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沅陵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就中国古代诗歌史而言,盛唐既是时段分期概念,也是由审美特质、体制艺术、代表作家等共同构成的诗学型范的概念。特别是经过宋元明清论者的阐发,盛唐逐渐凸显为诗歌史的黄金时代,盛唐之“盛"也具有了诗史价值判断的含义。

作为分期概念的盛唐,由严羽《沧浪诗话》较早提出,至明代高棅基本论定。严羽论诗推崇盛唐,又说“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可知他心中的盛唐主要指开元、天宝诗坛。此后学者言及盛唐,基本重在开元、天宝,只是对盛唐的上限和下限的看法稍有出入。特别是对于开元以前的陈子昂,天宝以后活跃的韦应物、刘长卿等,以及杜甫在天宝末年至大历时期的创作等,有所争议,这些创作是否应纳入盛唐时期,引起了学者的思考。到高棅编选《唐诗品汇》时,详细选定开元至大历初八十六人为盛唐,更加标举开元、天宝为“盛唐之盛者"。高棅对盛唐分期的看法相对客观,也在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现当代学者论定盛唐所涵盖的范围,基本不出高棅的结论,而对盛唐分期的歧见也主要针对的是安史之乱后至大历初的归属问题。一方面如郭预衡、余恕诚仍然主张自开元至大历前划为盛唐。另一方面,从胡适到林庚、袁行霈,都主要把开元、天宝作为盛唐,并将天宝末至大历视为盛唐诗向中唐诗的过渡。后一种观点已经成为当前学界的主流。在唐代历史上,政治社会之“盛”与诗歌创作之“盛”,这二者的时限有所重合而又不完全吻合。

盛唐诗学型范到底由哪些作家来体现,这是一个关键的论题。历代学者对盛唐诗歌典范的总结,实际也是基于他们对盛唐的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认识。严羽推崇李白、杜甫,同时又称赏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我们今天一般说到盛唐诗人,首先就离不开这六家,其代表性和经典性是毋庸置疑的。

与此同时,历来论者都认可杜甫为盛唐诗人,但又对杜诗超出唐诗主流风格的特质颇有体会,于是产生了对于盛唐之“正体”和“变体"的探讨。严羽已经注意到“众唐人是一样,少陵是一样”。王世在《艺圃撷余》中进一步论及杜诗多有“变态"之处,说:“特高于盛唐者,以其有深句、雄句、老句也;而终不失为盛唐者,以其有秀句、丽句也。”可见,杜甫在盛唐主流风格之外,又具备独造之变体,这一现象历来就是古人所关心的问题。就杜甫的“不离盛唐"而言,我们看到盛唐概念的丰富性、包容性;就杜甫的“超出盛唐”而言,我们看到盛唐艺术规范的限度所在。于是,如何在唐诗史上安放杜甫的位置并评价杜甫前后期的创作,也成为探讨盛唐概念之时的题中之义。

(摘编自黄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盛唐概念》)

材料二:

杜甫一生,有长达四十三年的时间是在唐玄宗“开天盛世"中度过的,但绝大多数杜诗尤其是代表作,又是在755年安史之乱以后的十五年里所创作的。这就不免给人造成一种印象:杜诗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他的乱世经历,而与“开天盛世”无关。实际上,一部杜诗,始终贯注着“盛唐气象”,杜甫安史之乱以后的伟大创作,既根本得益于“盛唐气象”的深远影响,更代表诗歌史上“盛唐气象"在李白之后的另一座高峰。

杜甫完整经历了“开天盛世”。尚在童稚时期,就领略到通都大邑的繁华;青年漫游,进一步饱览祖国山河的壮美;三十五岁后,他既与李白、高适等本朝第一流诗人过从,更得到从最高君主到各界名流的称扬。“忆昔开元全盛日”,这种盛世经历,是支撑杜诗取得巨大成就的生活基础。

杜甫也有高度的自信,他年轻时说自己:“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晚年还有“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壮游》)的回忆,可见其自信的持久。

现存杜甫安史之乱前的作品虽少,但已充分体现出“盛唐气象”。他年轻时的《望岳》不仅写出泰山的雄伟,尤其反映出一个盛世青年诗人的壮心豪气。杜甫天宝中期进入长安求仕,诗中感慨个人遭遇、批判政治黑暗的内容增多了,但对于自己身为盛唐诗人胸襟气魄的书写,仍然激越震撼。《醉时歌》写自己和友人郑虔的病饮高歌,特别是“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的结尾,同样可见追步李白的盛唐精神。《兵车行》《丽人行》《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等诗,虽以忧念时局为内容,但亦可见“盛唐气象”。

唐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弃官,踏上了一个无法预测的前途。但越是艰难苦恨,杜甫越是斗志昂扬。逗留秦州、同谷期间的有关名作,首先表现出“盛唐气象"的风神延续。杜甫经停秦州、同州时,安史之乱仍在迁延,而西疆又开始不稳。杜甫尤其在诗中表达其激扬的战斗意志。

唐代宗大历三年春,杜甫出峡,在流离老病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两年。人生近暮,但杜甫仍关切四方十年的纷纷杀气,更愁望云山邈远的直北长安。杜甫太看重他生长于斯的盛唐时代,除了与其同生共死,几乎别无选择。他的《江汉》依旧有报效国家的盛唐壮心。

杜甫从来都是盛唐诗人,杜诗始终属于“盛唐气象”。中国诗史中的“盛唐气象”,伴随杜甫的永别,才真正走向终点。

(摘编自王树森《杜甫与盛唐气象论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唐既代表了一个历史阶段,也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诗学型范概念,主要指开元、天宝年间,但学者对其上下限的看法不尽相同。

B.盛唐之“盛”有诗史价值判断的含义,然而盛唐的政治社会之“盛"和诗歌创作之“盛”并不完全重合,学者对个别诗人的归属意见不一。

C.杜甫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盛世中度过的,但其主要诗作却是在这之后创作的,这让人感觉是杜甫的乱世经历造就了其诗歌成就。

D.杜甫前期的作品体现出了鲜明的“盛唐气象”,后期的作品因为战乱和漂泊,其中激越昂扬的盛唐之气就逐渐减少了。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盛唐”概念意义引出其分期价值,概述了学者对盛唐分期的观点差异,列出了盛唐诗学型范的代表作家。

B.材料二在分析杜甫作品的“盛唐之气"时,也穿插了杜甫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材料论述充分、真实、条理清晰。

C.材料二引用杜甫《醉时歌》诗句中的结尾,主要是为了论证诗人感慨个人遭遇、批判政治黑暗、借酒浇愁的情状。

D.两则材料都广泛使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使文章的论证有理有据,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文本的可读性。

3.下列诗句最不能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B.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

C.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4.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学者们对盛唐分期的几种观点及主要争议点。

5.班级拟举办“杜甫是否是盛唐诗人”的辩论赛,作为正方一辩,请根据材料二为你的开篇陈词稿拟一个提纲。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牡丹园记(节选)

严阵

一九五三年四月,我到皖南去,经过狮子山下,遇上了雨,江南人在这种季节出门总要带把伞的,我初来,没有这个习惯。

(1)雨不停地下,路两边新拔节的翠竹被碎雨罩着,绿蒙蒙的,望不到边际,初开的桃花笼在这四月的烟雨里,印出一层水润润的红芽。呵,这奇妙的春雨,它正给未来孕育着怎样的景象啊!

我正往前走,背后却传来了隐约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只见一把黄中透红的雨伞穿过透明的雨丝,向这边移动着。雨是迎着脸下的,那走来的人把整个的一把伞都倾斜在面前,恰好把头和半个身子都遮住了,只见到两只赤着的脚,带着两团山区特有的红泥,在石级上,一步留下一个红色的脚印。

我向走来的人打了一个招呼。不料雨伞一斜,在我面前站下的却是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①她右手扶着伞柄,左手擎着几枝初开的白牡丹花,花人相映,人比花娇。身上的红褂已经被雨点打湿了,额前的短发上也挂着几颗雨珠。好像觉察到我有些犹豫似的,她忽然一声不响,转身径自走了。可是没走多远,却又回过头来望着我笑了,她一面笑着,一面把伞丢在她脚下的石板上,然后转身迈着快步登上一层层石级,朝前走去。

眼看着她走进了这紧挨路口的草房,可是等我赶到,却怎么也看不到她,屋子里只有一个老人,他对我说:“同志,把伞放下,避避雨再走不迟。"我担心雨伞找不到它的主人,忙问:“她呢”老人稍一怔,但马上就领悟了我的意思,笑道:“你是说牡丹哪!嚷,你没见她的小蹄印子吗"这时我才发现在后门口的山石路上清晰地留下了她那一行红色的脚印。

“老伯,听说这山上,有一株出奇的牡丹花,可是真的”老人经我一问,脸上悠闲的神态忽然没有了,他把烟管从嘴里猛然抽出,抬起头,以深沉的目光望着门外那不停的雨,望着那在变幻的风云中时隐时现的狮子山头……

“在这狮子山上,历来就有养牡丹的。养牡丹的虽多,可是能把牡丹养奇了,就只一家,也只有过一次,这一次还是在十五六年以前。"老人叹了口气,接着说,“以往在这条冲里住着小夫妻俩,男的叫长庚,女的叫白妹,他们栽了几十棵牡丹,小夫妻俩侍弄这些牡丹比人家侍弄孩子还细心。后来,新四军起了事,组织农抗会,减租减息。长庚当了农会主席,顾了工作,就忘了家,也就靠白妹一个人了。日子过得兴旺,白妹也乐意。到新四军来的第二年,一株牡丹上有五个杈,一夜的功夫,开出了十朵大花,朵朵都比碗口大,像雪球似的,银灼灼的,香味漫遍了整整一条山冲。就在这棵牡丹开花的那夜,白妹生下了一个丫头。到第三年,牡丹还是照样开十朵大花,人们看了,没有不称奇的。花的名声传远了,白妹爱这花也爱得入了迷,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总要看上几遍,如若有一天没看,就失魂落魄似的。”(2)正当老人说到这里,从那高高的狮子山头上,骤然接连划过了几道闪电,闪闪的电光割裂了半个天空。接着,雷声也就响了。老人接着说:“到了第四年,没等到牡丹开,队伍就走了,队伍一走,三鬼头就带着乡丁,把长庚捞着,逼着要他交出农会的名单,填表自首,长庚不依。三鬼头把长庚绑在树上,砍了三刀。白妹跪在他身边,哭了一夜,第二天就疯了!"老人说到这里,忽然停住。这时,一声霹雳猛不防在头顶炸开,震得小屋晃了几晃。“从那以后,白妹就有时哭,有时笑,有时一个人跑到山顶那块大青石上一声不响地坐着……从此以后,狮子山也就没有什么养牡丹的人了,那株有名的牡丹也就再没有开花。”“她的孩子呢"我问。老人微笑着说“你看,不就是和你一路来的那头小鹿吗”“牡丹原来那女孩就是牡丹!"我一下子明白了。

一九五九年,也是四月,我到繁昌县来,刚落脚,县委办公室郭主任说:“明天我到狮子山检查工作,你也去吧,顺便看看那棵有名的牡丹花。”听了他的话,不由得使我回忆起一九五三年经过那里时所听到的故事。

第二天,汽车在新开的公路上奔驰。下车以后,有一块宽大的路标,上面写着“狮子山牡丹园"六个大字。原来这几年,省里为了栽种大批的药材,建立了专门的牡丹园。

到了山顶,放眼一看,可把我惊住了!整座山头全是牡丹,这时正值春风送暖,牡丹初开,红白相间,香飘万里。风过处,千姿百态,溢光流彩!远远一望,就像一片彩云罩满山头。在这千万株牡丹中间,来往着一群群十八九岁的女孩子,她们就是这所学校里的学生,正忙着为牡丹锄草追肥。在她们中间,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一身蓝衣,满头黑发,看到我们便笑着迎了上来。郭主任说:“这是药材学校新近聘请的技术顾问,名叫白妹。”“白妹"是的,白妹,你知道她的身世吗她过去有疯病,现在好了,那株有名的牡丹花,本来枯了,经她的手一服侍,这两年又开花了。”看到她,我不禁想起牡丹。“她现在在哪里呢"她吗”白妹微笑着回答说,“她从这所学校毕业以后,就到北京进修去了,大概不久就能结业的。"听着她这简单的回答,望着这花朵和彩云结成的伸向远方的长带,望着近处远处那斑斑点点的红色,不由使我想起了她那双永远不停的脚,在攀登石级时留下的那一行十分清晰的红色的脚印。②我想,不久的将来,在这脚印所到达的地方,我们可爱的祖国将又要增加多少美丽的牡丹园呵!

太阳升高了,狮子山上的花迎着阳光,阳光照着花,女孩子们的衣裙和初开的牡丹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片多么灿烂夺目的景象!她们终日辛勤地抚育着牡丹。她们也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她们也在生根长叶,也在精心地孕育着自己那未来的花苞。

呵,祖国不正是一座美丽的牡丹园吗

1961年6月于合肥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四月的春雨中,牡丹一句话不说将伞丢给“我”,她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父死母疯的不满,但她内心善良;她赤着脚一步步登上石级,可见其坚毅。

B.“你没见她的小蹄印子吗"不就是和你一路来的那头小鹿吗”,可见牡丹的机灵、活泼与可爱,也可见老人对身世凄苦的牡丹发自内心的怜爱和疼惜。

C.画横线的②句由现实的脚印联想到理想的景象,从个人的成长看到祖国的未来,十分明朗地将牡丹和祖国结为一体,既写出牡丹花,也写出祖国的现在和将来。

D.文章标题虽名为“牡丹园记”,可真正记“牡丹园”的笔墨并不多,有几处细腻传神地描写“艳冠群芳"的牡丹花,也是为作者创设的意境和人物服务的。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横线的①句用牡丹花同姑娘相映衬写出牡丹的纯洁美丽,花朵怒放的美好未来,巧妙地化用了崔护《过故人庄》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句子和意境。

B.白妹疯、牡丹树枯,同前面的白妹乐、牡丹树荣形成对比。这一叙写,不仅波澜横生,而且给白妹和牡丹树的必然变化做了必要的铺垫。

C.通过对老人动作、神态和心理的描写,暗示老人即将讲述的故事充满悲剧,写出老人对白妹一家不幸遭际的同情,侧面写出人们对旧社会的憎恨。

D.结尾将白妹和牡丹花从不同的艺术表现中汇合在一起表现主题:人育牡丹花党育人,赞颂了哺育人民的党的雨露阳光,赞颂了如牡丹园一样美丽的祖国。

8.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语句都是对天气的描写,却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9.这篇散文善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刻画人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选自苏洵《六国论》,有删改)

材料二: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苏辙《六国论》,有删改)

材料三: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故隳名城杀豪杰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选自苏轼《六国论》,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A并B天C下D则E以F客G为H无I用J故K隳L名M城N杀O豪P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家”,《史记》记载诸侯王的传记。“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B.“山东”,始于战国时期的地理区域名,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C.“速”文中指迅速,与苏洵的《六国论》中“始速祸焉"的“速”意思相同。

D.“是"指这样,与《答司马谏议书》中“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的“是"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先用双重否定,既而又自为设问,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严谨周密。

B.材料二结尾对六国的贪利忘义、不顾大局终取灭亡提出尖锐批评,并表示了痛惜之情,对强大秦国发动侵略战争表示了愤怒指责。

C.苏轼认为六国之君对老百姓的暴虐程度不比秦始皇、秦二世轻,然而当时百姓无一人造反,是因为百姓中的俊杰多数成为宾客,各有职分。

D.苏轼写《六国论》的目的,意在提醒统治者要依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来制定选拔制度,使百姓中那些优秀杰出的人参与到对社会的治理中来。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14.三则材料都关涉六国灭亡的史事,但观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①

黄庭坚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崇宁元年(公元1102)黄庭坚遇赦返回江西故乡,行至岳阳楼所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投荒"句写诗人历尽坎坷,“鬓毛斑”与陆游“镜中衰鬓已先斑"写法类似,同样强调了诗人年华易逝。

B.“生入”句写诗人劫后重生,化用了班超典故,班超从军西域,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

C.“满川”句中的“川"指洞庭湖,而“风雨”既指现实中的风雨,也暗指了作者所处的恶劣的政治形势。

D.“银山"句写出了君山在满川风雨之中,被水雾蒙上了一层银色,成了“银山”,更显出君山的空濛。

16.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题材相同,而诗人登楼所见所感却并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6分)

17.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诚意待人和傲视别人会有不同结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使用了比喻手法描写六国子孙割让土地之轻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两句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黄金宝物当作铁锅沙土等平常之物,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家用完饭一般会说“吃完了”,而陕西话与河南话则可能会说“吃毕了"或“吃毕咧”。普通话里大多将“完"毕”连用,或单取“完"字,很少搭配使用“毕”字,但①。《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这里“毕”表示“完成”,“寿毕”即“祝酒完成"。而杜牧挥洒自如写下的《阿房宫赋》里,亦有“六王毕,四海一”之句为证。由此可见,陕西、河南的朋友真是开口就有“古人之风"。

古语是别于今语的存在,方言对标的则是普通话。②,证明其具备的强大生命力。只要我们留心一瞥,就会发现今天口耳之间的古语确实很多。

古语的方言不仅有趣,还很美,甚至能够打破各地方言的刻板印象。“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江南烟雨,在活泼可爱的四川朋友口里,③。如此诗意的叫法,实则来自《诗经·采薇》所说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飞飞”即“霏霏”,就是描述毛毛雨之细小的情状。此外,还有类似“纸飞飞儿”的说法,指碎纸或小纸片。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吃毕咧"的“咧”与《荷花淀》中“小华哩"的“哩”都是地方方言,但意思不同。

B.“寿毕"中“毕”字在古语中“完成"的意思一直沿用至今,如:礼毕、锋芒毕露。

C.“挥洒自如”应改为“洋洋洒洒”,两者虽意思相近,但是“挥洒自如”不能作状语。

D.“口耳之间"的“间”读jiān,和《祝福》中“眼珠间或一轮"中“间”的读音不同。

20.《红楼梦》中的方言词语表现力极强,有雅俗共赏之效。请简要分析下面文字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妙处。

贾母问他:“怎么了?"贾琏忙陪笑说:“昨儿原是吃了酒,惊了老太太的驾了,今儿来领罪。”贾母啐道:“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凤丫头成日家说嘴,霸王似的一个人,昨儿唬得可怜。要不是我,你要伤了他的命,这会子怎么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变身古装侠客,拍摄科幻大片,变装民族服饰……近段时间以来,多地文旅局长“披挂上阵”,为家乡代言、为旅游助力。经由文旅局长推介,不少景点知名度大增,带动更多文旅部门加入,也带动起了人们高涨的旅游热情。

互联网时代,注意力是极为宝贵的资源。一个个出圈视频,成为网友们了解各地的一扇窗口,对促进文旅发展________①_________。据统计,贺娇龙“火出圈"一年后,当地助农直播销售达1.4亿元,带动2830人直接就业;甘孜的“网红局长”刘洪所,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45.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224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6.33%和107.42%。应该说,在合力共促下,原来“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景点变得热门,“出圈”的文旅宣传犹如催化剂,把吸引游客的关注力变成了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这些________②_________的宣传方式,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日渐丰富。零下20度穿长裙,展现的是黑龙江塔河县丰富的冰雪资源、独具一格的鄂伦春族服饰;身着白袍、舞剑下棋,是为了带领观众领略湖北随州千年银杏谷的深厚底蕴和美丽色彩;一袭红衣、雪原策马,让昭苏“天马浴河"的壮美景观________③_________……文旅局长们或美、或飒、或奇,生动演绎的背后是看得见的自然风景和沉淀下的人文风情。或许在呈现的创意、形式等方面还有不少完善空间,但他们敢于尝试的努力,也值得点赞。

各地文旅部门不是一定要在短视频上“分一杯羹”,而是应该去思考和探索更多元、更丰富的宣传、引流方式。要在宣传上推陈出新,更要在服务上与时俱进,献上好看更好吃的“旅游大餐”,让游客愿意来、愿意再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

22.下列对引号用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披挂上阵”与“美食、音乐、表演、文学都可以成为综艺节目克服文化差异的‘最大公约数’"中的引号用法不同。

B.“网红局长”与“他们用来维持‘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文明’的面具”中的引号用法不同。

C.“分一杯羹"与“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螟蚣"中的引号用法不同。

D.“藏在深山人未识”与“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中的引号用法不同。

2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可适当增删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人生如长跑,有的人是领跑者,敢为人先;有的人是追赶者,紧随其后;当然,领跑者,荣耀的背后是担当的压力;跟随者,看似轻松也需甘居落后的心态……

你愿意做领跑者还是追赶者?请你作为学长代表在高一新生入学典礼上发表演讲,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综合材料大意,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不得抄袭和套作;(3)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D2.C3.C4.①严羽推崇开元、天宝时期的诗坛,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详细选定开元至大历初的诗人,标举开元、天宝为盛唐之盛。

②郭预衡、余恕诚等学者主张自开元至大历前划为盛唐。

③胡适、林庚、袁行霈等学者主要把开元、天宝作为盛唐,并将天宝末至大历视为盛唐诗向中唐诗的过渡。

④学者们对盛唐分期的主要争议点在于安史之乱后至大历初期的归属问题。5.①杜甫完整经历了“开天盛世”,这种经历是支撑他的诗歌始终贯注着“盛唐气象"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生活基础。

②杜甫高度自信,他的诗歌始终散发自信昂扬之气,充满盛唐之气,代表了诗歌史上“盛唐气象”的另一座高峰。

③杜甫早期作品虽少,但已充分体现出“盛唐气象"。

④杜甫晚年即便身处战乱,生活艰难,但诗歌激扬着战斗的意志,延伸了“盛唐气象”。

6.A7.C8.(1)处写出了翠竹在雨中的繁茂和生机,形象地表现出桃花在雨水滋润下的鲜嫩和娇美;既表达了对春雨滋润万物、孕育生机的赞美,也透露出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和憧憬;为后文写牡丹的美好形象作铺垫。

(2)处的天气描写渲染了紧张、压抑的氛围,预示着故事即将进入悲惨的情节,为下文老人讲述白妹一家的不幸遭遇做铺垫,烘托出悲伤的情绪。9.

①虚写方面,文中通过老人讲述长庚当农会主席,白妹精心照顾牡丹花,以及后来长庚被害、白妹发疯等情节,丰富了人物的经历和形象。

②实写方面,对“我"在狮子山下与牡丹的相遇、在牡丹园见到白妹等场景进行了详细的描写,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的真实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

③虚实结合,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既有过去的经历作为背景支撑,又有当下的真实呈现,让读者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命运和性格。

10.DJN11.C12.B13.(1)如果凭着这样大的国家,却降低身份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2)因而不曾不责怪那些当时的谋臣,他们考虑祸患不周密(或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形势。14.①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贿赂秦国。

②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六国谋士思虑不周、见识浅薄,不明了天下大势。

③苏轼认为六国重视人才因而得以久存,秦不重视人才导致迅速灭亡。

15.D16.①杜诗登楼所见的是洞庭湖,“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写出它极其恢宏的气象,诗人由登楼引发了对老病孤独之身世的感慨,并寄托了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的忧思。

②黄诗登楼所见的是君山,“绾结湘娥十二鬟"描绘了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诗人冒雨登楼抒发了放逐归来的欣喜之情,寄托了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

17.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8.①在古语中使用较多/在古语中不是这样/古语则不然②古语能够活在方言里③可能被叫做“雨飞飞儿”19.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