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字化工厂建设方案_第1页
制造业数字化工厂建设方案_第2页
制造业数字化工厂建设方案_第3页
制造业数字化工厂建设方案_第4页
制造业数字化工厂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业数字化工厂建设方案TOC\o"1-2"\h\u25691第一章数字化工厂概述 2205261.1数字化工厂的定义与意义 299011.1.1定义 2163131.1.2意义 381081.2数字化工厂发展趋势 3154871.2.1技术发展趋势 3138731.2.2产业发展趋势 315421.3数字化工厂建设目标 46010第二章策划与规划 4310312.1项目背景分析 417582.2数字化工厂建设规划 496672.3项目实施方案制定 54156第三章技术选型与集成 5243903.1关键技术选型 5232823.1.1信息化技术 6125443.1.2自动化技术 623853.1.3网络通信技术 640623.1.4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 6125233.2系统集成策略 6179463.2.1系统架构设计 667113.2.2系统互联互通 6114763.2.3设备集成 6108373.2.4软件集成 6110673.3技术升级与迭代 6122853.3.1技术跟踪与评估 7287443.3.2技术升级策略 7217283.3.3迭代开发与优化 717184第四章设备与设施改造 7161234.1设备数字化改造 7265044.2设施智能化升级 724854.3设备与设施维护与管理 816159第五章信息化建设 8155525.1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 8218105.2数据采集与处理 9222825.3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912904第六章生产流程优化 10302846.1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 10324096.2生产调度与排程 10102286.3质量管理与追溯 1127275第七章供应链协同 1157607.1供应商管理 11267307.1.1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178057.1.2供应商关系管理 12126027.2物流与仓储管理 12288827.2.1物流系统优化 12180647.2.2仓储管理 12214957.3供应链金融与风险管理 13233767.3.1供应链金融 13256697.3.2风险管理 139044第八章能源管理与环保 13295848.1能源消耗监测与优化 13187078.2环保设施升级 14272898.3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14457第九章员工培训与人才引进 15253829.1员工技能培训 15152869.1.1培训内容 15101749.1.2培训形式 15326159.1.3培训评估 15282529.2人才引进策略 1592519.2.1人才需求分析 1634719.2.2人才引进渠道 16145829.2.3人才选拔与培养 16102219.3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 16202159.3.1企业文化传承 16265579.3.2企业文化创新 16303829.3.3企业文化推广 1630016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评估 16455710.1项目实施步骤与策略 162560910.1.1实施步骤 162550010.1.2实施策略 173078110.2项目进度控制与风险管理 172399910.2.1进度控制 172731910.2.2风险管理 172157510.3项目评估与效益分析 171929610.3.1项目评估 172333810.3.2效益分析 18第一章数字化工厂概述1.1数字化工厂的定义与意义1.1.1定义数字化工厂,是指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将工厂的生产过程、管理过程、物流过程等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一种新型工厂模式。数字化工厂的核心是数据驱动的自动化生产,以及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处理。1.1.2意义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对于制造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提升产品质量:数字化工厂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控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3)优化资源配置:数字化工厂可以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4)提升企业竞争力:数字化工厂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升企业竞争力。1.2数字化工厂发展趋势1.2.1技术发展趋势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工厂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将在数字化工厂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设备、系统、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2)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在数字化工厂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精准决策。(3)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数字化工厂的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1.2.2产业发展趋势数字化工厂的产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升级: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数字化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2)产业链整合: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将推动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3)区域协同: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高地区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1.3数字化工厂建设目标数字化工厂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2)优化生产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控制,提高生产管理水平。(3)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4)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5)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数字化工厂的建设,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升企业竞争力。第二章策划与规划2.1项目背景分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我国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项目背景进行分析:(1)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2)行业发展需求: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业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3)企业发展需要: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工厂建设来优化生产流程。(4)技术基础:我国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数字化工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2.2数字化工厂建设规划数字化工厂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建设目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明确数字化工厂建设的目标,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等。(2)制定技术路线: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包括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3)设施布局规划:根据生产流程、物流需求等因素,对数字化工厂的设施布局进行规划,包括生产车间、仓库、物流配送等。(4)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数字化工厂建设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采购。(5)网络架构设计:构建稳定、高效的网络架构,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安全性。(6)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在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保证生产过程的绿色、安全。2.3项目实施方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立项目组:组建一支专业的项目组,负责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的策划、实施、协调等工作。(2)制定实施计划:根据项目背景、建设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项目进度、人员分工、资源配置等。(3)技术研发与集成: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将研究成果与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形成数字化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4)设备安装与调试:按照实施方案,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5)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对数字化工厂的认知和操作技能。(6)系统运行与维护:在数字化工厂投入运行后,加强系统运行监控和维护,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7)持续改进与创新:在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进行改进与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求。第三章技术选型与集成3.1关键技术选型3.1.1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业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信息化技术是核心基础。本方案选用具有较高稳定性和扩展性的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以支持工厂的智能化生产和管理。3.1.2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是实现数字化工厂高效生产的关键。本方案选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传感器等,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3.1.3网络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数字化工厂内部及与外部系统互联互通的保障。本方案采用高速、稳定的网络通信技术,包括5G、工业以太网、无线通信等,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3.1.4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是数字化工厂实现智能决策的重要手段。本方案选用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3.2系统集成策略3.2.1系统架构设计本方案采用分层、模块化的系统架构设计,将数字化工厂划分为生产层、管理层、数据层等多个层次,实现各层次之间的有效集成和协同工作。3.2.2系统互联互通为保障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本方案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接口,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3.2.3设备集成本方案通过设备接口和驱动程序,将各种自动化设备与数字化工厂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3.2.4软件集成本方案选用具有良好兼容性的软件平台,实现各软件系统的集成,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模块。3.3技术升级与迭代3.3.1技术跟踪与评估为保持数字化工厂的技术领先,本方案将持续关注国内外先进技术动态,定期对现有技术进行评估和更新。3.3.2技术升级策略本方案将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制定技术升级策略,包括设备更新、软件升级、网络优化等方面。3.3.3迭代开发与优化在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本方案将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系统进行迭代开发和优化,不断提升工厂的智能化水平。第四章设备与设施改造4.1设备数字化改造科技的不断发展,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设备数字化改造作为制造业数字化工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设备数字化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引入先进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2)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3)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挖掘,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提高设备功能。(4)建立设备远程监控与诊断系统,实现设备故障的及时发觉和处理。4.2设施智能化升级设施智能化升级是制造业数字化工厂建设的另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设施智能化升级,可以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设施智能化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对生产现场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生产安全。(2)采用智能物流系统,实现物料自动配送,降低物料损耗,提高生产效率。(3)利用智能照明系统,实现生产现场的节能降耗。(4)建立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对生产现场的温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保障生产环境的舒适性。4.3设备与设施维护与管理设备与设施维护与管理是保证制造业数字化工厂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设备与设施维护与管理,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设备与设施维护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保证设备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2)建立设备故障预警机制,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觉并处理设备故障。(3)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4)建立设备与设施档案,对设备与设施的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为设备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5)定期对设备与设施进行评估,优化设备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第五章信息化建设5.1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在制造业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一个合理、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架构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支持。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1)系统架构层次信息化系统架构分为四个层次: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服务层和决策支持层。各层次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信息化体系。(2)关键技术在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中,关键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为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决策支持。(3)系统架构设计原则在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开放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开放性,支持与外部系统进行集成和数据交换。(2)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3)安全性: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保证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4)易用性:系统界面设计应简洁、易用,提高用户操作体验。(5)经济性: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投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5.2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是制造业数字化工厂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主要包括:生产设备数据、生产过程数据、产品质量数据、物流数据等。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网络等手段,将这些数据进行实时采集。(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存储等。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4)数据应用数据应用是将分析结果应用于生产过程优化、设备维护、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实现数字化工厂的智能化管理。5.3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是制造业数字化工厂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信息安全策略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策略,包括:安全防护、安全审计、安全培训等,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2)隐私保护措施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对用户隐私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3)法律法规遵守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证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的合规性。(4)持续优化与改进针对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持续进行优化与改进,提升整体安全水平。第六章生产流程优化6.1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安装传感器、条码识别、RFID等设备,实现生产过程中实时数据的采集。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优化点,为生产流程优化提供数据支持。(2)生产过程可视化利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将生产过程实时可视化,使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进度、设备状态等信息,提高生产管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3)生产流程优化与重构基于数据分析,对现有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例如,通过优化生产顺序、合并相似工序、减少不必要的搬运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率。6.2生产调度与排程生产调度与排程是生产流程优化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计划编制根据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设备能力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软件,实现生产计划的自动和调整。(2)生产任务分配根据生产计划,将生产任务合理分配到各个生产单元,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生产任务的动态分配,提高生产效率。(3)生产进度监控与调整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利用生产进度监控软件,实现生产进度的实时展示和预警,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6.3质量管理与追溯质量管理和追溯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环节。数字化工厂建设中的质量管理与追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通过安装传感器、视觉检测等设备,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对产品质量进行在线监控。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觉产品质量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2)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追溯。通过追溯系统,快速定位问题来源,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3)质量改进与持续优化基于质量数据分析,对生产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质量改进项目,降低不良品率,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以上措施,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提高制造业的数字化水平,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第七章供应链协同7.1供应商管理7.1.1供应商选择与评估在制造业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是供应链协同的关键环节。企业应根据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因素,综合评价供应商的能力,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供应商信息库:收集并整理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信息等,为供应商选择提供数据支持。(2)制定供应商评估体系: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合理的供应商评估体系,包括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3)进行供应商现场审核:对入选的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了解其生产规模、管理水平、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情况。(4)实施供应商分类管理:根据供应商的评估结果,将其分为优质供应商、合格供应商和待改进供应商,实施差异化政策。7.1.2供应商关系管理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有助于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沟通与协作:与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其生产计划、库存情况等,保证供应链信息的实时传递。(2)实施供应商激励政策:对优质供应商给予优惠政策,如优先采购、价格优惠等,以激发其积极性。(3)建立供应商反馈机制:定期收集供应商的反馈意见,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供应链协同效果。7.2物流与仓储管理7.2.1物流系统优化物流系统在供应链协同中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应优化物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与调度。(2)优化物流线路:根据生产需求和供应商分布,优化物流线路,降低物流成本。(3)提高物流设备利用率:通过科学配置物流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7.2.2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供应链协同的重要环节。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仓储布局:根据生产需求和物料特性,合理规划仓储空间,提高仓储效率。(2)实施仓储信息化管理:利用仓储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库存情况,提高库存准确性。(3)加强仓储安全管理:制定仓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仓储过程中的安全。7.3供应链金融与风险管理7.3.1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金融服务,旨在解决供应链中的资金问题。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与金融机构合作:与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供应链提供资金支持。(2)创新金融产品:针对供应链中的资金需求,开发创新金融产品,如供应链融资、保理等。(3)优化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降低融资成本。7.3.2风险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保障供应链协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识别风险因素:分析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灾害等。(2)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针对不同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如风险规避、风险分散等。(3)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实时监控供应链运行状况,及时发觉并处理风险事件。第八章能源管理与环保8.1能源消耗监测与优化制造业数字化工厂建设的推进,能源消耗的监测与优化成为提高工厂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以下是能源消耗监测与优化的具体措施:(1)建立能源消耗监测系统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和采集设备,实时监测工厂内各生产线的能源消耗情况,包括电力、水、气等能源介质的使用数据。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为能源优化提供数据支持。(2)能源数据分析与评估对采集到的能源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找出能源消耗的瓶颈和潜在问题。通过数据挖掘,为能源优化提供科学依据。(3)制定能源优化方案根据能源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能源优化方案。包括调整生产计划、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提高设备能效等,降低能源消耗。(4)能源管理培训与宣传加强能源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能源优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宣传和培训,使员工积极参与到能源节约和环保工作中。8.2环保设施升级环保设施升级是数字化工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环保设施升级的具体措施:(1)废气处理设施升级对工厂内废气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提高废气处理效率,保证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2)废水处理设施升级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提高废水处理能力,保证排放水质达到国家环保要求。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3)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升级对固体废物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提高废物处理效率,降低废物处理成本。采用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处理技术,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4)噪声治理设施升级对工厂内噪声治理设施进行升级,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采用隔音、降噪技术,提高工厂环境质量。8.3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是数字化工厂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以下是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1)产品设计优化在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产品的绿色环保功能,采用环保材料,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2)生产过程优化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3)供应链管理优化加强供应链管理,推广绿色包装、绿色物流,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4)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资源再生利用、废物资源化等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5)企业社会责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企业自律和外部监督,不断提升绿色制造水平。第九章员工培训与人才引进9.1员工技能培训制造业数字化工厂的建设,企业对员工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保证工厂顺利运行,以下为员工技能培训的具体方案:9.1.1培训内容基础技能培训: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通信、自动化设备操作等;专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岗位,进行专业设备操作、编程、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培训;跨部门协作能力培训:培养员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沟通、协作、解决问题能力。9.1.2培训形式在职培训:利用工作间隙,对员工进行现场教学;线上培训: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平台,提供线上课程,便于员工自主学习;外部培训:选派优秀员工参加外部专业培训,提升技能水平。9.1.3培训评估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对培训成果显著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发学习积极性。9.2人才引进策略为实现数字化工厂的高效运营,企业需积极引进各类人才。以下为人才引进策略:9.2.1人才需求分析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人才引进的方向和数量;对现有员工队伍进行评估,确定人才缺口。9.2.2人才引进渠道社会招聘:通过招聘网站、人才市场等渠道,引进具有相关经验的人才;校企合作:与高校、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培养和选拔优秀毕业生;人才推荐:鼓励内部员工推荐优秀人才,给予适当奖励。9.2.3人才选拔与培养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体系,保证选拔到合适的人才;对引进的人才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快速适应岗位需求。9.3企业文化传承与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