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管理学
理念、情境与过程王凤彬胡国栋郭长伟何文龙编著2024年9月管理理念第二篇第4章管理的本质第5章管理者的职责与能力第6章中国式管理思维引例于不确定性中创造确定性使企业在适应环境变化中保持生命力并实现指数级增长,是中国本土企业领导人心目中管理的使命与目标。这样的企业不是追求自身的利益和当下的高效率,而是着眼于“改变生命的高度和宽度”。本着对“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的认识与信念,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在管理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持续变革,引领海尔顺应时代的变化生生不息,使海尔成为一家与时俱进的管理型企业。第1节管理的本质和有效性第2节对象化关系观下的企业管理第3节管理的目的和价值取向第4章管理的本质(一)管理内涵的认识及偏离管理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布洛克将色诺芬论及的9个管理维度凝练为如下的企业管理六个维度:管理是运用权力和实施控制,以建立和维持企业的运作秩序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把工作做好来介入企业经营管理是以适当的资产管理和创业行动,以获取利润并唤起公众的钦佩管理是抵御世界上可能的失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改变世界、化解失败一、多维度的管理内涵第1节管理的本质和有效性(一)管理内涵的认识及偏离管理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布洛克将色诺芬论及的9个管理维度凝练为如下的企业管理六个维度:管理是管理者亲身参与企业经营的主要过程,基于融入实际经营的实践来历练自己,积累和提升管理技能或诀窍管理是为商业运作建立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布洛克关于“什么是管理”概念内涵的反思,触及到管理学和管理哲学领域关于管理的性质、方法与目的三方面基本主张的论争。一、多维度的管理内涵第1节管理的本质和有效性(二)管理内涵缺失维度的补足李占祥教授指出,企业生存和成长是在企业内部功能与外部环境耦合、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的,矛盾和非均衡的思想应该受到重视。当代企业在管理工作中需直面的基本矛盾:性质上,维持型管理与变革型管理的矛盾方法上,管理工作与经营活动之间的分离与融合目的上,管理是服务于利益的实现还是意义的构建在工商企业中,义与利之间未必是非此即彼的权衡关系,而是可以在“合二为一”中形成某种两者兼顾的关系体系,这里存在两种张力:(1)不同主体之间的张力(2)利与义之间的张力一、多维度的管理内涵第1节管理的本质和有效性(一)理性的概念与表现形态理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从一个特定角度上看,事物才被认为是合理性还是非理性的,而事物本身无所谓的合理性或非理性。理性有多种的表现形态:(1)从社会行动视角区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强调的是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关注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亦称为道德理性或人文精神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收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因此亦称为知识理性或科学精神(2)从社会结构视角以区分为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3)从社会伦理视角区分为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二、组织理性与管理有效性第1节管理的本质和有效性(二)组织理性的概念以组织为载体的理性,即组织理性,是指一个组织具有了一套独特的共识性或强制性的行动逻辑规则和经验惯例且得到其主要成员所自觉遵循的这样一种状态。组织理性与个人理性、社会理性的区别,在于承载理性的主体在结构层次上的差异。价值理性占主导的组织,与工具理性占主导的组织相比,不但其自身目标不同,其成员也会呈现不同倾向的个人理性。二、组织理性与管理有效性第1节管理的本质和有效性(三)管理有效性 1.管理有效性的度量指标二、组织理性与管理有效性第1节管理的本质和有效性理性(有预期目的)
手段(投入)
目的(产出)
·在投入的考量中联系产出工具理性:手段是否达成了目的效力:手段有助于达成目的的程度
·仅考量目的价值理性:实际产出是否符合
预设目的效果:目的的实现程度·在产出的考量中联系投入经济理性:目的是否以资源浪费最少
的方式达成效率:投入与产出之间比值的大小2.现实中对组织理性的度量及侧重点偏离第1节管理的本质和有效性第2节对象化关系观下的企业管理第3节管理的目的和价值取向第4章管理的本质企业(或组织)作为管理活动的对象与载体,是先在并优先于管理的。把管理定义为管理者同他人一道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突出了管理是为企业及其成员做成所要做的事情服务的。这一作用,可以用“赋能”来概括。面向企业生命体的管理职能以及单独这项职能的管理者,必须置身于企业的实际情境中开展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动,切不可为管理而管理,不能将局部(器官)置于整体(生命体)之首或之上。在协作系统范畴下称作为管理对象的企业谓为组织,就是为了突出整体综合、摈弃专业职能的局限。一、企业的先在性与管理的赋能性第2节对象化关系观下的企业管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哲学认为,存在物的存在并非是一种“自我存在”,而是一种“对象化存在”。在管理实践与研究中应用对象化关系原理,需要我们以关于事物的关系观(把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当作该事物本身的一部分)和过程观(包含着事物的过去和可能的未来)来取代关于事物的“常识”(虽然承认事物有其历史,但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外生的)。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与其所管理的企业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因而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有的社会性质的对象化关系。二、管理主客体之间的对象化关系第2节对象化关系观下的企业管理第1节管理的本质和有效性第2节对象化关系观下的企业管理第3节管理的目的和价值取向第4章管理的本质功利主义观注重人类社会活动在社会系统中的功效,即发挥功能。在功利主义观念主导下,世界被作为人类所利用和消费的对象。功利性构成了人类理性行为的基础。功利型管理强调通过“管理创造效益”。具体特征表现为如下三方面:(1)谋求利润最大化的管理(2)作为工具的管理,包括管理者在内的劳动者都被视为工具,名义上为“人”,实为“社会的物”(3)作为无限官僚控制的管理一、功利型管理第3节管理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二、道义型管理第3节管理的目的和价值取向巴纳德强调管理者要担负起创造组织道德性的责任,就将管理本质的探讨直接引向了管理理念的高度。对于商界的组织即企业来说,利与义的孰轻孰重,是对其管理者所秉持的管理理念的一种测验。图4-2组织道德性的三维立体模型利润之上有更高的追求,是道义型管理的出发点。但是,具体追求什么,可以有不同侧面的认识。从多元矛盾系统管理的角度说,如图4-2所示,道义型管理需要处理好合理性、人性和社会性等多个面向(维度)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管理是有意识、有意图的行为,旨在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目的性系统是一个价值导向的系统,它能够在不变的条件下改变自己的目标,以及为此采取的行动。根据行动及其目标是否可变并且可选择,可以对系统做如下分类:①状态维持的系统:被决定的可变的行动,结果固定不变②单一目标寻求的系统—:有选择的可变的行动,结果依然固定不变③多目标寻求但行动有特定目标的系统—:有选择的可变的行动,结果可变但为外界因素所决定④有目的的系统—:有选择的可变的行动,结果可变并且是有选择的理想追求系统(ideal-seekingsystem)是可以在不同的目的(结果)之间进行选择的系统,它是有目的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类。二、道义型管理(一)合理性维度的组织道德第3节管理的目的和价值取向管理活动不可与企业经营活动相隔离,“脑”与“体”是既分立又合一的关系。从本质上说,道义型管理要秉持“人性应善”的价值取向。创造一种组织环境,使个人在组织中工作时感到愉悦和富有成就,其潜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就是管理的重要任务。黄卫伟认为,企业以满足客户需求和取得商业成功为目的,和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二者之间存在权衡的关系。管理活动的开展,不能纯粹追求功利性,而需要秉持康德首倡的“把人当作目的来对待”理念,使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同时得到实现。二、道义型管理(二)人性维度的组织道德第3节管理的目的和价值取向德鲁克指出,企业是“社会的公器”,其本质存在于社会之中,因而必然要承担相应经济责任之外的社会责任。从企业对外部的责任角度看,社会性面向的道德性,广义地说,就是包含了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在内的多样性参与者共处共生且长短期兼顾的生态性。阿奇·卡罗尔提出了“金字塔模型”,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从重到轻依次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方面构成,其中前三者为强制性的,第四者为自愿性或自主决定的。企业社会创新(CSI)概念的基本观点是,将社会创新融入到企业行为中,促成企业把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变成企业创造利润的机遇,即“行善赚钱”。二、道义型管理(三)社会性维度的组织道德第3节管理的目的和价值取向古典管理学派把企业视为封闭系统(无人的组织),手段或方法合理性成为管理的焦点。行为管理学派提出自然系统(无组织的人)的观点,人性成为新的焦点。系统管理学派强调企业是一个向社会开放的系统,企业对于广大的一般社会的责任感逐步得到加强,社会性被纳入管理者考量的范围。西方学者提出CSR概念的初衷及其接续下来的CSR运动所传递的都是“伦理”意义上的外在性。这种外在性观点可以从时、空两个方面来反映:时序上,认为企业发展在先;内容上,CSR被视为是企业付出的成本。CSR是社会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和要求,对企业来说,CSR是外在的、被动的。与之对比,儒家道德观强调人与世间万物本来浑然一体,既包含“上至(宇宙万物)超越性的天道”,又包含“下至现实性的人道”。三、组织道德选择的基本价值取向第3节管理的目的和价值取向良知与致良知
所谓“良”是指“本然之善”,“知”指的是“理之灵处”。
“致”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到良知本身之中去,到事情本身之中去;第二层含义是,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即“知行合一”。践形与践行之别“践行”是指主体(人)将主观的“知”或“言”落实于客观的行为。王阳明的身心之学则是承袭孟子的“践形”精神,其基本主张是,主体的一切外在的行为、动作是其内在世界的表现,人的貌相形色有其内在的隐微之因,即“诚中形外”。“践形”与“践行”一字之差,显示出对道德理性与知识理性的不同倚重。四、组织道德性的践形(行)
相关概念(深化学习4-2)第3节管理的目的和价值取向巴纳德在讨论经理人员职能时提出其要担负起建立组织道德性的责任,这与中国儒家学说强调把万物一体从道德义理具体化为“‘致’良知的修养功夫”的道德实践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指明,管理者要付出努力,使行动主体具有道德性或良知。这需要将企业实现组织合理性的目标与对员工的人性和整个生态的社会性等多维度考量融合起来。在落实组织道德的过程中,管理者担当着将其所秉持的价值观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并以之指导具体行动的功能。四、组织道德性的践形(行)(一)道德性的养成第3节管理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从“体”的角度看,良知的体是“一体之仁”,是内在的、本然的,非“意之”的;从“用”的角度看,个体经验中满足其特殊需要的事物具有善恶的差异性,因此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药工业中的智能质量控制与过程参数优化考核试卷
- 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考核试卷
- 拓宽专业技术视野的培训课程考核试卷
- 低温仓储人员住宿管理考核试卷
- 宠物绘画和艺术创作考核试卷
- 市场需求与数字化渠道优势发挥考核试卷
- 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备与器材介绍考核试卷
- 制糖企业市场风险与市场监测考核试卷
- 炼铁行业的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考核试卷
- 品质磨炼韧性篇-2023年中考语文写作导写专练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企业供应链保障措施怎么写
- 围网施工方案
- 2022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英语试题(教师版含解析)
- 《中成药的应用》课件
- 设备包机到人管理制度
- 初中英语-现在进行时 过去进行时(含练习)
-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 《我们小点儿声》评课报告
- 企业经营模拟实训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
- (完整版)全国各省份城市明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