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沙湾一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崇拜D.私有制产生促使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2.甲骨文中记载:“己巳卜,兄(同“兇”),贞其燎于盟室(用嘉草、莽草熏燎等办法防控病毒),叀小羊(向鬼神祭祀)”。据材料可知,殷商时期A.防控疫情的应对措施科学理性B.占卜成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C.初步具有消毒隔离的防疫意识D.中医理论初步完成了体系构建3.《诗经·周颂》中一篇《丰年》描写“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献给)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下列对该诗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真实地反映了西周国力的强盛 B.庆祝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法观念C.农业生产已摆脱对自然的依赖 D.体现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4.据下图可知,春秋时期()A.诸侯国封建化程度存在差异B.世卿贵族强力推进社会变革C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D.社会流动冲击传统政治秩序5.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6.《商君书·农战》中记载∶"圣人明君者,非能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如果"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据此可知,商鞅变法A.首次提出富国强兵 B.主张实行君主专制C.加速实现民族融合 D.以农业发展为要务7.据《史记》载,秦朝在各地的纪功刻石中,宣扬仁义道德称颂皇帝“原道至明”“体道行德”,“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秦朝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加强礼教维护封建统治 B.使儒家思想成为治国方略C.强化神权与皇权的结合 D.推动全社会重视礼制教化8.秦国蜀守李冰大力兴修水利,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兴学,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这些举措A.促进了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的上升 B.反映了秦汉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C.推动了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 D.稳定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9.宴飨在汉代成为一种风气,有肉有酒,是美好生活的写照,汉代人称他们享用的酒是“天之美禄”,是上苍的恩赐。下图汉画A.体现了汉代食物生产现状 B.是汉朝鼎盛时代真实写照C.证实了汉代民众生活水平 D.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发达10.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丝绸之路的开通 B.中西交往频繁C.中华帝国的强大 D.新航路的开辟11.据考古发现,汉代的户籍把每户户主的姓名、籍贯、住址、爵位、职业年龄、妻子、兄弟、姊妹以及牛马、田宅、奴婢、车辆的数量和价值都登记在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强化对民力的控制C.根除王国势力威胁 D.抑制豪强地主势力12.汉代的互市成为汉民族与匈奴、鲜卑、乌桓等边疆少数民族进行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汉朝以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艺品及粮食等,交换少数民族的牛马及土特产品。这反映了A.各民族群众可以自由进行贸易 B.汉朝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汉朝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D.中原与边疆生产方式的差异13.东汉末年,许劭与其从兄许靖喜欢品评当代人物,常在每月初一,发表对时人的品评,故称“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是A.品评影响社会名望地位 B.选官制度的深刻影响C.社会流行品评人物之风 D.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14.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15.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A.打破了儒学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B.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C.形成了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 D.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16.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对汉字传播认识正确的是A.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B.奠定了亚洲儒学文化圈的基础C.消除了东亚地区交流的障碍 D.便利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17.北魏孝文帝在设立三长制的诏令中提到:“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别”。这说明三长制推行的目的是A.打击豪强势力 B.促进人口增加C.缩小贫富差距 D.加速汉化进程18.魏晋时期,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只有品评权,没有任用权。中正只是把自己的品评意见提供给政府,作为政府用人的依据,官吏的任用由中央决定。这表明魏晋时期A.官僚政治走向成熟 B.九品中正制被废除C.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D.士族势力逐渐衰退19.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 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 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20.《长安十二时辰》向我们描绘了唐玄宗时期长安城的繁华景象。下图为唐代长安城在“安史之乱”前后商业分布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长安城A.经营活动的种类有明显的增加 B.坊市数量对比发生较大变化C.官府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D.原有商业活动界限受到冲击21.汉朝以前,端午节俗主题为祈福裱灾。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唐诗有“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据此可知A.龙舟竞渡源于汉代纪念屈原的活动B.唐代社会有推崇竞争与力量的风尚C.荆楚文化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D.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22.隋炀帝时期,人口统计数据最高接近九百万户;唐高祖武德年间,人口统计数据下降到二百万户;到了唐太宗的鼎盛时期,全国的统计数据也只有三百万户。根据以上人口统计数据变化可推知()A.隋末农民战争使人口大量损失 B.唐朝户籍管理制度效率低下C.史书对贞观之治多有溢美之词 D.唐朝农业生产出现严重倒退23.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铸铁技术的进步 B.审美观念的不同C.商品交易的需要D.国家统一的推动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25.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要求任何国民,不仅要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还应抱有温情与敬意,这样国家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不至于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而将现实中自身的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作者认为只有学好历史国家才有希望B.作者认为对当时政府应有温情与敬意C.作者主张通过学习历史传承责任担当D.作者希望国民多学历史实现强国理想二.材料解析题(26题10分27题19分28题21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荀子是先秦时期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法律要规定好赋税的缴纳,“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同时,“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荀子还将强国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王、霸与强三种霸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亡国富筐筐,实府库”,只有“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进而选贤任能才能真正成为霸者。——摘编自王高阳《先秦诸子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4分)27.秦汉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王朝,此后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蜀志》所说,秦灭六国,“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以致“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秦政权奉行法治,以实行严刑峻法而见称于史。少数民族伤了人,按情节轻重论处,杀人犯了死罪,可以用货、钱赎免。《巴志》记载,“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其意为一户可免交一顷田的租税,虽有十个妻子也不纳口算。——摘编自《从<华阳国志>看秦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材料二中国学者撰写的各种通史,大体都是以“单线”的方式书写,即一根主线(政治与事件)和若干支流(社会经济、对外关系……),历史主线与各种支流在书中所占的比重大体固定。但在这套书中,我们则看到当下国际历史学界风起云涌的环境气候、社会生活、物质文化、宗教信仰等各种角度,越来越多进入了历史,是趋近于“复线”形式的中国史。——摘编自葛兆光《世界性的帝国·唐朝》之“推荐序”材料三养老思想从原始社会开始萌芽,到了汉代,继承并发展了古代的养老思想和礼仪,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养老制度。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的施政方针,举行养老礼。授高年以王杖,举孝入仕,以此提高社会对老年人的重视。政府发文,规定在家庭关系中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和责任。汉代极力宣传和推广(孝经》,官学和私学都开展孝道教育,尊老、养老风气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养老制度开始走向法制化是汉代养老制度的一大特色,在汉代的刑事犯罪中,惩治不孝罪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养老制度在汉代具体实践的社会效果。对当时无论是小到家庭还是大到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以延续至今。——摘编自李韶珂(论汉代养老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4分)(2)按照材料二所述“单线”角度,根据所学知识,概述撰写汉武帝时期历史需突出的重要史实。(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代政府在养老制度上所采取的措施。(3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养老制度的影响。(4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材料一唐代宰相机构叫政事堂,设置这个机构的目的是因为“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后来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了中书省。唐代的隆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权较重而又行使得体。唐代将相权分割成几个机关,实行群相集体负责制,使得宰相们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讨论研究,然后决定其是否颁布。而且下颂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オ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摘编自《中国历代官制》(齐鲁书社出版)材料二隋唐时期,中华文明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雄姿。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被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又称“儒家文化圈”。考察某一文化圈的形成,固然要从一定的社会着眼,也要从文化的载体——具体的人出发。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一方面是为了输入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同时也是为了进行朝贡贸易。“遣使来朝,因请儒士授经。诏四门助教赵玄默就鸿胪寺教之……所得锡赉,尽市文籍,泛海而还。”——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材料三武德元年,唐高祖鉴于隋炀帝法烦刑苛导致的严重后果,宣布废除《大业律令》(隋炀帝继位后所立),命大臣依照《开皇律》(隋文帝在位时所立)修订新法,于武德七年颁布以宽简为原则的《武德律》。唐太宗即位后,多次组织名臣研究立法的方针,并采纳魏徵的建议,确立宽仁、慎刑的宗旨,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修订法律,经过十年,于贞观十一年(637年),正式颁布《唐律》(即《贞观律》)五百条,基本内容有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唐高宗时,由长孙无忌领衔,对唐律奈文加以注疏,编成《唐律疏议》十二篇三十卷,对当时的高句丽、日本、安南等国有重大影响,也是宋、明各朝法典的范本。——摘编自樊志树《国史概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特点,(3分)并分析其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从“人”的角度,分析儒家文化圈在唐朝逐渐形成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法制建设的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律的历史意义。(4分)沙湾一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答案单项选择题1-5BCBDB6-10DACAA11-15BDBCD16-20AACDD21-25DBCBC二、材料解析题26.(10分)(1)主张:重视立法;轻徭薄赋,保证生产;减少关税,促进粮食流通;藏粮于民;注重粮食储存。(答3点即可6分)(2)原因: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的“三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