127.2.4模板制作应符合现行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标准》DB13(J)/T8054-2019第6.2.1条~第6.2.3条的规定。7.2.5模板加工应符合现行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标准》DB13(J)/T8054-2019第7.3.1条~第7.3.4条的规定。7.2.6模板表面光滑平整,隔离剂的涂刷应均匀一致。7.2.7模板拼缝的具体要求,应按照现行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标准》DB13(J)/T8054-2019第6.3.4条的规定执行。7.2.8水泥混凝土(钢筋水泥混凝土)板面边角应整齐,无裂缝,并不得有石子外露和浮浆、脱皮、印痕、积水等现象;混凝土表面拉毛应均匀,深度一致。7.2.9伸缩缝内不得有杂物,胀缝必须全部贯通;传力杆必须与缝面垂直。7.2.10缩缝应及时切割。切缝直线瞎缝、跑锯。缝深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40m抽查1点。检验方法:观察;拉20m小线量,取最大值。7.2.11填缝料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面整齐,不得漏灌,不得污染面层。检验方法:观察,用钢尺量。7.2.12水泥混凝土(钢筋水泥验方法应符合表7.2.12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直顺度401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2高程20用水准仪测量3传力杆位置水平每条缝,每20m1用钢尺量,取最大值上下用钢尺量,取最大值4传力杆外露尺寸1用钢尺量,取最大值51用钢尺量,取最大值7.2.13水泥混凝土(钢筋水泥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城市快速路、主干路范围点数1平整度标准差1JTG3450/T0932最大间隙20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2相邻板高差每条缝1用钢尺和塞尺量3宽度0~+20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4201用水准仪测量5202004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6横断高程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7横坡±0.3%且不反坡20一个断面用水准仪测量8纵缝直顺度19横缝直顺度401沿路宽拉线量,取最大值蜂窝麻面面积1用尺量蜂窝总面积每座4十字法,用塞尺量最大值注:1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2采用切缝法施工的板缝不量测相邻板高差。7.3沥青混合料面层7.3.1沥青混合料供应商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控制准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供方提供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7.3.2沥青混合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7.3.3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3.3的规定。序号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广场、停车场1JTG3450/T0924次干路、支路、步行街、人行道2厚度-5~+10JTG3450/T09123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1用贝克曼梁或落锤式弯沉仪或自动弯沉仪测量注:1弯沉值的检验频率为每车道、每20m(贝克曼梁测定法或自动弯沉仪)或50m(落锤式弯沉仪)测1点,多车道道路应按车道数相应增加测点;2弯沉值单位:1/100mm;3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可参照此表进行检验;4步行街、人行道可不做弯沉试验。7.3.4沥青混合料拌和、出厂温度应满足摊铺、压实的要求。检验方法:现场检测。7.3.5沥青混合料外观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及离析现象。7.3.6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料集中、油斑等现象。7.3.7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7.3.8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3.8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抗滑摩擦系数符合设计要求2001JTG3450/T0964全线连续JTG3450/T0965构造深度符合设计要求2001JTG3450/T0966/T0961/T09622平整度σ≤1.2路宽1JTG3450/T09329~152σ≤1.8>153次干路、支路20路宽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3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4201用水准仪测量52004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6横断高程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7横坡202用水准仪测量8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4十字法,用塞尺量最大值注:1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2基层表面应按设计要求用量撒泼透层油;3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4采用切缝法施工的板缝不量测相邻板高差;5广场、停车场的宽度可用钢尺或测距仪量测,纵横向各2点;6广场、停车场的中线高程、横断高程检验频率,可按每100m2测1点。7.3.9施工接缝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7.3.10面层与其他构筑物应接顺,水现象。7.4透层、粘层和封层检查数量:按进场品种、批次,同品种、同批次检查不应少于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明、出厂检验报告及复验报告。7.4.2沥青的洒布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洒布均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7.4.3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浮土和杂质。7.4.4用于封层的粒料应洁净,撒布应均匀,碾压应密实、平整,粒料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7.4.5透层、粘层、封层的宽度不应小于设计值。检验方法:尺量检查。7.5料石面层7.5.1水泥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7.5.2料石面层的伸缩缝应与刚性基层的伸缩缝上下对齐、贯通。7.5.3料石面层石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每检验批GB/T9966.12GB/T9966.23砂浆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JGJ/T704抗滑摩擦系数符合设计要求2001JTG3450/T0964/T0965构造深度符合设计要求7.5.4天然石材应色泽均匀、美观,边角无破损,严禁有裂缝、蜂窝、粘皮和泛霜污染等现象。7.5.5石材铺砌应平整稳固,不得有翘动现象,灌浆饱满,缝隙一致。7.5.6天然石材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5.6的要求。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1外形尺寸长-2.0~0每批抽查1组用钢尺测量宽厚度≤150(mm)>150(mm)2石面平面度每批抽查1组用钢尺测量3对角线(长边相对差)7.5.7铺砌面层应整洁美观、无污染,面层颜色过渡自然、基本协调。砌缝直顺,应与基层伸缩缝对齐。7.5.9料石面层质量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5.9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平整度20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2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401用钢尺或测距仪测量3201用水准仪测量4202004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5相邻板高差202用钢尺量4点,取较大值6横断高程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7横坡202用水准仪测量8纵缝直顺度4019横缝直顺度201缝宽-2~+2201用钢尺量3点,取最大值井框与面层高差每座4十字法,用塞尺量最大值7.6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7.6.1面层砖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6.1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路面砖抗压强度每批或每1000m2GB28635抗折强度注:路面砖在厂内检验应按批抽样,在施工现场检验应按铺筑面积取样。7.6.2铺砌水泥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7.6.3砌块铺砌应平整、牢固,纵、横缝顺直,灌缝饱满,不得有翘动、积水等现象。检验方法:观察,用直尺量、平整度仪检测。7.6.4砌块应平整、色泽均匀、美观,边角无破损,严禁有裂缝、蜂窝、粘皮和泛霜污染等现象。7.6.5铺砌应平整、稳定,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7.6.6面层与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7.6.7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6.7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石材路面砖点数1平整度20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2相邻块高差202用塞尺量,取最大值3缝宽+3,-2用钢尺量,取最大值4纵、横缝直顺度220m小线检查5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l测距仪或用钢尺量61用水准仪测量7横断高程1个断面8横坡202用水准仪测量9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4十字法,用塞尺量最大值7.7沥青表面处治面层7.7.1沥青混合料供应商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准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供方提供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7.7.2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7.2的规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厚度-5~+101JTG3450/T09122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每车道20m1用贝克曼梁或落锤式弯沉仪或注:1弯沉值的检验频率为每车道、每20m(贝克曼梁测定法或自动弯沉仪)或50m(落锤式弯沉仪)测1点,多车道道路应按车道数相应增加测点;2弯沉值单位:1/100mm。泛油等现象。7.7.4沥青浇洒应均匀,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7.7.5嵌缝料必须撒铺均匀,不得有重叠现象。7.7.6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7.6的规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平整度20路宽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2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40l测距仪或用钢尺量320l用水准仪测量4横断高程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5横坡202用水准仪测量注:在旧路上进行表面处治,可不检查3、4项。7.8沥青碎(砾)石面层7.8.1沥青混合料供应商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准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供方提供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压实度lJTG3450/T09242厚度-5~+10JTG3450/T09123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每车道20m1用贝克曼梁或落锤式弯沉仪或注:1弯沉值的检验频率为每车道、每20m(贝克曼梁测定法或自动弯沉仪)或50m(落锤式弯沉仪)测1点,多车道道路应按车道数相应增加测点;2弯沉值单位:1/100mm。粗细料集中等现象。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平整度20路宽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2宽度40l测距仪或用钢尺量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3201用水准仪测量4202004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5横断高程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6横坡202用水准仪测量7每座4十字法,用塞尺量最大值7.8.5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7.8.6接茬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7.8.7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7.9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面层7.9.1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压实度快速路、主干路、广场、停车场1JTG3450/T0924次干路、支路、步行街、人行道2厚度-5~+10JTG3450/T09123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每车道、每1用贝克曼梁或落锤式弯沉仪或自动弯沉仪测量注:1弯沉值的检验频率为每车道、每20m(贝克曼梁测定法或自动弯沉仪)或50m(落锤式弯沉仪)测1点,多车道道路应按车道数相应增加测点;2弯沉值单位:1/100mm;3步行街、人行道可不做弯沉试验。7.9.2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供应商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控制准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供方提供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7.93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抗滑摩擦系数符合设计要求2001JTG3450/T0964全线连续JTG3450/T0965构造深度1JTG3450/T0966/T0961/T09622平整度主干路σ≤1.5路宽1JTG3450/T09329~152支路σ≤2.4>153支路20路宽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2>1533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4201用水准仪测量52004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6横断高程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7横坡±0.3%且不反坡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8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4十字法,用塞尺量最大值注:1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2基层表面应按设计要求用量撒泼透层油;3采用切缝法施工的板缝不量测相邻板高差;4广场、停车场的宽度可用钢尺或测距仪量测,纵横向各2点;5广场、停车场的中线高程、横断高程检验频率,可按每100m2测1点。8.1.1本章适用于城市道路人行道工程面层的检查验收。8.1.2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用量应按配合比设计控制准。凡涉及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原材料、成品和预制构件应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8.1.3面层(包括沥青混合料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钢筋水泥混凝土面层、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料石面层等)质量验收应符合本标准第七章相关规定。透水砖面层等)质量验收应符合本标准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相关规定。透水面层的广场和停车场面层施工应符合本章节相关规定8.1.5人行道无障碍通行设施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的有关规定。8.1.6人行道面层工程检验应具备下列资料:1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报告;2面层压实度试验报告、强度试验报告;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施工记录。8.2.1透水水泥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用量应按配合比设计控制准确。商品混凝土应提供质量证明材料,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检验报告。8.2.2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2.2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抗压强度每台班或按设计要求GB/T500812抗折强度3厚度3JTG3450/T09124透水性能符合设计要求18.2.3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2.3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道路广场点数1标准差1JTG3450/T0932最大间隙20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2相邻板高差每条缝1用钢尺和塞尺量3宽度0~+20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4201用水准仪测量5202004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6横断高程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7横坡±0.3%且不反坡20一个断面用水准仪测量8纵缝直顺度19横缝直顺度401沿路宽拉线量,取最大值蜂窝麻面面积每块每侧面1用尺量蜂窝总面积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4十字法,用塞尺量最大值8.3.1透水沥青混合料供应商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控制准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供方提供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8.3.2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3.2的规定。序号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2)点数1压实度1JTG3450/T09242厚度-5~+10JTG3450/T09123渗透系数符合设计要求CJJT190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系数不应小于96%。8.3.3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3.3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抗滑摩擦系数符合设计要求2001全线连续构造深度符合设计要求12平整度标准差σ值σ≤1.5路宽1JTG3450/T09329~2>153最大20路宽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2>1533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401测距仪或用钢尺量4201用水准仪测量52004取最大值620路宽2用水准仪测量9~4>1567横坡±0.3%且不反坡202用水准仪测量8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4十字法,用塞尺量最大值注:1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2采用切缝法施工的板缝不量测相邻板高差;3广场、停车场的宽度可用钢尺或测距仪量测,纵横向各2点;4广场、停车场的中线高程、横断高程检验频率,可按每100m2测1点。8.4透水砖面层8.4.1透水砖路面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值应符合表8.4.1的规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底基层压实系数1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验2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强度GB/T50081厚度JTG3450/T09123透水砖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每批GB/T25993、JC/T945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透水性能8.4.2透水砖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4.2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平整度2012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401用钢尺或测距仪测量3201用水准仪测量4202004用经纬仪、全站仪、钢尺量,取最大值5相邻板高差202用钢尺量4点,取较大值6横断高程用水准仪测量7横坡±0.3%且不反坡用水准仪测量8纵缝直顺度401拉20m小线量3点,取最大值9横缝直顺度201拉20m小线量3点,取最大值缝宽用钢尺量3点,取最大值井框与面层高差每座4十字法,用塞尺量最大值8.5缘石坡道8.5.1缘石坡道主控项目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5.1的规序号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点数1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2测距仪或用钢尺量2坡度不陡于设计坡度用坡度尺量3阻车桩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且≥900坡道全宽随机选两个桩间用钢尺量8.6.1预制盲道砖的规格、颜色、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行进盲道触感条和提示盲道触感圆点凸面高度、形状和中心距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6.1-1、表8.6.1-2的规定。序号项目规定值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2)点数1面宽255块用钢尺测量序号项目规定值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2)点数2底宽5块用钢尺测量340~+1用钢尺测量4圆点中心距62~75用钢尺测量序号项目规定值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2)点数1表面直径255块用钢尺测量2底面直径用钢尺测量340~+1用钢尺测量4圆点中心距用钢尺测量8.6.2盲道的宽度,提示盲道和行进盲道设置的部位、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用钢尺量。8.6.3盲道与障碍物的距离及无障碍设施铺砌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用钢尺量。8.6.4路口无障碍设施铺砌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用钢尺量。8.6.5人行道范围内各类管线、树池及检查井等构筑物,应在人行道面层施工前全部完成。外露的井盖高程应调整至设计高程。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用水准仪、靠尺量测。8.6.6盲道砖的铺砌和镶贴应牢固、表面平整,缝线顺直、缝宽均匀、灌缝饱满、无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