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技术交流_第1页
2022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技术交流_第2页
2022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技术交流_第3页
2022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技术交流_第4页
2022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技术交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技术交流光伏电缆技术交流内容提纲:1、光伏电缆的现行标准及应用区域:德国、美国、国内2、光伏电缆的产品认证有哪些:国内外3、中国电器行业协会光伏电缆标准介绍:CEEIAB218-20124、光伏电缆与常规电缆的优势对比。5、选型和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6、电缆与连接器连接方案7、浅摊电缆及坡地电缆上海金友金弘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0994。专业进行电线电缆的研发、生产、销售,下属控股子公司江苏金扬电气销售。一、光伏电缆的现行标准及应用区域:目前颁布的标准1、行业标准(中国):CEEIAB218.1-2012CEEIAB218.2-2012CEEIAB218.3-2012CEEIAB218.4-2012CQC 1102 -20132、UL标准(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4703-20103、TUV标准(TUV德国莱茵集团):2Pfg1169/08.20072Pfg1990/05.20122Pfg1940/12.20114、EN50618-2014(欧盟标准)二、光伏电缆的产品认证有哪些:1、PCCC认证:CEEIAB218.1-2012CEEIAB218.2-2012CEEIAB218.3-2012CEEIAB218.4-20122、CQC认证:CQC1102-20133、UL认证(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4703-20104、TUV莱茵认证(TUV德国莱茵集团):2Pfg1169/08.20072Pfg1990/05.20122Pfg1940/12.20115、TUV南德、TUV汉德、KAMA认证三、中国电器行业协会光伏电缆标准介绍:用电缆标准四、光伏电缆与常规电缆的差异及优势:光伏发电系统电缆与普通电力电缆标准要求对比比较内容光伏系统专用电力电缆普通电力电缆执行标准CEEIAB218-2012GB/T12706-2008设计理念光伏系统用输配电系统输送电流交直流交流敷设方式直接敷设桥架、穿管敷设绝缘和护套材料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绝缘PVC、XLPE护套PVC、PE导体材料镀锡铜(耐腐蚀)铜(易氧化)导体种类第5种第1、2种加工工艺绝缘和护套交联2次辐照PVC不辐照,XLPE一次交联温水低温卷绕有没有低温拉伸绝缘、护套均有仅PVC绝缘护套有低温冲击绝缘、护套均有仅PVC绝缘护套有低温温度-40℃-25℃比较内容光伏系统专用电力电缆普通电力电缆湿热变化有没有耐酸碱有没有耐臭氧有没有耐日光有没有耐盐雾有没有无卤性能有根据客户要求低烟性能有根据客户要求寿命要求有(25年)没有(无要求)阻燃性能有根据客户要求环保要求有根据客户要求直流电压的规定有没有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一般比较内容光伏系统专用电力电缆普通电力电缆敷设方式可以露天敷设桥架或穿管单芯电缆绝缘护套剥离容易剥离不容易剥离载流量大小导体表面积软结构较大无软结构抗开裂性能强一般,PVC护套较弱弯曲性能软结构性能好无软结构温度等级90/105/125℃70℃ 90℃综合性能强弱五、选型和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探讨:采用软结构导体穿防护管

预制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提前预留积水距离采用防水材料等

接线端子与导体紧密连接熟练工人操作厂家机械安装 穿管处电缆表层进行包覆使防护加厚。减少在管中的运动距离转弯处预制防护处理

合理布线减少组件间缝隙支架设计合理六、光伏电缆接续 注意事项导体与接线端子连接紧密,不虚连。端子公母头区分正确。各部件按照顺序依次摆放。连接器公母头容易插拔。紧固不要脱扣。七、浅摊及坡地电缆用、验收暂时还无标准可依。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位于丘陵、坡地、ft用、验收暂时还无标准可依。我国的大型ft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联系方式:上海金友金弘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常 勇手机话箱:cy19741997@163.comQQ: 1048361848报告人:管同平光伏智能变电站——选型和应用录目录前言光伏电站的常规设计方案介绍组串式电站、分散式电站、集成式电站的方案介绍及其优缺点集成式光伏智能变电站的性能特点及其优势光伏智能变电站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结语前言光伏发电的收益率---是投资商、发电企业最关心的话题!影响光伏电站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设计方案的优化初级投资成本电站发电量光伏电站常规设计方案结构组成:光伏电池组件汇流箱二次汇流柜逆变柜交流输出柜升压变压器高压并网计量(测量)柜高压并网输出柜智能通讯系统SVG动态无功调节系统等组串式并网方案示意图集中式并网方案示意图集中式并网目前,有两大主流设计方案分散式组装(对部件单独采购,按其功能分开安装,需构建土建房屋)集成式光伏智能变电站(直流汇流逆变、交流输出、升压、高压并网输出功能单元模块)外部只需接入来自汇流箱的数根直流光伏电缆,1根来自电网的高压交流电缆和1光纤或通讯双绞线即可平面布置示意图(1MWp)方案的对比1MWp项目投资成本对比:组串式设计方案分散式(组装1MWp电站设计方案集成式2MW电站更具成本优势成本分析从以上数据分析对比,集成一体式光伏智能变电站在初期投资成本上明显占有优势!按2MWp为一个单元,可以比分散式安装方案节省22%的成本,比1MWp集中式方案节省13%的成本。紧凑的结构设计,方便于运输和安装,节省物流成本、降低房屋投资成本及现场施工安装成本。因模块化的结构,在后期运维成本上也节省很多!减少故障引起的弃电损失。安全性、可靠性分析传统的设计方案---因分项采购设备,各个厂家产品的品质及使用寿命难以得到统一保证,后期运维成本高,其次,因其设备分散,采用现场装配为主,安装工缺少培训,安装质协调困难。集成式一体化的光伏智能变电站,因所有单项设备已优化组合设计,在工厂内一次性装配完成,无论从生产环境、制造设备、试验设备及人员业务素质方面要远远优于工地现场,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得到保证!结构设计分析组串式设计方案:1MWp电站配置40台组串式并网逆变器,单台设备采用双级拓扑设计,共用功率模块12个,40台并网逆变器共480风吹日晒很容易导致外壳和散热片老化;且单兆瓦配置设备数量多、总器件数多,可靠性低;采用铝电解电容,MTBF仅为数千个小时,且故障后无法现场更换。但是其具有独立的MPPT,转换效率高,特别适合组件不规律分布或不集中的场合应用。分散式(组装1MWp电站设计方案:1MWp电站至少需配置2台直流汇流柜,1台双分裂升压变,2台500kW并网逆变器及高压配电柜,涉及供应厂商多,无论从外观还是产品质量上难以得到统一。其次,因其涉及设备的再次安装,其安装工艺质量,需要监督验收。集成式1MWp电站设计方案:1MWp电站需配置含直流汇入的2台500kW并网逆变器柜,1台普通的双绕组的升压变及高压配电柜、智能通讯柜,可以统一供应商,品质及后期维保均得到保证,后期运维无忧!可维护性对比分散式安装方案的电站因设备数量较多,现场故障定位较为繁琐,设备现场应用分散,更换困难,整机更换维护成本高,涉及供应厂家较多,很难一次性协调到位解决问题。集成式1MWp电站设计方案的电站采用模块化前维护设计,控制系统、散热风机、功率模块等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待专业的售后服务人员定位故障后,可在30因结构简单,对客户稍加培训,便可自行维护!传统方案

施工效率对比 务技术谈判,交货期难以统一,影响整体规划砌砖房,施工困难,且周期长约15~20天安装工序多,分批次入场施工设备施工过程,需由专业监理人员监造集成式1MWp电站设计方案集成式变电站--提高安装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集成式变电站--为兆瓦级光伏电站客户解决了整体方赢取了时间。光伏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用于极端恶劣的运行环境,吊装非常便捷。外箱体采用了自主创新的实用型专利散热设计(统和强制风冷系统或水冷空调系统相结合方案),节能!置采用预制化设计。率的非晶体合金节能变压器。模块化数据采集系统方案设计,具有“遥信、遥测、遥调、遥控及遥视”的“五遥”件具有自我诊断功能。客户可在各种天气状况下,实现快速的安装(接入输入直流光伏电缆和输出交流电缆即可)设计,客户可自行选择模块单元,以满足项目的特殊需求。光伏智能变电站的实物外观图(一)兆瓦级箱式光伏智能变电站构成1MWp(或2MWp)为一变流升压站单元由4台250kW(或8台250kW)并网逆变器(集成直流汇流部件)、升压隔离变压器、高压并网输出单元及智能通讯单元等模块化单元设备组成。光伏智能变电站性能特点及优势1、质量优势:全面保障您的电站在整个生命 周安全运行一位的!我们采用了北欧的一家已运行15具备业内最彻底的模块化设计,独一无二的兼容性。其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风电等多个行业,稳定运行累计超过15年。因此我们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有能力保障超过25年寿命的光伏电站稳定运行!2、技术优势:显著提升您的电站运行能效大道至简系统越简单越稳定!基于我们多年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我们实现了在保证领先的电气指标的基础上,从电站内部的电气方案设计到逆变器拓扑结构、整个光伏系统拓扑的最简化。极致的两电平开关技术:最简最经典的逆变器结构保证了最小的故障率,同时具备超过3电平的电气指标,最大转换效率98.84%!2MW光伏集中发电系统:基于全球独有的成熟的大功率直接并联技术,成就最简发电系统!2、技术优势:显著提升您的电站运行能效多主控制技术结合250kW逆变单元性能优势,通过多主控制技术实现更长发电时间、更多发电量和更高的电能质量。提高整个逆变器系统寿命:智能投切技术减少逆变器单机40%的工作时间。多主控制技术示意图2、技术优势:显著提升您的电站运行能效其他最小的弃电损失:智能投切技术在系统内逆变单元故障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