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烛作者:闻一多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烛》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丰富的内涵。2、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了解闻一多“三美”的主张。3、领悟诗人无私奉献,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作者简介2019统编版新上册《红烛》课件(15张ppt)2019统编版新上册《红烛》课件(15张ppt)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等.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5年7月发表诗歌《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32年8月,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救授。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光生大会上,闻一多拍策而起,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光特务杀害。1922年,闻一多远渡重洋留学美国,亲眼目睹中国人在美国备受歧视的现状,他说:“一个有思想的中国青年,留居美国的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写下“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不对,只要是你的祖国,再丑、再恶,也要爱他”的句子。1923年,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诗人写下《红烛》,作为诗集《红烛》的序诗。创作背景新月派:泰戈尔《新月集》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文学常识:了解新月诗派前期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后期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文学常识:了解“三美”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宣扬格律,声称“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音节和韵脚的和谐又构成了诗的音乐美,成为诗的基本动力。主要是指诗的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知识补充新文化运动时期20年代30年代40年代新诗的“尝试”新诗的奠基与开创新诗的规范新诗的成熟与深化胡适等郭沫若等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胡适《尝试集》等郭沫若《女神》等徐志摩《再别康桥》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废除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二三十年代大革命前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形态和精神风貌,时代的一面镜子三四十年代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救亡的严酷斗争和中国社会变迁与民族情绪的“吹号者”标题解读红烛“红烛”化用自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其本义是火红的蜡烛。闻一多以“红烛”为题,喻指自己献身祖国、勇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何以《红烛》为题?
红色的蜡烛象征诗人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初读感知作者为什么要把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是诗歌的主题所在,中心所在。文章如何划分结构,每一部分写了什么?明确: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节: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自问)第二、三节:讴歌红烛自我牺牲精神。(自悟)第四节:殷殷寄语红烛,勉励自己。(自励)第五至第七节:借对烛泪的思考抒发己志。(自答)第八、九节:揭示红烛精神的本质和灵魂所在。(自勉)开头“红烛啊”贯穿全诗,这是什么修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文本研读反复的修辞方法
全诗共九节,每一节的开头都是“红烛啊!”,形成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情感充沛,便于倾诉所见、所思、所感,抒情性更强。反复呼告,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红烛”这个意象在闻一多的诗中主要被解构成了哪几个部分?文艺评论中总能看到一个术语,叫“意象解构”,它指的是诗人经常将一个完整的意象,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来表情达意。如“丁香”在戴望舒的笔下,就被分解成颜色、味道、气质三个部分。红烛的色灰泪光1.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的“色”①“红”如何理解?将红烛的红,类比为红心的红。代表:赤诚、热烈、忠诚的爱国之情、赤子之心。2.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②诗人对红烛的认识有哪些困惑?1.个体的独立意义究竟在哪里?这似乎在暗示我们,个体的命运又决定于某种外来的力量?2.自我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在自我毁灭中去实现呢?3.自焚行为值得吗?一误再误;错怪红烛,自作聪明国家贫弱,军阀混战,青年矛盾的心理3.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3.作者的困惑是否解除?自悟不误,不误!——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让世人觉醒梦血灵魂监狱众人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在梦中。血性犹存但麻木不仁。让世人热血沸腾世人被困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思想监狱。把世人从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4.鲁迅在《呐喊》自序里有一段对话:“加入一件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5.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6.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的“泪”5.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拟人,“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问中带着疑问,既有对烛的同情,同时也有对它选择的怀疑,和青年对自己选择的怀疑。6.表达作者的哪些感情?诗人同情、惊疑,反动势力的唾弃,革命前途的思索。7.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灰”7.这一节抒发了什么感情?本节诗人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8.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8.红烛的结果如何呢?“创造光明”,红烛却灰心流泪”。这种因果关系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但这是社会使然,表现出诗人既看清现实,又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9.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卒章显志,道出了红烛闪光的品格的精髓—明知最终会化为灰烬,却仍矢志不移、砥砺前行。“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第1节:赞叹红烛的“红”——扬第2节:困惑于红烛的自焚——抑第3节: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扬第4节: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抑第5-7节:欣喜于红烛的伟绩——扬第8节:掂量灰心与创造的份量——抑第9节:红烛精神的总结——扬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四扬三抑不恤牺牲乐观向上红烛烛之红烛之光烛之责烛之泪烛之魂烛之灰不恤牺牲乐观向上结尾
揭示赞叹困惑歌颂自勉求索引子蜡炬成灰泪始干主体自问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自悟自励自答自勉小结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诗人的创作目的《红烛》红烛象征了诗人的热情、赤诚、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实干精神、责任意识。诗人借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他要像红烛一样照亮沉睡中的中国,使民众觉悟、奋起,从枷锁中获得解放。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诗词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比如诗人闻一多在《红烛》一诗中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红烛精神,表达了自己献身祖国、勇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知识链接象征手法
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26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我又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强化记忆学习指导:端正坐姿,左手按书,右手执笔,指读、声读,大声读,边读边记。背会的举左手,不要停,继续巩固。过好记忆关。1.背诵作者简介、新月诗派解释和“三美”。2.背诵文章主旨应用练习学习指导:端正坐姿,左手按书,右手执笔,努力学习。理解并记住例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及本类型题的特点。1、《红烛》的主要主题是什么?A.爱国主义B.教师的无私奉献C.童年回忆D.科技发展A应用练习学习指导:端正坐姿,左手按书,右手执笔,努力学习。理解并记住例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及本类型题的特点。2.《红烛》的作者是谁?他属于哪个诗歌流派?明确:闻一多;新月诗派。3.这首诗写于哪个年代?反应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这首诗写于20世纪20年代,反映了作者对光明、奉献和牺牲精神的赞美。应用练习学习指导:端正坐姿,左手按书,右手执笔,努力学习。理解并记住例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及本类型题的特点。4.分析“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在《红烛》中的象征意义。明确: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器人在旅游规划服务的创新考核试卷
-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上的优势和限制考核试卷
- 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地学指标选用与开发利用考核试卷
- 电气机械技术在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印刷业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DB11T 765.2-2010 档案数字化规范 第2部分: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
- 蜜蜂主题课件教学课件
- DB11∕T 1771-2020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 幼儿园万圣节活动方案
- 做家务课件教学课件
- 山体滑坡卸载方案
-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 防腐油漆施工工艺
- 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 南方S82T操作手册
- 特种行业许可证申请表
- 书签式三项并列关系图表PPT课件
- 浅析牵引变压器非电量保护误动原因及解决方案
- [精品]台湾地区零售药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小学二年级等量代换
- 焙烧炉烟气换热器的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