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地形变化的原因
一、单选题1.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为8848.86米。研究表明,珠穆朗玛峰现在每年大约升高0.33—1.27厘米。据此完成下题。使珠穆朗玛峰高度还在增加的主要力量是()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构造运动 D.外力作用板块碰撞挤压是板块构造运动的重要形式,下图示意板块碰撞挤压的四个阶段,其中甲示意一个大洋板块和另一个大洋板块的碰撞,丙示意一个大洋板块和一个大陆板块的碰撞,乙和丁示意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与图丙中山脉成因一致的是()A.海岸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乞力马扎罗山 D.阿尔卑斯山脉3.按照板块碰撞挤压的演变过程,四幅图的正确排序是()A.甲、丙、丁、乙 B.丙、甲、丁、乙 C.丙、甲、乙、丁 D.甲、丙、乙、丁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4.①②③④中()A.①层理较明显可以找到化石 B.②岩石形成时水流速度较快C.③是在④的基础上变质形成 D.④的粒径较大可做建筑材料5.甲处()A.在断层发生前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 B.因断层下陷并被侵蚀形成背斜谷地C.岩层紧实坚固适于开凿隧道 D.向下可能找到石油或天然气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地质历史时期,秦岭造山带属于扬子板块北缘。北秦岭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被大量蕨类植物占领。北秦岭遭受剥蚀,山脉主脊偏于北侧,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南秦岭却淹没于海水中,接受沉积,在距今3.75亿年的地壳运动中,南秦岭隆起,露出海面。下图示意秦岭地质历史时期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秦岭的主要成因是()A.华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地壳隆起B.扬子板块断裂下陷,南秦岭形成地垒C.位于板块张裂地带,海底火山灰堆积D.陆地多河流发育,泥沙在半深海沉积7.在图示时期,与北秦岭相比,南秦岭()A.煤炭资源更丰富 B.植被种类更多C.岩层中化石更多 D.山坡短且陡峭下图是我国黔西北某地区沉积岩层构造剖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示意该地区的三个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9.图中断层可能是同时期形成的是()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灏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灏粒物越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是()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11.关于图中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b比c老②bc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③b比c新④bc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A.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A.F处可能形成海沟 B.E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C.E处岩石年龄较F处新 D.F处地壳运动较E处活跃13.若该剖面图是根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则图中甲板块最有可能为()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太行山脉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千米。“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现今“太行八陉”已被公路、铁路替代,变成了通途,昔日的军事关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4.“太行八陉”被公路、铁路替代,变成了通途,说明该区域的界线()A.先以屏障功能为主,后向联系功能转变B.先以联系功能为主,后向屏障功能转变C.只具有屏障功能,阻止区域相互渗透D.只具有接触功能,促进区域相互联系15.“太行八陉”的变化可以促进山脉东西两侧()A.自然地理特征趋于相似 B.风俗习惯日益接近C.农业类型趋于相同 D.人口密度日益接近碓臼峪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据地质学家考证,碓臼峪为花岗岩地貌。景区内两侧山石壁立,一水中流,有“京北小三峡”之称。图a为碓白峪景观照片,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碓白峪岩石类型为图b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17.形成“小三峡”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有()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⑦下图是台湾岛山地、河流和铁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8.影响台湾岛铁路线路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矿产 B.河流 C.气候 D.地形19.台湾岛山地中的公路线大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如果必经山地则常呈“之”字形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业C.为了减小线路坡度,保证行车安全 D.多通过居民区,增大客货运量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震源较浅。中国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起飞,当地时间2月8日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下图示意该次地震震中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推测此次北京到阿达纳飞行中()A.救援队员在东南方向看到日出 B.最短飞行距离大约为8000公里C.飞行时间长度约为5.5小时 D.最佳飞行方向为先西北再西南21.与此次地震震中附近板块边界类型相似的是()A.A B.B C.C D.D新西兰由南北两岛组成,地形格局受板块边界影响大。图示意新西兰的位置和范围。22.新西兰位于()A.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D.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23.新西兰南岛山地较少出现()A.地震 B.滑坡 C.山洪 D.热浪24.依托当地自然条件,惠灵顿最适宜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是()A.风能 B.太阳能 C.核能 D.水能下面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示意我国某地砂岩风成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构成右图地貌的岩石主要为()A.①——沉积岩 B.②——喷出岩C.③——侵入岩 D.④——变质岩26.图示①、②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需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重熔再生一风化作用—变质作用 B.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一固结成岩C.地壳抬升一岩浆侵入一固结成岩 D.重熔再生一岩浆侵入一冷却凝固27.塑造右图中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化学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重力塌陷作用图a为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图b中,与古沙洲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的岩石类型是()A.甲 B.乙 C.丙 D.丁29.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断被侵蚀 B.先侵蚀,后沉积C.不断有泥沙沉积 D.先沉积,后侵蚀30.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可能原因是()A.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长江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C.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截留泥沙二、材料分析题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该山的主体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组成,地质学家称其为“太白花岗岩”。太白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上,几经地质构造变动,断层、节理十分发育。太白山北坡极为陡峻,多深切峡谷或障谷;南坡相对平缓,河谷稍开阔,山脊多呈穹状和平梁状,除上部河段为宽“V”形谷外,在下部河段均发育为宽阔的槽形谷地,部分地区可见多级阶地。下图示意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及相关地理事物分布。(1)指出图示范围有哪些地形或地貌。(2)推测图示区域地貌的演变历程。(3)简析南坡上部河段为宽“V”形谷,下部河段发育为宽阔的槽形谷地的主要原因。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重庆酉阳红石林位于武陵山腹地,当地的岩石为罕有的奥陶纪红色碳酸盐岩。红石林表面发育有“X”形的交叉节理,后期又发育众多纵横交错的裂隙(图1)。红石林多水平层理,岩层泥质含量纵向分布不均匀,局部形成许多凹腔结构(图2)。下表示意凹腔部位自上而下的岩层结构。红石林地质公园的开发将不可避免地破坏其原有的地质环境,科学有效地开发和保护红石林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成分特征岩性结构碳酸盐岩(泥质成分多)软凸起碳酸盐岩(泥质成分少)硬凹腔碳酸盐岩(泥质成分多)软凸起(1)分析酉阳红石林内部纵横交错裂隙的形成过程。(2)分析岩性较硬的岩层反而形成凹腔的原因。(3)列举该地质公园开发过程中对地质景观造成的不可避免破坏的具体表现。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江西省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东南段,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发育,地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九连山、武功山、九岭山、武夷山脉和罗霄山脉一带。江西省地热资源按成因分类,大多属于隆起山地循环型水热系统,主要受控于周边的断裂构造,地热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下图为江西省温泉与地质简图。(1)说明江西省山区温泉的形成过程。(2)分析温泉水温差异的可能原因。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能否发现有石油存储?为什么?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因此使珠穆朗玛峰高度还在增加的主要力量是地壳运动,也称构造运动,C正确。变质作用主要发生于地下,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与山脉升高关联不大,A错误。岩浆活动主要形成岩浆岩及导致火山喷发,不是珠穆朗玛峰高度增加的主要力量,B错误。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平坦,高度降低,D错误。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海岸山脉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与图丙中的山脉成因一致。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都是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乞力马扎罗山是板块张裂而形成的火山。A正确,B、C、D错误。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随着大洋板块之间碰撞挤压(甲)的持续,大洋板块会逐渐和大陆板块相遇并挤压(丙),之后演变成大陆板块之间相遇碰撞(乙),最后其中一大陆板块俯冲到了另一大陆板块的下方(丁)。综上,D正确。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岩石成因、性质。①处是沉积物,沉积物中只能找到动植物的遗体,很难找到化石A错误②是砂岩,是一种沉积岩,粒径较小,在形成过程中,水流的速度较慢B错误③是大理岩,结合所学知识,大理岩是在石灰岩等沉积岩的基础上变质形成的变质岩C错误④是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较为致密的岩浆岩,适合做建筑材料D正确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人类活动。从图中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甲处的岩层是被挤压形成的向斜谷地,后挤压持续进行,岩层断裂并产生明显位移形成断层,A正确,B错误。背斜处适合开凿隧道和找油气资源,向斜处易于存水,不适合开凿隧道,C、D错误。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与地貌。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华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导致位于两板块之间的地壳抬升,形成秦岭山脉,A正确,C错误;扬子板块并没有断裂下陷,B错误;泥沙沉积不会形成高大的山脉,D错误。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根据材料可知,北秦岭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被大量蕨类植物占领,而此时南秦岭却淹没于海水中,所以南秦岭植被种类更少,煤炭资源主要是植物死亡后经过沉积作用等形成,所以南秦岭煤炭资源不丰富,A、B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秦岭岩浆活动频繁,南素岭以海相沉积为主,所以南秦岭岩层中化石更多,C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地质历史时期,南秦岭以海相沉积为主,相对平缓,北秦岭位于两个板块交界处,上升为陆地时间较久,地壳岩浆活动频繁,且山脉主脊偏于北侧,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所以北秦岭山坡短且陡峭,D错误。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情况下,沉积岩层越往下的岩层年代越老,越往上的岩层年代越新,故②形成年代最早,①次之,③再次之,最后形成的沉积岩层为④,B正确,A、C、D错误。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断层与地质活动。读图可知,乙和丙切穿了①③地层,没有切穿④地层,故乙、丙断层可能为同一时期形成,C正确;甲断层切穿④地层,故与乙、丙不是同一时期形成,A、B、D错误。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判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河流位于北侧。所以该地地势整体南高北低,在甲西北方位大致与甲附近断层走向平行的河流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所以,甲地附近小河的流向应与该河流流向相同,即流向东北,A正确,B、C、D错误。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读图可知,b岩层位于c岩层中间,并覆盖了部分穿过c岩层的断层,且该地为向斜,因此b比c新,③正确,①错误;b为石灰岩,c为砂页岩,b岩石颗粒物比c岩石颗粒物小,且材料信息表明沉积环境中水越深,沉积的颗粒物越细,表明先形成c岩层时,水较浅,后形成b岩层时,水较深,因此bc期间水深逐渐变深,海岸线向陆地前进,④正确,②错误。故选D。12.答案:B解析:图中F处板块向两侧张裂开,位于大洋中,可能形成海岭,A项错误;E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大陆板块被抬升,为板块的消亡边界,B项正确;E处是板块消亡边界,岩石年龄较F处老,C项错误;F处地壳运动不一定较E处活跃,D项错误。13.答案:D解析:若该剖面图是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则甲板块为西侧是消亡边界、东侧是生长边界的大陆板块,最可能为美洲板块,D项正确。14.答案:A解析:自然形成的区域界线既是地域分异的表现,也是区域形成的因素,一条界线不仅将区域分割成毗邻的地域单元,还是区域间接触联系的纽带。由题可知,现今“太行八陉”已被公路、铁路替代,变成了通途,说明该区域的界线先以屏障功能为主,后向联系功能转变。15.答案:B解析:区域之间具有联通性,“太行八陉”的变化可以促进区域间的沟通,使区域语言和风俗习惯趋于相似;自然地理特征、农业类型和人口密度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难以通过建立交通联系而改变。1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碓白峪为花岗岩地貌,花岗岩是侵入岩的一种。读图并根据沉积物可推断,丙为沉积物经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C错误;丁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故甲为喷出岩,乙为侵入岩,A、D错误,B正确。1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根据材料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最初经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为作用②,之后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为作用③,再经外力作用流水侵蚀最终形成“小三峡”景观,为作用④。综上,B正确,A、C、D错误。18.答案:D解析:图中铁路线沿海呈环状分布,铁路主要分布在地势较平坦的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建设难度较小,通行较安全。19.答案:C解析:公路线沿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分布,可以减小线路坡度;山地坡度较大,公路呈“之”字形分布,也可以减小坡度,保证行车安全。2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2月为冬半年,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起飞,当地时间2月8日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飞行途中都是夜晚,无日出,A错误。地球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应是两点之间的地球大圆的劣弧段,北京和阿卡纳的纬度相差不大,可以近似看成同一纬度即北纬40°,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11×cos40°×81≈6923km,最短飞行距离要小于直线距离,B错误。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起飞,起飞时土耳其阿卡纳当地时间应为17时,当地时间2月8日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飞行时长应为11时30分,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佳航线应为两点之间的地球大圆的劣弧段,最佳飞行方向为先西北飞行,后西南飞行,D正确。故选D。21.答案:D解析:地震是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的结果,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板块消亡边界。图A为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A错误。图B为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错误。图C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C错误。图D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正确。故选D。22.答案:B解析:23.答案:D解析:24.答案:A解析:25.答案:A解析:左图中①为沉积岩,②为变质岩,③为侵入岩,④为喷出岩。右图地貌物质组成为砂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因此选A,排除B、C、D。26.答案:D解析:①与②分别为沉积岩和变质岩,这两种岩石若转化为侵入岩,必须经过高温熔化(变为岩浆),岩浆侵入以及冷却凝固三个过程。故选D。27.答案:C解析:图中地貌为风蚀拱桥,是长期风力侵蚀作用的产物。故选C。28.答案:D解析:图b中甲、乙分别是岩浆上升喷出、侵入形成的喷出岩和侵入岩;丁是由沉积物直接形成的,应该是沉积岩;丙是沉积岩和侵入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图a中古沙洲是长江挟带的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的,与沉积岩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故选D项。29.答案:C解析:海岸线的进退演变主要受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读图可知,从距今2000~3000年至近代,长江三角洲海岸线一直向东推进,说明不断有泥沙沉积,故选C项。30.答案:D解析: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和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增加,河水搬运泥沙的能力增强,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应增大,A、B两项错误;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的建设,使水土流失减轻,加上长江三峡等水库的修建,泥沙在水库中沉积,导致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小,河口水域泥沙堆积作用减弱,海岸线向近海移动速度减慢,C项错误,D项正确。31.答案:(1)山地、河流冲积平原、河谷、陡崖。(2)早期岩浆活动在该处地下岩层中形成了大量花岗岩;然后地壳运动形成大量断层,大量花岗岩块抬升,出露地表,形成陡崖和台地;部分岩层断裂和薄弱处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河谷;部分地势较低区域经过流水沉积形成地势较低的平原地貌。(3)上部河段的河流落差较大,侵蚀能力强,以下蚀为主,形成宽“V”形谷;与上部河段相比,下部河段及附近区域地势较平缓开阔,利于河流侧蚀及沉积,形成宽阔的槽形谷地。解析:(1)由图可知,该地以山地为主;还有大蟒河和渭河流经,发育有河谷;河流挟带泥沙堆积形成了冲积平原;图中断层面还有陡崖分布。(2)根据材料“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该山的主体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组成,地质学家称其为太白花岗岩”,由此可知该地曾经有岩浆活动在该处地下岩层中形成了大量花岗岩。根据材料“太白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上,几经地质构造变动,断层、节理十分发育”,由此可知该地经历了地壳运动形成大量断层,后大量断层块抬升,出露地表,形成陡崖和台地。根据材料“在各种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今日太白山奇峰林立、山势峥嵘的险、奇景色”,由此可知断层处的部分岩层薄弱处受到了流水侵蚀,由此形成河谷,部分地势较低区域经过流水沉积形成地势较低的平原地貌。(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上游和下游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势落差上,因地势落差的差异从而引起流速快慢的变化,上游流速快,河流侵蚀能力强,从上游到下游,侵蚀能力逐渐减弱,堆积能力增强。因此在太白山南坡,上部河段的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下蚀能力强,形成宽“V”形谷。下部河段的河流落差较小,流速较慢,以侧蚀和谷地堆积为主,形成宽阔的槽形谷地。32.答案:(1)岩层受水平挤压、破裂,形成“X”形的交叉节理,节理受风化侵蚀作用形成裂隙;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对碳酸盐岩产生溶蚀作用,使裂隙增大;岩石受重力作用,发生崩塌,形成纵横交错的裂隙。(2)上下层碳酸盐岩中泥质成分多,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弱;中间的碳酸盐岩中泥质成分少,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强,这种侵蚀差异导致了凹腔的形成。(3)开发过程中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可能对地质景观造成破坏;为了增强景观的观赏性,人为改变地质景观;为保证游客的安全,人为安装防护设施等也会破坏地质景观。解析:(1)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水平方向的内力作用挤压、破裂,形成“X”形的交叉节理,节理受风化侵蚀作用形成裂隙;当地的岩石为罕有的奥陶纪红色碳酸盐岩,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对碳酸盐岩产生溶蚀作用,裂隙不断的增大;受重力作用影响,岩石发生崩塌,故而形成纵横交错的裂隙。(2)凹腔的形成是因为不同岩层受溶蚀作用的影响程度不同,据材料可知,上下层碳酸盐岩中泥质成分多,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弱,故而保留较好;中间的碳酸盐岩中泥质成分少,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影响较强,故形成凹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材料购买合同样本
- 2024版商标授权合同转让书
- 二手设备交易协议范本
- 旅社租赁合同范例
- 废旧设备购销合同范例
- 出口代理权合同
- 升膜浓缩器课程设计
- 基础版家政服务合同示例
- 货车交易合同范本
-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合同
- 泵与泵站知识点总结
- 大班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课件
- 12、口腔科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 四年级上册Unit1 My classroom作业设计案例
- 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
- 走出舒适区:如何突破自我设限获得持久行动力
- 人居环境科学讲义
- 科普知识《世界儿童日》(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
- 拖欠工程款起诉状
-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含教案-《情绪》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