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_第1页
专题12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_第2页
专题12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_第3页
专题12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_第4页
专题12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内外阅读分层练第一部分:课内基础一、《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①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②。青林翠竹,四时③俱备。晓雾将歇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⑤,沉鳞⑥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⑦。自康乐⑧以来,未复有能与⑨其奇者。【注】①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②[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③[四时]四季。④[歇]消散。⑤[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⑥[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⑦[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⑧[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385-433),他承袭祖父谢玄(343-388)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⑨[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参考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天堂。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二、《记承天诗夜游》记承天寺夜游①苏轼元丰六年②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③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④。怀民亦未寝,相与⑤步于中庭⑥。庭下如积水空明⑦,水中藻、荇⑧交横,盖⑨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⑩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⑪。【注】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贬于黄州期间。②[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xū)年号(1078-1085)。③[念]考虑,想到。④[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⑤[相与]共同,一起。⑥[中庭]院子里。⑦[空明]形容水的澄澈。⑧[藻荇(xìng)]均为水生的植物。⑨[盖]大概是。⑩[但]只是。⑪[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参考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10分)答谢中书①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始得西山宴游记③柳宗元自余为僇人④,居是州,恒惴⑤栗。其隟⑥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①谢中书:即谢征,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②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③《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④缪人(lù):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⑤惴栗:恐惧不安。⑥隟(xì):同“隙”,指空闲时间。1.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颓废C.穷回溪:走到尽头 D.倾壶而醉:倒出来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B.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C.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觉而起,起而归。4.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境遇不同,则情感有异,请写出两位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13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③夷④杂糅,屠沽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⑦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苏轼《书上元夜游》)【注】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③民:指汉族人。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⑤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庭下如/积水空明 B.盖竹柏/影也C.舍中/掩关熟睡 D.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向所志 B.予欣然从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C.归舍已三鼓矣/男有分,女有归 D.放杖而笑/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文运用夸张的修辞,描绘了月光澄澈、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月夜美景。B.乙文寥寥数语就将人们带回了千年前海南岛的那个上元节之夜,韵味无穷。C.甲乙两文都是苏轼被贬期间所作,都写了苏轼主动邀请友人月夜闲游之事。D.甲文中“闲”字既有赏月的欣喜,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和些许自嘲;文中“笑”字暗含嘲笑韩愈境遇不好,不得志之意。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14分)徐霞客游记二则(节选)甲又西二里,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复逾阜①下半里,遂临其下流,随之汤汤西去,还望东北悬流,恨不能一抵其下。担夫曰:“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慊慊②。(节选自《游白水河瀑布日记》)乙于是又西南行塍③间,三里,转而西,三里,过一小石梁,其西则平湖浩然,北接海子,南映山光,而西浮雉堞④,有堤界其中,直西而达于城。乃遵堤西行,极似明圣苏堤,虽无六桥花柳,而四山环翠,中阜弄珠,又西子之所不能及也。湖中鱼舫泛泛,茸草新蒲,点琼飞翠,有不尽苍茫、无边潋滟之意,湖名“茈⑤碧”,有以也。(节选自《游茈碧湖日记》)【注】①阜:土山。②谦慊(qiàn):遗馆。③塍(chéng):田间的土埂子。④雉堞(zhìdié):泛指城墙。⑤茈:zǐ。1.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语。(4分)文言字词方法解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课内迁移法: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遂临其下流参考成语法:身临其境临:复逾阜下半里查阅字典法:①越过,超过。②更加。逾:有堤界其中古今联系法: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苏州园林》)界: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而不见其下截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B.盖为对崖所隔也 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C.乃遵堤西行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D.其西则平湖浩然 其真无马邪(《马说》)3.乙文画线句中加点动词运用精当,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品析其表达效果。(3分)其西则平湖浩然,北接海子,南映山光,而西浮雉堞,有堤界其中,直西而达于城。4.同是写水,甲乙两文所写之水特点迥异,作者观水之情亦不相同,请概括分析。(4分)答案: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一、(10分)1.(2分)A2.(2分)C3.(4分)(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4.(2分)《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参考译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二、(13分)1.(3分)C2.(3分)A3.(3分)B4.(4分)(1)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2)今晚月亮正美,夜色很好,先生您能和我一起出去吗?参考译文:已卯年上元之夜,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一起出去吗?”我很高兴地跟从他们。步行到了城西,进入了僧舍,走过了小巷,看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百姓聚居在一起,卖肉的卖酒的多得很。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已经响起了鼾声。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醒来)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退之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走到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1.(4分)只 到 越过,超过 隔断2.(3分)B3.(3分)这句话描写了桥西是浩荡的平湖,北边和浪穹海子相连,南边映衬山色,而西边城墙耸立,湖中有堤为界,堤一直往西通到城的美景。“映”是映衬的意思,写出了山光水色相映衬的美景;“浮”字表现了城墙耸立的情状。表达了作者对茈碧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4.(4分)甲文作者因为不能亲临其境一次,心里仍很遗憾。乙文作者表达了对茈碧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参考译参考译文:甲又往西行二里,远远听见水声轰轰隆隆响,从山垄的缺缝朝北望去,忽见有河水自东北山窝往山崖下倾泻,捣入重重的深渊,只见它上半截横着白色的水流,宽有数丈,如涌雪翻空,却见不到它的下半截,因被对面的山崖挡住了。再越过山阜下走半里,便面临瀑布的下游,顺着浩浩荡荡的水流向西走去,回头望东北方悬挂着的激流,我恨不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