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课件 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 踔厉奋发_第1页
大学美育 课件 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 踔厉奋发_第2页
大学美育 课件 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 踔厉奋发_第3页
大学美育 课件 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 踔厉奋发_第4页
大学美育 课件 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 踔厉奋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美育绪论/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文艺之美/科技之美主编:

王树青刘向红目录人性之美第一节

士当弘毅第二节

浩然正气第三节

踔厉奋发

第一章知者不惑第二章仁者不忧第一节修身齐家第二节

清风峻节第三节仁者爱人

第三章勇者不惧第一节

初心如磐第二节

逆流而上第三节

自强不息

人性之美第一章知者不惑士当弘毅

第一节第二节浩然正气

第三节踔厉奋发

教学目标(第一章第三节)知识目标学习踔厉奋发的人和精神,人只有具有踔厉奋发的精神,以踔厉奋发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才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能力目标面对中华民族伟大的光明前景,我们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以时不我待、踔厉奋发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情感目标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辈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自当踔厉奋发,让青春在踔厉奋发中绽放绚丽之花。踔厉奋发重难点(第一章第三节)把握踔厉奋发的内涵、特点、精神。通过李四光、张桂梅、黄文秀三人的美的呈现,感受踔厉奋发的精神践行。陶冶人的情操,润泽人的心灵,完善人格、追求人性美的境界。促进大学生踔厉奋发精神,诠释“青春与梦想”的追求。教学重点通过李四光、张桂梅、黄文秀三人的美的呈现,感受踔厉奋发之士的奋斗。陶冶人的情操,润泽人的心灵,完善人格、追求人性美的境界。促进大学生踔厉奋发精神,诠释“青春与梦想”的追求。教学难点第三节

踔厉奋发美的储备01美的实践04美的延伸03美的呈现0201美的储备一、踔厉奋发的内涵自娱舞,娱神舞和娱人舞。

踔厉奋发出自孙中山《中国革命史·革命之运动》:“其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踔厉奋发,各尽所能,有此成功。”

踔厉奋发原意是像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现指全力以赴、奋发向前。二、踔厉奋发的特点※踔厉奋发是一个具有强烈进取心和积极向上精神的词语,它充分地表达了以崭新的热情和饱满的动力去迎接挑战的意愿。※在个人生活中,踔厉奋发意味着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在工作学习中,踔厉奋发意味着全力以赴、努力进取;在团队合作中,踔厉奋发意味着团结协作追求梦想和目标。只有以踔厉奋发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才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三、踔厉奋发的精神体现

踔厉奋发的精神,是一种锲而不舍、始终如一的干劲,是一种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狠劲,是一种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韧劲。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以时不我待、踔厉奋发的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四、践行踔厉奋发的精神

践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品质。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辈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自当踔厉奋发,让青春在踔厉奋发中绽放绚丽之花。1.踔厉奋发,甘于奉献

当代年轻人应该主动践行踔厉奋发的精神,在工作中淡泊名利、看淡得失、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让自己的思想更纯粹,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才能在做事时不受羁绊甘于奉献。2.踔厉奋发,求真务实。

在做事时要有事必躬亲的精神,调研之后再发言,学习之后必实践,工作之后善反思。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踔厉奋发的精神,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02

美的呈现一、李四光李四光石油之父,地质之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05年7月,孙中山来到东京筹组同盟会,16岁的李四光积极响应,成为了第一批同盟会会员。会上,孙中山亲切地对他说:“你年纪这样小就参加革命,这很好,你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中山先生或许不会想到,短短的八字叮嘱,成为了李四光一生的目标。

1910年,李四光学成归国。李四光“科学救国”的抱负,竟然没有了施展的空间。23岁的李四光不愿为腐败的政府所用,毅然抛弃官位,重返校园。

加入同盟会,探索救国路一、李四光

1920年,李四光接受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带着真理和满腔热血,他回到了祖国。

1948年,李四光赴欧洲从事地质考察和学术研究活动,由于国内缺少从事科研的基本条件,李四光便留在了欧洲。新中国成立,李四光接受祖国的召唤,立即回国。凛凛浩然气,拳拳赤子心一、李四光

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对于石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李四光力排众议,坚信我国天然石油的远景,坚信在我国辽阔的领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

石油之父,地质之光一、李四光

67岁高龄的李四光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勘探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1955年1月15日,毛主席问“中国有没有造原子弹的铀矿石?”面对着主席的询问,李四光带着他从欧洲特意带回来的探测器,和从中国境内发现的铀矿石,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中国有铀。”

先后破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和“中国贫油”的“洋神话”,世界首创地质力学学科,在地震地质领域的卓然建树,为“两弹”的研发所做出的鲜为人知的贡献。

一、李四光一、李四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不移报国之情。李四光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不移报国之情。李四光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科学报国的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富强繁荣奉献一生。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二、张桂梅二、张桂梅奉献青春

张桂梅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放弃更好的就业机会,自愿请调地处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走进大山后她下定决心在这里扎根。大山里,她看见许多孩子生活贫困却仍有求知的热忱,她看见在希望的土地上,需要播种发芽。

她很平凡,但她的梦想不平凡。因为教育工作突出,2007年她被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她得到资助,开始办校,从此,女高这棵教育扶贫的“珍稀苗木”开始栉风沐雨、茁壮成长。

15年来,2000多名大山女孩考进大学,一个人改变了许多女孩的命运。她希望从女高走出去的女孩们勇敢往前走,花更多的时间去做她们想做的事情,祖国哪个地方需要她们,她们就上哪个地方去。点亮希望二、张桂梅

她说:“下一辈子,我还当老师。”平凡而伟大二、张桂梅二、张桂梅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是华坪女高的校训,十分振奋人心,尤其是对大山里的姑娘们来说,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再囹圄于深山,和张桂梅校长一样,不惧碾作尘,“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二、张桂梅三、黄文秀

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

黄文秀的一生,如流星般划过,闪亮夜空,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岁。

三、黄文秀

1944年,经过两个月的摸底,她基本摸清了村里的情况:石山林立的百坭村是深度贫困村,全村472户中有195户贫困户,11个自然屯很分散,最远的屯距村部13公里,好几个屯都在10公里以上。

她结合百坭村冬暖夏凉、雨水丰沛,适合种植沙糖桔、杉木、八角等作物的特点,邀请技术专家到现场指导、帮助村民筹集资金、帮助贫困户申请无息贷款,在当地建立电商服务站,将当地的砂糖桔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带动了村民收入的提高和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脱贫攻坚三、黄文秀

她给村里的扶贫工作群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百坭村乡村振兴地表超强战队”。

要实现精准脱贫,解决基础设施是关键。排除万难,两条路已经修好,其余3条已经列入乐业县2019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养蜂技术引到百坭村;百坭村砂糖橘从500多亩发展到2000亩;把客商邀请到村里来;为百坭村建电商服务站等等。昔日的贫困山村发生了变化。2018年,百坭村8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

穿着印有“第一书记黄文秀”的红色马褂的背影,这是她留在百坭村最后身影。

坚守使命三、黄文秀

伊人已逝,精神永存。黄文秀以生命为笔,描绘了青春最绚烂的颜色,谱写了扶贫最动人的华章。

忠于信仰三、黄文秀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都应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以黄文秀为榜样,忠于信仰,砥砺前行。

忠于信仰三、黄文秀

“文秀的生命正值芳华却戛然而止,令人无比伤痛。她坚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

忠于信仰三、黄文秀

李四光、张桂梅、黄文秀一生矢志不渝,践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品质。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辈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自当踔厉奋发,让青春在踔厉奋发中绽放绚丽之花。四、小结03美的延伸以故事为载,感中国力量巅峰使命成功登顶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和勇气,将永远绽放着时代的光芒。历经坎坷找寻“粱种"涂佑能打破了理想与现实间的高墙,成功提升酿酒原料高粱的产量和品质,带动无数农户增收,也迎来了自己的璀璨人生。甘于寂寞圆石刻梦“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郭相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