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理_第1页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理_第2页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理_第3页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理_第4页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法规体系事故处理程序及技术病因研究目录contents《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06《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2006《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及技术方案》2011《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2011《突发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人员防护导则》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2009国务院第557令《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

20111.3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69号主席令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69号主席令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特别重大事故:国务院或其授权的部门。重大事故:省级人民政府。较大事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事故调查主体和事故调查组其中: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方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中毒事件危害程度和涉及范等因素,将突发中毒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一般(IV级)各类突发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按相关预案处置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1.1分类sort公共卫生食品安全职业中毒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事故灾难安全生产

环境灾难社会安全刑事案件生化恐怖自然灾害泄漏救援法规体系事故处理程序及技术病因研究目录contents1.2特点突发性、急性中毒、群体性非独立存在广泛的联系动态变化应对外部时效专业性内部接到事件报告后,你该怎么处理?报告登记:时间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最好2个以上)中毒发生地的名称、地点可疑毒物或原因发病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症状体征就诊单位等,并作复述以核对记录同时根据报告者提供的信息,向第三方进行事件核实。

告知:现场保护,若是医院医生报告,告知其留存病人粪便和呕吐物;若是现场人员报告,告知其保存好现场可疑中毒相关物品和现场呕吐物以备取样送检;若是能判断事件的责任管理部门,告知其同时向责任管理部门报告

上报:

电话报告网络直报报告时限

3.1接报处理程序5.1文件资料:参考资料、毒物检索软件;调查采样表格;预案、标准、规范等指导性文件;5.2取证、工作和通讯设备:照相摄像机、录音笔、电脑、打印机、统计软件、手机等;5.3采样用品:包括采样设备、工具和容器;5.4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如快速应急检测箱、检气管、便携式毒物检测仪等;5.5个人防护用品;5.6医疗救援设备5.7其他,根据具体情况,包括手电筒、生活用品、帐篷、水、食物等。

组织队伍根据分级响应,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奔赴现场3.1接报处理程序某厂三名工人清理存放鲜藕下角料的16个盐渍储藏池。一名工人在4#池清除淤污时,感觉不适,准备上池,在攀爬梯子过程中跌入池内,池上2名工人,边呼救、边下池中救人,先后共9人下入池中并陆续倒下。十多分钟后,9名中毒工人被救出,送往附近的镇卫生院抢救,已死亡6人,另外3人昏迷,其中2人出现呼吸停止,被紧急转至当地县人民医院抢救。案例讨论11、职业病危害事故如何分类?分级?依据?

2、如果你接到协助查明原因请求,应做哪些方面准备工作?3、各类卫生应急机构和人员的职责?问题分析该事件属于较大(II级)突发中毒事件;依据:一起突发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100人及以上且死亡1人;或死亡3-9人。4.现场调查的内容有哪些?初步核实事件基本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气象条件,设置分区和标识抢救病人脱离接触对中毒事件暴露人群的健康管理现场医疗救援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毒物快速检测和采样专业人员和专家组建议公众健康防护、宣传教育和心理援助做好应对与交流工作洗消终止3.2现场处置3.2.1核实事件基本情况的途径及方法若有现场指挥部,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报到,初步了解事件经过,核实事件基本情况,明确职责,提出初步建议。若无现场指挥部,向事件主要涉及人员初步核实,或进行简单现场调查,初步核实事件基本情况。

现场尚未得到控制的调查应根据获悉的资料和调查到的资料,立即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中毒患者人数统计、检伤分类及现场急救措施、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距离、分级响应等提出建议,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展调查。调查人员要选择适合的个体防护下开展工作。现场尚未得到控制的调查如何进行?

关键控制点:个体防护分区隔离医疗救援

某年3月29日晚,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罐式半挂车在京沪高速公路行驶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周边村镇27人中毒死亡。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事故造成了公路旁3个乡镇大量村民中毒。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立即组织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造成京沪高速公路**段关闭20个小时。

到3月30日17时,已有29人中毒死亡,436人被送往医院救治,门诊留治人员1560人,10500多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大量家畜(家禽)、农作物死亡和损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在多个住院病人中,有36名官兵,其中25名消防队员,5名公安民警,6名武警官兵。案例21、简述本事件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要求?危险度分级作业区域防护设备类型(呼吸、皮肤、配套)2、在氯气体泄漏事故处理中需进行现场分区,如何分区及划定原则?

“隔离区”或“热区”,区域大小与有毒物质的释放量、毒性、空间、以及气象条件有关,可通过实时监测或模型分析确定;隔离区半径可从数十米至数公里问题分析危险度分级判定依据(医疗卫生应急人员防护导则)一级突发中毒事件防护对策模式3.2.2现场应急分区2536危险排除作业区污染降解区救援支持区指挥部人员集结地人员集结地公众人群控制线污染降解区控制线工程控制作业线出入通道风向Drainage排水系统3.2.2现场响应---危害范围的判断和现场隔离危害危害源性质;危害源所处的位置;地理环境状况;气候条件;敏感部门的分布;现场隔离红线黄线绿线人员疏散上风向上水源

3.2.2如何设置救援分区和标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气象条件1、若有必要设置警示标识,或建议指挥部设置警示标识;2、若有必要,在冷区设置医疗救援的不同区域,

包括洗消区检伤区观察区抢救区转运区指挥区尸体停放区等功能区域。3.2.3

现场毒物接触者拣伤分类将患者分为四类,分别用相应的标牌佩戴在患者胸前或上臂立即处理(红色)延期处理(黄色)勿需处理(绿色)死亡/濒死(黑色)293.2.4现场救援患者处理原则脱离接触清除未吸收的毒物;皮肤、粘膜眼消化道毒物清除;催吐、洗胃活性炭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浆过滤氧疗法;特效解毒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现场医疗救援现场急救处理转运工作大批量病人的分流3.2.5对中毒事件暴露人群的健康管理根据现场状况和中毒特征等进行编制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做好调查人员的个人防护;对有关人员的访谈:管理人员、目击人员、暴露人员、其他涉及人员;制定个案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对中毒病人和其他接触人员进行暴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治疗措施与转归等内容的调查;经呼吸道和皮肤、黏膜途径中毒事件的调查,内容包括中毒现场环境状况、气象条件、通风措施、生产工艺流程、防护条件、接触人员情况等。经口途径中毒事件的调查对象为中毒事件涉及的食品生产、加工至食用整个过程的各个场所,调查内容包括食品加工过程(包括原料和配料、调料、食品容器、使用的工具),食品的分装、储存的条件等。现场周围环境、企业和生活饮食习惯的调查;必要时调查地区的社会状况、人口分布、民族宗教、风俗、经济状况、地理地质、河流、植被分布、动物状况、气象状况等,特别关注近期有变化的现象;周边集市或城镇可致中毒物品的获得性调查;发生事件地区或其他地区是否有类似事件;对调查资料进行记录、取证和签字确认;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汇总。3.2.6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3.2.7

现场毒物快速检测和采样—原则

做好毒物检测和采样人员的个人防护;现场毒物快速检测现场采样:包括空气、水、土壤、生物样品、食物等样品运送与交接必要时进行模拟检测和采样,现场简易动物毒性试验。3.2.7

现场毒物快速检测和采样—现场采样方法检气管法便携式有毒气体应急检测箱快速检测板现场气体检测仪便携式分析仪器(分光光度计、红外气体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光离子化检测器等)3.2.7

毒物检测和采样—实验室检测样品处理实验室的测定3.2.7

实验室检测方法采集样品注意事项(1)尽快进行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采集与中毒可能有关的所有样品,样品量足够采样容器和工具的材质不干扰测定采样操作防止污染可能有环境和生物本底的毒物,要采集对照样品运输和保存中确保不降解和变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加防腐剂或抗凝剂3.2.7实验室检测方法

采集样品注意事项(2)获得中毒现场、临床症状资料,初步断定可能中毒的物质,将检测项目的范围尽量缩小现场若被破坏,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模拟检测采用二种以上的不同方法进行检测加以确认现场检测的结果最好在实验中用更可靠的检测方法进一步确认D=2km3.2.8

洗消

事故源已得到完全控制,环境中化学品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未出现新的中毒患者且原有患者病情稳定24小时以上3.2.9应急终止初次调查报告初次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1)事件简要情况(接报时间、发生单位及地址、事件发生经过);2)中毒患者情况(发病时间、接触人数、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中毒主要表现及严重程度、患者就诊地点及救治情况);3)可疑毒物情况(毒物名称、种类、数量、存在方式);4)事件发生地地理环境及气象情况以及周围居民居住地情况;5)样品采集情况(包括患者的血液和尿液、空气、水源等样品);6)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效果(隔离区、防护区、人员疏散、中毒人员救治、毒物);7)中毒事件初步结论。Finalreport最终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

1)中毒事件概况、接报过程、中毒事件发生的时问、地点、中毒人数、主要中毒表现、大致经过以及报告等情况;2)调查人员的组成、调查对象的确定与选择、调查的样本数、调查的内容、方法及数据处理等;3)中毒事件发生单位的基本情况、事件发生时中毒现场的各个生产活动状况;4)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及潜伏期;5)现场和实验室的检验方法和检测结果;6)采取的防治措施效果、建议等7)中毒事件的结论,包括中毒事件发生单位、中毒人数、毒物种类、名称等。事件评估内容及时限1进行事件评估: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等。2提出防止事件再次发生的建议。3事件响应中止7天内完成结案报告关键点:病因分析风险交流法规体系事故处理程序及技术病因研究目录contents是否是疾病心理/精神疾病中毒/非中毒毒物多种毒物动因病因研究EtiologyResearch1999年5月底,湖北仙桃市沿长江一条支流旁的一个村庄里,三天时间里发现上万只死鼠;邻县一中学有12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住院治疗;当地考虑此事件可能为鼠疫或中毒事件;对整个乡进行了隔离。调查及实验证实,此疫情为大规模水利建设改变了鼠生存的栖息环境,大雨造成生活在河床中的鼠大规模迁徙引起鼠间事件所致。邻县中学病人为鼠药中毒;而5位患者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4.1是否是疾病(是否适一起疫情)4.2是否为群发癔病自1998年8月起,重庆垫江县一个叫大路湾的地方(总共有16户人家)陆续出现不明原因抽搐的患者;最初,医院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发病季节等诊断患者为乙型脑炎;但1月份以后仍有相同表现的患者出现,医院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会诊,将此批患者诊断为流行性脑膜炎;卫生防疫部门对发病村庄进行消毒处理,但发病并没有控制。2月中旬患病人数急剧增加。流行病学及中毒专家参与调查后方考虑此疫情为中毒事件,经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被迅速控制。后经刑事调查证实此事件为人为多次投毒所致。4.3是否为中毒1997年河北沧州某个体塑料产品制造企业的10余名工人在数日内先后出现恶心、腹泻、腹痛、头痛、胸闷、四肢无力等症状。后经现场调查发现工厂所用的原材料中有硬脂酸钡,结合生产过程及工人生活习惯考虑患者为可溶性钡中毒。4.4致病毒物的种类广东高要事件1995年广东省高要市出现一起持续一月余、数十人发病的事件;外界猜测为一金冶炼厂排放废物所知;省委派出了调查组,卫生部派出了专家组;考虑为钩端螺旋体病;最后确诊为“氟乙酰胺”中毒;测定发现,样本中除氟乙酰胺外,还有毒鼠强;不排除抗凝血灭鼠剂存在;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中毒事件42人死亡,最终确诊为毒鼠强和氟乙酰胺联合中毒;4.5是否为多种毒物2002年3月12日中午13时30分,广东阳江阳东县某刀具厂工人饮用有异味开水,陆续出现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截止20时,126人被送入医院,36人留院观察。初步判断:亚硝酸盐中毒。阳腾刀具厂共有员工200余人,其中工人100余人。该厂工业用水系统主要是由1.5625g/L亚硝酸钠组成的循环水,用于刀具表面的防锈热处理。另有自来水和储水塔组成生活用水系统。但工业用水定期由自来水和储水塔更新。3月12日中午13时由于工人误操作导致含有1.5625g/L亚硝酸钠工业循环水与生活用水相混合。2000年山西省阳城县一个村庄,100余位村民出现消化道症状……。4.6动因流行病学人群中发生的事情,解决分布及影响因素;个体病理变化,解决疾病在人体的定位及程度;诊断学症状、体征临床检验及影像断面调查、监测、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队列研究等实验研究在可控条件下对事物测定、过程验证及因果关系判断;鉴定检验检测病因研究方法

病因研究模型

几种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特征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又称肠原性青紫病、紫绀症、乌嘴病,是指食入含亚硝酸盐类植物中毒,亦有误把亚硝酸盐当食盐用的中毒报告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人人体后,可使血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氧的功能,致使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一般潜伏期1—3小时,中毒的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有机磷引起的食物中毒有机磷进入机体后,与胆碱酯酶结合,使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不能分解乙酰胆碱,从而使组织中的乙酰胆碱大量蓄积,使一些以乙酰胆碱为传导介质的神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最后转入抑制和衰竭。急性中毒可分为三度:①轻度: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视力模糊、无力等。②中度: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有肌肉跳动、瞳孔缩小、胸闷或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