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彩虹快速路专项方案_第1页
建筑工程-彩虹快速路专项方案_第2页
建筑工程-彩虹快速路专项方案_第3页
建筑工程-彩虹快速路专项方案_第4页
建筑工程-彩虹快速路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SG6-6标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

侧穿彩虹快速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二0一^L年六月

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SG6-6标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

侧穿彩虹快速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编与:

审核:

批准:

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2017年6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1-

1.1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计范围............................................................-2-

1.2.1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区间盾构工程简述.......................-2-

1.3线路描述............................................................-2-

1.4工程地质与水文......................................................-2-

1.4.1地形地貌.......................................................-2-

1.4.2工程地质......................................................-2-

1.4.3水文地质.......................................................-3-

第二章监测实施方案...........................................................-5-

2.1监测项目及方法........................................................-5-

2.2监测主要设备..........................................................-7-

2.3监测频率与监测报警值..................................................-7-

2.4测点布设..............................................................-8-

2.5现场巡视制度..........................................................-9-

第三章监测应急措施...........................................................-9-

3.1数据达到警戒线预案..................................................-9-

3.2出现重大隐患应急处置................................................-9-

3.3当出现险情应急处置.................................................-10-

3.4应急组织架构.......................................................-10-

3.5应急处置机制及流程.................................................-11-

第四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12-

第五章附图................................................................-13-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侧穿彩虹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区间为地下盾构区间,区间隧道沿线主要建构筑物有彩虹

路隧道、江南商会大厦、浙新小区;下穿河流有新浦河;

区间起终点里程为:YDKH+524.000〜YDK12+503.632。隧道出振浦路站后,沿滨文

路下方向东敷设,前行144米,开始侧穿彩虹路隧道;前行约500m后,隧道左右线开始

交叉错落形成重叠隧道,接着下穿新浦河,然后以300m小半径曲线下穿商汇大厦地下室

至浦沿路;沿浦沿路向北敷设到达中医药大学站。

图1-1标段范围示意图

第-1-页共I页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侧穿彩虹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1.2设计范围

1.2.1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区间盾构工程简述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区间为地下盾构区间,区间隧道沿线主要建构筑物有彩虹

路隧道、江南商会大厦、浙新小区;下穿河流有新浦河;

表1.2.1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沿线情况表(设计里程)

左线右线

名称

里程(m)环号隧道中心标高(2里程(m)环号隧道中心标高(m)

ZDK11+724.38〜YDK11+653.39〜

侧穿彩虹快速路180^580-11.653〜-10.380121r610-9.729〜-19.460

ZDK12+204.78YDK12+241.88

ZDK11+892.52〜YDK11+953.64〜

侧穿浙新小区320^500-15.246〜-18902370^500-17.625〜-20.120

ZDK12+108.70YDK12+109.77

1#联络通道ZDK11+902.632328-15.262YDK11+903.951328-16.162

重叠起点ZDK12+053.458454-12.149YDK12+053.326453-20.024

ZDK12+156.744YDK12+156.612

下穿新浦河桥540-564-10.572〜-10.457539-563-19.886〜-19.742

ZDK12+185.568YDK12+185.436

ZDK12+216.794YDK12+216.662

下穿商会大厦590-718-10.332-9.553589-717-19.586〜-18.537

ZDK12+370.522YDK12+370.390

1.3线路描述

隧道出振浦路站后,沿滨文路下方向东敷设,前行144米,开始侧穿彩虹路隧道;

前行约500m后,隧道左右线开始交叉错落形成重叠隧道,接着下穿新浦河,然后以300m

小半径曲线下穿商汇大厦地下室至浦沿路;沿浦沿路向北敷设到达中医药大学站。

1.4工程地质与水文

1.4.1地形地貌

本区间沿线场地地貌主要为第四纪河口相冲海积平原地貌单元。场地地形较为平坦,

地面高程在5.86~8.04m(以勘探孔口高程统计)之间。

按地质成因时代及其工程特征,场地为河口相冲海积平原地貌单元,浅部为厚约15~

第-2-页共10页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侧穿彩虹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20m的冲海积砂质粉土及粉砂,中上部为厚约10〜12m的浅海相的高压缩性流塑状淤泥质

粉质粘土,中下部为厚约5〜10m的河流相软可塑~硬可塑状灰黄色粉质粘土,下部为古

钱江河床相性能较好的粉砂、圆砾,底部为白垩系风化基岩(砂砾岩)。

1.4.2工程地质

隧道区间穿越区域主要涉及的地层情况如下:

结构部位穿越土层

振浦路站〜中①现代人工填积层(mlQ4),①1杂填土,①2素填土,②3一2砂质粉土,

医药大学站③3砂质粉土夹粉砂,③4砂质粉土夹粘质粉土,③7砂质粉土夹淤泥质

区间粘土;

1.4.3水文地质

根据地下水的含水介质、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勘探揭露范围内场地地

下水类型主要是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

1.5隧道沿线风险源分析

本隧道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重点监测如下表所示:

风险源监测

风险源名称风险源描述监测措施

类别等级

靠近盾构隧道附近围护

结构为600〜800mm地下连续

周边建墙,墙底标高T2.7〜-28.5。重点筑物设置自动化个数29个;人工复核点58个,

彩虹快速路

构筑物区间隧道与其关系为侧穿,水监测自动化监测为4次"天,人工复核为1次/7天。

平净距1.7-3.5m,与隧道底

板竖向净距4.9-10mfl

第-3-页共10页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侧穿彩虹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图1.5.1彩虹快速路隧道与6号线盾构隧道位置关系图

图(1)重叠段

地面标高6.66

埋深21.0轨底标高T5.2

图(2)平行段

第-4-页共10页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侧穿彩虹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图1.5.2穿越彩虹快速路隧道段监测点加密布点图

第二章监测实施方案

2.1监测项目及方法

1、监测项目

根据设计要求、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盾构施工的特点,拟设计彩虹快速路隧道

内的监测项目如表3.1所示。

表2.1盾构区间监测项目汇总表

序号监测项目监测仪器监测目的

掌握盾构施工对彩虹快速路侧

1结构沉降精密水准仪、锢钢尺,静力水准

墙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

掌握盾构施工对彩虹快速路路

2路面沉降精密水准仪、锢钢尺

面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

2、监测方法

(1)基准点

本次沉降监测采用假定高程基准点BM1(-2.79m),BM3(-2.79m),基准点选取在远离

盾构中心30米处。

(2)沉降监测

在该项目中,沉降监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闭合路线或符合路线观测。作业

第-5-页共1。页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侧穿彩虹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要求如下:

A、水准每站观测高程中误差M0为0.3mm,水准附合路线,其附合差Fw为±0.5JWmm(N

为测站数);

B、初始值测量必须观测三次取平均值;

C、每天工作开始前检查标尺水泡、仪器气泡,发现异常应停止工作检查仪器,改正合格

后方可施工;

D、水准仪i角,不得大于15〃,测站高差观测中误差不大于0.15mm。

E、测站的设置视线长度不得大于30米,前后转站点视距差不得大于1米,路线转站点

视距差累计值不大于3米;每次观测过程中做到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固定

路线,以尽量减小人工和系统误差。

(3)沉降监测内业计算方法:

考虑到沉降监测对数据及时性的要求,在方案设计时,要求单个监测点的精度小于

0.3毫米,所以一般在闭合差小于0.3毫米的,不再另行平差,直接使用各点高程。对

于闭合差较大的则需要进行配赋。

一个测站的计算和检核:h中=(h基+h辅-3.0155)/2,后减前h=h后-h前

(4)仪器的安装尺寸如图2-4-1所示,按要求在测点预埋①180三个均布的M80X40(伸

出长度)螺杆。

图2-4-1静力水准安装示意图

1、检查各测墩顶面水平及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第-6-页共10页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侧穿彩虹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2、检查测墩预埋钢板及三根安装仪器螺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予先用水和蒸储水冲洗仪器主体容器及塑料连通管。

4、将仪器主体安装在测墩钢板上,用水准器在主体顶盖表面垂直交替放置,调节螺

杆丝使仪器表面水平及高程满足要求。

5、将仪器及连通管系统联接好,从未端仪器徐徐注入防冻液,排除管中所有气泡。

连通管需有槽架保护。

6、将浮子放于主体容器内。

7、将装有电容传感器的顶盖板装在主体容器上。

仪器及静力水准管安装完毕后,用专用的3芯屏蔽电缆与电容传感器焊接,并进行

绝缘处理(方法同垂线,引张线)。3芯屏蔽电缆的红芯接测量模块的信号接线端口,白、

黄芯接激励(桥压)接线端口。当容器液位上升时,电容比测值应变小,否则将白、黄

芯接线位置互换。

仪器主要性能已在出厂前由厂家标定给出。现场仅在2~5mm内标定检查系统性能。

延彩虹路隧道临近盾构推进测,每隔25米布设一台静力水准仪,且测点应布设在彩

虹路隧道侧墙上,共计布设29台静力水准仪(不含基准点);编号为:JLSZ01~JLSZ29。

2.2监测主要设备

根据区间监测精度要求和设计要求,为完成区间监测任务,配备的主要设备如下表3.2

所示:表2.2拟投入本监测项目使用的仪器设备表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仪器设备性能生产厂家数量备注

1苏光水准仪/DSZ-2精度:0.1mm苏光1台附测微器

2静力水准————29台

2.3监测频率与监测报警值

1、监控量测测试频率与监测报警值

(1)监测频率

监测周期从盾构机侧穿彩虹快速路前做好相关的初始值采集工作开始,到侧穿后2

个月后结束。监测数据在侧穿后>60d后数据达到稳定标准停止监测。数据稳定标准按照

离侧穿后>60d后连续三次监测速率小于0.03mm/d为准。

第-7-页共10页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侧穿彩虹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表2.3.1穿越彩虹快速路期间监测频率

序号监测项目监测频率

彩虹快速路隧道人工复核

11次/7天

监测

彩虹快速路隧道自动化监

24次/I天

备注以上监测频率可视监测点变化情况及施工工况做适当调整。

注:特殊情况监测频率

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如发现监测数据接近或超过报警值、漏水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以书面形

式汇报施工方,并加强监测频率。监测数据出现异常等特殊情况时,4-5次/I天监测,直至跟踪监

测。

(2)、监测报警值

表2.3.2监测报警值

序变化速率

类别监测项目报警值预警值备注

号(mm/d)

周边环

1结构沉降±1mm+10mm〜一1Omni+7mm〜-7mm设计文件

2.4测点布设

区间施工所有监测测点布置见《附图1彩虹快速路隧道内监测布点平面示意图》,

总共约布设87个监测点,具体如下表。

序号监测项目测点数量备注

彩虹快速路隧道

1结构沉降(自动29点JLSZrjLSZ29

化)

彩虹快速路隧道

2结构沉降(人工复58点RGl-rRG29-l,RG1-2~RG1-29

核)

备注: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在地形图布设的,如出现无法布设等情况,经各方同意后可做出调整。

1、彩虹快速路隧道结构沉降测点布设

结构沉降点的布设:在隧道两侧侧墙上布设测点,在墙上贴上沉降观测纸,做上记

号,测点编号为“JLSZ,RG”。

第-8-页共10页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侧穿彩虹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2.5现场巡视制度

1.彩虹快速路隧道内巡视

①结构开裂。包括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发生位置、发展趋势。

②地面沉陷、隆起。包括沉陷深度、隆起高度、面积、位置、距墩台的距离、距隧道的

距离、发展趋势。

③地面冒浆/泡沫。包括出现范围、冒浆/泡沫量、种类、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

正常情况下,对以上内容巡视1次/d,异常情况下增加巡视频率。

第三章监测应急措施

3.1数据达到警戒线预案

1、应急反馈机制

当数据报警时,按流程立即电话形式口头汇报,并于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汇报至相

关各方。通知多方协调小组与应急领导小组。

2、数据报警原因分析

监测单位应立即根据数据报警情况,结合现场施工工况对数据报警原因进行排查,

由监测数据分析人员、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共同分析,根据可能的原因,

提出针对性的处置意见和建议。

针对监测单位提交的数据分析,多方协调小组和应急领导小组,针对数据报警情况

进行问题定性,并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在异常情况严重时,还应组织专家资源进行探讨、

论证。

3、应急处置

根据数据报警情况分析,由多方协调小组和应急领导小组共同确定应急措施,相关

各方根据应急处置措施进行相关应急工作的落实。监测单位根据应急处置措施要求,确

定是否加密监测等。并根据数据变化情况进行专项跟踪和数据分析。

3.2出现重大隐患应急处置

1、应急反馈机制

当监测单位在现场发现重大隐患时,按流程立即电话形式口头汇报,并于4小时内

以书面形式汇报至相关各方。通知多方协调小组与应急领导小组。

2、重大隐患分析

第-9-页共10页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侧穿彩虹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监测单位应立即根据隐患情况,结合监测数据、现场施工工况对隐患进行分析,由

监测数据分析人员、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共同提出针对性的处置意见和

建议。

针对监测单位提交的隐患情况及处置意见和建议,多方协调小组和应急领导小组,

针对情况进行问题定性,并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在异常情况严重时,还应组织专家进行

探讨、论证。

3、应急处置

根据隐患情况分析,由多方协调小组和应急领导小组共同确定应急措施,相关各方

根据应急处置措施进行相关应急工作的落实。监测单位根据应急处置措施要求,确定是

否加密监测等。并根据数据变化情况进行专项跟踪监测和相关数据分析。

3.3当出现险情应急处置

1、项目险情性质分析

监测单位根据现场险情发生发展情况,如实按流程立即电话形式口头汇报,并于4

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汇报至相关各方。通知多方协调小组与应急领导小组。

多方协调小组与应急领导小组对项目险情进行性质分析,确定险情性质、原因,并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险情情况严重时,还应组织专家资源进行探讨、论证。

根据险情情况分析,由多方协调小组和应急领导小组共同确定应急措施,相关各方

根据应急处置措施进行相关应急工作的落实。

2、项目险情对地铁的影响分析

监测单位应根据险情情况,对险情可能的发生、发展及其对地铁的影响进行专项分

析,判定其危害程度、危害范围等。根据专项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危害进行预防、控制,

并采取针对性的监护监测措施。并根据数据变化情况及时提出需采取的合理化处置意见

和建议。

3、监测单位应采取的措施

监测单位根据应急处置措施要求,确定对险情相应部位加密监测等。并根据数据变

化情况进行专项跟踪监测和相关数据分析。

3.4应急组织架构

1、监测单位应急小组架构

第10页共1。页

振浦路站〜中医药大学站盾构区间侧穿彩虹路隧道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应急小组总指挥

劳燕凭

现场总协调技术总指导后勤物资部

郑春来陶思海朱晶雯

\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其他配合人员有:陈云、李海兵等;

2、主要应急设备

表3.4应急设备表

序号仪器名称型号数量备注

1光学水准仪及锢钢尺DSZ2+FS11套

2全站仪中纬(ZTR20R*2103920)1套

3电脑国产2台

4电箱、电线国产2套

5钻机国产1台

6对讲机国产4对

7照明设备国产2套

3.5应急处置机制及流程

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设立监测应急管理小组,项目负责人担任监测应急处置小组组长,项

目技术负责人担任监测应急处置小组副组长,各标段岗位人员、技术骨干及专家顾问组

成员均为监测应急抢险小组成员。

(2)监测应急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制订监测应急抢险处置有关规定,负责统一协调、

指挥监测应急抢险工作。负责监测应急方案的制定和决策,研究、决定和部署监测应急

处置预案,明确各部门、各班组的应急职责。监测应急抢险小组成员应服从监测应急管

理小组组长及相关部门的管理,积极参与监测应急处置工作。

(3)一旦突发紧急事件,监测应急抢险小组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及必要的仪器设

备,在接到通知后或发现险情后15分钟内赶赴事件现场,组织监测应急抢险工作。

(4)及时整理、分析监测成果,组织技术专家对相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与评判,

预测险情发展趋势,评判安全状态,为应急抢险处置、决策提供依据。

2、应急处置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