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633-1995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技术条件》与《GB 3633-1983》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技术进步及应用需求的变化。首先,在标准编号上,《GB 3633-1983》被修订为《GB/T 3633-1995》,从强制性国家标准变更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这反映了对于此类产品的监管态度有所调整。
其次,在内容方面,《GB/T 3633-1995》增加了对螺栓、螺母以及垫圈等组成的连接副整体性能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单独部件的规格尺寸要求。比如,新版本更加注重于整个连接系统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表现,包括但不限于抗拉强度、屈服点或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断裂后的伸长率等关键指标,并且明确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此外,《GB/T 3633-1995》还细化了表面处理的具体要求,如防腐蚀涂层厚度、种类的选择依据环境腐蚀等级等因素来确定;同时,也对包装、标志等方面做出了更详细的规定,旨在提高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用户识别度。
最后,新版标准加强了质量控制环节的相关内容,例如增加了出厂检验项目、提高了抽样检测的比例等措施,确保每批产品均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水平。这些变化体现了行业对于钢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更高追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CS21.060.10j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633-1995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Technicalrequirementforsetsoftorsheartypehighstrengthbolthexagonnutandplainwasherforsteelstructures1995-12-19发布1996-08-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枝技术条件GB/T3633-1995中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电话:63787337.637874471996年8月第一版2006年2月电子版制作书号:155066·1-24735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3-1995技术条件代替GB3633-83Technicalreguirementforsetsoftorsheartypehighstrengthbolthexagonnutandplainwasherforsteelstructure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与包装。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与铁路桥梁、塔架、管道支架、起重机械及其他钢结构用摩擦型连接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2引用标准GB90紧固件验收检查、标志与包装GB196普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197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GB228金属拉伸试验法GB229金属复比(U型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699优质碳素结构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GB3077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杜GB30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GB3103.1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和螺母GB3103.3!紧固件公差平垫圈GB5779.1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螺钉和螺柱一般要求GB5779.2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母一般要求3技术要求3.1材料、性能等级螺栓、螺母、垫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的电力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北京市常用劳动合同范本
- 2025供货协议书合同范文
- 2025建工合同条款细节设置雷区
- 2025辐照加工合同
- 绿色照明的推广与节能减排的实践研究
- 生物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创新机遇分析
- 课题申报参考:老年人健身发展“主体-时间-空间”三位协同机制的社会生态学研究
- 小儿听力损失的医学研究与治疗进展
- 科技展区声光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道路沥青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度正规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服务
- 《田口方法的导入》课件
- 内陆养殖与水产品市场营销策略考核试卷
- 医生给病人免责协议书(2篇)
- 损伤力学与断裂分析
- 2024年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学》题库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 车借给别人免责协议书
- 应急预案评分标准表
- “网络安全课件:高校教师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素养培训”
- 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及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