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5讲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课件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5讲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课件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5讲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课件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5讲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课件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5讲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第35讲1目

录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23兴奋传导过程中电表指针偏转问题关键·真题必刷基础·精细梳理典例·精心深研考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局部电流动作电位电位差双向传导相反相同①K+外流后,细胞膜内K+浓度仍大于膜外;Na+内流后,膜外Na+浓度仍大于膜内。②动作电位的幅度取决于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与刺激强度无关。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和类型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经递质轴突—胞体轴突—树突突触小体≠突触①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②信号转换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处完成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兴奋的传递过程①过程神经递质扩散受体电位降解或回收②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传递特点神经递质细胞体或树突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化学信号(4)神经递质与受体若神经递质是NO,则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兴奋兴奋或抑制3.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突触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与受体酶多巴胺受体心脏免疫系统(1)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始终促进Na+的内流。(2023·山东卷,16C)(

)当膜内变为正电位时则抑制Na+的继续内流。(2)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2021·辽宁卷,16D)(

)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3)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2021·河北卷,11C)(

)内环境K+浓度升高,会导致K+外流减少,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减小。×××考点速览(4)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2021·全国乙卷,4A)(

)会引起Na+内流。(5)天冬氨酸是一种兴奋性递质,由C、H、O、N、S五种元素组成。(2020·江苏卷,14A)(

)天冬氨酸不含S元素。(6)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2020·海南卷,15D)(

)还可作用于肌肉细胞、腺细胞。(7)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Na+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2020·海南卷,15A)(

)K+外流。××××1.当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积累过多时,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若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情境推理2.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物质,但仍主要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正常反射活动中,兴奋在传入或传出神经上的传导是________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胞吐可以短时间内大量集中释放神经递质,从而快速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单正常反射活动中,只能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兴奋沿着反射弧传导1.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重点透析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1)电位变化示意图(2)产生机制(3)结果强化“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得更大,突触后膜更难以兴奋。考向1

结合兴奋的产生及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考查科学思维1.(2023·山东卷,16)神经细胞的离子跨膜运输除受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影响外,还受膜内外电位差的影响。已知神经细胞膜外的Cl-浓度比膜内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息电位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一定阻止K+的外流B.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后,膜内外电位差一定增大C.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始终促进Na+的内流D.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过程中,不会出现膜内外电位差为0的情况AB2.(2024·广州市测试)如图表示静息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A-表示带负电的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内外存在不同浓度的离子,膜对离子具有不同的通透性B.静息电位时只有K+的外流没有Na+的内流C.A-在膜内侧聚集,参与负电位的形成D.Na+-K+泵在维持静息电位的稳定上具有重要的作用C3.(2024·河北张家口模拟)若电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位置,可检测到一次电位变化,如图甲、乙中的正常曲线。若在某一时刻(处理点),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图甲、乙中的虚线所示。下列关于处理方式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利用某种药物阻断了Na+通道B.图甲将神经纤维置于稍低浓度的K+溶液中C.图乙利用某种药物阻断了K+通道D.图乙将神经纤维置于稍低浓度的Na+溶液中1.兴奋的传导与传递方向(1)在神经纤维上(离体条件下)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2)正常反射活动中正常反射活动中,只能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兴奋沿着反射弧传导,所以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3)在突触处兴奋单向传递,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2.细胞外液Na+、K+浓度大小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B考向2结合兴奋的传递,考查科学思维4.(2023·浙江6月选考,20)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突触。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分别使突触a后膜通透性增大、突触b后膜通透性降低B.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C.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D.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幅值增大、PSP2幅值减小5.(2022·全国乙卷,3)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

)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B兴奋传递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情况分析兴奋传递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情况分析考点二兴奋传导过程中电表指针偏转问题类型一膜电位的测量及膜电位曲线解读1.膜电位的测量(已知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2.关于膜电位测量的相关曲线分析电流计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刺激神经纤维任何一侧,会形成一个波峰,如图1所示。电流计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或内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图2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题中的提示得出。[典例1]

(2024·河北衡水金卷)将两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电表正负两极相连,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表指针偏转。依据所观察到的电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下图中的(

)C[典例2]

(2018·江苏卷,11)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C类型二电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1)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1)刺激b点(ab=bd),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率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所以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C[典例3]

(2024·广东四校联考)如图是反射弧的一段结构,甲、乙电流计的指针都接在膜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刺激A处,A处瞬间会发生Na+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B.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主动运输到达突触后膜C.刺激A处后甲偏转一次,乙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突触间不能逆向传递D.刺激A处,乙不偏转,说明乙电流计测定的是该处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类型三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A[典例4]

(2024·江苏南通调研)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包含背根、腹根和由背根腹根合并成的脊神经,如图)。已知分别电刺激背根、腹根、脊神经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收缩。若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实验操作和预期结果都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实验操作预期结果A剪断背根中央处,分别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外周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收缩;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B剪断腹根中央处,分别电刺激腹根向中段、外周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收缩;刺激腹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C剪断脊神经,分别电刺激背根、腹根蛙后肢均不收缩D剪断背根、腹根中央处,电刺激脊神经蛙后肢收缩将题图“补全”,厘清背根、腹根、脊神经、兴奋的传递方向,即可准确作答。关键·真题必刷1.(2022·北京卷,8)神经组织局部电镜照片如右图。下列有关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1与突触前膜融合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C.2所示的细胞器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D.2所在的神经元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C2.(2023·海南卷,9)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来B.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C.药物W阻断了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收而增强抑制作用D.药物W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3.(2020·江苏卷,13)如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或④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B.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相等C.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也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D.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①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③处兴奋的传递A4.(2021·江苏卷,6改编)在脊髓中央灰质区,神经元a、b、c通过两个突触传递信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兴奋则会引起b、c兴奋B.b兴奋使c内Na+快速外流产生动作电位C.a和b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D.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C5.(2022·广东卷,15)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A.乙释放的多巴胺可使丙膜的电位发生改变B.多巴胺可在甲与乙、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C.从功能角度看,乙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D.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6.(2023·广东卷,19)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控制骨骼肌收缩的关键结构,其形成机制见图。神经末梢释放的蛋白A与肌细胞膜蛋白Ⅰ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膜蛋白M结合触发肌细胞内信号转导,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的受体(AChR)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最终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回答下列问题:(1)兴奋传至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________内流,随后Ca2+内流使神经递质ACh以________的方式释放,ACh结合AChR使骨骼肌细胞兴奋,产生收缩效应。Na+胞吐(2)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的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者采用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检测患者AChR抗体,大部分呈阳性,少部分呈阴性。为何AChR抗体阴性者仍表现出肌无力症状?为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