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内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内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内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内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1005E

课程名称:内科学

英文名称:InternalMedicine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198学时(理论学时:108学时),(实验、实践、

讨论学时:90学时)

学分:n学分

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定向培养)

预修课程(编号):人体解剖学(0101029)、组织学与胚胎学

(0101070)>生理学(010201Y)、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0601P)、

病理生理学(0102030)、病理学(0103010)、医学免疫学(0105019)、

药理学(0701010)、诊断学(1010010).医学影像学(1010031)o

建议教材:“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科学》第八版,葛均

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课程简介:《内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医学骨干课程之一,近年来

医学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新进展为《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和

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素材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

平,使《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在突出基础理论、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反映医学研究的新成果,并能更好地切合

我省的实际情况,福建医科大学内科学教研室主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单

位组织我校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省立医学院等附属医

院内科学教研室的临床骨干教师编写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科

学》教学大纲,本教学大纲有以下特点:(1)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及我

校的教学特点,对每个系统疾病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使理论

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更加切合当前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兼顾

到执业医师考试的基本要求。(2)明确了每一章节“了解”、“熟悉”

和“掌握”的内容,每个章节都增加了部分“课后训练内容”,更有

利于与前期基础课程的衔接,使《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安排更具有层

次感,重点更加突出,有利于引导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3)对《内

科学》临床见习课教学大纲作了比较大的修订,如:明确了教学查房

和临床医疗查房的内容和作用;明确了各系统必须见习的病种等。

制定本教学大纲,将使我校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的教

学进一步规范,也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对《内科学》教学进行动态管

理。尽管参与编写的各位老师做了很大的努力,力争使教学大纲更加

完善,但是由于编写时间紧迫、科学技术发展快速,教学大纲还有许

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在使用中发现问题,为下今后的修

订工作作好准备。感谢参与《内科学教学大纲》编写的各位老师。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内科学》定义、地位、研究范围。

2.熟悉医学模式的发展规律,熟悉循证医学的概念。

3.了解学好《内科学》的基本方法。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2、内科学的进展

3、如何学好内科学

a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

b正确认识疾病与患者

c正确对待辅助检查

四、课后训练内容:

1、内科学的特点与发展

2、学习内科学的方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和治疗。

2.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

症,以反复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病情持续性进展可导致阻塞性肺

气肿,甚至肺心病。着重指出其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的重要意义。

2.病因和发病机理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可能

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

3.病理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变化特征。

4.临床表现(1)症状:重点阐述“咳”“痰”“喘”症状。

(2)体征:急性发作期可闻及干湿啰音,

5.辅助检查(1)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紊乱及(或)肺气肿的X线征

象。

(2)肺功能检查:早期常无异常,后期可出现气道阻塞表现。

(3)实验室检查:急性发作期细菌学及血液的检查对确定发

作原因和选择抗菌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6.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

续2年或2年以上,并注意排除其它慢性气道疾病后,才能建立

诊断。

(2)鉴别诊断:着重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

剂支气管肺癌等的鉴别。

7.治疗不同病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a.以控制感染为主,一般常用抗菌药物或视感染

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用药物。

b.祛痰、止咳

c.解痉、平喘

d.中医中药

(2)缓解期的治疗: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为主

a.戒烟

b.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c.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可试用免疫调节剂。

8.预后:指慢性支气管炎如能及早接触发病因素如戒烟、防尘等,并积极

治疗,预后是好的。如不坚持治疗,发病因素持续存在,迁延不愈,

或反复呼吸道感染,使病变不断发展,则预后较差。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选择1〜2个带典型病例进行示教,以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严重程

度分级。

2.熟悉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发病机理,鉴别诊断,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病因和发病机理:指出COPD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着重说明

机体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对发病的关系,包括吸烟,职业粉尘,空

气污染,感染,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因素。

2.病理:指出COPD病理变化特征,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的过

程及其病理变化特征。

4.病理生理:阐述COPD的肺功能改变,包括通气障碍、残气增多、肺泡膨

大,内压升高,毛细血管受压以及毛细血管床减少。从而导致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最终出现呼吸衰竭。

5.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6.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2)肺功能检查对诊断COPD有重要意义。

(3)实验室检查:指出痰细菌学,血液检查及血气分析的临床价值。

7.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根据国家制定的诊断标准,并注意排除其他心肺慢性

疾病后。

8.鉴别诊断:着重COPD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肺癌等的

鉴别。

9.并发症:肺部急性感染,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0.治疗:

(1)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A.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治疗地点。

B.支气管舒张药

C.控制性氧疗

D.抗生素

E.糖皮质激素

(2)稳定期的治:疗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为主

A.戒烟,脱离污染环境

B.支气管舒张药

C.祛痰药

D.糖皮质激素:对重度极重度,反复加重的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

B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

E.家庭氧疗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典型病例示教,包括X线胸片、肺功能等。

第三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

其他检查(X线检查和心电图)。掌握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诊断方法以

及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措施。

2.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并发症。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流行病学。

2.病因支气管、肺病变;胸部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其他

3.发病机制(1)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原因(着重于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

能性因素)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的原因

(3)其它重要脏器损害

4.临床表现(1)肺、心功能代偿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主要为呼吸衰竭,可有右心衰竭、

心律失常

5.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血液检

查的价值。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X线、EKG、超声心动图

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与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原发性心肌病鉴别要点。

7.治疗(1)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等。

(2)缓解期的治疗略述

8.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

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9.预后肺心病常反复急性发作致肺功能损害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

积极治疗可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典型病例临床示教与讨论。

2.缓解期的处理,本病的预防。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2.熟悉本病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病情分度的标准。

3.掌握本病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不同程度病情的处理措施。

4.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二、计划学时数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哮喘的定义、临床特点: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熟悉全球性哮

喘防治倡议(GINA)o

2.病因及发病机制

哮喘与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神经机制等因素的相

互作用。

3.症状常见临床表现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运动性哮喘等。

4.体征包括轻度与危重度哮喘发作时的体征。

5.实验室检查

血液与痰液嗜酸性粒细胞检查、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

线或CT检查、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6.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作诊断,必要时做肺功能测定,支气管激发试

验和支气管扩张试验。根据症状、体征、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等进行非急性

发作期与急性发作期病情分度,同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心源性哮喘

(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3)支气管肺癌(4)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7.并发症发作时注意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长期反复发病可致慢

支并感染、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8.防治认识治疗哮喘的最终目的是长期使用最小剂量药物使患者症状得到

良好控制,并降低未来疾病风险。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

a.支气管舒张药物的品种及其作用机制

B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抗胆碱药

b.抗炎药的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色甘酸钠

c.其它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等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根据病情分度处理(包括重度哮喘的处理)

(4)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根据病情分度处理

(5)哮喘缓解期的教育与管理

锻炼身体、去除诱因、规则吸入糖皮质激素、脱敏治疗、引用色甘酸

钠、酮替芬等。

9.预后

坚持缓解期处理可减轻发作或达到长期缓解甚至痊愈。病情重、气道

高反应性易复发、伴发COPD、肺源性心脏病等提示预后不良。长期

抗炎治疗对哮喘的积极意义。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熟练掌握哮喘的定义,熟悉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原则等。

2.熟悉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3.强调危重哮喘的处理措施

第六章呼吸衰竭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

2.掌握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掌握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改变。

4.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5.了解机械通气的目的、应用指征和并发症。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呼吸衰竭是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

临床综合征。按血气分析分为I型呼吸衰竭:PaO2<8Kpa

(60mmHg),PaC02正常或降低;II型呼吸衰竭:PaO2V8Kpa(60mmHg),

而PaC02>6.67Kpa(50mmHg)o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病因:

2.发病机制:是全身炎症反应的肺部表现,也是机体正常炎症反应过度表达的

结果。

3.病理生理:肺泡I型上皮细胞的广泛坏死和基底膜的脱落一肺泡管和肺泡腔玻

璃膜形成f中性粒细胞炎症。

4.临床表现:潜伏期、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5.诊断:高危因素、诊断标准

6.治疗:(1)原发病治疗,预防ALI/ARDS发生;(2)改善通气和组织供氧;(3)

控制输入液体量;(4)减轻肺和全身损伤

(三)慢性呼吸衰竭

1.病因

2.发病机制(1)肺泡通气不足(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3)弥散功能减损(4)氧耗量增加

3.病理生理(1)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肝肾

血液系统、细胞代谢和电解质等的影响;

(2)二氧化碳潴留对这些生命器官以及酸碱平衡等的影

响。

4.临床表现(1)以缺氧为主的临床表现;

(2)缺氧并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

5.诊断

6.治疗(1)氧疗:指征、方法和有关事项;

(2)建立通畅的气道和改善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人工

气道,气管切开以及机械呼吸;

(3)控制感染:正确使用抗生素;

(4)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5)脱水剂、利尿剂和强心剂;

(6)肾上腺皮质激素;

(7)全身支持治疗;

(8)休克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处理。

7.预防积极防治原发病,避免不适当给氧和使用镇静剂,利尿不当等。

(四)呼吸支持技术

1.目的

2.应用指征

3.常用通气模式

4.并发症

5.无创正压通气

6.有创正压通气

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典型病例示教

第七章肺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包括感染性休

克的治疗)。

2.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

断和治疗。

3.了解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军团菌;厌氧菌、念珠菌和曲菌

性肺炎的临床表现、X线征象和治疗特点。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肺炎的临床分类,指出病因诊断的重要意义,及按患病环境分

类指导经验治疗的重要性。以细菌性肺炎多见,而以肺炎球菌肺

炎为代表重点讨论。介绍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其他

病原菌所致的肺炎以支原体肺炎为代表。

2.肺炎球菌肺炎

(1)病因和发病机理:说明肺炎球菌的生物特性,分型和致病性,机体的

抵抗力和诱发因素。

(2)病理和病理生理:肺炎球菌不损害肺泡结构,引起肺泡内的浆液和细

胞浸润的实变,消散后肺泡结构完全恢复正常。病变引起通气/血流比

例失调,导致缺氧。

(3)临床表现a.典型临床表现。注意:典型临床表现已不多见。

b.严重中毒症状,包括消化道症状以及末梢循环衰竭的

症状。

c.典型实变体征不多见。

(4)辅助检查重点介绍胸部X线片表现。提及不典型表现。

(5)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有效地治疗,并发症已不多见。主要有急

性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和消散延缓,机化性肺炎。感

染性休克为严重并发症。

(6)诊断根据症状、体征、粒细胞增多、痰(和血)细菌培养和X线

检查等作出诊断。

(7)鉴别诊断a.与其它细菌性肺炎相鉴别。

b.与胸膜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相鉴别。

(8)治疗一经诊断即应给予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学培养结果。

以后根据痰和/或血培养结果调整治疗。肺炎球菌对青霉素耐

药性近年有明显上升,使用时剂量加大。青霉素治疗应用时

强调药敏试验。青霉素过敏或无效时可用喳诺酮类、头抱曝

脸或头抱曲松或万古霉素。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3.葡萄球菌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发病机理、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为革兰染色阴性杆菌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菌的生物

特性、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典型病例示教,包括典型X线胸片。

第八节肺部真菌感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引起真菌感染的因素、地理区域特点以及易引起真菌感染的部位。

2.熟悉近年来引起肺真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

3.掌握肺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真菌感染的发生是机体与真菌相互作用的结果。

真菌的结构及致病特点地理区域致病特点真菌感染的易发部位

2.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

使肺真菌感染增加。X线特征及诊断有赖于培养结果。

3.肺念珠菌病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念珠菌支气管炎和念珠菌肺炎。

两者的临床表现、X线特征、诊断肺念珠菌病需连续三次以上痰培养有白色

念珠菌生长、涂片查见菌丝等。

留痰标本方法,确诊仍需组织病理学的依据;病情严重者应用抗真菌药物

氟康哇、两性霉素B及脂质复合体,用药注意点及药物副反应。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床边示教典型病例,重点讨论临床表现与诊断等。

2.自学肺曲菌病——该病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

临床诊断本病的要点,尤其认识确诊此病有赖于培养及组织学检

查。治疗本病首选两性霉素B及氟胞嗑咤等。

第九章肺结核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肺结核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结核药物的正确使用,常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大咯血的处理。

2.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及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防将原

则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二、计划学时数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建国以来结核病防治成就,各地发展不平衡,尚待进一步努力以

控制和消灭结核病。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结核杆菌:类型、生物特性(抗酸性、生长速度,原始耐药和继发耐

药),兼及非典型分枝杆菌。

(2)感染途径:呼吸道为主。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3)人体反应性:免疫力及变态反应,初感染和再感染。

3.病理基本病理变化(渗出、增生、干酪样坏死)及其转归,肺结核播

散途径。

4.肺结核演变过程及常见临床类型

结核杆菌感染、发病、Koch现象、原发结核与继发结核。

分述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和

其他肺外结核的临床特点。

5.临床表现一般症状(全身、呼吸道)和体征,应注意部分病例无症状

或不典型临床表现。

6.辅助检查(1)结核菌素试验:检查方法,结核菌素剂量,阳性和阴性

反应的意义。

(2)痰结核菌检查:确诊肺结核病的主要方法。

(3)X线胸部透视、平片、体层摄影、CT检查的价值。活动

性和非活动性结核病灶在X线胸片上的征象特点。

7.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程序,临床分型按临床表现、病灶性质、是否排菌

等确定其活动性。鉴别诊断应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

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癌、淋巴瘤等相鉴别。

8.并发症可并发肺气肿,自发性气胸,继发性感染,肺源性心脏病,结

核性脓胸,支气管扩张等。

9.治疗抗结核药适应证;各型活动性肺结核。

(1)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2)抗结核药物介绍:主要介绍异烟助、利福平、毗嗪酰胺、链霉素、乙

胺丁醇。

(3)初治和复治的方案

(4)手术治疗:适应证、禁忌症。

(5)对症治疗:毒性症状及大咯血等的处理。

10.预防强调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意义。本病病因明确,防有措施,治有办

法,关键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健全防治机构,种好卡介苗,早

期发现并彻底治疗病人。

(1)流行病学调查指标:感染率,患病率,耐药率、递降率等等。

(2)防痍措施a.防治系统和卫生宣教

b.早期发现

c.登记管理

d.彻底治疗,门诊或住院强调DOTS(Directive

ObserveTreatmeat-Short)的重要性。

e.接种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方法,反应,效果,复种及

注意事项。

f.药物预防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典型病例示教

2.自学防疫措施

第十二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本病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本病的病理特点。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病因尚未明确。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和营养

均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2.病理及分类(1)中央型和周围型

(2)细胞分型:鳞状上皮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未分

化大细胞癌、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3.临床表现(1)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

(2)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

(3)由癌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4)肺外表现:如指端肥大、关节疼痛、内分泌失调等。

4.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包括CT)

a.肿瘤本身的征象周围型肺癌的圆形肿块癌性空洞肺门肿块

b.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征象局限性肺气肿,段或叶的肺不张,阻塞性肺炎。

c.肺泡细胞癌(单个结节性、弥漫性)

d.其它骨质破坏,癌性胸腔积液和癌性淋巴管炎。

(2)痰脱落细胞检查(包括胸水脱落细胞检查)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4)浅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5)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和胸膜活组织检查

(6)放射性核素扫描

(7)开胸肺活检

(8)其它癌相关抗原,如癌胚抗原,神经肽类和神经元类等。

5.诊断强调早期诊断

6.鉴别诊断

主要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部良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相鉴别。

7.治疗强调综合性治疗的重要性。

(1)手术治疗(2)化学药物治疗(3)放射治疗(4)免疫治疗(5)中医治疗

(6)靶向治疗(7)介入治疗

8.预后建立防癌网,普及防癌知识,戒烟,改善环境卫生,消除大气污染。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典型病例示教,包括X光片,CT等

第十三章胸腔积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鉴别诊断。

2.掌握结核性胸膜炎的防治方法。

3.熟悉脓胸的治疗原则。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正常人胸膜腔微量液体产生和吸收的动态平衡。

2.病因和发病机理胸水发生的机制。熟悉胸腔积液的病因,以结核性胸膜

炎最常见。

3.临床表现症状、体征与原发病及胸腔积液量的多少有关。

4.辅助检查X线及肺部CT检查,超声波检查,胸腔穿刺液检查,胸膜活

检,结核菌素试验等。

5.诊断和鉴别诊断从病史,临床表现,X线或肺部CT检查,超声波探查、

胸腔穿刺液检查等可作出诊断。

6.胸腔积液性质的鉴别诊断漏出液,渗出液,血性胸液,乳糜性胸液。

7.结核性胸膜炎与下述疾病的鉴别

类肺炎旁积液,癌性胸腔积液,肺栓塞、结缔组织病以及心、肝、肾

等疾病所致胸腔积液,胸膜增厚。

8.治疗

(1)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

a.一般治疗b.抗结核治疗c.胸腔穿刺抽液

d.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指征e.对症治疗

(2)脓胸的治疗控制感染,胸腔穿刺排脓,胸腔冲洗给药。必要时胸腔

闭式引流;慢性脓胸的外科适应证。

(3)癌性胸水的治疗病因治疗、局部化疗,免疫治疗和胸膜粘连等。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典型病例示教,包括X线胸片和肺部CT,观察胸腔穿刺抽液和分析胸腔

积液检查报告;熟悉胸腔积液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二章心力衰竭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心衰的基本病因、诱因及病理生理特征。

2.掌握心衰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

3.掌握心衰的治疗原则,了解治疗进展。

二、计划学时数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心衰的定义;基本病因;诱因;病理生理;心衰的类型及分级。

重点是诱因、病理生理、心衰的类型和分级。

2.慢性心衰(1)临床表现:左右心衰的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强调检查的客观性。

(3)诊断及鉴别诊断。

3.心衰的治疗

(1)治疗原则,病因和诱因治疗。

(2)利尿剂的应用: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3)扩血管药物的应用:重症心衰中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原则、注意事项。

(4)强心剂的应用:重点是应用方法、适应证及禁忌症。

(5)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强调ACEI的重要性、适应证、用药方法。

(6)醛固酮拮抗剂及B受体阻滞剂:B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的进展

及用药方法。

(7)舒张功能不全。

(8)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抢救原则及措施。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L典型病例示教

2.复习常用药物的药理学特征

第三章心律失常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和诊断。

二、计划学时数4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1.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

2.心律失常的分类(冲动传导异常、冲动形成异常)、发生机

制(冲动传导异常、冲动形成异常)。

3.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

重点是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冲动形成异常及冲动传导异常;心律失

常的诊断方法。

(二)窦性心律失常和房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律失常:窦速,窦缓及病窦。重点是窦性心律失常的生理性,病

窦的临床意义。

2.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房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重点是房颤、

房扑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三)与房室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和房室折返

性心动过速。重点是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处理原则。

(四)室性心律失常

1.室早:强调室早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2.室速:重点是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与室上速的区别、处理方法。

3.尖端扭转型室速:重点是其病因和处理的特殊性。

4.室扑和室颤:(简单提及,重点在心肺复苏一节中讲述)。

(五)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重点是心电图表现、如何分度。

(六)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强调药物分类。

(七)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及电复律。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及自学内容

1.自学窦停,窦房传导阻滞

自学室内传导阻滞:重点是左、右束支阻滞的表现。

自学心脏电生理

4.复习有关药物的药理学知识

第四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心脏骤停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2.熟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3.掌握心肺脑复苏的程序和处理。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指某种情况下心脏突然停止搏动,即心室完全停止收缩处于

静止状态或心室颤动或由于心电机械分离所发生的临床表现。猝死的概念,流行

病学和防治的重要性。

2.病因心脏本身的原因和非心脏原因;引起心脏骤停的直接原因。

3.病理生理心、脑、肾等生命器官对缺氧的耐受力;对器官和全身的损害;

复苏的病理生理。

4.临床表现和诊断心脏骤停的临床征象和迅速诊断要点。

5.心肺复苏基础生命维护的ABCD法,强调于此同时尽早实行脑保护措施。

(1)建立静脉路和心电监护;心肺复苏(特别是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做法)

(2)复苏第一线药的应用及用药途径;

(3)尽早应用冰帽等脑部降温措施;

(4)电除颤或复律,起搏器的应用;

(5)辅助通气和辅助循环,气管插管和自动胸部按压;

(6)开胸按压的指征和具体实施。

6.心肺脑复苏的有效指标和失败的原因。

7.复苏后处理。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及自学内容

自学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学,见习实习中掌握心肺复苏、电复律的操作。

第七章原发性高血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高血压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基本治疗方法。

2.熟悉高血压病类型、危险分层、并发症和高血压急症的诊疗特点。

3.了解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与发展规律。

二、计划学时数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高血压的定义,诊断标准(WHO/ISH关于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2.病因和流行病学高血压在国内的发病情况。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多种

后天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3.发病机制血压调节的影响因素(心排的量及体循环周围血管阻力),

高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枢神经与交感神经系统;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等之间的关系。

4.病理全身小动脉病变和中、大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靶

器官发生继发性改变。

5.临床表现和危险分层

(1)一般表现

(2)并发症:心、脑、肾、眼底及血管病。

(3)危险度的分层:根据血压轻、中、重度,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并

存的临床情况作出危险分层的评估。

6.临床类型(1)高血压急症: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

(2)老年人高血压

7.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尿常规,血生化(空腹血糖、血脂、尿酸、

肌酎、钾),ECG,胸片,超声心动图,必要时做尿微量蛋

白,同位素肾图,糖耐量,胰岛素测定或动态血压。

8.诊断和鉴别诊断

首先确定有无高血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

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倍细胞瘤,皮

质醇增多症,妊娠高血压及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睡眠呼吸暂停等

临床特征。

9.治疗

(1)治疗目标与策略

(2)非药物治疗:限钠、减轻体重,适当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戒烟酒和

减轻精神压力,心理平衡等。

(3)降压药物:简要介绍利尿剂,8-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a-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六种。

(4)药物治疗原则和合理联合应用。

(5)高血压急诊的治疗。

10.预防和社区防治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典型病例示教

2.复习降压药物的药理学知识

第八章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2.掌握各种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

二、计划学时数4学时

三、教学内容

(-)动脉粥样硬化(1学时)

1.概述

2.病因及发病情况强调四大独立危险因素及发病趋势

3.发病机制概述三大学说

4.分期及分类

5.临床表现

6.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7.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强调独立危险因素的处理和调脂治疗

(二)冠心病概述强调分型

(三)心绞痛(1学时)重点是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和处理原则

1.定义

2.发病机制阐明供氧与耗氧不平衡的机理

3.病理解剖和临床表现重点是心绞痛的特征

4.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强调冠脉造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心绞痛分型强调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分型

6.治疗重点是治疗原则(硝酸类药物,B阻滞剂、钙拮抗剂、抗血小板、

抗凝剂、调脂治疗)

7.血运重建方法搭桥及PCI

(四)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心肌梗死(1.5学时)重点是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1.定义及流行病学情况

2.病因及发病机理特别应强调管腔内不稳定动脉斑块的破裂或糜烂导致

血栓形成的机制

3.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

4.临床表现重点是心梗的症状

5.ECGECG的特征性表现、动态变化

6.实验室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主要是酶学及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

7.鉴别诊断

8.并发症

9.治疗强调溶栓治疗、抗凝抗血小板、调脂及介入治疗

(六)无症状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

(七)WHO缺血性冠心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

第十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和病理。

3.了解发病机制。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和分类。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病理:常见致病菌。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

脏病的病人。赘生物的结构特点,血管变化和栓塞现象。

3.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心脏杂音、周围体征、脾大和贫血)。

4.并发症心脏并发症,动脉栓塞,细菌性动脉瘤,转移性脓肿,神经系

统并发症和肾损害。

5.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血象尿液。免疫学检查。血培养为最重要的方法,

应提出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X线、ECG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的重要性。

6.诊断和鉴别诊断

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发热一周以上,血培养阳性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

值。应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其他发热性疾病相鉴别。

7.治疗和预防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用药原则。外科治疗,手术指征。口腔、上呼吸

道手术或操作及泌尿、生殖和消化道手术或操作的抗菌素预防。纠正和

治疗心脏病,注意卫生,清除感染病灶等。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及自学内容

1.典型病例示教

2.自学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

第十二章心肌及心包疾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了解心包炎的类型、病因和病理。

二、计划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内容

(-)急性心包炎

1.急性心包炎病因:急性非特异性、感染性(我国结核仍多见),自身免疫

性,结缔组织病,肿瘤,代谢病,物理因素,邻近器官病变和其

他。

2.病理和病理生理:纤维蛋白性和渗出性心包炎。

3.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一一纤维性心包炎所致的胸痛、呼吸困难、心包摩

擦音和心包积液的症状和体征;渗出性心包炎的症状和体征;心

包压塞所致的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奇脉、大量心包积液体征。

4.实验室检查:化验,X线检查,ECG,超声心动图,心包穿刺和心包活检。

5.主要病因分类:简述非特异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肿瘤性心包炎,化

脓性心包炎,心脏损伤后综合征。

6.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合

各急性心包炎病因类型的特征以及心包穿刺与心包活检。

7.治疗: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心包穿刺与切开引流、心包切除术。

(二)缩窄性心包炎

1.病因:主要是结核,多由急性演变而来。

2.病理和病理生理:心包钙化、粘连、增厚,心房和心室充盈受阻。

3.临床表现:左右心(主要是右心)舒张受限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4.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

5.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肝硬化、心力衰竭及限

制性心肌病鉴别。

6.治疗:对症治疗,手术治疗,尽早实行心包切除术的重要性。

(三)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病因、诊断标准和治疗

(四)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及自学内容

1.典型病例示教

2.自学心包炎的类型、病因;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

病、围产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药物性心肌病等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四章肝硬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表现。

2.熟悉: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鉴别诊断。

3.掌握: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重点是一般治疗和腹水、肝肾综合征、

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1.5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定义、分类。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1.病因: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胆汁瘀积、循环障碍、工业毒物或

药物、代谢障碍、营养障碍、其他。目前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肝炎病毒

感染。

2.发病机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再生节结和假小叶形

成。

(三)病理:表现、分型。

(四)临床表现

1.代偿期:症状轻,没有特异性。

2.失代偿期: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2组表现。

3.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症、肝肺综合征、原发

性肝癌、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五)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血常规、尿胆原及胆红质、转氨酶、血清蛋白及

蛋白电泳、凝血酶原时间、血清免疫学检查、MAO及PIHP、血浆胆固醇、血

清胆酸测定、腹水常规、X线及胃镜检查、肝动脉及门静脉和脾静脉B超、

同位素肝扫描或闪烁照相,在严格掌握适应证下,可慎作腹腔镜及肝穿刺活

组织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先确立肝硬化的诊断,然后查找肝硬化的病因和并发症的诊断。

2.鉴别诊断重点讲解肝大、腹水、出血及昏迷病例的鉴别。

(1)肝大病例应与各种原因肝肿大、慢性肝炎、肝癌、脂肪肝、先天性多囊

肝、肝血管瘤、肝华支睾吸虫病、肝包病等鉴别。

(2)腹水者应与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炎以及

巨大卵巢囊肿等鉴别。

(3)上消化道出血则应与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胃癌、食管癌以及胆道

出血等鉴

(4)肝性脑病引起昏迷应与低血糖昏迷、尿毒症及其他中毒性昏迷等鉴别。

(七)治疗:

(1)一般治疗劳逸结合,休息,饮食,药物治疗包括中医辩证论治、维生

素及护肝药物等,必要时输液、输血及无盐人体血蛋白以及支链氨基酸等。纠正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2)腹水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限制钠和水的入量,提高胶体渗透压,合理

应用利尿剂,腹腔穿刺放液,腹水浓缩以及外科采用Leyee分流术等。

(3)并发症治疗原发性腹膜炎主要正确选用抗生素(早期足量)。上消化道

出血重点介绍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和预防再出血措施。肝肾综

合征的治疗。

(4)外科治疗针对门脉高压。

(八)预后:介绍影响预后的因素:Child-pugh分级评分标准及死亡的原因。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典型病例见习、讨论。

五.自学内容肝脏应用解剖学、肝功能指标。肝功能的Child-pugh分级

六.教学方法

1.结合全程投影,进行课堂讲授。

2.使用挂图,讲述肝硬化病理改变,侧技循环的形成,介绍肝硬化失代偿期

病人外观表现。

3.幻灯放映肝硬化腹腔镜下多种形态所见,肝超声显像、肝CT及X线食管

静脉曲张等影像学所见。

4.结合具体病例,讲述临床表现及诊断。

七.思考题

(1)试述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

(2)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简述肝硬化的诊断要点?

(3)试述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4)简述肝硬化并腹水形成机制及治疗要点?

第十七章、急性胰腺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常见病因、病理变化、预后和预防。

2.熟悉:发病机制、鉴别诊断、

3.掌握:概念、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和CT检查的临床意义、诊断、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概述:定义。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常见病因:胆道疾病(包括微结石)、胰管梗阻、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手术与创伤、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感染、药

物,等。

2.发病机制:胰酶被激活而发生胰腺的自身消化、“二次打击”理论。

(三)病理:间质水肿、出血坏死。

(四)临床表现:重点介绍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休克。

2.体征: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肠麻痹、腹壁瘀斑。

3.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休克的发病机制。

(五)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重点介绍血尿淀粉酶的临床意义、B超和CT检

查的临床意义。

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血、尿、腹水淀粉酶测定的临床意义。血钙、

淀粉酶与肌酎的清降率,血糖、血脂肪酶等检查。

2.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CT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重点介绍急性重症胰腺炎的

诊断。

2.鉴别诊断:急腹痛的鉴别诊断,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急性胆囊

炎、肠梗阻、心肌梗塞。

(七)治疗:重点讲解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1.疾病监护:生命征、肾功能等重要脏器功能监护。

2.支持治疗: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稳定、疼痛控制。

3.药物治疗:

(1)减少胰液外分泌

(2)抑制胰酶活性

(3)抗菌治疗

(4)中医中药

4.介入治疗:内镜下0ddi括约肌切开术(EST)、鼻胆管引流术、腹膜透析。

5.外科治疗:适应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