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
文以化人: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复习任务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整合】必修上册第2、4、8、12、15课,选择性必修3第1课,梳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主干知识重构体系化时期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与发展(1)孔子创立儒学,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___________的学说(2)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_____”,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3)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_________,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仁”和“礼”仁政礼法并施时期发展历程西汉时期完善与独尊(1)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等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确立了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此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魏晋至隋唐时期吸收与改造佛、道、儒三教并存,玄学盛行,儒学危机,儒家学者掀起__________运动。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为官方所接受尊崇儒术复兴儒学时期发展历程宋明时期转型与成熟(1)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2)程朱提出“_____”,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和“_________”,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3)王守仁在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_______”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天理格物致知致良知时期发展历程明清之际批判与继承明朝中期起,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1)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2)黄宗羲严厉抨击_____________,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_________”(3)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君主专制制度工商皆本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内涵表现人生观重视“以人为本”(1)周公提出“_________”思想;(2)孔子提倡“仁”;(3)孟子提出“_____”说政治观_____思想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自然观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荀子提出“_____________”的思想国家观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2)张载、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等人的思想都有__________的体现敬天保民仁政民本制天命而用之家国情怀内涵表现价值观崇德尚贤,推崇__________(1)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2)孔子提出“_________”“见贤思齐”;(3)墨家主张“尚贤”;(4)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生活观崇尚_________,厚德载物《周易》中的内容、孟子与屈原的思想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处世观主张_________(1)西周太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2)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天下为公为政以德自强不息和而不同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特点①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②_______: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③_______: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④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⑤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多样性包容性(2)价值①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②现实价值:维护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易错提醒】尊崇儒术≠其他学派的思想消亡(1)尊崇儒术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立统治地位的标志。(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其他学派的思想就此消亡。例如,汉代新儒学中的“君道无为”是对道家学说的借鉴;“德主刑辅”是对法家学说的借鉴;“崇本抑末”是对农家学说的借鉴等。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唐朝时,道家一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复习任务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整合】必修上册第3、4、8、12、15课,选择性必修3第1课,概括中国古代历代科技和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1.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从领先世界到迟滞落后(1)特点:服务于农耕经济的实用科技,缺乏理论分析。(2)发展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辉煌灿烂与各具特色(1)推动力①科举制度:选官制度直接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促进艺术更加追求意境。②商品经济:_____________壮大了市民阶层,推动文学艺术向世俗化方向发展。③科技发展: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发展过程商品经济发展词简介【核心概念】市民文学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工商业城市的兴起,为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世俗文学,又称为城市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的社会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复习任务三中国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及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整合】必修上册第8、12、15课,选择性必修3第2、9、11、14课,概括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1.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的传入:①_________,佛教传入中国;②隋唐时期,佛教完成_______。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2)“西学东渐”: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形成了“_________”的潮流。两汉之际本土化西学东渐2.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辐射周边国家文字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促进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儒学(1)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2)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教育的发展社会制度(1)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如日本__________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_____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2)制度文明的外传推动了这些地区的文明进程大化改新科举辐射周边国家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社会生产和生活古代中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外传。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生产、生活、习俗等很多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在欧洲的传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向近代文明发展的进程(2)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中国的史学、科技、文学等成就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3)中国的_______________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茶、丝绸、瓷器3.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1)陆上丝绸之路:___________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2)海上丝绸之路:_____已经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唐朝中期以后,逐渐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地位越来越重要张骞通西域西汉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1)技术的交流:中国的养蚕和_______________由陆上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中国的陶瓷技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2)物种的交流:丝绸之路开通后,大量中亚、西亚的物种经西域传入中原,_____从陆、海两个渠道逐渐传入中国(3)文化的交流:①_____在中印、中日、中朝交往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伴随着外来宗教的传播,西方的艺术也传入中国。②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缫丝、冶铁技术棉花佛教4.蒙古西征与东西方文化交流:13世纪上半叶,蒙古三次西征,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5.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学校教育(1)官学:汉朝设立的_____、西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2)私学:春秋时期产生,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唐朝以后,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宋朝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印刷书籍(1)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简策和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2)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植物纤维制成的纸。105年,_________改进制成“蔡侯纸”(3)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时的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图书馆(1)官府藏书:朝廷设有___________________,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2)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如明朝中期建造的_______太学东汉蔡伦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天一阁【核心概念】“中华文化圈”中华文化圈大体形成在隋唐时期,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广大地区,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一个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共同特点是:(1)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2)努力接受和传播中国式的佛教文化。(3)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型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4)接受或吸收汉语的文字范式而创造出本国或本地区的语言文字。这种文化共同体的出现,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从公元前3世纪即中国的战国时期开始涌动至公元7世纪左右基本形成,对世界文化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硬核聚焦剖析核心化高频考点备考攻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把握“一个主流”“五个阶段”“五大特点”(1)“一个主流”:汉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2)“五个阶段”:①先秦时期:奠基;②秦汉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交汇融通;④宋元时期:理学形成与发展;⑤明清时期:传承与转折(3)“五大特点”: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把握“四大发明”“一个趋势”“一个观点”“三类艺术”(1)“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及其影响(2)“一个趋势”:宋元以后文学艺术的世俗化趋势(3)“一个观点”: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4)“三类艺术”:宫廷艺术、文人艺术、世俗艺术高频考点备考攻略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把握“一个核心”“两大方向”(1)“一个核心”: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两大方向”:中学西传、西学东渐考向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3·新课标全国卷·T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思维导引】素养立意①时空观念→战国时期②核心价值→以荀子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为切入点,意在培养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情境载体以荀子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创设学习情境解题思维①找关键信息:“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②转化信息: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礼法并施等主张,韩非等法家学者主张实行法治,因此他们思想的共同点在于法治,强调用法律治理国家,故选A【命题陷阱】【视角体验】视角1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1.(2022·湖南选择考·T1)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促进了政治统一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C.冲击了贵族政治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解析】选C。据材料“儒家……传布于齐、晋、卫;墨家……传布于鲁、楚、秦;道家……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可判断材料强调的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思想传播的途径,具体分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干扰选项依所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百家争鸣是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的反映,排除AB本身错误的选项孔子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局面,排除BC正确选项材料中强调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思想传播途径,其中各派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因此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从而冲击原有的阶级关系,一定程度冲击了贵族政治,故选CD干扰选项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上的反映,各派思想传播目的在于影响现实政治,各诸侯之间的矛盾主要围绕“富国强兵、扩张势力”展开,排除D2.(2023·全国甲卷·T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解析】选C。从题干中“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结合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可知孔子此举目的是维护传统的奴隶主阶级的等级秩序,C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实录历史事实”,A排除;B与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不符,排除;D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3.(2021·山东等级考·T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解析】选B。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实质上是为了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墨家学派代表平民利益,主张非乐,反对统治者恣意淫乐。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两派政治立场不同,故B正确;儒家和墨家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道,所以主要是关于政治方面,而不是文化取向方面,排除A;儒家和墨家对乐的态度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治国之策的态度,而不是关于学术的观点,排除C;西周时礼乐是用来规范社会等级秩序的,而不是反映生活态度的差异,排除D。4.(2023·全国甲卷·T27)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A.“百姓日用即道”B.“心外无物”C.“存天理,灭人欲”D.“工商皆本”【解析】选A。题干材料的主要意思是明代很多商人秉持儒家观念,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这一行为客观上提高了商人的地位,与此相符的是“百姓日用即道”,故选A。“心外无物”是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工商皆本”,排除D。视角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影响5.(2022·辽宁选择考·T1)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 (
)A.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质疑了祭祀功用C.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D.否定了君权神授【解析】选A。太祝指出中行寅失败的原因为“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认为“一祝不胜万诅”,都体现了民众的重要性,因此选A;太祝重在比较祭祀和修德义哪一个更重要,重心不在于质疑祭祀功用,排除B;材料没有提及宗法伦理关系和君权神授问题,排除C、D。6.(2022·辽宁选择考·T2)《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
)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解析】选C。材料中的四海、六合、九州、方内等信息明显具有天下归一的理念,再结合汉代大一统盛世局面的形成等知识,可以确定答案选C;大一统局面形成固然有边疆治理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因素,但二者都只是达成大一统目标的手段,且汉代边疆治理相对后世只是刚起步,远未达完善程度,故排除A、B;强调华夷之辨是不利于大一统形成的,且材料也没有明确区分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问题,故排除D。【链热点·凝认知】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文化包容性有两个层面:一是本国内部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共处与发展,其包括有沿历时轴线而生的新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共时平面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两个方面。二是本地文化对外国文化进行有选择的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不仅体现在对本土不同思想文化之间、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取鉴上,还体现为对域外的异质文化的取鉴和吸纳。——摘编自周东娜《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及其当代启示》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提示:观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表现为对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的借鉴。阐释: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思潮。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促进了儒家和道家的交融发展。(百家争鸣、儒学、科技文艺的继承发展都可以)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各民族大交融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盛唐时期,胡汉文化相互交融,促进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并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扩展。(民族交融的角度一定要有)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一个高潮,并不断本土化,与儒学相互交融,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巨大。(其他角度的中外交流亦可)总之,包容性使中华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核心整合】1.比较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1)区别(2)联系①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汉代新儒学所继承。②汉代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拓展延伸】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使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先秦儒学的思想内涵2.程朱理学的特点及对塑造民族性格的影响(1)特点(2)对塑造民族性格的影响3.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把握并协调好各民族的利益关系。(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调节天人关系的行为准则。面对当今世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污水横流、雾霾肆虐等恶果,必须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处理天人关系方面的时代价值。(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之源,对今天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着重建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突出作用。(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和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有助于加强市场主体的道德修养,培养良性的市场经济契约精神。【拓展延伸】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及表现特点表现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提倡“经世致用”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不切实际的学风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考向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2·湖北选择考·T1)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思维导引】素养立意①时空观念→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石氏星表》(战国时期)②核心价值→开拓视野,培养探究意识,感受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情境载体以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考古发现创设学术情境解题思维①找关键信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实物漆箱箱盖上的二十八星宿图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②转化信息:说明出土文物与文献史料可相互印证,故选C【命题陷阱】【视角体验】视角1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1.(2022·浙江6月选考·T3)中国是纸的发明地,敬惜字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知书写用纸的发明可能是在 (
)A.西汉 B.唐代 C.北宋 D.元代【解析】选A。根据所学西汉墓地出土的纸质地图可知“目前已知书写用纸的发明”是在西汉时期,选A,其他各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2.(2021·天津等级考·T2)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 (
)A.书法实用性加强 B.书法流派的统一C.竹简木牍的应用 D.纸张使用的推广【解析】选D。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魏晋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条件,推动书法艺术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故选D;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后,实用性减弱,艺术性加强,排除A;“统一”说法错误,书法流派各异,排除B;竹简木牍的应用不利于书法的发展,排除C。视角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3.(2022·湖南选择考·T4)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解析】选D。材料中“云里烟村雨里滩”指南宋时期文人画,由“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风俗画兴起,世俗文化兴盛,故选D。南宋时期,风俗画反映市民阶层需求,与艺术水准无关,排除A;依所学,南宋时期,既有文人画,又有风俗画、工笔画,题材丰富,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绘画反映市民阶层需求,而非突出画家地位不高,排除C。4.(2023·广东选择考·T6)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可知,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记载了缙绅马少卿同意了浙江商人蒋生与女儿的婚事,并且认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根据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原理可知,小说中马少卿的观念折射出当时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D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封建社会纲常礼教依然占据主流,束缚未被打破,排除A;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缙绅马少卿对商人的看法,与市民阶层的分化无关,排除C。【深探究·精归纳】主题宋代市民文化材料宋代市民阶层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促使城市文化勃兴,而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通俗化走向则对中国古代市民文化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审美文化便在诸多历史合力的作用之下破土而出。可以说,宋代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以市民阶层为审美主体、以瓦肆勾栏为场地、以商业性和娱乐性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文化就是中国古代市民艺术的最初形态。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审美文化张扬平民式的俚俗、张扬人性,它所彰显的是一种世俗的人情之美,一种承接于日常生活的真实的美。与传统的雅文化相比,在创作方式上市民艺术是一种众生喧哗式的集体创作;就传播方式而言市民艺术以市场为载体,以艺人的表演为主要手段;就接受方式而言市民艺术更是一种集体式的狂欢,或万头攒动于瓦肆勾栏,或群情宣泄于茶坊酒肆。——摘编自洪畅《略论中国古代市民艺术》【讨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市民文化的特点。概述宋代市民文化形成的原因。提示:特点:通俗化和世俗化;商业化、娱乐化和休闲化;张扬和解放人性;贴近真实生活;多为集体创作;有固定的娱乐演出场所等。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有一定程度的放松;程朱理学对人性的束缚,导致人们要求突破政治和思想专制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化教育的下移等。【核心整合】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深化点拨】近代科技运用实验手段,并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中国古代科技更多的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分析。2.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拓展延伸】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转化为近代科技的原因(1)经济上: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政治上:君主专制、重文轻武等严重阻碍科技进步。(3)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保守的文化传统观念。(4)对外关系上: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5)科技上:自然科学自身的结构缺陷。(6)根本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备选要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表现恢宏大气的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唐朝(1)繁盛统一、开明的文化政策与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成了唐诗的繁荣;(2)绘画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3)楷书、草书等书法艺术成就辉煌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等世俗文学得到发展元代(1)统治的黑暗,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2)知识分子们的愁苦、反抗、逃避现实通过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来表达,戏曲走向成熟明清时期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拓展延伸】宋元市井文化兴盛的原因及表现考向三中国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及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3·湖南选择考·T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思维导引】素养立意①时空观念→明朝②核心价值→以明成祖对朝鲜、日本赐书,考查阐释历史问题推理判断能力,意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情境载体以明朝时朝鲜、日本请赐中国经典创设学习情境解题思维①找关键信息:“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又应日本使臣请赐”②转化信息:朝鲜和日本的请赐行为,说明两国以明朝政权为其宗主国,欲借助明朝赐书的行为,来强化自己政权的权威,故选D【命题陷阱】【视角体验】视角1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1.(2022·浙江6月选考·T6)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
)A.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B.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商品远销东欧、北非C.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解析】选D。本题抓住题干的限定词:“不确定的是”。“禁止”说法错误,明清时期,虽然对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有诸多限制,但并未完全禁止,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其他各项的表述符合史实,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B、C。视角2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2.(2022·广东选择考·T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解析】选C。依据材料“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可知,宋代李觏认为儒学教化功能下降;依据材料“与‘吾儒’水火不容”可知,张载认为佛道的追求与儒学截然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佛道冲击,宋代儒者主张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复兴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正确;宋代儒学并没有吸收法家思想,排除A;立足考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学术特征,排除B;张载认为佛道追求“与‘吾儒’水火不容”,因此不是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排除D。3.(2023·海南等级考·T4)“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17世纪西方学者在给《论语》作注时,引用《说苑·至公》中的“楚弓楚得”,将“弓”换成西方骑士的“盾”,结合题干时空17世纪的欧洲可知,当时欧洲进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思想解放运动的积极意义,西方学者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有益部分来开展反封建斗争,西方学者将“弓”换成西方骑士的“盾”基于特定历史语境,D正确;材料中西方学者在翻译“楚弓楚得”时,将“弓”换成西方骑士的“盾”并非曲解原著,而是根据自身需要故意为之,排除A;材料信息涉及文化借鉴,据材料信息无法推知世界文化繁荣,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学者根据自身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借鉴时做出一定的变通,排除C。【深探究·精归纳】主题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材料徐光启(1562—1633年),号玄扈,上海人。在明代天启、崇祯年间,以徐光启为首,有上海陈于阶、嘉定孙元化、陕西王征、山西韩霖、四川刘宇亮等文士,组成了一个西学集团,他们治历、造炮,努力拯救明朝。徐光启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局面,打开了明清士大夫的精神境界。徐光启和利玛窦翻译的《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一系列著作,至今仍有一定价值。中国士大夫的近代观念从利玛窦开始,同样,欧洲人对中国的重视和爱好,也是从徐光启—利玛窦的关系开始的。——摘编自李天纲《徐光启: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讨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徐光启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提示:引进西方近代科技;传播西学;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开阔了士大夫的眼界;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欧洲传播。【核心整合】两次西学东渐的比较项目明末清初清末以来传播主体天主教耶稣会教士新教各会教士传播方式实物示范;语言文字译书、报刊、学校、社团、留学传播内容天文、历算、数学、地理(文艺复兴以来的知识)近代西方知识体系(工业文明)受传对象士绅、官员各社会阶层影响区域京师、江浙皖赣闽通商口岸—沿海—内地影响程度局部的、区域性全方位、根本性、全局性佛教传入对中国的影响【突破大题】解法支招之四
比较类
主题比较类内涵它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主题比较类类型及问题呈现形式(1)类型一①求异类②问题呈现方式:概括(指出、说明、分析、比较)……与……相比……不同之处(差异、发展、变化)(2)类型二①求同类②问题呈现方式:概括(指出、说明、分析、比较)……相同点(共同、相似之处)(3)类型三①求异同类②问题呈现方式:概括(指出、说明、分析、比较)……异同(异同点、对……进行比较)【链典题例证】真题示例(2021·北京等级考·T16·节选)明堂材料一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①。《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②。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亞”形布局。材料二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亞”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③。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亞”形④。(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4分)解题流程第三步:精提炼→定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①③,提炼出西周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别称,汉代明堂是独立建筑。(2分)·由②④,提炼出西周明堂呈长方形,汉代呈“亞”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2023年乙二醇辛醇糠醇资金需求报告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抢分专题识图技能专练图像五景观示意图含答案
- 排查整改报告(27篇)
-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合同
- 2024年简单股东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装修业务推广协议
- 高空作业吊篮租赁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终止协议范本
- 养殖投资合作协议书撰写指南
- 公司财务部三年发展规划
- 创三甲资料盒(新)
-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课件1
- 安全生产奖惩记录汇总表
- 蚂蚁集团上市招股书
- 选修1高中物理《机械振动》测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
- 参赛鱼跃前滚翻-完整版PPT
- 新版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课后答案
- 光明化大理岩矿详查报告
- 铁板神数计算取数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