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构建方案_第1页
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构建方案_第2页
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构建方案_第3页
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构建方案_第4页
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构建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构建方案TOC\o"1-2"\h\u20217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3245041.1公共安全事件概述 472581.2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4313631.3国内外预警系统发展现状 4168431.4需求分析 511479第2章预警系统构建目标与原则 5139422.1构建目标 5207382.2构建原则 5215242.3系统功能定位 610227第3章预警体系框架设计 6218943.1预警体系结构 6204603.1.1数据采集层 669863.1.2数据处理层 7321793.1.3预警决策层 7277453.1.4预警发布层 7297703.1.5预警响应层 7244863.2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7223963.2.1灾害类型指标 7145063.2.2灾害等级指标 760813.2.3时间序列指标 773043.2.4空间分布指标 7272023.2.5社会影响指标 7261973.3预警模型选择 856413.3.1统计预警模型 8245993.3.2人工智能预警模型 8265263.3.3混合预警模型 831743.4预警体系评估与优化 8262733.4.1预警准确性评估 8200073.4.2预警及时性评估 813133.4.3预警体系功能评估 8263643.4.4预警资源优化配置 832449第4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8190414.1数据来源及类型 835614.2数据采集方法与手段 9293274.3数据预处理 939854.4数据存储与管理 93485第5章预警算法与模型研究 10129135.1预警算法概述 10195745.2预警模型选择与构建 10298485.2.1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10108995.2.2机器学习模型 1027335.2.3深度学习模型 10319165.3模型参数优化 10262315.3.1网格搜索法 10178435.3.2遗传算法 10323435.3.3贝叶斯优化 1032835.4模型验证与评估 11178795.4.1准确率 1111055.4.2灵敏度 1119245.4.3特异性 1142175.4.4F1值 114768第6章预警系统关键技术 11304696.1信息融合技术 118906.1.1多源信息采集 116676.1.2数据预处理 11254516.1.3融合算法 118506.2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技术 1214776.2.1关联规则挖掘 1272716.2.2聚类分析 12289876.2.3时间序列分析 1242296.3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12249686.3.1云计算平台 1223746.3.2大数据存储与处理 1229196.4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 12317126.4.1互联网技术 12238266.4.2物联网技术 1271946.4.3基于位置的服务(LBS) 132011第7章预警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361367.1预警信息采集模块 13173297.1.1设计原则 13270767.1.2功能描述 138977.2预警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 13151967.2.1设计原则 13188917.2.2功能描述 13278827.3预警结果展示与发布模块 1317857.3.1设计原则 1388237.3.2功能描述 13305067.4预警系统与其他系统对接模块 1458797.4.1设计原则 14254887.4.2功能描述 1410424第8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429688.1系统集成方案 14292838.1.1系统集成概述 14236648.1.2集成内容 1474088.1.3集成策略 1545248.2系统测试方法与步骤 15149008.2.1测试目标 15286928.2.2测试方法 15135638.2.3测试步骤 1550918.3系统功能评估 1527578.3.1功能指标 15220158.3.2评估方法 16257628.4系统优化与调整 16102268.4.1优化策略 1640388.4.2调整方法 161198第9章预警系统运行与维护 1671049.1运行管理制度 16174999.1.1运行管理组织架构 16213809.1.2运行管理制度与流程 16214519.1.3预警信息发布与反馈 17121969.2系统监控与维护 1751839.2.1系统监控 1749709.2.2故障排查与处理 1737479.2.3系统维护 17296239.3系统升级与扩展 17157319.3.1系统升级 17158169.3.2系统扩展 1727789.4预警系统应用培训与支持 17177589.4.1培训内容与对象 17196709.4.2培训方式与组织 18319569.4.3售后服务与支持 185981第10章预警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18387410.1案例一:自然灾害预警 181558510.1.1预警系统构建 182942310.1.2案例实践 182242510.2案例二:公共卫生事件预警 18180710.2.1预警系统构建 181907110.2.2案例实践 19311310.3案例三:社会安全事件预警 192429910.3.1预警系统构建 191135310.3.2案例实践 19310310.4案例四:综合预警系统应用实践 19231010.4.1预警系统构建 19827910.4.2案例实践 19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1.1公共安全事件概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各类公共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这些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和社会影响性等特点,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1.2预警系统的必要性构建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有助于提高对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对能力,降低事件发生的风险,减轻事件造成的损失。预警系统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公共安全事件预防能力。预警系统能够对各类公共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测、预测和分析,提前发觉潜在风险,为部门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加强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能力。预警系统可以为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事件信息,有助于部门快速、高效地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3)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预警系统,部门可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4)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有助于部门及时掌握事件动态,有效应对各类事件,维护社会稳定。1.3国内外预警系统发展现状国内外在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预警系统建设较为成熟,具有以下特点:(1)法律法规完善。发达国家在预警系统建设方面具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法制保障。(2)技术先进。发达国家预警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提高预警的准确性。(3)部门协同。发达国家预警系统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实现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作战。国内预警系统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各级高度重视公共安全事件预警工作,加大投入,不断完善预警系统。目前我国预警系统建设取得以下成果:(1)初步建立预警体系。各级部门逐步建立了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体系,涵盖自然灾害、灾难等多个领域。(2)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我国预警系统采用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预警准确性。(3)部门协作逐步加强。各级部门在预警系统建设中,逐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提高协同应对能力。1.4需求分析为更好地应对公共安全事件,提高预警能力,我国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建设需满足以下需求:(1)完善预警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预警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保证预警系统建设运行有法可依。(2)提高预警系统技术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和研发先进技术,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3)加强部门协同。推动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跨部门、跨区域协同作战。(4)扩大预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预警系统的覆盖范围,保证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得到有效监测和预警。(5)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预警信息传播和应对工作。第2章预警系统构建目标与原则2.1构建目标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的构建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的准确性,降低误报率,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实现各类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处置。(3)提升部门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4)强化预警系统的实时性与动态性,及时掌握公共安全事件的发展态势。(5)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对。2.2构建原则预警系统的构建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预防为主,强化公共安全事件的源头防控。(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实现预警系统的高效运行。(4)科技支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预警系统的科学性和先进性。(5)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公共安全事件的整体应对能力。(6)依法行政,保证预警系统的合法性和合规性。2.3系统功能定位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数据采集与分析:收集各类公共安全事件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预警提供数据支持。(2)预警发布: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发布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指导相关部门和公众采取应对措施。(3)监测与评估: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发展态势进行持续监测,评估预警效果,为调整预警策略提供依据。(4)信息共享与协同处置:实现各部门间公共安全事件信息的共享,协同开展应对工作。(5)应急预案管理:制定和完善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保证预警系统的高效运行。(6)培训与宣传教育:加强公共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7)决策支持:为部门提供公共安全事件应对决策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3章预警体系框架设计3.1预警体系结构为了保证公共安全事件的有效预警,本章提出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预警体系结构。该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预警决策层、预警发布层及预警响应层。3.1.1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主要包括各类监测设备、信息上报系统等,用于收集公共安全事件相关的数据,如气象、地质、交通、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信息。3.1.2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等操作,为预警决策层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3.1.3预警决策层预警决策层主要包括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模型等,根据数据处理层提供的数据,进行预警判断。3.1.4预警发布层预警发布层负责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公众。3.1.5预警响应层预警响应层主要包括应急预案、救援队伍、物资储备等,以保证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对。3.2预警指标体系构建预警指标体系是预警体系的核心部分,本章根据公共安全事件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预警指标体系:3.2.1灾害类型指标根据公共安全事件的类型,如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设置相应的灾害类型指标。3.2.2灾害等级指标根据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设置不同的灾害等级指标,以便于对事件进行分级预警。3.2.3时间序列指标考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展过程,设置时间序列指标,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发展速度等。3.2.4空间分布指标根据公共安全事件的空间分布特点,设置空间分布指标,如地理位置、影响范围等。3.2.5社会影响指标从社会影响角度出发,设置社会影响指标,如人口密度、经济损失等。3.3预警模型选择在预警体系框架设计中,预警模型的选择。本章根据公共安全事件的特点,选择以下预警模型:3.3.1统计预警模型统计预警模型主要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建立预测模型,为预警提供依据。3.3.2人工智能预警模型人工智能预警模型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通过学习大量样本数据,实现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智能预警。3.3.3混合预警模型混合预警模型结合统计预警模型和人工智能预警模型的优点,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4预警体系评估与优化为了保证预警体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本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警体系评估与优化:3.4.1预警准确性评估通过对比实际发生公共安全事件与预警结果,评估预警准确性,并对预警模型进行优化。3.4.2预警及时性评估评估预警信息的发布时间,保证预警信息能够在事件发生前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公众。3.4.3预警体系功能评估从预警响应速度、预警效果等方面评估预警体系的整体功能,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3.4.4预警资源优化配置根据预警体系运行情况,合理调整预警资源,提高预警体系的工作效率。第4章数据采集与处理4.1数据来源及类型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部门:包括公安、消防、卫生、交通、气象等部门的业务数据;(2)互联网数据:如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等,涉及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3)物联网感知设备:如视频监控、传感器等,实时监测公共安全状况;(4)公众举报: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收集的公共安全事件信息。数据类型主要包括:(1)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中的表格数据,便于直接分析和处理;(2)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片、视频等,需进行预处理后才能分析;(3)时空数据:涉及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用于时空分析。4.2数据采集方法与手段针对不同来源的数据,采取以下采集方法与手段:(1)部门数据:通过数据共享、接口对接等方式,获取部门业务数据;(2)互联网数据:利用爬虫技术,采集涉及公共安全事件的网络信息;(3)物联网感知设备:通过数据接口,实时获取感知设备监测数据;(4)公众举报:建立举报平台,收集公众提供的公共安全事件信息。4.3数据预处理针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以下预处理:(1)数据清洗:去除重复、错误、无关等数据,提高数据质量;(2)数据融合: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3)数据标注: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标注,如文本分类、图片标注等,便于后续分析;(4)数据归一化: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数据量纲和单位的影响。4.4数据存储与管理为保障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的高效运行,采取以下数据存储与管理措施:(1)建立分布式数据库:采用大数据存储技术,满足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2)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安全,防止数据丢失;(3)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障数据隐私;(4)数据索引与检索:建立高效的数据索引机制,便于快速检索和分析数据;(5)数据更新与维护:定期更新数据,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第5章预警算法与模型研究5.1预警算法概述预警算法是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历史数据及实时数据的分析,提前发觉公共安全事件的潜在风险,为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章主要研究各类预警算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其在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中的应用。5.2预警模型选择与构建在选择预警模型时,需充分考虑公共安全事件的类型、特点及数据来源等因素。本研究结合实际需求,选用以下几种模型进行构建:5.2.1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挖掘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规律,为预警提供依据。本节选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进行构建。5.2.2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具有自我学习和优化的能力,可对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本研究选用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和随机森林(RF)等模型进行构建。5.2.3深度学习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能力,适用于复杂场景下的预警。本节选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等模型进行构建。5.3模型参数优化为提高预警模型的功能,需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参数优化:5.3.1网格搜索法通过遍历给定的参数组合,找到最优参数组合,以提高模型功能。5.3.2遗传算法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寻找最优或近似最优的参数组合。5.3.3贝叶斯优化结合贝叶斯优化方法,通过迭代更新参数分布,找到最优参数组合。5.4模型验证与评估为验证所选预警模型的功能,本研究采用以下指标进行评估:5.4.1准确率准确率是评价模型预测结果最直观的指标,反映了模型对公共安全事件预测的准确性。5.4.2灵敏度灵敏度反映了模型对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识别能力,即在实际发生事件时,模型能够正确预测的概率。5.4.3特异性特异性反映了模型对非公共安全事件的识别能力,即在实际未发生事件时,模型能够正确预测的概率。5.4.4F1值F1值是综合考虑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指标,能够全面评价模型的功能。通过对预警模型的验证与评估,为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第6章预警系统关键技术6.1信息融合技术信息融合技术是预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对多源异构信息进行高效整合与处理,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信息融合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6.1.1多源信息采集针对公共安全事件相关的各类信息,如气象、地理、人口、交通等数据,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技术,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实时性。6.1.2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多源数据进行清洗、去重、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提高数据质量。6.1.3融合算法采用加权平均、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融合算法,实现多源数据的深度融合。6.2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技术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技术旨在从大量历史和实时数据中发掘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规律,为预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6.2.1关联规则挖掘通过Apriori算法、FPgrowth算法等,挖掘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关联因素,为预警提供依据。6.2.2聚类分析采用Kmeans、DBSCAN等聚类算法,对公共安全事件进行分类,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制定预警策略。6.2.3时间序列分析利用ARIMA模型、LSTM神经网络等方法,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测,提高预警的准确性。6.3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为预警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数据存储能力,是预警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6.3.1云计算平台构建基于云计算的预警系统,实现资源的弹性伸缩和高效利用。6.3.2大数据存储与处理采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技术,如Hadoop、Spark等,应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需求。6.4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为预警系统提供了实时、全面的信息感知能力,提高了预警系统的智能化水平。6.4.1互联网技术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预警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6.4.2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智能终端等设备,实时监测公共安全事件相关的各类信息,提高预警系统的感知能力。6.4.3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结合GIS技术,实现对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地点的精确定位,提高预警的针对性。第7章预警系统功能模块设计7.1预警信息采集模块7.1.1设计原则预警信息采集模块遵循全面性、准确性、实时性原则,保证覆盖公共安全事件相关各类信息来源。7.1.2功能描述(1)实时收集部门、公共安全领域专家、社会公众等多方报送的公共安全事件信息;(2)对接各类监测设备,如气象、地震、交通等,自动采集监测数据;(3)利用大数据技术,从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挖掘公共安全相关信息;(4)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去除重复和无效信息。7.2预警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7.2.1设计原则预警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遵循科学性、高效性、准确性原则,为预警结果提供有力支撑。7.2.2功能描述(1)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归一化处理,提高数据质量;(2)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公共安全事件进行智能分析,提取关键特征;(3)构建预警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对公共安全事件进行预测;(4)根据预警模型结果,预警等级和预警范围。7.3预警结果展示与发布模块7.3.1设计原则预警结果展示与发布模块遵循直观性、易懂性、及时性原则,保证预警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达给相关部门和公众。7.3.2功能描述(1)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示预警结果,包括预警等级、预警范围、影响程度等;(2)提供多种发布渠道,如短信、网站、移动应用等,实现预警信息的快速传播;(3)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预警信息推送服务;(4)建立预警信息反馈机制,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优化预警结果展示与发布。7.4预警系统与其他系统对接模块7.4.1设计原则预警系统与其他系统对接模块遵循开放性、兼容性、安全性原则,实现与其他系统的高效协同。7.4.2功能描述(1)与部门、公共安全领域相关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2)与应急指挥系统、救援力量调度系统等对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3)与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对接,拓宽信息来源渠道;(4)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保证预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第8章系统集成与测试8.1系统集成方案8.1.1系统集成概述系统集成是将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保证系统各部分协同工作,实现预期功能的过程。本章节提出一套完整的系统集成方案,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8.1.2集成内容(1)硬件设备集成:包括数据采集设备、传输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2)软件系统集成:包括数据预处理、预警模型、预警发布、应急响应等模块;(3)通信接口集成:实现系统与外部系统(如气象、交通、公安等)的数据交互;(4)数据集成:统一数据格式、规范数据接口,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8.1.3集成策略(1)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系统间的耦合度,便于后续升级与维护;(2)选用标准化接口,提高系统兼容性和扩展性;(3)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更新;(4)强化系统安全防护,保证系统稳定运行。8.2系统测试方法与步骤8.2.1测试目标(1)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检查系统功能是否达到预期指标;(3)评估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8.2.2测试方法(1)单元测试:针对系统中的单个模块进行功能测试;(2)集成测试:对系统中的多个模块进行组合测试,验证模块间的协同工作;(3)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功能、功能、安全性等方面;(4)压力测试:模拟高负载情况下,检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8.2.3测试步骤(1)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任务、目标、方法等;(2)设计测试用例,覆盖系统功能、功能、安全性等各个方面;(3)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发觉并定位问题;(4)分析测试结果,对问题进行分类和评估;(5)提交缺陷报告,协助开发团队进行问题修复;(6)复测,验证问题是否得到解决;(7)形成测试报告,为系统验收提供依据。8.3系统功能评估8.3.1功能指标(1)响应时间:从系统接收到预警信息到发布预警的时间;(2)数据处理能力:系统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3)系统稳定性:在持续运行过程中,系统的可靠性;(4)系统可扩展性:在业务需求变化时,系统能否快速进行功能扩展。8.3.2评估方法(1)通过实际运行数据,计算系统功能指标;(2)采用专业功能测试工具,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3)参考相关行业标准,评估系统功能水平。8.4系统优化与调整8.4.1优化策略(1)针对功能瓶颈,优化算法,提高系统处理能力;(2)调整系统架构,提高系统可扩展性和稳定性;(3)增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保障系统运行安全;(4)定期进行系统维护,更新硬件和软件资源。8.4.2调整方法(1)根据系统功能评估结果,制定优化方案;(2)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模块级或系统级调整;(3)评估优化效果,保证系统功能得到提升。第9章预警系统运行与维护9.1运行管理制度本节主要阐述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的运行管理制度,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9.1.1运行管理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预警系统运行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岗位职责,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与顺畅。9.1.2运行管理制度与流程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包括系统操作、数据管理、设备维护、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制定明确的运行流程,保证各项操作规范、有序进行。9.1.3预警信息发布与反馈制定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明确发布流程、发布范围和发布要求。建立预警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处理反馈信息,优化预警系统功能。9.2系统监控与维护本节主要介绍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的监控与维护措施,保证系统稳定可靠。9.2.1系统监控建立完善的系统监控体系,对预警系统的运行状态、设备功能、数据传输等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系统正常运行。9.2.2故障排查与处理建立故障排查与处理机制,对监控系统发觉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排查,迅速定位故障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9.2.3系统维护定期对预警系统进行维护,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备等方面的检查、保养和升级,保证系统功能稳定。9.3系统升级与扩展本节主要阐述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的升级与扩展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9.3.1系统升级根据技术发展及实际需求,定期对预警系统进行升级,提高系统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9.3.2系统扩展结合业务发展需要,对预警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和规模扩展,保证系统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9.4预警系统应用培训与支持本节主要介绍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系统的应用培训与支持措施,提高用户使用效果。9.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