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类模拟题110_第1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110_第2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110_第3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110_第4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1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分类模拟题110一、单项选择题1.

徐某在中国银行自动柜员机上取钱时,发现上一位客户把银行卡忘在了机器里没有取走,于是徐某立即修改了这张银行卡的密码,随后(江南博哥)提取了10万元现金。徐某的行为构成:______A.诈骗罪B.信用卡诈骗罪C.侵占罪D.盗窃罪正确答案:D[解析]在我国一般认为机器不能被骗。正确答案为盗窃罪。

2.

下列关于犯罪主体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A.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B.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范围相同C.伪证罪、妨害作证罪、徇私枉法罪和诬告陷害罪中,只有诬告陷害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D.经过《刑法修正案(七)》的修改,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已经包含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正确答案:A[考点]犯罪主体[解析]根据《刑法》第165条的规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选项A正确。根据《刑法》第382条和第397条的规定,贪污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包括国有企业人员等。B选项错误。伪证罪的主体包括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妨害作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属于一般主体。C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388条之一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单独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仍然不包括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故BCD均错误,只有A正确。

3.

下列哪一项情形属于自首?______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正确答案:A[考点]自首的成立条件[解析]选项A,《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选项B和C,涉及共同犯罪自首的认定,对此司法解释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由此可见,共同犯罪人成立自首,不仅要供述本人罪行,还要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还要供述所知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而选项B中的甲只供述自己的罪行,未供述同案犯乙;选项C中的甲未供述本人罪行,只指认了同案犯乙的其他犯罪事实,均不能成立自首。因此,选项B和C并非正确选项。

选项D,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以电话方式可以成立投案,但司法解释同时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亲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选项D中甲虽以电话方式投案,但之后出走不知所踪,不能成立自首。

4.

丁某、白某等人为一拐卖儿童的犯罪团伙。一日,丁某等人购买了一5个月大的男婴。丁某等人将婴儿带至广西等地欲行贩卖。当晚,男婴生病,丁某等人将其带至县医院治疗,经诊治,该婴儿患有新生儿破伤风。几日后,该男婴呼吸衰竭,随时有生命危险,丁某等人要求县医院放弃治疗,并在男婴死亡后将尸体丢弃。对丁某等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丁某等人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B.对丁某等人应当适用拐卖儿童罪的加重情节C.丁某等人造成了被拐卖的儿童死亡,应当对其适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D.丁某等人的行为没有直接造成男婴的死亡,不适用加重情节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拐卖儿童罪的加重情节。如果行为人的行为直接导致儿童死亡结果的。当然适用加重刑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是构成儿童死亡的条件之一,即便不具备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应认定为造成儿童死亡,仍然应当适用加重刑罚。

5.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构成抢劫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下列情形”包括下列哪个情形?A.在尚未运营的公交车上抢劫乘客B.抢劫由保安公司押解的某民营银行运钞车C.进入临时搭建工棚抢劫民工甲D.持玩具枪拦路抢劫正确答案:B[考点]抢劫罪

[解析]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认定“入户抢劫”时,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因此,C选项不符合题意。“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主要是指在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司售、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在未运营中的大中型公共交通工具上针对司售、乘务人员抢劫的,或者在小型出租车上抢劫的,不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因此A选项不符合题意。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的规定,《刑法》第263条第(7)项规定的“持枪抢劫”,是指行为人使用枪支或者向被害人显示持有、佩带的枪支进行抢劫的行为。“枪支”的概念和范围,适用《枪支管理法》的规定。持玩具枪拦路抢劫不属于加重情节,D也不应当选。

6.

犯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对被组织人、运送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应当如何认定?______A.以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处罚B.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处罚C.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择一重罪处罚D.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其他罪名的竞合关系。犯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对被组织人、运送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7.

甲是东方村党支部书记,主管本村的生产经营,在房屋开发工程中,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和索取工程承建人人民币20万元,并为承建人的工程核算和提取工程款提供方便,甲的行为如何定性?______A.构成受贿罪B.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非法所得应予追缴C.构成滥用职权罪D.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正确答案:D[解析]甲的工作性质(主管本村的生产经营,房屋开发工程),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规定的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特定行政管理工作,不符合受贿罪及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条件,故A、C项不选。根据《刑法》第163条规定,甲符合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条件。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故D项当选。

8.

下列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时效限制的是:______A.在人民法院受理了张三自诉李四伤害案件以后,李四离家杳无音信B.林某与同事出外饮酒,不慎将手提包(内有手机一部、现金3000余元及其他财物),遗失在出租司机钱某的车上。后林某多次向钱某讨还,钱某就是赖着不还。多年过去,林某尚未向有关司法机关控告C.杨某将一家四口杀死后逃往外地。21年后回到家乡,为老母亲办理丧事。当地检察机关认为杨某制造灭门惨案,杀人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同意追诉D.苏某与陈某发生纠纷,苏某将陈某打至重伤,陈某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应由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认为此案情节清楚,无需立案侦查。双方争执不下,导致此案长期未得到解决正确答案:B[考点]追诉时效的延长[解析]选项A,已经受理而逃避审判,追诉时效可以延长。选项B,被害人没有控告,不能延长。选项C,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经过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的,可以延长。选项D,应当立案而没有立案,可以延长。

9.

甲深夜进入小超市,持枪胁迫正在椅子上睡觉的店员乙交出现金,乙说“钱在收款机里,只有购买商品才能打开收款机”。甲掏出100元钱给乙说“给你,随便买什么”。乙打开收款机,交出所有现金,甲一把抓跑。事实上,乙给甲的现金只有88元,甲“亏了”12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甲进入的虽是小超市,但乙已在椅子上睡觉,甲属于入户抢劫B.只要持枪抢劫,即使分文未取,也构成抢劫既遂C.对于持枪抢劫,不需要区分既遂与未遂,直接依照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量刑即可D.甲虽“亏了”12元,未能获利,但不属于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构成抢劫罪既遂正确答案:D[解析]“入户抢劫”中的“户”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甲进入的是“小超市”,属于经营场所,并非供他人家庭生活的场所,故不能评价为“户”,所以甲不属于入户抢劫。A项错误。

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于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于抢劫未遂。本案中,甲并没有对乙造成轻伤以上的后果,如果也未劫取财物,即使是持枪抢劫,也属于抢劫未遂,而不能认定为既遂。B项错误。

持枪抢劫属于抢劫罪八种加重情形之一,在未遂时,应根据《刑法》第263条加重情节的法定刑规定,结合未遂犯的处理原则量刑,即在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基础上,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即使是持枪抢劫,既遂和未遂在量刑时还是有区别的。C项错误。

抢劫罪不要求数额较大,更不要求牟利,本题中,甲属于当场采用了足以压制反抗的胁迫方式,当场获取财物,完全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构成抢劫罪既遂。D项正确。综上,本题选D项。

10.

关于刑罚的具体运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B.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如经过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C.对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D.累犯可以适用假释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刑法对量刑和减刑的相关规定。在假释期间又犯新罪的,应将新罪判处刑罚,并与前罪的剩余刑期进行并罚,行为人不构成累犯。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中,应该是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C选项中,对所列举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有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限制。对于累犯,不得假释,所以D选项也错误。

11.

甲、乙租用某商业中心2122铺面,以王明的假名字向T服装厂定制童装2000套价格2万元,并指定送货至2122铺面,甲收货后拿出信用卡,以到银行取款支付货款为名将送货人丙、丁带离商业中心,乙则迅速将货物转移他处。到银行后谎称拿错卡,谎称带丙、丁回家取另一张卡,途中找机会甩掉丙、丁。丙、丁找到2122铺,乙矢口否认有过此事。甲、乙行为构成:______A.诈骗罪B.合同诈骗罪C.侵占罪D.信用卡诈骗罪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刑法》第224条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甲、乙行为符合我国《刑法》第251条规定的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担保财物为目的的合同诈骗罪的规定。

12.

对于下列哪一项所说的情况不得适用缓刑?______A.甲是某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B.乙因为强奸未遂,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C.丙因为故意杀人预备,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D.丁因为放火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不得适用缓刑的对象。《刑法》第74条,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甲某饲养的狗某日跑出户外,看到乙某在散步,就冲上去扑咬乙某。乙某见状,捡起石头将狗砸伤。乙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B.收到仇人要杀死自己恐吓的信后,为了自保先将仇人杀死,后在仇人家里发现了预备谋杀的工具,此人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C.张某在火车上在同座乘客高某的水杯中放了迷药。趁高某喝后昏迷的时候,张某翻找高某的钱包。另一乘客李某发现了张某的犯罪行为,就趁张某不注意时,向张某刺了一刀。后张某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D.郭某与马某共同绑架了杨某。在勒索到赎金后,郭某准备杀死杨某,但马某反对。在郭某动手杀杨某时,马某趁郭某不注意,将郭某杀死。马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正确答案:D[考点]防卫过当;特殊防卫;正当防卫的对象[解析]选项A,对物防卫,不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要求的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而D项中不法侵害尚未发生,此时还不能构成正当防卫,因此B项错误。选项C,防卫过当。选项D,正确,郭某正在实施不法侵害。

14.

甲系某公司经理,乙是其司机。某日,乙开车送甲去洽谈商务,途中因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丙撞死,并致行人丁重伤。乙欲送丁去医院救治,被甲阻止。甲催乙送其前去洽谈商务,并称否则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于是,乙打电话给120急救站后离开肇事现场。但因时间延误,丁不治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交通肇事罪B.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C.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甲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D.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正确答案:B[考点]交通肇事罪[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的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乙违章超速驾驶,应对事故负全部或主要责任,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的严重后果,后又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故排除C、D两项。另根据该解释第5务第2款,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本题中在肇事后因甲对乙的“阻止”和“催促”,使甲成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因此甲和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正确项应为B。

15.

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贷款诈骗罪B.乙以牟利为目的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转贷给某企业,从中赚取巨额利益的,构成贷款诈骗罪C.丙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的项目骗取银行贷款。该公司构成贷款诈骗罪D.丁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银行贷款后携款潜逃的,构成贷款诈骗罪正确答案:D[考点]贷款诈骗罪和高利转贷罪[解析]A选项,根据《刑法》第175条之一的规定,以欺骗手段获取银行贷款,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成立骗取贷款罪。

B选项,根据《刑法》第175条的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给他人的,成立高利转贷罪。

C选项,公司不能成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以公司名义实施贷款诈骗的,按照合同诈骗罪处理。

D选项,根据《刑法》第193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贷款的,构成贷款诈骗罪。丁使用虚假证明文件骗取贷款,并且携款潜逃的,显然具有不法占有银行贷款的目的,故构成贷款诈骗罪。

16.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下列哪种行为不符合上述条件,不构成合同诈骗罪?______A.某甲未经卢某同意用卢某名义签订合同B.某乙为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要求自己在审计事务所工作的同学杨某为自己出具一份产权证明作担保C.某丙在签订合同后,携带对方当事人给付的2000元定金逃匿D.某丁借用其他单位的公章和合同文本签订合同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中选项A属于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行为,选项B属于用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行为,选项C属于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定金后逃匿的行为,这几种行为均为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的法定表现形式。注意,D项中的借用行为和冒用行为的性质是不同的,借用可以构成民事上的连带责任关系,但不属于犯罪行为。

17.

下列哪一种情形不成立累犯?______A.甲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B.乙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C.丙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D.丁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8年又犯参加恐怖组织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的成立条件。甲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因此,不存在和前罪构成累犯的问题。根据《刑法》第65条、第66条的规定,乙、丙构成一般累犯,丁构成特别累犯。

18.

曹某盘下经营不善的天水足浴店,将其改为洗浴场所,并先后通过招聘、他人介绍方式容留多名女性在该会所内从事卖淫。期间,曹某安排郭某对小姐进行编号、统一服务项目、顺序、时间、金额,外出需请假批准等管理,卖淫价格分为“半套”200元和“全套”300元。为防止公安机关检查,曹某安排会计将“半套”200元记为20元,“全套”300元记为30元,每月根据账目与小姐结账分成。2014年1月3日23时,许某、林某分别在包厢内与他人发生卖淫嫖娼活动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并查获记账本一本。记账本反映自2013年10月起至案发当日,该会所内卖淫次数约1500余次,共获利人民币45万余元。对曹某应该如何定罪?______A.组织卖淫罪B.容留他人卖淫罪C.介绍卖淫罪D.协助组织卖淫罪正确答案:A[考点]组织卖淫罪[解析]《刑法》第358条第1款规定:“细织、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曹某在其经营的洗浴场所内,组织多名女性从事卖淫活动,其行为构成组织卖淫罪。A项正确。

19.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适用死刑的情形?______A.甲(77岁)将正在实施盗窃的乙打晕后又用刀继续捅刺乙,且将乙的肚子割开,挖出其心脏喂狗B.孕妇甲因涉嫌诈骗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C.甲因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D.王某在18岁生日当天酒后连续杀了3名儿童正确答案:A[考点]死刑的适用[解析]《刑法》第49条第2款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这里的“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通常是指以暴力方式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A项中甲适用死刑,当选。《刑法》第49条第1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以前,在关押期间做人工流产的,应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能判处死刑;更不能为了判处死刑而强制怀孕的被告人做人工流产。此外,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故B项不当选。《刑法修正案(八)》第30条规定,将刑法第199条修改为:犯本节第192条规定之罪,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该规定保留了集资诈骗罪的死刑,但废除了第194条(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和第195条(信用证诈骗罪)的死刑。因此C项不当选。《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里所说的“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不是指审判的时候,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天不满18周岁,即使审判的时候已满18周岁,亦不得适用死刑。在年龄计算上,对刑法中的18周岁,是指实足年龄,一律按公历的年、月、日计算,即过了18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已满18周岁。故D选项所列情形,不属于适用死刑的情况。

20.

张某出于报复动机将赵某打成重伤,发现赵某丧失知觉后,临时起意拿走了赵某的钱包,钱包里有1万元现金,张某将其占为己有。关于张某取财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构成抢劫罪B.构成抢夺罪C.构成盗窃罪D.构成侵占罪正确答案:C[考点]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侵占罪[解析]抢劫罪、抢夺罪、盗窃罪和侵占罪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客观方面: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使人不能抗拒,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抢夺罪是趁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张某在赵桌丧失知觉后,临时起意拿走了赵某的钱包,采取的是秘密的方式;张某将钱包里面的1万元现金占为已有,符合数额较大的规定,应当构成盗窃罪。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另外注意,本题之所以不定抢劫罪而定盗窃罪,是因为张某将赵某打成重伤的行为是“出于报复动机”而非劫取财物的目的。

21.

康某是某厂司机。2005年12月24日,康某得知本厂业务员李某、张某要去福建某厂送人造金刚石,就产生了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于25日下午准备了调换金刚石的十个黑色塑料袋和河沙。26日晚,康某开车送李某和张某去火车站。在火车站,康某趁李某、张某吃饭之际,以修轮胎为由,单独将车开到一汽车修理铺。康某在修理铺用事先准备好的河沙换走了价值24万元的人造金刚石。后康某又将车开回火车站。李某和张某出于对康某的信任,没有检查,就带上货物上了火车。康某的行为构成:______A.侵占罪B.诈骗罪C.职务侵占罪D.盗窃罪正确答案:D[考点]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解析]康某对单位的人造金刚石不享有控制权,其采取了秘密窃取手段非法占有了公司的财物,构成盗窃罪。

22.

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______A.甲本欲伤害乙,但由于发生认识错误而伤害丙,导致丙死亡的,也成立结果加重犯,甲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B.甲持枪抢劫乙,乙反抗,甲开枪,不小心将丙打死,甲的行为成立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C.甲找乙索债,将乙拘禁在宾馆20楼,声称只要乙还债就放人。乙无力还债,深夜跳楼身亡。甲的行为不成立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D.甲以胁迫手段抢劫乙时,发现仇人丙路过,于是立即杀害丙。甲在抢劫过程中杀害他人,因抢劫致人死亡包括故意致人死亡,故甲成立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正确答案:D[解析]关于结果加重犯,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实施基本犯罪行为,但造成了加重结果。根据结果加重犯的构造,结果加重犯应是对基本犯罪行为对象造成加重结果。例如,只有对故意伤害对象造成死亡的,才属于故意伤害致死。但对行为对象的范围不能作僵硬的限制,应注意认识错误的情形以及基本犯罪行为的特点。例如本题A项,甲本欲伤害乙,但由于发生认识错误而伤害丙,导致丙死亡的,也成立结果加重犯,甲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A项正确。但如果基本犯罪对象和造成加重结果的对象是不同的对象,而且也不存在认识错误的情形,而是另起犯意针对另一对象,则不能认定为结果加重犯。例如本题D选项,甲以胁迫手段抢劫乙时,发现仇人丙路过,于是立即杀害丙。本项中,甲的基本犯罪行为是抢劫,针对的对象是乙,发现仇人丙时,另起杀人故意,将丙杀害。甲将丙杀害,不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不属于抢劫致人死亡,对甲应当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D项错误。当然,例如本题B项,甲持枪抢劫乙,乙反抗,甲开枪,不小心将丙打死,则属于打击错误,此时,能够将甲的行为评价为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故B项正确。

2.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则不能认定为结果加重犯。例如本题C选项,甲将乙拘禁在宾馆20楼,声称只要乙还债就放人。乙无力还债,深夜跳楼身亡。本项中,乙深夜跳楼身亡与甲的非法拘禁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甲不属于非法拘禁致人死亡,不成立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C项正确。再如本题D项,甲胁迫抢劫乙的行为与杀死仇人丙之间也不具有因果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甲将仇人丙杀死,也不属于抢劫致人死亡,不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3.对基本犯罪具有故意或者过失(结合具体罪名而定),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预见可能性)。部分结果加重犯对加重结果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例如抢劫致人重伤、死亡,行为人对重伤、死亡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行为人对重伤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但部分结果加重犯对加重结果只能是过失,不能是故意。

4.刑法就发生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加重了法定刑,是相对于基本犯罪的法定刑而言的,即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高于基本犯罪的法定刑。如果刑法没有加重法定刑,结果再严重也不是结果加重犯。例如遗弃行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因为没有加重法定刑,不成立结果加重犯。

23.

蒋某购物后,将购物小票随手扔在超市门口。白某捡到小票,立即拦住蒋某说:“你怎么把我购买的东西拿走?”蒋某莫名其妙,白某便向蒋某出示小票,两人发生争执。适逢交警丙路过,蒋某请丙判断是非,丙让蒋某将商品还给白某,有口难辩的蒋某只好照办。关于本案的分析(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如认为交警丙没有处分权限,则白某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B.如认为盗窃必须表现为秘密窃取,则白某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C.如认为抢夺必须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则白某的行为不成立抢夺罪D.白某虽未实施恐吓行为,但如蒋某心生恐惧而交出商品的,白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正确答案:D[解析]诈骗罪(既遂)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骗行为——对方(受骗者)产生(或继续维持、强化)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损害。其中,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是诈骗罪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这个环节中,又要求财产处分人是具有处分财产权限或地位、具有处分能力的人。如果行为不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地位,或者不具有处分财产的能力,则行为人不能构成诈骗罪。故在本案中,如果认为交警丙没有处分财产的权限,则行为人白某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A项正确。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关于盗窃罪是否必须表现为秘密窃取,理论上存在不同观点,当然,如果认为成立盗窃罪必须表现为秘密窃取,那么在本案中,白某不是秘密窃取财物,则白某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B项正确。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直接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关于抢夺罪是否必须表现为趁人不备公然夺取,在理论上也存在不同观点。如果认为抢夺必须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则白某的行为在本案中显然不符合此条件,故不成立抢夺罪。C项正确。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的基本结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方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从敲诈勒索罪的基本结构可以看出,本罪在客观上必须具有对他人实施威胁的行为。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当场或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如果当场遭受的恶害是足以压制他人反抗的暴力,则成立抢劫罪)。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等人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如果没有威胁、恐吓行为,则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敲诈勒索行为,即使被害人心生恐惧而交出商品,也不能认定行为人构成敲诈勒索罪。所以,D项错误。

本题答案为D。

24.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侵占罪B.职务侵占罪C.诈骗罪D.信用卡诈骗罪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务侵占罪与保险诈骗罪的区别。根据《刑法》第183条第1款的规定,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25.

乙的孙子丙因涉嫌抢劫被刑拘。乙托甲设法使丙脱罪,并承诺事成后付其10万元。甲与公安局副局长丁早年认识,但多年未见面。甲托丁对丙作无罪处理,丁不同意,甲便以揭发隐私要挟,丁被迫按甲的要求处理案件。后甲收到乙10万元现金。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对于“关系密切”应根据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实质进行解释,不能仅从形式上限定为亲朋好友B.根据A选项的观点,“关系密切”包括具有制约关系的情形,甲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C.丁构成徇私枉法罪,甲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教唆犯D.甲的行为同时触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应从一重罪论处正确答案:D[考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徇私枉法罪[解析]选项A:根据《刑法》第388条之一的规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前述行为的,也按照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定罪处罚。

一般来说,“关系密切”的人是与国家工作人员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的人,如夫妻、子女、秘书等。这些人通常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亲朋好友。但是,对此不能仅仅从形式上理解。在本案这种特殊情况下,甲虽然不是丁的“亲朋好友”,但其同样能够利用其对丁的影响力(其掌握丁的隐私,能够制约丁,使丁不敢不听从)使丁违法办案,从而为甲的请托人乙谋取不正当利益。因此,甲的行为完全符合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故,选项A正确。

选项B:本项是A的推论,当然也正确。

选项C:丁无疑构成徇私枉法罪。甲胁迫丁实施徇私枉法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教唆犯。故,选项C正确。

选项D:甲的行为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应数罪并罚。故,D项错误。

26.

王某欲杀害肖某,便托人制作了地雷,准备用地雷将肖某炸死。王某知道肖某每天都会从一条偏僻的小路经过,便偷偷将地雷埋在下面并离开。结果肖某当天恰恰有事需要绕道而行,而并没有从那条小路经过。地雷也没有引爆。第二天王某主动向公安局说明了这一状况,并由公安机关将地雷安全拆除。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个?______A.王某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未遂)B.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C.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D.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正确答案:C[考点]故意杀人罪的“着手”;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两个问题。首先,在他人必经之路埋下地雷的情形下,行为人的杀人行为已经结束,依照犯罪计划行为人无需再做任何其他的杀人行为,此时显然已经着手。否则,若认为行为人埋地雷的行为只是预备,而只有地雷爆炸的事实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将混淆自然事实和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其次,已经着手且行为已实施完毕,只是由于犯罪对象出现了行为人意料之外的状况才致使犯罪未能得逞,犯罪未遂依然成立。既然犯罪已经未遂,那么犯罪中止的发生也就变得不可能,因为中止的时间性已不可能实现。王桌在埋下地雷后的第二天才告知公安机关,这时犯罪过程已然结束,该补救措施只能作为酌定情节予以考量。最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成立要求“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但本案中地雷的埋放地点是一条偏僻的小路,所以不宜认定本罪成立;而且即使认定本罪可能成立,也不可能是本罪的未遂。因为作为危险犯的一种,埋地雷这种行为已经足以构成既遂,因为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明显造成了对公共安全的危害。故选择C。

27.

下列哪一行为不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______A.监狱监管人员吊打被监管人,致其骨折B.非法拘禁被害人,大力反扭被害人胳膊,致其胳膊折断C.经本人同意,摘取17周岁少年的肾脏1只,支付少年5万元补偿费D.黑社会成员因违反帮规,在其同意之下,被截断1截小指头正确答案:D[解析]A项,根据《刑法》第248条的规定,监管人员殴打虐待被监管人,致人伤残、死亡的,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故A项构成故意伤害罪。

B项,根据《刑法》第238条的规定,非法拘禁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属于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适用升格的法定刑。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需要注意的是,前者是指非法拘禁行为本身致人重伤、死亡,后者是使用超出非法拘禁范围之外的暴力,致人伤残、死亡。B项中,行为人大力反扭被害人胳膊,致其胳膊折断,显然属于超出非法拘禁范围之外的暴力,应转化为故意伤害罪。

C项,根据《刑法》第234条之一的规定,摘取不满18周岁的人的器官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因为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具有承诺他人摘取自己器官的能力,其承诺是无效的,故C项构成故意伤害罪。当然,如果对方已满18周岁,则行为人可以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D项,经被害人有效承诺的法益侵害行为,可以排除犯罪。一般认为,被害人可以对轻伤以下作出承诺,对重伤和死亡不能承诺,否则无效。黑社会成员因违反帮规,在其同意之下,被截断一截小指头。截断一截小指头,不构成重伤害,该承诺有效,行为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28.

个人或单位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成立下列何罪?______A.票据诈骗罪B.贷款诈骗罪C.骗取贷款罪D.信用证诈骗罪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第175条之一的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骗取贷款罪不需要。

29.

商人甲在住宿的宾馆见到一女孩乙在自己房门外走来走去,将其叫进房间攀谈,知道其不满14周岁,不愿上学,没有工作。甲抚摸其身体见其没有反抗遂将其奸淫后给其200元钱。正在递钱时,房客丙、丁敲门进入,见状威胁要向公安机关告发甲强奸,要甲拿出1000元,见甲犹豫,丙、丁挥拳即打,甲无奈交钱。后来,甲从服务员处得知乙在此宾馆卖淫已有半年之久。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构成强奸罪,丙、丁构成抢劫罪B.甲构成强奸罪,丙、丁构成敲诈勒索罪C.甲构成嫖宿幼女罪,丙、丁构成敲诈勒索罪D.甲构成强奸罪和嫖宿幼女罪的想象竞合犯,丙、丁构成敲诈勒索罪正确答案:A[考点]强奸罪,抢劫罪

[解析]商人甲构成强奸罪,而不构成嫖宿幼女罪,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规定,行为人明知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236条第2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而不构成嫖宿幼女罪。对于丙、丁,虽然“威胁”既是抢劫罪的手段之一,又是敲诈勒索罪的基本行为方式。但是,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方式(既包括暴力,也包括其他方式)、威胁时间(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其他场合)、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既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事后一定期限内)、数额限制上与抢劫罪都有一定的区别,本案中,房客丙、丁以向公安机关告发甲威胁,并当场使用暴力手段,构成抢劫罪,不构成敲诈勒索罪。因此,A选项正确。

30.

2015年6月12日零时,黄某在越秀区三元里大道的马路边以人民币100元的价格向郭某出售白色块状物3小包,交易完成后准备离开时,被公安人员人赃并获归案,另外当场从被告人黄某身上缴获白色块状物6小包(经鉴定,净重0.42克,检出海洛因成分)。对黄某应如何定罪?______A.贩卖毒品罪B.非法持有毒品罪C.非法出售毒品罪D.运输毒品罪正确答案:A[考点]贩卖毒品罪[解析]贩卖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据此,贩卖毒品罪是指贩卖毒品的行为,只要是贩卖毒品,即构成贩卖毒品罪。黄某贩卖毒品海洛因,其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构成贩卖毒品罪。A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1.

关于受贿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公安局副局长甲收受犯罪嫌疑人家属10万元现金,允诺释放犯罪嫌疑人,因为局长不同意未成。由于甲并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所以不构成受贿罪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在退休前利用职务便利为钱某谋取了不正当利益,退休后收受了钱某10万元。尽管乙与钱某事前并无约定,仍应以受贿罪论处C.基层法院法官丙受被告人孙某家属之托,请中级法院承办法官李某对孙某减轻处罚,并无减轻情节的孙某因此被减轻处罚。事后,丙收受孙某家属10万元现金。丙不具有制约李某的职权与地位,不成立受贿罪D.海关工作人员丁收受10万元贿赂后徇私舞弊,放纵走私,触犯受贿罪和放纵走私罪。由于具有牵连关系,应从一重罪论处正确答案:ABCD[考点]受贿罪及其与其他罪的关系[解析]判断受贿罪既遂、未遂的标准是是否收受贿赂,即只要行为人索取了或者收受了贿赂,即构成受贿罪的既遂,至于行为人是否已经为他人谋取了利益,不影响既遂的成立。选项A中国家工作人员甲收受犯罪嫌疑人家属的贿赂,此时受贿的行为已经完成,虽然未能为犯罪嫌疑人谋取到不正当利益,也仍然构成受贿罪的既遂。因此选项A不正确。选项B涉及事后贿赂的问题,即国家工作人员在岗时为请托人谋利,双方约定在其离休后收受财物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离退休后收受财物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与请托人事先约定,在其离退休后收受请托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以受贿罪定罪处罚。也就是说,对这种情形认定为受贿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以及受贿意图的形成是否是在职在位期间。在选项B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虽然在退休前利用职务便利为钱某谋取了不正当利益,并且在退休后收受了钱某的钱财,但是由于乙与钱某事前并无约定,因此乙不属于事后受贿的情况,不成立受贿罪。B项错误。C项是关于斡旋受贿的问题,斡旋受贿也称居间受贿、间接受贿,《刑法》第388条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至于斡旋受贿,有不同于普通受贿罪之处,首先,斡旋受贿要求犯罪主体不是直接利用本人的职务便利,而是利用职务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其次,斡旋受贿要求为请托人谋取的必须是不正当利益,如果是谋取正当利益不构成斡旋受贿。选项C,基层法院法官丙请中级法院承办法官李某为被告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符合斡旋受贿的构成要件,成立受贿罪,故C项错误。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贿赂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因此D项错误。本题的选项应为ABCD。

2.

下列有关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明知是淫秽网站而租用广告为及其淫秽网站提供资金的,应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论处B.网站版主明知是淫秽信息,而允许或放任该淫秽信息传播,涉及的淫秽电子信息数量达到司法解释规定的数量标准,应以传播淫秽物品罪论处C.将自己与他人的性行为视频上传至个人博客,使不特定多数人得以浏览,属于传播淫秽物品,应以传播淫秽物品罪论处D.通过网络视频组织淫秽表演的,应以组织淫秽表演罪论处正确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具体适用。《刑法》第364条规定,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对于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哪些是正确的?______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B.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不再追诉C.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经过15年不再追诉D.法定最高刑为死刑的,经过20年不再追诉,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正确答案:AB[考点]追诉时效的期限规定[解析]根据《刑法》第87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和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注意的是法院是审判机关,而检察院才是追诉机关。

4.

下列关于绑架罪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A.绑架罪具有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不法要求的目的,但构成绑架罪既遂,不以该目的客观上被实施、实现为必要B.甲(15岁)参与绑架犯罪活动,故意折磨人质造成人质李某重伤的,应当负刑事责任C.乙绑架王五,向王五的妻子勒索了100万元赎金,在此过程中又将王五随身携带的信用卡、现金、手机等价值5万余元的财物据为己有,构成绑架罪和抢劫罪,应数罪并罚D.丙绑架人质张三向张三妻子勒索100万元赎金,但是在张三妻子按照要求支付100万元赎金后却违背释放人质的诺言,为了灭口将人质张三杀害,对丙应当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正确答案:AB[考点]绑架罪[解析]A选项,绑架罪是行为犯,只要实行绑架行为,就成立绑架罪既遂;B选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他人,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其重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C选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在绑架过程中,又产生抢劫的故意,应择一重罪处罚;D选项,绑架后又杀人的,以绑架罪一罪定罪,处无期徒刑或死刑。

5.

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医生甲征得乙(15周岁)同意,将其肾脏摘出后移植给乙的叔叔丙。甲的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B.丈夫甲拒绝扶养因吸毒而缺乏生活能力的妻子乙,致乙死亡。因吸毒行为违法,乙的死亡只能由其本人负责,甲的行为不成立遗弃罪C.成年妇女甲与13周岁男孩乙性交,因性交不属于猥亵行为,甲的行为不成立猥亵儿童罪D.乙盗窃甲价值4000余元财物,甲向派出所报案被拒后,向县公安局告发乙抢劫价值4000余元财物。公安局立案后查明了乙的盗窃事实。对甲的行为不应以诬告陷害罪论处正确答案:ABC[考点]侵犯人身权利犯罪[解析]根据《刑法》第234条之一的规定,摘取不满18周岁的人的器官,即使被害人承诺的,承诺依然无效,行为人仍然成立故意伤害罪,选项A错误。

对于缺乏生活能力的妻子乙,甲负有扶养乙的法律义务,并不因为乙吸毒而免除其扶养义务,其应履行而未履行扶养义务,成立遗弃罪,选项B错误。

如果儿童为幼男,妇女对之实施猥亵行为的,包括性交行为和性交意图,成立猥亵儿童罪,选项C错误。

选项D中甲并不是有意诬告,其是为了促使公安机关追究乙的盗窃犯罪行为而告发乙抢劫的。甲主观上不具有诬告乙使其被追究抢劫罪的刑事责任的恶意,而要成立诬告陷害罪,行为人必须具有这种主观心态。因此甲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6.

甲(18周岁)、乙(15周岁)合谋盗窃丙。甲站在丙身边掩护,乙从丙裤兜内窃得1000元后离去。后丙发现被窃,以为是身边的甲所为,遂将其抓住并要将其带到派出所。甲为脱身,拔刀将丙刺倒。乙随后返回现场,对着倒在地上的丙说“活该”,随后和甲一起逃走,丙死亡。下列说法哪些正确?______A.甲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B.甲构成抢劫罪C.乙与甲构成共犯D.乙不负刑事责任正确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