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与应用方案TOC\o"1-2"\h\u29832第一章引言 3180181.1项目背景 3189821.2项目目标 3215871.3研究意义 412556第二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 4138452.1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 4283012.2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 4253092.2.1设备层 439552.2.2数据层 412972.2.3平台层 4108212.2.4应用层 5327502.3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趋势 5268432.3.1跨界融合加速 58442.3.2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相结合 5152322.3.3人工智能应用拓展 599152.3.4安全防护能力提升 5271842.3.5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53661第三章需求分析 573473.1制造行业现状分析 5283483.2平台功能需求 6308833.3平台功能需求 613273第四章技术选型与平台构建 7114294.1技术选型 7254484.1.1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7149364.1.2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 7265744.1.3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773674.2平台架构设计 723684.2.1设备层 759834.2.2边缘层 8208154.2.4应用层 865954.3关键技术研究 8133264.3.1工业协议解析 8181504.3.2边缘计算 8294734.3.3大数据存储与查询 8251754.3.4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84719第五章平台开发与实施 9155335.1平台开发流程 9131415.1.1需求分析 9164845.1.2系统设计 947515.1.3编码实现 927465.1.4测试与调试 915765.1.5部署与上线 962105.2平台模块设计 910765.2.1数据采集模块 928935.2.2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 9164235.2.3业务管理模块 95995.2.4用户管理模块 1071665.2.5报表与可视化模块 10263905.2.6系统运维模块 10213995.3平台实施策略 1089365.3.1制定实施计划 10153415.3.2技术培训与支持 10193665.3.3试点推广 10320195.3.4持续优化与迭代 10133585.3.5政策法规保障 109507第六章平台应用案例 10261486.1制造行业应用案例 1090796.1.1案例一:某汽车制造企业 10303816.1.2案例二:某电子制造企业 11304436.2应用效果分析 11302736.2.1提高生产效率 11284136.2.2提升产品质量 11316816.2.3优化供应链管理 1179316.3应用前景预测 113437第七章平台安全与运维 12234627.1平台安全策略 12323787.1.1安全体系架构 1279267.1.2物理安全 12200447.1.3网络安全 12191647.1.4主机安全 12160417.1.5应用安全 12192537.1.6数据安全 12164837.1.7安全管理 13226137.2平台运维管理 1346677.2.1运维团队建设 13263117.2.2运维流程制定 1330967.2.3监控与预警 13302667.2.4故障处理 1383907.3平台故障处理 13165667.3.1故障分类与等级 13130177.3.2故障发觉与报告 1352577.3.3故障定位与修复 13320987.3.4故障总结与改进 1413964第八章平台商业模式 1460438.1商业模式概述 14224568.2平台盈利模式 1447948.3商业模式创新 1516406第九章政策与标准 15275269.1政策法规 1588599.1.1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1554759.1.2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15267289.2行业标准 16212309.2.1国家标准 16305999.2.2行业标准 16287809.3政策与标准对平台发展的影响 16225619.3.1政策法规的推动作用 16221509.3.2行业标准的引领作用 16298809.3.3政策与标准协同推进 1624630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72174510.1项目总结 172990410.2项目不足与改进方向 172865610.3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8第一章引言1.1项目背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载体,正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背景下,许多制造企业纷纷寻求通过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链。但是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构建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1.2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深入分析制造业发展现状和需求,构建一个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具体目标如下:(1)梳理制造业产业链,明确平台构建的关键环节和技术需求。(2)研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架构,提出适用于制造业的解决方案。(3)分析制造业的数据资源,构建数据治理和运营体系。(4)摸索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场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5)制定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平台稳定可靠运行。1.3研究意义本项目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为制造业提供一种有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与应用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3)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4)有助于优化制造业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益。(5)为我国制造业走向全球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增强国际竞争力。第二章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2.1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指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集成工业设备、控制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等多元化资源,实现工业生产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它旨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2.2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2.2.1设备层设备层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底层,主要包括各类工业设备、传感器、控制系统等。这些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互联互通,为平台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2.2.2数据层数据层负责对设备层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存储、处理和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平台能够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2.2.3平台层平台层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主要包括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为平台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支持多元化的应用场景。2.2.4应用层应用层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顶层,主要包括各类应用服务,如设备监控、生产管理、供应链协同等。这些应用服务能够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3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趋势2.3.1跨界融合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跨界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平台将整合更多行业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实现产业升级。2.3.2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相结合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将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发挥重要作用。云计算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而边缘计算能够降低网络延迟,提高数据处理速度,两者相结合将进一步提升平台功能。2.3.3人工智能应用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应用将不断拓展,从数据分析、故障预测到智能决策,为制造业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2.3.4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广泛应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未来,平台将加强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防护,保证平台稳定、可靠运行。2.3.5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未来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发展。第三章需求分析3.1制造行业现状分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制造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对个性化、多样化产品的需求,同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成本的优化控制也成为了制造企业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制造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自动化程度提高: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生产线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等信息化系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逐步深入,促进了信息流的顺畅。智能制造发展迅速: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竞争加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制造业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尽管我国制造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等。因此,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3.2平台功能需求根据制造行业现状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需求:数据采集与集成:平台应能够采集设备、生产过程、供应链等环节的数据,并实现数据的集成和统一管理。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可视化展示,为决策提供支持。设备监控与管理:平台应能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对设备的远程诊断和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生产调度与优化:平台应能够根据生产计划和实时数据,进行生产调度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供应链协同:平台应能够实现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的协同,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安全保障:平台应具备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保证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3.3平台功能需求为了保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功能,以下功能需求应当被满足:响应速度:平台应具备快速响应能力,保证实时数据的及时处理和反馈。并发处理能力:平台应能够支持大量用户同时在线操作,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流畅性。数据存储容量:平台应具备较大的数据存储容量,能够存储大量的历史数据,为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扩展性:平台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够业务的发展进行功能扩展和功能升级。可靠性:平台应具备高可靠性,保证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减少系统宕机时间。易用性:平台应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流程,便于用户快速上手和使用。第四章技术选型与平台构建4.1技术选型4.1.1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本方案选用了以下技术:(1)工业协议解析技术:支持多种工业协议,如Modbus、OPCUA等,保证各类工业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2)边缘计算技术:利用边缘计算设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压缩,降低数据传输压力。4.1.2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数据存储与管理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本方案选用了以下技术:(1)分布式数据库技术: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如MySQL、MongoDB等,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查询。(2)大数据存储技术:针对海量数据存储需求,选用Hadoop、Spark等大数据技术栈。4.1.3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数据分析与挖掘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高级功能,本方案选用了以下技术:(1)机器学习技术:采用TensorFlow、PyTorch等框架,实现数据挖掘和模型训练。(2)深度学习技术: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任务。4.2平台架构设计本方案设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分为四个层次:4.2.1设备层设备层主要包括各类工业设备、传感器等,负责数据的采集和传输。4.2.2边缘层边缘层主要负责数据的预处理、压缩和边缘计算,减轻云端压力。(4).2.3平台层平台层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等功能模块,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算法服务。4.2.4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括各种工业应用,如故障预测、生产优化等,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4.3关键技术研究4.3.1工业协议解析工业协议解析是保证各类工业设备数据实时采集的关键技术。本方案研究了以下几种工业协议:(1)Modbus协议: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工业设备的通信。(2)OPCUA协议:一种面向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统一通信协议。4.3.2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传输压力,提高数据处理速度。本方案研究了以下几种边缘计算技术:(1)边缘计算设备:采用高功能硬件,如边缘计算网关、边缘服务器等。(2)边缘计算框架:如Kubernetes、OpenStack等,实现边缘计算的资源调度和管理。4.3.3大数据存储与查询大数据存储与查询技术是处理海量数据的关键。本方案研究了以下几种技术:(1)分布式数据库:如MySQL、MongoDB等,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查询。(2)大数据存储:如Hadoop、Spark等,针对海量数据存储需求。4.3.4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是实现数据挖掘和模型训练的关键。本方案研究了以下几种技术:(1)机器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等,为数据挖掘和模型训练提供支持。(2)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任务。第五章平台开发与实施5.1平台开发流程5.1.1需求分析在进行平台开发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该阶段主要涉及对制造行业的业务流程、功能需求、功能要求、用户需求等进行全面梳理,为后续开发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5.1.2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平台架构设计、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等,保证平台的功能完善、功能优良、扩展性强。5.1.3编码实现根据系统设计文档,进行平台的编码实现。此阶段需遵循软件开发规范,保证代码质量,保证平台功能的正确实现。5.1.4测试与调试在编码完成后,进行平台的测试与调试。测试主要包括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保证平台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5.1.5部署与上线经过测试与调试,将平台部署到生产环境,并进行上线。在此过程中,需关注平台的运行状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5.2平台模块设计5.2.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各种数据源(如传感器、数据库、API等)获取实时数据,为平台提供数据支持。5.2.2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存储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5.2.3业务管理模块业务管理模块包括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功能,实现对制造企业业务的全面管理。5.2.4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保证平台的安全性和易用性。5.2.5报表与可视化模块报表与可视化模块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方便用户直观了解企业运营状况。5.2.6系统运维模块系统运维模块负责平台的监控、日志管理、故障处理等功能,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行。5.3平台实施策略5.3.1制定实施计划根据项目需求,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人。5.3.2技术培训与支持对参与平台实施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他们具备实施所需的技术能力。同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3.3试点推广在实施过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推广至其他企业。5.3.4持续优化与迭代在平台上线后,根据用户反馈和业务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和迭代平台功能,提高用户体验。5.3.5政策法规保障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平台的安全、合规,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第六章平台应用案例6.1制造行业应用案例6.1.1案例一:某汽车制造企业某汽车制造企业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通过实时采集生产线数据,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与优化。具体应用如下:(1)设备状态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提前预警设备故障,降低停机风险。(2)生产调度优化:根据生产任务和设备状态,动态调整生产线布局,提高生产效率。(3)质量追溯:实时记录生产过程中关键参数,便于产品质量追溯与改进。6.1.2案例二:某电子制造企业某电子制造企业为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智能化改造。具体应用如下:(1)智能排产:根据订单需求、物料库存和设备状况,自动最优生产计划。(2)工艺优化:实时分析生产数据,为工程师提供工艺改进建议,提高产品合格率。(3)供应链协同:与供应商、客户实现数据共享,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6.2应用效果分析6.2.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优化,降低生产成本。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例,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后,生产效率提高了15%,设备故障率降低了20%。6.2.2提升产品质量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时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便于产品质量追溯与改进。以某电子制造企业为例,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后,产品合格率提高了10%。6.2.3优化供应链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与供应商、客户的数据共享,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以某电子制造企业为例,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后,供应链协同效率提高了30%。6.3应用前景预测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制造行业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以下是对制造行业应用前景的预测:(1)智能制造将成为主流: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实现生产过程的无人化、智能化。(2)个性化定制将成为趋势: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帮助企业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3)产业链整合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产业链整合。(4)跨行业融合将成为新机遇: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推动制造业与其他行业(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商业模式。第七章平台安全与运维7.1平台安全策略7.1.1安全体系架构为保证制造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本平台采用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体系架构。该架构主要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等七个方面。7.1.2物理安全本平台物理安全主要包括机房安全、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通过设置专门的机房、配备防火、防盗、防雷等设施,保证平台硬件设备的安全运行。7.1.3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策略包括网络隔离、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和入侵检测等。平台采用防火墙、VPN、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和技术,实现内外网的隔离,防止外部攻击。7.1.4主机安全主机安全策略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和中间件安全。通过定期更新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的补丁,以及采用安全加固、访问控制等手段,保证主机系统的安全。7.1.5应用安全应用安全策略涵盖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和日志审计等方面。平台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身份的合法性验证;通过权限控制,保证用户只能访问授权范围内的资源;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7.1.6数据安全数据安全策略主要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和数据分析。平台定期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不丢失;同时具备数据恢复能力,应对意外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觉潜在的安全风险。7.1.7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策略包括安全政策制定、安全培训、安全审计和应急响应。平台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审计,保证安全策略的有效实施。7.2平台运维管理7.2.1运维团队建设为保证平台稳定运行,成立专门的运维团队,负责平台的日常运维工作。团队具备丰富的运维经验,熟悉平台架构和各项技术。7.2.2运维流程制定制定完善的运维流程,包括系统部署、监控、备份、恢复、故障处理等。保证运维工作有章可循,提高运维效率。7.2.3监控与预警通过部署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平台运行状态,包括硬件设备、网络、主机、应用等。发觉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预警,通知运维人员处理。7.2.4故障处理故障处理主要包括故障发觉、故障定位、故障修复和故障总结。运维团队根据监控系统的预警信息,迅速定位故障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并在故障处理后进行总结,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7.3平台故障处理7.3.1故障分类与等级根据故障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将故障分为四个等级:轻微故障、一般故障、严重故障和重大故障。对不同等级的故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7.3.2故障发觉与报告当平台发生故障时,监控系统立即发出预警,运维人员根据预警信息进行故障定位。同时故障信息报告给相关负责人,保证故障得到及时处理。7.3.3故障定位与修复运维团队根据故障报告,迅速定位故障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密切关注故障进展,保证故障得到妥善解决。7.3.4故障总结与改进故障处理结束后,运维团队对故障原因、处理过程和改进措施进行总结,形成故障处理报告。通过故障总结,不断优化运维流程,提高平台稳定性。第八章平台商业模式8.1商业模式概述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连接人、设备、数据和应用的桥梁,为制造业提供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本节将从商业模式的定义、构成要素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概述。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价值创造、传递和获取而采取的一套系统化的战略选择和资源配置方式。它包括价值主张、客户关系、渠道、收入来源、关键资源、关键活动、合作伙伴、成本结构等构成要素。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跨界融合:平台将制造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作业,打破传统行业界限。(2)数据驱动:平台以数据为核心资源,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3)开放共享:平台提供开放接口,鼓励合作伙伴加入,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共同创造价值。(4)个性化服务:平台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8.2平台盈利模式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服务收费:平台向用户提供各类服务,如数据分析、应用开发、设备维护等,收取服务费用。(2)广告收入:平台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从而获得广告收入。(3)交易佣金:平台作为交易双方的中介,为双方提供撮合服务,收取交易佣金。(4)合作伙伴分成: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业务,按照约定比例分成收入。(5)数据增值服务:平台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开发出具有商业价值的数据产品,实现数据增值。8.3商业模式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跨界整合:平台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2)个性化定制:平台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3)共享经济:平台通过资源共享、能力互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行业效率。(4)数据驱动: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5)开放生态:平台构建开放生态系统,吸引合作伙伴加入,共同创造价值。(6)持续迭代:平台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和升级。第九章政策与标准9.1政策法规9.1.1国家层面政策法规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这些政策法规明确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9.1.2地方层面政策法规各级地方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例如,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上海市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这些地方政策法规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具体措施,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9.2行业标准9.2.1国家标准为规范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如《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规范》等。这些国家标准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本架构、技术要求、数据交换与共享等关键要素,为平台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9.2.2行业标准各行业协会也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例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机械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指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规范》等。这些行业标准结合行业特点,为平台建设提供了具体指导。9.3政策与标准对平台发展的影响9.3.1政策法规的推动作用政策法规的出台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政策法规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使企业有了明确的投资和发展方向;另,政策法规在资金、税收、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了支持,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了平台的快速发展。9.3.2行业标准的引领作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行业标准为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